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古今语音的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今语音的异同
1、古今韵母不同 、
(1)韵脚不和谐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 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 不素食兮。 韵脚是“辐、侧、直、亿、特、食”,古韵同属职部, 按今音读之,古音和现代音有较大的不同。
(2)“叶音”的问题 A.“叶音”说的发展 “协句”说:《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南”,南朝梁沈重《诗音义》说 “协句,宜乃林反”。 唐明皇读《尚书·洪范》“无偏无颇,遵王之义”,认为“颇” 应改读为“陂”以叶音。 朱熹明确提出“叶音”说,把不押韵的某字随意改读为和谐 的语音以相押,上面的“南”,朱熹说“南,叶尼心反”。
唐末胡曾(湖南邵阳人)《戏妻族语不正》: 呼十却为石,唤针将作真。 忽然云雨至,总道是天因。 这首诗戏谑妻子的方言里“针”([-m]尾)“真”([-n] 尾)不分,“阴”([-m]尾)“因”([-n]尾)不分,可见早 到唐末,就有[-m]转到收[-n]尾去的现象。中古时期鼻音韵尾 有[-m][-n][-η]三个,现代普通话里鼻音韵尾[-m]没有了,北方 话里收[-m]尾的韵大约在十五六世纪就转到收[-n]尾去了。
B.“叶音”说的评价 “叶音说”强改字音以求押韵和谐,并非探明了韵字的本音。 其根本错误,在于不懂得语音是发展变化的,掩盖了语音发 展的真相。其后果,则是一个字可叶出许多的音,造成汉字 读音的极大混乱。 不过古代学者们的这些努力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都是错误的, 但从另一方面证明古今语音是有差异的。明代陈第认识到 “叶音”的错误,提出“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 音有转移,亦势必所至”的正确观点,从而启发了清代顾炎 武等的上古音研究。
(3)迭韵字不迭韵 联绵词的两个音节大都具有双声或迭韵的关系。古代的 迭韵联绵词用今音念,仍然是迭韵的情况居多。但是也有一 些迭韵联绵词,用今音念已经不迭韵了,这正反映语音起了 变化。如“恺悌”古代迭韵,同属脂部,现在既不双声也不 迭韵;“仓庚”古代迭韵,同属阳部,现在既不双声也不迭 韵。相反的情况也有,如“舒服”现在迭韵,但古代“舒” 属于阴声韵,“服”属于入声韵,并不迭韵。
古今語音的異同
一、语音的系统性和变易性
1、语音的系统性 、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语音,都有各自的语 音系统。这种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构成和声韵调 三者的配合规律。如现代汉语普通话,它的声母共22个,韵 母39个,声调4个。声、韵母组合成不带调音节410来个, 再同四个声调组合为1300多个带调音节,以此统辖全部汉字。 中古时期的《广韵》代表了南北朝到宋代这一时期的语 音系统,它有35个声母,韵母系统则由206韵、61韵部、 142韵母组成,声调也有平、上、去、入四个。
3、古今声调不同 、
中古声调是平上去入,发展到现代,变成普遍话的阴阳 上去四声: ①平分阴阳:清音平声变阴平,浊音平声变阳平; ②浊上变去:全浊上声变去声,其余上声不变;wk.baidu.com③去声不变; ④入派三声:中古入声变化比较复杂,变成阴、阳、上、去 的都有。
练习:写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
李商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元祐间,黄、秦诸君子在馆。暇日观画,山谷出李龙眠所作 贤己图。博奕、摴(chū)蒲之徒咸列焉。博者六七人,方据 一局,投迸盆中,五皆六,而一犹旋转不已。一人俯盆疾呼, 旁观者皆变色起立。纤秾态度,曲尽其妙。相与叹赏,以为 卓绝。适东坡从外来,睨之曰:“李龙眠天下士,顾乃效闽 人语耶?”众咸怪,请其故。东坡曰:“四海语音,言六皆 合口,惟闽音则张口。今盆中皆六,一犹未定,法当呼六, 而疾呼者乃张口,何也?”龙眠闻之,亦笑而服。 (岳珂《桯史》卷二)
山西太谷县西南十五里白城村,有糊涂神祠。土人奉事之甚 严,云稍不敬辄致风雹,然不知神何代人,亦不知其何以得 此号。后检通志,乃知为狐突祠。元中统三年敕建,本名利 应狐突神庙,狐糊同音,北人读入皆似平,故突转为涂也, 是又一杜十姨矣。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11)
(2)从书面语看古今语音的差异 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 早知书中黄金贵,高招明灯念五更。 (引自郭沫若《〈坎曼尔诗签〉试探》) 这首诗以“心、金、更”为韵,而“心、金”二字古音 收唇,韵尾是[-m],“更”字不收唇,韵尾是[-η],这个例子 也能证明在唐代中叶,中国北部地区,远至西域,[-m]韵尾 已经开始消失了。
各个方言也有各自的语音系统,彼此呈现出这样那样的差异。 如粤语有20个声母(包括零声母)、53个韵母、9个声调。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方言中会有不同读音,即使是在一些次 方言里语音也会有不同。
2、语音的变异性 、
(1)从方言看古今语音的差异 古今汉语语音不同,可以从方言之间的比较中看出,因 为语音的地域差别正是语音古今变异的遗迹。 时间词:今天、明天、后天、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身体部位名词:头发、嘴、脖子、肘、膝盖、脚趾 称呼语:父亲、母亲、父亲的父亲、父亲的母亲、母亲的父 亲、母亲的母亲
2、古今声母不同 、
(1)双声字不双声 古代双声的联绵词在今音读来还是双声的占多数,但是 也有小部分却因字音的变化而不再构成双声关系了。 “玄黄”古代双声,声母都是匣母[ɣ],现代不再双声; 上古没有轻唇音,所以“缤纷”古代双声,今天则一为[b], 一为[f],不再双声。再如“蝙蝠、蓬勃、独特、恭敬、造就、 迅速”等等。相反的情况也有,如“学习”现代双声,古代 既不双声也不迭韵,因为“学”古代属牙喉音匣母,“习” 属齿头音邪母。
(2)三十六字母 一般认为三十六字母形成于唐末宋初,是宋人在唐末和 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基础上增订而成的,反映了唐宋时期 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
“帮滂并明、非敷奉微”是唇音,更细一点,则“帮滂并明”是重唇音, “非敷奉微”是轻唇音。从现代语言学的说法来看,重唇音就是双唇音, 轻唇音就是唇齿音。 “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称为舌音,也分两类,“端透定泥”称为舌头 音,“知彻澄娘”称为舌上音。实际上两者都是舌尖或舌面的塞音,不 同之处是前者是舌尖中音,后者是舌面前音。 “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称为齿音。齿音亦分为两类,“精清从心 邪”称为齿头音,“照穿床审禅”称为正齿音。 “见溪群疑”称为牙音,古人审音不细,将舌面后音的发音部位误认为 是臼齿,于是就有了这个不确切的名字。 “影晓匣喻”称为喉音。 “日”、“来”分别被称作半齿音和半舌音。
齐桓公独以管仲谋伐莒,而国人知之。桓公谓管仲曰:“寡 人独为仲父言,而国人知之,何也?”管仲曰:“意若国中 有圣人乎!今东郭牙安在?”桓公顾曰:“在此。”管仲曰: “子有言乎?”东郭牙曰:“然。”……管仲曰:“何以知 其莒也?”对曰:“君东南面而指,口张而不掩,舌举而不 下,是以知其莒也。” (《韩诗外传》卷四)
我们这里说的“ 古今 ” 概念是相对概念 “ 古今” 概念是相对概念,段玉裁说:“古今 者,不定之名也。三代为古,则汉为今;汉魏晋为古,则唐宋以 下为今。”(《广雅疏证·序》)汉语的语音是不断变化的, 中古语音和现代汉语有很多不同,上古语音和现代汉语差别 就更大。
(3)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王力分期) 上古音:3C以前。即先秦两汉音,以《诗经》韵字和谐声字 上古音 为代表。 中古音:4C至公元12C。即六朝至唐宋音,以《切韵》、 中古音 《广韵》为代表。 近古音:13C至19C。即元明清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近古音 现代音:20C(“五四”以后)。以普通话为代表。 现代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