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氢化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油脂氢化PPT演示课件

含皂<=25mg/kg POV<=2mmol/kg
磷<=2mg/kg
色泽R1.6 Y16
茴香胺值<=10
铜<=0.01mg/kg
铁<=0.03mg/kg
28
2、除氧脱水 水分的存在会占据催化剂的活化
中心,氧则会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 下迅速与油脂起氧化反应。因此氢化 反应前,必须除氧脱水。
除氧脱水条件:操作压力为 6.7kpa,温度140~150℃。
7、70、80年代,中国将氢化技术应用到食 品工业。上海油脂二厂、青岛粮油进出口 公司、驻马店油化厂。目前,以达数十家 油脂深加工的厂。
7
二、油脂氢化机理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油脂不饱和双键 加氢,这一过程称为氢化。
-CH=CH- + H2→ -CH2-CH2 氢化反应是有液相(油)、固相(催
化剂)和气相(氢气)参与的非均相 界面反应。
金属催化剂可分为单元催化剂、二元 催化剂以及多元催化剂等。
24
固体催化剂往往不是单一物质,而是 由多种物质组成。通常将多组分的固 体催化剂分为活性组分和载体两部分。
活性组分一般由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构 成。例:以铜为助催化剂制成的NiCu二元催化剂。
氢化催化剂常用载体为硅藻土
25
五、氢气
3
油脂氢化的目的
油脂氢化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油脂的不饱 和度,以达到三个目的:
①使油脂的熔点上升,固态脂量增加; ②提高油脂的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改善油脂
的色泽、气味和滋味; ③使各种动、植物油脂得到适宜的物理、化学
性能,其产品用途更加广泛,互换性更大。
4
油脂氢化的分类
根据氢化深度的不同,分为 极度氢化 轻度氢化(局部氢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ppt课件4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节--油脂( 共29 张PPT)
2.基本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 D)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变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节--油脂( 共29 张PPT)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节--油脂( 共29 张PPT)
油脂皂化
O—H键
油脂氢化
C—O键
乙醇酯化
C=C键
乙醛还原
C=O键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节--油脂( 共29 张PPT)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节--油脂( 共29 张PPT)
答案: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节--油脂( 共29 张PPT)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节--油脂( 共29 张PPT)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节--油脂( 共29 张PPT)
四、肥皂与合成洗涤剂
1.制肥皂的简单流程: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节--油脂( 共29 张PPT)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节--油脂( 共29 张PPT)
2.制肥皂的步骤:
脂肪、植物油 加热 NaOH、H2O
高级脂肪酸钠 加NaCl细粒搅拌,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节--油脂( 共29 张PPT)
2.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 B.用热的纯碱溶液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C.硬水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减弱 D.生产盐酸和人造脂肪必须用H2作原料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节--油脂( 共29 张PPT)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节--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植物油能使溴水褪色 B.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C.硬水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反应产生沉淀 D.油脂是混合物,不能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人教版化学《油脂》实用课件1

水 生产目 解的 程 度
酸性水 解
碱性水 解(皂 化反应)
油脂-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四章第 一节(共 45张PP T)
可 获得脂 逆 肪酸和
甘油
彻 制取肥 底 皂,获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 油脂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油脂的存在. 2.了解油脂的种类和结构.这是本节的 学 习难点,也是本章的学习难点. 3.了解油脂的氢化、水解和皂化反应.这是 本节、也是本章的学习重点. 4.初步了解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的有关知识. 5.了解皂化反应的概念. 6.了解盐析的概念.
油脂-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四章第 一节(共 45张PP T)
油脂-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四章第 一节(共 45张PP T)
2、油脂的水解
酸性条件下:
C17H35COOCH2
CH2OH
C17H35COOCH+3H2O H2SO4 3C17H35COOH+CHOH
C17H35COOCH2
CH2OH
(硬脂酸甘油酯 )
油脂-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四章第 一节(共 45张PP T)
油脂-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四章第 一节(共 45张PP T)
1.油脂的氢化
(1)油脂的氢化,也叫油脂的硬化. (2)该反应是加成反应,也是还原反应. (3)酯比烯、炔、醛、酮的还原性差;油脂的氢化须在加 热加压条件下Ni催化进行.酯基比羧羰基易于加成,羧羟 基在Ni催化下不能加氢. (4)油脂硬化的目的在于提高油脂的饱和程度,便于油脂 的保存和运输. (5)油脂氢化得到的甘油酯又叫人造脂肪,也叫硬化油.
• 有些同学认为多吃肥肉, 就会使人发胖,因为肥肉中 含有大量的脂肪。那么不吃 肥肉就不能使人发胖吗?
油脂的化学性质.ppt

H2SO4 ▲
*酸性水解是一个可逆过程,工业利用此原理,制取高 级脂肪酸和甘油。 *油脂在人体中(在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 油,被肠壁吸收,作为人体的营养。
油脂的碱性水解
C17H35COOCH2 | C17H35COOCH + 3NaOH | C17H35COOCH2
▲
易溶于 水
CH2-OH
憎水基
CH 2 COONa
亲水基
(不溶于水的部分,但亲油沾泥)(溶于水的部分)
CH3CH2CH2CH2CH2……
憎水基
CH 2 COONa
亲水基
下图可表示洗涤过程的去污原理:
工业用途: 硬化油性质稳定, 不易变质, 便于运输
油脂的化学性质 ①中性 ②油脂的氢化(硬化) ③油脂的水解 油脂的酸性水解; 油脂的碱性水解。
油脂的酸性水解
C17H35COOCH2 | C17H35COOCH ++3H2O | C17H35COOCH2 CH2-OH 3C17H35COOH ++CH-OH CH2-OH
油脂的化学性质皂化反应油脂的物理性质蛋白质的化学性质油脂化学性质油脂的化学式油脂的性质油脂的性质试验碘值油脂的主要性质丰益油脂化学有限公司
油脂氢化(硬化):
②油脂的氢化(硬化): 如
C17H33COOCH2 | 催化剂 C17H33COOCH + 3H2 加热、加压 | C17H33COOCH2 油酸甘油酯(油) C17H35COOCH2 | C17H35COOCH | C17H35COOCH2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3C17H35COONa + CH-OH
CH2-OH
(皂化反应)
a.肥皂与甘油的分离——盐析作用:
油脂精练与氢化PPT学习教案

碱浓度
10- 14-16 16-19 18-20 20-22 22-24 14
浓碱皂脚稠度大,带油多,不易分离; 过稀会油水乳化。反应温度较高,接 触时间长用淡碱合适,反之亦反。
理论碱量=油重×酸价×40/56×1/ 1000
=7.13第×13页1/共074页-4×油重×酸价
超碱量:为了弥补理论碱量在分解 和凝聚其他杂质,皂化中性油 以及
方法:低温浓碱(属于干法,应用
普遍)
第15页/共74页
实例:
毛油→脱胶→加碱中和→升温加 水→静置沉淀→油皂分离→净油 →水洗→加热干燥→碱炼油
皂脚
第16页/共74页
①加碱中和:将油泵入中和锅
加碱时间:5-10min
搅拌速度:60-70R/min
40-60min后开始升温
②升温加水:升速度1℃/min 搅拌速度3040 r/min至终温60℃左右时,为使皂粒更好 地与油层分离,可加与油或同温或略低的 清水或食盐水,(占油重5-7%)加水时搅 拌速度25r/min。 第17页/共74页
80-90℃
脂产品
P脂→真空浓缩→粗P
第9页/共74页
(二)酸炼脱胶工艺:一般用 磷酸,硫酸很少用于植物油脱 胶。
能有效去除非水化性胶质和微 量金属元素,使油脂稳定。
(三)特殊脱胶:
1、干法脱胶:与脱色相结合, 适于磷脂含量很低的毛油,可 以采用稀酸处理,适当加入少 量盐溶液(如第10碳页/共7酸4页 钠),而后 直接进行白土脱色。
2、溶剂法脱酸工艺的应用:尤其对 高酸价毛油,所用溶剂:己烷、异 丙醇和水,与碱液混合精炼
3、尝试采用氨作中和剂,试图解决 第23页/共74页 环境污染
四、脱色
定义:脱去油脂中的色素,改 善油脂色泽的工艺过程。
高中化学选修五:4.1《油脂》ppt课件PPT课件

②若R、R′、R″不同,称为混合甘油酯。
③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合甘油酯。
精选PPT课件
5
(3)油脂的分类 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多数是含偶数碳原子的直链高级脂肪 酸。以含16和18个碳原子的最常见。 ①油:常温下呈液态,是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如 植物油。 ②脂肪:常温下呈固态,是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如 动物油。
8
①水解反应 a.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如硬脂酸甘油酯的水解:
精选PPT课件
9
b.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如硬脂酸甘油酯的皂化:
精选PPT课件
10
②油脂的氢化(也叫硬化、还原反应),如油酸甘油酯的氢化:
精选PPT课件
11
预习思考 ①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吗?混合甘油酯是混合物吗? ②生活中我们常用Na2CO3溶液洗去餐具上的油污,Na2CO3溶液 去油污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热的纯碱溶液去污效果更好?
精选PPT课件
13
自测诊断 1 . (2015·山 东 淄 博 高 二 检 测 ) 下 列 关 于 油 脂 的 叙 述 不 正 确 的 是 () A.油脂属于酯类 B.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均不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 D
精选PPT课件
14
2.油脂水解反应的共同产物是( ) A.饱和高级脂肪酸 B.不饱和高级脂肪酸 C.乙醇 D.甘油
肪酸
C15H31COOH 硬脂酸十八酸:C17H35COOH
不饱和 脂肪酸
油酸9-十八碳烯酸:C17H33COOH 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 C17H31COOH
精选PPT课件
21
特别提醒 ①酯与油脂 酯是由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
《油脂》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PPT课件(第4.1课时)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 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 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二、油脂的性质
3. 化学性质 含碳碳双键的油,除加H2外,还可发生如下反应:
a. 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b. 使KMnO4(H+)溶液褪色 c. 久露空气中,被O2氧化变味(哈喇味)
课堂小结
1. 油脂的结构 2. 油脂的化学特性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
典例应用
【典例应用类型一】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 cm3的油酸 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 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A.油脂属于酯类 学、、科网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2、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D )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 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中学学科网
浓H2SO4 ∆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C17H35COOCH2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 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 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二、油脂的性质
3. 化学性质 含碳碳双键的油,除加H2外,还可发生如下反应:
a. 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b. 使KMnO4(H+)溶液褪色 c. 久露空气中,被O2氧化变味(哈喇味)
课堂小结
1. 油脂的结构 2. 油脂的化学特性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
典例应用
【典例应用类型一】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 cm3的油酸 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 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A.油脂属于酯类 学、、科网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2、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D )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 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中学学科网
浓H2SO4 ∆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C17H35COOCH2
油脂的化学反应ppt课件

(2)反应机理 ——两个阶段
自动氧化的第一阶段:氢过氧化物的生成 这是油脂氧化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油脂在一些引发剂
的作用下,遵循游离基反应机制,在邻近双键旁的亚甲基 处生成氢过氧化物。
RCH=CH-CH2-(CH2)nCOOH
光/射线/金属离子/热
RCH=CH-CH-(CH2)nCOOH O-O-H
(1)生物氧化的起因: 未精炼的油脂中的杂质成分:少量的水,水
解、氧化油脂的微生物及酶类等。 如油脂中会含有0.1%的水,天然油脂中往
往存在有霉菌、酵母菌等,尤其是霉菌中的 灰绿青霉和曲霉,可以分泌脂肪水解酶和脂 肪氧化酶,加速油脂的水解和氧化。
(2)反应过程如下: 水解型
酸败 P R1
O R2
3.用于制作肥皂。
肥皂和洗涤剂
1、肥皂的制造:皂化反应
油脂与 用蒸气加热搅拌 肥皂、甘油等
NaOH溶液
混合液
加热、搅拌、加入 食盐细粒,静置分层
盐析
上层:肥皂液 下层:甘油、水及食盐
取上层物质加松香、 硅酸钠等压滤、干燥成型
成品肥皂
下层分离提纯得甘油
肥皂的去污原理
CH3CH2CH2CH2CH2……
油脂在加工贮藏中的化学变化
油脂在食品加工贮藏中的氧化反应
油脂的氧化反应是油脂食品化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油脂或油 性食品败坏的主要原因。
油脂的氧化随影响因素的不同可有不同的类型或途径。主要 有:
油脂分子中的 不饱和脂肪酸
自动氧化
自由基反应
氢过氧化物
光氧化
自由基反应
氢过氧化物
酶促氧化 氢过氧化物
分解
醛、酮、醇、 酸、烃、酸等
油脂的化学反应
一、水解和皂化反应 1、酸水解: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7.4.3油脂(共23张ppt)

结
O
构
R3 C O CH2
探究课堂
常见的高级脂肪酸
高级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不Biblioteka C=C键不饱和脂肪酸 含C=C键
硬脂酸: 软脂酸:
C17H35COOH C15H31COOH
油酸: 亚油酸:
C17H33COOH C17H31COOH
油: 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C=C键,熔点较低,呈液态 脂: 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含有C=C键,熔点较高,呈固态
A.前者给人体提供的热量多,后者给人体提供的热量少 B.前者是高分子化合物,后者不是 C.前者的烃基是较饱和的,后者的烃基是较不饱和的 D.前者能够水解,后者不能水解
探究课堂
【综合1】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用碘水可以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 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 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产肥皂 D. 动物油含较多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工业常用来制取肥皂
探究课堂
化学性质
油脂
油脂的水解
酸或酶 ①
碱性条件 ②
(皂化反应)
高级脂肪酸
甘油
-OH
高级脂肪酸盐
探究课堂
应用 ➢ 生活食品中的油脂 ① 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② 可提供身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③ 能增加食物的口感,润滑肠道,帮助排便 ④ 具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探究课堂
【综合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用于纺织的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淀粉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再进一步水解可得酒精 C. 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二者 都是使蛋白质变性 D. 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得肥皂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一节 油脂PPT(12张)优质课件

3C17H35COONa +
△
CH2OH CHOH CH2OH
2019-5-12
C17H35COONa为什么具有去污能力呢?
自学教材76页: 肥皂的去污原理及合成洗涤剂
6
思考与交流
在硬水中滴加少量肥皂水,为什么会有 白色沉淀产生?
答:硬水中的Ca2+或Mg2+跟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钠 起反应生成硬脂酸钙[Ca (C17H35COO)2]或硬脂酸镁 [Mg (C17H35COO)2]沉淀。
•
6.鲜明 生动的 动作描 写和简 洁的对 话。海 明威善 于从感 觉、视 觉、触 觉着手 去刻画 形象, 将作者 、形象 与读者 的距离 缩短到 最低限 度,而 且很少 直接表 露感情 ,他总 是把它 们凝结 在简单 、迅速 的动作 中,蕴 涵在自 然的行 文或者 简洁的 对话中 ,由读 者自己 去体会 。
•
2.“我试 图描写 一个真 正的老 人,一 个真正 的孩子 ,真正 的大海 ,一条 真正的 鱼和许 多真正 的鲨鱼 。然而 ,如果 我能写 得足够 逼真的 话,他 们也能 代表许 多其他 的事物 。
•
3.后面一 系列的 情节都 是老人 的内心 表白, 一个是 与大海 与大鱼 的对话 ,一个 是自言 自语, 说给自 己听, 一个是 自己心 里的想 法。
人造脂肪最好少吃 反式脂肪酸可致心血管病
人造脂肪的学名叫反式脂肪酸,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 肪酸可以经催化制成饱和脂肪酸,在这个过程中,有一 些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发生变化, 变成反式脂肪酸。这 种物质不但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会增加食物的可口 程度,比如让糕点变得更酥脆。食品行业经常用它来代
替天然油脂的原因还有一个:廉价。
第一节 油脂
△
CH2OH CHOH CH2OH
2019-5-12
C17H35COONa为什么具有去污能力呢?
自学教材76页: 肥皂的去污原理及合成洗涤剂
6
思考与交流
在硬水中滴加少量肥皂水,为什么会有 白色沉淀产生?
答:硬水中的Ca2+或Mg2+跟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钠 起反应生成硬脂酸钙[Ca (C17H35COO)2]或硬脂酸镁 [Mg (C17H35COO)2]沉淀。
•
6.鲜明 生动的 动作描 写和简 洁的对 话。海 明威善 于从感 觉、视 觉、触 觉着手 去刻画 形象, 将作者 、形象 与读者 的距离 缩短到 最低限 度,而 且很少 直接表 露感情 ,他总 是把它 们凝结 在简单 、迅速 的动作 中,蕴 涵在自 然的行 文或者 简洁的 对话中 ,由读 者自己 去体会 。
•
2.“我试 图描写 一个真 正的老 人,一 个真正 的孩子 ,真正 的大海 ,一条 真正的 鱼和许 多真正 的鲨鱼 。然而 ,如果 我能写 得足够 逼真的 话,他 们也能 代表许 多其他 的事物 。
•
3.后面一 系列的 情节都 是老人 的内心 表白, 一个是 与大海 与大鱼 的对话 ,一个 是自言 自语, 说给自 己听, 一个是 自己心 里的想 法。
人造脂肪最好少吃 反式脂肪酸可致心血管病
人造脂肪的学名叫反式脂肪酸,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 肪酸可以经催化制成饱和脂肪酸,在这个过程中,有一 些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发生变化, 变成反式脂肪酸。这 种物质不但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会增加食物的可口 程度,比如让糕点变得更酥脆。食品行业经常用它来代
替天然油脂的原因还有一个:廉价。
第一节 油脂
高二化学选修第三章油脂PPT课件

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称为油,
油:如: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棉
油
籽油
脂 脂肪:动脂物肪油,脂如通:常猪呈油固、态牛,油称
它们都属于酯,是高级脂肪酸跟甘
油所生成的酯
.
8
酯 油脂
思考:油脂与汽油、煤油是否为同 类物质?
否,汽油、煤油是个各种烃的混合物, 油脂是各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
9
油脂对人的作用
1.油脂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是热量最高 的营养成分。1g油脂在完全氧化时放热39.9kJ, 是糖类或蛋白质的2倍;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进食 50~ 60g脂肪,能提供日需要总热量的20%~25% 2.油脂还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备用能源 3.油脂还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进食一定量 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食物中维生素的吸收。
COOCH2
乙二酸乙二酯
COOCH2
.
3
生活联想 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什么?
这六大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 质有哪些?
糖类、油脂、蛋白质 无机盐、水、维生素
.
4
.
5
有机化学——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油脂
脂肪(动物油脂 固态) 油 ( 植物油脂 液态 )
.
6
酯 油脂 酯: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油脂的氢化硬化液态的油固态的脂肪氢化或硬化173517351735173317331733加热加压油酸甘油酯油硬脂酸甘油酯脂肪加成油脂的氢化工业应用
CH2OH C17H33COOCH2
3C17H33COOH + CHOH C17H33COOCH + 3H2O
CH2OH C17H33COOCH2
(油酸甘油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即:油脂的双键及溶解于油脂的氢被催 化剂表面活性点吸附,形成氢-催化剂-双键 的不稳定复合物,分解后形成半氢化中间体。 半氢化中间体接受或离去氢原子,则形成饱 和键、双键恢复、顺-反异构化、双键位移。12
氢化的选择性
?选择性对氢化反应及其产物有两层含 义:一是指 Nhomakorabea学选择性
二是指催化剂的选择性
即某种催化剂催化生产的氢化油在
16
三、影响油脂氢化的因素
? 对于非均相的氢化反应,温度、压力、搅拌 和催化剂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 氢化反应诸条件之间是相互关联、制约的。
17
影响因素如下
1、温度 提高反应温度对氢化速率的影响较小,而 且其影响程度与搅拌速率有关。在高速搅 拌下,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稳定增加。 温度对氢化的影响:Ⅰ、温度升高增大 了氢气在油中的溶解度。Ⅱ、升温降低了 油的黏度。Ⅲ、高温下反应快,易产生位 置或反式异构
21
5、反应物
A、底物油脂 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是影响氢化速率的内
因,其规律为:⑴双键愈多,氢化速率愈 快;⑵靠近羧基的双键较靠近甲基的双键 氢化速率快;⑶共轭双键较所有非共轭双 键氢化速率快;⑷顺式双键较反式双键氢 化速率快;
油脂的品质对氢化过成影响主要体现在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磷脂、蛋白质、硫化 物及碱炼油脂中残存的微量金属杂质使催 化剂中毒上。
搅拌能增大氢气在油中的溶解速率, 高温下,搅拌对氢化速率影响显著。
高效的搅拌选择性低、异构化少
20
4、催化剂 催化剂是氢化的关键,它对氢化的影响表现在
其种类、结构和浓度等几个方面。 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氢化反应有不同选
择性,常用的多相催化剂的选择性强弱顺 序为:铜>钴或钯>镍或铑>铂。
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空隙度、孔径大小、 孔道长短、比表面积等)则决定了它的催 化活性,对氢化速率和选择性影响较大。
18
2、压力 油脂氢化通常是在压力为0.7~ 0.39MPa下进行的。 增大压力可增大氢在油中的溶解 度,使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有效氢处于 饱和状态,从而加速氢化反应。 高压对异构化和选择性的影响较 少。
19
3、搅拌 为了提高传质、传热效果,确保催
化剂与油脂、氢气的充分混合,氢化 过程必须伴有高效的搅拌混合。
? 7、70、80年代,中国将氢化技术应用到食 品工业。上海油脂二厂、青岛粮油进出口 公司、驻马店油化厂。目前,以达数十家 油脂深加工的厂。
7
二、油脂氢化机理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油脂不饱和双键 加氢,这一过程称为氢化。
-CH=CH- + H2→ -CH2-CH2?氢化反应是有液相(油)、固相(催
化剂)和气相(氢气)参与的非均相 界面反应。
局部氢化又分为 选择性氢化 非选择性氢化
5
一、油脂氢化技术的发展史
? 1、历史上最早的油脂氢化诞生于18世纪 末,由Hemptinne用电化法实验将氢加到 液态油脂中而获得成功。
? 2、现代氢化技术起源于1897~1905年间, 由Sabatier和Senderens用镍或其他廉价 金属作催化剂,在简单实验装置中,对气 态烯烃加氢成功;
3
油脂氢化的目的
? 油脂氢化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油脂的不饱 和度,以达到三个目的:
①使油脂的熔点上升,固态脂量增加; ②提高油脂的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改善油脂
的色泽、气味和滋味; ③使各种动、植物油脂得到适宜的物理、化学
性能,其产品用途更加广泛,互换性更大。
4
油脂氢化的分类
?根据氢化深度的不同,分为 极度氢化 轻度氢化(局部氢化)
向催化剂表面扩散。 ②吸附催化剂的活化中心吸附吸附溶于
油中的氢和油分子双键,分别形成金属 -氢及金属-双键配合物
10
? ③表面反应:两种配合物反应生成半 氢化中间体,进而与另一个氢反应, 完成加成
?④解吸或脱氢 ?⑤扩散:氢化分子由催化剂表面解吸下
来,向油脂主体扩散。
11
氢化机理
油脂氢化是固体(催化剂)、液体(油 脂)、气体(氢气)三相同时参与反应,达 三合一时,其氢化反应才能进行。(均相催 化机理)
油脂氢化
一、 油脂氢化技术概要 二、油脂氢化机理 三、影响油脂氢化的因素 四、油脂氢化工艺
1
一、油脂氢化技术概要
?油脂氢化定义 ?油脂氢化的目的 ?油脂氢化的分类 ?油脂氢化的发展史
2
油脂氢化的定义
?油脂氢化是指液态油脂或软脂
在一定条件(催化剂、温度、压力、 搅拌)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使油脂分子中的双键得以饱和的工 艺过程。 ?经过氢化的油脂称为氢化油 ?极度氢化的油脂又称为硬化油
22
B、氢气 未经净化的氢气含有少量硫化氢、二硫
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杂质,同样能使催化剂 中毒,0.5%~5%的硫足以使镍完全失活。
? 3、1903年,Normann获得了油脂液相氢 化技术专利
6
? 4、1906~1909年,英、美一些公司将氢 化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成功的开创了油 脂氢化技术
? 5、我国第一套油脂氢化装置诞生于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大连油脂化工厂,主 要加工制皂的原料油脂。
? 6、60年代,中国轻工业开始利用氢化油生 产工业肥皂;上海油化厂 安阳油化厂
给定的碘值下具有较低的稠度和熔
点
13
化学选择性
假设油脂氢化的每一步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 催化剂不发生中毒,其反应模式为:
亚麻酸酯
K1
亚油酸酯
K2 油酸酯
K3 硬脂酸酯
k为每一步的相对反应速率常数。
SR=k1/k2(亚麻酸酯氢化的选择性)
通常将SR>=31 的氢化称为选择性氢化
而把SR<7.5的氢化视为非选择性氢化
14
选择性对氢化的意义
?通过选择性,可以控制氢化产品的脂 肪酸组成、理化性质及加工性能。
?根据选择性可以研制、筛选特定氢化 条件的催化剂
15
异构化反应和氢化热效应
? 油脂氢化过程中,双键被吸附在催化剂的 表面活性中心,即可加氢饱和,也可产生 位置或几何异构体
? 油脂氢化是放热反应。 据测定,氢化一般的植物油时,每降低一 个碘值,就使油脂的温度升高1.6~1.7℃
8
金属催化 剂表面
H-H
H
C
H----H H
HH
C=C
H
C
H
氢-金属 -双键复合体
H----H
H
C HH
H
C
H C=C H
金属氢化 物
烯酸酯
H
C HH
H H C-C
H
C
H
H
半氢化中间产物
H
C
H
HH C
H C-C H
HH
饱和酸酯 9
氢化过程
?油脂氢化过程可归纳为五步 ①扩散:溶于油的氢和油分子中的双键
氢化的选择性
?选择性对氢化反应及其产物有两层含 义:一是指 Nhomakorabea学选择性
二是指催化剂的选择性
即某种催化剂催化生产的氢化油在
16
三、影响油脂氢化的因素
? 对于非均相的氢化反应,温度、压力、搅拌 和催化剂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 氢化反应诸条件之间是相互关联、制约的。
17
影响因素如下
1、温度 提高反应温度对氢化速率的影响较小,而 且其影响程度与搅拌速率有关。在高速搅 拌下,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稳定增加。 温度对氢化的影响:Ⅰ、温度升高增大 了氢气在油中的溶解度。Ⅱ、升温降低了 油的黏度。Ⅲ、高温下反应快,易产生位 置或反式异构
21
5、反应物
A、底物油脂 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是影响氢化速率的内
因,其规律为:⑴双键愈多,氢化速率愈 快;⑵靠近羧基的双键较靠近甲基的双键 氢化速率快;⑶共轭双键较所有非共轭双 键氢化速率快;⑷顺式双键较反式双键氢 化速率快;
油脂的品质对氢化过成影响主要体现在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磷脂、蛋白质、硫化 物及碱炼油脂中残存的微量金属杂质使催 化剂中毒上。
搅拌能增大氢气在油中的溶解速率, 高温下,搅拌对氢化速率影响显著。
高效的搅拌选择性低、异构化少
20
4、催化剂 催化剂是氢化的关键,它对氢化的影响表现在
其种类、结构和浓度等几个方面。 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氢化反应有不同选
择性,常用的多相催化剂的选择性强弱顺 序为:铜>钴或钯>镍或铑>铂。
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空隙度、孔径大小、 孔道长短、比表面积等)则决定了它的催 化活性,对氢化速率和选择性影响较大。
18
2、压力 油脂氢化通常是在压力为0.7~ 0.39MPa下进行的。 增大压力可增大氢在油中的溶解 度,使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有效氢处于 饱和状态,从而加速氢化反应。 高压对异构化和选择性的影响较 少。
19
3、搅拌 为了提高传质、传热效果,确保催
化剂与油脂、氢气的充分混合,氢化 过程必须伴有高效的搅拌混合。
? 7、70、80年代,中国将氢化技术应用到食 品工业。上海油脂二厂、青岛粮油进出口 公司、驻马店油化厂。目前,以达数十家 油脂深加工的厂。
7
二、油脂氢化机理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油脂不饱和双键 加氢,这一过程称为氢化。
-CH=CH- + H2→ -CH2-CH2?氢化反应是有液相(油)、固相(催
化剂)和气相(氢气)参与的非均相 界面反应。
局部氢化又分为 选择性氢化 非选择性氢化
5
一、油脂氢化技术的发展史
? 1、历史上最早的油脂氢化诞生于18世纪 末,由Hemptinne用电化法实验将氢加到 液态油脂中而获得成功。
? 2、现代氢化技术起源于1897~1905年间, 由Sabatier和Senderens用镍或其他廉价 金属作催化剂,在简单实验装置中,对气 态烯烃加氢成功;
3
油脂氢化的目的
? 油脂氢化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油脂的不饱 和度,以达到三个目的:
①使油脂的熔点上升,固态脂量增加; ②提高油脂的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改善油脂
的色泽、气味和滋味; ③使各种动、植物油脂得到适宜的物理、化学
性能,其产品用途更加广泛,互换性更大。
4
油脂氢化的分类
?根据氢化深度的不同,分为 极度氢化 轻度氢化(局部氢化)
向催化剂表面扩散。 ②吸附催化剂的活化中心吸附吸附溶于
油中的氢和油分子双键,分别形成金属 -氢及金属-双键配合物
10
? ③表面反应:两种配合物反应生成半 氢化中间体,进而与另一个氢反应, 完成加成
?④解吸或脱氢 ?⑤扩散:氢化分子由催化剂表面解吸下
来,向油脂主体扩散。
11
氢化机理
油脂氢化是固体(催化剂)、液体(油 脂)、气体(氢气)三相同时参与反应,达 三合一时,其氢化反应才能进行。(均相催 化机理)
油脂氢化
一、 油脂氢化技术概要 二、油脂氢化机理 三、影响油脂氢化的因素 四、油脂氢化工艺
1
一、油脂氢化技术概要
?油脂氢化定义 ?油脂氢化的目的 ?油脂氢化的分类 ?油脂氢化的发展史
2
油脂氢化的定义
?油脂氢化是指液态油脂或软脂
在一定条件(催化剂、温度、压力、 搅拌)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使油脂分子中的双键得以饱和的工 艺过程。 ?经过氢化的油脂称为氢化油 ?极度氢化的油脂又称为硬化油
22
B、氢气 未经净化的氢气含有少量硫化氢、二硫
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杂质,同样能使催化剂 中毒,0.5%~5%的硫足以使镍完全失活。
? 3、1903年,Normann获得了油脂液相氢 化技术专利
6
? 4、1906~1909年,英、美一些公司将氢 化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成功的开创了油 脂氢化技术
? 5、我国第一套油脂氢化装置诞生于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大连油脂化工厂,主 要加工制皂的原料油脂。
? 6、60年代,中国轻工业开始利用氢化油生 产工业肥皂;上海油化厂 安阳油化厂
给定的碘值下具有较低的稠度和熔
点
13
化学选择性
假设油脂氢化的每一步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 催化剂不发生中毒,其反应模式为:
亚麻酸酯
K1
亚油酸酯
K2 油酸酯
K3 硬脂酸酯
k为每一步的相对反应速率常数。
SR=k1/k2(亚麻酸酯氢化的选择性)
通常将SR>=31 的氢化称为选择性氢化
而把SR<7.5的氢化视为非选择性氢化
14
选择性对氢化的意义
?通过选择性,可以控制氢化产品的脂 肪酸组成、理化性质及加工性能。
?根据选择性可以研制、筛选特定氢化 条件的催化剂
15
异构化反应和氢化热效应
? 油脂氢化过程中,双键被吸附在催化剂的 表面活性中心,即可加氢饱和,也可产生 位置或几何异构体
? 油脂氢化是放热反应。 据测定,氢化一般的植物油时,每降低一 个碘值,就使油脂的温度升高1.6~1.7℃
8
金属催化 剂表面
H-H
H
C
H----H H
HH
C=C
H
C
H
氢-金属 -双键复合体
H----H
H
C HH
H
C
H C=C H
金属氢化 物
烯酸酯
H
C HH
H H C-C
H
C
H
H
半氢化中间产物
H
C
H
HH C
H C-C H
HH
饱和酸酯 9
氢化过程
?油脂氢化过程可归纳为五步 ①扩散:溶于油的氢和油分子中的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