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策略
浅谈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使用一、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学校的宗旨就是搞好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水准。
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
所以班主任责任重大。
一个学校没有一批得力的教师来肩负班主任工作,学校的宗旨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
班主任要管理好班机,必须清醒地理解到自己的管理对象——人,而不是物。
人是有思想感情的,人的行为是受自己的思想感情直接支配的,决不会随意地听命于他认的摆弄”的。
所以,我们只有真正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把他们的思想引导到准确的轨道上来,才能管理好一个班级,真正地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完成党交给我们的教育任务。
所以说,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掌握学生心理,使用特殊的心理学原则,对管理好班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学生复杂不稳定的普遍心理特征中学时期是中学生告别儿童,走向少年,准备跨入青年的“危险”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学生各个方面的指示迅速增长,体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广阔迷茫的力气世界。
众多的学科是他们知道知识的广阔无涯,虽然有趣却又不易掌握。
家长、老师的殷切期望与自己的学习成绩形成反差;复杂的同学关系是他们感受到了友爱的重要,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护,却不知道怎样去获得,希望与现实往往发生冲突;学校的规章制度与谈完自由的天性又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
诸如此类,纷繁复杂的心理矛盾搅合在一起,开始使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再也不安宁了,迫使他们想方设法来解决内心的冲突。
他们根据自己的感知,去判断,去推理,使用自己的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对事物实行考察,以得出结论,并逐渐寻找和确立自我与他人,自我与集体,自我与社会的位置,以求心理平衡。
因为他们刚刚开始观察社会,思考问题,成熟准确的世界观尚未形成,在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不成熟性,甚至幼稚可笑的特点。
他们往往感情用事,立志控制力弱,易于接受外来刺激,思想既不稳定,又不以辨别是非,所以生活带来的很多矛盾常常不能妥善解决,甚至走向歧路,,到处碰壁,于是继续思考,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对过去的想法、做法持续地否定或肯定。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篇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篇篇1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 深入了解学生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不同学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各不相同,班主任需要通过观察、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2. 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包括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设立心理咨询角、组织心理健康活动等,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
3. 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应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1. 尊重学生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选择,避免对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
尊重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加强沟通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需求。
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耐心、细心,善于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倾听与理解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并试图理解学生的感受。
倾听是表达关心和支持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释放压力。
4.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1. 融入日常教学班主任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2.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讲座等,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3. 个别辅导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对于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也要注重集体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总结词
通过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帮助学生应对挫折和失败。
详细描述
班主任应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和失败,引 导学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并鼓 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同时,班主任 还应教授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如积 极心理暗示、转移注意力等,以帮助学生更 好地应对挫折和失败。
05
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积极心理学为班主任提供了一 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助 于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和自我提
升。
展望未来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积极心理学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积极心理学需要更多的实践应用和实 证研究,班主任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 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
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班 主任在运用积极心理学时应关注学生 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班级活动,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 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如班歌、班徽等,来营造积极的 班级氛围。
04Βιβλιοθήκη 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如何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压力
总结词
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压力。
创设积极的情绪环境
班主任可以通过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如组织有 趣的活动、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来激发 学生的积极情绪。
培养学生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班主任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 吸、放松训练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 绪。
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
01
02
03
树立榜样
班主任可以向学生展示积 极品质的榜样,如诚实、 勇敢、勤奋等,通过自己 的行为来影响学生。
班级管理中的“攻心计”——谈班主任与学生沟通过程中的心理策略及技巧
魏书生存《 班 主 任 作 漫 谈 》 r r l 说过这 样一段话 : 班 级 就 是 一 个 小 社会 , 社 会 上 的 问 题 班 级 巾或 多 或 少 都 会 有 . 这 就需 要 进 行 管 理 。 沟通 是管 理 的 常用 方 法 , 也 是 解 决 问题 的基 础 . 如 果 沟 通 做 得 好 ,则将 在很 大程 度 上 帮 助 班 主 任 处 理 班 级 中 的人际关系 . 达 到 既 定 目标 。班 主 任 作 繁 琐 细 微 . 和 学 生 接 触 时 间最 长 , 若想做 到沟通有效 , 就要不 断地琢磨事情 , 更 要 琢 磨 人 的 心理 。本 文从 班级 管理 的 四 个 阶段 总 结 笔 者 担 任 班 主任 期 间 应 的 心理 策 略 和 技 巧 。 第 一 阶段 : 相识 — — 服 众 心 理 服众 , 即 』 : 众人服从 , 这 里 的 服从 不仅 指 口服 , 更指心服 。 要 做 到 让 全 班 学生 口服 心 服 , 是 一 件 很 不 容 易 的事 , 但 是 班 主 任若做不到这一点 , 在班上就往往会有令不行 , 或 学 生 阳奉 阴 _ i - 丘 , 背 地 里 另搞 一 套 , 给 继 续 开 展 班 级 T 作 带 来 不 便 。笔 者 认 为第 一 次 与 学 生 见 面 是 非 常 关 键 的 .存 第 一 次 她面 会 上 每 个 学生都会存心里给班主任打分 , 更 会 在 课 后 交 流 自己 的看 法 , 这 些 或 有 偏 颇 的 看 法 会 直 接 影 响 到 接 下 来 的 T 作 .那 么 如 何 抓住这个绝好的机会 , 让 学 生打 m最 高分 , 接 受 自 己 的班 主 任 呢? 笔 者 存 此 列 自己 的 点 做 法 。 ( 一) 语 言要 精 辟 到 位 , 让 学生 有 所 触 动 , 有 所 信 服 因为 是 初 来 乍 到 . 学 生 对 学 校 的一 切 都 是 陌生 的 . 对 未 来 的学 习生 活 充 满 了 好 奇 . 此 时不 宜 过 多地 讲 大 道 理 . 只 需 让 学 生 对 班 主任 信 服 即 可 。 如 : “ 上 课 前 每 一 位 同学 在 我 心 中都 是 l 0 0 分, 但 到 日前 为 止 , 已经 上 课5 分钟 , 有 的 同 学 就 降 到 了9 6 分 ,有 的 则 上 升 到 l 1 0 分 ,我 特 别 想 知 道 这 节 课后 谁 会 到 8 5 呢? ” 他 们会 更加 聚 精 会 神 地 听 你 讲 : “ 同学 们 进 入 这 间 教 室 , 就是× × 班 的一 分 予 , 你要把× × 班铭 记 在 心 . 否则 . 你 的 名 字 就 不会 被 我 记 心 上 ” 让 他 们 有 归 属 感 的 同 时感 觉 到班 主任 的 核 心 地 位 :还 可 以结 合 以 往 的 成 绩 和 学 生 的 发 展 告 诉 他 们 : “ 家 长 的话 或 许 你 口 , 以 听 , 那是有 背景和原 因的 , 但 我 的 话 你仃 】 : 座 的 每 一位 必须 听 , 因为 我 有 成 功 带 班 的经 验 , 有 专 业
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也是培养、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促进和保证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如何加强班级管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一直是班主任研究的重要课题。
几年来我尝试将心理学原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来,效果不错。
1.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反馈原则的应用班级的生活,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生活。
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
怎样才能使集体中的目标、规范、组织和人际关系协调发展呢?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各自的动态,获得有关反馈信息。
如班级制订的目标的积极性如何?哪些人有信心或哪些人有不同意见?目标是否发挥了激励作用?是否符合实际?这些动态都需要班主任及时把握。
然后根据这些动态,再不断进行调节:或统一认识,进行说明;或排除各种心理障碍,或修改目标……同时,班主任的肯定或否定、批评或表扬又为被管理者提供了反馈信息。
同学们将依据这些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畅通的沟通网络?一方面,班主任可通过班会、班委会、各种活动等将自己对班级的管理思想、班级的发展设想等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想法,也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的方式,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班主任可通过各种正式渠道收集信息:如有计划地召开班委会、任课教师讨论会等,还可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信息:如与学生交往、同他们谈心,随时随地,处处留心,从学生的言谈中获得信息,又如建立起信息网络,在班级中设置一些能为班主任提供信息的“信息员”;第三是及时地分析和处理信息。
班主任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整理,对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将各种不良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而对大部分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则给予尽可能地满足。
这样,班主任将会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和尊敬。
2.发展特长,以点带面——优化原则的应用班级中任何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心理发展的整体化,就是个性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
集体心理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和整体,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
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随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班主任工作也越来越复杂。
班级中的学生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习惯和兴趣,班主任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解,并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引导他们。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的应用变得更加重要。
心理学是关于人性和行为的科学,它与班主任工作密切相关。
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应用,班主任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行为、情感和思想,进而制定更好的教育计划,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习和成长需要有充分的心理支持。
班主任可以通过学生的言语和行为来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例如,班里的一个学生可能因为家庭问题而感到压抑,班主任可以关注他的表现,并通过与他沟通和支持来改善他的状态。
这表明,班主任在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时,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制定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育计划和措施。
其次,班主任可以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改善班级氛围。
一个积极、友好和成功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班主任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和行为,并按照学生的特点制定行动计划,从而促进班级合作、减少冲突和促进积极氛围。
例如,班里的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着不良情绪,班主任可以更好了解学生的情感和精神状态,并制定更合适的方法,如集体批评、个别指导、鼓励连续的努力,从而缓解负面氛围。
在学生个人的心理成长上,班主任也能够通过心理学方法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个别问题学生,班主任可以运用心理学方法进行引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潜力和身份认同,同时促进其成长。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进行心理课程、宣传心理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这些课程和宣传可以促进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减少壓力和焦虑,从而更好的适应认识和解决问题。
最后,心理学方法还能帮助班主任提高沟通效果。
在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同事和上级之间,良好的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通过运用心理学中的交际技巧,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理解他们的观点、感受和需求,从而更好的发挥引导、辅助管理的作用。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学的结合
通过结合心理学知识与班主任工作,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
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1 深入了解学生
通过心理学的视角,班 主任能更好地理解学生 的内心需求和挑战。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提供实用的教育方法
心理学可以帮助班主任 与学生建立亲密的用
1
积极激励
通过正面和巧妙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2
行为塑造
应用心理学原理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
3
规则与纪律
利用心理学知识,建立清晰的规则和纪律,维持班级秩序。
心理学技巧在解决学生问题中的作用
倾听和沟通
通过有效的倾听和沟通技巧,班主任能更好地理解学生问题并提供合适的支持。
心理学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1 自尊和自信心
心理学的教育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尊和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发展。
2 人际关系
教授学生人际交往技巧,帮助他们建立健康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3 应对挫折
通过心理学原理,培养学生应对挫折和逆境的能力,增强韧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1
预防和干预
2
教授学生应对压力和心理问题的方法,
情绪管理
教授学生情绪管理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适应挑战。
解决冲突
教授学生冲突解决技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处理关系的能力。
利用心理学知识提高班主任的沟通能力
积极非语言沟通
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传 递积极的情感和信息。
有效倾听技巧
运用倾听和反馈技巧,理解学 生需求并建立有效的沟通。
共情能力培养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心理学策略.pptx
(四)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方 式。
(五)组织学生乐于参加、寓教于乐的活动。
三、班级管理的载体—优秀的班级集体; 优秀班集体的标准 (一)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
目标而进行的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共 同活动。 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考虑的是达到什么 目的。
例:四种人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 以下的沟通情景:
教师和学生都是合作的态度,积极反馈; (互动)
教师和学生有沟通,但沟通不畅通;
教师讲,学生不听; 学生与老师唱反调
2、学会一种技巧。“先跟后带”的技巧。先跟后 带是指先附合对方,跟着对方的感觉、行为或某 种情绪状态、某种想法或观念,然后才带领他去 他真正想去的方向。
(六)具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有一定数量的班干 部组成的有能力、有威信的领导核心,它能带领 全班同学共同前进,并拥有大批的积极分子。
四、班级管理的依据—班级的“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班级是社 会的缩影,班级管理应当高度重视“游戏规则” 的制定和执行。
魏书生老师曾精辟地指出:“科学管理的表现 形式之一就是要研究规律而后制定制度,制定 ‘班规’、‘班法’,从而使班级摆脱‘人治’ 的不规则轨道而走上‘法治’的轨道。‘法治’ 既可以避免班主任的失误,也可以避免学生因认 识、情感的不稳定、不持久、不正确而导致的行 为偏差。”魏书生老师当年自己的班级就是“以 法治班”的成功典范。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心理策略 一、班级管理的起点—学生的心理需要;
1、李希贵(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国家 督学、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专家工作组成员) 《学生第二》
2、需要我们研究的课题:学生需要什么?(现在 的孩子很幸福?)
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
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学生管理、教育引导、班级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对班主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旨在加强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学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班主任需要通过观察、沟通和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等途径,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和特长,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班主任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班主任需要通过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建立平等、亲近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班主任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使学生能够和同学、老师和家长和睦相处。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方法,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在学习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从心理角度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信念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在这个阶段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班主任需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包括学习、情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五、班级管理与团队建设班主任还需要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班级管理和团队建设,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与家长合作心理学认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援助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援助策略研究摘要:自新课程改革后,班主任已经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多角色扮演者,这也意味着,班主任其班级管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学生智力发育以及德育教育,更关注高中阶段的学生其身心是否健康发展。
而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个性心理倾向性的发育较为成熟,但认知依旧受社会经验以及升学等压力限制,因此就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心理援助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是必要的,本文就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援助策略,展开分析和论述,希望以此可以给广大相关工作者,以建议和启发。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心理援助引言: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使学生拥有一颗良善之心,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形成,是师者的使命与任务,这远比技能的传授更具意义。
”由此可见在育人过程中,不局限于学生学业活动的发展,更关注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变化,而班主任作为班级整体的组织者、管理者,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一方面,为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抗压能力、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等全面发展,更具实际意义和作用。
一、开展主题班会,进行共性心理教育广义来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一门科学,其本质是探究人类的认知、情感、动机、个性、行为等方面的现象,并试图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而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一方面,高中生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他们渴望找到自己的特点和价值,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方向等。
不仅如此,该阶段学生自我意识以及自主性增强,开始寻找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和生活目标。
另一方面,高中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和学业要求的增加,他们需要面对更多的学习任务和竞争,同时也可能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望。
也正因如此,焦虑、压力、挫折、情绪低落等,是该阶段学生较为常见的心境。
那么针对高中阶段学生之一共性心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就需进行必要的“共性心理援助”以此为学生发展指明方向的同时,在心理共育下,疏导学生心理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可行的[1]。
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心理策略的实施之我见
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心理策略的实施之我见摘要:班级管理工作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职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都很不成熟,容易冲动,自觉性也不强,需要被教师加以管教。
基于此,本文将探讨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心理策略提升工作质量的具体路径,并简述班级管理的现存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班级管理;心理策略引言:在中职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如果不对学生加以管理,那么有的学生就可能会违背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班级条例,不认真学习,扰乱课堂纪律,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等等。
为此,班主任必须要加强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管理方案的合理性,积极采用心理策略,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
一、现状分析有的中职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面对学生所采取的态度过于严肃,没能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学生的心理感受,总是批评学生、否定学生,对学生提出强制性的规定,也没有向学生解释清楚管理条例的原理和意义所在,导致不少学生都对班级管理感到厌烦[1]。
从而,这些学生就不愿意接受班主任的管理教育,不情愿配合班主任,甚至会在叛逆心理的驱使下故意违抗班主任。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明显偏低。
二、实施路径(一)主动与学生交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中职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很少与学生沟通,只是单方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管理学生、教训学生,占据“话语霸权”的强势地位,那么不少学生都会在班主任面前感到拘谨、焦虑甚至畏惧。
这种交流方式并不能帮助班主任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情谊,而是会平添误会和矛盾,严重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施行效率[2]。
根据心理学的观念,班主任必须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沟通,这样才能获取学生的信任,使学生能积极配合班级管理工作,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讨
管理篇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讨卡毛草(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藏民小学,甘肃甘南)班级管理是小学阶段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其目的在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与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在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融入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是非常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可以突出现代化班级管理机制的运用,同时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有着较强的辅助作用。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其基本原则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小学阶段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身心发展速度较快,其心理变化速度与成人具有较大的区别。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注重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使学生时刻沉浸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从而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对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定班级口号、明确发展方向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1]。
首先,班级口号的制定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与激情的关键因素。
为了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班级口号设定中,可以把“快乐”“梦想”等元素作为基础,为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体系,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另外,明确发展方向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对此,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以合作讨论等形式为班级多方面发展确定方向和目标,使学生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不断努力,将小目标不断拓展成为更大的目标,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因此,通过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要注重以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作为基础,从而为发展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状态奠定基础。
二、班主任以身作则传递乐观态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身边人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小学班主任要注重以身作则,为学生传递乐观积极的生活与学习态度,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进而达到发展学生健康人格、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目的。
首先,班主任要时刻关注自身工作态度,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使学生感受班主任的亲和力,同时在班主任的影响作用下逐渐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态度[2]。
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
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而班主任作为学生身边的重要人物,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进行班级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情绪状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和指导。
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心态,提高心理韧性。
二、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心理学知识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班主任可以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班主任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经历。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学习障碍,重拾信心,迎接挑战。
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班主任也应当及时进行帮助和引导,让学生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成长。
四、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班主任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措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借助心理学知识来进行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建设,组织学生进行各类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间的友谊和互助。
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心理学知识,对问题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互动模式。
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班主任还应当与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和指导。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向家长传授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关爱自己的孩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学生的良好氛围。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心理学课件
班主任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情绪变 化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通过观察,班主任可以及时发现学生 的心理问题、需求和困难,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 帮助。
积极心理学在班级辅导中的应用
关注积极面
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和正能量。通过表扬、 鼓励和肯定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群体规范和角色
通过建立班级规范和角色分工,促进班级凝 聚力的形成。
班级凝聚力
指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团结程度,是 班级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
群体情绪和情感
关注班级成员的情绪和情感状态,通过积极 情绪的传递和共享,增强班级凝聚力。
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理论
目标设置
研究如何激发个体内在动机,促使个体产 生积极行为的理论。
压力应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会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如学生问题、家长沟通、工作 负荷等。班主任应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通过合理规划时间、寻求支持、放松身 心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05
CHAPTER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干预策略
针对特殊学生的心理干预
01
02
03
建立档案
为特殊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记录他们的心理特点和 问题,以便进行有针对性 的干预。
挑战一
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挑战二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挑战三
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 需求
应对策略三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 生心理健康
பைடு நூலகம்
应对策略二
采用激励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应对策略一
班级心理工作方案
班级心理工作方案1.引言心理工作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心理平衡,提升班级整体氛围。
本方案旨在为班级心理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2.工作目标2.1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提高自我调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促进班级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建立积极和谐的班级氛围。
3.工作内容3.1心理教育开展心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特点、解读情绪,培养积极的心态。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情绪和压力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习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的方法。
3.3心理活动开展各类心理活动,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例如,组织班级集体游戏、话剧表演、心理讲座等,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心理素质培训班或参观心理研究机构,增强学生对心理学的了解和兴趣。
3.4班级建设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营造积极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级应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班会、班级活动等,促进同学间的团结和友谊。
同时,建立班级风气建设机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健康的关注,及时干预和引导学生。
4.工作策略4.1组建心理团队4.2推行个别与群体相结合4.3心理工作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将心理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学科中体会和应用心理知识和技巧。
例如,在语文课上讨论人物情感变化,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心理;在数学课上讨论解题过程中的心理困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4.4注重家校合作5.工作评估与调整定期组织心理团队评估工作效果,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进行工作质量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案,不断提高班级心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总结:。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心理学课件
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实践经验分享
经验 一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班主任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记 录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变化,为个性化辅导提供依据。
经验 二
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通过组织关于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 关系等方面的班会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经验 三
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班主任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 同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学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心理学解析
厌学
可能由于学习压力过大、 缺乏学习动力或师生关系 紧张。
攻击性行为
可能是情绪管理不当、模 仿他人行为或寻求关注。
焦虑和抑郁
可能由于学业压力、家庭 问题或社交困扰。
学生个性差异与教育方法
适应性教育
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特 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情感教育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 情绪管理能力。
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心理 健康教育活动,共同为学生提供支持 和帮助,形成教育合力。
案例分析与实践
成功运用心理学原理的班级管理案例
01
案例一
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班主任通过组织
各种班级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归
属感。
班主任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 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组织心理健康活动
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讲座、角色扮演、团队建设等,以提 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家校合作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
班主任应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心理 状态,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策略
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策略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主要就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涵盖方方面面的内容,例如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非常多,因其天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其总是喜欢把玩身边的事物,探索各种未知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再加上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当他们在受到挫折或者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焦虑感,有些还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以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为起点,探索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策略。
标签:小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学生与学生在学习和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某个学生脱离集体的现象,这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习的保障。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部分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及时给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心理疏导,长期下去,班上有的学生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慢慢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品质,比如抑郁、焦躁和自闭等。
基于这种现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很有必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要多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的心理朝着好的一方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友谊关系当前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为班级授课制。
每一个学生都在班集体中学习,在班集体中除了要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还需要维持好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在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他们心理的发展和成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和同学相处过程中完成的。
现今的小学生大部分受到家长溺爱,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别人的感受,经常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矛盾,甚至产生种种冲突。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心理学策略
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总结
通过运用心理学策略进行班主任班级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发展 潜力和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情绪调节
倾听学生的情绪需求,提供支持和帮助他们 建立情绪调节的能力。
合理期望
在班级管理中建立合理的期望,帮助学生树 立目标和自信心。
如何应用心理学策略进行班级管理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关心、倾听和理解学生,建立师生之间的互信关系。
2
制定规则和奖惩机制
建立明确的班规和奖惩机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
心理学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 要性
心理学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心理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 发展需求,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和学习表现。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心理学原理
正向激励
通过赞扬、奖励和积极鼓励,在课堂和班级 中建立正向的学习氛围。
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个别关注和定制化教 学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见的班级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1 学生之间的冲突
通过开展冲突解决培训 和组织合作活动来促进 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
2 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3 学生的自律能力差
通过设立学习目标、提 供挑战性任务和个别辅 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 理和时间管理能力,提 高他们的自律能力。
心理学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案例分析
积极参与策略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 论和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动 力和自信心。
小组合作策略
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策略肇庆市第五中学程沙内容摘要: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管理。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心理的管理。
本文从谁来管——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的定位;如何管——班级管理中的影响策略;何时管——班级管理中的情境策略三方面简述班主任如何运用心理学策略对班级进行管理。
关键词:心理学、班级管理、学生心理、策略正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
班级管理的实质是管理学生,被管理的主体人,那就要了解人的心理特征。
如何有效地去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正确的运用心理学的策略,成为管理学生和管理班级的关键。
下面分而述之:一、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的定位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德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要对象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班级管理是一种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关系。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主要教师,是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学生,引导、帮助、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责任人。
班主任如何在管理班级时候如何定位自己,影响甚大。
要正确、科学的定位班主任在管理的作用,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勇于担当改变学生的职责。
班主任虽然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
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既要承担学生各种要求带来的压力,还要承受学校的管理压力,这些压力使很多班主任疲于应付,身心疲惫。
而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的复杂化,又给老师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阻力和变数。
教师经常辛辛苦苦做很多工作,但因环境影响,效果不够明显,以致经常充满无力感。
很多老师因此视班主任工作为畏途,逃避班主任工作。
但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责任,班主任工作也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就放弃自己的责任。
这是教师这个职业的要求和责任。
2、科学地了解和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以笔者一直所任教的中学生为例,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
中学生的心理表现出过渡性、闭锁性、自尊心强、以自我为中心等特点。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中学生很敏感、很容易胡思乱想,老师和同学的一点小的行为变化可能就会引起他们各种猜测,并随之引发喜悦、焦虑、抑郁等各种情绪状态。
作为班主任老师,除了学习方面的特点,还要注意中学生的一些独特之处。
中学生既容易被新异刺激吸引,又渴望组织的归属感。
教育者应该考虑青少年在智力、情绪、社会性发展上的多种需求,把学校建设成安全、支持性的社会型组织,满足青少年的社会渴求,避免学生因为冲动性强、抑制力弱、追求新异刺激而形成吸烟、饮酒、网瘾、吸毒等不良行为。
3、班主任努力争取做一个有影响力的老师。
班主任如何能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对学生有影响力的老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常常受更有特权、更有经验的人影响。
拒绝别人是一件难事,拒绝权威的要求更难。
当你把较强的专业能力展现在学生面前,你的学生会信服并执行你所要求的。
笔者在2010年担任本校九年级某班班主任时候,上的第一节化学课,就直接把自己近年来在化学科教学上所取得的成绩拿来和学生分享,学生被笔者在化学科的教学成绩折服,特别是得知自己的老师是全市最年轻的学科带头人时,学生马上表现出十分的敬佩和崇拜,这为今后的的教学和班级管理打下基础。
其次,要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
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
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的综合呈现,它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之总和。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
再次,争取做学生心目中重要的人。
中学生的大脑额叶尚未发育成熟,执行控制能力不足,容易情绪化,并且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加工信息多使用情绪通路。
这些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中学生容易受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影响并能左右其思想和行为。
成为学生心目中重要的人,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重要途径。
笔者认为,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阶段,学生最信任的应该是自己的朋友,容易沟通和愿意倾吐心声的也是朋友。
为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多尝试用和朋友交往的方式和学生沟通。
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和容易向老师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双方能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共同面对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二、班级管理中的影响策略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
”有良好的管理,事情才会有头有绪,集体才会像一架健康的机器有序地运转。
而班级的管理主要靠的是班主任。
如何管理班级,成为班主任最头疼也是最费神的事情。
而班级管理的水平也直接反映一个班主任的综合能力水平。
笔者认为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围绕几下几方面开展班级管理。
1、脑的法则:从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出发。
人的行为受主观意识的支配,改变主观意识,就能很容易改变人的行为。
一般的班级难于管理的学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而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是受成绩不理想、纪律差等方面影响最大。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从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开始。
其中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赞美学生。
通过赞美培养其自尊,通过赞美让其失调。
笔者在2009年担任九年级某班班主任,该班是全校班风学风最差的班级。
刚接手时候,的确在为如何管理好班级、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犯愁。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笔者发现该班的学生其实学习能力不错、学习方法也很好,只是因为七年级下学期开始,该班出现短暂的纪律差的情况而被级里和学校点名批评过,而任教该班的部分老师也因为这事而开始改变对该班的看法和态度,甚至讲出和让学生丧失信心的话语。
学生因此而变得信心不足或者放弃了学习,久而久之就形成现在这样的班风学风。
了解这些情况后,笔者先从几个成绩还算可以的班干部身上着手,通过和他们谈话交流,不惜言辞的表扬他们的优点,而且表达自己很肯定的认为他们是好学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能带领全班同学进步。
几个班干部听完老师的赞美和肯定,多表现出很激动。
他们都觉得自己总算有人肯定和表扬了,信心也回来了。
当即表示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
以点带面,在往后的教育教学中,笔者抓住一切可以的机会,经常表扬和肯定全班的表现。
一个学期下来,该班的班风和学风有了很显著的改变,学生的信心回来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很多,纪律性也变好了,成绩自然也跟上来了。
2、心的法则:从情绪情感出发去教育管理学生。
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中学生的脑容易受到新异刺激的影响,青少年更容易受到自身情绪、而非逻辑本身的支配。
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绪特点,从情绪情感出发去教育管理学生。
从心理学原理上讲,人情绪的两阶段:由生理唤醒到认知归因。
青少年情绪特点:易激惹,两级化,班主任可以利用一些集体活动,激发学生的情绪,并在学生激动时实施教育。
笔者多年担任班主任,都是充分利用学校一些集体活动来运用上述方法来教育学生。
在担任2008届某班班主任时,发现该班的班级凝聚力不够、学生的班级集体观念不强。
笔者就利用了该年的校运会,当有自己班同学参加的比赛,笔者亲自为学生加油打气,而且在情绪表现上较为激动、夸张。
学生见到班主任都如此紧张投入,情绪也上来了,跟着一起呐喊助威。
特别当自己班学生取得好成绩时候,师生都激动的相互庆贺、打打成一片。
此情此景,师生的距离近了、学生的情绪也完全放开。
见时机成熟,笔者就对学生讲述班集体观念的重要性,并告知学生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理应也为班集体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样的班级才有活力、有激情,自己才能在这样的班集体中体会到集体力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学生通过亲身的体现,在去感悟老师所教育的,自然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比在教室里和学生空谈集体主义教育所带来的效果好得多。
3、脸的法则:从班集体、社会的压力去管理学生。
从心理学原理上讲,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认可,青少年更在乎别人的看法。
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些原理对学生和班级进行管理。
在笔者的实践中,认为以下的一些做法比较有效。
一是树立榜样。
通过榜样,引发依从,树立榜样,告知学生如何“不丢脸”。
笔者在担任2007届某班班主任时候,该班很大部分学生不太注意遵守学校的仪容仪表要求,经常不佩戴校卡、不按要求整理发型。
笔者先从自身开始,把自己的头发整改成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装”,并告知学生这样的发型其实很精神、很适合学生。
同时,在很多场合多次表扬那些能按要求整理发型的学生,让那些不整改的学生感觉到来自班集体和老师的压力,而且让他们感觉到身边的榜样是自己要去学习的,那少部分学生就自然会跟随大部分的同学去整改自己的发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是利用好“人情”。
从心理学角度讲,当人们被赠予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时,会立即感到回报的意愿。
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候恰当给学生面子,让他欠你“人情”,学生自然很乐意回报老师。
想学生付出,必须先给予。
笔者在2010届担任班主任时候,一次自习课去教室巡视,发现一个平时纪律很散漫、成绩也不理想男生在低头玩弄手机。
按照学校的要求,学生是不允许携带手机回校的。
当时那男生十分紧张,不知如何处理。
笔者见状并没有马上“大发雷霆”,处理那男生。
只是面带微笑轻轻的叫他出来,然后在走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很友好的和他说:“学校的规定你是知道的,或者你今天是有特殊情况要带手机回来,但也不能违反学校的规定。
带回来还在课上使用,那就更不可原谅!完全可以处分你!”男生马上很惊慌的解释,承认错误承诺今后绝不会再犯,请求笔者“放过他一马”。
笔者抓住此时学生的心理,很大方的说:“知错能改,不错啊!我可以不处理你,但你欠我一个人情哦,应该知道以后怎么做吧?”男生当即表示会改掉纪律散漫无心向学的坏习惯,用实际行动和成绩“还”我人情。
经此事后,那男生真的改变自己,认真学习,在中考当年中,不可思议的考上了区内一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