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金铜佛像艺术
古代铜鎏金佛像鉴定方法:这四点你都知道吗?
古代铜鎏金佛像鉴定方法:这四点你都知道吗?“佛像”指释教造像。
金铜佛像是用铜锻造,表面鎏金或不鎏金的佛像。
汉传和藏传是其两大支柱。
现如今在市场上常能见到的是明清期间的著作,以藏传佛像居多。
汉传主要承受的是印度显教流行期的犍陀罗、马土腊等几种造像风格和办法,外型相对简略,形象宽厚温文,大多是一头二臂,以寂静像居多。
藏传主要承受的是印度密教期的东印度、尼泊尔、斯瓦特、克什米尔等几个艺术流派的影响,外型以愤恨像居多,多为多面多臂或异类身,有坐、立、舞等各种姿态。
下面讲讲明清金铜佛像判定的几个要点:01铜材明代汉传佛像通常用青铜,藏传佛像通常用红铜;清代汉传、藏传佛像才有用黄铜锻造的,但乾隆期间汉传佛像也有用红铜锻造的。
因而,明代款式的佛像只需显露哪怕是米粒巨细的黄铜色,就必是新仿佛像无疑。
02铜质古人基于信仰,把锻造佛像看得非常神圣,故不管用何种铜,皆原料精巧;而新仿佛像为节省成本,通常用粗铜、杂铜锻造,因而佛像底边过厚或厚薄纷歧,乃至有残缺。
03规制明清锻造佛像有严格的规制(仪规),各部位的份额、结啥手印、啥佛或菩萨等持啥法器、佛与菩萨各坐啥底座等等都有定规;佛像全体端庄高雅,面庞慈祥,各部位写实性强、外型精确。
如果是官铸佛像,则官款的方位必在底座前面,不可在底座后边。
若镶嵌,则多是绿松石、青金石。
新仿佛像则通常不合规制。
04技术一锻造技术传统佛像多选用失蜡法(又名剥蜡法、拨蜡法)制成范摸而锻造。
其过程是:1、先制泥芯,用6个圆钢筋或三根8号铅丝扎成骨架,挂约5毫米泥料、稠粥状细泥料塑成型芯,泥料多为炭末泥(由通过箩筛的炭末、细砂、粘土构成)与三合土。
2、在泥芯上贴蜡片,又称“捏蜡”;贴好后,用硬木做的“压子”拨塑各个细部,五官、衣纹等,制造成蜡型。
焊修附饰物,如背光、衣带等附饰,用手捏出大形,粘附后再细刻。
烫焊浇注冒口系统,大、中型铸件加芯撑(多为手艺铁打四棱方钉或扁铜钉),小型佛像不加芯撑。
3、在蜡型上贴外层背料,亦即包裹泥衣,俗称“糙泥”。
早期金铜佛像的真伪辨别
鉴藏美术报/2004年/03月/20日/第010版/早期金铜佛像的真伪鉴定季崇建中国早期金铜佛是指三国两晋十六国这段时期的作品。
由于存世较少,且多无明确纪年,因此在鉴别其真伪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在这里,我们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出自十六国时期的作品,因为十六国前完整的单体造像几乎不可见,事实上,中国金铜佛像发展早期的主体部分亦仅限于五胡十六国这一时段内。
就目前的实物资料看,十六国时期中可以称得上绝对标准器的只有收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的后赵建武四年(公元338年)(释迦牟尼佛鎏金铜像)这一件(而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夏胜光二年 佛鎏金铜像则存疑),如果以此作为基点,前后顾盼的话,可以将十六国金铜佛像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又各具特色的早、中、晚期。
根据现有的实物分析和其他考古资料作为佐证,可以把后赵建武四年像视为中期作品,而如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收藏的(释迦牟尼佛鎏金铜像)则是十六国偏早的作品。
此像头作高肉髻,白毫相,脸庞稍长,颊部颇丰腴,眉修长而通于鼻梁,双目微开,耳大嘴小,有八字胡,其面相的总体特征与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供养人形象比较接近。
双手合前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矩形高座上,座前左右各铸一张口吐舌的护法狮,中有宝相花图案,这种印相、坐姿及佛座样式代表了当时金铜佛像的基本特征和规范化形式,并一直传承至北魏初期。
在服饰的处理上,仍基本依循西来造像的法则,通肩斜裹着袈裟,由左肩斜裹向右方,然后甩向背后,衣纹垂褶偏向右侧,线条均衡柔缓,转折圆滑流畅,表明其受印度秣菟罗式造像风格的影响较深。
在佛像两肩后还出现火焰出脊,这种!火焰式∀,源出#佛本行经∃所载释迦牟尼在降伏外道时!身上出火身下出水∀的神变传说,后逐渐演变为火焰纹的背光。
日本新田氏亦收藏一件同类作品,其总体风格与前者一致,但在局部处理上可以看出一些颇具新意的特征:高耸的磨光肉髻,合掌禅定印的掌心已开始向内倾转,下摆的衣纹走向逐渐成为对称的!回∀字型,矩形的佛座亦呈高升趋势。
鎏金铜佛像该怎么鉴定
鎏金铜佛像该怎么鉴定尼泊尔的铜鎏金佛像,是用青铜作为胎体,制作成型后表面鎏金。
在国内,铜鎏金佛像最早开始于两汉时期,盛行于隋唐,延续至今。
识别佛像的真伪,必须从造型、时代和工艺三方面来进行鉴别。
像基本的标识和坐骑、铜佛像的手印、坐姿都是有严格定规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对照,就可正确地为造像定名,分清是佛,还是菩萨,究竟是哪尊佛哪尊菩萨。
佛像中有一种鎏金工艺,多用于铜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
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
鎏金是自先秦时代即产生的传统金属装饰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做法,至今仍在民间流行,亦称火镀金或汞镀金。
在东周和汉代以后均颇为流行,是当时最值得称道的铜器表面装饰工艺之一,先后称为黄金涂、金黄涂、金涂、涂金、镀金,宋代始称鎏金。
藏佛与汉佛也不一样,藏佛胸高乳大,汉佛胸平乳小。
还有,嵌松石者多为藏佛,刺头者皆为汉佛。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11面观音,就是典型的明、清藏传佛教鎏金铜造像。
在流传的过程中,‘金身’已成为佛像的标准特征,而铜的颜色和金子差不多,虽然会因为纯度不同促销紫红、金黄色等,但是相对其他材质,铜更接近金色,因而在给佛像塑造金身的时候,都会用到铜。
不过,因为铜会氧化且纯度不同会导致佛像变色,所以,为了让佛像保持色泽,会给铜佛像进行鎏金,以保持佛身长久不坏,持久永恒,这也是尼泊尔匠人制作金铜鎏金佛像的必要环节。
据相关资料表明,明代藏传金铜佛像的兴起推动了整个汉地金铜造像的发展,而汉地雕塑中大型金铜佛却较少。
西晋以后,社会动荡,人民生活痛苦,为佛教信仰的传播提供了的宽广的民间土壤;另一方面,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国北方,它们的文化传统与来源于西域的佛教更易于相互认同。
南朝、北魏的金铜佛像艺术
所造。通高77厘米,是一组包括一立佛、二立菩萨、三思惟菩萨、四供养菩萨、二力士、十一飞天、二博山炉、二狮子的大型造像群。俄上刻有正光五年选弥勒像记,是北挠背光飞天式金钢佛像的代表作。主像立于双层四足方座上,背有透gt火焰纹舟形背光,背光外像为十一飞天。裙带飞舞、飘之欲升的飞天给整个造像以轻巧空灵之感。立佛面露微笑,宽博大衣的下摆衣裙向外扩张成色尼状。褒衣博带式佛装及秀骨清像则是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的结果。全像结构复杂,铸造稿细、华美,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至今所发现的北魏前期的金铜佛造,基本上全是小型作品,大者高约几十匣米,小者高仅几厘米。虽然古代典籍记载中,皇亲国威、贵族及地方显赫者造大型金铜佛像者比比皆是*但历经沧桑,多数没能保留至今。
1955年,河北满城县孟村出上了一件金铜佛立像,系北魏前期即垦兴五年(471年)的作品。像高35.2厘米,现藏于刚L省博物馆;像穿袒右架嫂,依袍角甩于左肩部,右手施无畏印,佛立于覆莲台上,台下为四足方座*四周刻有花纹和供养人等。舟形背光的外绦不是平滑线,而是随火焰纹的凸起而呈现变化。这件作品是出土品中较大的。山东博兴县出土的一批金钢佛像(参见《山东博兴出土北魏至隋锅造像队《文物》1984年第5期),高均不过20厘米。如1983年出土酌北魏太和二年(478年)王上造释边多宝并坐侣,通高仅14.8厘米。该像二佛高肉警,着圆领通肩大衣,结砌肤坐,手作说法印,亦火焰纹背光,束腰颅弥座下为四足床。据说,在释迎宣讲《法华经》时Pb大地巾涌出宝塔,塔中现出了多宝如来佛,口中称赞释边的说教。这类二佛并坐的形象就是法华经中“见宝塔品”内容的生动写照。北魏时期,表现释边多宝二佛并坐的石刻、铜铸的像很多,二像或惧是着通肩大衣,或但是着袒右架缓;但也有少数作品为一像着通肩大衣,另一像则着袒右绥缓,统一之中显出变化。
中国各朝代佛教发展传播的特点
中国各朝代佛教和佛教艺术发展传播的特点】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2年)传入我国,佛教艺术亦随之传来。
东汉中晚期我国便正式开始造像活动,揭开了中国佛像艺术发展的序幕。
从那以后,历朝造像不辍。
在约两千年的发展史上。
我国佛像艺术本着大乘佛教既出世又入世的精神,一方面执著追求佛教深渊、博大的胸怀气魄,悲智双全的理想主义精神,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而改变着面貌,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南北朝造像清羸飘逸,隋唐典雅端庄,宋代朴实自然,明清浅显媚俗。
佛像艺术这重外来艺术形式,经过我国千百年社会的不断熔炼和改造,逐渐脱离印度的色彩。
而向着中国民族化发展,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初期传入时期——东汉、三国、西晋。
东汉、三国、西晋是我国佛教的初传时期。
这一时期佛教传播的范围不广,信仰也不普及,而且受到传统鬼神信仰的影响,人们对佛教的认识也不清晰,佛神不分,信仰水平较为低下。
从考古发现看,佛像艺术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重要的传播形式和表现形式,它从内容到形式上也表现出与佛教发展水平一致的情形,造像普遍形象模糊,比例失准,而且依附于传统的鬼神题材之上,没有成为单独的崇拜对象。
东汉时佛像开始传入我国,不久我国便出现了造像和崇佛之活动。
这一时期的佛史料都与佛像的塑造和信奉有关。
《后汉书》卷十八记载:“世传明帝梦见金人,其行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佛像焉。
”另外《佛祖统记》等史料对此也有记载。
东汉桓灵之时,佛教造像活动开始有可靠的记载,如《释氏稽古略》、《后汉书·陶谦传》。
由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当时造像和崇佛活动虽然主要限于社会上层人士,但已具有一定规模。
1940年载四川麻浩柿子湾崖墓发现的释迦牟尼石像。
在崖墓后室门眉上方,为浮雕形式,结跏趺端坐,右手结施无畏印,衣纹线条粗犷有力,躯体浑厚,气势雄健,形象生动写实,是一尊既具有佛像形象特征,有体现出较高艺术水平的早期佛像作品。
关于隋代董钦鎏金佛造像探析
关于隋代董钦鎏金佛造像探析隋代董钦鎏金佛造像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
这尊佛像创造于隋朝的开皇年间,是隋文帝杨坚为了纪念自己的恩师高僧董钦而特意委托制作的。
这尊佛像因为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瞩目。
这尊佛像高约2.34米,是一尊坐像。
它以黄铜为主要材料,表面鎏金,精细的图案和雕刻展示了隋代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
佛像头戴宝冠,表情庄严,眼神深邃而慈爱,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
身穿佛袍,袒露着右肩,表现了佛陀的大慈悲和智慧。
佛像的手势是右手掌向外,代表给予智慧和加持,左手掌向上,代表接受佛法的护持和指引。
佛像的莲花座也采用了精细的雕刻,整体呈现出宏伟和庄重的气质。
董钦鎏金佛造像在文化内涵方面也十分丰富。
佛陀慈悲的表情和手势传达了佛教信仰中对智慧和慈悲的追求。
莲花座象征着佛法的纯洁和归宿,佛像庄严的仪态体现了佛教教义的庄严和威严。
佛陀的头上的宝冠和华丽的佛袍显示了隋朝皇权的象征,突显了皇室对佛教的崇尚和支持。
整个佛像的设计和制作都体现了佛教和当时社会文化的交融和共融。
隋代董钦鎏金佛造像的保存完整至今,是因为佛像的制作工艺和材料的优秀选择。
黄铜的材料不仅坚固耐用,而且易于加工和修复。
鎏金的表面保护了佛像免受锈蚀和腐蚀的侵害,使其能够经历数百年的风雨而不损坏。
佛像还受到人们的崇敬和保护,成为宗教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象征。
隋代董钦鎏金佛造像是一件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反映了佛教信仰和隋代社会文化的特点。
这尊佛像的保存至今,不仅得益于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更有赖于人们的崇敬和保护。
这件佛像的存在,为我们了解隋代佛教艺术和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谈汉、藏的金铜像艺术
前朝的特点: 衣饰除通肩、 袒右肩、 褒衣博带式三式大衣外, 还出现了方领下垂式大衣 , 内有僧人支和裙, 衣纹常有如绳
状隆起的纹饰( 有印度马士蜡造像风格)发髻变平缓低矮的 ;
在臂膀外延或位于双膝间( 褶纹一般为“ 型和半圆状 )佛 回” 。
两 个重 要特 其一 造像女性化( 代表为菩萨) 在 点: 突出 。 唐代
作者简介 : 程
狄 (9 1 )男 , 1 8一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软件艺术 系教 师。
7 9
2 1 年 4月 00
天 津 市 经 理 学 院 学 报
Junl f i i M ngr oee ora o Ta n aae C l g  ̄ l
Ap l2 0 i r 01
第 2期( 总第 2 ) 8期
No2( u No2 ) . S m .8
段成式的 寺塔记》 也有所描述: 《 中 “ 造像梵像, 宋齐间皆唇厚 鼻隆目 长颐丰, 挺然丈夫 相。自 来笔T皆 唐 端严柔弱似妓女
之貌, 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 当时最华美的女性服饰也都 ” 在佛像上有所体现。 其二, 佛教初传时佛像衣着外型“ 薄衣贴 体” 的雕刻手法在唐代再度兴起, 这一手法使得唐代造像外
关键词 : 金铜 像 ; 风格 ; 多王朝 笈
中图分 类号 : 222 G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 37 (00)2 7 — 2 10 - 87 2 1 0 —9 0
一
、
历代汉地佛教金铜像艺术
饰除十六国时 期的通肩式和袒右肩式, 还有褒衣博带式( 南
朝士大夫装)右衣领常搭在左手, , 下摆衣褶繁密多重叠状; 佛台上的写实“ 卷草纹” 演化为装饰性“ 忍冬纹”莲台莲瓣饱 ; 满有力, 起伏大, 尖部高高翘起等。再如东魏时, 造像中心由
细说各朝代佛像的特征
细说各朝代佛像的特征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兴盛,按不同历史时期的划分,佛像的造像有不同的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细说一下,各朝代的佛像特征。
【十六国】(西晋末年到北魏同一北方期间)十六国是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一时间纷立的小朝廷,共有匈奴、羯、羌、鲜卑等族建的成汉、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和夏共十六国,史称十六国时期。
这一时期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且大多是青铜佛像。
由于绝大多数佛像没有铭文,故到底是十六国时代哪个朝廷铸造,很难确指,但他们的造型规律还是一致的。
其特点有四: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匈奴赫连夏胜光二年佛像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且有分组状发纹。
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
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貌端庄秀气,神情平静温雅。
佛像台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束腰须弥座。
【北魏】西安博物院藏北魏背屏式弥勒菩萨造像这一时期造像发型、眼睛与十六国佛造像相同,变化在于面相方圆,略瘦,额头较宽;衣着多为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
尤其是其背光不再是同心圆,而是多呈莲瓣形;头光多为圆形,外面有一圈莲花瓣。
【北齐】北魏后期,两大权臣把持朝政,高欢立元善迁都邺,称东魏;宇文泰立元宝炬定都长安,称西魏。
后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为齐,称北齐,享国二十八年。
新郑市博物馆藏北齐刘陆造石佛像这一时期的佛造像越来越“胖”了,五官线条日渐柔和,头部肉髻出现了浅雕式的螺型发纹。
固然脸部越来越胖,但是佛像身材还是非常修长的,肩宽腰细,但绝不是现代人喜欢的“倒三角”体型,而是整体看起来呈圆筒型,由于造像上身敷搭双间式外衣,下身着裙,衣服轻薄贴肉,衣纹线条简洁。
从侧面看,造像的腹部略向前突出。
【隋】到了隋代,佛造像已经相当“胖”了:面相饱满圆润,眉毛纤细,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神情平和。
金铜七佛造像初探
金铜七佛造像初探作者:申柏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07期摘要:历经法难存留于世的金铜七佛造像是高古造像中的重要门类。
佛像、莲花、莲枝与菩提树的完美结合,成功展示出七佛之间的因缘关系。
镂空铸造、阴线刻、鎏金等一系列的表现技巧,反映了唐代广大信众的审美特征与艺术追求。
整体树状造型,疏密得当,刻画线条流畅,集宗教性与审美造型于一体。
七佛金铜造像作为时代产物的写照,是唐代七佛教义传播兴盛与普及的证明,同样对高古金铜造像的题材及艺术风格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七佛金铜造像样式金铜七佛造像又名七子佛、七星佛、七世佛,是高古金铜佛教造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但由于佛教历次法难,高古金铜造像往往毁作他用,现存金铜七佛造像较之其他题材数量少、体量小,不论出土还是传世皆无铭文,故给准确断代造成一定的困难。
下面从形制上分析此类造像的总体特征,借以探讨其铸造时代与艺术风格。
一、造像题材与时代从造像内容题材看,七佛造像的各个门类广泛存在于北朝以后至唐宋的几百年中,在佛教显宗和杂密造像中都有存在,只是概念各自解释有所不同,是该时期典型的造像类型之一。
显宗七佛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或译为式诘佛、试诘佛)、毗舍罗婆佛(或译为毗舍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或译为拘楼孙佛、世楼孙佛)、拘那含佛(或译为拘那含牟尼佛、拘那含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或译为释迦文佛)”。
杂密经卷中七佛为“第一维卫佛、第二式佛、第三随叶佛、第四拘楼秦佛、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第六迦叶佛、今我第七释迦文佛”[1]。
在密宗的产生过程中,北朝时期《观佛三昧海经》中的《念七佛品》是七佛造像开始流行的重要佐证。
我国现存最早的七佛造像见于北凉石塔之上,为雕刻或线刻八龛像,七佛与弥勒菩萨造像刻与一起。
在云冈石窟中的造型也是八佛并坐,但内容有所不同,是七佛加燃灯佛[2]。
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 窟北壁七佛是与无量寿佛造与一起。
“而在龙门石窟中七佛也只有一浅浮雕造像,位于第四期,也就是唐初到天宝十三年”[3]。
鎏金佛像:铜鎏金技艺的见证
鎏金佛像:铜鎏金技艺的见证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之友》 2018年第3期鎏金工艺的传承人历代以制作鎏金铜佛像为生。
鎏金佛像是佛像艺术种类的一种,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一种。
在我国古代,佛像多见于石雕石刻,其中最为罕见的是鎏金佛像,它是利用水银加黄金,使其熔化,并涂抹至铜佛像表面,再经过高温还原,水银蒸发后得出带金质的佛像。
因为极品鎏金原料稀少且珍贵,同时对于工艺要求十分高,容不得有一丝的错误,所以古往今来,鎏金佛像极为珍贵,被誉为佛教至宝,具有极高的价值。
朔州地处山西北部,与河北、内蒙接壤。
铜鎏金工艺在此传播辐射的实际范围为:向南为忻州五台山地区,向北途径右玉杀虎口传播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至河北张家口。
右玉曾出土了一件汉代鎏金青铜器——胡傅温酒樽,印证了晋北地区在汉代已掌握了铜鎏金工艺,并一直传承至今。
朔州历史悠久,早在两万八千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峙峪人”就在栖居生息。
夏商时期,这里是游牧民族的天然牧场,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朔地属雁门郡,有史记载以来,“楼烦、马邑、招远、阴馆”频频见于古迹,与之相伴的是一连串重大历史事件。
蒙恬北击匈奴,北魏发迹建国,刘武周称帝,尉迟恭举义,杨家父子抗辽等。
中原与游牧民族的纷争交汇,两种文明的不断摩擦与碰撞,导致了中原文化技艺在这里的传播与传承,特别是历代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如朔城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辽代崇福寺、应县的辽代佛宫寺释迦塔、山阴的北魏化悲岩寺、怀仁县清凉山辽代华严寺砖塔、元代永宁寺。
现藏于右玉博物馆的明代鎏金铜佛像、汉代鎏金胡傅温酒樽至今金光闪闪。
传统鎏金技艺在朔州地区传承的主要方式是以制作鎏金铜佛像为主。
从辽代以来佛教文化大发展处处建寺院,信徒众多因此历代家家都供奉佛像。
朔州地处大同云冈石窟与五台山佛教寺庙群之间,随着历代信众供奉鎏金铜佛像,这项传统鎏金技艺在朔州这一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下得以传承发扬。
各朝代佛造像的时代特征
各朝代佛造像的时代特征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中华祖先经西域将佛引进中土,至今已经有两千载。
中国的佛教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日常言语之中。
佛教教义中因果、因缘、追寻极乐世界的思想,同传统的儒、道思想一样,共同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历史悠久,各个朝代文化不同,雕刻艺术也随之千姿百态,雕刻艺术品更是各有特色,以下是中国各个时期的佛像特征:(一)十六国时期佛像特征 1.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并且大多是青铜。
2.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并且有分组状发纹。
3.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
4.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
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
佛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束腰须弥座。
(二)北魏时期雕像特征佛像特征 1.头部多为磨光式或分绺式肉髻。
2.面相方圆,但略瘦,额头较宽,大眼横长。
3.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
4.佛像或坐或立于四足台座上,背光多呈莲瓣形。
5.头光为圆形,外面莲瓣一周。
菩萨像特征1.脸型方中带圆,头挽高髻并戴冠,眼大,鼻高,唇薄,面相端庄慈祥,身体匀称。
2.上身袒露下身穿裙,肩披帔帛,锦带下垂交叉重叠,样式较为烦琐。
3.神情安详,姿态自然。
造型颇为完美,毫无做作之感。
北魏后期雕像特征佛像特征: 1.面相清瘦,脸型呈汉人特征,额头高宽,眉清目秀。
2.肉髻较高,发髻除磨光和浅水波式外,又出现了螺发,并且发髻拳卷以右旋式居多。
3.大衣有通肩式和袒右肩式,但更流行的是南朝文人士大夫的褒衣博带,衣下摆褶皱重叠,线条流畅细腻。
4.身材比例协调,体态修长清瘦,给人飘逸洒脱之感。
5.铜佛像多体小量轻,石雕像增多菩萨像特征: 1.面庞丰润,容貌秀丽,头戴宝冠,宝冠多为发髻冠或花瓣式冠,束冠的宝缯自然下垂,不像前期往两侧飘舞。
关于隋代董钦鎏金佛造像探析
关于隋代董钦鎏金佛造像探析作者:田继伟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12期这件鎏金铜造像出土于西安南郊,东八里村。
据考古工作者释读铭文,发现这是一件隋代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宁远将军武强县丞董钦请人铸造的鎏金铜佛造像。
由于造像的主人是董钦,专家就将造像定名为董卿鎏金佛造像。
董钦鎏金佛造像,宝相庄严,制作考究,通体鎏金。
堪称佛教造像中极罕见的珍品。
该造像通高41厘米、座长24.6厘米、宽24厘米,整体造像有23个部件:由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一博山熏炉下有一举熏小鬼及二蹲狮组成。
佛、莲座、高足床及其他附件均为单独铸造,其间有插榫孔眼相接,可以拆卸。
特别指出,造像的台座后右侧及背面的边和足上,镌刻着具有宗教性的发愿文及赞词,共计118字:开皇四年(公元585年)七月十五日宁远将军武强县丞董卿,敬造弥陀像一区,上为皇帝陛下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具闻正法。
赞曰:四相迭起,一生俄度,唯乘大车,能()平路。
其一:真相()(),成形应身,忽生莲座,来救()轮,其二。
上思因果,下念群生,求离火宅,先知化城,其三。
树斯胜善,憨诸含识,共越阎浮,镜食香食,其四。
”由铭文可知,这尊造像是河北武强县的宁远将军,开皇四年七月十五日敬造弥陀像一区董钦为皇帝陛下及亲人祈福铸造供养。
这件组合在一起的佛教造像,详为:正中的是阿弥陀佛主尊肉髻低平,脸型偏圆,眉毛以阴线刻出,双目细长,嘴角上翘,面带微笑,身着袒右肩袈裟,左手向前平伸,右手举到胸前,掌心向外,施无畏印,姿态清秀自然。
佛的两侧立胁侍菩萨,体型纤细,宝珠形背光,头戴宝冠,缯带从宝冠左右垂至膝部,下着裙,披挂璎珞等饰物,帔帛搭于两臂,垂于体侧,跣足立于莲花座上。
左侧菩萨右臂自然下垂,平托莲蕾,左臂上举,捏宝珠,右侧胁侍菩萨右手举与肩平,持莲蕾,左手置于胸前,手心朝下。
两菩萨的前面是二力士,稍稍侧身握拳,竖眉鼓目,嗔目怒视,衣裙随着人物的姿态动作飘向一侧,与相对静止的佛与菩萨形成对比,渲染出一触即发的力量感,两力士中间为地神托举博山熏炉,夜叉一手撑地,另一手与歪向一侧的头部承托底盘,圆形平托上有莲花与莲叶簇拥的博山炉。
光彩夺目的金铜佛造像
西 藏 艺 人 每 雕铸 一 佛 ,需 数 月 乃 至 一 年 的 时 间 ,故 有 极 高 的 艺 术 水平 和收藏价 值 。 在 藏 传 铜 佛 中 ,除 释迦 牟 尼
传 神 、各 具 异 彩 。特 别 是 密 宗 金
铜 造 像 ,尤 为奇 谲 多 样 、光 怪 陆
3 藏佛 工精 形美 ,饮誉 世界 .
到 了 明代 ,东 传 的 “ 式 佛 梵 造像” “ 与 汉式 佛造像 ”融合一起 ,
审 美 标 准 和 风 俗 习惯 。 它 是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无 论 从 宗 教 史 、文 化 史 、 艺 术 史 ,还 是 从 文 物 、考 古和 收 藏 等 角 度 去 观 察 , 佛 教都 与 中 国的 历 史 、 文
藏 传 造 像 多为 鎏金 铜 佛 ,不
离, 最常 见的大威 德金 刚又称 “ 际
畏金刚” ,俗 称 “ 头 明 王 ” 牛 ,其 有 九 头 、 三 十 臂 、十 六 足 ,头 顶 无 量 寿 佛 ,王执 法 器 ,以 可 怖 可
畏 的 相 貌 去 降 伏 妖 魔 。造 型小 到
多遗 存 ,上 海 博物 馆 珍藏 着 一 尊 隋 代 鎏金 坐 佛 ,面 庞 圆润 、 双 眉
二 金铜佛 造像的时代特征
铜 制 佛 造 像 有 青 铜 、紫 铜 和
却 显得 身长 头 大 ,给 人 留下 权威 、 富 贵 的 印象 。 明代 铜 佛 造 像 以 青 铜 和 紫 铜 居 多 ,多有 艺 术 珍 品 流
传 入 中 国 ,千 百 年 来 , 已逐 渐 影 响 到人 们 的思 想意 识 、道 德观 念 、
典型风 格。唐 代 中晚期 的释迦牟尼 佛 铜 像 ,整 体 造 型 无 大 变 化 ,而 菩萨 造 像 那 亭 亭 玉 立 的 姿 态 已不 多 见 ,很 少 有 三 弯 身 段 ,而 躯 身 略 有 倾 斜 ,披 巾 由左 肩下 垂 ,虽 然 艺术 效 果 别具 一 格 ,但 却失 去 先前那种 生动优美 的神采 。
历代经典佛像(辽代金铜第一篇)
历代经典佛像(辽代金铜第一篇)
辽代金铜佛像除了山西华严寺等少数佛寺尚有少量遗存外,金铜造像很少且极为分散。
今年随着部分学者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对海外搜藏的梳理,加之文物回流,这几年辽代金铜佛像才渐渐有了一点小规模。
总体而言,或者对我个人而言,辽代、金代金铜佛像相对来说特征突出,辨识度高。
辽代造像的密宗性或者说在表法上有别于宋辽之后的作品,其高冠、高颧骨、颀长身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按照所见图例的数量来简单划分,辽代金铜佛像以大日如来、阿弥陀佛、观音、弥勒像最多。
以下搜集部分图例,欢迎更多的资源集中呈现以便一起学习、观摩。
华严寺菩萨像
辽代,大日如来,金,金舍利塔,高11、底宽8.7厘米,朝阳北塔
大日如来,辽代,朝阳北塔出土
辽大日如来
弥勒,辽
观音,辽
辽代,观音,高13.2,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辽代,观音
辽代,阿弥陀佛
辽代
宋辽,金座银佛,蔚县南安寺塔
辽代,七佛,蔚县南安寺塔,蔚县博
辽代,菩萨,美国纳尔逊博
辽代,五髻文殊童子像,高15.9,美国大都会艺术博
华严寺
辽金,大势至,故宫。
延和元年鎏金弥勒佛像艺术风格分析
延和元年鎏金弥勒佛像艺术风格分析作者:杨晓波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08期摘要:文章主要对延和元年鎏金弥勒佛像的服饰、姿态、发髻纹饰、背光和台座等方面进行了艺术风格分析。
认为该佛像展现出早期关中地区佛像艺术与南朝艺术融合的特征,揭示了北魏初期汉地文化艺术对佛教造像艺术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阜阳市博物馆;金铜佛像;弥勒;佛像艺术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4.08.030延和元年鎏金弥勒佛像(以下简称“延和像”,图1)于1966年7月出土于阜阳市颍泉區邵营乡,现为阜阳市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
该佛像由主佛、二胁侍、背光及底座组成,通高19.5厘米,重535克,通体鎏金。
主佛跣立于束腰仰覆莲台座,左手施无畏印,右手施与愿印。
佛像面呈椭圆形,束发结成球状发髻,顶髻饰纵向直线发纹,杏仁状大眼,鼻梁高大与额头连成一线,大耳垂肩,略带笑容。
三重圆形项光,下端内收三重椭圆形身光,着通肩式袈裟,衣纹呈多层“U”形。
二胁侍菩萨皆磨光高肉髻,跣足立于主佛背光两侧,莲瓣形项光,面部方圆,双手合十,身着对襟式广袖襦裙,袖、裙向下外展,飘至身后脚下。
背光为莲瓣形,顶部稍向前弯曲,高14.1厘米,宽7.9厘米。
正面细线阴刻稀疏单头火焰纹及摩尼珠,有边阑。
佛像、背光、底座分铸,再以铆焊法接合。
背面阴刻发愿文为:“延和元年五月初四日,弟子邵景伯为亡父母居家眷属敬造弥勒像一区,愿世安隐。
”5行33字,楷书,字迹清晰。
1 年代分析延和像发愿时间为“延和元年五月初四日”,未提及国号。
我国使用“延和”作为年号的中原王朝分别为公元前92年西汉的汉武帝、432年北魏的太武帝及712年的唐睿宗三个时期。
目前,无论是文献还是考古资料,都已经证实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时间应在两汉之际,西汉时期还没有佛像出现。
《新唐书·本纪·第五卷》记载:“五月……辛巳,大赦,改元曰延和。
”据干支纪日推算,唐睿宗改延和为年号时间为712年5月13日,这个日期晚于延和像上的发愿时间。
全美仅存的3尊隋唐彩绘漆金夹纻佛
全美仅存的3尊隋唐彩绘漆金夹纻佛▲ “漆佛的秘密”展览现场华盛顿,静谧的展厅中,三尊双腿交叠端坐的佛像并置在塞克勒美术馆展台上,如冥想般凝视着,曾经镀上的闪耀金箔,经过几个世纪的洗礼,表面装饰的损耗剥落却没能掩盖漆的色泽光亮沉稳,佛的深沉内敛越发突出。
这是美国仅存的3尊6-7世纪中国彩绘漆金夹纻佛像,分别来自弗利尔美术馆、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寻找佛像中的骨骼 |▲ 在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扫描漆佛雕像“夹纻”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在公元4世纪已发展成熟。
工匠先用泥或木头制作像芯,用一层层浸漆麻布反复包裹,漆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内胎取空,这种繁杂的制作工艺材料昂贵,大漆对操作的气候环境有很大依赖,只有皇家贵族或大型寺院才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
中国古代典籍中对夹纻工艺的介绍大多以寥寥数语概括,因制作地区不同,气候环境略有差异,漆的调配,与其他材料的混合比例,制作步骤各有不同。
▲ X光扫描下佛像的内部结构通过X光扫描,佛像的内部结构首先呈现出来,耳中有铁丝,头后有凹陷,证明曾有光圈般的物质附着,包裹着佛像内核的层状漆浆中的磷和钙的浓度(骨骼中的物质)也一览无遗。
在漆佛制作工艺中,骨骼成分是一种普遍的增稠剂。
显微镜的进一步观察让研究人员获取了更多信息,三尊佛像使用了相同的麻织物来分离漆层。
气相色谱技术则分析出了漆树树脂中的油和木屑,甚至在赛克勒收藏的一个八世纪菩萨头参考样本中发现了人血。
斯特拉汉说:“科学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艺术。
我希望通过观察材料,而不仅仅是风格,让人们对科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艺术产生兴趣。
”|流散海外的夹纻干漆佛像 |年代最早的一尊漆佛为沃尔特斯所藏,可追溯至公元六世纪末隋朝的末期,佛像保存相对完好,仅双手残缺显示为木芯,是将漆料涂在实木模具上制成。
袈裟表面残留鲜艳的红、蓝敷色,面部及右臂有明显的贴金痕迹,脱落处呈现乌黑色,发亮。
另外两座为公元七世纪初唐朝制作,双手双腿均残缺,馆藏的漆佛为1944年由弗利尔美术馆收购进馆。
隋代开皇十三年范氏造像赏析
隋代开皇十三年范氏造像赏析公元593年隋代开皇十三年四月八日规格:像高76.5cm 底座: 34.4 x 30 cm青铜铸造十九世纪后期在河北赵州桥附近出土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隆日编译这是一组来自中国河北著名的赵州桥附近出土的隋代金铜佛群像,此群像为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范氏造像。
是由一佛、二菩萨、二声闻、二缘觉、二力士一铺九尊构成。
此像于十九世纪后期在河北赵州桥附近出土后,曾被当时的两江总督端方收藏,端方为清末官吏,满洲正白旗人,文物收藏家,1911年端方被起义新军杀死。
端方死后,此件曾流落日本,1922年即入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但博山香炉,蹲狮、力士等分铸井靠插榫连接的构件则是25年后(1947年)才最终补成完壁。
此件虽鎏金多有脱落,但整体保存完好,顶部采用了楼空双菩提树的形式。
一组组图案化的菩提树叶依次迭起,二侧枝叶之间各嵌有三尊莲花化生童子,底瑞又垂下缨珞束带。
主尊阿弥陀佛头光由桃形火焰形项光镂空与浮雕莲叶组成。
阿弥陀佛面相慈悲圆润,双耳垂肩,面带微笑,双目微垂俯视娑婆芸芸众生。
身着袒胸露右肩袈裟,左手施与愿印,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安住于莲花须弥宝座之上。
佛像雕刻的极其朴实简洁,但身后的头光及须弥座却繁富华丽,特别是头光犹如跳动不已的火焰,与佛像笑意吟吟的慈悲安详神态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无不衬托出阿弥陀佛藉其深湛智慧所获得的超凡的心灵宁静。
宽大的双层台座前,观音菩萨与势至菩萨头戴高冠,火焰头光位于宝冠后方前倾。
宝缯、披帛、璎珞饰品庄严全身。
观音菩萨右手持净瓶立于阿弥陀佛左侧前方。
势至菩萨双手当胸合掌立于阿弥陀佛右侧。
正面看去正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势至菩萨形成的西方三圣接引图的经典造型。
在二大菩萨的身后,阿弥陀佛二侧各有二尊形态稍小的声闻圆觉立像,台前又有一对力士和双狮护法。
正中有博山香炉供养。
此像人物众多,神态各异,装饰华丽,造型协调准确,布局完美,主次分明,质感强烈。
如此大型精美复杂的金铜群雕像,工艺水平之高超是十分少见的。
西安博物院藏隋开皇四年董钦造像
2021年国博丝绸之路展时一组来自西安的隋代铜鎏金造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在西
安博物院重逢,拍些细节照片共赏。
董钦造像,隋开皇四年(584年)造,1974年西安雁塔区八里村出土,铜铸鎏金,通高41厘米,方形台座上铸一佛二菩萨二天王及一香炉,四周有围栏,佛位于最后方,跏趺坐于莲台上,斜披袈裟,左手与愿印,右手无畏印,火焰形头光;两菩萨身形纤瘦,立于莲花之上,也是火
焰形头光;最前方两尊天王形态威武,圆形头光;台座前有两尊蹲狮。
从台座右首方向开始刻有大量铭文,其中“开皇四年七月十五日宁远将军武强县丞董钦敬造弥
陀像一区上为皇帝陛下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具闻正法……”,可知此像明确的制造年到。
整组造像布局繁而不乱,人物造型优美,且保存完整,题记清晰,体量较大,是早期金属造像
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武强县即今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这里是北齐故地,公元577年北周攻灭北齐,统一北方,仅过了四年杨坚篡位建立大隋,第一个年号就是“开皇”,这尊造像距北齐灭亡仅过了七年,风格
上与东部地区的北齐造像更为接近。
董钦其人不见记载,造像如何到了西安已无据可考,或许是在外做官的董钦铸了这组造像送回
长安的佛寺中供奉,也可能是后代僧俗把它带到了长安。
今天的武强县是华北平原上的一座小县城,滹沱河、滏阳河在这里交汇,因为地势低洼易成水患,县城已东迁了二十里,武强木板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风味十足。
九十年代因工作关
系多次到过武强县,至今还记得上游大水下来全城惊恐备战的场面。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十字绣图案
隋代统一全国.兴复佛法,但因其寿命短暂,金铜佛造像只是唐代造像的前奏,具有过渡时期的特点。现存的隋代造像较少,综合国内外藏品及近年的出土品,造像题材主要有观世音立原、观世音胁侍二菩萨像、立佛及一佛二菩萨僚等。造像的具体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舟形背光高而细,饰以火焰纹、联珠纹,办有透雕和惋化佛的背光;佛座多为圆形翟莲座、圆形座,下有四足床;其造保多面相饱满,上身比例赂大;佛着褒衣博带式佛装,手施无畏、与愿印;菩萨戴宝冠,宝增垂肩,饰有项因,被帛交叉后自肩垂于体侧:胁侍菩萨则双手合十。
除佛坛外,佛、莲花座、菩萨、供养人、护法狮子及背光等均为失蜡法整铸而成,再以插榨连接。佛、莲座及供养人皆为空心,发纹、指尖、理珞、狮鬃、狮后等细致部分均一次铸出:纹饰清晰、造型准确,这类隋代佛场造像较为常见,代表了隋代佛教造像的优美风格和失蜡铸造工艺的姻熟。
更多十字绣图案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开皇十三年(593年3金铜佛群像,也是一件造像佳作。通高76.7厘米,是一组包括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和二力士的群像。顶部采用了楼空双树的形式,显系受白石造俄形式的影响。一组组图案化的树叶依次迭起,底瑞又垂下缨珞束带。主尊阿弥陀佛作说法势,着袒右架梁,跃坐于仰覆莲柬腰须弥座上。宽大的双层台座前,二胁侍菩萨头部高冠,g6形项光。其后为稍小的声闻弟子*台前又有力士、双狮和香炉等。该组伤比上述西安出土品,在布局上更显琉朗,顶端铵空双树的作法在金铜佛像中较为少见。佛像造型匀称,修长而丰润,装饰华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强烈。
上海博物馆也收藏一件隋代同类佛场造像。通高57.6厘米,阿弥陀佛结砌跌坐于莲花座上,作说法势。身材修长匀称,着袒有架绽,破格舒畅自然,手部造型优美。背光外缘饰火焰纹.内层立体透雕唐草纹,上沛七尊小坐佛。莲花座底部亦饰立体透雕唐草纹,腰部则饰八面浮雕头像,莲筋呈三层向外翘起。佛的左右有二插孔,应是二肋侍菩萨,已失。再左右为二立于莲花座上的菩萨,头领宝冠,赃帛飘带飞舞,盛饰珠串理珞,一待宝花,一持宝珠,一派超凡出俗的佛家风范。菩萨外侧为男女供养人,双狮等。
L974年西安市八里村出土一件隋开皇四年(584年)查钦造金铜阿弥陀佛像,现藏西安市文管处。这是一组群像,在宽大的台座上置以阿弥陀佛等五尊像,通高4l厘米。本尊阿弥陀佛作说法势,着袒有恕缓,肤坐于仰覆莲台之上,有桃形楼空项光。两侧为二胁持菩萨,手持蓬蕾披帛飘洒,项光与佛的项光相同。另有二力士,上身裸露,佩理珞,附圆形项光,其间有博山炉,四足床座设以栏杆,前列一对护法狮子护守。佛和菩萨造型协调,准确,体态舒展优美,二天王威武雄壮,系失蜡法铸造而成,是隋代佛教造保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