第三章 人际关系的三个阶段
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
第三章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看,人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心理关系等。
显然,这种定义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概括,没有揭示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
从狭义上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
在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各自的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相互之间就能形成接近的心理关系,表现为友好、接纳的情感;如果人们之间的社会需要受到了损害或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心理上的距离就会拉大,彼此之间就会形成不愉快的关系甚至敌对状态。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中较低层次的关系,受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同时,它又渗透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关系的“横切面”,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每个个体都是活在各种各样现实的、具体的人际关系之中。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它有以下特征:首先,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
它反映人与人之间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如友好关系、亲密关系、敌对关系等。
这种心理上的关系是由心理倾向性及其相应的行为反映出来的。
其次,人际关系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等一系列心理成分所构成。
认知成分是心理关系的基础,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
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往往是由认知成分的改变而引起的,相互之间信息交流越多,了解越深刻,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越接近。
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的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何是人际关系的动力成分。
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亲密情感,促使彼此心理相容;二是分离性情感,促进人们疏远排斥。
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如言行举止、仪表风度等。
人际关系沟通
1.不可选择型人际关系主要由血缘和其他社会因素决定的, 比如父子关系。 2.可选择型人际关系是指按交际主 体选择交际对象而形成的 人际关 系,如夫妻关系 。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类型
类型二:按照人际关系连接的纽带分
1.血缘关系
2.地缘关系
3.业缘关系
4.趣缘关系
家庭 关系
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
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生存的需要 避免寂寞 获得赞同的需要
社会比较或获得确认的需要
个人成长的需要
人际交往理论—人际行为三维理论
舒兹(1958)提出了人际行为的三维理论。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 的愿望和需要,只是有些人表现得明显些 ,有些人表现不明显而已。 三个维度:
• 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积极态度与喜爱情感。 • 人与人之间彼此注意、欣赏、倾慕,并进而彼此接近 以建立感情关系的历程。
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类型
•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 上的距离。
•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
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如果你得到的总分是0-8分之间,那么说明你在与朋友相 处上的困扰较少。你善于交谈,性格比较开朗,主动,关
心别人,你对周围的朋友都比较好,愿意和他们在一起,
他们也都喜欢你,你们相处得不错。而且,你能够从与朋 友相处中,得到乐趣。你的生活是比较充实而且丰富多彩 的,你与异性朋友也相处得比较好。一句话,你不存在或 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你善于与朋友相处,人缘很好, 获得许多的好感与赞同。
人际传播第三章
三、态度的功能
1、功利性的功能
2、适应性的功能
3、动机产生和情绪变化的功能
4、价值表现的功能 5、工具性功能 6、知识性功能 7、心理防御功能
8、促进摹拟功能
四、态度改变的类别和内、外因
1、态度变化的类别
(1)正向变化:向原有态度相同方向变化; (2)反向变化:向原有态度相反方向变化; (3)中立变化:由原来的极端态度转向缓和的变 化; (4)转向变化:由原有态度退回到出发点,向别 的方向重新前进的变化。
4、自我表露的几种理论 (1)交换论 (2)吸引论 (3)信息论 5、自我表露的价值 (1)对自己的进一步了解与认可; (2)对别人进一步了解; (3)加深和丰富人际关系。 6、提高自我表露能力 (1)承认自我是不断变化的; (2)承认他人是不断变化的; (3)提倡适当的自我表露; (4)勇于承担风险; (5)及时地反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自我呈现(自我表现) 1、涵义: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借助自己的言语、 表情、姿态,以自我满意的方式表现自我的过程。 2、自我呈现的主要方式(5种) (1)真实呈现;(自我表露) (2)虚无呈现; (3)夸大呈现; (4)收敛呈现; (5)投好呈现。
&2 人际认知
一、人际认知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人际传播过程中个人对他人、对自 己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2、类型: (1)对他人的认知; (2)自我认知; (3)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4)角色认知;
8、个人价值观的差异
9、相悦因素 10、个性因素
11、仪表因素
二、人际关系
1、含义:人际传播过程中所建立的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2、人际关系的形成 注意阶段——吸引阶段——适应阶段——依附阶段 3、人际关系的恶化 漠视——冷淡——疏远——分离
人际关系的三个阶段
一、培养人格魅力 (一)待人友善 【问题讨论】下面这段对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子路、子贡、颜回在一起谈论待人之道。子路说:“别人以 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用不善待 他。”孔子评价道:“这是没有道德礼义的夷狄之间的做法。” 子贡说:“别人用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 待我,我就引导他向善。”孔子评价道:“这是朋友之间应该有 的做法。” 颜回说:“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 待我,我也以善意待他。”孔子评价道:“这是亲属之间应该有 的做法。” (二)自信负责 (三)道德操守 【问题讨论】在古今人物中,周恩来是靠人格征服世界的,在他 逝世时,联合国也降了半旗。根据你的了解,请谈谈周总理的人 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奉献牺牲
时代不同,环境不一样,人心也不一样了,我们一定要小心翼翼地 应变。中国人很高明的地方就是用调整来代替变动,先稍微调整一 下,试试对方的反应,反应好就再调整一下,反应不好再返回来。 人心思定,慢慢地变,大家才觉得安稳,一下子就变了,人们常常 很难适应。 【问题讨论】你对“新官上任三把火”怎样评价? 不执着的目的在于择善固本,在确保务实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 使根本稳固,增进良好的人际关系,防止愈来愈坏的不良趋势,才 是长期得以求实务本的有效法则。如果变来变去失去了效果,动摇 了根基,还不如不变更好。 【问题讨论】谈谈你对下面这种说法的理解。 我们虽然重视典章制度,却明白典章制度容易僵化而不合时宜,因 此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多半中国人喜欢权宜应变,以求合理变通。 凡是不会变通的人,都会被人斥之为“死心眼”、“死脑筋”。
二、守本分 所谓守本分就是要搞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把本职工作做 完,还要热心帮助别人,这才叫做守本分。 三、守规矩:凡事依照制度,按规定办事 四、守时限:提前完成才可能 五、守诚信 信用是人生的第二生命,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结局是很可怕的, 因为你说什么人家都不相信你。 【问题讨论】“狼来了”的故事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六、培养声望 养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一靠持之以恒的道德修养,二靠 超出常人的真才实学。 上述这几点做到了,如果你是一个员工,就是受干部欢迎的员工; 如果你是干部,就是老板喜欢的干部;如果你是老板,就是部属 所欢迎的老板。
人际关系学概述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利益是人际关系的实质。
(生产关系、政治、法律、道德)3.在人际交往中,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是基本的维度。
4.人际关系的特点: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情感性、复杂性、变动性、网际关系的新特点。
5.人际关系的确立条件具有客观性。
人际关系确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人际关系的主体—人;人际需要;人际接触或互动。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6.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社会科学。
7.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8.研究人际关系学的具体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社会测量法;统计法;人际关系评估法。
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是资料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指的是通过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情况和变化情况。
人际关系评估法有社会测量、参照测量、人物推定、自然观察、心理测评。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1.舒兹的人际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人示沟通需要;人际支配的需要;相爱的需要。
2.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住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角色期望是指社会、团体或他人对角色扮演者行为的期待或要求,是个人行为的动机。
角色冲突是指不同角色行为以及不同角色期望之间的矛盾。
角色实现是指在角色扮演和角色期望的基础上实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人际交换理论的基本原则:成功、刺激、价值、剥夺—满足、攻击—赞同、理性。
4.人际关系平衡的条件是: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喜欢的人与自己具有相似的情趣,而希望自己不喜欢的人与自己具有不同的好恶。
否则,就会出现不平衡。
人际交往心理学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1. 人际交往:人的需要交际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接触中,彼此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联系。
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或联系。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人的本能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是身心健康的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需要2. 大学生交际行为的特点平等意识强感情色彩浓富于理想化二、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意义(一) 有助于自我价值感的确立(二) 能够增强我们的人格魅力(三) 对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有益处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舒茨(W.C.Schuts,1958)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
1、包容需要2、控制需要)3、情感需要舒茨根据这三种需要,划分出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倾向:主动与人交往;期待他人接纳自己;支配他人;期待他人引导自己的高清;对人表示亲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二、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三、公平理论(研究者)四、社会实在理论(费斯丁格)五、社会需要理论(魏斯)六、互动理论(西方研究者)第二节、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广义上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等。
狭义上个人与个人之见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或称心理距离。
人际关系的特性: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3、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取决于心理距离的远近自我表露的深度,就成了人们同别人的关系深度如何的重要标志。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分为四个水平:1、情趣爱好2、态度3、自我概念和个人的关系状况4、隐私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一)注意时期(二)确认阶段(三)融合阶段、(四)稳固阶段人际关系恶化的心理过程隔阂阶段:出现裂痕,可能引起漠视疏远阶段:交往不活跃,情绪痛苦回避阶段:避免接触,有不友好、敌意的特征,交往停滞终止阶段。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人际关系心理学讲授提纲(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是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理解: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结论: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解释:第一,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
它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
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2、人际关系包含成分:一是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二是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是关系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三是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即能表现个性的一切外在行为。
(二)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科学分支。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包括魅力、遵从、侵犯和亲社会行为、社会交换、社会比较、社会纠葛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协作和竞争、公平和公正等。
研究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是社会现实需要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变化加剧对心理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既包括正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优化),也包括负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恶化)。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三章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为了深刻认识这个过程,我们将从人际关系的发展历程、,形成人际关系的条件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第一节人际关系的发展历程人际关系是人由动物进化为人之后而逐渐形成的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历程(一)原始社会的血缘关系血缘家庭是人类的第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原始群进入了原始社会。
血缘关系在原始社会中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人际关系。
(三)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宗法关系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按家族血统远近区分亲疏贵贱的等级关系。
宗法制度发端于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形成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日臻完备。
宗法制度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为依据划分并确定人的等级;为家族世袭制度服务。
宗即家族,有大、小之分。
嫡长子孙为大宗,其余子孙为小宗。
按照宗法制度,大宗贵于小宗,小宗服从大宗。
宗法关系是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具有以下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2.以等级差别为准则3.以土地占有为标准(五)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关系1.平等关系的表现:(1)经济上的平等。
(2)政治上的平等。
(3)生活中的平等。
2.平等关系的建立建立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理论与思想;特别需要警惕以维护个人的尊严、价值、权利为幌子,而兜售极端利己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其二,要重视并应用协调人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以改善人际关系的结构和状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度、和谐度、吸引力、凝聚力。
其三,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个体的良好素质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
第二节形成人际关系的条件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具体条件千头万绪、纷繁复杂。
综合相关资料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先决条件、具体条件和时间条件。
一、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先决条件是指对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普遍促进作用的决定性条件。
人际关系名词解释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社会科学。
系统性原则:是借助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人际关系学。
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
或者说系统是某一客观事物的一种结构组成模式。
文献法: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等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实验法:是通过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情况和变化情况社会调查法: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
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社会测量法: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
统计法: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第一手文献:是研究者通过自己的访问、调查、记录等直接收集获取的资料。
第二手文献:是研究者通过查阅他人的文字等资料、研究成果、间接获取的资料。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人际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
人群关系理论:也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它是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美国逐渐形成,在40至50年代达到兴盛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等。
安全的需要:是防御自然灾害、防止偷盗掠夺、摆脱瘟疫病痛等保护身体免受危害的需要以及失去威胁,获得必要的福利,生活环境稳定等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与他尊,这种需要实际上是多种需要的集中表现,既包括渴望自由与独立、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感到自信与自豪的需要;又包括对权利、地位、荣誉的向往和追求。
实现自尊和获得他尊的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具有“满意”感。
角色扮演:是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第三章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人际关系一个看起来非常优秀的人并不一定预示着这个人会非常优秀。
人际吸引:相见、喜欢、成为熟人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及研究:(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
社会心理学要研究的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它关注的是这种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其构成成分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二)研究现状1、西方社会科学界对人际关系的研究:(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私人关系或人际关系的探讨:研究相当活跃,主要在达克主编的《人际关系手册》中反映了基本情况。
但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存在缺陷,达克等人做了概括:A、往往局限于对大学生友谊的形成和异性恋爱关系的探讨,其它领域很少涉及;B、将关系看做是包含着两个已定型的、完整的、稳定的、独立的个体的一个静态的、铁板一块的容器,忽视了人际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也忽视了关系中的个人是开放的、不稳定的、变化的;C忽视了真实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运作的,这种社会文化情境规定了一种什么才是正常的、可接受的观点,此观点影响人们对关系的知觉,也影响了研究者对关系的知觉;D、忽视了社会、文化情境对人们建立关系的过程和关系本身的影响。
(2)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人群互动关系的研究:人群互动关系包括组织内所有的互动形态,例如组织内部决策的形成、组织设计、领导行为、士气激励、团队运作、冲突管理、人群互动训练等,其核心在于沟通和说服。
有效的人群互动关系可以促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贡献心力,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人际技能的训练:IBM公司的员工每年平均接受共计32小时的人群互动关系训练或辅导)2、中国社会科学界对人际关系的研究(1)关系一词在中国社会结构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是中国人用以处理其日常生活的基本储藏知识的一部分,关系和人情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本土现象。
人际关系
15
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社交测量法
测量问卷 由选择方法来决定 测量实施 强调结果的保密 不同结果的处理方法 行列表格法 图形法
16
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人际交往类型测验 我碰到熟人主动打招呼 我常主动写信给友人表示思念 我旅行时常与不相识的人闲谈 有朋友来访我从内心感到高兴 没有人引见,我很少主动与陌生人谈话 我喜欢在群体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同情弱者 我喜欢给别人出注意 我做事喜欢有人陪伴 我容易被朋友所说服 我很注意自己的仪表 约会迟到,我会感到不安 我很少与异性交往 我到朋友家做客从不感到不自在
20
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人际冲突平息能力测验 5、休息日你忙了一整天,把房间全部打扫干净,你爱人下班回家 却指责你没有及时做晚饭,你的做法是: 心理很气,但仍勉强去做饭 骂爱人自私,要爱人自己去做饭 气得当晚不吃饭 向爱人解释,然后请爱人一同出去改善一顿 6、某一天你家里有急事,领导不了解情况,要你加班,你的做法 是: 同意加班,但心里暗中埋怨 拒绝加班,不做解释 借口身体不爽,不能加班 同领导商量,然后选系的测量方法
讨论:互联网创造了亲密关系还是人际隔绝 正方观点:就像印刷品和电话一样,互联网扩展了沟通,而沟通使
人际关系得以发展.印刷品使面对面讲故事的时间减少了,电 话使面对面聊天的时间减少了,但它们都使我们可以更加方便 的与他人接触,而不受施加和距离的限制.社会关系需要建立社 会网络,而互联网正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17
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人际交往类型测验 与朋友一起乘公共汽车,我不在乎谁买票 我给朋友写信时,常诉说自己最近的烦恼 我常能交上新的知心朋友 我喜欢与独到之处的人交友 我觉得,随便暴露自己内心世界是危险的事情 我发表意见很慎重
第三章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在人际交往中必备的条件是:
1.交往的主体是个体或者群体。 2.交往中的沟通方式多样,如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正式
交往与非正式交往、单方交往和双方交往等。 3.交往中信息的传递和反馈。 4.交往的内容是广泛的,例如思想交流、互助合作、劳动
服务等。 5.人际交往的领域是广大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 6.交往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关系
人际交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如果想 要建立人际关系必须通过人际交往才能得以实现。人际关系的 发展与变化是交往的结果,交往的程度与关系成正比。反之, 人际关系的好与坏又影响着交往的深度与广度,也就是说人与 人在交往过程中物质需要或者精神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的话,就 会产生喜欢、亲近的情绪,心理距离就会缩短。人际关系以交 往为手段,借助于交往消除陌生感。并且与交往的频率有直接 关系,通常,交往的频率越大,人际关系就越密切;交往的频 率越低,人际关系越平淡;当交往不存在时,人际关系也会名 存实亡。总之,人际交往是社会化得起点,人际关系是人们生 存和发展的条件。
(三)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
3、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的必要前提
人的社会过程是一个漫长不断发展的过程,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和必 经之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个体是在人际交往中不断成长、发展和成熟 起来的,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学习文化、生存技能、社会知识以及社会规范要去 的各种素质,从而获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如果没有与其他人的交往,是无法完 成这个过程的。
(三)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
1、人际交往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方式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发展时期,此时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 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真诚友爱,人际交往的愿望较为 强烈,希望能够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益,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人际关系沟通
人是合群动物,离开了人群,人就会变成 一只野兽。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故有人说: “年龄是个宝,学历少不了,能力作参考,关系 最重要”。在提倡能力主义的社会里,这当然是 一种扭曲,但它也拆射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人的身心健康、快乐与痛苦、发展与陶汰, 都离不开人际关系。故有“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 之说。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 成的相互之间各种心理形态的关系。 它渗透在每种社会关系的内部,为生 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关系所制约并对其 产生调节作用。 人际关系与个体及其 社会行为直接联系,以感情心理为基 础。
人际关系是团结与凝聚力的基础。 人际关系以人的情感为联系纽带。 人际关系健康是精神文明、心理健康和 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
差异
上司的情绪 社会阅历 工作经历 工作环境
心理素质 个人素养
语言组织 职业习惯
思维方式
处理情感差异
沟通差异
工作步调差异
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
指人和人之间的信息和情感相互传递的过 程。它是群体沟通、组织沟通、乃至管理沟通 的基础。
人际沟通的主要动因
社会属性 心理满足和情感交流 任务性 目标性
1.“父母”自我人格状态 2.“儿童”自我人格状态 3.“成人”自我人格状态 (三)人际沟通的通道和行为分析 1.互应性人格状态的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活动中,双方都以平行的 自我人格状态进行信息传播,就形成互 应性人格状态的人际沟通。即:父母— 父母、儿童—儿童、成人—成人。
2.交叉性人格状态的人际沟通 沟通双方以不平行的人格状态进行信 息交流,双方所处的自我状态发生交叉, 使信息不能顺利传播或传播不能达到预期 效果,称为交叉性人格状态的人际沟通。 即:父母—儿童、父母—成人、儿童—成 人。 3.隐含性人格状态的人际沟通 这种沟通方式的信息传播者与信息受 传者都同时显示两种或多种人格状态,
希尔德吉德·E·佩普劳的人际关系理论
解决期
此期病人需要得到满足,身体基本康复,情绪良好;
护士帮助病人恢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自立能力。
护患关系中护士的角色
陌生者 顾问 资源提 供者
护士
代言人
领导者
教育者
对护理学核心概念的诠释:
1人:代表人类的整体属性,认识生活在不稳定的 平衡性中的有机体,是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减 少因需要而产生的紧张的有机体。 2健康:暗示着人格和其他朝向具有创造性、建设 性 、生产性、个体化和一致性的方向发展的人 类过程的一个词语符号。 3环境:存在有机体之外的于文化发展紧密相关的 一 种力量 4护理:是一种教育的工具,是一种促进成熟的力 量,其目的是使个体的生活向更具有创造 性、
在心理治疗护理中解释和指导学生的经验学习。
护理过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认识期——评估和确定护理问题 确认期——计划 进展期——实施 解决期——评价
1认识期 (三)护患关系的分期 2确认期 3进展期 4解决期 (四)护患关系中的护士角色 (五)对护理学的核心概念的诠释 (六)佩普劳的人际关系理论和护理程序
认识期
护士和病人互相认识互相熟悉的阶段。此期病人 有寻求专业性帮助的需要;护士通过收集病人资 料增进双方了解、制定计划。
确认期
护士确定适当的专业性帮助的阶段。此期病人对
三 理论的应用
(一)在临床与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佩普劳的观点最早应用于心理治疗的护理中,如今该理论 一直被临 床人员广泛使用。
(二)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护理中的人际关系》
(三)在护理科研中的应用:
早期运用该理论的护理研究主要用于描述运用护患关系中 的各种概念解决患者的焦虑、应激等,后来进一步运用于
《人际关系心理学》简答题与论述分章练习(有答案)
第一章绪论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人际关系学的理论任务包括两个方面:(1)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另一理论任务是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2、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3、为什么说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即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第二,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3)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4、简述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3)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4)第四,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二、论述题1、试述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表现在:(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护理伦理学]第三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第二节 护患伦理关系
一、护患关系的概述
(一)护患关系的概念 护患关系(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 与患者、保健对象之间的人际关系。 是所有关系中的核心。
第二节 护患伦理关系
一、护患关系的概述
护患关系(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
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护患双方具有大致 同等的主动性和权利,共同参与护理方案、 措施的决策和实施。
此模式适用于慢性病病人或受过良好教育 的病人。
第二节 护患关系
护患冲突和调试
冲突:是指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 的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一种矛盾的表现 形式。
护患冲突:医疗实践中护患双方在诊疗护理 过程中,由于为了自身利益,对某些医疗 行为、方法、态度及后果等存在认识、理 解上的分歧,以致发生争执或对抗,其核 心问题是利益冲突。
三、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
❖冲突 ❖ 护患冲突:1.角色模糊或定位不当
2.责任冲突 3.权益差异 4.理解分歧
第二节 护患关系
护患冲突的调试: ❖ 互相尊重的原则 ❖ 理解互谅的原则 ❖ 相互信任的原则 ❖ 求同存异的原则 ❖ 诚实守信的原则 ❖ 依法调试的原则
第三节 医护伦理关系
一、医护关系的概念 医护关系(doctor-nurse relationship) 是护士为了服务对象的健康和安危与医 生所建立的工作性人际关系。 医护关系的实质是一种群群、同事合作 关系。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 新月异以及疾病谱的变化: 1977年WHO提出“2000年人 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 标 以“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 健”的为工作目标
第三章人际传播免费全文阅读
真相假相混合于人际传播中。
人相互纠缠的恐惧感难以克服,一方面,渴望别人按照自己做的样子留 下印象,怕他人用某种固定的眼光看自己,另一方面,又喜欢戴着有色 眼镜看别人。
《传播学》课程电子讲义
第三章 人际传播
第一节人际传播 第二节 社会关系与人际传播 第三节 人际传播技巧和要 件
第三章 人际传播
第一节 认识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人际传播并不仅仅意 味 着两人之间的、面对面的、非正式的交流,是一种每个人都带着自身和他人 的 人性以说和听涉入其间的联系。人际传播的动机决定于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关 系式理解人际传播的核心。
美国学者茱莉亚.伍德在1994年通过调查提出了八 条朋友交往原则: 1.分享成功的喜悦。 2.给予感情上支持。 3.相互信任。 4.当朋友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 手。 5.尊重朋友的隐私。 6.让朋友感觉愉快。 7.能接纳朋友的朋友。 8.看到朋友的长处。
第三章 人际传播
第二节 社会关系与人际传播
三、人际传播中的“装相”与“本相”
第一类是人格关系的传播,作为个人的魅力,不断吸引对方,不断创 造着“我—你”性质的传播关系。
第二类是准人格关系的传播。交流者主要由于不同的社会角色而相遇, 常依交流各方的人品在某一方面的接近和信仰、政治、做人的准则而建 立接近于人格关系的人际传播关系。
第三类是非人格关系的传播。一种工具性或物性的传播关系,对方亦 然。免不了想要拿来使用或期待得到好处的目光,因而交往经常表现 为周旋和应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无为而治 对于中国人而言,人们是非常不高兴别人来管束自己的 人们是非常不高兴别人来管束自己的,但是如 果你不理他,他同样也会很不高兴 他同样也会很不高兴。因此我们要有所为,又要有 所不为,站在不为的角度多动脑筋 站在不为的角度多动脑筋,才不致于乱为,才有可能找 到更好的让人容易接受的方式。 到更好的让人容易接受的方式 六、反求诸己 在中国社会,凡事自己求合理 凡事自己求合理,就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要改变 对方,最有效的方法是先改变我们自己 最有效的方法是先改变我们自己。
第三章 人际关系的三个阶段
• • • •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认识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 认识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明白人际关系的基 础是实实在在做人,规规矩矩做事 规规矩矩做事。 2.体会务实求本的内涵, ,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 炼自己。 3.感悟“以不变应万变” ”的内涵,用调整来改善自 己的人际关系。 4.认识中庸之道的本质, ,努力使自己在做人和做事 上都能够合理。
二、守本分 所谓守本分就是要搞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把本职工作做 所谓守本分就是要搞清楚什么该做 完,还要热心帮助别人,这才叫做守本分 这才叫做守本分。 三、守规矩:凡事依照制度,按规定办事 按规定办事 四、守时限:提前完成才可能 五、守诚信 信用是人生的第二生命,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结局是很可怕的, 因为你说什么人家都不相信你。 。 【问题讨论】“狼来了”的故事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的故事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六、培养声望 养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 ,一靠持之以恒的道德修养,二靠 超出常人的真才实学。 上述这几点做到了,如果你是一个员工 如果你是一个员工,就是受干部欢迎的员工; 如果你是干部,就是老板喜欢的干部 就是老板喜欢的干部;如果你是老板,就是部属 所欢迎的老板。
一、培养人格魅力 (一)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子路、子贡、颜回在一起谈论待人之道 颜回在一起谈论待人之道。子路说:“别人以 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 ;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用不善待 他。”孔子评价道:“这是没有道德礼义的夷狄之间的做法 这是没有道德礼义的夷狄之间的做法。” 子贡说:“别人用善意待我 别人用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 待我,我就引导他向善。”孔子评价道 孔子评价道:“这是朋友之间应该有 的做法。” 颜回说:“别人以善意待我 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 待我,我也以善意待他。”孔子评价道 孔子评价道:“这是亲属之间应该有 的做法。” (二)自信负责 (三)道德操守 问题讨论】 ,周恩来是靠人格征服世界的,在他 【问题讨论】在古今人物中, 逝世时,联合国也降了半旗。 。根据你的了解,请谈谈周总理的人 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奉献牺牲
培养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 ?最好是多看、多听、多问, 先了解环境,再适应环境, ,然后才动脑筋改造环境,最 后才有能力合理地创造环境。 后才有能力合理地创造环境 问题讨论】下面这个案例给你什么启发? 【问题讨论】下面这个案例给你什么启发 一家旅馆招收一名职员,有甲、乙、丙三位男性应 一家旅馆招收一名职员 聘,老板问:“假如你无意中推开房门看见女客一丝不 假如你无意中推开房门看见女客一丝不 挂在淋浴,而她也看见你了 而她也看见你了,这时你怎么办?”三位应聘者 的回答分别是: 甲:说声“对不起”,就关门退出 就关门退出。 乙:说声“对不起,小姐” ”,就关门退出。 丙:说声“对不起,先生” ”,就关门退出。 结果是丙被录用了,原因是丙回答比其他两位巧妙 原因是丙回答比其他两位巧妙, 甲乙虽然说的是实话,但于事无补 但于事无补。
第二节 活用规矩不执着
的成语对你有什么启发? 【问题讨论】历史上“萧规曹随”的成语对你有什么启发 问题讨论】 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在齐听到这个消息 曹参在齐听到这个消息,便让手下赶紧收拾好行装。曹参说: “我马上要到朝廷去当相国了。”不久 不久,朝廷果然遣使来召曹参。曹参代萧何为相国 之后,“举事无所变更,一尊萧何约束 一尊萧何约束”,仍然行无为之治,每日饮酒,几乎什么事 都不干。长此以往,不但同僚不能理解 不但同僚不能理解,就连汉惠帝也沉不住气了:相国的职责,乃 是治理国家,干预朝政大事,为皇帝排忧解难 为皇帝排忧解难,现在曹参身为相国而不治事,莫非由 于我年轻而看不起我吗?当时曹参的儿子也在朝中为官 当时曹参的儿子也在朝中为官。汉惠帝让他回家质问父亲: 先帝当年托付重臣辅佐当今皇上,皇上现在还年轻 皇上现在还年轻,你曹参身为相国,却每日饮酒, 也不向皇上请示汇报,这样怎么考虑天下大事啊 这样怎么考虑天下大事啊?曹参之子机灵,回家劝谏父亲,隐 瞒了惠帝的话,只当是自己的意见。曹参一听 曹参一听,勃然大怒,把他狠狠地打了200皮鞭, 叱道:“你小子知道什么?也敢谈论天下大事 也敢谈论天下大事!赶快给我进宫伺候皇上去!”曹参责 打的是自己的儿子,得罪的却是皇帝老子 得罪的却是皇帝老子。这下汉惠帝当真生气了,在朝会上当面谴 责曹参。曹参自然装糊涂,马上脱帽谢罪 马上脱帽谢罪,然后发言:“请陛下自己考虑一下,陛下 的圣明神武比得上高帝吗?”惠帝说: :“我怎敢与先帝相比!”曹参又问:“陛下看 我与萧何哪一个更加高明?”惠帝说: :“依我看,你似乎不及萧何。”于是曹参继续 说道:“陛下说的是。高帝与萧何平天下 高帝与萧何平天下,定法令,一应俱全,明确无误,现在陛下 只需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我等一班朝臣守住职位 我等一班朝臣守住职位,按部就班,遵循原有法度而不改 变,不也就可以了吗?”惠帝无言以对 惠帝无言以对,只得说:“好!曹参,现在你可以回去休息 了。”
第三节 中庸之道求合理
中庸就是合理,中庸之道实际上便是一切求 中庸之道实际上便是一切求 合理,它追求的是稳定 它追求的是稳定、和谐、平衡、持久的状 态,它提醒我们要合理地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 它提醒我们要合理地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 平衡各种事态,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人际冲突 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人际冲突 中游刃有余,在社会生活中如鱼得水 在社会生活中如鱼得水,在创建和 谐社会的大环境下自得其所。因此,中庸之道是 谐社会的大环境下自得其所 人际关系最高的层次。 。
第一节 务实求本是基础 第二节 活用规矩不执着 第三节 中庸之道求合理
第一节 务实求本是基础
中国人虽然处世追求圆通,但始终以务实为修身 中国人虽然处世追求圆通 之本,也就是做人实实在在 也就是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规规矩矩。如 果一开始就给人一种不实在的印象,那谁还敢相 果一开始就给人一种不实在的印象 信你?还有谁敢跟你交往 还有谁敢跟你交往? 问题讨论】有一本书叫《做人不要太老实》, 【问题讨论】有一本书叫 你认为它会给人们一种怎样的诱导?你认为做人 你认为它会给人们一种怎样的诱导 应该怎样才是对的?
时代不同,环境不一样,人心也不一样了 人心也不一样了,我们一定要小心翼翼地 应变。中国人很高明的地方就是用调整来代替变动 中国人很高明的地方就是用调整来代替变动,先稍微调整一 下,试试对方的反应,反应好就再调整一下 反应好就再调整一下,反应不好再返回来。 人心思定,慢慢地变,大家才觉得安稳 大家才觉得安稳,一下子就变了,人们常常 很难适应。 问题讨论】 新官上任三把火”怎样评价? 【问题讨论】你对“新官上任三把火 不执着的目的在于择善固本,在确保务实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 在确保务实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 使根本稳固,增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进良好的人际关系,防止愈来愈坏的不良趋势,才 是长期得以求实务本的有效法则。如果变来变去失去了效果,动摇 是长期得以求实务本的有效法则 了根基,还不如不变更好。 问题讨论】谈谈你对下面这种说法的理解。 【问题讨论】谈谈你对下面这种说法的理解 我们虽然重视典章制度,却明白典章制度容易僵化而不合时宜 却明白典章制度容易僵化而不合时宜,因 此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多半中国人喜欢权宜应变 多半中国人喜欢权宜应变,以求合理变通。 凡是不会变通的人,都会被人斥之为 都会被人斥之为“死心眼”、“死脑筋”。
一、道法自然 禅宗认为大自然最耐人寻味的景致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因为花 禅宗认为大自然最耐人寻味的景致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 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花未 全开月未全圆就让我们内心有所期待。为人处世之道也是如此, 全开月未全圆就让我们内心有所期待 无论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最好。 无论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 二、不走极端 三、留有余地 留有余地就是不把事情做绝, ,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 于理不过头。 四、兼顾矛盾 【问题讨论】对于下面这种案例你将怎样处理 对于下面这种案例你将怎样处理? 公司规定上班时间不可以看书报杂志,否则就要处罚。假如 公司规定上班时间不可以看书报杂志 你当主管,你的部属上班时间看杂志 你的部属上班时间看杂志,你怎么办?假如这个员工 是为公司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公司的领导平时对他也非常器重 是为公司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 呢?
自我检测项目: 自我检测项目: 1.为什么说实实在在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规规矩矩做事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2.为什么有些人比较容易得到大家谅解 为什么有些人比较容易得到大家谅解,而有些人却不容易得到大家 的谅解?请结合大学生现在的情况给予说明 请结合大学生现在的情况给予说明。 3.在务实求本的基础阶段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 在务实求本的基础阶段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你自己做得如何? 4.什么叫做以不变应万变?请举例说明 请举例说明。 5.为什么汽车即使在笔直的公路上行使 为什么汽车即使在笔直的公路上行使,司机握方向盘的手还是不停 地在动?你从中悟到了什么? 6.结合历史与现实中的人物,谈谈你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谈谈你对中庸之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