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 讲 人 : 王 顺 娣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 四 )
第 七 章 清 代 文 论
一、总结(集大成)时期 清代学术有一特殊的现象…周秦以子称,楚人以 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 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 曲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没有 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 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 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杖头歌一阕。 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令变喜成悲咽。 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 举世皆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设。 • ——《风筝误》收场诗 • 重视戏曲的审美娱乐作用
• • • •
• 2、教化 • 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 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 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 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也。
• 1、审美客体之“理、事、情” • “譬之一木一草,其能发生者,理也;其既发生, 则事也;既发生之后,夭乔滋植,情状万千,咸 有自得之趣,则情也。” • 理:指事物的本质、内在规律 • 事:事物循其“理”而发生发展过程 • 情:事物所呈现的情状
• 要之作诗者,实写理、事、情,可以言言,可以 解解,即为俗儒之作。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 见之事,不可径达之事,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 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
• 2、腰斩《水浒》,否定农民起义
• 删除“英雄聚义”之后49回文字,以水浒英雄被 杀尽作结
• 呜呼!忠义而在水浒乎哉?……若夫耐庵所云 “水浒”也者,王土之滨则有水,又在水外则曰 浒也。远之也者,天下之凶物,天下之所共击也; 天下之恶物,天下之所共弃也。若使忠义而在水 浒,忠义为天下之凶物、恶物乎哉?《水浒传序 二》 • 此矛盾为其封建士大夫的局限性所决定
三、论戏剧编排
取材:对演员的挑选与 角色的分配 授曲:教唱 教白:说白训练
习态:身段指导
李渔排戏图
• 四、论戏剧功能 • 1、娱乐 • 予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 老,总无一刻舒眉。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 藉以舒愠为之解,且尝僭作两间最乐之人……我 欲作官,则顷刻之间便臻富贵;我欲致仕,则转 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 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 之元配;我欲成仙作佛,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 笔架之前 • 自娱:化身戏中人物,满足自身欲望
• 2、文学批评形式的变化 • 吸收西方概念、范畴、术语 •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平等(资产阶级民主、 科学、自由、平等、博爱) • 3、文学批评方法的变化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人间词话》:康德、叔本华
• • • • • • •
4、文体的改革 重心转变: 正统文学:诗文——通俗文学:小说戏剧 梁启超:小说界革命 5、语言的变革 去文言文,倡白话文。 裘廷梁(白话文运动的先驱):文与言判然为二, 一人之身,而手口异国,实为二千年文字之一大 厄。
• 二、四情说——对“兴观群怨”的新释 • 1、兴、观、群、怨源于情 • 惟此窅窅摇摇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 可群、可怨,是以有取于诗。 • 情为根本 • 诗之泳游以体情,可以兴矣;褒刺以立义,可以 观矣;出其情以相示,可以群矣;含其情而不尽 于言,可以怨矣。(《四书训义》卷二十) • 兴:对情感的体验 • 观:情感中蕴含褒刺、义理 • 群:情感的共鸣 • 怨:情趣无穷
• 情节的犯避之妙: (1)简单求避,不能见出高妙。 • (2)以犯求避,犯而不避,真正的大手笔 相同、相近中求差异,更好把握对象的独特、新奇 • 武松、李逵打虎 • 江州城、大名府劫法场;
第 八 章 近 代 文 论
• 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 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 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 信破了产,野蛮的、闭 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 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 •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李鸿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
一、现代转型 1、文学批评视野的变化 (1)内容:反映现实社会人生的历史事件 传统批评:探源流、论得失、述本事、谈诗法 《饮冰室诗话》专论戊戌变法过程中的诗人诗歌 (2)对象:评论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家 《饮冰室诗话》论荷马、莎士比亚、弥尔顿等
黄遵宪《流球歌》、《越南歌》、《朝鲜叹》等
• 更富概括性、形象性、蕴藉性
• • • • • • •
2、创作主体之“才、胆、识、力” 才:才华,具体写作才能 胆:破旧创新的胆量和气魄 识:高度艺术鉴赏辨析能力 力:富于独创性的笔力
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起决定作用的是“识”
• 二、文学发展史观(相续相禅论) • 诗始于《三百篇》,而规模体具于汉。自是而魏, 而六朝、三唐,历宋、元、明,以至昭代,上下 三千余年间,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词 句,递嬗升降不同,而要之诗有源必有流,有本 必达末;又有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其学无 穷,其理日出。乃知诗之为道,未有一日不相续 相禅而或息者也。 • 续:后者接武于前者。(连续性) • 禅:前者让位于后者。(创新性)
第 四 节 金 圣 叹
六才子书:
《离骚》《庄子》《史记》 杜诗《水浒传》《西厢记》 《读第五才子水浒传》: 代表清代小说评点的主 要形式和最高成就
• 一、思想的矛盾性
• 1、同情人民疾苦,“官逼民反”罪在赃官酷吏
• 阮小五: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掸便害百姓,但一 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尽都 吃了,又要盘缠打发他。 • 批:千古同悼之言,《水浒》之所以作也。 • 批:家私金银上加出“酷害良民积攒下”七字, 与天下看样。
• 一、艺术本原论 • 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 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举不能越乎此;此举在物者 而为言,而无一物之或能去此者也.曰才,曰胆,曰 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以在 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
•
•
审美客体之“理、事、情”
•
审美主体之“才、胆、识、力”
• 3、富有机趣。
• 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 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
• 语言风趣、生动、活泼
• 4、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 曲文:说何人肖何人。 • 宾白:语求肖似。 • 极粗极俗之语,未尝不上填词,但宜从脚色起见。 如在花面口中,则惟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曲, 便宜斟酌其词。
• 1、对传统诗学全面总结和理性思考
• 叶燮《原诗》
• • • • • • • • • 2、清诗话卷帙浩繁,且体制完备 劳孝舆《春秋诗话》、费锡璜《汉诗说》 王葆《全唐诗话》、郑方坤《五代诗话》 孙涛《全宋诗话》、周春《辽诗话》 查羲《元人诗说》、程作舟《皇明诗话》 杨际昌《国朝诗话》 厉鹗《宋诗纪事》 陈衍《辽诗纪事》 《金诗纪事》、《元诗经事》 陈田《明诗纪事》
第 三 节 李 渔
• 封建时代古典剧论的 集大成者。 • 从戏曲的案头文学到 表演艺术的转换,真 正确立戏剧的独立艺 术品格。 “填词之设,专为 登场”(《演习部· 选 剧》)
• • • • • •
一、论戏剧结构 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 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 1、立主脑 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 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 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 衍文,原其初心,又此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 即作传奇之主脑也。 • 主脑:即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主题等
• 因文生事:按照作家艺术创造的逻辑进行加工、 提炼、概括。
• 生:生发、推衍、虚构。(小说)
• 2、性格论
• (1)鲜明性格之人物形象的塑造——关键
•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 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 (2)似而不同——性格独特性
• 《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 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 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 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林 冲 发 配 沧 州
• 3、结构论
• 以晁盖为一部提纲挈领之人,而又不得不先放去 一十二回,直至第十三回方与出名,此所谓有全 书在胸而后下笔著书者也。 • 《水浒传》不是轻易下笔,只看宋江出名,直在 第十七回,便知他胸中已算过百十来遍。
• 结构完整,有机而统一
• 4、技巧论 • 吾观今之文章之家,每云我有避之一诀,固也, 然而吾知其必非才子之文也。夫才子之文,则岂 惟不避而已,又必于本不相犯之处,特特故自犯 之,而后从而避之。此无他,亦以文章家之有避 之一诀,非以教人避也,正以教人犯也。犯之而 后避之,故避有所避也。若不能犯之而但欲避之, 然则避何所避乎哉?是故行文非能避之难,实能 犯之难也。 • 避:避免情节、人物的重复。 • 犯:有意写出相近、相同。
• 二、创作论 • 1、“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 • 《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 文运事,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 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 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 • 以文运事:以史实为基础, 准确记载历史。
• 运:如实记载。(史书)
• • • • • •
二、文论概括 1、诗歌理论批评 王夫之 叶燮 2、戏曲理论批评(李渔) 3、小说理论批评(金圣叹)
第 一 节 王 夫 之
• 一、情景相生论 • 1、情景关系 •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姜斋诗话》 • 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 宅。 • 情与景互相依托 • 情生景:因情而触景 • 景生情:触景而起情
• 2、现量说——创造情景交融的诗境 • • 题李凝幽居 • • •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现量:本为佛家术语,指感官接触外物时的直观 感受
• 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 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 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 现量也。 • 现量说:强调创作主体直接的审美观照,无需比 较、推理等抽象思维,靠的是瞬间艺术直觉。
• 2、减头绪 • 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荆、刘、拜、杀之得 传于后,止为一线到底,并无旁见侧出之情。三 尺童子,观演此剧,皆能了了于心,便便于口, 以其始终无二事,贯穿只一人也。 • 强调情节线索的单一化
• 3、脱窠臼 • 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 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 奇之别名也……欲为此剧,先问古今院本中曾有 此等情节与否。 • 以新释奇,突出情节的创新性
• 4、密针线
• 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 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 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 将零碎素材糅合成天衣无缝的整体
• 二、论戏剧语言 • 1、重视宾白 • 曲之有白……就人身论之,则如肢体之于血 脉……故知宾白一道,当与曲文等视。 • 宾白与曲文地位同等 • 2、浅显通俗。 • 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 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 看,故贵浅不贵深。
• 2、兴、观、群、怨:不可分割的整体 • 摄兴、观、群、怨于一炉。 • 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 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 群乃益挚。
第 二 节 叶 燮 《 原 诗 》
• 《原诗》:以论诗之 源为宗 • 系统阐述诗歌的本原、 文学发展以及创作思 维规律等问题,理论 系统性超越前代。
• 其原因有: • 1)时代使然 • 且夫风雅之有正有变,其正变系乎时,谓政治、 风俗之由得而失,由隆而污。 • 2)诗歌自身发展演变 • 不读《三百篇》,不知汉魏诗之工也;不读汉魏 诗,不知六朝诗之工也;不读六朝诗,不知唐诗 之工也;不读唐诗,不知宋与元诗之工也。夫惟 前者启之,而后者承之而益之;前者创之,而后 者因之而广大之。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 四 )
第 七 章 清 代 文 论
一、总结(集大成)时期 清代学术有一特殊的现象…周秦以子称,楚人以 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 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 曲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没有 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 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 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杖头歌一阕。 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令变喜成悲咽。 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 举世皆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设。 • ——《风筝误》收场诗 • 重视戏曲的审美娱乐作用
• • • •
• 2、教化 • 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 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 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 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也。
• 1、审美客体之“理、事、情” • “譬之一木一草,其能发生者,理也;其既发生, 则事也;既发生之后,夭乔滋植,情状万千,咸 有自得之趣,则情也。” • 理:指事物的本质、内在规律 • 事:事物循其“理”而发生发展过程 • 情:事物所呈现的情状
• 要之作诗者,实写理、事、情,可以言言,可以 解解,即为俗儒之作。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 见之事,不可径达之事,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 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
• 2、腰斩《水浒》,否定农民起义
• 删除“英雄聚义”之后49回文字,以水浒英雄被 杀尽作结
• 呜呼!忠义而在水浒乎哉?……若夫耐庵所云 “水浒”也者,王土之滨则有水,又在水外则曰 浒也。远之也者,天下之凶物,天下之所共击也; 天下之恶物,天下之所共弃也。若使忠义而在水 浒,忠义为天下之凶物、恶物乎哉?《水浒传序 二》 • 此矛盾为其封建士大夫的局限性所决定
三、论戏剧编排
取材:对演员的挑选与 角色的分配 授曲:教唱 教白:说白训练
习态:身段指导
李渔排戏图
• 四、论戏剧功能 • 1、娱乐 • 予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 老,总无一刻舒眉。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 藉以舒愠为之解,且尝僭作两间最乐之人……我 欲作官,则顷刻之间便臻富贵;我欲致仕,则转 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 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 之元配;我欲成仙作佛,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 笔架之前 • 自娱:化身戏中人物,满足自身欲望
• 2、文学批评形式的变化 • 吸收西方概念、范畴、术语 •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平等(资产阶级民主、 科学、自由、平等、博爱) • 3、文学批评方法的变化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人间词话》:康德、叔本华
• • • • • • •
4、文体的改革 重心转变: 正统文学:诗文——通俗文学:小说戏剧 梁启超:小说界革命 5、语言的变革 去文言文,倡白话文。 裘廷梁(白话文运动的先驱):文与言判然为二, 一人之身,而手口异国,实为二千年文字之一大 厄。
• 二、四情说——对“兴观群怨”的新释 • 1、兴、观、群、怨源于情 • 惟此窅窅摇摇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 可群、可怨,是以有取于诗。 • 情为根本 • 诗之泳游以体情,可以兴矣;褒刺以立义,可以 观矣;出其情以相示,可以群矣;含其情而不尽 于言,可以怨矣。(《四书训义》卷二十) • 兴:对情感的体验 • 观:情感中蕴含褒刺、义理 • 群:情感的共鸣 • 怨:情趣无穷
• 情节的犯避之妙: (1)简单求避,不能见出高妙。 • (2)以犯求避,犯而不避,真正的大手笔 相同、相近中求差异,更好把握对象的独特、新奇 • 武松、李逵打虎 • 江州城、大名府劫法场;
第 八 章 近 代 文 论
• 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 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 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 信破了产,野蛮的、闭 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 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 •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李鸿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
一、现代转型 1、文学批评视野的变化 (1)内容:反映现实社会人生的历史事件 传统批评:探源流、论得失、述本事、谈诗法 《饮冰室诗话》专论戊戌变法过程中的诗人诗歌 (2)对象:评论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家 《饮冰室诗话》论荷马、莎士比亚、弥尔顿等
黄遵宪《流球歌》、《越南歌》、《朝鲜叹》等
• 更富概括性、形象性、蕴藉性
• • • • • • •
2、创作主体之“才、胆、识、力” 才:才华,具体写作才能 胆:破旧创新的胆量和气魄 识:高度艺术鉴赏辨析能力 力:富于独创性的笔力
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起决定作用的是“识”
• 二、文学发展史观(相续相禅论) • 诗始于《三百篇》,而规模体具于汉。自是而魏, 而六朝、三唐,历宋、元、明,以至昭代,上下 三千余年间,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词 句,递嬗升降不同,而要之诗有源必有流,有本 必达末;又有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其学无 穷,其理日出。乃知诗之为道,未有一日不相续 相禅而或息者也。 • 续:后者接武于前者。(连续性) • 禅:前者让位于后者。(创新性)
第 四 节 金 圣 叹
六才子书:
《离骚》《庄子》《史记》 杜诗《水浒传》《西厢记》 《读第五才子水浒传》: 代表清代小说评点的主 要形式和最高成就
• 一、思想的矛盾性
• 1、同情人民疾苦,“官逼民反”罪在赃官酷吏
• 阮小五: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掸便害百姓,但一 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尽都 吃了,又要盘缠打发他。 • 批:千古同悼之言,《水浒》之所以作也。 • 批:家私金银上加出“酷害良民积攒下”七字, 与天下看样。
• 一、艺术本原论 • 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 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举不能越乎此;此举在物者 而为言,而无一物之或能去此者也.曰才,曰胆,曰 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以在 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
•
•
审美客体之“理、事、情”
•
审美主体之“才、胆、识、力”
• 3、富有机趣。
• 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 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
• 语言风趣、生动、活泼
• 4、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 曲文:说何人肖何人。 • 宾白:语求肖似。 • 极粗极俗之语,未尝不上填词,但宜从脚色起见。 如在花面口中,则惟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曲, 便宜斟酌其词。
• 1、对传统诗学全面总结和理性思考
• 叶燮《原诗》
• • • • • • • • • 2、清诗话卷帙浩繁,且体制完备 劳孝舆《春秋诗话》、费锡璜《汉诗说》 王葆《全唐诗话》、郑方坤《五代诗话》 孙涛《全宋诗话》、周春《辽诗话》 查羲《元人诗说》、程作舟《皇明诗话》 杨际昌《国朝诗话》 厉鹗《宋诗纪事》 陈衍《辽诗纪事》 《金诗纪事》、《元诗经事》 陈田《明诗纪事》
第 三 节 李 渔
• 封建时代古典剧论的 集大成者。 • 从戏曲的案头文学到 表演艺术的转换,真 正确立戏剧的独立艺 术品格。 “填词之设,专为 登场”(《演习部· 选 剧》)
• • • • • •
一、论戏剧结构 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 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 1、立主脑 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 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 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 衍文,原其初心,又此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 即作传奇之主脑也。 • 主脑:即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主题等
• 因文生事:按照作家艺术创造的逻辑进行加工、 提炼、概括。
• 生:生发、推衍、虚构。(小说)
• 2、性格论
• (1)鲜明性格之人物形象的塑造——关键
•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 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 (2)似而不同——性格独特性
• 《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 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 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 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林 冲 发 配 沧 州
• 3、结构论
• 以晁盖为一部提纲挈领之人,而又不得不先放去 一十二回,直至第十三回方与出名,此所谓有全 书在胸而后下笔著书者也。 • 《水浒传》不是轻易下笔,只看宋江出名,直在 第十七回,便知他胸中已算过百十来遍。
• 结构完整,有机而统一
• 4、技巧论 • 吾观今之文章之家,每云我有避之一诀,固也, 然而吾知其必非才子之文也。夫才子之文,则岂 惟不避而已,又必于本不相犯之处,特特故自犯 之,而后从而避之。此无他,亦以文章家之有避 之一诀,非以教人避也,正以教人犯也。犯之而 后避之,故避有所避也。若不能犯之而但欲避之, 然则避何所避乎哉?是故行文非能避之难,实能 犯之难也。 • 避:避免情节、人物的重复。 • 犯:有意写出相近、相同。
• 二、创作论 • 1、“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 • 《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 文运事,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 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 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 • 以文运事:以史实为基础, 准确记载历史。
• 运:如实记载。(史书)
• • • • • •
二、文论概括 1、诗歌理论批评 王夫之 叶燮 2、戏曲理论批评(李渔) 3、小说理论批评(金圣叹)
第 一 节 王 夫 之
• 一、情景相生论 • 1、情景关系 •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姜斋诗话》 • 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 宅。 • 情与景互相依托 • 情生景:因情而触景 • 景生情:触景而起情
• 2、现量说——创造情景交融的诗境 • • 题李凝幽居 • • •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现量:本为佛家术语,指感官接触外物时的直观 感受
• 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 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 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 现量也。 • 现量说:强调创作主体直接的审美观照,无需比 较、推理等抽象思维,靠的是瞬间艺术直觉。
• 2、减头绪 • 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荆、刘、拜、杀之得 传于后,止为一线到底,并无旁见侧出之情。三 尺童子,观演此剧,皆能了了于心,便便于口, 以其始终无二事,贯穿只一人也。 • 强调情节线索的单一化
• 3、脱窠臼 • 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 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 奇之别名也……欲为此剧,先问古今院本中曾有 此等情节与否。 • 以新释奇,突出情节的创新性
• 4、密针线
• 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 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 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 将零碎素材糅合成天衣无缝的整体
• 二、论戏剧语言 • 1、重视宾白 • 曲之有白……就人身论之,则如肢体之于血 脉……故知宾白一道,当与曲文等视。 • 宾白与曲文地位同等 • 2、浅显通俗。 • 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 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 看,故贵浅不贵深。
• 2、兴、观、群、怨:不可分割的整体 • 摄兴、观、群、怨于一炉。 • 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 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 群乃益挚。
第 二 节 叶 燮 《 原 诗 》
• 《原诗》:以论诗之 源为宗 • 系统阐述诗歌的本原、 文学发展以及创作思 维规律等问题,理论 系统性超越前代。
• 其原因有: • 1)时代使然 • 且夫风雅之有正有变,其正变系乎时,谓政治、 风俗之由得而失,由隆而污。 • 2)诗歌自身发展演变 • 不读《三百篇》,不知汉魏诗之工也;不读汉魏 诗,不知六朝诗之工也;不读六朝诗,不知唐诗 之工也;不读唐诗,不知宋与元诗之工也。夫惟 前者启之,而后者承之而益之;前者创之,而后 者因之而广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