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1讲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下一页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 别在于 ( A )
A、会不会制造工具 B、 是否使用打制石器
C、能否使用天然火 D、 懂不懂磨制石器
下一页
3.下列的远古人类遗 址,位于长江流域的 是 [B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下一页
4.元谋人生活距今 大约有 [ D ]
❖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 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用骨 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3.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 人已会人工取火。
❖4.北京人过群居生活,而山顶洞 人过氏族公社生活.
关于我国远古人类的比较
名称 距今时间 (约)
元谋人 170万年
发现地点 体型特征
云南省元 较多猿的
谋县
特征
工具、生产、 生活
元谋
元谋人170万年前
同位之间相互 观察,看对方 的头部与北京 人头部复原像 有什么不同?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第一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
像猿 像人
北京人的“模样”
猿人
.
比
古 猿
一 比
北 京 人 和 现 代 人 的 头 部 有 何 不 同 ?
头部:前额低平
眉脊骨粗壮 颧骨高突 嘴巴前伸 没有明显的下颌
制造工具 使用天然火
社会 组织
北京人 70—20万 年
北京西南 周口店
保留了猿 类的某些 特征
打制石器 使用天然火
原始 人群
山顶 洞人
三万年
周口店龙 与现代
骨山山顶 人基本
洞穴
相似
打制石器 兼有磨制技术 氏族 人工取火
1、下列那一项不属于 北京人生活? ( D )
高考物理第一单元第一讲
第一单元直线运动第1讲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一、主要学习内容1、机械运动2、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3、位移和速度4、加速度二、基本概念讲解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称作为机械运动。
简称运动(1)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所选取的作为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都是假设不动的。
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可能不同。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通常所描述的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一个参照物而言的。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相对静止的条件两个物体(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向同一方向,以同样的快慢前进。
2、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将物体看做质点。
注意:解质点概念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如下两点a、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没有关系b、一个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取决于研究问题的性质。
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研究不同的问题时,有不同的结论。
如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可以当做质点处理,但是火车过桥时间的研究就不能把其当做质点处理,要考虑火车的长度。
实际应用中物体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视为质点a、平动的物体通常可以看做质点b、有转动但是相对平动可以直接忽略时c、题目中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例1 做下列运动的物体,可以当做质点处理的是()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2)参考系具有同样性质的参照物所构成的参照体系,也可以理解为参照物,我们在研究运动时,也是假设参考系是不动的。
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可能也会不同,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通常以地球作为参考系。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我思故我在第1课敬业与乐业课件语文版必修4
文本导学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教诲( huì) ②蛀虫(zhù) ③赦免( shè) ④充分( pèi ) ⑤解剖(pōu)
⑥承蜩( tiáo ) ⑦亵渎(xièdú) ⑧骈进( pián ) ⑨聒噪(ɡuō) ⑩旁骛(wù)
语言积累
答案
(2)多音字
禅师( chán) ①禅
禅让(shàn )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与听众的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 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 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的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 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此外,灵活多变的句式,为文章更增添了色彩。全篇讲演多用简明的 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 重视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 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恰到好处地 把几个分论点提炼出来,有利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
(7)主一无适:__道__理__最__容__易__明__白__。_________________ (8)不二法门:__专__一__于__某__种__工__作__,__不__旁__及__其__他__的__事__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佛__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
2.背景展示 “敬业”就是专心致力于学业和工作,“乐业”就是高兴地从事自己的职 业。敬业和乐业是一个人对职业的一种正确的态度。本文是七十多年前梁 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发表演说时的演讲稿。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 中国近现代史上以实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 道德训练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敬业乐群”是该校的校训。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必修① 第一单元 第一讲 走近细胞(徐州 生物杜老师)
物病毒(如流感病毒)、细菌病毒(如T2噬菌体);
③代谢:无独立代谢能力,只有在侵染到活的宿主细胞 内,才表现出唯一的生命活动——增殖。增殖的模板 为病毒的核酸,原料、场所等则来自宿主细胞。
1.(2010· 南京质检)图a、b、c分别是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 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3.数据表格的信息提取:在数据信息的提取中,常
用的方法是找出关键信息寻求理论依据,而这些依据大都 是教材中的一些结论性语言。 4.理论联系实际:元素与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 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种子的贮存、植物的抗性
原理;无机盐离子与动物生命活动的维持;三大有机物与
人体健康等,均体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
功能的基本单位
(2)新细胞来自于老细胞
(3)种群
群落
本讲实验 实验原理
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①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 平旋转了180度。 ②放大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的放 大。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的倍数越大
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核内:与蛋白质形成
不同 点
DNA存在形 拟核:大型环状 式 质粒:小型环状
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 和叶绿体内裸露存在
细胞分裂
一般是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
转录与翻译 不 同 点 举 例
可同时进行
细胞质内。转录在前, 翻译在后
放线菌、蓝藻、
物质主要是________。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
四年级上册新课衔接讲义第一单元第1课《亿以内数的认识、读法、写法》(原卷版)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三升四暑期精编专项讲义—新课衔接站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课?亿以内数的认识、读法、写法?学习目标:“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那么。
4在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的根底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学习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学习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新知引入:下面这些数你会读吗?问题:上面是20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从这些图中,你了解到什么?这些数你都认识吗?会读吗?过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
【新知探究一】亿以内数的认识填一填。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要认识这样大的数就要先认识计数单位北京:19612368人理解题意题中给出了北京市的人口为19612368人,这是一个比万大的数。
在认识计数单位、数级与数位的根底上,分析这个数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解法探究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知识总结】A.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B.一个数占有几个数位,我们就称它为几位数。
C.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在亿级。
【典例探究1】〔20xx四下·睢宁期中〕一个十位数,最高位是〔〕位。
A.亿位B. 十万位C. 十亿位D. 千万位【过程解析】数位顺序表:在数位顺序表上,从右到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诗两首》我爱这土地教案
1《我爱这土地》教案设计艾青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
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3、背诵诗歌,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教学课型:赏读课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我爱我祖国》,说说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表达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二.目标出示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3、背诵诗歌,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三。
自主学习1.简介作者艾青及本文写作背景.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代表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等。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和太阳是他诗中的主要意象,诗人曾自称“悲哀的诗人”。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愤然写下了这首诗。
2。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并试着给诗歌划分节奏.3。
配乐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速和语调.4。
指名朗读诗歌.5.学生齐读诗歌.四。
品读诗歌1. 诗人的情感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得以抒发与升华,你能找出这些意象吗?点拨:通过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写作手法.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即成为意象。
明确并板书:鸟:诗人自己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课堂笔记
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课堂笔记以下是一份可能的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课堂笔记,内容涵盖了课本的主要知识点,以及一些额外的解释和例证。
标题: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 - 走进语文的世界一、课程目标1. 理解语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3.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课程内容1. 语文的定义和重要性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语文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阅读技巧默读:快速、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
精读:深入理解文本,把握作者意图。
略读:快速了解文本大意,筛选关键信息。
3. 写作技巧记叙文:讲述故事,描绘场景,刻画人物。
议论文:阐述观点,论证论点,说服读者。
说明文:解释事物,阐明事理,传授知识。
4. 语文学习习惯多读书,丰富知识储备。
勤写作,提高表达能力。
善观察,积累生活素材。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语文的理解和感受。
2. 阅读练习:选择一篇文章进行阅读,练习阅读技巧。
3. 写作练习:写一篇简短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练习写作技巧。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文章,写出阅读心得。
2. 写一篇简短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表达清晰,语言流畅。
3. 收集一些优美的句子或段落,准备在课堂上分享。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以及一些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讲《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秦汉》
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相互影响等。
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
(2)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对某一历史现象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的理解,同时注意模块间的综合链接,理解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的表现、影响及内在联系。
2、(2012· 广东文综,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
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壮
3、(2012年广东文基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 事”的现象发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4、(2013年广东文基13)“ 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 “(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 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8、(2013· 盐城调研)据《荀子· 王制》记载,“论百工, 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 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 师”是( )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9、(2013· 韶关二调)《礼记· 内则》曰:“子能食食, 教以右手。……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 同席,不共食。”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古人重视家庭教育 B.日常行为注重伦理道德 C.古人重视生活技能教育 D.以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返回目录
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
(2)政治体制:西周分封制与贵族政治相伴而生,是父权家长
制扩大化的结果,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起来,是
专题七 第一单元 第1讲 信息筛选与文本探究
沟桥的长度和各石拱的长度不一。
备考怎么学 梳理知识,明辨易误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 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 作比较 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大连 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 京要迟一个星期”一句,通过比较,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
物,直接或间接使用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物被扔进垃圾桶,而再利用率却非常
低,只有不到1%,如何合理回收利用废旧衣物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回收废旧衣物,我们通常的做法比较单一,只是在居民小区里放置回收
箱。固定的回收箱的确便民,但管理上存在着许多漏洞。回收箱的数量增加 了,服务质量不一定跟得上,需要安排专人收集、运输,增加了成本。有时 回收箱已经“超载”却无人来收。回收箱还可能成为拾荒者的淘宝地,导致 旧衣物以违规方式流向二手市场。在回收废旧衣物这件事情上,上海的做法 是由政府主导,回收公司统一回收。除设置回收箱外,还通过市民电话预约 上门收集、市民自付运费寄送、企事业单位组织募集活动等多种途径进行回 收。英国则有着慈善商店、衣物回收银行、社区衣物回收箱、上门回收、再
0.8 吨再生好纸,如果纸箱用一次就扔掉,那么 1 吨纸箱回收后只能再生 产0.8 吨新纸箱,产生的 0.2 吨缺口,只能依靠伐木来补充。同时在生产 过程中,还要消耗煤、 电等能源,对水、大气等环境造成新的污 染。 然 而,面对如此天量的快递包装物,目前除对快递运单的保管、存放与回收 (销毁)有明确规 定外,针对快递包装的其他部分均没有统一规定要求,任 由企业或消费者自行处理 。绿色包装成本相对较高是一大掣肘。“我相信 绿色、环保的材料,是每一家物流公司都希望去做的。但是,无法回避的现 实问题是成本。”菜鸟网络 CEO 童文红说,“我们做过分析,一只不可 降 解的塑料袋是 8 分钱,一只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是它的 4 至 5 倍。谁来 为这些环保材料埋单?”目前胶带、包装箱、编织袋等七大类包装物的回收 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1讲古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选修4,57张PPT)
第1讲 古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
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统一六国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___________的封建 中央集权制 国家。
2.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
(1)政治:中央建立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制, 地方上实行 _______,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 (2)经济:统一度量衡、_____,促进经济发展。 货币 (3)文化:统一文字为_____,促进文化发展。 小篆 (4)军事:征百越、击_____;修筑长城,奠定基本疆域。 (5)交通:修筑_____、直道、人工渠道,促进交通发展。 匈奴 驰道
主题2
康熙帝
材料一
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
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乱则声讨,治则抚绥。
——《清圣祖实录》 材料二 仰凭天道,俯惬人情,以万不得已而用兵。 ——《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序》 探究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清圣祖(康熙帝)的治国理念。 提示:与民休息;崇尚和平;恩威(剿抚)并用。
4.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和加强与
蒙、藏民族的团结,尊重喇嘛教等措施,尊重了中国各民族的
文化传统,缓和了阶级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既 保护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5.命令清军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并取得自卫反击战的胜 利,迫使俄国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
问题3:正确评价秦始皇修筑长城。
提示:(1)长城的修筑对于防止匈奴攻击秦朝北部边境,保护
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未能从根本上解除北部边患,即匈奴的掠夺和攻击。同时, 长城的修筑也苦役了百姓,是秦始皇暴政的表现之一。
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生物(经典版)复习讲义必修1第一单元第1讲
第1讲走近细胞[考纲明细]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Ⅱ)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单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P4—正文)(×)2.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均属于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
(P6—思考与讨论)(×)3.一棵松树无系统层次,一只草履虫属于细胞和个体层次。
(P6—思考与讨论)(√)4.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认为人工制造了生命。
(P6—拓展题)(×)5.蓝藻(又名蓝细菌),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
(P9—图-13)(√)6.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P9—正文)(×)7.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染色体,但有一个链状DNA分子位于拟核。
(P10—正文)(×)8.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多样性。
(P10—正文)(×)9.施莱登和施旺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P11—资料分析)(×)10.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P12—科学前沿)(√)11.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P13—本章小结)(√)(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答案 D解析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 正确;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有选择性地从环境中吸收物质,B 正确;原核细胞的拟核区的DNA 分子是大型环状的,不与蛋白质结合,C 正确;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不含叶绿体,D 错误。
知识自主梳理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0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病毒□02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宿主□03活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快乐的家园》示范课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1课时快乐的家园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的是1~10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1~5,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数量;第二部分“试一试”用数表示物体的顺序,并扩展到6~10各数的认识。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所以教科书设计了一个农村常见的生活场景,这个场景中蕴含了丰富的数量信息。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经历数的“抽象”过程,教科书提供了多个具有相同数量的不同的实际背景,鼓励学生数出共同的个数,再用数来表示。
在此基础上,教科书还设计了给出一个数,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相对应的物体数量的实例,以促进学生对数表示物体个数的理解。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1~10各数,并能用1~10表示物体的个数。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3.能结合具体数,说出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
教学重点:能数出物体的数量。
教学难点: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教学过程:师:我的家乡风景如画。
树木苍翠,鲜花盛开。
同学们,你们想去我美丽的家乡看看吗?出示情境图:师:观察图片,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1. 认识数字“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图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告诉大家,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来%源^#*:中教师表扬细心观察、表达流畅的学生。
师小结:从图中我们找到1个萝卜、1座房子、1个太阳、1只小狗等,1可以表示这些单个的个体,当然这些个体可以是很大的,如太阳,也可以是很小的,如1粒芝麻;1还可以表示1个集合或1个群体,如1筐萝卜、1群小朋友等。
师:让我们用善于发现的小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用“1”来表示?2.认识数字“2、3、4、5”师:请大家仔细看图,图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2、3、4、5”?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小结:2只小鸟可以用数字2表示、3朵白云可以用数字3 表示、4朵花可以用数字4表示、5只鸭子可以用数字5表示。
(完整版)五年级第一单元英语讲义unit1
Unit1.This is my day一.本单元重点.二.课文解析1. This is my day.这是我的一天。
This is his /her day.这是他/她的一天。
2. When do you get up?你什么时候起床?(1)When=What time 什么时候,几点,都是来询问什么时间的。
例如: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你什么时候去学校?=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2)get up. 意思是“起床”固定搭配,它的反义词是“go to bed 上床睡觉”3. I usually get up at 6:30.usually.是频率副词,其他的频率副词有:always,总是,often,经常,通常.sometimes.有时例如:I always go to school at 8:00我总是八点去学校。
I often go to school at 8:00.我通常八点去学校。
4. Oh, look here! This is my weekend timetable.哦,看这!这是我的周末时间表。
timetable 时间表。
它是由time和table 组合成了timetable.像这样的词叫做合成词。
time时间. table 这里是”表格”的意思。
表格里的时间称之为“时间表”另外:table还有桌子的意思。
那么它和desk有什么区别呢?table:通常指吃饭、娱乐、游戏等用的“餐桌、餐台、茶几”等,一般无抽屉用短语at table:“吃饭、进餐”,at a(the) table “在桌子旁”,而不一定是在吃饭。
例如:They are at table.他们在吃饭。
He studies at the table every day. 他每天坐在桌边学习。
desk多指学习、办公用的有抽屉的“课桌、书桌、写字台”等。
如: ten desks and chairs十套课桌椅。
初二物理第一单元详细讲义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2.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3.换算关系:1 km=1000m=103 m 1m=10-3k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注意: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的正确步骤是:数值不变,乘目标单位与原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为目标单位。
如:25.64cm=25.64×=0.2564m例1. 1m= ______ dm=_______cm=________mm1mm= ________μm= _______nm 1km= _______ m例2. 1cm=_______μm , 1μm= _______ dm, 1dm=_______ nm, 1nm= _______ cm.28m= _______ mm, 50nm= _______ m例3.课桌的高度约0.75______。
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________。
小姆指宽约有1_______。
手掌的宽大约有1_______。
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_____。
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1.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卡尺等。
如果测量要求更精确,则需选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2.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A.刻度尺的认识量程: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零刻度线: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着刻度值的准确程度B.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五会”。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会放: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用另一端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物体的实际长度了。
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和经济课件
2.商朝 (1)建立: 约公元前 1600 年, 汤灭夏后建立商朝, 以 亳 为都城, 后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 殷 。 (2)灭亡:商王纣制作炮烙之刑,公元前 1046 年被周武王讨伐 于 牧野 ,商朝灭亡。
易混易错 武王伐纣的性质:武王伐纣是奴隶主贵族领导的 推翻暴君的武装斗争,导致了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其著名战 役是牧野之战,结果是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不能把武王伐 纣理解为奴隶和平民反抗奴隶主的阶级斗争,因为武王是奴 隶主贵族。
理解升华 分封制的实质和影响:从表面上看,分封制是 诸侯与国王之间围绕土地和人民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但实质上是国王、 诸侯和奴隶之间以土地和人民为纽带形 成的社会宗法制度。它有利于周朝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但也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发生的根源。
三、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1.农业 (1)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较大的发展。 (2)后来习称的“ 五谷 ”,商周时期都已种植。 (3)生产工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 量青铜农具。 (4)已懂得施肥。 2.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饲养的家畜很多。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 篇——先秦
基础落实
第 1 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和经济
一、夏、商、西周的更替 1.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夏朝。 (2) 统治中心: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相传夏的都城 为 阳城 。 (3)灭亡:夏朝最后一个王桀自比太阳,约公元前 1600 年, 商部 落的首领 汤 发兵攻夏,夏朝灭亡。
(3)从两者的内在联系看,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 制的确立又巩固了井田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4)从结果看,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也 无法实行,奴隶制度逐步为封建制度所取代。 3.商、周青铜铸造的异同点有哪些? (1)同:①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②同属“青铜时代”。 ③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④以官营为主。 (2)异:商朝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产品趋向生活 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
高中政治选修1 同步讲义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时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课时2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学习目标 1.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坚定政治认同。
2.明确现代国家政体的分类标准,了解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点,了解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的特点,能够辨认世界主要国家的政体。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作用(重要性) 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
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示①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既要积极借鉴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成果,又要保持中国特色,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1.划分依据: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大致有两种,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2.民主共和制(1)特点:民主共和制是遵循民主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政体。
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一般经由选举产生。
(2)实质: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对国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他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3.君主立宪制(1)基本特征:在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2)局限性: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它保留了君主制的外壳甚至某些实质性内容。
第1讲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第1讲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黄朝清【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3)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主干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一)旧石器时代1. 定义: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 文化遗址①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②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4.影响:中华先民出现(二)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①早期②中期时间 距今约7 000至5 000年前代表 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生产生活仰韶文化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③晚期 (三)原始社会特征【知识链接】选必2第1课“农业革命的意义”(一)地位: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1.身份转变: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2.物质基础和人口变化: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二)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1.生活方式: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
2.社会分工: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
(三)精神生活1.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2.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1)天文历法获得较快发展。
(2)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四)生产关系的变化1.男子地位上升(1)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湖南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 第1单元第1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地位:官营手工业在 冶金 、制瓷、 丝 织 等行业一直保持世界领先。 (2)成就: ①金属冶炼术: 商周 是青铜铸造繁荣时期;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两汉的 高炉炼铁 和 炒钢 技术;南北朝 灌钢法 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 在16世纪前领先世界。
(3)特点:以 家庭 为单位;农业与家庭 工业 相结合; 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
(4)地位:是中国 模式。 传统农业
手
社会生产的基本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5)影响因素:①积极方面:农民拥有一定的土 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 我国农业的 精耕细作 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不利因素: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 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 流亡。
第一,牛力耕田。牛力耕田解放了一定数量的 劳动力,为精耕细作奠定了人力基础。
1.如何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精耕细作特点 第二,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提高。三齿耙、 镰、锄等不同形状工具的出现,说明在农业生产过 程中需要进行不同类别的手工操作和生产工序。曲 辕犁的使用甚至表明在同一程序上不同作物仍有不 同区别。 第三,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出现。这就说明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正努力克服自然条件的限 制,追求农业的高产。 第四,自耕农经济。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规模 极小的私有经济。在有限的土地上,靠精细的劳动 增加产量成为最基本的劳动要求。
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②制瓷: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 青 瓷;北朝烧出成熟 白 瓷;唐形成南青北白 两大系统;宋朝有五大名窑;明清时有 青花瓷 、 彩瓷、珐琅彩; 景德镇 是著名瓷都。 ③丝织:商朝已有 织机 ;西周能生产斜纹 提花织物;唐朝丝织技术吸收 波斯 风格;宋朝 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官府在苏杭设 织造局 。 (3)特点及原因:素称发达; 国家权力 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特征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
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社会转型时期。
政治上: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经济上: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思想文化上: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其中,“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一、夏商政治形式1.夏朝政治形式:启继承禹的地位后,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政治制度: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2)内容①对象:周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做诸侯。
②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③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影响①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消极: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4)分封制的瓦解①原因: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政治上: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
②表现: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侯混战、割据争霸的局面,分封制逐渐崩溃。
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对分封制的公然挑战。
③演变: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
图解历史分封制的演变及影响2.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①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②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是大宗,由嫡长子继承其地位。
③从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3)特点:嫡长子继承,等级森严,强调血缘关系。
(4)影响①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和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教材补缺西周乡遂制度乡遂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
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
“乡遂”制度也就是“国”和“野”对立的制度。
西周、春秋时期,周王和诸侯都城及四郊以内的地区,称“国”,“国”中之人称“国人”;四郊以外的地区称“野”,“野”的居住者称“野人”,或称“庶人”“鄙人”。
“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其近郊,划分为若干“乡”进行管理,“乡”以下分为州、党、族、闾、比。
“遂”的范围指边远农村地区,分别设邻长、里胥、赞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进行管理。
春秋中期以后,这一制度逐渐废弃。
3.礼乐制度——权力认同制度(1)目的: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2)内容: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3)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归纳总结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内涵权力分配: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权力继承:宗法制——家族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权力认同: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
商鞅变法(选修1)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
(2)春秋时期的改革针对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改革针对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3)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坚决支持商鞅变法。
2.内容(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
(2)经济: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4)风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分异令。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1)积极: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消极: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考点一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贵族政治夏、商、西周时期,国家政权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他们依靠血缘和出身世代享有世袭的特权。
这就是历史上的世卿世禄制度,这一时期的政治被称为“贵族政治”。
2.“封建”的不同含义(1)西周的“封建”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封建”,它是相对于郡县制而言的,意指分封人民、土地给诸侯,建立国家。
(2)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封建制度”是以生产方式划分的,是一种社会形态。
针对练1(2018·衡水中学一调,1)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和控制。
”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A.宗法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君主专制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可知,封建不是中央集权制和君主专制,排除B、D两项;宗法制与题意无关,A项排除。
1.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分封制的历史遗存(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4)在后世朝代的变异:西汉、两晋、明初、清初都曾实行过“分封”。
但上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的“分封”已是过时的制度,在大多数时候只是郡县制的补充,大多数分封的“王”根本没有封民或臣民,他们只能享受衣食税租之利,没有任何实权。
家国情怀基本内涵——共同体意识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扩展,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
这种“大一统”的“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
考点二血缘维系的宗法制1.宗法制与宗法观念(1)宗法观念指由宗法制派生出来的宗族(家族)观念,以“尊祖、敬宗”“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为主要内容,强调“忠孝”及“亲亲尊尊,男女有别”的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
(2)宗法制与宗法观念的区别与联系宗法观念是由宗法制度派生的,是宗法制度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但其也有相对独立性,即在宗法制度瓦解后,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而是一直延续下来。
2.家国同构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
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1.宗法制的社会价值(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针对练2(2018·衡阳一模,24)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
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国无公族”。
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
这说明()A.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C.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D.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答案 B解析根据“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故B项正确;“三家分晋”是在战国时期,与A项中的时间“西周”不符,故排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表述错误,均排除。
2.“兄终弟及”继承方式与“嫡长子继承制”孰优孰劣(1)“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方式,主要实行于夏朝、商朝,“嫡长子继承制”确立后,这一惯例基本结束。
宋元出现过这种做法的回潮。
在私有制社会,“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缺乏硬性的纽带,因为“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兄弟之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
可见,“兄终弟及”原则容易导致权力的纷争。
(2)“嫡长子继承制”根据“嫡”“长”这些先赋的条件,把王位继承资格最大限度地限制在一个人身上,确立起较明确的标准,减少了诸子争立、骨肉相残的局面。
材料一中国自周秦以来,一直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
在这种经济关系中,血缘宗法关系浓厚,以家庭内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劳动关系,使家族制度、宗法制度、家长专制的存在成为普遍现象。
这个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必然带有浓厚的血缘宗法色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要求:根据材料分析分封现象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原因。
信息:答案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血缘宗法制度以及儒家伦理的共同作用。
材料二宗法与家谱关系密切,宗法观念指导和影响着家谱,家谱则在实践中自觉地践行着宗法确定的一些原则。
宗法“一本”观是家谱的基本原则,它确定的宗谱编写目标,使宗族成员的自然序列变得上下贯通,条理井然,符合宗族发展的自然序列;宗法中的“大宗”“小宗”观念影响着宗谱的编撰类型,并使宗族内部派别之间亲疏关系、地域关系达到有序的组合。
“一本”观从纵向、“大、小宗”从横向两个不同的维度对宗族的历史进行了描述,使宗法观念借助家谱形式得以传承。
——徐彬、张学会《论宗法思想对家谱编修的影响——兼论明清徽州家谱的宗法理念实践》要求:从材料中找出宗法观念在家谱编修中的体现。
信息:答案编写原则:“一本”观;编撰类型、宗族内部的亲疏关系、地域关系等受“大宗”“小宗”观念的影响。
材料不过应该注意到,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一邦。
……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