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合集下载

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应答机制

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应答机制

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应答机制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组高度复杂的生物学结构和过程,其主要功能是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真菌)的侵袭。

免疫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机制来识别并对抗这些病原体,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的机制。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防御、识别和记忆。

首先,免疫系统通过组织屏障(如皮肤和黏膜)起到一个防御的作用,阻止外界病原体进入人体内部。

当这些屏障被破坏或被细菌感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针对病原体的攻击机制。

其次,免疫系统还能通过识别病原体的分子模式(如细菌的脂多糖或病毒的核酸),来寻找并摧毁这些入侵的病原体。

此外,免疫系统还具备记忆功能,一旦某种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并消灭它,从而形成对该病原体的免疫,这也是免疫接种的基础。

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机制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的相互协作。

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先是由一组细胞,称为抗原提呈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将病原体的分子片段(抗原)展示给其他免疫细胞。

接着,这些抗原被识别的免疫细胞(如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开始释放细胞因子,以引导和调节免疫应答。

其中,辅助T细胞能够激活B细胞,刺激其产生抗体,而细胞毒T细胞则能直接杀死受感染的细胞。

另外,对于首次遭遇的病原体,免疫系统的初次应答称为原发性免疫应答。

在原发性免疫应答中,机体需要时间来产生足够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来对抗病原体。

然而,一旦病原体进一步侵入机体时,由于免疫系统具备记忆功能,机体能够迅速启动次级免疫应答。

次级免疫应答比原发性免疫应答更迅速和强大,因为机体内已经存在大量记忆细胞,它们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免疫系统还包括两种不同的免疫应答机制,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主要通过细胞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杀伤病原体,如细胞毒T细胞通过直接与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接触而杀死这些细胞。

而体液免疫则通过分泌抗体来中和和清除病原体。

抗体由B细胞分泌,并能够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标记病原体以便被其他免疫细胞发现和清除。

固有免疫系统及应答-医学免疫学-课件3

固有免疫系统及应答-医学免疫学-课件3

屏障, C, 血管活性胺类, 炎症介质, 促炎
细胞因子, 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早期应答阶段
•巨噬细胞的募集 活化
•细菌多糖抗原-------B1----IgM Ab , C----溶菌
•NK, NK T , T
诱导适应性免疫应答阶段 APC加工提呈
三、固有免疫应答特点
1. 识别特点: 识别非己异物共同表达的分子 a. 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
a. 杀伤靶细胞 b. 介导ADCC c. 免疫调节
2. 表面受体
(1)抑制性受体 *配体:MHC I类分子
a. KIR
b. KLR
KIR2DL、3DL(ITIM)
CD94-NKG22)活化受体 *配体:非MHC I类分子 NKG2D-DAP10( ITAM ) 配体:MICA/B *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CR) NKP46.30—CD3 NKP44—DAP12 ( ITAM )

KIR2DS/KIR3DS-DAP12(ITAM)配体:MHC-I CD94-NKG2C-DAP12(ITAM )配体:MHC-I
3. NK细胞的效应机制
*perforincytolysis granzyme、TNF- apoptosis *FasL /Fasapoptosis
Two types of CTL killing
(2)介导炎症反应
M: MIP-1/, MCP-1, IL-8 募集,活化
IL-1、IL-6、TNF- 炎症 IFN- /, 溶菌酶


(3)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调理和非调理受体 溶酶体, ROI, RNI *直接杀伤:TNF-介导凋亡 *ADCC: Ab介导

医学免疫学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免疫应答
TLR的生物学特征:
定义:
为一家族分子,因其胞外段与一种果蝇蛋白Toll同源而得名,在免疫应答的诱导和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已发现十余种
TLR的生物学功能
识别微生物PAMP向机体发出危险信号,启动天然免疫 激活巨噬细胞分泌炎性介质介导炎性反应
激活APC表达MHC、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参与T细胞等的激活和增殖。
Toll样受体 (Toll-like receptor, TLR)
TLR识别的配体均属于保守的PAMP,并向机体提供微生物感染的信号 几乎所有TLR均可单独或共同识别多种结构不同的配体,某些TLR(TLR4)则须依赖于辅助蛋白才能识别相应配体 TLR与相应配体结合启动胞内信号转导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
Th1
Th2
Th0
IFN-
NK细胞活化 产生IFN-γ 激活Mφ并分泌IL-12 IFN-γ和IL-12 抑制IL-4产生 Th0分化为Th1细胞
某些寄生虫(如蠕虫)感染 模式识别机制 激活多种天然免疫效应细胞 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分泌IL-4 嗜酸粒细胞分泌IL-5 Mφ分泌IL-10) 诱导Th0细胞分化为Th2细胞
03
维持自身耐受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04
参与特异性免疫:
参与特异性免疫的启动 影响特异性疫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TLR启动胞内信号转导诱导细胞因子(如IL-12、趋化因子等)表达
诱导细胞因子表达:
概述 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天然免疫的识别 天然免疫的生物学功能
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屏障结构 皮肤粘膜屏障 内部屏障 参与天然免疫的分子 参与天然免疫的细胞
体表屏障

免疫2015课件固有免疫系统及免疫应答

免疫2015课件固有免疫系统及免疫应答

杀伤清除病原体
杀伤胞内寄生菌和肿瘤细胞
参与炎症
抗原提呈功能
免疫调节作用:分泌细胞因子
2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
形态学呈现多分枝形状
22
树突状细胞的分类
• 根据来源
经典DC(conventional DC, cDC)
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C, pDC)
指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体内衰老、损伤、畸 变细胞等抗原性异物后,迅速活化有效吞噬杀伤、清除病原体或体内“非己”抗 原性异物,产生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监视、自稳等保护作用的过程。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 组织屏障
• 固有免疫细胞:细胞应答
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NKT、T、 B1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
30
DC的抗原提呈作用
D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31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
概念:
加工抗原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
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
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分 类
• 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PC ) 组成性表达MHC Ⅱ类分子和T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分 子以及黏附分子,具有直接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的功 能。DC、 M 、B细胞 • 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non-professional APC ) 多种细胞通常情况下不或低表达MHC II类分子,但在某 些因素(炎症或CK)作用下,可被诱导表达MHC II类分子、 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加工提呈抗原的能力较弱。内皮细胞 ,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胞内病原体感染或发生突变的细胞,降解、加工内源性抗 原并以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 CD8+T细胞。

免疫学@9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和固有免疫应答

免疫学@9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和固有免疫应答

调,故提呈抗原和激发IR能力很强。 – c.包括淋巴组织T细胞区的IDC、和B细胞区 的FDC。
2.功能
识别、摄取和加工抗原,参与固有免疫 抗原提呈和免疫激活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耐受的诱导与维持

可诱导初始T细胞活化的免疫细胞是 A.肥大细胞 C.巨噬细胞 E.上皮细胞 B.B1细胞 D.树突状细胞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某些病原体或其产
物所共有的高度保守、可被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结合 的特定分子。
主要PAMP:
G-菌脂多糖,G+菌肽聚糖和磷壁酸,分支杆菌和螺旋 体的脂蛋白,细菌和真菌的甘露糖、细菌和病毒的 核酸等。
适应性免疫应 答诱导ຫໍສະໝຸດ 段0-4h 4-96h屏障,吞噬细胞、 补体
吞噬细胞、B1、 NK、 NKT、γδT、CK、炎 症介质
>96h
APC
1.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0-4h)
皮肤黏膜屏障
突破表面屏障
局部巨噬细胞
活化补体旁路途径
MAC
C3b、C4b
调理作用
C3a、C5a 作用肥大 细胞
中性粒 细胞
(三)抗菌肽及酶类物质
防御素 溶菌酶 乙型溶素
P147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及其与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一、固有免疫的识别及应答特点
1. 非特异的 2. 未经克隆扩增即可迅速产生免疫效应 2. 不产生免疫记忆
二、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时相 时间 参与成分
瞬时固有免疫 应答阶段 早期固有免疫 应答阶段
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活化方式:
1. IgE-Ag 同FcεRⅠ交叉连接; 2. 同过敏毒素C3a和C5a结合。

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知识点总结

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知识点总结

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知识点总结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生理系统,其功能是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袭。

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反应,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方面。

下面将对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

这些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分化和成熟的地方。

2. 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等。

它们是免疫应答的核心。

3. 细胞因子:注射介质,如干扰素、趋化因子等。

细胞因子在免疫细胞之间起到信号传递的作用,调节免疫应答的发挥。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免疫应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1. 先天免疫:也称为天然免疫。

先天免疫是机体对抗各种病原体的固有能力,不依赖于之前的暴露经验。

它主要通过机体的生理屏障(如皮肤、黏膜等)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发挥作用。

2. 获得性免疫:也称为适应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是在机体初次暴露于特定病原体后形成的免疫应答,可以提供持久的保护。

获得性免疫通过T细胞和B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杀伤来发挥作用。

三、免疫应答的过程免疫应答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抗原递呈: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免疫细胞会将其抗原片段递呈给T细胞,引发免疫应答的开始。

2. T细胞活化:T细胞受到抗原递呈细胞的刺激后,会发生活化并开始增殖。

活化的T细胞可以分为两个亚群: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T 细胞,它们分别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 B细胞激活:经过T细胞辅助后,B细胞可以被激活并开始增殖和分化。

分化的B细胞分泌抗体,其中抗体的结构和功能由基因重排和突变产生。

4. 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中和病原体的毒性并促进病原体的吞噬。

此外,抗体还可以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

5. 细胞免疫应答:在细胞免疫中,活化的细胞毒T细胞可以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7版)PPT课件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应答

医学免疫学(第7版)PPT课件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应答

医学免疫学(第7版)
1.NKT细胞 • 分布:骨髓、肝脏、胸腺,少量存在于脾、淋巴结和外周血。 • 识别特点:TCR缺乏多样性,抗原识别不受MHC限制。可识别靶细胞CD1分子提呈
的磷脂和糖脂类抗原。 • 功能:通过分泌穿孔素和表达FasL发挥杀伤肿瘤、病毒和胞内寄生菌感染的靶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7版)
病原体相关模式病分子(PAMP)
胞膜型PRR
甘露糖受体(MR)
细菌或真菌甘露糖/岩藻糖残基
清道夫受体(SR)
G+菌脂磷壁酸、G-菌脂多糖
TLR2/TLR6 或 TLR2/TLR1 异 二 G+菌肽聚糖/脂磷壁酸,细菌或支原体脂蛋白/脂肽、酵母
聚体
菌的酵母多糖
TLR4同源二聚体
G-菌脂多糖
TLR5同源二聚体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应答
作者 : 王炜 安云庆
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
目录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概述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和作用特点
重点难点
掌握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固有免疫细胞的分类。
熟悉 模式识别受体的概念、种类及其识别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分子及其主要作用;NK细胞识别杀伤病 毒感染或肿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肥大细胞、B1细胞的主要特征和生物学作用。
1型巨噬细胞和2型巨噬细胞的形成及其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用
医学免疫学(第7版)
(二)巨噬细胞
• 巨噬细胞由定居和游走两类细胞组成:定居在不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有不同的命名,如 肝脏中的库普弗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等。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ppt课件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ppt课件

髓样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 前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骨髓 ) (骨髓 ) (骨髓 )
(血液)
巨噬细胞(Mφ) (全身各组织)
3.主要膜分子 (1)介导巨噬细胞吞噬摄取微生物等抗原的受体:
A.模式识别受体:清道夫受体、LPS受体(CD14)、 甘露糖受体(单核细胞不表达)、TLR等。
B.补体受体(CR1) C.FcγR
➢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也称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 ),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 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固有免疫系统主要 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
➢ 特点:与生俱来;通过遗传获得;在抗感染中发挥作 用早,但对病原体的作用非特异性;无免疫记忆性; 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础。
症中起关键作用。
(1)直接吞噬清除病原微生物。
(2)通过抗体受体和补体受体。
IgG-Ag → FcγR → 吞噬、杀伤; 细菌荚膜→机体→IgM抗体→激活补
体→CR→吞噬。
(二)单核吞噬细胞 1.包括 单核细胞(monocyte) 巨噬细胞
(macrophage, MΦ) 2.发育过程
骨髓多能干细胞 (骨髓)
KIR家族中活化性受体结构示意图
配体:HLA-E分子
CD94/NKG2A CD94/NKG2C
-S-S-
-S-S-
DAP-12
-S-S-
&#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结构示意图
配体:MHC-I类链相关A/B分子(MICA/MICB)
NKG2D
DAP-10
-S-S-
+-
ITAM 活化性受体NKG2D结构示意图
(4)功能:①是皮肤黏膜局部参与早期抗感染 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也具有非特异性杀瘤作用; ②活化的 T细胞还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 疫调节。

部分固有免疫系统及应答应答-本科

部分固有免疫系统及应答应答-本科

3、B-1细胞(CD5+):
分布在腹腔、胸腔、肠壁固有层;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较少,主要针对胸腺非依赖抗原,产 生IgM;主要承担腹腔、胸腔等体腔部位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功能。
4、NKT细胞
表面标志:CD56(小鼠NK1.1),TCR/CD3;定居肝脏、骨髓和胸腺;抗原识别谱较窄, 主要针对CD1分子所递呈的脂类和糖脂类抗原;效应: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与CTL类似;促进 TH1细胞分化,增强细胞免疫;促进TH2细胞分化,增强体液免疫
01
有免疫细胞及其作用
03
中性粒细胞
05
单核细胞
07
在机体早期抗感染免疫中其 重要作用。
02
吞噬细胞(Phagocytes): 主要包括
04
单个核吞噬细胞:
06
巨噬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的识别特点
由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不是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识别多种病原体上表达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不是特异性抗原)
源于骨髓淋巴样祖细胞,分布在肝、脾、淋巴结和外周血,属于第三 类淋巴细胞。
表面标志:TCR-、mIg-、CD16+、CD56+
功能:①抗肿瘤作用
2. 抗感染作用 3. 免疫调节作用 NK细胞表面受体: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
杀伤机制: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靶细胞溶解);通过Fas/FasL途 径(靶细胞凋亡);TNF-α与TNFR-Ⅰ途径(靶细胞凋亡);ADCC
模式识别受体(PRR): PRR较少多样性。重要的有甘露糖受体、清 道夫受体和Toll样受体。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异物(病原微生物和宿主凋亡细胞) 表面存在的、共有的、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前者如脂多糖(LPS)、 肽聚糖, 后者如磷脂酰丝氨酸等。

固有免疫应答(医学免疫学)

固有免疫应答(医学免疫学)

(二)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炎症性细胞因子:MCP-1、GM-CSF、IFN-r 吸引巨噬细胞-炎症部位
巨噬细胞活化
趋化性细胞因子
MCP-1、MIP 、
IL-8
募集、活化更多的 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促炎性细胞因子
IL-1、IL-8、 TNF、IFN 炎症介质
参与、促进炎症反应
各种酶类
溶菌酶、胶原酶、 尿激酶
后者胞浆区较短
转导活化信号
NK细胞
受体:抑制性KIR/KLR 活化性KIR/KLR
配体:
HLA-I类分子
抑制信号转导为主
对自身组织不产生杀伤作用
当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HLA-I类分子表达下降时, NK细胞活化信号增强,通过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受体 (NKG2D、NCR)发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
表面标志:
TCR-、mIg-、CD56+、CD16+(鉴定为NK)
人 NK 细 胞
NK的受体及其配体 识别HLA-I类分子的受体(KIR、KLR) 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受体(NKG2D、NCR)
NK的生物学作用: 特点:无需抗原致敏 无MHC限制性 直接杀伤
杀伤细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疫球蛋白样受体(KIR)
中性粒细胞: 吞噬杀伤、清除作用:迅速穿出血管内皮,聚集炎症部位, 吞噬,胞内酶系统 调理作用:表面IgG Fc受体、C3b受体
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一)识别、清除抗原性异物 (二)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三)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等
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四)加工、提呈抗原 (五)免疫调节
(一)识别、消化和清除抗原性异物
1、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皮肤黏膜组织屏障 物理屏障:完整皮肤黏膜的机械屏障、纤毛 定向摆动、分泌液的冲洗 化学屏障:分泌液中的杀菌、抑菌物质: 乳酸、胃酸、溶菌酶、乳铁蛋白等 微生物屏障:正常菌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免疫学功能 清除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在急性炎症中起关键作用。
(1) 直接吞噬清除病原体。 (2) 通过抗体受体和补体受体。
IgG-Ag FcγR 吞噬、杀伤; 细菌荚膜 机体 IgM抗体 激活补体 CR 吞噬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iemsa染色血涂片,中 性粒细胞呈淡藕荷色,多叶核,胞浆中含有大量的细 胞颗粒。透射电镜下其胞浆颗粒清晰可辨。
2-4 单核巨噬细胞 (monocytes and macrophages)
2、加工提呈抗原
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向TL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 免疫应答。
3、分泌作用
分泌多种CK和胞外酶
参与促进炎症反应
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IL-1、8,TNF-α,
(IL-1、IL-6、IL-10等)
溶菌酶,胶原酶等)
人 NK 细 胞
NK细胞杀伤作用的机制
1、方式: 自然杀伤—无须抗原预先致敏,和靶细胞接触后很快发挥 杀伤效应(4小时内) 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2、机制: 1)穿孔素/颗粒酶 作用途径 2)Fas/FasL作用途径 3)TNF- α/TNFR-I作用途径
γδTL
*主要分布于黏膜和上皮组织,其TCR缺 乏多样性 *主要识别某些微生物或感染/突变细胞表 达的共同抗原,其作用不受 MHC限制 *皮肤黏膜抗病毒感染, 杀伤肿瘤细胞, 其杀伤机制与NK细胞及CTL细胞相似。
分布:腹腔、胸腔、肠壁固有层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较少,主要
针对TI2抗原,产生IgM 主要承担腹腔、胸腔等体腔部位
3 NK生物学功能:
抗感染 抗肿瘤 免疫调节:分泌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
GM-CSF、 IL-3、M-CSF等) *促进T、B、APC等功能 *促进或抑制造血细胞发育
3、NKT细胞
表面标志:CD56、TCR/CD3 定居肝脏、骨髓 抗原识别谱较窄,主要针对脂类和糖脂
类抗原
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与CTL类似
识别特点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识别的Ag种类和 靶分子结构 识别的特异性
应答特点
识别微生物及其产物 或凋亡细胞的特定 组分 (PAMA) 不高,仅能区分不同 种类的微生物
无细胞克隆增殖 迅速产生应答 无免疫记忆性
既可识别微生物分子Ag 也可识别非微生物Ag
高度特异性,可区分 同种间、同一微生物 不同的Ag组分 淋巴细胞克隆增殖 有免疫记忆性
(五)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抗感染 抗肿瘤 维持自身耐受 参与特异性免疫:
(六)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1、固有免疫应答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处理、提呈抗原 ---表达协同刺激分子
2、固有免疫应答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天然免疫细胞表面PRR
识别不同PAMP而被激活 表达不同细胞因子谱 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不同亚群 决定特异性免疫应答类型
2)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LR) CD94 + NKG2A/NKG2C 组成的异二聚体, 二者胞外区均有能与HLA-I分子的结合的结构域。
CD94 + NKG2A (胞浆含ITIM)
转导活化抑制信号(抑制受体)
CD94 + NKG2C + DAP-12(含ITAM)
转导活化信号 (活化受体)
KIR 和KLR均包含双重功能: 转导活化信号—活化性受体 转导抑制信号---抑制性受体
炎症反应出现
补体系统进一步活化 调理作用、溶菌作用加强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诱导阶段
发生于感染96小时之后 活化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作为APC对抗原加工、提呈, 以抗原肽-MHC表达于细胞 表面。
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 表达上调 。
血液、淋巴液
外周免疫器官 诱导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
(四)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识别特点
4、杀伤靶细胞
活化后的巨噬细胞 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分泌TNF-α,诱导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凋亡
2、自然杀伤细胞(natureal killer, NK)
概述 NK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主要分布
于外周血和脾脏。 特点:
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直接杀伤靶细胞,且杀伤作用不受MHC限制 表面标记: TCR- mIg - CD56+ CD16+ (IgGFc受体)
(二)固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NKT细胞 B1细胞 γδTL 其它固有免疫细胞
1 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主要膜分子 (1)补体受体:CR1、CR3 和 CR4 (2)Fc受体:lgG Fc受体(FcγRⅠ/Ⅱ/Ⅲ)、IgA Fc受体 (3)其他膜分子: LFA-1、IL-8R等。
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体积较大,蹄状核(左,普通光镜)。 透射电镜显示其高尔基体发达、线粒体丰富、胞浆颗 粒明显(中)。扫描电镜显示腹腔巨噬细胞粘附于玻璃 表面(右)。
2)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膜式识别受体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
化为Th1细胞 Th1
Th2
(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分泌 IL-4,嗜酸粒细胞分泌IL-5 Mφ分泌IL-10) 诱导Th0细胞分化为Th2细胞
3、固有免疫应答协助适应性免疫应答发挥免疫效应
体液免疫的效应物质抗体不能直接清除抗原, 必须借助
由软脑膜、脉 络丛的毛细血 管壁和血管壁 外的星状胶质 细胞构成,结 构致密,阻挡 病原微生物及 大分子物质进 入中枢神经系 统。 婴幼儿血脑屏 障发育不完善, 易发生中枢神 经系统感染。
内部屏障: 血胎屏障
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 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 同构成,防止母体中病原微 生物进入胎儿体内。妊娠早 期(头3个月内)此屏障不完 善,某些病毒如风疹病毒感 染可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 死胎。
体表屏障
物理屏障:皮肤黏膜、 肠蠕动、呼吸道上皮纤 毛运动、尿液冲洗。
化学屏障:汗腺分泌的 乳酸、皮脂腺分泌的不 饱和脂肪酸、胃酸、呼 吸道和消化黏液中的溶 菌酶、抗菌肽、补体等。
生物学屏障:皮肤黏膜 寄生的正常菌群,如大 肠杆菌可分泌细菌素抑 制厌氧菌和革兰氏阳性 菌定居和繁殖。
内部屏障: 血-脑脊液屏障
四、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一)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发生于感染后的0-4小时内。
抗感染机制 屏障作用
吞噬作用
激活补体旁路途、MBL途径溶菌、溶细胞
(二)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发生于感染后的4-96小时内。
细胞因子产生
NK细胞、 γδTL
巨噬细胞的募集和活化
杀伤胞内菌和病毒
产生大量促炎细胞因子 和其他炎性介质
PRR具有相同的特异性。 * 介导快速的生物学反应,无需细胞增殖。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ar pattern,PAMP) 主要指病原微生物表面某些高度保守的的分子 结构或凋亡细胞表面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 例如:脂多糖, 肽聚糖、脂磷壁酸、甘露糖 病毒的dsRNA等
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存在的一类能直接识别病原 微生物或凋亡细胞表面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PAMA) 的受体。
分泌型PRR:MBL、C-反应蛋白等 膜 型 PRR:种类多,主要介导巨噬细胞等吞噬、摄取微生物
等抗原物质。
主要类别种类: 甘露糖受体、 清道夫受体、Toll样受体等。
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识别和吞噬
*甘露糖受体:
识别微生物细胞壁 糖蛋白、糖脂的甘 露糖 *清道夫受体
识别乙酰化低密度 脂蛋白、LPS、磷壁 酸磷脂酰丝氨酸, 参与对某些病原微 生物,衰老、凋亡 细胞的清除。
*Toll样受体:
识别不同病原体组 分(LPS),传递危 险信号
分泌型PRR
甘露聚糖结合凝 集素 (MBL)
*属于肝脏合成的急 性期反应蛋白
白 细 胞 的 渗 出 和 迁 移
中性粒细 胞的趋化
趋化:细胞沿 着趋化因子浓 度梯度,由低 浓度向高浓度 作定向运动。
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monocyte)、巨噬细胞 (macrophage, MΦ)
1)发育过程
造血干细胞—髓样前体细胞—单核母细胞—前单 核细胞 --单核细胞(血液中)-- 巨噬细胞(组织中)

NK、gdT、B-1、NKT、肥大细胞、

体液中的抗菌物质:补体、防御素、炎性介质


黏膜免疫系统
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抗毒素、抗菌抗体、抗病毒抗体
细胞免疫
CTL TDTH及其释放的CK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屏障结构 1、皮肤粘摸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 物理屏障 化学屏障 微生物学屏障 2、血脑屏障 3、血胎屏障
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功能
B-1 细胞
(CD5+)
肥大细胞
分布:邻近血 管、神经、和腺 体,易遭遇入侵 的病原体
在LPS、C3a、 C5a作用下→释放 生物活性介质→ 发挥趋化、激活 补体和致炎效应
(三)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1、补体系统 旁路途径、MBL途径 MAC溶菌、溶细胞 趋化作用(C3a、C5a) 调理作用(C3b、C4b)
PAMP的特征: - 通常为病原微生物所特有,而宿主细胞不产生; - 为微生物的生存或致病性所必需; - 为宿主天然免疫细胞泛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基础
其它受体(调理性受体)
IgGFc受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清除杀伤病原体 氧依赖性途径:反应性氧/氮中间物 氧非依赖性途径:酸环境/溶菌酶/防御素
3)作用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