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善鼓琴》教案

初三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善、阴、卒、辄等,说说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是如何“善”听的。

能力目标:根据课文文字浅近的特点和课后练习的要求,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古文蕴含的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用心去交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我用鲁迅赠给好朋友瞿秋白的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来导入课文,随后学生汇报预习情况,师生一起走进列御寇和《列子》。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三)结合注释,把握文意

注释

1、善:擅长,善于。

2、志:志趣,心意。

3、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4、峨峨:高耸的样子

5、若:好像

6、洋洋:盛大的样子

7、所念:心中想到的

8、必:一定

9、得:领会,听得出10、之:代词或是结构助词"的“11、阴:山的北面

12、卒(cù):通“猝”,突然。13、援:拿,拿过来14、鼓:弹15、操:琴曲名。

16、舍琴:丢开琴。意思是停止弹琴。17、逃:隐藏。

18、逃声: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隐藏自己的心声。逃,逃避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钟子

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

(四)探究内容,把握主旨

1.“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2、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高山流水。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乐曲高雅精妙;知音知己。

3、文中怎么叙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的?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

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4、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5、《列子》相传是由战国前期著名道家思想家(列御寇)所著经典,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故事。

6、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钟子期对伯牙琴音所传达出的心情额准确理解,表现了志趣相投、心意相通的真正友谊。

7、伯牙把钟子期引为知音的话是(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8、根据文意描述伯牙“霖雨之操”时的心情:

感伤、郁闷忧郁、烦恼凄凉、焦急等待、无奈无助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赞美了朋友之间互相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谊。人们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创造了一首曲子,这首曲子就是——高山流水。最后,在教师寄语中结束这堂课。人海茫茫,知音何在?远在天边,近在咫尺:不是一个梦,而是一颗诚挚的心…希望同学们用心去对待自己的钟子期,布置作业——写下你与好友之间一个具体感人的小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