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合集下载

试论新课改下高中武术散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试论新课改下高中武术散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试论新课改下高中武术散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摘要: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也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的体育课上,也在体育选修课上,体育校本课能够表现出它的指导作用。

我校在2007年开始为学生开设校本课程,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

一方面,由于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性大,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学生需要一些防身的知识和技巧。

另一方面。

由于高中生处在身体发育的最后时期,对身体锻炼的要求比较强烈。

因此,我们开设了武术散打校本课,如今已有三个年头,我们对于课程也有了新的体会。

据此,本文对于新课标下的武术散打校本课的开发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武术散打校本课开发实践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

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通过三年的教学活动,我发现武术散打课在上述五个具体课程目标中都有着积极地意义,充分地体现出了校本课程的价值。

一、学生在课程中如何体现出运动参与意识(一)体现学生的运动意识高中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成型的时期,身体素质已经接近于成人,特别是男生精力充沛。

好动不好静,对运动的渴望非常强烈。

而散打这项对身体条件要求很高的对抗性项目更是吸引着众多男生的注意。

因此,本课程一经推出,报名的学生就络绎不绝,其中也有喜欢运动的女同学。

考虑到上课的运动强度很高,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学校的师资和器材场地情况都不允许有这么多学生,因此,只选了其中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学生来学习此项课程。

(二)体现学生学习武术的要求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在民间有习武的风气,许多学生从小时候就耳濡目染。

开发武术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

开发武术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

开发武术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刻,而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也成为了现代人非常喜欢的体育运动。

为了促进学校发展,开发武术校本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质和生命力,还能够丰富课外活动内容,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1. 加强体质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武术运动是一项非常锻炼人体素质的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还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

通过开设武术校本课程,学生可以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进行身体锻炼,改善学生的体力,让学生更加健康,更有生命力。

2. 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武术训练的过程非常艰辛,需要学生具有毅力和意志力,才能够一步步走到成功的台阶上。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毅力和意志力,还能够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认知,让学生更加自信,更有冲劲。

3. 弘扬中华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通过武术的学习和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精髓。

开展武术校本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文化,更加珍视中华民族的发展。

4. 推动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提升学校形象:武术校本课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还能够提高学校的体育事业水平,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学校开发武术校本课程,还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形象,在同行业竞争中占据更有优势的位置。

综上所述,开发武术校本课程,对于促进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这一举措,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推动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提升学校形象。

希望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能够重视这一建议,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关注,让这一举措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开发武术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

开发武术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

开发武术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
要开发一套有效的武术校本课程,首先需要了解学校的发展情况和目标。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重点,因此武术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应该根据学校的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建议:
1. 强化学生体育素养与健康意识
2. 培育学生的人文品质和道德修养
武术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活动,还是一门具有浓郁文化底蕴和强烈道德意蕴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对武术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武术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哲学内涵。

同时,在武术的实践过程中,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如尊师重道、童叟无欺、坚韧不拔等方面。

因此,建议将武术校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从技术和竞技上转向人文和道德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在练习武术的同时也能受到德育的熏陶和影响。

3. 提升学校形象和文化底蕴
总之,开发武术校本课程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可以促进学校的多方面发展。

在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时,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目标进行综合考虑,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培育、人文和道德修养的提升,以及学校形象和文化底蕴的提升。

通过引入武术校本课程,学校可以进一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中武术课的实践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中武术课的实践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中武术课的实践摘要:目前教育部提倡武术进校园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化,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武术与校园“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融合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小学武术校本课程所重视的武德教育:忠、勇、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文化的精髓,将武术作为载体,开发武术校本课程,对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开发已针对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

对小学武术校本课程进行优化研究和推广,通过体育课进行实证研究,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了机能水平,促进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创新了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武术;校本课程1.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目标依照小学的课程开发原理,课程目标主要来自于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校园外当今时代的研究。

校本课程的定位决定了课程开发的高度、深度和宽度。

武术在小学校本课程指导思想是: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达到身心愉悦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在明确的指导思想下,确立了通过学习武术的方式,使学生在练习中华武术传统文化以创新的形式传承,与此同时锻炼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课程目标。

2.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在武术课中,按学生的年龄段来学习动作,让孩子在开始阶段,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其武术仁、义、礼、智、信等品质得以传承。

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

3.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健康目标。

学习完此课程后各项指标得以提升,强化体育健康知识,了解如何评价武术动作。

加强创新、实践能力,拥有该项技能特长,养成终身体育的行为习惯,加强与人交流、团队合作。

4.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原则是指小学武术和校本课程的认识,在开发武术校本课程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向和质量等。

体育教师在开发中起着主要作用,既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又要以原则为基准,只有二者融合,才能避免课程开发的随意性和无效性。

才能确保合理性、适应性、特色性和多样性,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科学性,从而才能更好的在校园内发展。

校本课程武术开发案例 林海芹

校本课程武术开发案例  林海芹

校本课程武术开发案例——育华小学为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育华学校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深入开展教育科研,于2002年5月正式确立“武术教育”为体育特色项目,同时开发为学校校本课程。

通过武术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一、开发背景1、学校基本情况介绍长沙市芙蓉区育华小学始建于1957年,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师8835部队子弟学校,1964年移交东区人民政府(现芙蓉区人民政府),现学校占地面积6240平方米,目前有学生近500人,教师34人。

2、学校办学思想和宗旨学校立足于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需要,以“励志、守恒、勤学、乐群”为校训,以武术教学为办学特色,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创新。

二、情境分析与评估1、学生需求、社区需求评估(1)育华学校地处复兴街居民区深巷中,受附近育才、育英两所名校的冲击,学校生源流失率较高。

如何更有效的发挥学校优势,办出特色,鼓励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兴趣和能力,对保证学生生源产生一定的影响。

(2)在校学生中父母下岗的多,贫困生多,而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投资少,普及率高,不增加学生家长的负担,得到家长与学生的认同,更有力于校本课程的实施。

(3)学校基础设施差,校舍布局不合理,校园环境不佳,学生活动器械少,学校活动项目缺少生气,而武术校本课程的开设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校园充满欢声笑语。

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4)学校附近社区网吧多,武术活动能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占领学生上网的时间和阵地。

同时学校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优势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校、爱社区的激情。

(5)我校设计了1套校本课程武术教育问题调查表,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对校本课程武术看法的信息。

结果发现,我校相当一部分学生特别爱好武术。

2、社区与学校课程资源评估(1)校本课程的开发迫切需要人力资源。

学校根据武术教育专业性强这一特点,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资源,专门聘请了市体校武术教练进行技术指导。

校本课程武术工作计划范文

校本课程武术工作计划范文

校本课程武术工作计划范文一、目标与愿景定义目标在接下来的学期中,我们的校本课程武术计划旨在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平台,使学生在参与中不仅能学到武术技能,更能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

愿景我们期望通过这个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协作精神和自信心。

同时,我们也希望他们能从中领略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和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

二、课程内容设计1. 基本功训练包括站桩、基本拳法、腿法及身法练习,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武术套路学习选取简单易学的武术套路,如五步拳、初级长拳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武术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论知识包括武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武术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通过示范、分组练习、对练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视频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武术教学视频,提高教学效率。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

评价与反馈:定期进行技能考核,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课程实施计划第1-2周:基本功训练与理论知识学习。

第3-4周:学习初级套路。

第5-6周:加强基本功训练,学习中级套路。

第7-8周:复习与考核。

第9-10周:学习高级套路,开展实战模拟训练。

第11-12周:加强实战模拟训练,总结与反思。

第13-14周:期末考核与表彰。

五、预期效果与评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武术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

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培养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中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中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2012-09理论研究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全面实施,为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有效地促进了校园“健康第一”思想的落实。

为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我校对中学体育校本课程武术项目进行了研究及实践尝试,以武术项目为突破口,打造武术特色项目学校,我们遵循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三步发展原则,打造学校品牌,推进武术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一、统一思想,确立武术为体育校本课程充分理解校本课程,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切合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素材编撰成教材,对学生进行生动鲜活的教育,简单说,就是对统编教材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学校确立“立足校园,突出特色,试点实验,辐射带动”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制订了《常州市外国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为我校武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领导,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有力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地域特色。

为此,我们加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

一是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科教部主任任副组长,各学科负责人为成员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制订课程开发计划,审核教材内容,指导检查开发进程,评估教学效果。

二是组织骨干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题选编,确立教学目标,具体指导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

三、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我校武术特色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学生武术运动的进一步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我校武术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和体育组教师一年多的努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结合多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了适合我校应用的武术校本教材。

1.知识水平与技能通过师生共同开发武术校本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武术运动,加强武德修养,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武术训练,使学生掌握技击,提高自卫防身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探究习惯和科学训练意识,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获取、搜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在实战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反思、评价和调控的能力。

常州市盛毓度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常州市盛毓度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常州市盛毓度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开设目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以往统一的课程计划,单一的课程结构,划一的课程内容,己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必须开发以学校为特色的教育资源,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根据常州市教育局和体育局有关加强“教体结合”工作的计划安排,我校按照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在广泛调研和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从学生需求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出发,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并结合我校常州市少体校良好合作关系,以及在体育运动项目上的雄厚基础,决定开设以武术项目为特色的小学体育校本课程。

通过开设《武术》校本课程,把武术特色活动纳入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以此为手段,让学生志在参与,乐在运动,品味体育运动的精彩,体验运动中的快乐,以达到培养品德、锤炼意志;锻炼心智、改善机能;促进交流,弘扬文化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力求构建出适合我校发展的体育特色教育之路,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教体结合探索一条新路。

二、总体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进一步凸显体育育人的办学特色,从而全面推动学校包括体育在内的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确保执行国家课程,在维护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严肃性的前提下,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

(二)、通过《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管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

(三)、通过跑、跳、投、柔韧、协调等动作,促进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

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竞争与合作的精神及耐挫力。

(四)、普及中华武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武德教育,努力让学生德艺双修,弘扬中华武术文化。

(五)、品味体育运动的激烈精彩,体验运动中的生命快乐,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我校以体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XX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方案

XX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方案

XX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方案张集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及评价方案课程名称:武术学习对象:三——六年级学生学习时间:每周1课时一、课程背景新体育课程改革方案提出“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在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上所起的的作用是任何一个教材无法比拟的。

在小学生中进行武术教学是以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武术为主要手段,更好地锻炼学生身体,改善课堂气氛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把武术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综合性、对抗性等融合在体育教学之中,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内脏器官功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意志品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对此课题进行研究是为了使武术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使学生具有聪慧的头脑,高尚的品德,勇敢顽强、朝气蓬勃、机敏灵活、交往协作的良好品质。

在武术成为校本课程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怎样构建包含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因为它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我们认为:“三级课程是一个整体,各级课程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只是从管理的角度为了解决课程的适应性,相对按三级权力主体相对划分而成。

因此,武术教学的实施,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

因为学校是把理想课程转换为现实课程的主要场所,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所以它就是课程的一个权力主体。

1二、开发《武术》校本教材的重大意义(一)学生方面:1、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良好的发展,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校本课程在开发的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隐藏其背后的真正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

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

“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探析

“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探析

“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探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通过现状分析和重要性阐述,提出整合课程内容、注重技术与教育融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等具体策略。

这些策略有助于全面提升小学武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一校一拳”教改事业做出贡献。

本文旨在引起各界对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武术校本课程、教改、开发策略、整合课程内容、技术与教育融合、教学方法、小学、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学生发展、贡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一校一拳”教改的大背景下,开发小学武术校本课程不仅是贯彻教改政策的需要,更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通过合理的开发策略和方法,提升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质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将为“一校一拳”教改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1.2 目的意义: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武术教育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小学武术课程的开发还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武术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的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加强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教育改革事业具有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的现状分析在“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正面临着一些现状问题和挑战。

许多学校在实施“一校一拳”计划时存在着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部分学校武术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缺乏教学经验和创新能力,难以满足“一校一拳”教改要求。

小学校园武术校本课程实施与教学的策略

小学校园武术校本课程实施与教学的策略

小学校园武术校本课程实施与教学的策略摘要:在国家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提出较高要求之下,体育作为重要的课程得到人们的关注。

小学阶段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有助于为学生带来健康成长的良好支持。

校园武术校本课程的实施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体验武术带来的乐趣和震撼之下锻炼身体素质、提高综合素养。

同时,在体验校园武术课程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以及思想,还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锻炼自身的多项能力。

在体育课程教育改革之下,应该将校园武术校本课程稳定实施,让校园活动开创之中做好武术教学,为学生带来成长发展的广阔阵地。

关键词:小学校园;武术校本课程;实施教学;策略前言: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校园武术校本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满足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在激活孩子们阅读细胞的过程中,也可以将武术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重点传达。

在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中发挥出一定的优势。

所以,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学校开展教学的重要特色,在充分挖掘校园武术校本课程实践的意义之下,探索一系列教学举措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保障。

一、小学校园武术校本课程的意义在小学校园武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展现出重要的意义。

第一,武术作为复杂和综合素质要求高的运动,有助于锻炼孩子身体综合能力。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武术引入,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激活学生体育运动的乐趣之下,在武术当中有着不一样的体验,给予学生身心发展的机会。

第二,武术彰显国粹魅力,也是教育大力推进的重要课程。

通过武术文化的彰显,让青少年拥有团队精神和拼搏意识。

在普及武术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之下,有助于把武术文化和校园文化结合在一起,更好的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认识,树立文化自信。

第三,把武术和教育融合在一起引领教育新风尚。

可以为小学教育工作开展带来崭新的目标,在文化协同、融合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和实际价值。

二、小学校园武术校本课程实施小学校园武术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好武术校本教材的编制。

小学体育教学武术课程开发和实践探索

小学体育教学武术课程开发和实践探索

小学体育教学武术课程开发和实践探索概要: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积极践行挖掘和利用有益于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武术项目,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使之符合小学体育教学实际。

通过内容、形式、载体的创新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收获健康、快乐成长。

武术项目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武术项目的实施推广,既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丰富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必然要求。

一、武术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第一,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

ZX,在中山市是一个响亮、光辉的名字。

“ZX大棍”古代指当地村民习练的一种传统棍术,共一百零八式,棍长六尺八寸或七尺二。

习练“ZX大棍”的过程艰辛,且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再加上近年来习练棍法的人素有“不出村、不外传”说法,导致近年来学棍法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许多地方的本土文化和传统的大棍文化也日渐式微,如何正确继承和弘扬本土传统文化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传统源于乡土的武术文化教育是学校在我国弘扬优秀传统的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也应负有这种责任有义务积极参与投入到对优秀中华民族传统的乡土民间武术体育项目的研究发掘、传承与发展的教育工作中,让其武术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蓬勃的活力。

第二,有利于拓展、丰富小学体育教学资源。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地利用和开发健康课程和体育资源的教师是顺利地实施健康课程的重要参与者和组成部分。

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的发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方向和核心。

充分挖掘和运用武术项目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和运用,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个人认为通过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一些具有传统乡土文化和特色民间的武术体育项目,与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相整合,既可以展现不同类型的体育风貌,又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土武术文化”,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开发武术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

开发武术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

开发武术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学校开发武术校本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它改变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形成和体现一所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发展。

对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是传承历史,彰显地方特色的需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的背景下,武术作为我国国粹之一,除强身健体的锻炼价值外,其作为系统性较强的文化载体、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文化传承的价值在小学急需拓展和加强。

我校地处福建省连城县林坊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之乡,同时又是武术之乡。

“连城拳”—林氏优秀拳种“长拳”它融合了少林南北派武功,在中华武术的众多拳种中别具一格,成为福建省八大拳种之一,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校认为在挖掘和提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武术教育是很有价值的一项活动。

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需要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作为一所学校,它在文化继承和创新中所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理当肩负起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

我们认为:学校文化的构建,要充分考量诸多因素,继而在这些诸多关系中寻找结合点,显示姓“校”的鲜明校本特征,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进而以文化立校。

这样,学校文化的“立”才有生命力和活力,才能使学校文化成为有源之本、有据之根,立足校本,从实际出发,使学校文化彰显生命力。

是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需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武术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美化优化环境,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开展丰富多彩学校文化活动,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供完善的课程体系,达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和谐;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达到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和谐,最终实现师生和谐发展,校和谐发展。

同时,通过校园武术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师生对体育价值的认知程度,对体育健康价值的认可、提高学生的对武术的兴趣和意识,更好的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

周家地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

周家地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

周家地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新体育课程改革方案提出“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在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上所起的的作用是任何一个教材无法比拟的。

在小学生中进行武术教学是以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武术为主要手段,更好地锻炼学生身体,改善课堂气氛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把武术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综合性、对抗性等融合在体育教学之中,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内脏器官功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意志品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对此课题进行研究是为了使武术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使学生具有聪慧的头脑,高尚的品德,勇敢顽强、朝气蓬勃、机敏灵活、交往协作的良好品质;通过课外活动、课堂教学、业余训练等手段来完成,它也能够很好的体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促进教育思想转变,推动学校整体改革,提高办学水平。

在武术成为校本课程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怎样构建包含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因为它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我们认为:“三级课程是一个整体,各级课程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只是从管理的角度为了解决课程的适应性,相对按三级权力主体相对划分而成。

因此,武术教学的实施,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

因为学校是把理想课程转换为现实课程的主要场所,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所以它就是课程的一个权力主体。

一、开发《武术》校本教材的重大意义(一)学生方面:1、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良好的发展,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校本课程在开发的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隐藏其背后的真正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

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

《武术》校本课程

《武术》校本课程

《武术》校本课程《武术》校本课程本节课教学通过武术操来引入,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通过示范表演、集中练习,分组创编练习,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既加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团结合作的精神。

通过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体能和奔跑速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和反应的能力。

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使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各种信息处于良性的动态交流之中。

教师能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通过此项运动能够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提高学生的弹跳力、灵敏度、协调性。

武术的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器材不复杂,容易在学校里面开展,学生也十分喜爱这项运动,我校完全可以将武术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

一、合作学习开展校本教材在课上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教师设置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机遇,搭建了创编研发教材的舞台,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教师在开始部分的通过同学的表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从而达到课前激趣的效果,这样的引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准备部分通过武术操,既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也为后面的练习做好准备。

通过示范表演、集中自由组合练习,小组合作练习,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既加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问题设置,活学活用教师深入研究校本教材设计一个斗智、考验灵活的学习主题。

老师在此环节中由易到难、从部分到整体设置问题,通过游戏,除让同学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以外,更重要的通过本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体能和奔跑速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和反应的能力。

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探索发现,再探索再发现的自主学习状态,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展现自我,开拓学生思维在学生创编武术操的过程中,教师给与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给予了学生大胆展示的舞台,为学生提供了再次学习、创编的机遇,结合学生与教师的总结开拓学生创编的思路,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丰富了校本教材的使用方法。

武术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武术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武术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青州市高柳镇朱良小学武术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高柳镇朱良小学多年来,朱良小学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我校多年被评为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特色活动建设已成为教育革新的生长点,成为学校发展新的境界、新的走向。

我校本着“惠及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宗旨,以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认真谋划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逐步形成了“朱良少儿体育俱乐部”,是以武术项目为龙头的特色活动――我们把“武术”这种民间传统体育引入了课堂及体育“大课间”活动,并开发了校本教材,“面”上有全体学生的武术操,各水平段学生的自编拳、自编刀剑组合套路等,“点”上有学校校武术队并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得奖牌。

武术校本课程的实施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素质,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下面就我校的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

一、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1.“武术”在我校的发展历程我校武术队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两三代教练员、运动员的努力与拼搏,逐步发展壮大,现在我校武术队有运动员一百余人,教练员3人,坚持常年业余训练。

从以上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武术”在我校有深厚的底蕴,开发武术校本课程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从以上发展历程还可以看出,深厚底蕴的“武术”还只是“点”上的精英式培养,用课程的意识来开发我校的武术资源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2. 传承历史,彰显地方特色的需求多年来,各种形式的武术运动遍及全县城乡,民间武术活动十分活跃,内容丰富。

武术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中华武术积淀着深邃的民族文化思想,形成了集技击、健身、欣赏、娱乐、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价值表现体系。

因此,让学生切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学习武术是一个较好的突破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后塍小学教科2013-06-25 10:43:28作者:丁海华来源:文字大小:[大][中][小]
摘要:新体育课程改革方案提出“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传承中
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在激
发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上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一个教材无法比拟的。

依据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要求,以及本校师资情况,我校开展武术校本课程,把武术的基本知识、文化、技术、技能和综合性、对抗性等融合在体育教学之中,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内脏器官功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意志品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校本课程
一•课题提出
1.校本课程的意义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
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素质教育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

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一一领域目标一一水平目标。

1999年6月《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6月《国
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都指出: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随着这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确立了地方和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主体地位,从而为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确保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适应性提供了制度保证。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三级课程管理为学校体现特色,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沃土。

在体育校本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我校结合教师资源,对开发武术项目进行开发、研究,使之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提高精神文明,增强学生的体质。

2.武术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我校拥有2000多学生,但是体育活动场地较小,学生个人的活动空间十分有限,由于人多场地较小,很多运动项目都受到限制,学生基本以原地活动为主。

为了使学生在小的空间内也能够充分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学校决定开
发结合本校特点的校本研究。

我校体育教师10名,其中有两位教师曾经是专业武术运动员,其他教师也从事过业余武术训练,结合这一师资特点,决定开发武术校本课程。

3 •武术项目的特点
武术又称"国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锻炼内容,兼有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三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 它内涵丰富,包括了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

自古便有“未曾习武先习德”的教法,可见武术运动是以“德”的修养为先,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习武之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

在练习中”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

武术的种类繁多,可适应不同年龄、性别、体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

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俗称"拳打卧牛之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研究的过程
1.校本课程框架思路
(1)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

肯据学生心理及生理的特点,将小学段学生分为低(1-2年级)、中(3-4年级)、高(5-6年级)三个阶段。

为了使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化,我们将三个阶段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安排适当的武术内容。

低年级(6-8岁)年龄较小。

具有骨骼软,容易塑性,但对身体各部分肌肉控制能力较差的特点,在学习知识的方面具有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精神集中能力较差等特点。

肯据这些特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以简单的武术基本动作和基本组合为主,初步认识武术,了解武术。

中年级
学生(8-10岁)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所提高,对身体大肌肉群的控制能力有所加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学生武术教学
应以短小的套路、组合为主,加强身体各方面素质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武术和武德文化的认识。

高年级学生(10-12岁)是青春期发育的初级阶段。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骨骼发育迅速增快,肌肉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都有滞留现象。

但对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增强。

肯据这些特点,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以传统项目为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武术项目。

在武德教育中可由对个人素养教育转向为民族精神教育。

(3)教学时间安排和教师配备
肯据国家课程及区县课程的安排,武术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如下:低年级:每学期16课使。

中、高年级:每学期18课时。

由任课体育教师进行校本课程教授。

2.武术校本课程框架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1、基本掌型、掌法:拳、掌、1、掌握动作名称动作规范。

勾、推掌、冲拳。

2、掌握基本手型、
年级
2、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
步。

3、基本腿法:正踢腿、两侧踢

4、柔韧:上下肢伸拉练习
5、武德教育:小故事
步型及两种腿法的动作
方法。

1、基本掌型、掌法:虎抓
2、基本步型:跪步、弓步马
步转换、弓步仆步转换、马步步转
换。

3、基本腿法:弹腿、蹬腿。

4、徒手套路
1、基本掌型、掌法:架拳、
架掌。

2、基本步型转换:虚步、蝎
步。

4、基本腿法:里合、外摆
5、五步拳
&柔韧:竖叉、横叉
7、武德教育:小故事
1、掌握动作名称突出技术
2、动作熟练、有力。

的风格特
点,
1、动作协调、连贯、风格突出
有力。

精气神。

2、熟练掌握技术动
作,力点准确。

•研究效果
1•传承武术精神,培养学生道德情操
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学生对武术文化已有了较深的了解,在学习武术基本动作时,将动作的含义解释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动作的攻防特点。

通过一些武德故事和影片及武术人物等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

学生门已经树立正确的武德观念。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有学生利用所学的武术技能欺负别的同学,就会
听到有人说:“有点武德好不好?学武术是用来打人的吗?《霍元甲》白看啦?”
这样一连的发问,说明武德文化已在学生心中真的的生根发芽了,武术教学是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传承武术技能与文化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技术动作来慢慢体会其中的文化和含蕴,武德教育是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武术的意义和精神,真正达到修养学生身心,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承民族传统项目的目的。

2增强学生体质、磨练意志品质
在武术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上下肢的不同技法,提高不同部位的肌肉力量。

例如,我们开展蹲马步比赛,柔韧比赛等等。

学生在蹲马步比赛时,即使累得腿脚哆嗦、汗如雨下,也仍然不放弃,咬牙坚持。

这种练习有效的提高了肌肉力量,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痛苦煎熬与胜利的喜悦,培养不言放弃的品质。

随着年级的增长会进入到套路练习,武术套路动作多样,包含了屈伸、回环、静止、平衡、跳跃等各种动作,这些锻炼方法对调节人体内环境的平衡,调气养血,疏通经络,强健脏腑都十分有益。

通过常年的练习,学生的灵敏、速
度、协调性等各种素质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使武术校本课程充分发挥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3.丰富校园特色
通过几年来武术教学,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武术演练技巧,六一儿童节的表演中,我校的武术队以一套出色匕首表演,获得了全校师生的肯定。

课余活动中,学生之间会比划比划新学的武术动作,增强武术氛围,也丰富了我校的校园文化。

四•结合
1.通过开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武术校本教材的开发、实践和研究,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兴趣,宏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2.通过武术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
使学生学会了利用传统养生来进行自我锻炼,全面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主动的个性发展。

3.武术作为学校长期的校本课程,在一定时期的探究下,通过课堂教学与业余训练,一定会坚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我校“六小公民教育”前提下,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增强身体素质,做合格的小公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