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书愤》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书愤》

4.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
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 体现这个特点。
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 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 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 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 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3.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
伯仲间”两句诗?
诗人以诸葛亮自比。诸葛亮在 《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 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 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 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 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临安春雨初霁》反映了诗人厌倦官 场生活的心绪,这和他壮志难酬,心情抑 郁是分不开的。时陆游已62岁,在家赋闲5 年,被启用为严州知府,任前到临安觐见 皇帝,候于西湖边客栈,百无聊赖写下此 诗。从中见诗人一夜未眠的郁闷与惆怅。 听说此联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欣赏。
1.阅读六首古诗,按风格特点填上相应作家、 作品。 A.清新自然,用语不落俗套,率真朴素。 B.沉郁顿挫,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C.瑰丽朦胧,色彩绚烂,情思奇幻。 D.含蓄蕴藉,意在言外,或欲说还休。 E.豪迈悲壮,气势豪放,而意含悲壮。
共同进步!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
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你能说出它在
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 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 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 具体化。
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细写“闲作草”“戏分茶” ,可谓别 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一生思虑着恢复中原 的陆游,竟也“闲”而且“戏”了!临安 春色,与他何干!清淡寡味时,只好用笔 墨、茶水打发时光。悠闲生活的内里,是 诗人壮志难伸的抑郁和愤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必修教案0310 10:56::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一、单元整体分析(一)单元内容在教材中的定位分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单元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科书中“诗歌之部”部分中的第一部分。

本册书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对于诗歌,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体会声韵)三方面入手,从大处抓住诗歌这种文体的本质属性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这样有助于高中学生掌握运用。

(二)课程目标在单元教学中的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选修课程古代诗歌的阅读教学,有以下要求:1 .在必修课程诗歌部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 .阅读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优秀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名篇。

4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5 .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目标对选修教学的几个维度(文字、文学、文化)的要求,我们将本单元教学目标设定为:1 .强化梳理归纳与积累整合,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良好习惯,掌握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2 .引导学生运用“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的鉴赏方法探究诗歌的旨意,感受诗歌的意蕴美和情感美。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三)学情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几种主要文体中,诗歌产生和成熟最早,历史最长,最受重视,发展也最为充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书愤》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书愤》

课后联想:
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终致壮志难 酬、年华空老的悲剧,不仅仅是陆游 一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 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你们可 以找到一些别的例子吗?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产生! ——辛弃疾《破阵子》
•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 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
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这里又采用了谁的典故?用意何在?
• 用了诸葛亮《出师表》的典故。
讨论: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 亮的《出师表》。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 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的《出师表》呢?
陆游称道《出师表》的诗句: “《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书台》 “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
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一生力主北伐, 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
南宋王朝偏居一隅,陆游是主张北伐收复失 地,但一直受到压制。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 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 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警告,正是陆游 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陆游
写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 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 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 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 打击排挤,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 年(1186),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 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 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 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 了这首诗。
时代的悲剧 英雄的悲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两句写景的句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

• (2)调动我们的主观感受、生活体验去解读。
•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随时留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诗, 就能从作品中领会生活乐趣。如,杜牧《山行》一诗,不 少欣赏者认为“白云深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等 句最妙,说是从中看到了作者心情之悠闲。但是,如果我 们有过“山行”的经验,就会知道此诗第一写了路途之 “远”、气候之“寒”、山径之“险”、天色之“晚”, 诗人显然行色匆匆,绝不只是漫步山间,悠闲看景,但诗 人在第三句却置天晚、秋寒、山远、径斜于不顾,“停车” 赏看枫林,这就凸现了霜染枫叶之美、诗人爱赏之深。这 “停”与“行”的矛盾,恐非有山行经验者不能深悟。所 以,我们今天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的情况,
1.读准字音
回眸.( móu ) 霓.( ní )裳 万骑.( jì ) 萦纡.( yū ) 悄.( qiǎo )然 绰.( chuò )约 珠箔.( bó ) 阑.( lán )干 金钗.( chāi )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骊.( lí )宫 城阙.( què ) 花钿.( diàn ) 龙驭.( yù ) 翡.( fěi )翠 参差.( cī ) 迤.( yǐ )逦.( lǐ ) 凝睇.( dì ) 钗擘.( bò )
• 《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语言精练,形象优美,抒 情极有特点,中间又有不少名句,我们可以在诵读中体悟 其意蕴美和情感美,探讨其主题思想。
• 《湘夫人》是一首祭神曲,用楚辞的情势写成,表达的是 湘君对湘夫人的思慕之情,诗歌的情势和艺术都独具特色。
• 《拟行路难》是乐府杂曲,表达的是诗人的一股不平之气, 一种悲愤之情。学习时要简要鉴赏其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 答:古代重男轻女思想是主流,因为男子能支撑起一家生 活,传宗接代。而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竟使这一风气改 变,更从侧面表现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专宠已经全国皆知 了。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长恨歌》课件(88张P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长恨歌》课件(88张PPT)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孟子·万章下》)
以意逆志
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超越原意,推陈出新
知人论世
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 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 春从春游夜专夜。
检查预习——给下列红体字注音
回眸(móu ) 凝脂( zhī )
骊宫( lí ) 鼙鼓( pí ) 千乘(shèng ) 花钿(diàn ) 旌旗(jīng ) 龙驭( yù )
马嵬(wéi ) 悄然( qiǎo ) 霜华重(zhòng) 衾 (qīn ) 绰约(chuò) 玉扃(jiōng) 珠箔( bó ) 仙袂(mèi ) 飘飖(yáo ) 凝睇( dì )
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 哀婉动人的神话故事
白居易
教学目的
1、了解白居易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在 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

芷兰
辛夷(木兰 )
杜衡(马蹄香)
荪(菖蒲)
鉴赏指点
1、第1、2句是否脱节?
鉴赏指点
1、第1、2句是否脱节? 比兴,既有对湘夫人的赞美,也暗含着相思之深。
“不敢言”有无法说,不用说之意。
鉴赏指点
1、第1、2句是否脱节? 比兴,既有对湘夫人的赞美,也暗含着相思之深。
“不敢言”有无法说,不用说之意。 2、“荒忽”,迷迷糊糊之意,所谓用情深时自转痴。
鉴赏指点
1、第1、2句是否脱节? 比兴,既有对湘夫人的赞美,也暗含着相思之深。
“不敢言”有无法说,不用说之意。 2、“荒忽”,迷迷糊糊之意,所谓用情深时自转痴。 3、“流水潺湲”,相对论,实写等待中的煎熬。
本段小结
写湘君把思念的感情埋在 心里,急切等待恋人而又不见 来到,心情恍惚地向远方张望, 迷惘地看着慢慢不断的流水出 神。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以:用; 逆:估计;
意:自己的切身体会; 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以意逆志
以:用; 逆:估计;
意:自己的切身体会; 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在鉴赏诗歌时,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把自己 当作诗人,“将心比心”地去领会、估计诗人在诗中所 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课文分析
第一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意中人好像已经飘然降落 到了小洲上,但又倏忽不见,只见秋风萧瑟,洞庭波起, 秋叶飘飘,于是感到无限惆怅。已经做好了佳人到来的准 备,却见世事颠倒,真担心约会要失期。所以第一段主要 用盼望对方来而没有来,表达了一种情绪的极度低落。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鸟儿聚集在水草中,鱼网张在树上
以凄清、冷落、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 意境奠定了全诗幽怨哀婉的情感基调(情景交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我们迎来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瑰宝。

这一单元所选的篇目,无一不是古代文学的精华,它们以其深邃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欣赏到的是屈原的《湘夫人》。

这是一首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篇,通过对湘水女神的描绘,展现了屈原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楚国现实的悲愤。

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屈原的情感,读来感人至深。

紧随其后的,是李白的《将进酒》。

这首诗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易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李白的诗歌风格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诗歌不仅有形式美,而且有内涵美,给人以无尽的启示。

再接下来,我们将看到欧阳修的《秋声赋》。

这是一篇以秋为主题的散文,通过对秋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

欧阳修的散文充满了韵律和节奏感,读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成章。

我们将接触到苏轼的《前赤壁赋》。

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领悟。

苏轼的散文以意境深远、思想深刻著称,读来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一单元所选的篇目,都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们以其深邃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这些篇目,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更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了解古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常识,包括韵律、节奏、平仄、对仗等;理解并欣赏古代诗歌所表现出的优美意境和深邃思想;理解并欣赏古代诗歌所表现出的优美意境和深邃思想。

理解古代诗歌所表现出的优美意境和深邃思想。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常识和背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常识和背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一单元越中览古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一单元越中览古

赏析:
1、作者选取了哪两幅画面?为了渲染了什么?
画面一:__“__战__士__还__家__尽__锦__衣__”_____
战士凯旋,大家都就将越王及 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表情烘托出来。
画面二:__“__宫__女__如__花__满__春__殿__”_____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
惆怅——达观——坚忍不拔
曾照吴王宫里人。
同:
都是吊古之作,意蕴诗中, 都用了对照手法。
《越》前三句写古,末句写今 《苏》前三句写今,末句写古 异: 《越》从古宫人说到今鹧鸪 《苏》从今月说到古宫人。
两首诗的格局正好相反。
思 同: 两诗都生盛衰、荣华无常的感慨。

内 异: 《越》通过古今对照、物是人非写感慨;《苏

通过自然景物今古常新写感慨。
3、你读了此诗,能悟出怎样的道理?
• 隐含着诗人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 • 隐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忘却往日的屈辱和 苦难,完全陶醉在暂时胜利的喜悦之中,其结果只 能使化为乌有。
读李白《苏台览古》,比较表达技能和思想内容上的异同: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
表 达
菱歌唱尽不胜春。
技 能
只今惟有西江月,
性情刘禹锡
——其他诗作赏析
竹枝词(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热烈而忐忑的少女情怀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羁旅之情,思归之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闻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长恨歌》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长恨歌》

白恨

易歌
一、知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
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 guī)(今陕西渭南北)。 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 1.前期: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 帆风顺,主要是“兼济天下”。作品以针砭时弊、 反应民生疾苦的“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 《秦中吟》,三十五岁写《长恨歌》。 2.后期: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 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 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 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 理由贬为江州司马。818年冬,被任命为忠州刺史, 819年到任。820年夏,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 外郎。这一时期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感 伤诗”代替了“讽喻诗”,如《 琵琶行》 。另著 有《白氏长庆集》。
一天养杨 朝生在家 选丽深有 在质闺女 君难人初 王自未长 侧弃识成 。,。,
杨玉环入宫的史实 16岁 → 寿王妃 21岁→ 见玄宗 为女道士 27岁 → 册为贵妃
杨玉环入宫的史实
杨玉环,唐代容州普宁县人。通晓音律,能歌 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 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 号太真。天宝四年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 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 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 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 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
渔阳鼙扇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这几句描写安史之乱到来情景的句 子有何特点?
概括、简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6.2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6.2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文学常识填空(1)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的《》都是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因为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命名。

(2)“楚辞”是在战国后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3)《行路难》本为汉代歌谣,晋人改变其音调,制作新词,流行一时。

(4)孟子认为欣赏诗歌应“”,不能就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2.文学常识选择(1)李、杨爱情悲剧的时代背景是()A.贞观之治 B.安史之乱 C.宦官当权 D.玄武门之变(2)《长恨歌》的诗歌体裁属于()A.七言律诗 B.七言近体 C.七言歌行 D.七言绝句二、词语解释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御宇..封爵赐邑..多年求不得御临宇内姊妹弟兄皆列士B、缓歌慢舞凝丝竹..泛指音乐声到此踌躇不能去.前往C、悠悠生死别经年..年复一年上穷.碧落下黄泉穷尽,找遍D、玉容寂寞泪阑干..心似金钿坚只要..纵横的样子但令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气概,气势 B.塞上长城空自许许:答应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闻名 D.千载谁堪伯仲间堪:能够三、课内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5~6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武侯庙(佚名)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千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项王和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

B.颔联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祠内的美好春光,含蓄地赞美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蜀相》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蜀相》课件

咏史怀古诗
方法
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作者 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 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千古诗圣——杜甫
千古诗圣——杜甫
爱国主义
千古诗圣——杜甫
爱国主义 儒家思想
千古诗圣——杜甫
爱国主义 儒家思想 诗歌追求
759年 关内大饥,转至成都,次年在城西 浣花溪畔筑草堂栖居。
760年 作《蜀相》。
761年秋 狂风破屋,一夜漏雨,写下《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
767年 寄寓夔州,写下《登高》。
770年冬 死在一条破船上。杜甫艰巨漂泊的 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战血流仍旧,军声力至今”,这是 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
“自”“空”两字跟此境域的关系最为密切。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 然而一用“自”“空”两字修饰,则所含之情就 大有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 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 动听,可有谁听呢?由此自然而使人生出“感物 怀人之意”。
咏史怀古诗的主旨
咏史怀古诗的主旨
披文入情,揣摩意图
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 样的情怀?
主旨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 泪满襟”。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 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 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分析技能,体察诗心
分析技能,体察诗心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 而境域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 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个字跟境域的关 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背景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长恨歌》课件 (共54张)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长恨歌》课件 (共54张)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长恨歌 》课件 (共54张)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长恨歌 》课件 (共54张)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长恨歌 》课件 (共54张)
如 何 评 价 李 杨 形 象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长恨歌 》课件 (共54张)
❖ 赐死贵妃时 ——欲救不得,眼流泪心流血,矛盾痛苦
❖ 逃蜀途中 ——见月伤心,闻铃断肠,寂寞悲苦
❖ 还都路上 ——不见玉颜,踌躇不去,追怀忆旧
❖ 还宫之后 ——物是人非,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 道士觅魂 ——上穷碧落下黄泉,遂教方士殷勤觅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 单元《 长恨歌 》课件 (共5ຫໍສະໝຸດ 张)pí diàn鼙鼓
钿合
wéi shèng
马嵬 千乘
jiōng dì
玉扃 凝睇
yǐ lǐ chóu chú
迤逦 踌 躇
一、解读标题: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长恨歌》课件 (共54张)
长恨 歌
长久 遗憾
古诗体的一种 较为著名的歌行作品: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
长 白恨

易歌
学习目标:
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 其创作成就 2、品味语言,鉴赏诗 歌艺术手法 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
※知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香
山,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
1.前期: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帆 风顺,主要是“兼济天下”。作品以针砭时弊、反 映民生疾苦的“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秦 中吟》,三十五岁写《长恨歌》。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越中览古》课件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越中览古》课件

这类诗作大多是作者
思 想 内
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 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 和特殊的生活体验,借古 事、故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或是借古讽今,别有
寄托。



李 白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 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 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科什湖南面的楚 河流域),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 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 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现实的不尽人意常
常使诗人亲临旧地或回 想史实时触景生情, 感 念物换星移、物是人非, 慨叹昔盛今衰,独抒思 古之幽情。尤其是做为 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 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 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 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 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 成为咏诗的一个专题。
2 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越王勾践破吴归,
(起)述历史事件:勾践破吴 归。(带着胜利的喜悦)

盛 战士还家尽锦衣。 第二句描述越军胜利者姿态(骄傲)
(承)
对 宫女如花满春殿, 第三句写王宫繁华欢乐的景象

(荣华)
今 只今惟有鹧鸪飞。 (转)第四句写眼前凄凉景象。

(凄凉)
越中览古
李白


战士:尽锦衣 宫女:满春殿
惟有鹧鸪飞
出了凯旋之后越国从士兵
中的“尽”和 “满”两字。
到君王之间的奢侈享乐生
活。
答案示例
1、对照手法。 古越的热闹、 繁华与现在 的荒凉、衰 败形成鲜明 的对照,抒 发了一种世 事变化无常 的感慨。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_知人论世 课件(共62张PPT)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_知人论世 课件(共62张PPT)
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 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 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 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考察
作者生活的时代、 社会,生平与身世
知人论世
了解
作者与人物
注意三点:
•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李白放浪不羁,诗风雄 奇飘逸;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顿挫;李商隐 的朦胧,李清照的婉约等。
• 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 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 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
• 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如同为离别诗,汉末多 离别的哀怨,而盛唐普遍呈现乐观的基调。
方法运用
1、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 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2、弄清作品的的具体创作时间。
愁绪四溢。强烈的失望带来了对自然景观的一种 感情化的描写,这就叫景与情谐。这凄凉、冷落 的景色正衬托出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这种环 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赏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 下”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湘湖洞庭秋景
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 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凄清杳 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
• 三是后人在恨,后朝多少皇帝不以之为戒却重蹈覆辙, 终成千古之恨。
• 4、文中用了哪些手法写杨贵妃的美貌,你 认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细节,对比,反衬,夸张,比喻。
貌美痴情
• 5、文章是如何写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思念的? 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君王?
触景伤情,哀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
迷恋声色,荒淫误国的昏君。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 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为什么要知人论世? ➢ 王国维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
则古诗虽有不可解者寡矣。”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准确 地把握创作的背景,从而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 主旨。
(3)怎样知人论世? 尽量多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背景、创作背景。 但又不过于夸大“知人论世”的作用,忽略对原 文的探究,否则必然会望文生义,穿凿附会,造
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④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活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感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生 5、仕途失意的苦闷
➢ 是孟子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提出的理解作品的 方法:“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 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 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 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解 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超越 原意,推陈出新。)
三、读出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什么是“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 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 推测作者的本意。
(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 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
➢明朝人杨慎改杜牧《江南春》绝句,以为“千 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中,“千” 应为“十”,原因是“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 千里莺啼谁人听得?”改得如何?
➢ 同时,我们还要善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 受融入欣赏的过程,理解诗意,甚至还可以在此 基础上,生发出新的旨趣。
课堂活动 (1)“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李白在说梦话吗?
➢ 没有“以意逆志”,不了解诗人创作的目的和表达的特 点。由于诗人向黄河上游望去,看到水天相接的磅礴气 势,写出他真实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也符合常人的感觉。 用意并不注重说明黄河的真正源头在那里。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
杂 头·明月几时有》 感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亭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别 3、坦陈心志的告白
➢ 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 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超脱(寄情山水、向往 安宁)、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婉约(闺中独 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思乡、怀友、 题赠。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 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 恬淡、闲适等。
➢ 错!只从字面上去读解,故而 烟笼寒水月笼沙,
曲解。用“以意逆志”的方法 去理解,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作品批评的决不是商女,而是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谴责诗中只字未涉的正在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
征歌买笑,寻欢作乐的达官贵
人。
➢ 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 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 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主旨)
小结
➢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 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 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 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 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叹等。
昔人何文焕在《历代词话考索》中提出 批评:“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此诗之意,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 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这正 是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批驳了他人的谬误, 显得合情合理。)
何文焕的批评是有道理的。他的批评,指 出了体现了对这种死扣词句的做法的否定,其 实也暗合了“以意逆志”的诗歌理解的方法。
成新的曲解。
读出诗歌主旨 小结
为何写?
读诗:读出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写什么?
怎样写?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即是从内容、形式二方面入手
分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关键步骤
标题 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注释 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字、词表层义、修辞义、
语境义)
意象 意象(形象)承载的作者思想情感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1、羁旅愁思
③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
乡 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怀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人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尾句 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卒章显志
一、从标题初步了解诗歌的表层意义。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 诸多信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以及诗人的 心情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 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2)杜甫诗中的“朱门酒肉臭”一句,有人则 发出“肉可以臭,酒怎么会臭”的疑问。你认
为他的错误出在哪里?
➢ 没有“以意逆志”,而是死扣词句,以文害辞。 “酒肉”借代朱门富户的奢华生活,不可硬拆来 理解。
(3)杜牧《泊秦淮》诗中“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有人认为,作者在苛求
“商女”。你认为呢? 泊秦淮
凉州词
表 达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
卒 的

注释:孤城: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之 情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 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 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 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