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抚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代抚养”真的教坏子孙?
近日,话题育儿剧《虎妈猫爸》引发关注。而剧中暴露出的一些“隔代抚养”弊端更是戳中了很多受众的心。溺爱、影响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让大部分父母“看不惯”又“离不开”的隔代抚养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据统计,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长大的
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老人家长”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小区花园里,他们推着婴儿车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流带孩子的心得;幼儿园、中小学门口,他们簇拥在接孩子的人群中,呼唤孙儿的名字。这种祖辈与孙辈一起生活,并承担抚养教育孙辈的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的家庭教育模式正是“隔代抚养”。
那么,“隔代抚养”家庭的比例究竟有多高?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6年的一项“老年政策研究”调查发现,在城乡被访的20083个老人中,照看孙辈的占有很大比例,高达66.47%。到2009年,这个比例攀升到了69.73%。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项针对0~3岁乳婴儿带养方式的最新调查显示,由祖辈家长参与乳婴儿抚养的比例高达84.6%。一项在全国范围内调查“隔代抚养”的结果更揭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随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抚养”;广州“隔代抚养”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北京更高达70%。
老人病、孤僻、人格偏离、依赖成疾,“隔代抚养”被认为教坏子孙
然而,大部分父母虽“离不开”也“看不惯”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归纳起来,“隔代抚养”被认为有“四宗罪”:其一,孩子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模仿后就会在心理上成人化、老年化;其二,老年人不爱运动,令一起生活的孩子丧失活力,形成孤僻性格,日后易发生社交恐惧;其三,老年人思想固执、偏激、怪异,可能导致孩子人格发生偏离;其四,老年人迁就、溺爱、包办一切,使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差。
而国内学者也多认为“隔代抚养”对孩子有不良影响。如学者李亚妮调查上海144名大学生,发现从婴幼儿时期就由祖父母抚养者和父母没有形成强烈的亲子依恋,双方信任不足,亲子冲突时有发生。而在钻研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时,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刘东刚副教授更指出,这类网络成瘾症在隔代教育或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呈多发状况。
“隔代抚养”有弊更有利,不可一概而论(事实上,“隔代抚养”并非无可取之处,甚至还有诸多好处)
不可否认,祖辈家长在接受现代教育思想、掌握新的教育手段、控制亲情对教育行为的影响以及动作灵活、言语流畅和思维敏捷等方面不如年轻父母。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教养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13672户中小学和幼儿家庭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隔代教养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祖辈教养家庭的孩子学习勤奋,不怕困难,且竞争性强,他们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发展总体平均分均要高于以父母为主要教养人家庭的孩子。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殷飞则认为,老人带孩子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能够妥善处理各类问题;且祖辈家长不像父母对孩子那样“急功近利”,有利于为孩子提供愉快、宽松的成长环境。
事实上,国外不少研究发现,“隔代抚养”有诸多好处。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伦敦教育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对1500多名孩子调查后发现,祖父母更善于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探讨未来、如何在危机中保持良好心态。研究还发现,身体健康、家庭条件较好的祖父母所起的作用更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将孩子交给祖父母照看,与母亲亲自看护以及交给托儿所相比,孩子受伤的危险能减少一半。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长辈带孩子,能够让老人、孩子都更加健康。
若抚养得当,祖辈家长也可带出好孩子,美国总统奥巴马便是由外婆隔代抚养出来
一些弊端来自教育冲突未有效解决,而非“隔代抚养”本身的错
不管是年轻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都是基于一种共同点来教育孩子的:希望孩子能更好。但由于年龄差距大,老人与子女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在教育孩子的态度、要求和方法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形。比如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想对孩子严格管教,老人多以说服、安抚为主。
这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并没有问题,就算父母二人,也经常有尺度不一的情况。家长需要尊重对方的施教权利,寻求一种互补的合作关系。就像妈妈在管束孩子时,虽然爸爸可能觉得妈妈管的严了,但仍旧支持妈妈。而反过来当爸爸管束时,虽然妈妈又会觉得爸爸管的太宽了,但仍旧支持爸爸。
然而,在很多父母眼里,老人在家中的定位基本上是这样的:生活上的保姆和教育上的绊脚石。有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0%左右的父母经常因孩子教育问题与祖辈产生摩擦。若形成摩擦,不仅使教育力量抵消,父母的威信受到损害,而且也容易使孩子形成两面性,利用家长的矛盾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还会给孩子带来的不合理欲望、坏习惯及错误造成防空洞,掩盖了那些需要纠正的东西。
不管赞成或反对,“隔代抚养”在当代中国都无法避免
自身工作忙,社会缺乏育儿和托幼的公共服务,不得不请老人出山:“隔代抚养”现象在中国如此普遍,既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历史原因,中国素有“几代同堂、其乐融融”的传统家庭文化,更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之举。
年轻的父母由于就业、求学等种种原因无暇照顾、教育幼儿。而社会对这方面的补偿作用未真正加强,中国0~3岁的幼儿的抚育机构还未健全,且收费颇高,以福建省为例,92万多3岁以下的小孩,入托的才2万人。幼儿园也不能很好满足家长的需要。幼儿园、小学大多在下午3、4点钟就放学,而一般父母则要到6、7点钟下班,更不用说超时加班或者节假日加班的情况。于是祖父母就承担起辅助双亲甚至是替代双亲教育孩子的责任。
更不用说身在农村的劳动力为寻求生活出路进城打拼,多不具备带孩子进城的基本生活条件,只得把子女的教育抚养留给了老一辈。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隔代抚养有更加扩大的倾向。
既然“隔代抚养”无法避免,想办法进一步改善自然是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