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及肾结石

合集下载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
充分条件
• 将“在关节或滑膜液中发现尿酸钠结晶,或出现痛风石” 作为确诊的充分条件。
• 若不符合此项充分条件,则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 影像学检查结果累计赋分,≥8分可临床诊断痛风。

01
02
尿 肾脏排泄不良型 肾脏负荷过多型
03 混合型

UUE≤600且
UUE>600且
UUE>600且
血 症
FEUA<5.5%
8、难治性痛风旳定义和治疗原则。

9、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时降尿酸药物旳选择。
10、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有合并症时有关药物旳选择。
推荐意见
问题1: 痛风旳诊疗及高尿酸血症旳临床分型。 • 痛风旳诊疗推荐采用2023年ACR/EULAR旳分类原则(1B);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 关节超声、双能CT或X线发觉尿酸钠晶体沉积
糖皮质激素治疗(2B); •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7分, 或≥2个大关节受累, 或多关节炎,
或一种药物疗效差旳患者, 提议两种抗炎镇痛药物联合治疗 • 如小剂量秋水仙碱与NSAID或小剂量秋水仙碱 • 与全身糖皮质激素联用(2C)。
小剂量秋水仙碱:有效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尽早使用。

够维持长期尿酸达标且没有
用降尿酸药物
痛风石的证据,可尝试停药
总则3
应告知全部患者高尿酸血症 和痛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可造成多种靶器官旳损伤, 可能 影响预期寿命, 应定时监测靶器 官损害并及时处理有关合并症。


痛风


与 监 测
慢性肾病
肾结石
高尿酸血症


官 损
心脑血管 病

痛风的危害有多大?结石、慢性炎症、肾衰竭,这些你必须了解

痛风的危害有多大?结石、慢性炎症、肾衰竭,这些你必须了解

痛风的危害有多大?结石、慢性炎症、肾衰竭,这些你必须了解作者:肖婧原创来源:爱肾网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会显著增加发生肾脏病的风险。

也就是说,血尿酸增高但没有肾脏病的人,将来发生肾脏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例如: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血尿酸超过正常范围(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没有肾脏病的男性和女性社区居民,5年后发生尿毒症的风险分别较血尿酸不高的人增加了4倍和9倍。

血尿酸严重升高者,还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对于已有肾脏病(如IgA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的人来说,血尿酸升高者的肾功能恶化的速度显著较快,而降尿酸治疗可显著延缓肾脏病进展的速度。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引起肾功能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1.尿酸在肾脏间质沉积正常情况下,尿酸在血液中的最高溶解度是420微摩尔/升,血尿酸浓度超过这个水平,尿酸就会析出而沉淀在肾脏。

在酸性环境下,尿酸的溶解度大大降低,尿酸盐更容易沉积。

2.形成尿酸性结石大量尿酸盐不能溶解并在尿路析出后,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尿酸性肾结石。

痛风患者肾结石的发生率比普通人高200倍。

尿酸性结石引起尿路梗阻,从而引起梗阻性肾病,此外,尿路结石病人容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这也是尿路结石导致肾脏损害的重要原因。

为防止尿酸性尿路结石的形成,应该注意监测尿尿酸排泄量和酸碱度,尿尿酸排泄量多的人,注意多饮水和碱化尿液。

3.尿酸直接刺激肾脏产生慢性炎症反应尿酸可直接刺激肾脏的各种细胞释放对肾脏有害的炎症介质。

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到合理范围,可以避免尿酸刺激引起的上述肾脏内炎症反应。

4.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引起肾损害痛风发作的患者经常服用止痛药,有些止痛药(主要是非甾体类镇痛药)很容易导致肾功能损害。

有的尿路结石病人长期盲目服用所谓排石药物,而一些排石药物中含有损害肾脏的成分,不加选择地长期服用排石的中成药也可能引起肾脏损害。

5.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疾病引起肾损害高尿酸血症常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相伴随,上述这些疾病都可能造成肾脏损害。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1. 引言高尿酸血症,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临床上,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导致痛风,还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对其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2.1 遗传因素高尿酸血症的遗传因素在病因中占有重要位置。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的个体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目前已知的遗传性疾病,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过度活跃症、Lesch-Nyhan综合症等,都会导致尿酸生成或排泄的异常。

2.2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影响血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合理饮食,如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过多(如海鲜、肉类、啤酒等),会增加血尿酸的产生。

此外,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也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导致了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上升。

2.3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也是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因素。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患者往往伴有高尿酸血症。

这是因为这些疾病状态下,机体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同时,长期使用利尿剂、免疫抑制剂、抗结核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综合以上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遗传、生活方式和慢性疾病等多个层面。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

3. 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1 临床表现3.1.1 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往往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疲乏无力 - 关节疼痛或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 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脏结石或痛风结节3.1.2 体征•关节炎患者可见关节肿胀、变形、触痛明显•有肾脏损害的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水肿等体征•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肾脏等部位,形成痛风石或痛风结节3.2 诊断方法3.2.1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测定: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男性)或360μmol/L(女性)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高尿酸血症不等于痛风,还没到痛风。

很多朋友都有高尿酸血症,但是高尿酸血症高的越厉害,持续的时间越长,最后表现出关节的病变了,就可能变成痛风了。

食物里有种东西参与蛋白质的构成,就是嘌呤。

嘌呤代谢最后的垃圾产物叫尿酸。

我们每天身体里都产生尿酸,产生一定量后,如果身体可以承受,它就排出去了。

产生太多了,排出能力低了,尿酸就在体内沉积,存在大关节处。

严重的会向内脏发展,可能发生痛风肾。

一、痛风绝对是一个跟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有的人一顿饭没吃对如喝浓肉汤,关节就肿了,关节病变了。

饮食干预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

也有一部分人是自己体内产生的嘌呤,不是吃进去的。

已经吃的很素,无法再用饮食控制,所以必须用药物控制。

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吃药,产生的副作用比不良反应还严重。

所以一定要听医生的话,饮食、药物双向控制。

是否吃药决定于病情,决定于饮食治疗是否有效,决定于医生对你的判断。

预防为主痛风急性发作很痛苦,但是我们可以平时用各种手段控制到不发生或者少发生,减少复发,使得这种痛苦减少或者消失。

所以痛风重于防。

啤酒是痛风病人绝对不能吃的。

豆腐:在病情允许的时候,适当吃豆制品。

就是要限制。

肉:要限制。

不能吃肥肉,量要限制。

蜂蜜水:是可以喝的。

淡蜂蜜水没问题,浓的蜂蜜水可能促发痛风的发生和反复,所以也要限制。

水:是非常好的饮品。

牛奶:嘌呤很低蛋白不错钙又能补充,口感又很好,当然可以喝。

巧克力:在两种情况吃,一是爬山、野营迷失了方向,救命的时候真能救命。

二是解馋的时候吃点。

痛风病人涉及到从能量到蛋白、脂肪、糖一系列的禁忌问题。

二、营养治疗及预防原则痛风等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及预防的七大原则。

它既对痛风,也对以痛风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疾病。

没有痛风的没有慢性病的朋友也要遵守这七条。

1、能量能量超标,体重增加。

肥胖使发生痛风的几率增大。

肥胖需要减肥,但是快速减肥可能引发身体里酮体过多,然后减少尿酸的排泄,对痛风不利,甚至可能促发痛风的发生。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模板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模板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7.代谢综合症 20~60%痛风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体重 超标,体表面积越大,血尿酸越高;高血压未控制者, 血尿酸增高约58%;50%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95%痛 风存在高胰岛素血症,60%痛风为代谢综合症,为非痛 风患者的3倍。 研究发现,外源性胰岛素可使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血清 尿酸排泄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加尿酸产生,导致血压升 高和高尿酸血症。




鉴别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 青、中年女性多见,对称性,指、趾关节 肿胀呈梭形畸形,常伴明显晨僵。一般血尿酸不高。类风 湿因子阳性, X 线片出现凿孔样缺损少见。 化脓性关节炎与创伤性关节炎外伤史 关节囊液可培养出 细菌血尿酸水平不高,无尿酸盐结晶。 银屑病关节炎 约 20% 左右的患者可伴血尿酸增高,有时 难以与痛风鉴别。皮肤病损 ,X 线片可见关节间隙增宽, 骨质增生与破坏同时存在。 假性痛风 系关节软骨钙化所致,多见于老年人,膝关节 最常受累。血尿酸水平正常, X 线可见软骨呈线状钙化或 关节旁钙化。



中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 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 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说明痛风之病因是血分受热,污浊凝 涩,郁于阴分,复因外感寒湿,寒热互结,湿浊凝滞经络关节而成。

《丹溪心法》曰“肥人肢节痛,多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瘦人肢 节痛,是血虚”。说明胖人多痰湿互结,阻滞经络。

⑤关节液白细胞内有尿酸盐结晶,或痛风石针吸活检有尿酸盐结晶 , 是确诊本病的依据。受寒、劳累、饮酒、高蛋白、高嘌呤饮食或穿紧 鞋、外伤、手术、感染等为常见的发病诱 因。

临床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碱化尿液作用、监测、晨尿影响、碱化尿液药物及生活方式注意事项

临床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碱化尿液作用、监测、晨尿影响、碱化尿液药物及生活方式注意事项

临床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碱化尿液作用、监测、晨尿影响、碱化尿液药物及生活方式注意事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是否需碱化尿液尿酸是人体喋吟代谢的产物,如果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就会升高导致高尿酸血症。

当血尿酸浓度超过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时,会形成尿酸钠结晶,并沉积在关节局部、肾脏等导致痛风。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风湿病,典型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而且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导致的无菌性关节炎,严重者还可导致肾结石、痛风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等,危害身体健康。

尿酸的溶解度与溶液酸碱度(PH值)有关。

当溶液PH值V5.75时,尿酸的溶解度低,当PH值升高时,尿酸的溶解度增加,可溶的尿酸盐占优势。

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可转化为溶解度更高的尿酸盐,碱化尿液可以提高尿液中尿酸的溶解度,促进其从尿液排泄,进而防止和减少尿酸盐结晶形成在肾脏沉积,降低尿酸结石及痛风性肾病等发生风险。

痛风合并尿路结石患者,在降尿酸过程中应增加液体的摄入,同时予碱化尿液治疗。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碱化尿液的必要性,目前碱化尿液已成为降低尿酸,预防痛风发作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尽快碱化尿液并监测尿PH值情况有以下4种情况,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需尽早碱化尿液治疗:①尿PH值V6.0;②每日尿中尿酸排泄量在800毫克以上;③正在服用促尿酸排泄药物,如苯澳马隆;④有尿酸性肾结石。

临床一般选择晨尿进行监测,pH值>7.0易形成磷酸钙和碳酸钙结石,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晨尿PH值控制到6.2~6.9为宜,这个尿PH范围有利于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和排泄,而且不增加其它结石的发生风险。

对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合并肾结石患者,建议保持任意时间尿液PH值在6.1~7.0更佳。

监测尿PH值晨尿影响建议患者选择晨尿PH值作为判断碱化尿液疗效的指标,碱化尿液治疗后晨尿PH值达标率低。

常用碱化尿液药物临床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有枸椽酸盐、碳酸氢盐、乙酰噗胺、氨丁三醇等,其中枸椽酸钾、碳酸氢钠是临床较常用的碱剂。

关于高尿酸血症的文献

关于高尿酸血症的文献

关于高尿酸血症的文献: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尿酸水平升高。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肝脏产生,通过肾脏排泄。

高尿酸血症可能会导致痛风、肾结石、关节炎和心血管疾病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高尿酸血症的文献,供您参考:1. "Hyperuricemia: Etiologies, Manifestations,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高尿酸血症:病因、表现和治疗途径)这篇综述文章涵盖了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

文章指出,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包括肾脏疾病、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和某些药物等。

同时,文章还讨论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1. "Efficacy and Safety Allopurinol in Hyperuricemia: A Meta-analysis"(别嘌呤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荟萃分析)这项荟萃分析评估了别嘌呤醇在高尿酸血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表明,别嘌呤醇能够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且不良反应较轻。

1.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Hyperuricemia: A Meta-analysis"(酒精摄入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一项荟萃分析)这项荟萃分析研究了酒精摄入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酒精摄入与血尿酸水平升高有关,且这种关系在女性中明显。

1. "Hyperuricemi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 Update"(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最新进展)这篇文章综述了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指出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文章还讨论了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机制,包括尿酸结晶在血管内沉积、引起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治进展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治进展

饮酒
过度疲劳
创伤
受凉
药物
高嘌呤饮食
手术(术后3~5天) 放疗
2021/7/22
.
14
2021/7/22
.
15
间歇发作期
• 两次发作之间的静止期
• 大多数患者初次发作后1-2年内复发
• 随着病情进展,发作次数增多、症状
持续时间延长、受累关节增多。
• 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随着病情的进
展间歇期逐渐缩短
• 继发性痛风:继发于其他疾病,比如
肾脏病、血液病,或肿瘤放射治疗、
化疗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急性发作期
间歇发作期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2021/7/22
.
11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 高尿酸血症持续存在而无症状
• 5%—12%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
2021/7/22
解尿酸盐结晶必须降低血尿酸水平。
• 研究显示:血尿酸>360μmol/L与痛风发作有显著相
关性,血尿酸水平越高,痛风的复发率也越高。将
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下更有利于痛风石的溶解
2021/7/22
.
22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 一般治疗
• 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
及心血管危险因素
• 痛风的治疗路径
于别嘌呤醇,坚持服用可维持体内血尿酸水平
达到目标值。长期治疗1年以上(平均13.5个月
)可以有效溶解痛风石。该药与降压、降糖和
调脂药物联合使用没有药物相互影响。
2021/7/22
.
42
• 用法及用量:成人开始剂量为每次口服50 mg,每日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目前对痛风仍无根治药物。

临床治疗要求达到以下4个目的:①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②防止关节炎复发;③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引起各种并发症;④防止尿酸肾结石形成。

具体治疗措施应根据病情发展阶段来确定。

1.一般治疗控制饮食,防止过胖,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肾)、骨髓、海味、螃蟹等含嘌呤最丰富;鱼虾类、肉类、豌豆、菠菜等亦含一定量嘌呤。

肥胖患者须限制总热量摄入,以逐渐达到或接近理想体重。

但降低体重不宜过快,因脂肪等组织分解过快,可引起血酮体及乳酸浓度升高,抑制尿酸排泄,甚至诱发痛风发作。

一般来说,选用中等度蛋白及低脂肪饮食较为理想。

平日宜多饮水,以使每天尿量不少于2000ml,有利于尿酸排泄。

对痛风病人家族要进行普查,以便及早发现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并定期随访和复查。

避免过度劳累、紧张、饮酒、受冷、受湿、关节损伤及使用妨碍尿酸排泄的药物。

2.急性期治疗病人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应休息至关节疼痛缓解72h之后始可恢复活动。

对受累关节局部热敷或外敷三圣散,可消炎止痛。

药物治疗越早越好,早期治疗可使症状迅速缓解,延迟治疗则可致疗效下降而使炎症不易控制。

常用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等,具体药物如下:(1)秋水仙碱:对本病有特效,初用时每小时口服0.5mg或2h1mg,至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反应时停用。

一般需用4~8mg,症状可在6~12h内缓解,24~48h内控制,以后可给维持量0.5mg,2~3次/d。

胃肠道反应剧烈者,可将此药注射剂1~2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于5~10min内缓慢静脉注入,但应注意不要使药液外漏。

按病情需要,6~8h后可以再注射。

一次发作中,总量不宜超过4~5mg。

对肾功能减退者,初期24h内不宜超过3mg。

因本药静脉注射胃肠道反应相对较少,应警惕其中毒反应。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易致肾结石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易致肾结石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易致肾结石在过去 30 年的时间里,美国人群肾结石的发生率增加了两倍。

与此同时,研究显示在大部分欧洲和东南亚也出现了肾结石流行率的升高。

约有 1/3 的肾结石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余大多数肾结石患者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肾绞痛、感染以及肾功能不全等。

目前有研究认为肾结石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受到年龄、性别、基因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会增加肾结石的发生风险。

近 20 年来,与痛风密切相关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数也逐渐增多。

这可能与肥胖症发生率的升高、饮食习惯的改变等有关系。

有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与脂肪肝、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脏病的发生风险相关。

众所周知,痛风与肾结石存在相关性,但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与肾结石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来自韩国成均馆大学医学院的 Kim 教授等选择健康韩国成人进行大型群体随访研究以明确高尿酸血症与肾结石的相关性。

该文章发表在 2017 年 8 月 AJKD 杂志上。

研究自 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筛选韩国成均馆健康体检中心符合入组标准的 18 岁以上成年女性和男性共 263243 例,在排除既往痛风、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成人后共有 239931 例入组。

研究对入组对象进行每隔 1 个月或 2 个月的追踪随访。

其中入组者的性别、年龄、BMI、血压、既往病史、吸烟史、血尿酸水平等并纳入研究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血清高尿酸水平与高 BMI 水平、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肥胖、吸烟、每日饮酒量大于 20 g、高血压、高血糖水平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减低与血清高尿酸水平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在本研究的随访期间,共有 18777 例入组者发生肾结石。

研究发现,当血尿酸水平≥ 10 mg/dl 时,肾结石的发生风险最高。

同时对于男性而言,高尿酸水平与肾结石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

综上,研究论证了高尿酸血症与肾结石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高尿酸血症有哪些危害?告诉你3个自然疗法-缓解痛风不适

高尿酸血症有哪些危害?告诉你3个自然疗法-缓解痛风不适

“高尿酸”是很有个性的,它喜欢中老年人,而且还重男轻女,高尿酸还会诱发痛风。

“痛风也是病,疼起来真要命”,高尿酸还经常与肥胖症、糖尿病或高血压症等结伴同行。

高尿酸的危害不仅仅是关节痛。

尿酸沉积在关节,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影响正常的关节活动,不仅引发疼痛,时间久了,反复发作,还容易导致关节的变形,甚至是关节致残。

高尿酸的危害还有引起肾机能障碍,如果痛风没有及时得到恢复,长期持续的高尿酸血症,容易使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里,诱发肾机能障碍。

高尿酸的危害还有,增加肾结石形成的概率,有资料显示,痛风病人患有肾结石的概率要远远大于普通人。

尿酸量越多、尿酸度越酸,越容易发生结石。

所以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平日里一定要多喝水,防止肾结石的发生。

下面为大家推荐几种实用自然疗法,可以帮助缓解痛风疼痛:1、手指、脚趾的运动经常地活动一下关节,多做做舒展运动,避免一个姿势长时间不动,可以赶走关节处的尿酸结晶。

活动手指法:将五个手指伸开平放,模仿弹钢琴的动作,抬放手指,速度逐渐加快。

然后再换成另一只手,找到节奏,坚持练习。

也可以用手揉纸团,然后再拉平,这都可以起到锻炼的目的。

脚趾活动:可以用二脚趾和三脚趾练习夹东西。

也可以双脚站在地面上,与肩膀同宽,然后用脚趾抓地、放松的动作,这样做可以对经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2、饮食缓解法多吃些蒸茄子:选半斤茄子,适量的调料,先将茄子削皮,切成两半上锅蒸熟,晾凉后放上酱油、香油、蒜泥、食盐等佐料,直接拌匀吃就可以了。

薏米防风茶:用30克薏米加10克防风,然后加适量水熬煮,约20分钟左右关火,去渣取汁,每天当茶喝。

可以起到祛风除湿、通络宣痹的作用3、洗脚缓解法用山慈菇、皂角刺各120克,玄参、金银花各100克,蜈蚣6条,将所有药材放入锅中熬煮,将熬好的水倒入木盆(木盆散热慢)中,先熏蒸双脚,等水稍凉后再浸泡。

每天坚持半个小时左右,可以起到消痈散结的缓解恢复作用。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尿酸的危害以及缓解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如何鉴别诊断?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如何鉴别诊断?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如何鉴别诊断?由于痛风病人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有时症状不典型,尚须做如下鉴别诊断:1.无症状期如仅发现有高尿酸血症,必须排除继发性的高尿酸血症,应详细询问病史以除外各种药物因素,如噻嗪类药物、依他尼酸(利尿酸)、速尿、乙酰唑胺(醋氮酰胺)及小剂量阿司匹林等,均可使血尿酸增高。

仔细观察临床表现,结合有关实验室检查,对有否高血压性心血管病、肾脏病、血液病及铅中毒等常有所帮助。

为了鉴定是否为尿酸合成过多,可进低嘌呤饮食3~6天之后测定24h尿中尿酸含量,进行实验前后对比。

我国正常人在低嘌呤饮食条件下,24h尿酸排泄量为210~600mg,如血尿酸增高,且尿中排出在实验前后均偏高者,提示为合成增多。

同时还可测定尿酸及肌酐排出的比值,在无或低嘌呤饮食条件下为0.34~0.43,尿酸合成增多者大于此值。

已知为尿酸合成增多者,还应进一步查找尿酸合成增多的原因,如血尿酸增高而24h尿尿酸减少或为正常,可能属于排泄困难,应进一步查明肾脏功能等,以明确病因。

除测定血尿素氮及肌酐外,还应测定肌酐清除率,进行酚红排泄试验及测定尿比重等,以分别查明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状态。

有时仅有高尿酸血症而无其他症状,应进行随访观察。

2.急性关节炎期应除外下列各种关节炎:(1)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典型表现为游走性多关节炎,以对称性累及膝、踝、肩、腕、肘及髋等大关节为主,常伴有风湿热、皮肤及心脏等表现。

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包括ASO>500U,抗链球菌激酶>80U,抗玻璃酸酶>128U)测定增高,C反应蛋白多阳性,血尿酸不高,水杨酸类制剂治疗有效。

(2)化脓性关节炎与创伤性关节炎:痛风初发时常易与化脓性或创伤性关节炎混淆,但后两者血尿酸不高,滑囊液检查白细胞内无尿酸钠结晶,创伤性关节炎有较重受伤史,化脓性关节炎滑囊液培养可培养出致病菌。

(3)假性痛风:由焦磷酸钙沉积于关节软骨所致。

大多见于老年人,以膝关节受累最多见,急性发作时酷似痛风,但血尿酸正常,关节滑囊液含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石,X线片示软骨钙化。

“尿酸高”不仅仅是痛风,这三大危害你要知道

“尿酸高”不仅仅是痛风,这三大危害你要知道

“尿酸高”不仅仅是痛风,这三大危害你要知道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尿酸高”的危害就是痛风。

只要没有发展为痛风,血尿酸高一点没事。

然而,多项临床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不仅仅是痛风的病因,还与多种疾病相关。

高尿酸血症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危害,等同于高血压、糖尿病,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密切相关,是这些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日常饮食情况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高于420umol/L,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危害一:肾脏“首当其冲”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害是直接和明显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约70%的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

高尿酸血症与急慢性肾病的发生与进展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高尿酸血症可以导致急性尿酸性肾病和慢性尿酸性肾病,乃至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下降、尿酸排泄功能减低,会进一步加重高尿酸血症。

尿酸高会变成一个潜伏在肾脏的“杀手”,引起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甚至尿毒症。

最常见的是尿酸性肾结石,患者常常因为感染而出现疼痛和血尿,而此类患者通常也伴有痛风。

”此外,如果尿酸形成的微小的结晶沉积在肾组织,并阻塞肾小管,就会引起尿酸性肾病。

有些患者会出现腰酸背痛、血尿或蛋白尿,通过肾穿刺检查一般能及早发现病情。

“但最可怕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没有症状的,直到出现尿毒症甚至肾衰竭时才发现。

”危害二:血糖“岌岌可危”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微摩/升,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17%。

高尿酸血症与糖代谢紊乱存在密切联系,约25%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是普通人群的2~3倍。

血糖水平超标时,尿酸盐沉积于胰岛组织,会损害胰岛B细胞功能,诱发和加重胰岛素抵抗,引发糖代谢紊乱,最终可导致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还可增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动脉血管壁会损伤血管内膜,使血管平滑肌增生,微循环障碍,导致视网膜病变。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发作,减轻疼痛和炎症
谢谢
饮食因素
01
高嘌呤食物:如动 物内脏、海鲜、豆 类等,摄入过多会
导致尿酸升高
02
酒精:酒精会抑制 尿酸的排泄,导致
尿酸升高
03
果糖:果糖摄入 过多会导致尿酸
升高
04
肥胖:肥胖会导致 尿酸代谢异常,增
加痛风风险
药物因素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药物使用不当: 长期使用某些药 物可能导致尿酸 升高,如利尿剂、 阿司匹林等
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相互作 用可能导致尿酸 升高,如抗结核 药物与利尿剂等
药物代谢异常: 某些药物代谢异 常可能导致尿酸 升高,如苯溴马 隆等
药物副作用:某 些药物的副作用 可能导致尿酸升 高,如非甾体抗 炎药等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的症状
高尿酸血症的症状
01
关节疼痛:关节疼痛是常见的症状, 02
关节肿胀:关节肿胀是由于尿酸结
尤其是脚趾、脚踝、膝盖等关节
晶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的
03
关节僵硬:关节僵硬是由于尿酸结 04
关节畸形:关节畸形是由于尿酸结
晶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的
晶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的
05
皮肤病变:皮肤病变是由于尿酸结 06
肾脏病变:肾脏病变是由于尿酸结
晶沉积在皮肤表面引起的
晶沉积在肾脏引起的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 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演讲人
目录
01.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定义 02.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病因 03.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症状 04.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治疗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ppt课件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ppt课件
14
痛风的诱因
• 痛风的发作往往有诱因,外伤、饮食不当、饮酒、药物
及相关疾病可诱发急性关节炎。
---任何的外伤,均可以使痛风发作。即使一些轻微的创 伤,有时甚至是不被觉察的损伤,比如行走、扭伤、鞋履 不适,可致急性发作。 • ---第一跖趾关节是全身各关节中单位面积受力最大的关 节,常有慢性损。因此,第一跖趾关节是 首次发病及发作频率最高的关节。 • ---特殊关节的慢性损伤,可引起某些关节的反复发作, 比如司机的右膝关节、操作机器的特定手指关节等。
• 其遗传方式可不同,常属染色体显性遗传。高尿 酸血症的遗传方式变异很大,可能是多基因遗传。
5
血尿酸测定的正常值 对痛风的诊断意义
• 多采用血清标本、尿酸酶法,血尿酸正常值 • 男性150~380μmol/L(2.4~6.4 mg/dl), • 女性100~300μmol/L(1.6~3.2 mg/dl)。
2
痛风是一种“富贵病”
• 痛风中,33%是富商、26%是医生和律师、20%是商贩、 12%是技术工人、9%是牧师和职员。
•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差别、体力劳动与脑 力劳动差别日益缩小,职业因素在痛风发病中的作用也越 来越小,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文明病。 原发性痛风发病率与饮食中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痛 风之所以成为常见病是因为进食高嘌呤、高蛋白食物有关。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在战期间,由于饮食质量下降,痛风 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而成为少见病。而当饮食蛋白质含量 丰富时,其发病率又恢复到高水平。 ----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以后,其国民饮食蛋 白质含量显著升高,以致痛风亦成为日本人的盛行病。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痛风的流行病学变化 也证实这一观点。
• 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为特异反应 • 环胞霉素、果糖.吡嗪酰胺等影响尿酸的清

尿酸偏高的危害有哪些?有效降低尿酸的6个妙招,你值得一试!

尿酸偏高的危害有哪些?有效降低尿酸的6个妙招,你值得一试!

尿酸偏高的危害有哪些?有效降低尿酸的6个妙招,你值得一试!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导致痛风,还会出现肾结石、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对患者健康影响很大。

一、尿酸偏高的危害1、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尿酸盐可直接沉积于动脉血管壁,损伤动脉内膜;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致使血脂在管壁沉积,已被视为易致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并且高尿酸血症长期久治不愈,更有诱发心绞痛、心梗、脑卒中的风险。

2、影响患者肾功能尿酸高最为严重的危害就是对患者的肾功能有很大的损伤,长时间处于血尿酸偏高状态的患者肾功能会慢慢下降,直至坏死。

早期的表现则为慢性肾炎的出现。

肾功能受损后,血尿酸排泄减少,又可加重高尿酸。

3、导致痛风出现无症状期的痛风病就是血尿酸高症,可以说只要有痛风病,血尿酸肯定处于偏高现象。

当因尿酸高的原因引起痛风病发作的时候,患者都会出现关节麻木,到疼痛剧烈,肿胀,皮肤发热,暗红等明显不适应症的出现。

4、导致关节组织纤维化尿酸高引起的这种危害主要在于尿酸随着血液进入人体的关节软组织中,导致尿酸盐的沉淀,引起关节出现病态现象;临床中较为严重的尿酸高患者基本上都会出现关节活动能力下降,骨骼出现程度不一的纤维化,甚至坏死;同时还具有容易引起骨折这种现象。

二、有效降低尿酸的6个妙招1、少摄入脂肪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多数伴有高脂血症,且高脂饮食可引起外源性脂肪利用亢进,故应采用低脂肪饮食。

2、少烟酒酒精可影响尿酸代谢,增加血尿酸水平和痛风发作风险,饮酒越多,痛风风险越高。

应当限制黄酒、啤酒和白酒,对红酒的限制有争议。

3、少吃嘌呤高的食物严格控制肉类、海鲜和动物内脏的摄入,减少菜花、菠菜、蘑菇、四季豆、豌豆和黄豆等食物摄入。

不要吃火锅,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的嘌呤量高10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不宜多吃。

4、多运动肥胖可增加痛风风险,减轻体重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降低尿酸水平要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每日中等强度运动30min以上。

5、多吃碱性食物:蔬菜、牛奶、水果、米面等,增加体内碱储量,有助降低尿酸;特别是夏天用玉米须和玉米苞叶煮水后饮用,降尿酸效果最好。

2024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

2024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

肾结石
高尿酸血症会导致尿酸盐沉积 在肾脏,形成肾结石,引起肾 功能损伤。
如何诊断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1
血液检查
测量血尿酸水平,高出正常范围则表明高尿酸血症。
2
关节检查
查看关节肿胀、疼痛、发红等痛风症状,帮助确诊。
3
影像学检查
如X光、CT或MRI,可观察关节受损情况,判断病情的严重程
度。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有哪些?
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戒烟限酒等措 施,降低高尿酸风险,预防痛风发生。
高嘌呤饮食、缺乏运动、饮酒 过量、肥胖等都可能导致尿酸 水平升高。
3 3.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例如利尿剂和化疗 药物,可能会影响尿酸代谢。
4 4. 其他因素
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糖尿病等也会增加高尿酸血症 风险。
调理尿酸偏高的生活方式建议
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主要诱因之 一,控制体重可以有效降低尿酸 水平。
痛风
痛风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关节炎。当高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软 骨、肌腱和周围组织中形成结晶时,就会引起疼痛、肿胀和炎症 。
高尿酸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关节疼痛
高尿酸血症的主要症状之一, 通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 发热。
疲劳乏力
高尿酸血症患者容易感到疲劳 乏力,睡眠质量下降,影响日 常活动。
手脚肿胀
高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周围,会 导致手脚肿胀,特别是早晨起 床时明显。
2024年高尿酸血症预测趋势
2024年 主要原因 预测
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预计将继续增 长。
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饮食 习惯不健康等。
高尿酸血症将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 的公共卫生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指37℃时血清中的尿酸含量男性超过417mol/L(7mg/dl),女性超过357mol/L(6mg/dl)。

这个浓度为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超过此浓度,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多种损害,常并发肾结石、心脑血管疾病而危及生命。

二、什么是尿酸?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嘌呤核苷酸80%是由人体细胞代谢产生,20%从食物中获得。

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能排出尿酸而维持尿酸在血液中一个正常浓度水平。

三、高尿酸血症的类型
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由于先天性尿酸代谢障碍所致的血尿酸水平增高或尿酸盐沉积。

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由于某些疾病或因素导致的血尿酸增高或血尿酸盐沉积。

四、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血尿酸增高(高尿酸血症)本身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许多人虽然在体检中发现血尿酸增高,但由于没有不适感觉,因此不加以注意。

但从医学角度来讲,高尿酸血症会对人体造成很多危害。

所以如果血尿酸水平过高,尿酸盐结晶就会沉积在组织中:1.沉积在关节腔→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畸形
2.沉积在肾脏→痛风性肾病、泌尿系结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3.沉积在胰腺→损伤胰腺β细胞→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4.尿酸盐升高→刺激血管壁→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

因此,高尿酸血症虽然不会产生临床症状,却在悄悄地损害着人体的重要器官。

所以,人们要高度重视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并及早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预防。

五、哪些人群必须警惕高尿酸血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1999年的调查显示,我国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7.7%,女性为10.8%,分别是1980年的12倍和8倍,可见高尿酸血症正成为健康生活新的危险因素。

尤其是以下人群更应该注意:
1.肥胖者;
2.有以下疾病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
3.长期使用以下药物:维生素B12、胰岛素、青霉素、利尿药、糖皮质激素、抗结核药、环孢素A等;
4.大量饮酒及酗酒者;
5.常吃高嘌呤(海鲜、河鲜及动物内脏等)饮食者;
6.有家族史及遗传倾向者;
7、生活水平较好的中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

六、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由于人体血液中尿酸浓度异常增高,使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导致关节剧烈疼痛,并伴有关节红肿变形的一种疾病。

七、痛风有哪些症状?
痛风的急性发作(也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前没有预兆,或只有轻度头痛和发热,而关节的剧痛常突然在夜间发生,也有一些在凌晨醒来下床时突然发生,往往是发生在足部跖趾关节和拇趾关节,也有发生在足跟、足背、踝关节或其他关节,受累关节发生刺痛,在几个小时内皮肤发热及充血,关节肿胀,24小时内达到高峰,疼痛剧烈。

如不治疗,轻度发作可在几小时或1~2天自行消退,严重者可持续多日或几周,当症状消退时关节部位的皮肤会有脱屑,肤色变暗等。

绝大多数的痛风可复发,最初偶尔发作,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但随着发作次数增多,症状会持续更久,并且发作间隔的时间会不断缩短,发作频繁。

受累关节
就越多。

随着多个关节同时受累,痛风会发展成慢性(长期性)疾病,反复发作可造成关节永久性损害,包括长期疼痛和僵硬,活动受限及关节畸形、功能障碍、导致残疾。

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结晶还会沉积在软组织下,在皮下形成(痛风石)结晶,如在肾脏沉积会导致肾结石和尿毒症。

八、如何防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所以预防最为重要,良好地控制血尿酸可减少通风发作次数,减轻痛风发作程度,减少肾结石的产生机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尿酸盐沉积对人体重要组织中造成的危害。

目前认为血清目标值为酸的理想300mol/L~360 mol/L(5mg/dl~6mg/dl)。

(一)一般治疗:包括低嘌呤饮食,少食动物内脏,忌暴饮暴食及酗酒,防止肥胖,每天饮水不少于1500ml,服用碱性食物、药物,以利于尿酸结晶的溶解、排泄等。

(二)降尿酸治疗:主要通过降尿酸药使血尿酸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防止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防止急性痛风发作,防止肾结石的产生,保护肾功能等。

1.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片
主要作用机制: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服用方法:50mg 口服每天1次
常见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多较轻微,停药可消失。

注意事项:服用时应大量饮水,碱化尿液。

2.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呤醇
主要作用机制:抑制尿酸生成。

主要作用机制:抑制尿酸生成。

服用方法:开始剂量50mg,2~3次/日,渐加量,常用剂量为300~600mg/天
常见副作用:皮疹较多见,药物热、胃肠不适、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毒性上皮坏死。

注意事项:服用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如有变化立即停药,与氨苄青霉素合用时应密切注意皮疹的产生,与抗癌药物合用要减量或密切注意副作用。

(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对症治疗:
消炎止痛常用药物:秋水仙碱、奥沙普秦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

注意事项:此类药物对胃肠刺激较大,建议餐后服用。

九、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病人的饮食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病人主要以药物控制尿酸,食物治疗作为辅助治疗。

对酒、动物内脏等含嘌呤较高的食物应该严格限制。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病人的推荐食物:
1.急性发作期,应该尽量选用第一类的食物;
2.非急性发作期,建议选用第一类或第二类食物;
3.酒、煎炸食物、动物内脏及第四类食物应禁食;
4.若食欲不振,食物的摄取量减少时,必须另摄取富含高量碳水化合物(如蜂蜜等)。

可防脂肪代谢迅速,引起急性痛风发作;
5.患者应多饮水,每日至少1500毫升以上为宜。

100克食物中嘌呤的含量
高尿酸血症患者每日饮食的一般原则
十、痛风能治疗吗?
痛风一旦发生以后就不能治愈,所以更要注意预防,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检查血尿酸浓度(每3个月1次)。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院都可以检查血尿酸,一旦发现血尿酸超过正常值,就要考虑服用降尿酸药物,同时配合低嘌呤饮食和大量喝水治疗及预防。

用苯溴马隆预防高尿酸血症,可减少痛风发作次数及频率、降低肾结石发生几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