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火郁发之
【李东垣:“火郁发之”-火郁3方】
【李东垣:“火郁发之”-火郁3方】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三方出于《脾胃论》, 皆为“甘温除热”之剂,温补、苦泻、升提乃制方之原则也, 亦开“甘温除大热”之先河。
火郁的治疗(一)辨治心法升阳散火①为通治,气虚补中益胃齐②。
识得治火个中味,别赏一番新天地。
注:①升阳散火:即升阳散火汤,此方为火郁通治之方。
②气虚补中益胃齐:补中,即补中益气汤;益胃,即升阳益胃汤。
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此三方为李东垣治疗火郁之效方,简称“东垣三方”。
(二)“东垣三方”1.升阳散火汤升阳散火汤是治疗慢性咽炎和感觉神经障碍的效方,为阳气遏型火郁证的代表方。
过食寒凉或木郁土壅,胃阳被遏,阳气不能发散,或向外郁于体表,或向上郁于咽喉。
笔者用东垣升阳散火汤,一是治疗糖尿病以四肢、胸背发热为表现的末梢感觉神经障碍,二是治疗火郁所致的慢性咽炎(似咳非咳,似痰非痰,咯声不断),诸法不效者,疗效显著。
附:升阳散火汤治验升阳散火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女,55岁。
双下肢烧灼感8年,伴大腿根部刺痛,静坐时明显,惧怕穿衣,夜间不能覆被,坐立难安,常以冰袋敷于下肢。
舌淡苔白,脉沉细略弦数。
诊断:火郁证。
证属阳气郁遏。
火郁发之,予升阳散火汤。
柴胡9g,升麻6g,防风9g,羌活15g,独活30g,葛根30g,生甘草9g,炙甘草9g,白芍30g,党参15g。
1个月后双下肢灼热减轻50%,刺痛轻60%。
继加减调理愈。
升阳散火汤治疗慢性咽炎患者,女,45岁。
慢性咽炎病史5年。
刻下:咽干、咽痒、咽灼痛、异物感,欲咳不出,干咳频频,劳累或闻异味后加重,影响工作和睡眠,伴鼻塞,口干口苦,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诊断:火郁证,火郁发之,予升阳散火汤加减。
葛根30g,升麻6g,柴胡9g,羌活12g,独活15g,防风9g,西洋参6g,白芍14g,生甘草6g,炙甘草6g,桔梗15g。
服14剂后,咽部症状明显减轻,夜间安睡。
升阳散火汤加治疗火郁案患者,女,61岁。
火郁发之
浅析“火郁发之”及临床应用摘要:《内经》认为火郁即心郁,后世医家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火郁不仅是心郁,也可以是五脏之郁;治疗当以宣散发越,开通郁闭为关键,使郁开气达,则火热才能顺遂其性,泄越外出。
由于火郁证的病位不同,病因有异,因而用药亦不尽相同。
“火郁发之”的治则,用于指导诸多火郁证的治疗。
关键词:火郁发之辛散临床应用一、“火郁发之”的理论渊源及意义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着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泄之。
”因心为火脏,故火郁即为心郁,后世认为,《内经》所说火郁之证不仅因外感所致,内伤因素也可导致,包括七情内伤:痰饮、瘀血、宿食停积等,凡是造成郁滞的因素均可导致火郁病证发生,从而出现气机闭而不通,或通而不畅,气血运行受阻,郁而化火之证。
[1]"王冰曰:“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
”[2]但是这种观点引来了后世医家很大的争议。
张景岳之说更为全面确且:“发,发越也,故当因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
”[3]后世多以升散,透达,升宣之品治疗外感表邪,内有郁热之火郁证,常用麻黄、升麻等药,且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凡因内伤因素所致之五脏郁火均可运用火郁发之之法。
二、“火郁发之”的临床应用1、治疗痤疮中医认为,痤疮属于内热盛,不得发散,郁久化毒,波及血分而成。
《内经》早有记载,《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迫为渣,郁乃痤”都说明痤疮的发生,与寒湿外侵,内热郁闭有关。
从发病部位来讲,面部属阳明胃,口唇属太阴脾,而痤疮最易发于这些部位,另外肺合皮毛,所以本病和肺,脾,胃相关;从病机讲,心主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肝主疏泄,肝气郁结,不得发散,化火成毒,故心、肝两脏亦关系密切中医讲了,气有余便是火,六气皆能从火化,五志郁久亦可化火,火郁,是内热( 尤其是湿热) 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火郁发之名词解释
火郁发之名词解释前言在中医理论中,火郁发是一种常见病症,它通常指的是身体内部的热气通过情绪、饮食等因素的影响而积聚起来,最终引发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详细解释火郁发的含义、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健康问题。
一、火郁发的定义火郁发是中医术语中的病症之一,属于内科疾病范畴。
它指的是体内火气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积聚在身体内部,最终引发相关症状的过程。
二、火郁发的症状火郁发的症状多种多样,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表现:1.情绪不稳定:患者常常出现脾气暴躁、易怒、易激动等情绪异常。
2.口干舌燥:嘴唇干燥、口腔粘膜干裂、口渴等症状。
3.失眠多梦:患者容易醒来、入睡困难,同时伴随睡眠的多梦现象。
4.面部发红:面部常常出现潮红、面色憔悴等现象。
5.发热口渴:体温升高,皮肤干燥,口渴难耐。
6.头痛头晕:头部常常出现疼痛、晕眩等不适感。
7.便秘:大便干燥、不易排便,甚至伴随便血等症状。
8.尿黄赤:尿色深黄、赤红,尿频尿急等现象。
三、火郁发的原因火郁发的原因复杂多样,以下是常见的几个方面:1.情绪不稳定: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情绪波动频繁,长期积累导致火气郁结。
2.饮食不当:过食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3.不良生活习惯:熬夜、过度劳累、心理压力等不良生活习惯。
4.药物刺激:长期大量使用刺激性药物,如抗生素、阿司匹林等。
5.外界环境:干燥、寒冷的环境,紫外线辐射等因素。
四、火郁发的诊断中医对火郁发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生活习惯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2.脉诊:中医重视脉搏的变化,通过脉搏的强弱、快慢、细粗等特点来判断火气郁结的情况。
3.观察舌苔:中医舌诊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舌苔的颜色、厚度、湿润程度等变化可以反映出火气的情况。
4.辅助检查: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辅助一些检查来作为诊断的依据,如验血、尿检等。
升降散之火郁发之
升降散之火郁发之作者/夏克春火郁发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
火郁的形成,正是由于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邪气阻滞气机,内郁不宣,蕴蓄于里,升降出入失常所致。
火郁发之理论可以指导温病及内科杂病的治疗。
赵绍琴教授认为,温病的本质是郁热,卫气营血皆然。
杨栗山:“温病得于天地之杂气,怫热在里,由内而达于外。
”又云:“在温病,邪热内攻,凡见表证,皆里热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
”故尔,治疗温病必须贯彻宣发气机、透邪外达的治则,不可徒执清热养阴,遏伏气机。
宣透为治疗温病之要义。
宣,指宣散、宣发、宣通、宣畅;透,指透泄、透发。
宣透的治法属于祛邪的范畴,它的特点在于为邪气寻找出路以引邪外出。
比如,温病的卫分证,属肺卫郁热证。
因此,卫分证的治疗应辛凉清解,宣郁清热。
此辛散意在开郁,并非发汗解表。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提出“在卫汗之可也”,他认为这并不是应用汗法,绝不能用辛温发汗之法,当用辛凉清解之法,清解肺卫热邪,使邪去热清,卫疏三焦通畅,营卫调和,津液得布,自然微微汗出而愈,虽不发汗而达到了汗出的目的。
“汗之”不是方法而是目的。
赵绍琴教授以善治疑难重证而著称。
他创造性地把温病卫气营血的理论应用到内科杂病治疗中,他认为内科病症多由邪气阻闭气机,人体气血循行障碍,内郁不宣,邪气不得泄越,蕴蓄于内引起。
所以内科杂病的治疗,可用解郁、疏利、宣泄等法,开散郁结,宣通其滞,调畅气血,通达营卫。
在火郁发之的治疗时,赵绍琴教授喜用升降散(白僵蚕、蝉蜕、广姜黄、生大黄),寒温并用,升降相因,宣畅三焦,条达气血,使周身气血流畅,火郁之邪可得宣泄疏发。
根据他的经验,治火郁证需酌加风药,如防风、荆芥穗、苏叶等,以风药行气开郁,调畅气机,通达腠理而发其郁火。
升降散药仅四味,其中僵蚕、蝉蜕袪风解痉、散风热、宣肺气,宣阳中之清阳;大黄、姜黄荡积行瘀、清邪热、解温毒,降阴中之浊阴;又加黄酒为引,蜂蜜为导。
“火郁发之”浅议
《 山海经 ・ 中 山经 ・ 脱扈山》 : “ 脱 扈之 山 有 草焉 ,其 状 如葵 叶 而 赤华 , 荚实, 实如棕 荚 , 名 日植楮 , 可 以 已疯 , 食 之不 眯 。” 疯在《 山 海经 》 中 出现 了一 次 , 郭璞注 : “ 疯, 病也 。” 《 淮南 子 》 曰: “ 狸 头 已疯也 。 ” 《 太 平御览 》 引郭注 作 “ 疯, 瘘也” 。 今 本作 “ 瘕, 病 也” , 今 有 以狸头疗 鼠疡 , 鼠疡 即瘘 。 故 疯 即瘘也 。 疯为 小名 , 而瘘 为 大 名 。瘘 , 颈下 瘰疬 之 总称 , 其 长形 而 移动 者 , 名为 疯 , 诸 如 鼠之 窜 动, 故俗 又称 之 为老 鼠疬 。 疯在《 黄 帝 内经 》 、 《 难经》 、 《 伤 寒 杂 病论 》 中 皆没 有 出 现 , 笔 者 考 究 了《 汉 语 大字 典 》 、 《 中医大 辞 典》 、 《 中医辞 海 》 、 《 中华 医学 大 辞 典》 等f 7 】 , 皆无疯 的收 录 , 可 见其 已经消 亡 , 或者 说其 已经被 瘘 代替 , 在历 史 的演 变 中以别 的方 式存 在[ 8 1 。 综上 , 本文 论述 的 6 个 病症 名词 皆为单 音 节词 , 这 一 方 面说 明 在 先秦 时期 这 些疾 病 已经 客 观存 在 ,每一 个病 症 名词 都 是对 该 病 本 质作 出的描 述 ;另一 方 面说 明古 人 在病 名 选择 时注 意 到 了用 词 疗法 。 的精炼 、 缜密 , 这 也成 为后 世 中医学 病名 命名 的一 大特 色 。但是 , 也 综上 , 疽 即痈 疽 , 为急 性 化 脓性 疾 病 , 《 五 十二 病 方 》 、 《 黄 帝 内 正 是这 种 简 洁 , 不 可 能把 一种 疾病 的所有 本质 特征 全 部概 括 出来 , 经》 和《 伤 寒杂 病论 》 皆为此 义 。 于是 , 后 世 医家 可 从不 同角 度 对疾 病 进 行命 名 , 出现 了一 病 多 名 , 5 瘘 名 实 异 同的现 象 。 当代 ,中 医病 名 的规范 化研 究 也是 一 个 重要 课 《 山海经 ・ 中 山经 ・ 半 石 山》 : “ 半石 之 山 …… 多腾 鱼 , 状 如鳜 , 居 题 , 我 们在 研 读古 籍 的时 候 , 准确 把握 其 中名 词 的含义 显 得更 为 重 逵, 苍文 赤尾 , 食者 不痈 , 可 以 已瘘 。” 要, 值得 我们 去 学 习研究 。 瘘在 《 山海经 》 中出现 了一次 , 郭璞 注 : “ 瘘, 痈属也 , 中多有虫 。” 参考 文献 《 说文 ・ 广部》 云: “ 瘘, 颈肿也 。” 竹简 《 脉书》 云: “ ( 病) 在颈, 为瘘 。” 【 1 ] 相 鲁 闽. 《 山海经》 病症名释义[ J ] . 中 医学报 , 2 0 1 1 , 2 6 ( 9 ) : 1 1 5 1 — 1 5 2 . 瘘在《 黄 帝 内 经》 中出 现 了 6 次[ 6 1 , 含 义 有二 : 一名 为 颈 项 瘰疬 1 漏疮 之 类 的皮 肤病 , 溃 破后 , 不 易 收 口。如 《 素问・ 生气 通 天论 篇 》 : [ 2 1 -  ̄瑞鹤 . 《 山海 经》 病 名考 ( 下) l J 1 . 长 江 学术 , 2 0 0 6 ( 3 ) : 1 3 7 — 1 4 4 . “ 开 阖不 得 , 寒 气从 之 , 乃生 大偻 , 陷脉 为瘘 。 ” 二指 曲偻 之证 。 如《 灵 [ 3 ] 周德 生 , 何 清湖. 《 五 十二 病 方 》 释 义【 M ] . 太原 : 山 西科 学技 术 出版 2 0 1 3 . 枢・ 邪气 藏 府病 形 》 : “ 肺 脉 急甚 为癫 疾 ,微 急 为寒 热 ……微 缓 为痿 社 . 瘘 。” 【 4 ] 李 良松 , 郭 洪涛. 出入 命 门 中医文化 探 津 【 M 】 . 北京: 中国人 民大 学 2 0 0 9 . 在《 难经 》 、 《 伤寒 杂 病论 》 中瘘没 有 出现 , 在 随后 的疾病 名 词 演 出版 社 . 变 过程 中 , 瘘 的意思 有 所 增益 , 汉 以后 , 腋下 肿 块 亦谓 之 瘘 , 《 诸 病 [ 5 ] 周 海平 , 申洪砚 , 朱孝 轩. 黄 帝 内经 大词典 【 M ] . 北京 : 中 医古籍 出版 2 0 o 8 . 源 候论 》 列颈 九 瘘 之外 , 更 有 三 十六 瘘 之 名 ; 《 肘后备急方》 有 治 鼠 社 . 瘘 十余 方 。《 中医大 辞 典 》 认 为: 凡 溃疡 疮 口处 流脓 , 经 久 淋 沥 不 [ 6 ] R 0 渡舟 . 伤 寒论辞 典 [ M ] . 北京 : 解放 军 出版社 , 1 9 8 8 . 止, 犹如 滴漏 , 故 名之漏 。 今 疮 之 日久而 生漏 管者 , 亦 日瘘 , 有瘘疮 、 [ 7 ] 谢 观. 中华 医学大辞 典【 M] . 沈阳 : 辽 宁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 1 9 9 4 .
浅论“火郁发之”
浅论“火郁发之”杨琳;张丽萍【摘要】[目的]探究“火郁发之”的基本内涵,剖析历代医家关于火热病的论述,以期拓宽“火郁发之”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
[方法]运用概念思维的方法,对“火郁”的病因病机、“火郁发之”治则的具体内涵进行逐一阐述。
搜集整理历代医家对“火郁发之”的论述,并列举相关方剂以深化思考。
[结果]火郁之症的产生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端,其机理是人体中的火气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升降出入之机失去常度,郁遏停滞在某一部位,火性不得泄越所致。
《内经》中首载“火郁发之”,即对火郁之病,因势利导,通过宣发郁热,疏散郁结,使气之开合、升降、出入协调,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
张仲景在《伤寒论》较完备地论述了“火郁发之”的含义及机理。
金元以降,历代医家对此多有发挥,或从外感,或从内伤,自成体系创立名方,使该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
[结论]自《内经》提出“火郁发之”理论以来,后世医家对火郁之证的认识逐步深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
近年来,“火郁发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其学术价值值得总结、继承、推广。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3页(P727-729)【关键词】火郁发之;火郁证;火热病;治则;辨证论治;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作者】杨琳;张丽萍【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医药卫生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年 10 月第 39 卷第 10 期“火郁发之” 语出《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 火郁与木郁、土郁、金郁、水郁合而为五郁,原属五运六气学说的范畴,该学说以“天人合一” 的整体观念为指导,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干支符号作为演绎的工具,主要研究天象、气象、物候和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及规律。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 及临床意义
的基础上减桂附而立方,成为后世补肾法中的一个基本方,被后世广泛应用,并在多种肾虚病证中化裁使用。
经近代研究本方有滋阴补肾,增强免疫力,抗疲劳,强身体,扶正固本,降脂降压,抗衰老等功用。
被用于许多肾虚的老年疾病中,以上仅列常见的几种。
(收稿2002208201;修回2003203218)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及临床意义许爱英 党炳林 陕西中医学院(712083) “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
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
火郁即为心郁,心为火脏,《内经》由此提出了火郁病证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
后世认为,“火郁发之”中的火郁不仅单指心郁,而对火热所致诸多病证的辨证论治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故就火郁发之理论及临床意义作一探讨。
1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 《内经》所言五郁为五行之郁,是因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人与天地相应,五脏化生于五行之气,故五郁即指五脏郁发的疾病。
火郁即为心郁,心为火脏,因运气的太过、不及而外感风寒,心气不舒,邪热怫郁于内而形成。
其治“发之”多以汗解,如王冰曰:“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
后世认为,《内经》所说火郁之证不仅因五运六郁即外感所致,内伤因素也可导致,包括七情内伤、痰饮、瘀血、宿食停积等,凡是造成郁滞的因素均可导致火郁病证发生,从而出现气机闭而不通,或通而不畅,气血运行受阻,郁而化火之证。
也就是说火郁之证多是无形之火被有形之邪所阻隔,不能正常发散发越,以致陷伏于里,产生多种病证。
正如《赤水玄珠・郁证门》所说:“夫郁者,结滞而不通畅之谓,当升而不得升,当降而不得降,当变化而不得变化,所以为郁”。
关于火郁证的治疗后世予以充分的发挥,以升散、透达、疏导、宣通等法治疗,使郁开气达,则火热多可自散。
可见,凡五脏之火郁,以升散透达之法治之者,均属“火郁发之”理论范畴,这是后世在《内经》基础上对该理论的发展。
2 火郁发之的临床运用 火郁证是火热郁结于内,气机升降受阻,出入不利所导致。
论火郁发之李士懋
三 宝 中普 有 香 窜之 气 药
开郁通
,
(一) 伤寒
:
风 寒外 束
、
阳 郁于 内 者
、
窍
,
透邪 外 达
,
热 陷 心 包 与 疲 血 搏结 者
,
,
如 麻 黄汤
,
葱 豉汤
柴 葛解 肌
于 清 心 开 窍 方 中 加 入 活 血 祛癖 之 品
以 祛其
荆 防 败 毒 散等
热结 阳明者
,
臀可 解 凤 寒 在 表 之 郁
, 。
散 一 方 治木 郁 而 诸 郁 皆 愈
者
,
故 内伤 而 致 火 郁
,
( 《 温 病 纵 横 》 ) 宣 展 气机
尚有
,
逍 遥 散乃 为 要 方
,
若 过 食 生 冷 而 脾 阳郁 升 发清阳
, ,
白虎 汤 证
共脉 洪无沉 象
, ,
,
但 仍属 郁 热
。
只
遏 化热 者
上乘
,
宜 升 阳散 火 汤 等
:
火郁 发 之
, ,
王冰 以 汗训发
,
。
发之 固 火 郁证
(一) 脉
《 四言 举要 》 云
·
“
火 郁多
然 包括 汗 法
然 其 意远 此 汗 之 要 广
。
《 医 家心 法
年第
3
诊法 》 亦云
:
“
拂郁 之
的 治疗 关 健
在于 宣畅 气 机
使所 郁 之 火 能
。65 革
期
够发 越 透 达
共窗
,
。
张 景岳 形 象 地 譬 喻 为
火郁发之…李士懋
火郁发之…李士懋高血压属多发病、常见病,可引发心、脑、肾等多种并发症。
西医对此病的控制,快速而有效,但多是治标,且需终生服药,中医对此病有明显优势。
但如何将高血压与中医理论体系挂起钩来,我们主要是通过高血压头晕、头痛等常见症来辨。
头晕头痛原因甚多,郁火乃其一也。
所以清透郁火,亦为治疗高血压的一项重要法则。
例105:郁火生风孟某,男,42岁。
2006年9月8日初诊:高血压一年,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等降压药,控制在140-150/100-110mmHg左右,即刻测140/110mmHg。
头懵面胀,目花,胸闷,右臂时麻,足冷,晨起恶心,大便溏日三次。
脉沉弦滞而数,舌暗红苔白少。
证属:气滞热郁化风。
法宜:宣透郁热,息风。
方宗:升降散加味。
僵蚕15g,蝉蜕9g,姜黄12g,栀子12g,连翘15g,赤芍12g,葛根15g,桑叶10g,菊花8g,苦丁茶8g,薄荷5g,全蝎10g,蜈蚣10条,钩藤15g,地龙15g。
7剂,水煎服,嘱停西药。
2006年9月15日:症减,血压130/90mmHg,脉转沉滑数,舌同上。
上方加胆星10g,竹茹8g,天竺黄12g,黄连8g。
2006年10月14日:上方共服28剂,已无何不适,血压130/90mmHg脉滑略数,舌略暗红。
上方继服14剂。
〔按〕脉沉弦而滞,乃气机郁结;沉而数,乃火热内郁。
郁火上攻而头懵胸痛,阳郁不达而足冷。
便溏日三次,因脉为火郁,故此便溏不以脾虚看,乃郁火下迫使然。
“火郁发之”,即祛除壅塞,展布气机,透热外达。
方取升降散合栀子、连翘、桑叶、薄荷、葛根等,皆为透热而设。
蜈蚣、全蝎、地龙、钩藤等,息风解痉。
在停降压药后,仍获效。
例106:痰热化风王某,女,66岁。
2006年3月6日初诊:高血压三年,160~170/90~100mmHg,头晕头痛,胸痛背痛,心悸,下肢憋胀疼痛,腰髋酸痛,多梦,咽干。
即刻血压145/95mmHg。
血糖8.4mmol/L,心电图:室早。
现服硝苯地平。
对“火郁发之”的理解与应用
心、 胃经郁火 。清 ・ 杨栗 山《 伤寒瘟 疫条 辨》中言 : “ 是 方 不知 始 自何氏 , 《 二分晰义》 改 分两变服法 , 名 为赔 赈散 , 用 治温病 , 服之 皆愈 , 以为当随赈济 而赔之 也 , 予 更其名 同升 降散 。盖 取 僵蚕 、 蝉蜕升 阳中之 清 阳; 姜黄、 犬黄 , 降 阴 中之 浊 阴, 一 升 一 降, 内外通和 , 而杂气之流毒 顿消矣 。 ” 杨 氏将 其作 为治疗瘟 疫 的首要方 剂 , 对后世影 响较 大 方 中蝉衣透 散郁 热 ; 僵 蚕轻 浮
及激素等未能根治 ; 还 曾服 内有 鳖 甲等 中药汤 剂 , 更觉热 势增 高, 最 高达 3 9 . 7 ℃ 。现症 : 发热, 体温 3 8 . 3 ℃, 口苦 口干 , 胸 胁
开合 升降协调 , 恢复 阴阳平衡 , 治愈疾 病 的 目的。本法 多适 用 于外感热病 , 治疗本 于清解 热邪 , 常遵 《 内经》: “ 热者 寒之 , 温
参3 0 g , 生地 3 0 g , 麦冬 1 2 g , 黄连 1 0 g , 银花 3 0 g , 芦根 3 0 g , 竹茹 1 5 g , 丹参 3 0 g , 竹叶 1 2 g , 白芍 1 5 g , 甘草 1 0 g , 羚羊 角粉 3 g ( 冲 服) 。二诊 : 七剂后 热势渐退 至 3 7 . 5 ℃左 右 , 口苦 口 r减轻 , 大
《 温病纵横》 之 阐 释较 为 贴 切 : “ 至于透风于热外 , 应广义 理解 ,
张珍玉“火郁发之”理论探究及应用分析
张珍玉“火郁发之”理论探究及应用分析任海燕【摘要】继承张珍玉教授思想,对“火郁发之”理论进行深入探究.认为“火郁”为“心郁”;“火郁发之”理论启示“火郁”所致之证病位在“心”;病机在“郁”,“心郁”乃为心“主通明”、“主降”之特性受到抑制,进而使心之功用失常产生疾病;治疗思想为“顺势而治”,治疗法则为“发之”,如疏通气血、活血祛瘀、通阳、调神、散热泻火等均属“发”法范畴.同时,结合张珍玉教授治疗口疮之病案,根据“火郁发之”理论对其临床治疗用药加以分析,进一步阐释“火郁发之”理论的临床应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21)005【总页数】2页(P612-613)【关键词】火郁发之;心郁;发之;顺势而治;口疮【作者】任海燕【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15“火郁发之”理论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即五郁之发乃因五运之气太过不及、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人与天地相应,亦能因郁致病。
正如张介宾所说:“经言五郁者,言五行之化也。
气运有乖和,则五郁之病生矣(《景岳全书·郁证》)。
”后世医家将“火郁发之”理论加以发挥应用时,多将“火郁”之“火”释为病因,等同六淫之火而论。
如王冰注释《内经》“火郁”时言:“火郁发之,谓汗之令其疏散也”,此说局限了“火郁发之”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张珍玉教授以前人所论为依据,并结合临床提出“火郁”为“心郁”之说。
笔者根据其思想对“火郁发之”理论进行探究,并结合病案加以说明。
1.1 “火郁”的病位及病机“火郁发之”理论中“火郁”为“心郁”,而“火郁”所致之证病位在“心”,病机在“郁”。
1.1.1 “火郁”所致之证病位在心根据天人相应观点,将五行与五脏相配属,在火为“心”,“火郁”即为“心郁”。
马莳言:“此言五郁,人体之郁也,或有天时之郁而成之者,或以五脏之郁而自成者。
火郁发之教学内容
浅析“火郁发之”及临床应用摘要:《内经》认为火郁即心郁,后世医家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火郁不仅是心郁,也可以是五脏之郁;治疗当以宣散发越,开通郁闭为关键,使郁开气达,则火热才能顺遂其性,泄越外出。
由于火郁证的病位不同,病因有异,因而用药亦不尽相同。
“火郁发之”的治则,用于指导诸多火郁证的治疗。
关键词:火郁发之辛散临床应用一、“火郁发之”的理论渊源及意义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着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泄之。
”因心为火脏,故火郁即为心郁,后世认为,《内经》所说火郁之证不仅因外感所致,内伤因素也可导致,包括七情内伤:痰饮、瘀血、宿食停积等,凡是造成郁滞的因素均可导致火郁病证发生,从而出现气机闭而不通,或通而不畅,气血运行受阻,郁而化火之证。
[1]"王冰曰:“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
”[2]但是这种观点引来了后世医家很大的争议。
张景岳之说更为全面确且:“发,发越也,故当因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
”[3]后世多以升散,透达,升宣之品治疗外感表邪,内有郁热之火郁证,常用麻黄、升麻等药,且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凡因内伤因素所致之五脏郁火均可运用火郁发之之法。
二、“火郁发之”的临床应用1、治疗痤疮中医认为,痤疮属于内热盛,不得发散,郁久化毒,波及血分而成。
《内经》早有记载,《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迫为渣,郁乃痤”都说明痤疮的发生,与寒湿外侵,内热郁闭有关。
从发病部位来讲,面部属阳明胃,口唇属太阴脾,而痤疮最易发于这些部位,另外肺合皮毛,所以本病和肺,脾,胃相关;从病机讲,心主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肝主疏泄,肝气郁结,不得发散,化火成毒,故心、肝两脏亦关系密切中医讲了,气有余便是火,六气皆能从火化,五志郁久亦可化火,火郁,是内热( 尤其是湿热) 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火郁发之---赵绍琴
火郁发之---赵绍琴治温病要懂得火郁发之。
当然这些个火郁发之的理论,我在八零(年)啊(还)是七九(年)在中医杂志上讲过。
同时呢,那几年到别处讲去,我常讲火郁发之。
我记得我在西安给他们讲,他们都怪了,他们就认为真是(怪),他们就认为火啊,就应该泻火,凉(药才对),可是我讲了一次之后,后来又突出地讲了升降散,也别说,陕西他们那边治出血热,用升降散疗效很好,说这个跟我讲的有关系。
所以他不懂啊,你非得讲明白它。
因为有火,就懂得凉,吃凉药你懂。
火郁发之,这个道理不懂。
假若不懂得火郁发之,治疗一定就是错误的。
因为你不能发,你错误地用凉药,你当然是错的。
我在这儿再注解几句:什么叫火郁发之?因为有时候讲火郁发之,有一回我讲三个小时,人都不明白呢。
当然这么说一句,你们肯定不明白。
什么叫火郁?怎么发?火郁,火是病机。
那么这个火呢,假若真正是火的病,它有它的特征。
可是(有)两类,一类就是郁的时候,一类就是火热的时候,两大类。
郁的时候,一定以发为主,热的时候,一定以清为主。
那么火热呢,很明显的时候很(能)认识,就是眼睛红,舌头红了,口干了,口渴了,脉数了,有力了,发高烧了,都看做是火热。
长疖子了,长了大的脓疮,起码从中医认识都是火热,都懂。
是不是?脉有力,脉洪滑,脉数,高烧,口干,舌燥,小便红,大便干,都是火。
火热,清之,应该用清的法子。
就是火热清之,也要分出阶段,也不是一个泄就行了。
可是火郁(就)不明白了,明明的看出是一个寒证,什么叫寒证呢?四肢逆冷,寒战,面色苍白,你认为是寒证,你认为得吃四逆汤,我一看是火郁,应该发。
距离(差)远了,天天错,从古到今,不知错了多少人。
为什么你说是火郁呢?为什么说寒战倒是火呢?你念过病机十九条,“寒栗,如丧神守”,冷得打哆嗦,脸都苍白啊,没了神了,冷的,皆属于热。
这句话是《内经》的话。
你得深钻钻这个,你就明白了。
火郁的时候常常出现的是寒证,怎么知道是火郁呢?第一个,虽然症状是冷,可是你看看脉,是数,是细数,或者沉滑数,他郁啊。
火郁发之,不宜清热,用此方一升一降,透散郁火
火郁发之,不宜清热,用此方一升一降,透散郁火首先,火郁会有哪些表现?先看症状:容易烦躁,睡眠差,精神不振,但头汗出,或者无汗,手足不温,面色红或者暗,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再看舌头、脉象:舌质红,或者仅是舌尖红,舌体瘦薄,舌苔黄而干,脉象沉而燥。
什么叫“火郁发之”?“火郁发之”一词,首次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经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
”对于这条条文的内涵,著名医家王冰指出“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他认为,所谓的“发”是指通过发汗的方法,把郁于肌表的风寒之邪从汗而解,他的理论依据应该是源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太阳病篇》。
但是,“火郁发之”其实并不局限于发汗这一种方法。
著名医家张景岳说:“发,发越也,凡火郁之病,为阳为热之属也,…凡火所居,其有结聚敛伏者,不宜蔽遏,故当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非独止於汗也”所以,所谓的“郁”其实是指无形之火热或者阳气被有形之邪所郁遏,不能正常发散泄越,使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出现一系列火热症状的一种病理表现。
而所谓的“发”则是指发越郁火、舒展气机的一类治疗原则。
所以,针对火郁的治疗,不仅不应该局限于发汗这一种治法,更不应该见火则用苦寒清热,因为苦寒药易致阳气冰伏,反而会使郁热越来越严重。
简而言之,“火郁发之”,是指中医的基本治疗原则之一,其核心是郁,病理产物是火,治则是发之。
火郁是怎么形成的?金代医家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指出: “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
”由此可知,郁的本质是气机不畅。
只要能引起气机不畅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火郁。
《素问玄机原病式· 病机十九条》指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
则明确指出,风、寒、热、湿、燥、火等六气、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五志,过极皆可化火,尤其是与机体内的痰浊、瘀血、食积等病理产物相结合,更容易导致气机壅滞,升降出入失调,郁久而化火,形成火郁。
小议_火郁发之_
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5月/5日/第004版学术与临床小议“火郁发之”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李宝华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
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
因此,“发”是治疗火郁证的基本大法。
所谓“发之”,就是顺应火的炎上升发之性,运用宣散、升举、轻扬、疏通等治法,使郁火发越于外。
笔者曾见一女患者早已过青春期,却“生机勃发”,不时在口唇周围、背部长出一些黄豆大的火包,此起彼伏,久难消退。
她曾服用过一些清热下火的中药,但效果不显,下肢也越来越凉。
遂到襄阳市中医医院养生堂进行治疗。
医生根据她的体质,制定了中药熏蒸加上背部刮痧、拔罐的治疗方案。
坚持每周熏蒸1次,到了第4次,腿部终于感觉暖和了。
而后背部和面部的火包也渐渐消失。
现在,她不但火包很少发,而且全身调理得也很好。
治火郁之症,忌用寒凉的药物去“浇火”,而是要让火发出来。
就像室内温度很高,洒点水虽可暂时缓解,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如果把门窗打开,让风进来,温度则会很快下降。
上文患者的火就是下半身有寒气,导致气血不流通,导致上半身郁火。
通过中药熏蒸,让寒气去掉,气血流通,身上的火气自然消退。
笔者还想到临床中,当温病邪热已到气分,出现身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苔黄等症,但卫分又闭而无汗时,则必须用辛凉透达药,使病人微汗,则气分的热邪可以向外透散。
又如心火上炎,口糜舌烂,心移热于小肠,小便色赤而淋沥疼痛,则须泻心和小肠的火,用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导火下泄……凡此种种,不一而举,皆有“发”而治之之妙。
第1页共1页。
浅谈“火郁发之”
浅谈“火郁发之”浅谈“火郁发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本论原是阐述五运之郁的治疗,张景岳说:“天地有五运之郁,人身有五脏之应,郁则结聚不行,乃致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不化,而郁病作矣……大抵诸病多有兼郁,此所以治有不同也。
”从临床看,外感者六气皆可火化,内伤者阳盛、阴亏皆可表现为火热。
可以说,火热为病特多,且如景岳言“多有兼郁”。
火性炎上,喜升发,郁则不得升发而火病转盛,故必须发之”。
景岳又说:“凡火郁之病,为阳为热之属也,其脏应心、小肠、三焦。
其主在脉络,其伤在阴分。
凡火所居,其有结聚敛伏者,不宜蔽遏,故当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非独止于汗也。
”火有虚实,虚火由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所致,《内经》所谓:“阴虚生内热。
”论其治,唐·王冰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又有“引火归源·导龙入海”法。
实火又分内外,属内者,亦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
《内经》说:“阳盛生外热。
”“气有余便是火。
”当属此类。
属外者,多是感受外邪所致,其中温热邪气为主,风寒暑湿燥皆可化火,所谓“五气化火”。
实火为病,或为阳盛,或为邪热,热势激荡,耗伤气血阴阳,同时使正气拂郁,并往往正邪互郁,或郁在表,或郁在里,或郁在局部,若仅只以苦寒清泄为治,很难使疾病痊愈。
这就是《内经》“火郁发之”的机理所在。
故而历代医家为临床创制了大量“火郁发之”的方剂。
如麻杏甘石汤、升阳散火汤、防风通圣散、黄连上清丸、清震汤、海藻玉壶汤、火郁汤、荆防败毒散,等等。
皆以疏透宣发之品,开郁达邪,比如掀瓦救火,火有出路,不致横窜蔓延,同时又以苦寒清泄火热,愈期当速。
若火热郁于局部,攻冲肿痛,或与痰瘀结为有形,更是火郁明证,治疗必须遵“火郁发之”之则,才能痛止肿消,有形消平。
否则徒用专一清解,病必难除。
临床中常用的反佐法,是从反面来辅助主药,起着更好的疗效。
李士懋:升降散---火郁发之
李士懋:升降散---火郁发之导读升降散到底是怎样的一张方子,能得到蒲辅周、赵绍琴两位大家的如此赏识呢? 李老说,“余用升降散,主要掌握郁热这一关键,而不囿于温病一端”,这句话应该是本文的文眼,其余的深意就留给各位慢慢品味了。
升降散对温病的治疗,历代创立了许多有效方药,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宝库。
在诸多方药中,本书首推杨栗山之升降散。
杨氏以升降散为治温总方,其余14方,皆升降散之加减。
对杨氏治温15方,蒲辅周先生甚为赏识,于《蒲辅周医疗经验集》中悉予转录。
赵绍琴老师对升降散倍加赞誉,加减灵活,应用极广。
我受老师影响,应用升降散也颇多,疗效确切。
余用升降散,主要掌握郁热这一关键,而不囿于温病一端。
一.组成、主治龚廷贤《万病回春·瘟疫门》有:“内府仙方”一首:“僵蚕二两,姜黄、蝉蜕各二钱半,大黄四两,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枚。
治肿项大头病、虾蟆病。
大人服一丸,小儿减半,蜜水调服,立愈。
”杨栗山于《伤寒温疫条辨》云:“是方不知始自何氏,《二分晰义》改分量服法,名为赔赈散,予更其名曰升降散。
”“炼蜜丸又名太极丸。
”改后之升降散为: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去皮三钱,川大黄生四钱,合研匀。
病轻者分四次服,最重者分二次服。
黄酒两盅,蜜一两,调匀冷服。
杨氏将其列为治温15方之总方,主治病证计有:“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此方主之。
如头痛眩晕,胸膈胀闷,心腹疼痛,呕哕吐食者;如内烧作渴,上吐下泻,身不发热者。
如憎寒壮热,一身骨节酸痛,饮水无度者;如四肢厥冷,身凉如冰,而气喷如火,烦躁不宁者;如身热如火,烦渴引饮,头面浮肿,其大如斗者;如咽喉肿痛,痰涎涌盛,滴水不能咽者;如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
如斑疹杂出,有似丹毒风疮者;如胸高胁起胀痛,呕如血汁者;如血从口鼻出或目出,或牙缝出、毛孔出者;如血从大便出甚如烂瓜肉,屋漏水者;如小便涩淋如血滴点作疼不可忍者;如小便不通,大便火泻无度,腹痛肠鸣如雷者。
中医学“五郁”——火郁发之
中医学“五郁”——火郁发之
中医学中的五郁,指的是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这五种郁证。
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有“木郁达之,火郁发之, 土郁夺之, 金郁泄之, 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的描述。
张介宾曰:“发,发越也。
凡火郁之病,为阳为热之属也。
…凡火所居,其有结聚敛伏者不宜蔽遏故当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非独止于汗也。
”火郁,指火运之郁所致之心病。
发,宜散发越。
夏季应热反寒,当长不长为火郁;凡火盛郁闭之病,脏应心与小肠三焦。
后世认为火郁不专于心,五脏皆可有火郁之证,如明·孙一奎《医旨绪余》云:“凡瞀闷目赤,少气疮疡,口渴黄,卒暴僵仆,呕吐酸,狂乱,皆火郁证也。
”“火郁发之”指郁热在里,有结聚敛伏者,治疗当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故多以气辛之品,发越、发散火邪。
诸如东汉·张仲景用大青龙汤治疗外寒里热、用栀子豉汤治心烦懊恼、用升麻鳖甲汤治阳毒面赤咽痛唾脓血,北宋·钱乙用泻黄散治口疮,金·李果用普济消毒饮治头面赤肿、用升阳散火汤治齿腮肿痛等,皆属“火郁发之”之法。
《丹溪心法》还指出:“火盛者,不可骤用凉药,必兼温散。
”泻火之中佐以发散,则有阴阳相济、升降相从的配伍之妙。
另外,水克火,水为寒性而主敛,火郁为病往往与寒收敛太过有关,正所谓“寒包火”。
“发之”正是逆寒敛而散的治本之法。
【赵绍琴:火郁-外寒内热,火郁发之】精
【赵绍琴:火郁-外寒内热,火郁发之】精火郁郁热-火郁发之,开治火郁之门径火郁”一词最早出现在《内经》中,赵绍琴先生解说“火郁”形成的原因,说“火郁是由于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邪气阻滞气机,内郁不宣,蕴蓄于里而成。
”并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火郁发之',开治火郁之门径。
”火郁之证,无论在外感疾患或内伤杂病中均可见到,是属临床常见证之一。
其证虽属“火”邪为患,然因其火邪“郁”而未发,故临床见证多错综复杂,参差不一,有时反而见到寒象。
若不详诊细参,推究病本,往往容易误诊误治,甚至南辕北辙,轻者耽延时日,重则贻误人命,故临证不可不辨。
现谨谈谈本人对火郁证的认识及临床治疗体会,以供参考。
一、火郁的病因病机袓国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而升降出入又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升降出入运动,不断从自然界摄入所需物质,排出代谢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吐故纳新,维持气血循行不息,才能使脏腑功能健旺,生机蓬勃。
若一旦升降出入失常,气机滞塞,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百病由生,甚则危及生命。
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云:“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而火郁的形成,正是由于邪气阻滞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所致。
“火郁”一词,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火之与热,表现虽有所不同,但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而后世医家亦每有称“火郁”为“热郁”者。
其致病原因颇多,外感六淫邪气;内滞气、血、痰、饮、湿、食均可罹患。
究其病机,皆因邪气阻滞气机,引起人体气血循行障碍,内郁不宣,邪气不得泄越,蕴蓄于里,遂成火郁之证。
其郁愈甚则火愈炽,火愈炽则郁愈甚。
正如刘完素所云:“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火郁发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本论原是阐述五运之郁的治疗,张景岳说:“天地有五运之郁,人身有五脏之应,郁则结聚不行,乃致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不化,而郁病作矣……大抵诸病多有兼郁,此所以治有不同也。
”
从临床看,外感者六气皆可火化,内伤者阳盛、阴亏皆可表现为火热。
可以说,火热为病特多,且如景岳言“多有兼郁”。
火性炎上,喜升发,郁则不得升发而火病转盛,故必须发之”。
景岳又说:“凡火郁之病,为阳为热之属也,其脏应心、小肠、三焦。
其主在脉络,其伤在阴分。
凡火所居,其有结聚敛伏者,不宜蔽遏,故当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非独止于汗也。
”
火有虚实,虚火由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所致,《内经》所谓:“阴虚生内热。
”论其治,唐·王冰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又有“引火归源·导龙入海”法。
实火又分内外,属内者,亦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
《内经》说:“阳盛生外热。
”“气有余便是火。
”当属此类。
属外者,多是感受外邪所致,其中温热邪气为主,风寒暑湿燥皆可化火,所谓“五气化火”。
实火为病,或为阳盛,或为邪热,热势激荡,耗伤气血阴阳,同时使正气拂郁,
并往往正邪互郁,或郁在表,或郁在里,或郁在局部,若仅只以苦寒清泄为治,很难使疾病痊愈。
这就是《内经》“火郁发之”的机理所在。
故而历代医家为临床创制了大量“火郁发之”的方剂。
如麻杏甘石汤、升阳散火汤、防风通圣散、黄连上清丸、清震汤、海藻玉壶汤、火郁汤、荆防败毒散,等等。
皆以疏透宣发之品,开郁达邪,比如掀瓦救火,火有出路,不致横窜蔓延,同时又以苦寒清泄火热,愈期当速。
若火热郁于局部,攻冲肿痛,或与痰瘀结为有形,更是火郁明证,治疗必须遵“火郁发之”之则,才能痛止肿消,有形消平。
否则徒用专一清解,病必难除。
临床中常用的反佐法,是从反面来辅助主药,起着更好的疗效。
佐金丸方,黄连六两用姜汁炒,吴茱萸一两盐水泡,其中黄连苦寒泻火降逆为主,少佐吴茱萸之辛温以开郁散结,合而奏清肝泻火、开郁散结、下气降逆之功效。
观前贤疗疾,多以辛温开郁散结、破阴行阳之品,如吴茱萸、细辛、肉桂、川椒、干姜、附子等,其中有引经作用之一味或几味,加入大队或重剂苦寒药中,所谓反佐,达到同气相激、郁闭开而杀药(祛邪的清解药)入,而收良好疗效。
如此同样具“火郁发之”的含义,是“火郁发之”原则的具体应用。
临床寒凉药反佐用的较少,但理无二致,也是取其同气相激、郁闭开而杀药(祛邪的温热药)入的作用,或谓引阳入阴,使热药不致为阴寒所格拒,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病例:张某,女,32岁,瓷厂工人,1993年10月8日初诊。
近年来,头顶及两侧时感疼痛,腰及小腹胀坠隐痛,时缓时急,小腹尤甚,且触压痛。
皮肤怕触凉水,畏风冷,饮食尚可,大便一般,小便短黄,带下黄白相兼,量中等,月经紊乱,每潮量少
色黯,性生活接触痛,性欲减退,脉弦滑,舌质红、苔黄白兼有,稍腻。
病程迁延年余,多方医治,反复发作,甚感苦恼。
几处医院皆诊为慢性盆腔炎,观前中医所处方药,多为疏肝泄热、利湿解毒、行气活血、养阴益气之品。
观其脉症,当属湿热火邪内郁之证,冲任为之失调之候,拟发火郁、清邪热为治。
处方:防风5g,荆芥5g,细辛3g,桂枝5g,干姜3g,川椒3g,当归6g,连翘6g,赤芍6g,黄连4g,黄柏8g,焦栀子8g。
服上方3剂,诸症大减,患者心悦,后连续六诊,随证稍行加减,共服中药22剂,年余顽疾竟获痊愈,至今未见复发,一切如常。
本文以“火郁发之”为中心,余则从略,如内伤发热的病因病理就很广,有劳倦、七情、房室、烦劳、食积、瘀血等等方面,凡有兼郁,皆宜并用“发之”。
再如外邪所致发热,在临床中又要注意到病在少阳、邪伏募原、湿热蕴结等病证,不忘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这个根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