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弟子问仁》(共42张PPT)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6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祭孔大典 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
1、孔子的形象
①荀子说:“仲尼之状,面如蒙倛。” “蒙倛(qī) ”是上古时代人
们避邪驱鬼和送葬时所用的神像, 所以……果然吓人!
传顾恺之所画《孔子为鲁司寇 像》中,孔子着官服、戴官帽,一 副官员气派,体现了孔子较高的政 治地位,但也是面容和蔼,一副 “为政以德”之态。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根据周礼调整统 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 者。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 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⑤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 温、良、恭、俭、让”等。
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 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以义作为自己
的行为标准;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参照,以利来衡量。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强调了 “义”对于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拓展:有人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例,说孔子 “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结合下列孔子的言论,你是 否认同上述观点。 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里仁》) ②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 吾所好。”(《述而》)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④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 也。”(《泰伯》) ⑤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 为成人矣。”(《宪问》)
《论语》五则PPT课件
52岁出任鲁司空,继任大司寇。 • (55——68岁) 孔子周游列国(前497——484)
周游卫、宋、曹、郑、陈、蔡等国。 • (69——73岁)孔子返鲁前(483——479)
69岁儿死,71岁颜回死,72岁子路死
2
《大学》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 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 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 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清心寡欲
勇猛
才华
宪问篇第十 四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人格完备的人。孔子说:“如果具 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 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 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 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 题
求可使报秦之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 题
唯瞻马首 1. 唯马首是瞻 2. 求人可使报 秦者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 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5.1《论语》课件(共56张PPT)
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
让我实践这些话吧。 颜渊:颜回,为人谦逊好学,素以德行著称, 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 事 之 ,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 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子贡问曰:“有一 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③归:称赞,赞许 ④由:依靠。 ⑤请:请允许我 ⑥目:条 目,细则 ⑦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⑧敏:聪敏 ⑨事:
实践,从事
古今异义:一日
(古义:一旦。今义:一天)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 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
实行仁德依靠的是自己,难道要依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
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6-1.如何理解“文”与“质”的辩证关系?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会疑惑,仁 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 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 矣。”(《颜渊》)
①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②一日:一旦
②君子取义(第四章)
梳 ③君子文质彬彬,合 理 乎中庸(第六章)
主
要 思
4.修己与待人
①见贤思齐,善于借
想 鉴(第五章)
观 ②君子忠恕,己所不
点
欲,勿施于人(第十 一 章)
2.论“仁”
①仁是礼和乐的基础 (第二章)
②君子弘毅,仁为己 任(第七章)
③君子不惑不忧不惧 (第九章)
高中语文《弟子问仁》课件
什么用?”
-:
疏通文意
译 文 原 文 词 语 孔子说:“不 孔子曰:“不知 命:天命 命,无以为君子 懂得天命,就不能 无以:没有(什么)、 也;不知礼,无 做君子;不知道礼 以立也;不知言,没有(办法) 仪,就不能立身处 无以知人也。” 知:了解,分辨
世;不善于分辨别 人的话语,就不能 真正了解他。”
疏通文意
原
文
译
文
子曰:“知者不 惑,仁者不忧,勇者 不惧。”
孔子说:“智慧的人 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虑, 勇敢的人不惧怕。”
-:
• 补充: • 仁者不忧虑,是因为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所以 才能无忧无虑;智慧者不迷惑,是因为智慧者明于事理, 洞达因果,所以才能够不迷惑;勇毅者不畏惧,是因为勇 毅者折冲御侮,一往直前,所以才能够不畏不惧。“仁”、 “智”、“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这些都不 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孔子这么说,一则自责,二则勉人。
疏通文意
原 文 樊 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樊迟 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 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 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 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 者直’,何谓也?”子夏曰: “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 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 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 者远矣。”
疏通文意
原
文
词
语
译
文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 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 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 礼节之,亦不可 行也。”
礼:在春秋时代,“” 泛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 德规范。孔子的“礼”, 既指“周礼”,礼节、仪 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有子说:“礼的应
用,以和谐为贵。古代 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 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
【高中语文】弟子问仁ppt精品课件3
原
文
词
语
樊 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樊迟 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 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
知1:通“智”,名词 知2:了解,动词 达:明白 举:选拔
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
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 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 “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 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
归纳:从孔子对学生的回答之中,可知他 主张的“仁”有哪些涵义?找出原文来回 答。 子 贡 问 仁 (推广爱心 推己及人) 颜 渊 问 仁 (克制自己 道德自律)
仁
仲 弓 问 仁 (处事谨慎 宽以待人)
司马牛 问 仁 (言须谨慎 行须慎重)
樊 迟 问 仁 (对人慈爱 明辨善恶)
思考:本文中孔子关于
德?请结合原文回答。 明确:
孔子认为广泛地施予和救济不仅是仁德,甚至是 圣德。意思是不损人利己,一般人能够做到;舍己为 人,需要更高的精神追求。 他认为,要实行仁,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自己
要做出表率,先要自己站得住;先要自己行得通。另
一方面,要能够用自身作比喻,推己及人,设身处地 为别人着想。
原
文
原
文
施于:对……施舍
子贡曰:“如有博施
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济:救济
病:不足
立:站得住
达:通达,行得通
而达人。能近取譬,可
谓仁之方也已。”
近:自身
譬:比喻
思考:孔子是怎样评价子贡提出“博施于民 而能济众”的做法
乡:通“向”,刚才
富:意义丰富 远:被疏远
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
5.1 《《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并提出实践仁德的细目: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成语:朝闻夕死。
据杨伯峻统计,“道”字在《论语》中出现过60次,作为名词时有四种意思: 1.笼统的术语,指道德(本立而道生)、学术(吾道一以贯之)或方法(不以其 道得之); 2.合理的行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3.道路、路途(中道而废); 4.技艺(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突破国家、民族与地区间的壁垒,而是首先表现 为一种精神价值的世界认同,是对艺术理想世界的诉求。
君子人格中内含着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的忠恕之道,“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以及开放包容、彼此依存、 互助互鉴的精神品质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为师矣” “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三思而行”“不耻下问”……
作业: 1.梳理《论语十二章》所讲的君子人格的深刻内涵,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
活中的现实意义,围绕“儒家的君子理想是否适用于当代公民的人格塑造”这一 话题,发表你的观点,字数不限。
2.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论语十二章》谈论 立身处世之道,或阐述持身以道、以礼、以仁、以恕、以义的道理,或辨析君子、 小人,或论述经典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价值。思考这些思想学说对自己砥节砺 行、修身养性的启发性,给自己列2-3条修身目标。
《<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
册 别:选择性必修上 学 科:高中语文(人教版)
主讲教师:
学 校:
【导入】孔子认为“君子”应具备哪些品格?请找出对应的章句。
苏教版高中语文《论语》《孟子》选读第三单元《我欲仁,斯仁至矣》优秀课件(共42张PPT)
五、仁者爱人
孔子的温度——
读前四则,注意重 点字。思考:“仁”的 思想内容包括哪一些?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 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重点掌握字词:入、出、弟tì、众、仁 弟子:古今异义,做子弟的年轻人 主旨:仁与孝悌;
读后七则,注意重 点字。思考:对于“仁” 要怎样实践呢?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 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 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重点掌握字词:侍、盍、敝、伐、施、安
主旨:仁的实践表现之一 无私吝之心的爱人
•B问人见仁:一个人的修养如何,体现在遇到 突然事件之后不假思索的言行。在士大夫家庭, 负责照管马的一定是下人而不是主人;在当时 情况下,一匹马的价值是非常高的。马棚失火, 主人开口即问是否伤人,将人的生命放在第一 位。当然人与马都是生命,但人是同类,在不 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孔子以人为本,推己及 人,先关心人的生命安全。
温习回顾
《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 《知其不可而为之》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 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孔子对子贡说:“子贡呀,你是不 是以为我是个知识渊博,又记忆力 很好的人呀?”回答说:“当然是 了,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 “你错了,我没什么渊博的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重点掌握字词:有丧者 思考:孔子在遭遇丧事的人旁边,
为什么饭都不吃饱? 这是不是太迂腐了呢?
弟子问仁ppt3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 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 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 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 矣。”
为:是
归:称许、赞许 焉:句末语气词 由:靠 目:条目、详情
敏:愚钝
事:从事、实行
请结合原文回答。 明确:
孔子认为广泛地施予和救济不仅是仁德,甚至是 圣德。意思是不损人利己,一般人能够做到;舍己为 人,需要更高的精神追求。 他认为,要实行仁,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自己
要做出表率,先要自己站得住;先要自己行得通。另
一方面,要能够用自身作比喻,推己及人,设身处地 为别人着想。
原
文
克:约束、抑制
19、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22、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便有了文明。 2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5、有理想的、充满社会利益的、具有明确目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和最有意义的生活。 26、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27、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28、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2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30、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 31、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3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33、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34、为了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尊石质的雕像。 35、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
【语文课件】论语·弟子问仁精品PPT 粤教版
司马牛问怎样做
子曰:“仁者,其 其: 他
才是仁。孔子说:仁
言也讱。”曰: 讱:说话谨慎
的人,他说话是谨慎
“其言也讱,斯谓 斯: 这
的。”司马牛说:
之仁已乎?”子曰: 已:同“矣”,表疑问 “说话谨慎,这就叫
“为之难,言之得 为: 做
做仁了吗?”孔子说:
无讱乎?”
得无:能够不
“做起来很困难,说
起来能不谨慎吗?”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弟子问仁》
·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与尹师鲁第一书》) 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赤壁之战》)
(到,往) (如果) (好像) (比得上) (按照) (符合)
词句归纳
文言虚词
乎
(一)助词
1.表疑问,可译为"吗""呢"。
比较《颜渊》一与《颜渊》二中孔子对“仁” 的看法的不同
• 之一:着重论述人的内在精神的修养(克己) • 之二:着重论述人的外在处事的修养(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 (仲弓是孔子的学生中被认为是帝王所器重的人,
所以这一章,便从为政者的角度来谈怎样实践仁德)
疏通文意
原文
词语
译文
司马牛问仁。 者: ……的人
《论 语》属语录体散 文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 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 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 “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 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 下”。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
序言:
孔子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中国乃 至世界几千年,至今仍有深远意义,《论语》 有“东方圣经”之称,近年来的高考题不断 出现以《论语》里的语录作为作文的话题趋 势:
论语论仁实用PPT课件PPT课件
仁就是要克制自己,
“仁”与生活 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
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 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 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 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 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 考,学会团结合作。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
题的两个方面,所 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 不是“二”以贯之。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 篇里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让别人有所作为, 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 腾达。 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第26页/共30页
• (3)爱人 •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 • 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 • 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
境卫生默默奉献的工人,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宿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 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 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第23页/共30页
“仁”与生活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 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 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
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第24页/共30页
• (1)克己复礼:克制
•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
--《论语·八佾》
孔子说:“做人,没有仁爱 之心,礼仪对他有什么用呢?做 人,没有仁爱之心,音乐对他有 什么用呢?”
论语选读弟子问仁PPT课件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 “出门见到任何人都要像会见贵宾 一样,使唤百姓都要好像承办重大 祭祀一样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的 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邦 国做官无所怨恨;在卿大夫的封地 里做官也无所怨恨。”仲弓说: “我虽然不聪明,但愿意照您的话 去做。”
第10页/共36页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 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仁” 的学说,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 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 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 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主张“因材施 教”,“有教无类”。他教育学生: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
• 仁的种种表现在本质上统一于——“爱人”
第2页/共36页
疏通文意
原文 6.30子贡曰:“如有博 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何 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
词语 博:广博,广泛。 施:施予 于:对,向 济:救济 其:恐怕,表推测
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 病:担心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立:使……站得住
第13页/共36页
疏通文意
原文
词语
12.22樊 迟问仁。子曰:“爱人。” 知1:智慧,名词
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 知2:了解,动词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 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
达:明白
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 举:选拔
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直:正直人,形作名
颜渊说:“请问实践仁的细则是怎
【高中语文】论语·弟子问仁ppt精品课件1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 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 子曰: “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
• 【注释】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 慎。 (3)斯:就。 • (4)得无:能够不。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 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 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 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思考:何所谓“仁”?
何所谓“仁”? “仁”的内涵:
• 答:课文对“仁”的涵义有如下表述:① 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克己复礼为仁。③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④仁者,其言也讱。⑤ 爱人,知人。 • 这些作为一种道德准则,要求人有崇高理想,有自我控 制能力,能够推己及人,乐于助人,多做实事少说空话; 这对激励人们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君子会有一定的积极 意义。 • 但是因为要求过高或者不合实际显得空泛,就很可能成 为空话假话,结果反而对己对人产生伤害。比如“立 人”“达人”孔子自己都是很难做到,而且做到了还可 能像“为民作主”一样其实就是对人的不尊重甚至是一 种剥夺;又如“克己复礼”,“克制”自己怎样的欲望, 要符合怎样的“礼”都是很需要追问的,否则就可能变 成“吃己吃人”。
《论语》选读
弟子问仁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 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注释】 (1)施:旧读shì ,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 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不足。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处世
高中语文弟子问仁PPT学习教案
仁由己,而由
说,不合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但
人乎哉?”颜
请让我去实践这番话.”
第7页/共28页
渊曰:“请问
疏通文意
思考:孔子在对颜渊的回答中对仁作了怎样的阐释 ?他认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对实施仁提出了什么看法 ?对克制自己提出了什么具体要求? 明确:孔子认为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奴隶社会 和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这就 是仁。
:“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 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 的人,
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样
使枉者直’,何谓也? 就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 。
”子夏曰:“富哉言乎 !舜有天下,选于众, 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
这话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
深刻丰富呀! 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
选拔重用皋陶,不仁的人就
孔子认为,选拔重用正直的人,并将其置于邪恶的人之 上,能以正压邪,使其改恶趋善,这是实行仁的方法之一。
樊迟对孔子的两次回答都不理解,便请教子夏, 由此可知,他是个谦虚好学、执着认真的人。
子夏举舜和汤两个例子,说明选拔重用德才兼备的人治理 国家,能使政治清明,国富民安。
第17页/共28页
疏通文意
原文
词语 如:如同,好像 承:承办 欲:愿意 施:施加 于:给,介词 邦:诸侯国 家:卿大夫的封地
第9页/共28页
原文
译文
仲弓问仁。子曰: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见到任何人,
“出门如见大宾, 都要像会见贵宾一样,使唤百姓都
使民如承大祭;己 要好像承办重大祭祀一样严肃慎重
所不欲,勿施于人; . 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
疏通文意
弟子问仁_课件
【评析】“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 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须慎 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所以, 这里的“讱”是为“仁”服务的,为了“仁”, 就必须“讱”。这种思想与本篇第1章中所说: “克己复礼为仁”基本上是一贯的。
【原文】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 人。”
极的社会意义?
从统治者角度来说,就是要按仁的原则来施 政,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广济百姓, 言行谨慎,举贤任能,以正压邪;
从个人角度来说,就是要求人们舍己为人, 严于律己,一切言行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 范;而且每个社会成员要推己及人,将仁爱 的伦理道德原则推广到全体社会成员身上。
这有利于个人在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能引 导人们培养美德、爱心和智慧,有利于建立 和谐有序的社会。
【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 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 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 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 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 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 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 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 “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 “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 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 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 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新课标人教必修1《论语》导读完整课件 (共38张PPT)
4、好学深思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敏而好學,不耻下问,……”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寢,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憤 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將至云尔。” •子曰:“学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学則殆。”
也。”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一部典籍
原因
(四)《论语》思想
➢1、仁礼思想 ➢2、为人处世 ➢3、为政治国 ➢4、好学深思
1、仁礼思想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仁礼思想
•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 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子曰:“上好礼,則民易使也。” •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 •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
哉?”
2、为人处世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4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学习古人立身处世之道,培养自 己的思辨精神。 3、领会儒家对社会生活的洞察,思考学说的现实意义。
一
文 学 常 识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 时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孔子大约30岁时开始从事私 人讲学。50多岁离开鲁国,带领弟子周
停止
第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十
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近
指激发人的情感
二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ěr)之事父,远之事君。
章 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指讽刺时政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经》呢?《诗经》 可以激发心志,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培养群 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 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质朴
粗野 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第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
六 章 后君子。”
华美
浮夸 (《雍也》)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 会虚浮不实,质朴和文饰相杂适中,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理解这段文字所讲内容
孔子强调人的修养中质朴的本质和文化修养 要配合适当。
比如
第 原文:子曰:“譬(pì)如为山,未成一篑(kuì),止,
八 吾止也。 章
停止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比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 止,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比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但 我也在前进。”
论语选读问仁(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论语选读问仁(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司马牛(1)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
”曰:“其言也讱,斯(3)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注释】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
说话有所忍耐,不轻易开口。
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3)斯:就。
⑤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做好一件事相当难,说话怎能不有所克制忍耐,而敬慎其辞,以求言行相顾呢?【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
”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评析】孔子指点司马牛实践仁德,宜自说话有所忍耐入手。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司马牛“多言而躁”。
从本章所记也可加以印证。
孔子告诉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司马牛全然不去寻思,就立刻再问:“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由此可见司马牛的确是个心粗气急、多言而躁的人。
孔子指点弟子修德为仁,常是“就其病而药之”,司马牛既然多言而躁,孔子于是提出克己讱言之道,示之以为仁之方。
孔子担心司马牛误会了“讱”就是不说话或少说话,所以指出“说话要有所克制忍耐,并且力求言行相顾”的道理,让司马牛省思,希望他改掉“多言而躁”的毛病,克己为仁。
“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
“仁者”,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
所以,这里的“讱”是为“仁”服务的,为了“仁”,就必须“讱”。
这种思想“克己复礼为仁”基本上是一贯的。
有仁德的人,说话严谨而有节,因此,若要实践仁德,可从说话有所忍耐,力求谨慎入手。
有仁德的人,言行必然相顾。
要做好一件事,是相当不容易的,因此更应克制忍耐,不可轻易发言。
这也是为仁之方。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的嘴、眼、耳、手,从点滴做起。
疏通文意
词
语
原
文
如:如同,好像 使:使唤 承: 承办 欲: 愿意、喜欢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 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
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
施: 施加
于: 给,(介词) 邦: 诸侯国 家:卿大夫的封地
“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原
文
译
文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疏通文意
原
文
词 施:施予 于:对,向
语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 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仁乎?”子曰:“何事于 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 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 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 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仁” 的学说(“仁”与“礼”) ,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 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 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 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主张“因材施 教”,“有教无类”。他教育学生: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
学习目标
• 1 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和“礼”的具体确 切的含义 • 2 积累有关的“名句”和有关的文言字词; • 3理解孔子针对不同弟子用不同言语说教的教学方法 和态度。
序言: 孔子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中国乃 至世界几千年,至今仍有深远意义,《论语》 有“东方圣经”之称,近年来的高考题不断 出现以《论语》里的语录作为作文的话题趋 势: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 者乐,仁者寿。
疏通文意
思考:孔子在对颜渊的回答中对仁作了怎样的阐释?他认 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对实施仁提出了什么看法?对克制自 己提出了什么具体要求?
明确:孔子认为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奴隶 社会和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这就是仁。他认为,实行仁,要靠自己自觉,不能靠别 人。他认为,约束自己的具体原则是:不合社会规范和 道德规范的事和物,一概不要看、听、说、做,即管好
仲弓问仁。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 民如承大祭;己所不 欲,勿施于出门见到任何人都要像会见贵宾 一样,使唤百姓都要好像承办重大 祭祀一样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的 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邦 国做官无所怨恨;在卿大夫的封地
疏通文意
思考:孔子是怎样评价子贡提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做 法的?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实行仁德?请结合原文回答。
明确:孔子认为广泛地施予和救济不仅是仁德,甚至是圣德。 意思是不损人利己,一般人能够做到;舍己为人,需要更高的 精神追求。他认为,要实行仁,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自己要 做出表率,先要自己站得住;先要自己行得通。另一方面,要 能够用自身作比喻,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由自 己的需要想到别人的需要,并给予充分的尊重,给予广泛的帮 助和救济。
博:广博,广泛。
济:救济
其:恐怕,表推测
病:不足
立:使……站得住 达:使……行得通 近:就近 譬:比喻
已。”
原
文
译
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对民众 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进行施予和救济,这人怎么样?可称 得上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 可谓仁乎?”子曰: 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难以做到呢。所谓仁德之人,就是要 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 想自己站得住,就要使别人也站得住;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要想自己行得通,就要使别人也行得 而达人。能近取譬,可 通。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喻,而推 谓仁之方也已。” 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 了。”
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 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 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 人。1988年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 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 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 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 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论 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 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关于孔子言行的书 籍,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 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 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 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 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
疏通文意
词
语
原
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 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 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克: 克制,约束 复: 恢复 为: 是 归: 归于 焉: 句末语气助词 由: 靠,凭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目: 细则,条目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虽: 虽然 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 矣。”
《孟子》四种儒家经典。五经指《周易》、《尚书》、 《诗经》、《礼记》、《春秋》也。
《论语》的20大类:
• • • • • • • • • • •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 yì )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敏: 聪敏 事: 做 斯: 指示代词,这
译 文 原 文 颜渊请教“仁”的问题。孔子说: 颜渊问仁。子曰:“克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 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制,这就是仁。一个人一旦这样做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 了,天下人都会称许他是个仁者了。 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要做到仁德,完全在于自己,哪能 靠别人呢?”颜渊说:“请问实践 曰:“请问其目。”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仁的细则是怎样的。”孔子说: “不合礼的不要看,不合礼的不要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听,不合礼的不要说,不合礼的不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 要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 事斯语矣。” 但请让我也照您的这些话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