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免疫学课件-11-抗原提呈细胞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抗原(ppt)
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
能与T细胞或B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与免 疫细胞结合),促使其增值、分化,产生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特异性结合, 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蛋白质,多糖、脂类和核酸等
3
1.1抗原的基本性质
➢抗原具备两个重要特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 细胞的能力。
Bm细胞
19
第二节 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抗原的结构和性质
1.异物性:即免疫原性的本质,是指组织之间的 差异程度,异物性越强,抗原性越强
1抗原的异物性
什么是异物?
非己的物质
1. 结构与宿主不同的异种物质-细菌 病毒
2. 同种异型(体)物质
3. 自身成分发生改变;免疫隔离部位的自身物质- 精子,脑组织,眼晶状体蛋白
T细胞表位: 能与T细胞受体(TCR)结合
B细胞表位: 能与B细胞受体(BCR)结合
在免疫应答中,TCR和BCR 所识别的抗原 表位不同,分别称为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1)人胰高血糖素免疫小鼠
2345
1
6
NH3
7
8
9
10
11
12
17
13 16
14 15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抗原性
1.1抗原的基本性质
➢载体(carrier)使半抗原变成
完全抗原的物质.
载体
(青霉素)
半抗原
大分子蛋白质/非抗 原性的多聚赖氨酸
完全抗原
I型超敏反应
6
1.2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抗原特异性
医学免疫学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
T cell
ab TCR
CD4
b1
aa11
bb22 aa2 2
ab TCR Antigenic peptide
HLA II molecules
HLA- II
APC
内容纲要
Ⅰ.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Ⅱ.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三、抗原的提呈
细胞间的黏附 抗原特异性活化 协同刺激作用 细胞因子信号的参与
下课了!!!
Ii链
以不同的亲和力结合
功能 MHC II类分子与抗原肽的结合
Ii链的降解
去除CLIP,使II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
MHC II类分子在 HLA-DM 的作用下与抗原肽结合
MHC II类分子:抗原肽的提呈 胞吐
第二节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二、抗原的加工处理
MHC II类途径
第二节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FDC B cells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三)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1、前体阶段 •如:髓样干细胞、单核细胞 •维持DC数量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三)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三)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4、成熟期 •分布: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三)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4、成熟期 •分布: •特点: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
T cell
ab TCR
CD4
b1
aa11
bb22 aa2 2
ab TCR Antigenic peptide
HLA II molecules
HLA- II
APC
内容纲要
Ⅰ.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Ⅱ.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三、抗原的提呈
细胞间的黏附 抗原特异性活化 协同刺激作用 细胞因子信号的参与
下课了!!!
Ii链
以不同的亲和力结合
功能 MHC II类分子与抗原肽的结合
Ii链的降解
去除CLIP,使II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
MHC II类分子在 HLA-DM 的作用下与抗原肽结合
MHC II类分子:抗原肽的提呈 胞吐
第二节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二、抗原的加工处理
MHC II类途径
第二节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FDC B cells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三)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1、前体阶段 •如:髓样干细胞、单核细胞 •维持DC数量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三)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三)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4、成熟期 •分布: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三)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4、成熟期 •分布: •特点: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提呈作用护理课件
反应。
预防和减轻抗原提呈细胞的损伤
保护细胞免受环境因素影响
抗原提呈细胞对环境因素较为敏感,通过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 减轻环境污染、药物等对细持抗原提呈细胞的能量代谢平衡,保证其正常生 理功能。
促进细胞再生与更新
对于受损的抗原提呈细胞,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其再生与更新,恢复 细胞数量与功能。
例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能够吞噬细菌、病毒等病原 体,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淋巴细胞,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清除感染源。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抗原提呈细胞 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机体对自身抗原 的误识别,进而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 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抗原提呈 细胞可能异常活化,导致机体对自身 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过强,引发炎症 和组织损伤。
05
抗原提呈细胞的护理干预
保持抗原提呈细胞的正常功能
维持免疫平衡
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 着关键作用,通过合理护理,可 以维持其正常功能,确保免疫系
统的稳定。
预防感染
抗原提呈细胞的正常功能有助于识 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从而预防感 染的发生。
促进组织修复
在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抗原提呈细 胞能够激活机体免疫反应,促进损 伤组织的修复。
调节抗原提呈细胞的活性
调整免疫应答
通过护理干预,可以调节抗原提 呈细胞的活性,从而调整免疫应
答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应答可能导 致过度炎症反应,护理干预有助 于抑制这种反应,保护机体免受
损伤。
促进抗肿瘤免疫
抗原提呈细胞的活性调节在抗肿 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 护理干预有助于激发抗肿瘤免疫
抗原加工包括酶促降解和溶酶体降解等途径,将摄取的抗原降解成小分子抗原肽 。这些抗原肽与抗原提呈细胞内的自身蛋白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
预防和减轻抗原提呈细胞的损伤
保护细胞免受环境因素影响
抗原提呈细胞对环境因素较为敏感,通过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 减轻环境污染、药物等对细持抗原提呈细胞的能量代谢平衡,保证其正常生 理功能。
促进细胞再生与更新
对于受损的抗原提呈细胞,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其再生与更新,恢复 细胞数量与功能。
例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能够吞噬细菌、病毒等病原 体,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淋巴细胞,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清除感染源。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抗原提呈细胞 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机体对自身抗原 的误识别,进而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 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抗原提呈 细胞可能异常活化,导致机体对自身 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过强,引发炎症 和组织损伤。
05
抗原提呈细胞的护理干预
保持抗原提呈细胞的正常功能
维持免疫平衡
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 着关键作用,通过合理护理,可 以维持其正常功能,确保免疫系
统的稳定。
预防感染
抗原提呈细胞的正常功能有助于识 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从而预防感 染的发生。
促进组织修复
在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抗原提呈细 胞能够激活机体免疫反应,促进损 伤组织的修复。
调节抗原提呈细胞的活性
调整免疫应答
通过护理干预,可以调节抗原提 呈细胞的活性,从而调整免疫应
答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应答可能导 致过度炎症反应,护理干预有助 于抑制这种反应,保护机体免受
损伤。
促进抗肿瘤免疫
抗原提呈细胞的活性调节在抗肿 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 护理干预有助于激发抗肿瘤免疫
抗原加工包括酶促降解和溶酶体降解等途径,将摄取的抗原降解成小分子抗原肽 。这些抗原肽与抗原提呈细胞内的自身蛋白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
关于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作用课件
关于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 作用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
树突状细胞
一、树突状细胞DC
1、起源与类型:不清楚,两发育途径 1)髓样树突细胞 2)淋巴样树突细胞 2、膜分子 高表达MHC、CD80、ICAM-1、
热休克蛋白等
3、生物学作用 1)抗原提呈(最强):比巨噬细胞强! 能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 2)辅佐作用:对T细胞、B细胞的发育、
表达MHC-II.
2)分化抗原
参与识别和活化的CD有:CD2、CD3、 CD4、CD8、CD28、CD40L等
CD4和CD8(辅助受体)
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T细胞
T细胞
作用
是T细胞与MHC抗原肽复合物相互识别时 的辅助受体,故参与T细胞的活化、增殖信 号的传导。
T细胞亚群的分类标志
(三) T细胞亚群
TD-Ag IgM、IgG 负责体液免疫
有
T细胞
比较
B细胞
TCR CD3 辅助受体:CD4,CD8 协同刺激分子:
CD28-B7
BCR CD79a/b CD19,21
CD40-CD40L
第三节 自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 NK 一类独立的具有大颗粒的淋巴细胞群 NK细胞的鉴定:CD56,CD57 CD16 来源:骨髓干细胞 分布在外周血,占其淋巴细胞的5%-10
外源性抗原:来源于APC外的抗原,如 被其吞噬的细胞,细菌 内源性抗原:在某些细胞内合成的抗原, 如病毒,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
转运体
抗原的加工处理与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一)抗原的加工处理 1、外源性抗原(溶酶体途径)
抗原
APC
抗原的加工处理与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一)抗原的加工处理 1、外源性抗原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
树突状细胞
一、树突状细胞DC
1、起源与类型:不清楚,两发育途径 1)髓样树突细胞 2)淋巴样树突细胞 2、膜分子 高表达MHC、CD80、ICAM-1、
热休克蛋白等
3、生物学作用 1)抗原提呈(最强):比巨噬细胞强! 能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 2)辅佐作用:对T细胞、B细胞的发育、
表达MHC-II.
2)分化抗原
参与识别和活化的CD有:CD2、CD3、 CD4、CD8、CD28、CD40L等
CD4和CD8(辅助受体)
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T细胞
T细胞
作用
是T细胞与MHC抗原肽复合物相互识别时 的辅助受体,故参与T细胞的活化、增殖信 号的传导。
T细胞亚群的分类标志
(三) T细胞亚群
TD-Ag IgM、IgG 负责体液免疫
有
T细胞
比较
B细胞
TCR CD3 辅助受体:CD4,CD8 协同刺激分子:
CD28-B7
BCR CD79a/b CD19,21
CD40-CD40L
第三节 自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 NK 一类独立的具有大颗粒的淋巴细胞群 NK细胞的鉴定:CD56,CD57 CD16 来源:骨髓干细胞 分布在外周血,占其淋巴细胞的5%-10
外源性抗原:来源于APC外的抗原,如 被其吞噬的细胞,细菌 内源性抗原:在某些细胞内合成的抗原, 如病毒,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
转运体
抗原的加工处理与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一)抗原的加工处理 1、外源性抗原(溶酶体途径)
抗原
APC
抗原的加工处理与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一)抗原的加工处理 1、外源性抗原
免疫学课件-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二)DC的分化、發育與遷移
❖ 遷移期DC主要存在於輸入淋巴管、外周血、肝血液 及淋巴組織,經過淋巴和血液迴圈,從輸入淋巴管 進入淋巴結。從外周血進入脾臟或從肝竇進入腹腔 淋巴結,從而啟動T 細胞產生免疫應答。未成熟DC 在遷移過程中逐漸成熟。
❖ 成熟DC具有典型的樹突狀形態,主要存在於淋巴結、 脾及派氏結的T細胞區,其捕獲和處理抗原的能力 逐漸降低,提呈抗原的能力則明顯增強。
郎罕細胞的遷移
皮膚中的郎罕細胞在攝取抗原後通過淋巴迴圈進入淋巴結,並逐漸 成熟,高表達MHCⅡ類分子及協同刺激分子(B7),活化初始T細胞 。
外周未成熟DC從皮膚、各種臟器及 血液等處捕獲抗原後移行到淋巴結或脾臟 等淋巴器官的過程,伴隨著DC的成熟, 表面標誌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其過程受到 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抗原的種類、各種 細胞因數、與其它細胞間的相互作用等, 形成複雜的調控機制。
提呈抗原 -
低表達 ++ 少 ~7×106 >100hr
++ ++ 強
影響DC成熟的因素
1、抗原的刺激:抗原的刺激是DC成熟的早期事件, 簡言之,凡能被DC捕獲並內化的抗原均能啟動DC 並導致其成熟。
2、細胞因數:影響DC成熟的細胞因數種類較多,包括 GM-CSF、IL-4、TNF-α、TGF-β、IL-10等 。 目前得到公認的是GM-CSF為DC成熟所必需的細胞 因數,但單獨使用GM-CSF並不能誘導DC完全成熟, 只有聯合運用IL-4、TNF-α或IFN-α等細胞因數,才 能得到具有典型形態、表型及功能的DC。
(三)DC的生物學功能
1. 抗原提呈,啟動初始T細胞,啟動免疫 應答; 2. 參與T細胞分化成熟; 3. 參與B細胞發育、分化及啟動 。 4. 免疫調節 5. 參與免疫耐受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1)PPT
38
39
小结
专职APC包括:DC, MΦ,B 三种抗原提呈方式
40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15
胸腺DC
一、树突状细胞
对DC的性质和功能特点的研究意义:
有助于深刻了解机体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通过人为调节DC的功能来增强或者抑制机
体的免疫应答,对肿瘤、移植排斥、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机制的认识及其免疫防 治具有重要意义。
17
一、树突状细胞
DC的鉴定方法:三方面加以综合判断 形态学、 组合性细胞表面标志:CD1a, CD11c, CD83 在MLR中能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
表达低 表达高
高
低
成熟期 淋巴结、脾及 Peyer结的T细 胞区 提呈Ag肽: MHC复合物给 初始T,并使 之激活
表达高 缺乏
低
高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与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一)类型与特点:
1.根据来源的分类:
2.根据分化成熟状态的分类:
3.根据组织分布的分类: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 的处理及提呈
1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和特点
一、概念:
1、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
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 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 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指能表达抗原肽-MHC复合物的任何细胞(广义)
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ation) APC表面的抗原肽与MHC分子结合的复合物与T细胞表 面的TCR结合为TCR-抗原肽-MHC三元体,从而活化 T细胞的全过程。
39
小结
专职APC包括:DC, MΦ,B 三种抗原提呈方式
40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15
胸腺DC
一、树突状细胞
对DC的性质和功能特点的研究意义:
有助于深刻了解机体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通过人为调节DC的功能来增强或者抑制机
体的免疫应答,对肿瘤、移植排斥、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机制的认识及其免疫防 治具有重要意义。
17
一、树突状细胞
DC的鉴定方法:三方面加以综合判断 形态学、 组合性细胞表面标志:CD1a, CD11c, CD83 在MLR中能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
表达低 表达高
高
低
成熟期 淋巴结、脾及 Peyer结的T细 胞区 提呈Ag肽: MHC复合物给 初始T,并使 之激活
表达高 缺乏
低
高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与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一)类型与特点:
1.根据来源的分类:
2.根据分化成熟状态的分类:
3.根据组织分布的分类: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 的处理及提呈
1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和特点
一、概念:
1、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
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 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 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指能表达抗原肽-MHC复合物的任何细胞(广义)
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ation) APC表面的抗原肽与MHC分子结合的复合物与T细胞表 面的TCR结合为TCR-抗原肽-MHC三元体,从而活化 T细胞的全过程。
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PPT演示幻灯片
物质、病原体、肿瘤成分、移植物成分和自身 组织成分等
* 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 APC 内 合 成 的 抗 原 。 例 如 细 胞 内 复 制 的 病
原体、肿瘤细胞表达的抗原、移植物表达的成 分和细胞表达自身组织成分等。
17
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的产生
18
(一)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溶酶体或MHC II类途径) * 指外源性抗原被APC摄取、加工、处理为抗原肽, 与MHC II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 表达于APC细胞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的过程
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nd antigen ion
1
T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
2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s)
* APCs: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 给T细胞的细胞,又称为辅佐细胞。
33
CD1可提呈脂类抗原
34
小结
• 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天然抗原,需要APCs将抗原加 工处理后,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T细胞才能够识 别
• APCs是能够加工处理抗原的细胞,且将抗原肽/MHC 复合物展现在其表面供T细胞识别 • 专职APCs、兼职APCs和广义APCs
• 外源性抗原通常由专职APCs通过MHC II类分子途径 提呈给CD4 T细胞识别 • 内源性抗原通常可由所有APCs通过MHC I类分子途 径提呈给CD8 T细胞识别
15
一、抗原提呈的概念 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ation)
指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降解为多肽 片段,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T细 胞识别的过程。
* 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 APC 内 合 成 的 抗 原 。 例 如 细 胞 内 复 制 的 病
原体、肿瘤细胞表达的抗原、移植物表达的成 分和细胞表达自身组织成分等。
17
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的产生
18
(一)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溶酶体或MHC II类途径) * 指外源性抗原被APC摄取、加工、处理为抗原肽, 与MHC II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 表达于APC细胞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的过程
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nd antigen ion
1
T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
2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s)
* APCs: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 给T细胞的细胞,又称为辅佐细胞。
33
CD1可提呈脂类抗原
34
小结
• 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天然抗原,需要APCs将抗原加 工处理后,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T细胞才能够识 别
• APCs是能够加工处理抗原的细胞,且将抗原肽/MHC 复合物展现在其表面供T细胞识别 • 专职APCs、兼职APCs和广义APCs
• 外源性抗原通常由专职APCs通过MHC II类分子途径 提呈给CD4 T细胞识别 • 内源性抗原通常可由所有APCs通过MHC I类分子途 径提呈给CD8 T细胞识别
15
一、抗原提呈的概念 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ation)
指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降解为多肽 片段,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T细 胞识别的过程。
第六版免疫学11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递呈能力
-/+
迁移的倾向性
炎症组织
主要功能
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
-/+ ++ 外周淋巴组织 提呈抗原
(二)DC的表面标志
树突状伪足 组合性表面标志 能激活初始T
CD1a、CD11c、CD83 MHCII
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 黏附分子CD40、CD54
分泌细胞因子
特异性结合病原微生物 的受体及FcR
某些单个核细胞在GM-CSF和IL-4作用下可转 变为DC。
根据组织分布分类
分布:广泛分布于全身各脏器(除脑以外)
分类
淋巴样组织中的DC:
并指状DC(位于T细胞区,由LC移行而来, 发挥免疫激活作用)、边缘区DC、滤泡样DC (高表达FCR和C3bR)和胸腺DC
非淋巴样组织DC:
朗格汉斯细胞 和间质性DC等
专职性APC (professional APC)
能组成性表达MHC-II类分子和T细胞活化的共 刺激分子,抗原递呈能力强,包括巨噬细胞 (M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B细 胞等。
非专职性APC(non-professional APC)
诱导性表达MHC-II类分子,抗原递呈能力弱, 包括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
上皮组织中的LC(上) 捕捉外来抗原后即进入 引流淋巴结的T细胞区, 成为IDC(下)。
根据分化成熟状态分类(髓系)
非成熟DC 成熟DC
✓参与DC分化与发育的因素
细胞因子是调节DC成熟过程的重要因素: GM-CSF、TNF-α促进DC分化;IL-1、IL-6 和IL-12辅助DC成熟。
DC的成熟也受其自身表达的黏附分子调控
兽医免疫学《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课件
第十章 抗原提呈细胞 和抗原提呈
学习目的与要求
• 掌握抗原提呈细胞(APC)概念、特点及其 种类,专职APC类型。
•熟悉各种专职APC体内分布和特点,树突状 细胞的发育、分化、成熟和迁移;熟悉外源 性、内源性抗原提呈途径。
•了解抗原交叉提呈,脂类抗原的提呈。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 是指能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处理后 的抗原肽提呈给淋巴细胞而使淋巴细胞活化 的一类免疫细胞。
4、脂类抗原经CD1途径提呈
CD1分子是类似于MHC分子的一种糖蛋白,由DC 表达。 脂类抗原:如游离的霉菌酸酯、葡萄糖单霉菌酸 酯、脂阿糖甘露聚糖、神经节苷脂等。
脂类抗原加工和提呈途径与外源性蛋白质抗原相似。
脂类抗原-CD1分子复合物由CD1限制性T细胞 (如γδ T细胞)识别。
思考题
• 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处理和提呈 抗原方面的特点。含10-30个氨基酸的来自肽片断内切酶 外切肽酶
(3)MHC-II类分子从内质网向内体转运
钙联素(钙连接蛋白) Ia相关的恒定链(Ii链):
其中的II类结合相关的恒定链肽段(CLIP) 与MHC-II类分子的、链形成异9聚体经高尔基 体外侧网络进入内体。
Ii 链的功能
1.防止MHC-II类分子在转运过程中被降解 2.CLIP封闭MHC-II 类分子抗原肽结合槽
M和B细胞主要刺激已活化或记忆性T细胞
DC的来源
DC的组织分布
广泛分布于除脑以外的全身脏器
淋巴样组织中的DC
并指状DC:interdigitating DC, IDC(淋巴组织T细胞区) 滤泡样DC: follicular DC, FDC(淋巴滤泡)
学习目的与要求
• 掌握抗原提呈细胞(APC)概念、特点及其 种类,专职APC类型。
•熟悉各种专职APC体内分布和特点,树突状 细胞的发育、分化、成熟和迁移;熟悉外源 性、内源性抗原提呈途径。
•了解抗原交叉提呈,脂类抗原的提呈。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 是指能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处理后 的抗原肽提呈给淋巴细胞而使淋巴细胞活化 的一类免疫细胞。
4、脂类抗原经CD1途径提呈
CD1分子是类似于MHC分子的一种糖蛋白,由DC 表达。 脂类抗原:如游离的霉菌酸酯、葡萄糖单霉菌酸 酯、脂阿糖甘露聚糖、神经节苷脂等。
脂类抗原加工和提呈途径与外源性蛋白质抗原相似。
脂类抗原-CD1分子复合物由CD1限制性T细胞 (如γδ T细胞)识别。
思考题
• 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处理和提呈 抗原方面的特点。含10-30个氨基酸的来自肽片断内切酶 外切肽酶
(3)MHC-II类分子从内质网向内体转运
钙联素(钙连接蛋白) Ia相关的恒定链(Ii链):
其中的II类结合相关的恒定链肽段(CLIP) 与MHC-II类分子的、链形成异9聚体经高尔基 体外侧网络进入内体。
Ii 链的功能
1.防止MHC-II类分子在转运过程中被降解 2.CLIP封闭MHC-II 类分子抗原肽结合槽
M和B细胞主要刺激已活化或记忆性T细胞
DC的来源
DC的组织分布
广泛分布于除脑以外的全身脏器
淋巴样组织中的DC
并指状DC:interdigitating DC, IDC(淋巴组织T细胞区) 滤泡样DC: follicular DC, FDC(淋巴滤泡)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精品PPT课件
前体阶段
胎肝、脐血、 骨髓、外周血
未成熟阶段
迁移阶段
成熟阶段
实体器官、 输入淋巴管、外周血、 次级淋巴组织
非淋巴组织
肝血液及淋巴组织
未成熟DC与成熟DC区别
特性 MHC分子表达水平 B7表达水平 刺激T细胞活化的能力 吞噬抗原异物能力
未成熟DC 低 缺乏 无 有
成熟DC 高 高 有 无
分布与命名 并指状DC:外周淋巴组织和胸腺髓质中的T细胞区, 高
用,通过ADCC、调理及直接等方式吞噬杀伤病原体、 体内突变、衰老细胞。 ②提呈Ag,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③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④其它:参与炎症,止血,组织修复等。
三.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可通过BCR摄取抗原,由于抗原与受体特 异性结合,所以其摄取Ag的效率很高,在体液免疫 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定向干细胞 单核细
骨髓中的单核细胞成熟后进入外周血,而后穿过血管内 皮细胞间隙进入组织,进一步发育分化为巨噬细胞。
生物学特征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迁移性,通过吞噬,吞饮和受
体介导的方式将颗粒或液体摄入胞内,发挥杀伤 作用或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抗原肽-MHC分 子表达在细胞表面,提呈给T细胞识别,诱导特异 性免疫应答。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黏附玻璃或塑料的特性, 可以进行分离和纯化。
②诱导分化的细胞不同,DC1诱导Th1分化,而DC2诱 导Th2分化。
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髓系DC分化发育过程已逐渐清楚,但对淋巴系的知之
甚少。
很强的内吞、加工、处理抗 原的能力,但处理初始T细胞
和MLR的能力较弱
主要标志为CD1a、CD11c、CD83, 高水平表达MHC- Ⅰ/Ⅱ类分子,
协同刺激分子分子
医学免疫学第十一章:APC及抗原提呈(新)PPT课件
-
-
胸腺依赖区
胸腺 DC
胸腺
++ + ?
+
朗罕细胞 表皮粒层及基层 ++++ +
+
+
胃肠上皮层
间质性 DC 实质性器官间质 ++++ ?
?
+
的毛细血管附近
隐蔽细胞 淋巴结输入管 +++ ?
?
-
单核/巨噬细胞 全身组织,器官 ++/- +
+
-
B 细胞
外周血,淋巴结 ++
+
+
-
CTL 的靶细胞 全身有核细胞 MHC-I 分子
─────────────────────────────
DC 细胞
滤泡 DC 淋巴滤泡
++/- + +
-
并指状细胞 同上,淋巴组织 ++++ - -
-
胸腺依赖区
胸腺 DC 胸腺
++ + ?
+
朗罕细胞 表皮粒层及基层 ++++ + +
+
胃肠上皮层
间质性 DC 实质性器官间质 ++++ ? ?
+
的毛细血管附近
隐蔽细胞 淋巴结输入管 +++ ? ?
-
单核/巨噬细胞 全身组织,器官 ++/- + +
-
医学免疫学课件-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MHC分子的功能
MHC分子的主要功能是结合并 提呈抗原肽段给T细胞受体
(TCR),从而激活T细胞免疫 应答。此外,MHC分子还能够 参与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和相互
作用。
MHC多态性
MHC分子具有高度多态性,不 同个体之间的MHC分子存在差 异。这种多态性有利于扩大免疫 应答的范围和强度,提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提呈给B 细胞受体,从而活化B细胞。
活化的B细胞在T细胞的帮助下 发生增殖和分化,形成浆细胞 和记忆B细胞。
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而记 忆B细胞则长期保存,以便在 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快速应答。
免疫记忆的形成与维护
抗原提呈细胞和T、B细胞的相 互作用促进了免疫记忆的形成。
免疫记忆使得机体在再次遇到相 同抗原时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启动
抗原的外排
抗原在细胞内被加工处理后,通过外 排作用释放到细胞外,以便与T细胞表 面的受体结合。外排的方式包括胞吐 作用和囊泡运输等。
抗原的加工与修饰
抗原的加工
抗原提呈细胞内的蛋白酶体对抗 原进行加工,将其降解为小分子 肽段。加工过程包括泛素化、去 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等步骤。
抗原的修饰
加工后的抗原肽段在细胞内进行 修饰,如糖基化、磷酸化等,以 便更好地与MHC分子结合并提呈 给T细胞。
基于抗原提呈细胞的免疫治疗策略
01 02 03
疫苗设计
通过改造或合成抗原,使其能够被抗原提呈细胞有效摄取、 加工和提呈,从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例如,基 于DCs的疫苗设计策略,将抗原靶向DCs,提高疫苗的免疫 效果。
细胞免疫治疗
通过体外培养并扩增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的免疫细胞,如 DCs、B细胞等,回输给患者,从而激活患者体内的免疫 应答。这种治疗方法在肿瘤免疫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抗原提呈细胞》课件
Ii链
复合体
MHC
+
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Ii链降解
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及提呈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胞质溶胶或MHC-I类途径)
01
01
02
胞浆内的抗原,经酶降解成小的肽片段,与MHC-Ⅰ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然后转送到细胞膜表面,供CD8+ T细胞识别的过程。
02
内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及提呈
DC的共同特性
一、树突状细胞
(一)DC来源
树突状细胞发育过程
(二)DC的组织分布,分类及功能性亚群
1. 分布及分类 (1)淋巴样组织中的DC 并指状DC: 分布于淋巴组织胸腺依赖区和次 级淋巴组织 滤胞样DC: 分布于外周淋巴器官淋巴滤泡生 发中心 边缘区DC
抗原提呈 通过BCR特异性识别,结合并内化抗原,在低浓度可溶性抗原的提呈中起重要作用
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三、B淋巴细胞
APC将胞浆内自身产生或摄入胞内的抗原消化降解为一定大小的抗原肽片段,与胞内MHC分子结合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表达在细胞表面的过程。
抗原加工( antigen processing ):
01
成熟髓样DC功能亚群
02
DC1亚群: 产生IL-12,诱导TH0向TH1细胞分化
03
DC2亚群: 产生IL-4,诱导TH0向TH2细胞分化
04
DC3亚群: 产生IL-10, 诱导免疫耐受
DC的表面标志及生物学特征
DC典型特征 树突状形态 膜表面高表达MHC II类分子和其他共刺激分子 能移行至淋巴器官 可刺激初始型T细胞活化
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
体液中的DC
间质性DC: 分布于实质器官间质毛细血管附近 郎格汉斯细胞: 位于表皮和胃肠上及外周血中的前体细胞
复合体
MHC
+
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Ii链降解
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及提呈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胞质溶胶或MHC-I类途径)
01
01
02
胞浆内的抗原,经酶降解成小的肽片段,与MHC-Ⅰ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然后转送到细胞膜表面,供CD8+ T细胞识别的过程。
02
内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及提呈
DC的共同特性
一、树突状细胞
(一)DC来源
树突状细胞发育过程
(二)DC的组织分布,分类及功能性亚群
1. 分布及分类 (1)淋巴样组织中的DC 并指状DC: 分布于淋巴组织胸腺依赖区和次 级淋巴组织 滤胞样DC: 分布于外周淋巴器官淋巴滤泡生 发中心 边缘区DC
抗原提呈 通过BCR特异性识别,结合并内化抗原,在低浓度可溶性抗原的提呈中起重要作用
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三、B淋巴细胞
APC将胞浆内自身产生或摄入胞内的抗原消化降解为一定大小的抗原肽片段,与胞内MHC分子结合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表达在细胞表面的过程。
抗原加工( antigen processing ):
01
成熟髓样DC功能亚群
02
DC1亚群: 产生IL-12,诱导TH0向TH1细胞分化
03
DC2亚群: 产生IL-4,诱导TH0向TH2细胞分化
04
DC3亚群: 产生IL-10, 诱导免疫耐受
DC的表面标志及生物学特征
DC典型特征 树突状形态 膜表面高表达MHC II类分子和其他共刺激分子 能移行至淋巴器官 可刺激初始型T细胞活化
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
体液中的DC
间质性DC: 分布于实质器官间质毛细血管附近 郎格汉斯细胞: 位于表皮和胃肠上及外周血中的前体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髓DC前体
血流 非淋巴组织 分化
上皮组织、胃肠道、生殖道和泌尿 道管、气道以及实质脏器的间质
非成熟DC
定居
具有很强的摄取、处理和加工 抗原的能力,但提呈抗原能力弱
细胞因子和抗原刺激下
DC细胞成熟并迁移进入局部淋巴结(迁移期)
髓系
DC 分化 发育 过程
摄取、处理和加工抗原的能力变弱 ,但提呈抗原能力逐渐增强(成熟期)
某些单个核细胞在GM-CSF和IL-4作用下可转 变为DC。
根据组织分布分类
分布:广泛分布于全身各脏器(除脑以外)
分类
淋巴样组织中的DC:
并指状DC(位于T细胞区,由LC移行而来, 发挥免疫激活作用)、边缘区DC、滤泡样DC (高表达FCR和C3bR)和胸腺DC
非淋巴样组织DC:
朗格汉斯细胞 和间质性DC等
上皮组织中的LC(上) 捕捉外来抗原后即进入 引流淋巴结的T细胞区, 成为IDC(下)。
根据分化成熟状态分类(髓系)
非成熟DC 成熟DC
✓参与DC分化与发育的因素
细胞因子是调节DC成熟过程的重要因素: GM-CSF、TNF-α促进DC分化;IL-1、IL-6 和IL-12辅助DC成熟。
DC的成熟也受其自身表达的黏附分子调控
分泌细胞因子
特异性结合病原微生物 的受体及FcR
树突状细胞及其表达和分泌的各种免疫分子
LIR:白细胞Ig样受体;Fascin:骨架蛋白。
(三)DC的生物学功能
摄取、加工处理并提呈用 *受体介导的
内吞(FcR/CR / 甘露糖受体) *吞噬作用 *激活初始T细胞, 启动免疫应答
-/+
大于100小时 ~7x106 ++
抗原摄取、加工和处理的能力 ++
抗原递呈能力
-/+
迁移的倾向性
炎症组织
主要功能
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
-/+ ++ 外周淋巴组织 提呈抗原
(二)DC的表面标志
树突状伪足 组合性表面标志 能激活初始T
CD1a、CD11c、CD83 MHCII
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 黏附分子CD40、CD54
专职性APC (professional APC)
能组成性表达MHC-II类分子和T细胞活化的共 刺激分子,抗原递呈能力强,包括巨噬细胞 (M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B细 胞等。
非专职性APC(non-professional APC)
诱导性表达MHC-II类分子,抗原递呈能力弱, 包括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
MHC I 类靶细胞--一类特殊的非专职APC
主要专职性APC的分布及主要特性
实体器官及非淋 巴组织上皮
滤泡树突状细胞 FDC
++ +
伯贝克颗粒(Birbeck granule),多 位于胞核凹陷附近的胞浆内,有膜包 裹,呈盘状或偏囊形,长15~30nm , 宽4nm,一端或两端常有泡,颗粒的 切面为杆状或球拍形.目前认为 Birbeck颗粒是朗格汉斯细胞吞噬外来 抗原时胞膜内陷形成,是一种消化细 胞外物质的吞噬体或抗原贮存形式。
体液中DC(循环的DC):
输入淋巴液中的DC和血液DC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 showing long , beaded dendrites . The beads are coated with antigen-antibody complexes .
DC1---IL-12 DC2---IL-4 DC3---IL-10
Dendritic Cell Maturation
非成熟DC与成熟DC的特点比较
非成熟DC
成熟DC
Fc受体的表达
++
-/+
甘露糖受体的表达 MHCII类分子的表达
半衰期 细胞膜表面数目 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
约10小时 ~106 -/+
单核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分化和分布
表面标志
甘露糖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 (CD25)
共刺激分子 (B7、CD40)
生物学功能
• 预先去除移植物中的DC----降低移植排 斥反应
二、单核-巨噬细胞
骨髓
多能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 前单核细胞
血液
单核细胞
组
织
巨噬细胞 结缔组织:组织细胞 肺:肺泡巨噬细胞 肝:枯否细胞 脾与淋巴结:游走与固定巨噬细胞 浆膜腔:胸、腹腔巨噬细胞 神经组织:小胶质细胞 骨:破骨细胞
关节:滑膜A型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左图示郎格汉斯细胞 ,右图示不同形状的伯 贝克颗粒的切面。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B细胞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
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
美.Steinman1973发现,形态呈树突样;
最大特点是能够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而Mφ、 B只能激活已活化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是抗原提 呈能力最强的APC细胞,是机体适应性T细胞免疫应 答的始动者。
免疫记忆的维持
*IDC---T细胞记忆
*FDC---B细胞记忆
*分泌细胞因子,调 节免疫应答的类型 *分泌趋化性细胞因 子,趋化T/B细胞
免疫耐受的维持与诱导
*非成熟DC诱导外周免 疫耐受
*胸腺DC诱导中枢免疫 耐受——阴性选择
(四)DC在临床的应用
• 病原体抗原体外致敏DC----过继回输
• 肿瘤抗原致敏DC----过继回输
第11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 加工及提呈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是指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 原递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在 机体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发 挥重要作用,也称辅佐细胞(accessory cell)。
根据APC细胞表面膜分子表达情况和功能的差异:
能敏感的识别入侵微生物,释放大量细胞因子 适应性免疫与固有免疫的“桥梁”细胞 来源骨髓CD34+细胞
主要内容
DC的分类 DC的表面标志 DC的生物学功能
(一)DC的分类
根据来源分类
髓系DC:“经典”DC。主要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和 启动。生长依赖于GM-CSF。
淋巴系DC:指浆细胞样DC。活化后快速释放INF- I,参与抗病毒免疫。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自身免 疫疾病发生。与T、NK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生 长依赖IL-7,IL-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