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教材分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二节。本节课是新课标内容要求中大概念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下的3.1.4“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内容包括两部分: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二、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本节内容既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遗传物质在生物体是如何起作用的,又对于学生理解变异的本质打下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因而自然而然就会对“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产生疑问,这也是本节课能够顺利展开的内驱力。在初中生物课以及本模块的第一章中,已充分阐释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通过学习《分子与细胞》模块,学生也已经认识到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但是,学生并没有形成“基因——蛋白质——生物体性状”这三者的整体认识,本节的学习就可以帮助学生整合已有的认识,以达到更深层次的整体认识。

高一的学生初步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探究事物很好奇,但是探索过程缺乏科学的方法,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严谨的思考。因而在课堂探究活动进行时,要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探究。

三、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探究不同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进而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科学思维:通过资料分析,提高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思维能力;学习构建模型的科学方法,并用于阐释生命现象。

科学探究:通过探究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学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小组合作能力。

社会责任:关注生物学热点问题,了解科技前沿信息,增强社会责任感及国家荣誉感。

四、教学重难点:

1.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堂拓展——课堂小结——课后反思——课后练习

六、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疾病克隆猴视频,引

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的性状是由

基因决定的。

观看视频思

考克隆猴出现节

律紊乱现象的原

因是什么?

创设问题

情境,由中国

诞生的疾病克

隆猴为引导,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一、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探究一: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小组活动1:构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解模型

实例2:囊性纤维病(结论验证)

介绍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

症状,引导学生观察正常血红

蛋白基因及异常血红蛋白基因

的碱基序列差别,布置学生利

用模型材料构建疾病原因图解

模型,并讨论基因是如何控制

生物体性状的。

小结1: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播放囊性纤维病的微视频,提

出两个思考题:

1.囊性纤维病的致病原因是什

么?

2.该病的致病原因与镰刀型细

胞贫血症有没有相同之处?

小组活动:利用

材料,根据之前

学习过的基因指

导蛋白质的合成

过程,构建镰刀

型细胞贫血症的

病因图解模型。

小组展示并在全

班交流模型构建

过程,分析基因

控制生物体性状

的方式

带着两个思考题

观看微视频,

将两种疾病的形

成原因进行类比

归纳。

学生通过小组

合作学习,构

建疾病图解模

型,既复习应

用之前学习过

的基因指导蛋

白质合成的过

程,又能够直

观理解基因是

通过控制蛋白

质的结构直接

控制生物体的

性状。

第一个实例能

够说明基因通

过控制蛋白质

的结构直接控

制生物体的性

状,这个结论

得出后需要另

探究二:基因与性状

的数量关系

小组活动3:分析白化病及苯丙酮尿症形成的原因,并讨论交流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小结2:基因通过控制__来控制

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提供白化病及苯丙酮尿症的相

关资料: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

尿症是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

白化病患者由于无法将酪氨酸

转变成黑色素而导致皮肤发

白、毛发淡黄、眼睛怕光;苯

丙酮尿症患者由于体内缺少一

种酶,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

能沿正常途径转变成酪氨酸,

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

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对婴

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

损害。

识图析图,小组

讨论分析两种疾

病的形成原因,

并且归纳出一因

多效和多因一

效,明确基因与

性状并非简单的

线性关系。

前面几个实例

都体现了一对

等位基因对性

状的控制,基

因与性状的数

量关系通过小

组活动3,由学

生根据资料推

导出,形象直

观,一题多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