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狂人日记》课件

《狂人日记》课件

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 供职,后又随部迁住到北平。1918年在《新青年》 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 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继出版 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由 此进化论思想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思 想为主导。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 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 将。
后十年的杂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 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 《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 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 等专集中。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毛泽东认为:鲁迅是 “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 勇的旗手”, 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 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 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本文的结构:
1、吃人问题的提出:历史上的吃人传统(一至三节)
2、吃人问题的深化:现实遭遇吃人的威胁(四至十节) 3、吃人问题的反思:对人性黑暗的批判(最后三节)
主题:
批判和揭露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歌颂先知先觉者的形象 寄希望于孩子、于未来
艺术鉴赏:
本文与前三篇小说在写作上有什么不同?
1、没有情节链,狂人心理意识的流动 2、第一人称主人公自述方式 3、日记形式 4、文言小序
《狂人日记》——现代白话短篇小说开山作
• 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 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 • 笔名“鲁迅”首次出现于中国文坛
合作讨论:
1、何谓狂? 疯子,精神上不正常的人 2、为何狂? 认为被人要吃自己 3、怎样狂? 精神错乱、心理变态、主观臆想 4、真狂乎? 头脑清醒,先知先觉者形象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第4课《狂人日记》课件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第4课《狂人日记》课件

目 链
度的启蒙者。

拓展 探究
“狂人”是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一个奇特而又复杂的艺术形象。
一方面,“狂人”是一个真实的患迫害狂症的精神病患者,他的言行、
思维,都具有迫害狂症的特征。但另一方面,“狂人”又是一个具有现
代意识的封建社会中的叛逆者。在“狂人”的臆想疯话中,包含着许多
深刻的真理。“狂人”非常喜欢研究和思考问题,凡事喜欢寻根究底,
而且对问题有着一股不弄明白不罢休的精神。他在探究现实和历史时,
栏 终于发现了仁义道德的“吃人”本质。“狂人”对现实的认识也非常清 目
醒。他在看到了周围是一个可怕的吃人世界的同时,还能分辨出食人者
链 接
的种种类型。
拓展 探究
“狂人”不仅善于思考,具有清醒的认识,而且具有强烈的反传
统精神,对“从来如此”的封建道德、封建传统,敢于大胆怀疑和抨击,
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又使人感受到“狂人”为民族前途忧心如焚的灼热
链 接
感情。
拓展 探究
(2)阅读小序,并说说小序有什么作用。
提示:介绍了狂人的病症(迫害狂、臆想症——有人要吃他);说 栏 目
明了小说的由来(来自一篇日记);交待了小说的目的(供医家研究)。 链 接
拓展 探究
(3)试总结一下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栏 第一节“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比喻黑暗的长久;第二节“古久 目
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比喻、暗示中国几千年不变的传统文明。
链 接
拓展 探究
而第六节“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象征整个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凶险。读者通过作品中的这些关键性词句
所包含的象征、比喻、暗示的意义,通过联想可以体会到作品的实质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课件:第4课《狂人日记》 (共30张PPT)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课件:第4课《狂人日记》 (共30张PPT)
狂人日记
鲁迅
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在这里。
鲁迅1902年1月 毕业于南京矿物 铁路学堂,4月 赴日本留学,入 弘文学院。学时, 鲁迅毅然剪掉发 辫,拍摄了这张 照片,并赠许寿 裳。
百草园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初名周樟 寿,后改名周树人,在南京求学时学名为“周樟寿”。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学习。1904 年9月,入仙台医学专科学医。后弃医从文学(详见 《藤》一文),回到本国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 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 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 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上 万名民众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 墓题字。鲁迅被誉为“民族魂”。
(吃人问题的提出) 发展:写狂人进而看到亲人吃人,即在家庭内部有血 缘关系的亲人中也存在着这种可怕的现象。
(吃人问题的深化) 高潮:写狂人联想到妹子被吃掉,进一步认识到,原来 自己也是那个吃人传统的一部分
(吃人问题的反思) 结局:结论。急迫痛切的呐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 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对未来寄托希望)
(3)虚幻的感觉。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
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 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 生很不高兴。…….”“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 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狂人是精神病患者,他有着变态 的心理,混乱的逻辑,虚幻的感觉; 但他的所作所为又表现出他是一个封 建文化的反抗者,是一个开始觉醒的 知识分子,是一个孤独的叛逆者,勇 敢的战士。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狂人日记》课件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狂人日记》课件

(3)行动方式:文化批评
通过各种途径,一针见血,不留情面。 批判国民性试图达到对国民精神的改造,
是鲁迅创作中一以贯之的主题。
《狂人日记》
一、《狂人日记》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
一篇现代型短篇白 话小说 标志着五四新文学 创作的开端。
(一)鲁迅为什么要写《狂人日记》
(二)吃人意象的演变
1、吃人问题的提出——历史上的吃人 传统(题叙、第1——3段)
突破传统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 义结合的创作方法,为中国小说打开了 一个前所未有、完全陌生的审美视界。
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构成 小说的骨架、血肉
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构成 小说的灵魂
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三)狂人的形象
1、战士说 2、狂人说 3、狂人兼战士 狂人是一个兼有病狂与
清醒双重特征的反封建 战士的形象。
(四)“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
1、语言新——白话 2、结构新——日记 3、人物新——疯子 4、手法新——象征
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人物可以不
作详细交待,主人公可以无拘无束地 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情感波澜、意 识流向 更有真实感 “迫害狂”作为叙述主体
想投异路 报效祖国 弃医从文
东京 搞文艺
唤民众
北京 抄古碑
泻忧闷
北京 应索稿
挥战笔
悲哀寂寞 深刻反省 苦闷沉默 思索追寻 看到希望 作文呐喊
鲁迅的思想
对国民的看法和对国民性的批判 (1)基本观点
中国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
(2)问题的形成及来源
鲁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严峻思考,审视传 统文化,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其对民族更新改 造思考的切入点。

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狂人日记》文学赏析读书笔记整理PPT模板课件

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狂人日记》文学赏析读书笔记整理PPT模板课件

02
内容简介
作品简介
《稻草人》是叶圣陶1922年发表的 中国现代童话。 通过一个富有同情 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 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 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该作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为儿童创作的 文学作品之一。
作品简介
童话《稻草人》以稻草人的眼目,观照惨痛的世 情:可怜的农妇、可怜的渔妇、可怜的自杀者、 可怜的鲫鱼等等。然而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 人什么都挽救不了、改变不了。最终,在内疚感 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 与悲剧同眠。鲁迅:“《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 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出自《表·译者 的话》)
鲁迅在借鉴果戈理小说的同时,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得更为“忧愤深广”,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很好地表现了本 民族的生活和意识,而且在艺术手法方面,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抛弃本国的小说传统,在以自我表白为主要特征的日记体 小说中,仍然能很好地运用白描手法,极简明地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小说简介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篇白话 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此后陆续创作了《孔乙 己》《药》等小说,并亲自选编结集为《呐喊》《彷徨》与《故事新 编》。
《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 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 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 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 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 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 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
作品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 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 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

第1课《狂人日记+》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选读》+

第1课《狂人日记+》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选读》+
就是说他曾经做过打破封建传统活动。他还清楚的记得 徐锡麟的牺牲,这就说明他在发狂以前是一个革命者,而且 曾用当时革命者眼光来观察事物。迫害狂的病因总是与患者 受过迫害或者有受迫害的可能相联系的,他得病自然与他从 事革命活动有关,他是因为革命才被逼成疯子的。这样,在 这个狂人的性格中,就有了既是疯狂的迫害狂患者,又是清 醒的革命者的两种特征。
• 2.独特的心理描写。
• 变态的心理,混乱的逻辑和虚妄的幻觉。 等等狂人心理的描写和刻画。狂人见到所 有的人都是像要吃人,就是一种典型的迫 害狂患者的心理状态;狂人由女人骂小孩 推导出女人要吃人,由女人的要吃人推导 出大哥、母亲和自己都吃了妹子的肉,这 是典型的逻辑上的混乱。
• 3.采用了一些诸如象征、暗示、变态心理描绘等现代 主义手段。
• 《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念念不忘对封建 道德的批判、对愚昧国民的同性和鞭挞。无论是“很的月 光”,还是“赵家的狗”;无论是狼子村的炒吃心肝,还是 李时珍写的人肉可以煎吃,都既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的刻画, 也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结合。狂人的精神病状的描写是逼 真的,而他的几乎所有语言又都是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 他的形象本身的象征意义则更为突出。
示了封建主义“吃人”的罪恶,指出了封 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仁义道德)对人性的 扼杀。
3. 开处方
• 在毕淑敏的《红处方》中:“我希望您能在一 个清风拂面的早晨开始阅读,因为那个时 刻的神经比较坚强;我希望您在傍晚合上书 本之后,迅速离开我所描绘的那家医院, 返回到亲人们中间:我希望震惊是短暂的, 留下长久而宁静的思索……”
• 这是一种对人性的泯灭和恶化,是不尊重人,不 理解人,是摧残人性的表现。是一种群体的“伤 天害理”(从对吃人者的归纳上看,吃人的人囊括 了广大的人群,它不是一个,而是一类人,甚至 是全体,是人类的共同的恶,这是整个社会的弊 病,故拯救人必须从启蒙开始)。

狂人日记(课件)

狂人日记(课件)
重要的文学经典
狂人日记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价值 和地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
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狂人日记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所开创的文学流 派和风格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作家和作品。
作品评价与争议
01
作品评价
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
狂人日记(经典课件)
目录
• 引言 • 小说内容概述 • 狂人形象分析 • 艺术手法赏析 • 作品影响与评价 • 结语
01
引言
作品背景
时代背景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 会的末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 化,国运衰微。
文学背景
白话文运动正在兴起,白话文学 创作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狂 人日记》作为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C
故事发展
狂人因不满官场腐败和民族危机,开始了一 场寻求真理与光明的旅程。他游历各地,目 睹了社会的黑暗与苦难,逐渐认识到只有通 过革命才能拯救国家和人民。
结局
狂人最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共同投 身于推翻清朝的革命事业。
D
人物关系
01
狂人与他的家人
狂人的父母和妹妹,他们之间的关系紧张,因为狂人经 常为了正义事业而忽视家庭。
02
狂人与他的朋友
在旅途中,狂人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 为革命事业奋斗。
03
狂人与他的敌人
狂人在官场和民间都遭到了许多敌人的阻挠和陷害,他 们试图阻止狂人的正义事业。
主题思想
反对专制与腐败
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
小说通过狂人的经历,揭示了清朝末 年官场的腐败和黑暗,呼吁反对专制 统治,实现民主与自由。

狂人日记(经典课件)

狂人日记(经典课件)

这是一种政治机器和愚民思想 对人的残害。荼毒生灵最终的指向 不仅是统治者的残酷统治和它所赖 以存在的腐朽思想的专制,而且是 生灵们在长期愚民思想中的沉睡, 并由此形成了愚昧的积习。
他们不仅残害了那些饱受压迫、忍辱负 重的下层人民,而且杀害了那些优秀的觉 悟者和启蒙者,象夏瑜等人(铁屋子中的 呐喊者)。这是一种对人性的泯灭和恶化, 是不尊重人,不理解人,是摧残人性的表 现。是一种群体的“伤天害理”。从对吃 人者的归纳上看,吃人的人囊括了广大的 人群,它不是一个,而是一类人,甚至是 全体,是人类的共同的恶,这是整个社会 的弊病,故拯救人必须从启蒙开始 。
任志强:只给富人盖房
• 任志强‚狂语‛:中国就应该分‚穷人区‛、‚富 人区‛!‚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 • 2006年2月,在上海举办的一个房地产论坛上,任 志强说:‚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很正常。‛ 此言一出,任志强立马被推到了社会舆论的对立面。先 是媒体的口诛笔伐,后是网友的跟帖声讨,尤其是潘石 屹对他的抨击,更是把这场大讨论推向了高潮。任志强 依然理直气壮:‚没有巨大的利润支持,无法建设品牌, 因此房地产品牌就应该具有暴利。‛‚我没有责任替穷 人盖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我是一个 商人,我不应该考虑穷人;如果考虑穷人,我作为一个企 业的管理者就是错误的。投资者是让我拿这个钱去赚钱, 而不是去救济穷人。‛
聚焦中国狂人:离经叛道 语不惊人死不休
• 自古,“狂”在汉语里少有褒义;而今,中国却是 “狂人”辈出。他们不断冒出新观念,或离经叛道,挑战 常人行为惯势,或语不惊人死不休,天下舍我其谁。他们 也因此成为媒体、网络、百姓茶余饭后最挣眼球的“名 人”。 • 聚焦这些“狂人”,并不是为了掀起话语的“风暴”, 而是希望穿过这些狂言的尘烟,还原一个个鲜活生猛的个 体:地产商人、文人学者、“胡润榜”富豪、“80后”作 家,不管他们是否承认自己是“狂人”,也不管他们是否 狂得有理有据,他们犀利的锋芒还是划开了一道口子,让 人直面差异,撞击问题,甚至重新反思虚躁的社会人心。 • 当探照灯打在这个群体时,你会发现些许共性:胆大、 任性、重名声,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中似乎都有“站得住” 的底气,但从不谦虚,其“狂”法也各有千秋:任志强只 给富人盖房子,郝劲松却为5角钱状告铁道部;七十多岁 的李敖以文章为傲,二十出头的韩寒却得意于天赋、自立 而否定校园教育。

最新高中语文精品课件_狂人日记(B)

最新高中语文精品课件_狂人日记(B)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半个世纪以前,发出了来 自铁屋的呐喊,开辟了我 国小说发展的新时代。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 18 岁前先 后在家塾和三味书屋读书 , 1893 年到南京求学 , 1902年赴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 。 鲁迅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他在《自题小像 》一诗中表达了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在这种情感驱使下 ,鲁迅为了中国的维新而去 日本学医,后来弃医从文回国后奋身投入了辛亥革 命的宣传活动,甘当新文化运动的一名小卒,20年 代后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大声呐喊。
能因某一事物特征而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
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就是“迫害狂” 的病症。

作者为何冠之以“狂人”而非“疯子”? “我”不但怀疑周围的人,居然还试图改变它
2、“狂人”是怎么产生别人要吃他的想法 的? 先是觉得大家都仇视自己,然后因街上一 个女人打儿子时说的“我要咬你几口才出 气”而受到触动、“启发”,接着由听说 佃户吃了恶人的心肝而推论“他们会吃人, 就未必不会吃我”,“我也是人,他们想 要吃我了”。而且他还找出了别人要吃自 己的理由—— ①曾踹了古家的簿子(古旧先生的陈年流 水簿子); ②好人可以被翻作恶人; ③古来时常吃人:“易子而食”、“食肉 寝皮”,“易牙蒸子”、徐锡林(麟)心
1、关于“开山作”有哪些相关的知识点? 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奠定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石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
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
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杂志,笔名

《狂人日记》课件

《狂人日记》课件

04 《狂人日记》的影响与评 价对后世文学的影响01源自开启了中国现代白话文学的先河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为后来的白话文
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02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和日记体的叙述方式,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弊端
和家族制度的腐朽,对后来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鲁迅个人创作生涯的代表作
作为鲁迅的代表作之一,《狂人日记》充分展现 了鲁迅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是鲁迅创作生涯 中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文学经典之一
《狂人日记》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被广泛阅读和研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读者与批评家的评价
读者的高度认可
《狂人日记》自发表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 高度评价,成为了一部广为人知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分析封建制度的必然衰落和民主思想的必然胜利。
个体的责任与担当
强调个体在推动历史进步和实现人性解放中的责任与担当。
03 《狂人日记》的艺术特色
独特的叙事方式
倒叙和插叙的运用
通过倒叙和插叙的手法,使故事 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非线性叙事结构
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将现实与 梦境、回忆交织在一起,营造出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反思社会现象
通过《狂人日记》中对封建礼教 的批判,引导现代人反思当今社 会中存在的问题,如道德沦丧、 拜金主义等。
倡导人文关怀
作品强调尊重个体生命和尊严, 呼吁现代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弘 扬人文关怀精神。
对现代文学的启示
创新文学形式
作品采用日记体的写作方式,为现代 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形式。

《狂人日记》课件

《狂人日记》课件

【合作探究●展示分享】
5.这篇小说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有何特色?
借实行虚,以虚证实。小说选取狂人作为主角是个十分精心的 安排。 独特的心理描写。 象征、暗示、变态心理描绘(精神分析)等现代主义文学手段。 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 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象征,是 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的构思方式和艺术手法。恰当地运用 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 达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④前后对照的手法。小序用文言写成,简洁明了;正文部分则是 用白话写成,内涵丰富。这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充分 显示了白话文学的表现能力。前面清晰的小序也反衬了狂人日记 思维的混乱和混沌。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狂人日记》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现代主义的。它 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直指中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核心, 对现实社会中的黑暗进行毫不留情地揭露。同时,它又 不是采用传统的写实的手法,而是运用大量的具有现代 特征的暗示、影射、精神分析等手法来表现狂人的心理, 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性作品。 《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 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它 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思想的高度概括。 《狂人日记》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 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通过象征和暗示,从作品字里行间所传达出 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 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 蒙者。 这可以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种种具体表现看 出来——请同学们圈点描写精彩或富含深意的相 关文字细加分析。

《狂人日记》课件(共19张PPT)

《狂人日记》课件(共19张PPT)
仿佛;很像。21世纪教育网 • 刽子手:①旧时执行死刑的人。②比喻屠杀人民的人。
• 鬼鬼祟祟:形容举止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食肉寝皮:割他的肉吃,剥他的皮睡,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 恨。
• 祸祟:灾祸。
• 接洽:跟人联系,洽谈有关事项。
•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
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由书》和《且介亭杂文》等。
学术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
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狂人日记》的意义
作为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标志
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是鲁 迅讨伐传统封建专制文化的一篇檄文,是呼唤重建 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宣言书。
一、正字音
撮(cuō) 簿子(bù) 枷(jiā) 獠牙(liáo) 刽子手(guì) 肥瘠(jí) 鬼鬼祟祟(suì) 戕(qiāng) 掣(chè) 痨(láo) 蘸 (zhàn) 舐(shì) 佃户(diàn) 椽(chuán) 洽(qià)
剖析:文言体表现“正常人”的世界,白话体则用于表现“狂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当我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新生活,我们的孩子在这个生活富裕的环境中几成“小皇帝”时,有人又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这
呼声是无病呻吟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历史记载 易子而食;
剖析:这是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
宛然:①委曲顺从的样子。
• 劝勉:劝导勉励。 • 牵掣:牵制;制约。 • 痨病:中医指结核病。
• 佃户: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
• 椽子:放在檩子上架屋面板和瓦的木条。
三、整体结构感知
一层(题序、第1——3段) 《本草纲目》记载“人肉可以煎吃”;

鲁迅PPT课件

鲁迅PPT课件

揭示社会不公
鲁迅通过作品揭示了社会 的不公和黑暗面,批判了 官僚主义、封建主义等社 会制度。
关关注弱 势群体的权益。
反对愚昧和迷信
鲁迅认为愚昧和迷信是阻 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呼吁人们摆脱这些束缚。
鲁迅的文化观
弘扬民族文化
鲁迅认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 根基和灵魂,应该得到保护和传
03
鲁迅思想研究
鲁迅的哲学思想
01
02
03
强调个体独立思考
鲁迅认为个体应该摆脱传 统观念和社会束缚,独立 思考,追求真实和真理。
批判传统观念
鲁迅认为传统观念是束缚 个体的枷锁,阻碍了社会 的进步和个体的发展。
人性探索
鲁迅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 象,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 性和矛盾性,揭示人性的 弱点。
鲁迅的社会批判思想
承。
批判西方文明
鲁迅认为西方文明并非万能药,也 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应该审慎对 待。
倡导文化多元
鲁迅认为文化应该多元发展,不同 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交流。
04
鲁迅与现代文学
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鲁迅文学风格与特点
总结词
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详细描述
鲁迅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以白话文为主,语言简练明快,表 达力强。同时,他的作品思想深刻,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批判封建礼教和国民劣根性,表现出强烈的
反封建思想。此外,他的作品还具有幽默讽刺的特点,通过幽默的语言揭示社会矛盾和人性弱点。
鲁迅通过自己的作品启示人们要关注社 会现实,勇于揭示和反映问题,同时也 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和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人日记》
•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 一篇现代型短篇白 话小说
• 标志着五四新文学 创作的开端。
• 鲁迅自己说,这篇小说“意在暴露家 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发表后, 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它表现了新 文化运动的彻底反封建精神,也显示 了文学革命提倡的“文学当以白话为 正宗”的实质,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 有突出的地位。
边的事件紧紧联系在一起)
作者不仅提出了历史上“吃人”的存在。 在课文里,还写到狂人所亲身经历过的
两次“吃人”的事件,这又是哪两次呢?
(1)狂人所遭遇的“吃人”的威胁和对将要“被吃”的恐慌, 而这也就是他所真正生病和发狂的原由。对于狂人,在现实的 生活中,大家都把他看作是一个疯子,一个发了狂的人;但在 理想的层面上,他却是一个无比清醒的“新人”,一个受到新 思想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中“科学与民主”影响过的时代新青年。 在这个万马齐喑的时代,这样一个思想上高度清醒的觉悟者, 一个新思想的启蒙者,他是改变社会现实的一个优秀知识分子, 叛逆的改革者却要遭遇被吃的恐慌和紧张。而吃掉了他,就等 于吃掉了民族的希望之光,也灭绝了民族前进的动力。
• 因而,小序对小说表现中心思想起了画龙 点睛的作用。
《狂人日记》运用了两套文本
• 文言文代表现实世界的 声音,而白话文则代表 了一个狂人的内心世界 的声音
• 这两个不同的文本,反 映了两种语言空间,也 就是新旧文化的对照。
我们可以在文中寻找一下,狂人从身边和历 史上看到了哪些让他感到震惊的事实呢?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正是这种情感驱使 ,鲁迅为了中国的维新而去日本 学医,后来弃医从文回国后奋身投入了辛亥革命的 宣传活动,甘当新文化运动的一名小卒,20年代后 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大声呐喊。
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在这里。
(1903年摄于日本东京)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黯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诗稿.自题小像>
1、身边的见闻感受。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
说,他们村里出了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 几个人便挖出了心肝来,用油煎了吃,……” (“狼子村”?——狼子野心,象征了一种野 蛮的部落,具有现实的代表性。)
狂人在路上的种种遭遇:大家看着我的眼光 和窃窃私语;赵家的狗(?百家姓上第一家, 是当时皇族权威的象征。);街上女人指桑骂 槐的打孩子;家里人的表现如此等等。
• 中国现代文学的 奠基人
• 半个世纪以前, 发出了来自铁屋 的呐喊,开辟了 我国小说发展的 新时代。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 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18岁以前, 先后在本宅家塾和三味书屋读书,1893年离家到南 京求学,1902年赴日本留学 ,1909年回国 。鲁迅 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他在《自题小像》一诗中 表达了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悲哀寂寞 深刻反省 苦闷沉默 思索追寻 看到希望 作文呐喊
对国民的看法和对国民性的批判
(1)基本观点
• 中国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
(思考,审视传 统文化,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其对民族更新改 造思考的切入点。
(3)行动方式:文化批评
• 通过各种途径,一针见血,不留情面。 • 批判国民性试图达到对国民精神的改造,
注:鲁迅1902年1月毕 业于南京矿物铁路学堂,4 月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 院。学时,鲁迅毅然剪掉 发辫,拍摄了这张照片, 并赠许寿裳。
百草园
绍兴 南京 仙台
为父病 四处忙 求新知 开眼界 攻医学 欲救民
看透世态 抉择学医 领悟要著
想投异路 报效祖国 弃医从文
东京 北京 北京
搞文艺 唤民众 抄古碑 泻忧闷 应索稿 挥战笔
• 1、翻译小序。
• 2、提问:作者写的这段小序,对 这篇小说来说,在写作上、内容上 有什么作用?
一、在写作上
• 1、交代了作者与“狂人”的关系,介绍了 “狂人”的病症以及“狂人”的日记,说 明了小说的形成及其篇名的由来;
• 2、有了小序,小说开头就可以省掉对“狂 人”的有关情况(他是谁,得了什么病症, 结果怎样等)的许多交代,可以直入正题, 并能使我们对小说的语言“错杂无伦次, 又多荒唐之言”,以及小说既是日记体, 而又“不著月日”的特殊表现方式感到真 实自然,易于接受。
2、从身边到历史的思索——过渡。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
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没有年代?——整个狂人 所见的历史都是这样,故无须具体的某一年代, 这是一种历史的普遍现象。)歪歪斜斜的每页 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自己也遭受了种 种潜在威胁并敏锐地感受到了,在寻根究底的
深思中层层剥笋,追溯到了历史的源头。)
3、对历史追本溯源。 “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突出狂
人思维的无绪和慌乱)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吃……” “……他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
食’;又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 该杀,还当‘食肉寝皮’……”
“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易牙-桀纣, 不同的历史时代?精神震惊后的极度慌乱和紧张以致 思维故障,“语颇错杂无伦次”的表现)还是一直从 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迟到易牙 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 有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 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舔。”(把历史和身
是鲁迅创作中一以贯之的主题。
•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但 革命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随后,二次革命 失败,张勋复辟,社会愈来愈黑暗。封建统治的 经济基础和思想体系依然如故,帝国主义仍虎视 眈眈,广大劳动人民依旧处身在水深火热之中。
•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 民,使对辛亥革命的 失败和国内政治的黑暗感到 愤怒、失望的鲁迅也极为振奋。他看到了“新世 纪的曙光”,投入了革命的潮流,向罪恶的封建 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发起了冲锋,挥笔写了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二、在内容上,对整篇小说具有 提示作用:
• 1、交代了“狂人”所患病症系“迫害狂”。 • 2、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供医家研
究”,语带双关,从表面上看,是说把它 写出来好让医生研究治疗狂人之症,而实 质是要让有志之士研究我国封建家族制度 和封建礼教的弊病,探求改革社会,救治 中华古国,拯救苦难的中国人民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