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周金文词汇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2期Vol .29,No .2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hua University
(Phil os ophy &Social Sciences )
2010年4月Ap r .2010
收稿日期:2010-01-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7JA740014);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BWX05);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精品项目
(2006JP05)。
作者简介:武振玉(1963—),女,满族,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史、古文字学。
・语言文字・
殷周金文词汇研究综述
武振玉
(吉林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摘 要:与殷周金文有关的词汇研究,可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对具体词语(特别是疑难词语、特有词语)的释读,这方面的工作,应该说从宋人就已经开始了,经清而近代现代,成果众多,但或作为研究历史、礼制等的佐证,或为铭文释读的具体目的服务,语言层面的专门研究还很有限;二是从语言角度对词汇进行的研究,或将殷周金文视为上古汉语词汇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展开全方位的研究,或侧重复音词的研究,或关注构词法问题,或侧重同类词同义词的类聚比较,或对某一个词进行深入的词义探索,或致力于与传世文献的对读比堪。
角度不同,但对语料的挖掘已日益深入。
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虽晚,然成果已颇为可观,且未来的发展态势极佳。
关键词:殷周金文;词汇;复音词;同义词
中图分类号:K87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05(2010)02-0082-04
Rev i ew on the Research of Bronze I n scr i pti on i n
Y i n and Zhou D yna sti es
WU Zhen 2yu
(School of Hum anities,J ilin U niversity,Changchun,J ilin,130012,China )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words of in Yin and Zhou Dynasties could be s orted int o t w o gr oup s .One was exp lanati on of single words (es pecially doubtful and ende m ic words )since Song Dynasty .And the results were abundant fr om Q ing Dynasty t o modern ti m es;however,these textual researches were mostly restricted t o hist orical study or inscri p ti on inter p retati on .The other was linguistic study of words .The inscri p ti ons were regarded as an i m portant component of ancient Chinese and received a comp rehensive study .The studies mainly focused on five as pects:disyllabic words,word 2building,thesaurus and synony m s,meaning analysis of a word,comparative reading with hist orical texts .Thus,fr om different angles,the materials had gradually been digested fuller .Though these researches started later,the achieve ments were abundant and the future is p r om ising .
Key words:B r onze inscri p ti ons in Yin and Zhou Dynasties;words;disyllabic words;synony m s
随着殷周金文语料价值的日受重视,相关研究也呈现出丰富的态势。
在各分支学科中,语音研究重在据金文语音材料探求周秦古音,开始较早且成果较为集中;语法研究侧重于虚词和特定句式方面,以佐证传世文献和寻求早期语例为主要特征。
与之相比,词汇研究则呈现出复杂的情况。
其中具体词语的考释开始很早,但成果较为零散,而纯语言角度的词汇研究则起步颇晚,相关研究成果尚不够丰富。
一、具体词语的释读
(一)以探析字本义为主的考释
如商承祚《释朱》(《史语所集刊》1本1分,
1928年)、徐中舒《士王皇三字之探源》(《史语所集刊》4本4分,1934年)、杨向奎《“帝”字说》(《史学
论丛》第1册,1934年)、于省吾、陈世辉《释庶》(《考古》1959年10期)、于省吾《释羌、苟、敬、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1期)、《释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2期)、陈梦家
第2期武振玉:殷周金文词汇研究综述
《史字新释》(《考古社刊》5期)、林澐《说“王”》(《考古》1965年6期)、金祥恒《释俎》(《中国文字》第41册,1971年)、于豪亮《说引字》(《考古》1977年5期)、《说俎字》(《中国语文研究》第2期)、王辉《正、足、疋同源说》(《考古与文物》1981年4期)、罗琨、张永山《家字溯源》(《考古与文物》1982年1期)、夏渌《中华民族的根———释“帝”字的形义来源》(《武汉大学学报》1982年2期)、戚桂宴《释贮》(《考古》1980年4期)、郭若愚《德器益字探源》(《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1期)、裘锡圭《西周铜器铭文中的履》(《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江林昌《西周金文“履”字探源》(《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3期)、蒋瑞《“易”字形义考》(《古汉语研究》1999年3期)、刘晓东《甲骨文金文中的来、朿辨———释朿》(《北方文物》2001年1期)、洪飏《金文中的“履”字及其演变发展》(《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等。
而王国维《观堂集林》、于省吾《双剑誃古文杂释》、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闻一多《古典新义》等论著中亦多见此类考释。
(二)对释读有分歧的词语所做的带有辨证性质的讨论
如黄盛璋《释初吉》(《历史研究》1958年4期)、刘雨《金文初吉辨析》(《文物》1982年11期)、张闻玉《西周金文“初吉”之研究》(《考古与文物》1999年3期)、《再谈金文之“初吉”》(《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2期)、叶正渤《月相和西周金文月相词语研究》(《考古与文物》2002年3期)、朱人瑞《大盂鼎铭文“妹辰”的涵义及其源流演变》(《学术月刊》1957年8期)、平心《大盂鼎铭“汝妹辰又大服”解》(《中华文史论丛》第5辑)、于省吾《释蔑历》(《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年2期)、赵光贤《释“蔑历”》(《历史研究》1956年11期)、严一萍《蔑历古义》(《中国文字》第10册,1963年)、唐兰《“蔑历”新诂》(《文物》1979年5期)、白川静《再论蔑历》(《史语所集刊》51本2分,1980年)、管燮初《“蔑历”的语法分析》(《古汉语研究论文集》,北京出版社1982年)、罗振跃《“蔑历”一词在金文中的含义即赐食》(《贵州大学学报》2001年5期)、许维遹《古器铭对扬王休解》(《(北平)新生报语言与文学》27期,1947年)、沈文倬《对扬补释》(《考古》1963年4期)、林澐、张亚初《对扬补释质疑》(《考古》1964年5期)、沈文倬《有关“对扬补释”的几个问题———答林澐、张亚初二同志的质疑》(《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3期)、虞万里《金文“对扬”历史观》(《语言研究》1992年1期)、管燮初《说“”》(《中国语文》1978年3期)、张政烺《释“”》(《古文字研究》第六辑,中华书局1981年)、吴振武《“”字的形音义》(《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董作宾《王若曰古义》(《说文月刊》4卷,1944年)、陈梦家《王若曰考》(《说文月刊》4卷)、于省吾《“王若曰”释义》(《中国语文》1966年2期)、唐志凯《释“”》(《求是学刊》1981年4期)、戚桂宴《释贮》(《考古》1980年4期)、张世超《“贮、贾”考辨》(《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彭裕商《西周金文中的“贾”》(《考古》2003年2期)、王人聪《西周金文
“”一词补释》(《考古与文物》1987年2期)、张平辙《
“”新释》(《西北师大学报》1993年6期)、龙宇纯《甲骨文金文“”及其相关问题》(《史语所集刊》34本)、黄德宽《
释金文字》(《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施谢捷《释“”》(《南京师大学报》1994年4期)、唐兰《论彝铭中的“休”字》(《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裘锡圭《“畀”字补释》(《语言学论丛》第6辑)、《释“”》(《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汤余惠《洀字别议》(《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陈剑《释西周金文的“(赣)”字》(《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集刊》1,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陈伟武《旧释“折”及从“折”之字平议———兼论“慎德”和“慎终”问题》(《古文字研究》22辑,中华书局2000年)、陈秉新《释“”及相关字词》(《古文字研究》22辑)、舒大刚《周易、金文“孝享”释义》(《周易研究》2002年4期)、黄锡全《金文“滅宁”试解》(《中国文字》新廿八期,台北艺文印书馆2002年)、吴振武《试释西周爯簋铭文中的“馨”字》(《文物》2006年11期)。
大体而言,名词类主要集中在表时间词语,动词类主要集中在金文特有或疑难词语①。
二、语言角度的词汇研究
全面研究的有朱歧祥《论殷商金文的词汇》(《古文字研究》25辑,中华书局2004年)、金河钟《殷商金文词汇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杨怀源《西周金文词汇研究》(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徐力《春秋金文词汇系统研究》(华东师大2007年硕士论文)。
(一)复音词、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唐钰明《金文复音词简论———兼论复音词的起源》(《人类学论文选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
38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年)、朱刚焄《西周青铜器铭文复音词构词法》(《殷都学刊》2006年2期)、《西周青铜器铭文复音词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王伟《两周金文中合成复音词及词组的初步研究》(首都师大2006年硕士论文)、周昉《金文复音组合量化研究》(华东师大2007年硕士论文)、杨怀源《西周金文复音词的来源与复音化动因》(《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5期)、吴艳娜《金文常用双音词释义》(华南师大2007年硕士论文)、杨明明《<殷周金文集成>所见叠音词的初步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廖序东《金文中的同义并列复合词》(《中国语言学报》第四期,1991年)、《金文中的同义并列复合词续考》(《汉语研究论集》第一辑,语文出版社1992年)、陈伟武《西周金文中的缩略语》(中国语言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沈宝春《从先秦金文论重叠词的起源问题———由“子子孙孙”谈起》(《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戴琏璋《殷周构词法初探》(《屈万里先生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连经出版社1974年)、黄志强《西周、春秋时代汉语构词概论》(《求是学刊》1986年3期)、郭锡良《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第一届先秦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4年)。
(二)词义研究
1.同类或同义词研究较为突出,一类如徐中舒《金文嘏辞释例》(《史语所集刊》6本1分,1936年)、刘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礼》(《考古学报》1989年4期)、《西周金文中的军礼》(《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陈公柔《西周金文诉讼辞语释例》(《第三届国际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1997年)、凌宇《金文所见西周赐物制度及用幣制度初探》(武汉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吴红松《西周金文赏赐物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安徽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金信周《两周颂扬铭文及其文化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李憣《西周金文所见动作系及货币系贝类交易辞例》(《北方文物》2008年3期)等往往论及相关的一组同类词;一类如谌于蓝《金文同义词研究》(华南师大2002年硕士论文)、庄惠茹《两周金文“克V”词组研究》(《中国文字》新廿八期)、邓飞《甲骨文、金文“追、逐”用法浅析》(《殷都学刊》2002年4期)、董艳艳《商代金文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2期)、陈双新《乐器铭文“龢、协、锡、雷、霝”释义》(《古汉语研究》2006年1期)、陈英杰《两周金文之“追、享、鄕、孝”正义》(《北方论丛》2006年1期)、崔元《金文言部词义系统分析》(《现代语文》2006年7期)、商艳涛《金文中的巡省用语》(《殷都学刊》2007年4期)、《金文中的俘获用语》(《语言科学》2007年9期)、白冰《论金文军礼系列字》(《五邑大学学报》2007年1期)、张桂光《金文同义词辨析三则》(《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4期)、彭佩玲《东周金文所见“康宁”类嘏辞探论》(《华学》第九、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武振玉《两周金文中的祈求义动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4期)、《两周金文助动词释论》(《殷都学刊》2008年4期)、《殷周金文中的征战类动词》(《北方论丛》2009年4期)、《两周金文中的运动类动词》(《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4期)、《两周金文心理动词试论》(《华夏文化论坛》第四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秀华《从金文材料看“禋、柴、燎”三种祭礼》(《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2期)等则直接从某一类词角度切入。
反义词研究很少,如郭加健《金文反义词的运用》(《广州师院学报》1996年2期)。
2.侧重词义探索的,如赵诚《金文词义探索
(一)》(《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1997年)、《金文词义探索(三则)》(《李新魁教授纪念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周宝宏《商周金文词义误释举例》(《古文字研究》22辑,中华书局2000年)、《西周金文词义研究(六则)》(《古文字研究》第25辑,中华书局2004年)、崔元《金文本义正诂》(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赵平安《铭文中值得注意的几种用词现象》(《古汉语研究》1993年2期)、赵诚《金文的“友”》(《华学》第二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金文的“于”》(《语言研究》1996年2期)、《金文的“又”》(《中国语言学报》第八期)、汤余惠《金文中的“敢”和“毋敢”》(《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张振林《金文“易”义商兑》(《古文字研究》24辑,中华书局2002年)、陈絜《金文“咸”字词义、用法缕析》(《中华文史论丛》第7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商艳涛《金文中“征”值得注意的用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5期)、《金文中的“征”》(《语言科学》2009年2期)等。
(三)与传世典籍的对读互证
如唐钰明《据金文解读<尚书>二例》(《中山大学学报》1987年1期)、《据甲、金文资料考索上古词义二则》(《语言研究》1988年2期)、彭裕商《金
48
第2期武振玉:殷周金文词汇研究综述
文研究与古代典籍》(《四川大学学报》1993年1期)、连劭名《西周金文与<周易・象传>》(《周易研究》1994年2期)、李学勤《从金文看<周礼>》(《寻根》1997年2期)、陈炜湛《商代甲骨文金文词汇与<诗・商颂>的比较》(《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1期)、王颖《西周金文及〈尚书〉中之“若曰”考》(《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期)、张玉金《字词考释四篇———<尚书>新证八则》(《中国语文》2006年3期)、王泽文《春秋时期的纪年铜器铭文与<左传>的对照研究》(中科院2002年博士论文)、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谢明文《<大雅><颂>之毛传郑笺与金文》(首都师大2008年硕士论文)、徐难于《<尚书>“雍”与金文“雝”义新解》(《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1期)等。
综上,殷周金文词汇研究的两大方面,虽均已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很明显的,具体词语的释读训释远比词汇角度的系统研究成果丰硕,其特点是多关注焦点性疑难词语,直接目的多是为了通读铭文。
语言角度的词汇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却有了很大发展,其特点一是研究范围明显扩大,不仅限于疑难词语,一般常用词语也成为其研究对象;二是关注词语的系统性,从构词法到词义系统的构建,理论色彩越来越浓。
当然,这方面的研究还有较大空间,尚待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相信随着学界对出土文献语料的日益重视以及更多的学者投身这一领域,殷周金文词汇研究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注释:
① 除专门文章外,铭文释读方面的论著和论文中也有为数不少的
词语训释,因材料较为分散,本文未包括这方面的内容。
[责任编辑 陈玉兰]
(上接第81页)
贯象齿而沉之,则其神死,渊为陵。
”所谓“牡橭”,就是雄性的榆木;所谓“午贯”,就是捆成十字形;将这种榆木与象牙扎成大大的“十”字,投入水中,那么原先被洪水淹没的涝坑,即可恢复成干涸的陆地,因为兴妖作怪的水神死了。
这里记载的虽是中原巫术,吴楚应该会继续沿用。
三星堆边璋图像上的象牙,是横插在山顶附近,并没有捆绑榆木,只是根部裹了缫采,大概弓鱼族在巫术方面略有改进,但用以震慑水神的意图,则与中原并无二致。
结合边璋图像上与象牙对应的盆形符号,显然可以推论它是象征地面的洪涝坑;水盆表面冒着股股水蒸气,而盆下并没有烧柴加热,那么它表达的意思,就明指水神自动蒸发了。
如果把这一盆形符号视为最早的巴蜀文字,那就可以用一个汉字“涸”来翻译。
象牙在巫法仪注中,由施法者扛在肩上而跪献。
金沙遗址曾出土一件编号为“2001CQJL10:16”的玉质边璋,整体呈平行四边形,长1813厘米,宽611厘米,厚111厘米。
两面都刻有相同的图像,刻画得非常细微,不注意还难以发现。
那是一个人的右侧跪坐像,下有线条图案,似乎表示地席(图3)。
此人方冠高鼻,大眼上吊,似穿短袍。
右肩扛着和半身略等的象牙,尖端朝下,双手抱握。
因为象牙重量比牙璋大,他不可能像三星堆残头铜人那样平手抬举。
这里的图像,等于给三星堆边璋图像作了注释。
图3
牙璋和象牙,分别是弓鱼族巫师镇山和镇水的法器。
根据三星堆边璋图像,找到了真实的答案。
这就让我们对于商代后期至西周前期的古蜀社会生活,有了一孔的新发现。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
社,1999.
[2] 冯广宏.三星金沙铜人圈手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6(3):15-19.
[3] 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6(4):34
-56.
[4]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茹家庄、竹园沟墓地有关问题的探讨
[J].文物,1983(2):12-20.
[5] 尹盛平.巴文化与巴族的迁徙[C]//巴蜀历史・民族・考古・
文化.成都:巴蜀书社,1991:253-268.
[责任编辑 刘 瑜]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