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1 伯牙鼓琴 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2、理解文言文、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体会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背诵课文。

3、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文、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体会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音乐导入,激趣揭题播放《高山流水》的乐曲,这首乐曲背后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伯牙鼓琴》,齐读课题,理解“鼓”字。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1.指名读文章2.认识“哉”,读好语气词“乎”,师范读句子,生练读。

3.齐读课文三、依法自学,理解文意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意思2.交流反馈,师点拨指导关键字词的意思3.带着理解再读课文四、感悟知音,体会情感(一)感遇知音之喜1.师:我们知道伯牙和子期,一个会弹,一个会听,具体从文中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2.生反馈。

3.当我们读到“巍巍乎”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当读到“汤汤乎”又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4.琴声是无形的,而子期却可以从无形的琴声感受到巍巍太山和汤汤流水,你又有什么话想说。

5.我来做伯牙,你们来做子期。

师生合作读文6.你们觉得伯牙的琴声里除了这高山和流水,还会念些什么呢?仿照句式,补充说话。

伯牙鼓琴志在_____,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乎若______。

7. 大自然的万事万物皆在伯牙的琴声中,为什么我们的课文却只写了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补充资料: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②之风,山高水长③。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注释】①泱泱:形容水深无边的样子。

②先生:指严子陵。

③山高水长:指能够世代相传,与山水共存。

比喻志向远大,胸怀宽广。

学生自读自悟,理解高山流水的深意。

(二)痛失知音之悲1.传说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他们二人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秋天再来相会,谁料第二年秋,伯牙满怀欣喜地赶来与子期相会,迎接他的却不是子期的人,而是一座冰冷的墓碑。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伯牙鼓琴》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伯牙鼓琴》教案

《伯牙鼓琴》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朗诵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神韵,培育学习文言文兴趣。

2、过程与方法:依据说明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疏导文章粗心。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累积中华经典诗文,感觉朋友间诚挚的友谊。

教课重、难点:1、要点:学生能依靠说明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累积。

2、难点:感觉朋友间互相理解、互相赏识的单纯友谊。

教课准备:课件。

教课时间:1课时。

教课过程:一、学习名言,导入课题1、课件出示:(1)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yì)乐乎?(2)国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君子之交淡如水。

(4)士为知己者死。

(5)酒逢知己千杯少。

(6)一世得一知己足矣。

指名学生读,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2、人生苦短,知己难求。

春秋期间,楚国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流传到现在,成为交朋结友的千古模范。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教师板书:伯牙鼓琴)二、整体感知,掌握文言文的节奏和神韵1、这是一则文言文,读起来比较拗口,但只需注意停留,就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来。

认真听老师读,注意老师是如何停留的,边听边画出停留记号。

2、教师范读。

3、课件出示画了停留记号的课文。

4、生读课文。

(1)你也能像老师同样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神韵来吗?赶忙读读吧!一定要注意停留哦!(2)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三、自学课文,认识故事内容1、回首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回忆一下,要读懂文言文有哪些方法?(1)查工具书。

(2)借助文下说明来理解。

(3)能够多读,联系上下文理解。

(4)能够看图理解。

(5)小组议论。

2、学生先进行自学,尔后展开小组议论。

3、全班沟通:你读懂了什么?四、怀疑研究1、文章写了哪两个人?伯牙、钟子期。

2、从哪里能够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方鼓琴而志在高峰。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3、认真读读这句话,你们读懂什么了?伯牙抚琴的时候,内心想到了高峰,钟子期说“你弹得太好了!几乎就像巍峨的泰山矗立在我们眼前!”伯牙内心想到了流水,钟子期赞叹道:“妙极了,这琴声犹如奔跑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只有百余字。

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的纯真友情。

本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全文的重点字词理解和全文的翻译,并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二、分析学生特点:到现在为止,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文言文,他们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虽然有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教师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让他们自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学生未必能深入理解,只要让他们有所体会就可以了。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根据注释和辅助资料理解词句意思,分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3.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四、教学理念: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另外,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以指导为主的教学理念,因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而不是主导者,因此我把全班同学分为了八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同学。

在讲述第七单元文言文的时候,我尝试着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上课。

然后为每个小组预设好具体的任务,并把每个任务的要求写在一张纸上,让各个小组抽签。

而这些任务就是文言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重点就放在了字词意义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译。

任务当中有简单的,有的是课本注解找不到的,这样适当地给他们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会让学生觉得有挑战性。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文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一则。

本单元围绕“艺术之美”这个主题选编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第十四卷《孝行览·本味》。

全文虽然只有80余字,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很有画面感和震撼力,充分体现了音乐之美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课下注释和课后资料袋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3.能根据文中描述想象音乐表现的画面,感悟“知音”深情。

教学重点1.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根据文中描述想象音乐表现的画面,感“知音”深情。

2.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诵诗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乐曲导入,理解题意。

1.播放乐曲《高山流水》,高山流水遇知音,学习关于知音的小古文《伯牙鼓琴》。

2.学生齐读课题,弄清题意。

(理解“鼓”,出示古琴图。

)(设计意图:乐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出示古琴图,认识古琴,初步感受音乐美,激起阅读期待。

)二、初读古文,读正确、读出节奏。

1.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一生朗读课文,纠正重点字的读音。

朗读时要读好语气词“哉”“乎”,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3.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试着用“/”标记。

(课件出示正确的朗读停顿。

)4.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触碰文字,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和朗读能力,同时,也为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感情打下坚持的基础。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模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诗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经典诗句,感受朋友间的真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感受朋友之间的知音情谊。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流程: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指名读课题,读准“弦”)2.理解题目的意思。

3.师:理解了意思,再读题。

(生读题)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1.自由读,把不太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说一说哪些句子不太好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语气词“哉”“兮”。

3.指名读,师配乐范读,齐读。

4.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文的意思。

(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师巡视)三、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一)学习最后一句话,设置悬念1.师:题目是“伯牙绝弦”,那么,伯牙为什么绝弦呢(指名回答)你是从文中的哪一句话看出来的呢(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读2.师:这句话什么意思(二)学习前三句话,了解知音1.师: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来,伯牙和子期是什么关系(知音),我们从文中的哪些句子能看出来子期的确是伯牙的知音呢(课件出示句子)句子中“善”字出现了四次,意思一样吗(指名回答)2.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句话吧师:那么伯牙究竟有多么擅长弹琴呢让我们看看《荀子劝学篇》里是怎么说的。

(出示课件,指名读,理解擅长)3.师:(播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想象)指导朗读4. 出示第二个句子: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此时,伯牙转轸拨弦,将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浩荡而出,——(听音乐)子期,此时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江河(指名说,指导朗读)5.师:真好。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21《伯牙鼓琴》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21《伯牙鼓琴》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21《伯牙鼓琴》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出自《吕氏春秋》,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

文章通过描述伯牙善于观察、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与钟子期的深厚友谊,传达了“知音难觅”的主题。

本课内容丰富,情节感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文言文阅读。

但是,对于本文中的词语、句式以及表达方式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友谊、知音等主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文言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珍惜友谊,尊重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培养良好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2.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式理解;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文言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式特点。

3.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让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培养良好的品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PPT课件3.生字词卡片4.字典、注释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伯牙鼓琴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的把握。

学生跟读,体会课文韵律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文言文。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引导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

《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

《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伯牙鼓琴》是人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行文简洁,流畅,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

”伯牙鼓琴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音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学情分析】《伯牙善鼓琴》一文,所讲的内容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不陌生的,因为小学的课外阅读里有现代文的《伯牙绝琴》的故事,七年级上册音乐书里有《高山流水》的乐曲,相信有许多学生对内容都有所了解,所以在学生们熟悉和喜爱的前提下学习这篇文言文,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

【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能够准确的翻译课文。

2.熟读成诵,能够当堂背诵课文。

3.了解传说故事的内涵及其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知己难求,知音难觅。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准确翻译课文,并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了解传说故事的内涵及其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知己难求、知音难觅的感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解题导入:1.上学期学过的《卖油翁》里说“陈康肃公尧咨善射”,谁还记得“善”是什么意思?2.今天我们来学习《伯牙善鼓琴》(板书课题)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几个字。

(明确:先秦时期的著名乐师伯牙擅长弹琴)二、读文识字: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初次感知一下《伯牙善鼓琴》。

在初读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同学读的比较迟疑,应该是有些字音在作怪,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看看你会读吗?并且知道什么意思吗?谁会谁上黑板写出来。

①辄穷其趣②卒逢暴雨③善哉④援琴而鼓⑤霖雨之操⑥更造2.解决了“拦路虎”,读起来就会流畅很多,大家再次放声朗读。

3.这次就比第一次声音大了很多,看来字词没问题了,那同学们,古人写文章是不加标点符号的,这去掉标点的文章你会读吗?谁来读读,你想读到哪里停就停,并且指名让下一位同学接着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教案

2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1.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组织语言,复述故事。

3.理解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情谊。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出示“杨柳依依”,要求学生照样子说词语。

(说大自然中的景物)2展示词语,齐读。

清风徐徐、炊烟袅袅、春雨绵绵、雨雪霏霏、绿草茵茵溪水潺潺、白云悠悠、明月皎皎、霞光灼灼、云雾蒙蒙3小结过渡:如果平时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美丽的景色不但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也能用音乐表现出来。

这当中,还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伯牙绝弦4指名读课题。

指导“弦”字读音。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读文。

(1)学生自由读文。

(教师: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学过《杨氏之子》,知道读好文言文要注意句子的停顿、节奏。

下面,就请你们试着读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

)(2)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听清节奏和停顿了吗?请你们再读读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跟着录音再小声读,后全班齐诵,要注意正确、流畅。

(4)同桌合作,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弄懂难词难句。

2明意。

(1)理解题意,归纳学法。

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绝”是什么意思?(2)默读课文,运用学法,看看读懂了哪些句子的意思。

三、细读文本,品味知音教师:刚才我们仅仅是理解了句子的表面意思,接下来我们要深入理解句子,读出他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出示句子)A.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子期看到的是一座怎样的泰山?(高大、巍峨峻拔)请你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读出泰山的巍峨峻拔。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大意,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3、感悟知音情怀,加深对“知音”的理解,并懂得珍惜友情。

一音乐导入,理解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你们熟悉的旋律,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脑海中联想到的或想象到的画面。

2、你联想或想象到了什么?谁来和大家分享?生答,师评价。

3、今天就让老师和会倾听、爱想象、擅表达的你们一起开启第七单元的艺术之旅,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共同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和音乐有关。

它是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

4、指名读课题。

理解课题意思,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读好课文1、文中除了写伯牙,还写了谁?你从哪句话知道的?生答,师板书,生圈出“之”字——“之”是什么意思?生理解,师:一个之字就指代了伯牙弹琴,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又体现了古文行文简练的特点。

——齐读这句话。

2、伯牙弹奏了什么?锺子期又听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或读不准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

3、预设:(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①指名读准善哉乎,理解意思,师引导:乎是个文言虚词,在这里有表示赞叹的语气,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啊。

善哉乎鼓琴就是弹琴弹得真好啊!谁能试着读出赞叹的语气?指导朗读,师评价。

②巍巍乎怎么理解?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联想自己看到过的高山的画面谈谈理解;指导朗读:请你读出这种巍峨的感觉。

师引导:乎在这里表示停顿,那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读慢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师范读,指名读,师评价。

③谁能用刚才的方法读好下一句?指名读,理解汤汤的意思,指名读,生评价。

齐读这两句。

(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中有一个多音字“为”,你认为分别读什么音?为什么?生答。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利用双气泡图整理对比收集到的信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透过语言文字展开合理想象,感受艺术之美。

重难点:重点:能利用双气泡图整理对比收集到的信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透过语言文字展开合理想象,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同学们,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修身的必备技能。

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古代只叫作琴,近代区别于其他乐器,才习惯叫作古琴或七弦琴。

孔子所教授的课程“六艺”中的“乐”就有弹琴咏唱诗歌的项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琴”有关的文章——《伯牙鼓琴》。

二、自读课文,理解文意1、指名检测重点字词的读音、解释。

2、分组读、合作读检测课文朗读。

3、说说两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调动五觉,想象画面1、《伯牙鼓琴》这篇课文中,伯牙弹的琴曲是什么样的?课文中是如何描写伯牙弹琴的?2、锺子期的语言让你想象到了什么?3、调动“五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分别说一说“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让你想象到了什么?4、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用上“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尝到了……触到了……”将自己的想象描述出来。

四、人物对比,感受“知音”1、快速阅读资料袋,说说什么是知音?2、思考,为什么伯牙和锺子期二人会成为知音呢?他们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找出课文中进行对比的两个人物。

(2)逐句分析,将提取到的信息分别填入相应人物的气泡上。

(3)将相同点填在中间的气泡,不同点填在两边的气泡中。

师总结:伯牙弹琴,锺子期听琴;伯牙用将高山流水的情志寄托在琴声之中,锺子期能用语言描述出;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他们二人不愧是彼此的“知音”!这种图表叫做双气泡图,它可以帮助我们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相同和不同点。

关于伯牙和子期,你肯定还想了解更多,下面让我们阅读补充资料,完善双气泡图。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优秀6篇)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优秀6篇)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优秀6篇)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鼓琴》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夏日里的虫鸣声;大自然的图片;摘抄卡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字词检查。

3、交流反馈。

(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2、交流反馈。

(1)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2)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

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3)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1课《伯牙鼓琴》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1课《伯牙鼓琴》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1课《伯牙鼓琴》教案一. 教材分析《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

通过故事,传达了“知音难遇”的道理。

本课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能够独立阅读文言文,理解文意。

但针对文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特殊句式和文化背景,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体会故事所传达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学会文中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知音难遇的道理,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难点:文言文的句式和用词特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故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课堂参与度。

3.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情促行,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适量的参考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3.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伯牙鼓琴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音乐的看法,从而引出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句意。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在此基础上,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哉、巍、弦”三个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全文;3.能说出“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的意思,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重点: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全文;难点:能说出“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的意思,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1解题遇“鼓琴”1.读好课题,引导理解“鼓”的意思。

2.生齐读课题。

3.理解“鼓琴”的意思后进而理解“伯牙鼓琴”的意思。

2初识读“鼓琴”1.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汇报难读的句子。

3.聚焦难读的句子作指导。

①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指导读好“哉”“乎”,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②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指导理解“足”“为”的意思,以文言字词的积累、理解提升朗读的质量。

3.齐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①人物:伯牙锺子期②事件: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③结果: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3“鼓琴”遇知音1.指名配乐朗读全文,生思考并用横线勾画出伯牙鼓琴和锺子期听琴的句子。

2.生汇报伯牙鼓琴的句子: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听之的句子: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师生合作读。

4.同桌互读并圈画出“鼓琴”,数一数这“一鼓一听”之间有几处写到了这个词?①在学生寻找到三处的基础上引导“一鼓一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是不是还可以在什么地方添加一处“鼓琴”呢?②生寻找到可添加的地方:少选之间(鼓琴)而志在流水5.全班分两大组读:一组读鼓琴的语句,一组读听琴的语句。

思考:在这“一鼓一听”之间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6.生汇报伯牙弹琴时和子期听到琴声时的画面。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第【1】篇〗【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名称】语文【年级册数】六年级上册【课题标号和标题】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伯牙鼓琴》。

【教材内容分析】第七单元围绕“艺术之美”这个主题选编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

《文言文二则》中的《伯牙鼓琴》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真挚情谊。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的学习,尽管短小、浅显,又有古诗文学习的基础,但遇到困难如何消除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兴趣,是组织教学的关键。

对于伯牙破琴绝弦这个行为及知音的理解可能略有难度,作为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解决困难。

不可枯燥讲解,要让学生作一定理解即可。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能说出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再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和难点】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出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再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策略】归纳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探究策略【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情景感悟法点拨引导法【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板块一:诗句导入,揭题释题1.课件出示与知音相关的句子。

知音世所稀。

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诗句的共同点。

(都有“知音”一词。

)3.过渡:从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珍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这篇文言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故事的名字叫《伯牙鼓琴》。

4.通过预习,课文介绍了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俞伯牙、锺子期)提示:注意“锺”字的书写。

仔细观察插图,分辨谁是俞伯牙,谁是锺子期?在书中插图标注出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伯牙鼓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够抓住词语以及音乐来展开想象,感受艺术之美,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1、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自主明标(1)“身无彩风双飞贸,心有灵犀一点通”,身上没有彩风的双翼,内心却能心|心相通。

今天,我们来学习仅面之缘就能深入对方心灵深处的故事,它就是《伯牙鼓琴》。

2、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成果,有谁想来读一读? 读后评价,比一比3、现在我们来进行小组对抗读,123 组的同学们分别读第一二、三、四句,后请对抗组派代表评价,456 小组对抗读,读后对抗组派代表评价。

(组间对抗4、全班齐读(二)疏通文意,了解句子含义1、读通课文只是学习的第一步,让我们疏通文意,细细品读课文。

疏通文意你有什么好的方法?2、自己说一说全文的意思3、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做到人人会说意思。

2、一个樵夫能听懂琴仙的琴音吗?出示知开故事3、课文中哪里告诉你子期听懂了伯牙的琴音?4、知音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5、伯牙偶遇知音,此时心情怎样呢?6、读句子感受高兴、激动之情(1)自由读一一读这两个句子。

(2)找生读,采用赛读、领读、分角色读(3)师生齐读7.伯牙弹的高山流水已不在,世人根据这个故事,重新创编了一首《高山流水),让我们闭目聆听,思绪飞到春秋时期,伯牙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呢?(1)闭日想象(2)小组交流(3)小组派代表展示8.伯牙与子期因琴..--伯牙的琴声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伯牙内心是什么感受呢?(1)学生汇报(2)师教读“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3)自由读(4)找生读(5)师生齐读9、我国古诗中也常常提及伯牙和子期的传说,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课10、请学生说- - 说课外有关友情的诗句。

三、交流展示,多元测标(一)、背课文(二)、翻译句子,请说出正确答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的真挚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收集资料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知音”这个词,源于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那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的《伯牙绝弦》。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过渡:伯牙为什么要断弦?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找寻问题的答案。

1、自由读文,大声读,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注意节奏和停顿。

2、指名读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指导读好语气词“哉、兮”。

3、生齐读课文三、再读释义过渡:这是一篇文言文,古文离我们的生活较远,所以要学习有法,一般是——读古文,释字义,连词句,说大意。

1、默读课文,借助注释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大意。

2、同位之间互相说给对方听。

3、指名说。

教师随机指导个别字的含义,如“善”的含义等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5、反复读文,读出感情。

四、初解“知音”,1、“知音”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谁是谁的知音?知音2、学生说自己对知音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伯牙—子期3、哪些句子能说明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学生汇报,师板书:善鼓善听4、师生共同读文,体会知音的含义所念必得之5、拓展思维:伯牙的琴声还能描述什么?想象画面,课件出示填空:“伯牙鼓琴,志在___,钟子期曰:善哉,___兮若___;志在___,钟子期曰:善哉,___若___;……”学生练习说话6、配乐朗读课文五、相遇相知1、师介绍伯牙与子期相遇的经过2、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学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解疑: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当伯牙志在流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哉,巍,弦”等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能根据注释的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二、重点难点:重点:凭借注释理解词句,背诵课文。

难点: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三、教学设计课前游戏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词语游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组成结构,(板书:杨柳依依)你能照样说一个这样的词语吗?白雪皑皑,流水潺潺,其乐融融,书声琅琅……师出示:清风徐徐、明月皎皎、芳草萋萋、炊烟袅袅、云雾蒙蒙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美丽的景物)(一)导入1、有一个故事,流传千古,令人吟诵至今,他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伯牙鼓琴》,这是一篇文言文,有事我们也把他简单的成为古文。

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至少读三遍,争取读通课文。

有个别字不流利的多读几遍。

2、请一个同学读。

(真是不简单那,不同于白话文那么顺溜却读的如此娴熟,我最欣赏他的是把这些词都读对了!)(跟我们白话文还是有些区别,不难顺利,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些难读的词语)需要注意的字音:少选,汤汤乎若流水,巍巍乎若泰山,绝弦,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谁再来读读。

不仅读正确,还能读流利。

(不错,一字不差)4、请你读给同桌听,有错误的马上请你帮他纠正。

5、文言文啊,不仅要读正确,更要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你先试着用上铅笔划一划节奏读一读。

6、想不想听听老师怎么读,看看你的节奏跟上了没有。

你来瞧一瞧,你的停顿对了么?赶紧跟着划一划。

7、请你根据斜线试试读。

现在齐读课文,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二)、过程1、读的越来越有味道了,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虽然我们没有读了百遍,但七八遍是有了。

我得考考大家:这篇古文写了谁?(俞伯牙和钟子期)他们是什么关系?(知音)2、思考:伯牙为何视钟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第【1】篇〗《伯牙鼓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运用借助注释、课外资料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

3、感受伯牙和子期之间美好的友谊,懂得“知音”的含义,学会珍惜友谊。

【教学重点】凭借注释、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感受朋友间互相理解、互相欣赏的纯真友谊。

【教学准备】乐曲《高山流水》和教学课件【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1分钟)1.播放《高山流水》,板书课题导入: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送你一首乐曲,名字叫《高山流水》。

这首曲子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它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旋律优美,还因为它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伯牙鼓琴)2.理解题意我们一起看课题,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伯牙,“鼓”的意思是“弹”。

那么,伯牙是怎样弹琴的?又有着怎样高超的技艺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1.出示自读提示。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初读情况。

课件出示:①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②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指名读,读正确,读流利。

师:谁来读一读?(学生读完,叫学生评价,正音后再读)需注意的字音:第二句有两个“为”,第一个“为”读二声wéi,表示“以为,认为”;第二个“为”读四声wèi,表示行为的对象。

(2)学习三个生字“哉”、“巍”、“弦”,重点写“巍”。

三、花样朗读,把握停顿(5分钟)1. 这是一则文言文,读起来比较拗口,但只要注意停顿,就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伯牙鼓琴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伯牙鼓琴

2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试着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心情,想象故事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艺术之美。

教学重、难点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

我们要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2.以古琴曲《高山流水》导入课题《伯牙鼓琴》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1. 四人小组内互读课文,读正确、通顺。

2. 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个别难句可以带读。

3. 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学生拿笔画停顿。

4. 学着老师的样子,按照正确的停顿,自己再练读一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5. 指名读,评价。

全班齐读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理解句意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2. 小组合作学习。

1.再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在小组内交流。

2.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说给其他组员听,不恰当的地方给予纠正。

3.小组展示每句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伯牙琴艺高超,所奏乐曲悠扬动人。

如果你是锺子期,伯牙鼓琴志在太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赞叹?2.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锺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

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锺子期怎么赞叹?(生自由发表意见。

)3.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当时心情会怎样?4.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是怎样的?5.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

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

(学生感情读文)五.积累背诵,拓展延伸1.分角色读,引导背诵。

2.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习文言文兴趣。

2、过程与方法: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疏通文章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名言,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yì)乐乎?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君子之交淡如水。

(4)士为知己者死。

(5)酒逢知己千杯少。

(6)一生得一知己足矣。

指名学生读,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2、人生苦短,知音难求。

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教师板书:伯牙鼓琴)
二、整体感知,掌握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1、这是一则文言文,读起来比较拗口,但只要注意停顿,就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来。

仔细听老师读,注意老师是如何停顿的,边听边画出停顿记号。

2、教师范读。

3、课件出示画了停顿记号的课文。

4、生读课文。

(1)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来吗?赶快读读吧!一定要注意停顿哦!
(2)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三、自学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回想一下,要读懂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1)查工具书。

(2)借助文下注释来理解。

(3)可以多读,联系上下文理解。

(4)可以看图理解。

(5)小组讨论。

2、学生先进行自学,而后开展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四、质疑探究
1、文章写了哪两个人?
伯牙、钟子期。

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
方鼓琴而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3、仔细读读这句话,你们读懂什么了?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高山,钟子期说“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们面前!”伯牙心里想到了流水,钟子期赞叹道:“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4、伯牙当时已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了,那么,他的琴音一定不止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巍巍的泰山、洋洋的江河之外,他的琴声还可能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可能表现旭日东升的景象,表现下雪的景象,还可能表现秋天的丰收景象。

5、假如你是钟子期,会如何赞叹呢?我们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过渡: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

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

五、感悟知音之情
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子期不幸去世了,伯牙心情会如呢?
悲伤、失望、寂寞……
2、“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3、伯牙破琴绝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

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吧。

4、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

你们想知道吗?(配乐,教师深情朗诵):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六、教师小结
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才能真正理解。

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这才是真正的知音啊!
七、积累背诵,拓展延伸
1、课文短短的几十个字,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来。

2、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会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