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急救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衰竭
1
• 定义: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 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 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 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 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诊断依赖于 血气分析: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 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 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
11
• • • •
4、肾功能 5、消化系统 6、呼吸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ph取决于碳酸氢根和碳酸的比值, 前者靠肾脏调节(1~3天),后者靠呼吸调节(数小 时),因此ph 会急剧下降;组织细胞能量代谢的 中间过程受抑制,能量生成减少,乳酸无机酸增 多,致代谢性酸中毒,钾转出细胞外,高钾血症; 长期二氧化碳潴留,碳酸氢根也维持在较高水平, 致呼酸合并代碱,低氯血症。
4
• • • •
分类: 一、急性和慢性(发病急缓) 二、Ⅰ型和Ⅱ型(动脉血气) 三、泵衰竭和肺衰竭 呼吸中枢、外周神经系统、 神经肌肉组织、胸廓称为呼吸泵,通常引起通气 功能障碍,表现为Ⅱ型呼吸衰竭;气道、肺胀、 肺血管疾患所致为肺衰竭,肺实质和血管病变引 起换气功能障碍,表现为Ⅰ型呼吸衰竭,严重气 道阻塞性疾病影响通气功能,造成Ⅱ型呼吸衰竭。 (发病机制)
10
• 3、呼吸系统 • 低氧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 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强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增 快,随着其程度加重,逐渐迟钝。对呼吸中枢的 作用是抑制。二氧化碳是强有力的呼吸中枢兴奋 剂,但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渐适应,会对呼吸中枢 产生抑制和麻醉效应,只能靠低氧对外周化学感 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呼吸运动。所以此时若给予高 流量氧反而抑制呼吸。
16
慢性呼吸衰竭
支气管肺疾病:慢阻肺、严重肺结核、肺间 质纤维化、胸部手术、外伤、广泛胸膜增 厚、胸廓畸形、脊髓侧索硬化症
17
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 呼吸费力,呼气延长,严重时 呼吸浅快 2、神经症状 先兴奋后抑制,特别是肺性脑 病时应和脑血管意外作鉴别诊断 3、循环系统表现 体表静脉充盈、温暖多汗、 血压升高、脉搏洪大、搏动性头痛
18
诊断 血气分析
19
治疗 原发病治疗、保持气道畅通、恰当氧疗 1、氧疗 2、机械通气 3、抗感染 4、呼吸兴奋剂 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呼酸是一慢性过程,需要机 体增加碱储备来代偿,故纠正呼酸的同时要注意 代碱的纠正,如补充精氨酸盐和氯化钾。
5
•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 1、肺通气不足 PACO2=0.863×VCO2/VA • 2、弥散障碍 速度取决于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 气体弥散系数、肺泡膜弥散面积、厚度、通透性、 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心排量、血红蛋白含量、 通气血流比例。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为0.72s, O2完成时间为0.25~0.3s,CO2为0.13s,CO2的 弥散能力O2的20倍
6
• 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 要得到充足的O2并排出CO2,除正常的肺通气功 能和良好的肺泡膜弥散功能外,还取决于通气血 流的正常比例。其失调有两种情况:部分肺泡通 气不足:肺泡萎陷、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 比例减小,致肺动静脉样分流或功能性分流;部 分肺泡血流不足:肺血管病变,比例增大,致无 效腔样通气。主要是低氧血症:动脉与混合静脉 血氧分压差为59mmhg,二氧化碳则为5.9mmhg, 氧解离曲线呈S形,平台段,二氧化碳解离曲线生 理范围内呈直线。
7
• • • •
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肺动-静脉瘘 5、氧耗量增加 发热、寒战、呼吸困难,氧耗量增加导致 肺泡氧分压下降时人体通过增加通气量来 代偿,若伴有通气功能不足者在氧耗量增 加同时则会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
8
•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 1、中枢神经系统:缺氧;CO2潴留,由缺氧和二氧化碳 潴留所致精神神经症候群称为肺性脑病或CO2麻醉,目前 认为低氧血症、CO2潴留、酸中毒共同损伤脑血管和脑细 胞是最根本的发病机制。 • 脑血管扩张、血流阻力降低、血流量增加以代偿脑缺氧。 缺氧和酸中毒损伤内皮细胞使其通透性增高,脑间质水肿; 红细胞ATP生成减少,钠钾泵功能障碍,细胞内钠和水增 加,致脑细胞水肿。结果脑组织充血、水肿、颅内压增高, 严重时脑疝。酸中毒使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生成增 多,也是肺性脑病以及缺氧、休克等病理生理改变难以恢 复的原因。
9
• 2、循环系统 一定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 升高使心率反射性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排血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腹 腔脏器血管收缩,冠脉血流增加,严重时 直接抑制心血管中枢,血管扩张,血压下 降,心律失常。长期慢性缺氧导致心肌纤 维化、硬化,缺氧、肺动脉高压及心肌受 损最终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14
诊断 1、动脉血气分析 2、肺功能 3、影像学 4、纤维支气管镜
15
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氧疗 Ⅰ型呼衰给予较高浓度氧不会引起二氧化 碳潴留,伴有高碳酸血症者的给氧浓度则能达到 氧分压60mmhg 指脉氧饱和度90%以上的最低值。 3、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 呼吸兴奋剂 机械通 气(维持必要的肺泡通气量,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改善气体交换效能,呼吸肌得以休息) 4、病因治疗 5、一般支持疗法 6、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监测与支持
2
• 完整的呼吸功能包括外呼吸、内呼吸、气 体运输。外呼吸由肺通气(肺泡气与外界 气体交换)和肺换气(肺泡气与血液间气 体交换)组成。外呼吸的完成依赖于呼吸 中枢、神经传导系统、扩张良好的胸廓、 健全的呼吸肌、畅通的气道、正常的肺组 织、肺循环。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病因: 气道阻塞性病变 肺组织病变 肺血管疾患 心脏疾病 胸廓与胸膜病变 神经肌肉疾病
12
急性呼吸衰竭
• 病因:严重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呼吸道阻 塞性疾病、重度哮喘、肺血管疾病、胸廓 手术或外伤、气胸、急剧增加的胸腔积液、 颅内感染、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脊髓 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颈椎 外伤
13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发绀 外周性(休克末梢循环障碍)、中央性 (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精神神经症状 循环系统表现 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
1
• 定义: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 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 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 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 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诊断依赖于 血气分析: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 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 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
11
• • • •
4、肾功能 5、消化系统 6、呼吸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ph取决于碳酸氢根和碳酸的比值, 前者靠肾脏调节(1~3天),后者靠呼吸调节(数小 时),因此ph 会急剧下降;组织细胞能量代谢的 中间过程受抑制,能量生成减少,乳酸无机酸增 多,致代谢性酸中毒,钾转出细胞外,高钾血症; 长期二氧化碳潴留,碳酸氢根也维持在较高水平, 致呼酸合并代碱,低氯血症。
4
• • • •
分类: 一、急性和慢性(发病急缓) 二、Ⅰ型和Ⅱ型(动脉血气) 三、泵衰竭和肺衰竭 呼吸中枢、外周神经系统、 神经肌肉组织、胸廓称为呼吸泵,通常引起通气 功能障碍,表现为Ⅱ型呼吸衰竭;气道、肺胀、 肺血管疾患所致为肺衰竭,肺实质和血管病变引 起换气功能障碍,表现为Ⅰ型呼吸衰竭,严重气 道阻塞性疾病影响通气功能,造成Ⅱ型呼吸衰竭。 (发病机制)
10
• 3、呼吸系统 • 低氧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 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强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增 快,随着其程度加重,逐渐迟钝。对呼吸中枢的 作用是抑制。二氧化碳是强有力的呼吸中枢兴奋 剂,但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渐适应,会对呼吸中枢 产生抑制和麻醉效应,只能靠低氧对外周化学感 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呼吸运动。所以此时若给予高 流量氧反而抑制呼吸。
16
慢性呼吸衰竭
支气管肺疾病:慢阻肺、严重肺结核、肺间 质纤维化、胸部手术、外伤、广泛胸膜增 厚、胸廓畸形、脊髓侧索硬化症
17
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 呼吸费力,呼气延长,严重时 呼吸浅快 2、神经症状 先兴奋后抑制,特别是肺性脑 病时应和脑血管意外作鉴别诊断 3、循环系统表现 体表静脉充盈、温暖多汗、 血压升高、脉搏洪大、搏动性头痛
18
诊断 血气分析
19
治疗 原发病治疗、保持气道畅通、恰当氧疗 1、氧疗 2、机械通气 3、抗感染 4、呼吸兴奋剂 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呼酸是一慢性过程,需要机 体增加碱储备来代偿,故纠正呼酸的同时要注意 代碱的纠正,如补充精氨酸盐和氯化钾。
5
•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 1、肺通气不足 PACO2=0.863×VCO2/VA • 2、弥散障碍 速度取决于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 气体弥散系数、肺泡膜弥散面积、厚度、通透性、 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心排量、血红蛋白含量、 通气血流比例。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为0.72s, O2完成时间为0.25~0.3s,CO2为0.13s,CO2的 弥散能力O2的20倍
6
• 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 要得到充足的O2并排出CO2,除正常的肺通气功 能和良好的肺泡膜弥散功能外,还取决于通气血 流的正常比例。其失调有两种情况:部分肺泡通 气不足:肺泡萎陷、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 比例减小,致肺动静脉样分流或功能性分流;部 分肺泡血流不足:肺血管病变,比例增大,致无 效腔样通气。主要是低氧血症:动脉与混合静脉 血氧分压差为59mmhg,二氧化碳则为5.9mmhg, 氧解离曲线呈S形,平台段,二氧化碳解离曲线生 理范围内呈直线。
7
• • • •
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肺动-静脉瘘 5、氧耗量增加 发热、寒战、呼吸困难,氧耗量增加导致 肺泡氧分压下降时人体通过增加通气量来 代偿,若伴有通气功能不足者在氧耗量增 加同时则会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
8
•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 1、中枢神经系统:缺氧;CO2潴留,由缺氧和二氧化碳 潴留所致精神神经症候群称为肺性脑病或CO2麻醉,目前 认为低氧血症、CO2潴留、酸中毒共同损伤脑血管和脑细 胞是最根本的发病机制。 • 脑血管扩张、血流阻力降低、血流量增加以代偿脑缺氧。 缺氧和酸中毒损伤内皮细胞使其通透性增高,脑间质水肿; 红细胞ATP生成减少,钠钾泵功能障碍,细胞内钠和水增 加,致脑细胞水肿。结果脑组织充血、水肿、颅内压增高, 严重时脑疝。酸中毒使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生成增 多,也是肺性脑病以及缺氧、休克等病理生理改变难以恢 复的原因。
9
• 2、循环系统 一定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 升高使心率反射性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排血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腹 腔脏器血管收缩,冠脉血流增加,严重时 直接抑制心血管中枢,血管扩张,血压下 降,心律失常。长期慢性缺氧导致心肌纤 维化、硬化,缺氧、肺动脉高压及心肌受 损最终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14
诊断 1、动脉血气分析 2、肺功能 3、影像学 4、纤维支气管镜
15
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氧疗 Ⅰ型呼衰给予较高浓度氧不会引起二氧化 碳潴留,伴有高碳酸血症者的给氧浓度则能达到 氧分压60mmhg 指脉氧饱和度90%以上的最低值。 3、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 呼吸兴奋剂 机械通 气(维持必要的肺泡通气量,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改善气体交换效能,呼吸肌得以休息) 4、病因治疗 5、一般支持疗法 6、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监测与支持
2
• 完整的呼吸功能包括外呼吸、内呼吸、气 体运输。外呼吸由肺通气(肺泡气与外界 气体交换)和肺换气(肺泡气与血液间气 体交换)组成。外呼吸的完成依赖于呼吸 中枢、神经传导系统、扩张良好的胸廓、 健全的呼吸肌、畅通的气道、正常的肺组 织、肺循环。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病因: 气道阻塞性病变 肺组织病变 肺血管疾患 心脏疾病 胸廓与胸膜病变 神经肌肉疾病
12
急性呼吸衰竭
• 病因:严重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呼吸道阻 塞性疾病、重度哮喘、肺血管疾病、胸廓 手术或外伤、气胸、急剧增加的胸腔积液、 颅内感染、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脊髓 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颈椎 外伤
13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发绀 外周性(休克末梢循环障碍)、中央性 (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精神神经症状 循环系统表现 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