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生阅读教师印发的三篇文章:《最浓的“年味”是文化》(冯骥才,选自《阅读与作文》)、《我们正在忘却传统文化》(新周,选自《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06年第4期)、《经典之中有神灵》(李朝林,选自《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06年第6期)。这三篇文章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文化反思”。选择这三篇文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文化,并能引发思考,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二、课堂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要懂得在阅读中积累。积累什么呢?一要积累精彩的语言,二要积累写作的素材,三要积累各种观点。就这三方面,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然后进行整理。

1.积累语言。

(1)敦煌之憾我们尚可指责那个懵懵昏昏的已经无力抗辩的道士王圆箓,余秋雨先生还可以狠狠落笔:“我好恨!”面对经典蒙尘、传统渐逝、国学式微的现状,我们岂一个恨字了得?

(2)何为任侠?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是荆轲,是聂政,是专诸,是李白,是一饭之恩的漂母,是救过伍子胥的渔女。

(3)有多少经典可以重来?不为消遣也不为稻粮,而是一心为经典寻找到居留之地,与许你也能为自己寻找一方安身的座基。

(4)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如果我们还不有力地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载体,我们传统的、本土的、主体的精神情感便会无所依傍,渐渐淡化,经裂纬断,落入空茫。

(5)《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今天成为镜花水月;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和平时期,更像是一句空谈。

(6)古人读书要更加单纯——不管目的是什么,读书便是读书,屋内孤灯摇曳,屋外明月朗照,口念前贤妙语,耳闻蛙鸣一片。

2.积累素材

(1)过年的“年味”正在越来越淡,面对即将到来的年,我们感到一丝失落和困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春节还会不会是中国人最期待、最隆重的节日?

(2)2005年11月25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文化代表作”。

(3)2005年中国娱乐圈有两大热点:韩国“长今”和中国“超女”。

(4)周杰伦的《东风破》,富于古典诗词之美。

(5)“孔融为什么让梨?”“因为大的梨是坏的。”

(6)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中元盂兰盆会驱傩……随着大城市全面禁燃鞭炮,这些节日离我们渐行渐远,孩子们获得的野趣,也被逐渐稀释。

(7)20世纪90年代生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3.积累观点

(1)为什么年味会变淡呢?一是因为传统的年是一种生活的年,而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在生活上的意义已经消减。二是由于轻视精神的意义,也就会漠视相关的文化,乃至于对于民俗所承担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毫不关心。这是春节乃至各种节日都渐见尴尬、空洞而又无奈的深层原因。面对年味变淡,我们必须对“年”从文化上进行新的选择和弘扬,把过年从生活上的必不可少,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设法使传承千载的生活的年,完美地转变为未来的文化的年。

(2)“纵观四子,其实只是家学传承,孔子是发端,孟子集其大成;总揽四圣,其实只是简单人生,受业讲学是主旋律,游历做官是小插曲。但是他们简单之中有不简单,那就是立身立德立言。有四书,足以使他们活着时虽位下公卿,离世后却名冠诸侯。

“圣人简单,经典何尝不然!四书的简单,表现在字数少、意浅而旨近、实用性强等几个方面。”

(3)我们正在忘却传统文化,表现在:“忠孝仁义信礼智勇”不再作为一种道德修养被追求了;四书五经不读了;任侠之气没有了;匹夫有责不提了,变成了“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口号;诗词曲赋背的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小情调,浩瀚诗海不见了;琴棋书画变成了追求名利的工具;传统的道德规范正在流失;民风民俗离我们渐行渐远。

(二)指导学生由读向写转化

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我忧我思”,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所得就“文化反思”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接着进行具体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确定写作内容。“我忧我思”这个题目有两个关键词“忧”和“思”,那么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你从三篇文章中感受到了哪些忧以及作者怎样的思考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各归纳了三点:

忧:

1.民俗渐逝。

2.经典蒙尘。

3.传统道德正在流失。

思:

1.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

2.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选择。

3.创新传统文化。

其次指导学生构思。在结构上可采用先“忧”后“思”的递进式结构,也可采用亦“忧”亦“思”的并列式结构;假设采用先“忧”后“思”的结构,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这些问题了:开头如何引入,“忧”“思”之间如何过渡,最后如何总结。

再次指导学生写片段。我先给示例:

示例一:我忧民俗渐逝。曾经多么盼着过年,而今春节的年味正越来越淡。又何止是春节呢,元宵、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都在离我们渐行渐远。2 005年11月25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

和非物质遗产文化代表作”。自己民族的节日竟然被别人申请了专利,凸显了我国民俗文化流失严重。

示例二:我忧经典蒙尘.二千多年的历史,先人留给我们无数的经典:“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然而今天又有多少人在意这些经典。从前的书生,15岁前就要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如今的孩子却整天陷于题海,忙于应付考试,哪有时间接触经典。从前的读书人,可以在屋内孤灯摇曳,屋外明月朗照的环境里,一边口念前贤妙语,一边耳闻蛙鸣一片。如此静心读书,怎能不对经典心领神会啊。如今的读书人哪有这环境,哪有这心境,又怎能读得下经典?

然后让学生课堂完成一个片段。

片段展示:

片段一:忧

我忧民俗渐逝。

2005年11月25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文化代表作”后,国人才振撼,才感慨,才呼喊“自己民族的节日竟然被别人申请了专利”。可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可为民俗腾出一席之地,寻到一处居留之所?喜庆、吉祥、平安、团结、兴隆……这些节庆的意蕴还剩多少呢?民俗渐渐淡化,以至经裂纬断,落入空茫,我忧啊。(陈美云)

片段二:思

面对经典蒙尘,我们要改变现在总体文化土壤在迅速贫瘠化、无机化、单质化、板结化和荒漠化的现状,将断碑重建,将残文补全,重开经课,大倡国学。要知道没有多少经典可以重来。为了给经典寻找居留之地,请带上一颗敬畏之心,小心拂去经典上的积尘。(林秀宝)

片段三:总结

是啊,面对民俗渐逝,经典蒙尘,传统道德规范的流失,我们不能再无动于衷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文化的依傍,以避免迷失自己。如果我们还不清醒,不自觉、不有力地保护我们的民俗、经典和传统道德及其载体,我们传统的、本土的、主体的精神情感便会无所依傍,渐渐淡化,经裂纬断,落入空茫。(林秀宝)

三、布置作业

以“我忧我思”为题写一篇大作文。

教学反思:

总感叹学生作文差,语言烂。其实其责任还是在于教师。教师指望通过学生自身多读多写习得语言能力,这本来并没错,问题在于教师往往只是通过读书笔记督促学生读,至于写也就一学期几篇大作文,再加几篇周记而已,教师除了改作业以外实际上可以说是无作为的。如此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并不显著。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教师要先动起来,采取科学训练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训练活动,促使学生动起来,而且是有效的动。那么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确实是指日可待。

附:学生作文展示

我忧我思

高二六班洪冠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