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晨读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晨读23

一.诗歌浅赏

杂感黄景仁①(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②飘尽悲歌气, 泥絮③沾来薄幸④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⑤, 春鸟秋虫自作声。

[注]①黄景仁(1749—1783),少年时即负盛名,却屡应乡诗不中,为求生计四方奔波,在贫病交加中客死它乡。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捉弄,踪迹不定。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薄幸:对女子负心。谶:将来会应验的话。

诗歌浅译: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赏析:诗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这首诗是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通过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体悟,诗歌中的理性思考上升到了一种宇宙哲学的高度,是对全人类困顿处境的心理描绘。“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该诗的名句,道出了古往今来读书人的辛酸,此句在自嘲的同时,亦寄寓了极大的悲愤力量。现在多用来形容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的困境[3]。

首联说自己仙佛未成,只知赋诗抒愤。颔联哀叹自身慷慨悲歌的豪气已被落魄境遇消磨殆尽.甚至被人误解。诗中“不平鸣”三字很值得注意。所谓“乾隆盛世”,文字狱很可怕,一般士人噤若寒蝉,而黄仲则身上却有一种抗争的“野性”。这种抗争,当然是从个人仕途遭遇引起的,他“六赴乡试,概报罢。”只好长期游幕,依人为生,心中自有一股对社会的不平之气。他慨叹:“长铗依人游未已,短衣射虎气难平”,后来越来越激愤,他要像祢衡、嵇康那样骂人了。

当然,长期游幕的生活,使诗人唱出了更多的凄悲的调子,如《杂感》颔联所写:“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这两句诗概括了诗人一生飘零痛苦的身世和他那与世落落寡合的个性。对于黄仲则,现实是严峻的,时代是冷酷的,命运是不公正的。诗人像风中蓬草,到处飘零,慷慨悲歌之气消磨殆尽。“泥絮沾来薄幸名”,正是他感到自己不可一世的诗名,只不过如同坠落在泥淖里的柳絮,难以飞举,而自己与世的落落寡合,被一些权贵们认为高傲的不识抬举和不近人情的“薄幸”之人[7]。

颈联“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他清醒地认识到:他面对的“乾隆盛世”,实际上是一个是非不分、人情险恶、倒行逆施的世道。诗人慨叹这个世界不是属于我们这类书生的,在世人眼里,书生只是“百无一用”的大傻瓜。显然,“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是反语,是牢骚,是愤世嫉俗的“不平鸣”[7]。

尾联出句说诗中的愁苦不要成为谶语,对句说每个人都有权抒发自己的声音,与次句相对应。作者告诉众人,不要因为诗多表现愁思就成了谶语,春鸟与秋虫他们的叫声都是自然的产物,而其代表的不同象征仅是人为附加的因素而已。尾联亦富含哲理性,阐述了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影响。向世人公开宣称:“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此句下有“自注”云:“或戒以吟苦非福,谢之而已。”古人有“诗谶”之说,如果写诗作不吉利之语,往往在作者身上得到应验。因此有人劝他不要多作“幽苦语”。黄仲则表示不相信这种迷信,他的诗要像春天的鸟鸣,秋天的虫吟那样,发出的都是天籁之音。“莫因诗卷愁成谶”的“谶”字,实际上是“文字狱”的一种巧妙暗示。人们劝他谨防文字贾祸,而黄仲则表示不作迎合“盛世”的莺歌燕语,他,“只知独夜不平鸣”

1. 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诗人表达出自己成仙成佛的心愿无法实现,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个人情怀的心境。

B. “风蓬飘尽”一句表现了诗人自己虽漂泊不定,生活落魄,但消尽悲凉而生慷慨激昂之气。

C. “泥絮沾来”一句表现了诗人自己如沾泥的柳絮,本不再轻狂,却得到负心汉的坏名声的平生遭际。

D. 颈联诗人言明自己书生无用,世人十之八九好似当年阮籍一样用白眼来鄙视“我”的现状。

E. 尾联诗人表达出无惧诗谶,要像虫鸟发声一样抒发自己内心自然真实的情感。

【答案】1. BD B项“消尽悲凉而生慷慨激昂之气”理解有误,本意是指消磨尽了慷慨悲歌之气。 D 项此句自嘲怀才不遇,亦是醒世愤激之语,并非真的认为“书生无用”,且不是世人鄙视“我”,而是“我”鄙视世人。

2. 诗人抒写“杂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举出其中的三种并做请简要分析。

2. ①首联直抒胸臆,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②颔联借物自比,揭示自己的漂泊身世和艰难处境;③颈联用典与反语再次直抒胸臆,表达白眼看人,书生无用、怀才不遇的愤慨不平之情;尾联借物自比,用欢愉春鸟与愁苦秋虫同样发声自比,再次将“不平则鸣”之气推向高潮。

/ - #二.成语积累

1.这里的防汛抗洪斗争,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不堪设想”是预料将来的结果很坏或是很危险。

2.不管是谁说的,我们必须查它个山穷水尽才是。

“山穷水尽”比喻陷入绝境。

3.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满意。

“水落石出”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4.他总认为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决不会一气呵成的。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5.乐于助人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迂腐。

“无可厚非”是不必做过多的指责。

初高中课内文言文详解

师说

韩愈(唐)

【练一练】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