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概论-译者的主体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从翻译主体间性 ---译者与原作者的关系来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要服从原作者的意愿, 与原作者完全融为一体, 成为原作者另一种语言的传声筒,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译者不 仅仅是原作者的传声筒, 翻译不是原作的简单翻版, 而是译者的一种 创作, 不过是另一种创作。它渗透了译者对于文本中文化、艺术、 历史等种种人文内容的理解、阐释和传达。文学翻译既受原文本约 束又富于创造性。其要旨在于要跳出语言层面的束缚, 传达出原文 的内容含义与文化精神。只有当译者既能够尽量地保持与原作者同 样的创作心态, 又能够结合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对原作的内容含义与 文化精神进行再创作时, 才有可能翻译出既与原作者达到心灵上的 契合, 又为译语读者所接受的好译本。诚如茅盾先生所言:这样的翻 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变易, 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 语言外形, 深刻地体会原作者的艺术过程, 把握原作的精神, 在自己 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适合的印证, 然后运用适合于原 作的文学语言, 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疑地再现出来。这样的 翻译过程, 是把译者和原作者合二为一, 好像原作者用另外一国文字 写自己的作品。
1、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


对于译者与译著读者的关系, 译界一般认为, 奈达是最 早将读者及读者对译作的反应纳入译论研究领域的学 者之一。奈达认为, 传统翻译理论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语 言的表现形式上, 而新的翻译理论则强调翻译的重点不 应当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而应当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 奈达进一步提出要判断某个译作是否译得正确, 也必须 以译文的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 因此,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考虑读者的存在。首先,要考 虑读者的语言接受水平, 灵活处理语言文化差异和冲突。 要避免译著读者的文化误读。其次, 译者要根据读者的 需要、社会的需要选择性地进行翻译。综观翻译史, 翻 译的与时俱进是显然的。每次翻译高潮的到来, 都是读 者、社会需要的结果。佛经的翻译,是‚求经‛的需要; 明末清初的翻译, 是 ‚新学‛ 的需要;‚五四‛时期的 翻译,是新思想的需要;建国初期的翻译, 是建设新中国 的需要; 改革开放时期的翻译, 是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 需要。

许钧在2003年1月《中国翻译》上撰写的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的确立》一文中 提到:“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 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 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的存在与 否,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着 翻译的最终结果,即译文的价值。……所谓‘翻 译主体性’……是指翻译的主体及其体现在译 作中的艺术人格自觉,其核心是翻译主体的审 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
2 意识形态

译者的意识形态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及翻译策略 的选择, 并且对二者具有导向作用。有的译者认 为翻译终将以归化为主因为通顺自然的翻译能让 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避免文化冲突, 消除文化障 碍, 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而有的译者则倾 向于异化的翻译策略。


王科一和孙致礼翻译的《傲慢与偏见》中,有一段伊丽莎白 拒绝达西初次求婚时的对白的翻译。 I had not known you a month before I felt that you were the last man in the world whom I could ever be prevailed on to marry. 我还没有认识你一个月, 就觉得像你这样一个人, 哪怕天下 男人都死光了, 我也不愿意嫁给你。 (王科一译 ) 我认识你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 就觉得哪怕我一辈子找不到 男人, 也休想让我嫁给你。 (孙致礼译 ) 孙致礼认为, 王科一译本的伊丽莎白说出“ 天下男人都死光 了”这种粗俗的话,不像原文那个有教养的女子,是突出艺术 性, 而忽视科学性之故。(孙致礼) 王科一认为伊丽莎白向达 西的挑战, 实在是当时妇女对当时的婚姻制度、门第观念等 一系列腐朽的社会现象的强烈抗议, 是当时的妇女要求自己 的人格独立、争取平等权利的呼声。同一段对白不同的人 由于阶级立场不同, 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 出发点不同, 会采 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随着译界对翻译活动中文化因素的重视,译者 的作用和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译者主体 性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译学研究悄 悄经历了‘语言———文化———人’的转变,完 成了一次由本体到主体的跨越。 主体性是作为哲学概念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人类所有 知识、活动和存在的中心。
译者主体性及其翻译策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管采用何种翻译策略, 译者都积极地参与到了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 的角色都得到了彰显, 都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我们就从主 客观两个方面讨论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一 主观因素 1 翻译目的 由于翻译目的不同, 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会有所不同。中国古典 名著 《红楼梦》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英译本分别是杨宪益夫妇合 译的 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戴维 霍克斯 (David Hawkes)译的 The Story of the Stone。前者是以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古典文化为 目的。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尽量采用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 翻译策略。而英国学者 Hawkes的文本 ( 1973)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取悦本国读者, 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降低阅读难度, 所以, 采 用了以本国文化为归宿的归化翻译方法。
二 客观因素


1 语言层面 语言具有模糊性。‚ 语言中词语的意义只是一个疏略 的范畴网络, 因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符与语符下 的意义之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不变的联系。语符下 的意义有可能随语境之变而蜕变、流变从而形成了一 个语义范畴的疏略网络。‛(刘宓庆)语言的模糊性也为 人们如何阐述、表达、理解提供了自由度和空间。语 言的模糊性对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更有利于译者 主体性的发挥。尤其是在文学作品里 , 对于同一个词 ,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译者会采用异化 的策略, 按照源语的表达习惯直接翻译过来。而有的译 者可能会考虑到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 作者的风格, 读 者群等, 或用异化或用归化。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所承载 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即将作品从源语转换为目 标语的活动。我们较笼统地把翻译过程分为理 解阶段、表达阶段和校对阶段。在这三个阶段 中译者的主体性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译者一方面扮演读者的身份,在阅读理解原著 文本时对原著进行分解、填充和具体化;另一 方面译者又扮演创造者的身份,并考虑译文读 者的接受视野和程度,最终在新的文化环境里 赋予了文本新的形式。使之与译文读者进行文 化交流,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延续了原作的生 命。
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 全过程。 1、选择原文 选择原文是翻译的第一步。任 何译者从事翻译必定有自己的 目的, 因此他可以在对比研究 的基础上, 找到符合自己目的 的作品来翻译。




2、能动地决定自己的翻译原则 任何译者, 无论他承不承认, 在翻译过程中总有 一定的指导原则。这种原则因人而异,生动地体 现出译者的独特个性。 3、能动地理解原文 翻译活动像一条红线, 始终维系着原作者、原作、 译者、译本及其读者。傅雷先生曾说过: 译事 虽近舌人, 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 无敏感之心灵, 无热烈之同情, 无适当之鉴赏能力, 无相当之社 会经验, 无充分之常识( 即所谓杂学) , 势难彻底 理解原作, 即或理解, 亦未必能深切领悟。



真是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曹 156) Truly,‚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 night.‛( Yang 155) I know ‚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 ( Hawkes 231) 在这里杨保留了源语文化形象, 用”异化”的方法让读者 向原作者靠拢。既传播了中国文化, 达到了译者的目的, 而且在理解上也不会造成困难; 而霍则完全舍弃了译文 形象,用外国读者更乐于接受的方式翻译了此句。既传 达了句意也达到了译者的目的。
译者主体性产生的背 景 译 者 的 主 体 性 译者主体性的含义
翻译过程译者主体性的 发挥
译者主体性的其他表 现形式
译者主体性的翻译策 略
中西传统译论较少关注译者,缺乏主体意识, 忽略了译者的主体性。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几乎把重点局限于 语言层面的探讨,而忽视了翻译活动中最积极 的活动因素,即翻译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
-------许钧

1990年《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的出版,勒菲 弗尔(Andre Lefevere)和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正式提出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主 张,为翻译研究向文化转向做出了决定性贡献(王 宁)。巴斯奈特非常强调译者的主导地位。她主 张只要能做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译者便可予 以必要的增删,从而为译文和译者确立了主导的地 位,由此将翻译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杨建华)。 由此可见,文化转向开启了翻译研究的新思路和新 空间,也使得译者的文化身份和主体地位得以彰显。
4、能动地表达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同一原作的几个译 本, 在很多地方基本意思相同的情况下,表达却 各具特色。这就是译者有没有发挥在表达方面 的主体性, 以及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主体性的问 题。

译者主体性的其他表现方式

译者的主体性, 首先体现在接受原著过程中, 同时也体现在审美再创作过程中。上文已提 到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 下面再从其他 三个方面探讨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方式和特征。
2、从译作和原作与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来看
译作和原作不是从属关系, 而是互文关系, 译作和译入语文学也是一 种互文关系。互文性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的朱利娅 克里斯蒂娃提出 的。它指的是一种符号或几种符号系统在一种或几种符号系统中 的转换。互文性理论强调的是文本结构的非确定性, 认为任何文本 都没有什么界限, 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它文本存在。每一个文 本的意义产生于它跟其它文本的相互作用中。同时互文性理论体 现了文本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具体来说互文性理论包含三层 含义: 1) 对文本的改写; 2) 对文本的完成; 3) 对文本的阐释。根据 互文性理论, 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互文关系。我们可以 将原文看成是一个前文本, 译文是前文本的生成文本。译者是这两 者间的媒介, 他的作用非同小可, 因为他兼具三重身份: 读者---阐释 者---作者。互文性的含义在译者身上体现为: 1) 作为读者对文本的 完成; 2) 作为阐释者对文本的阐释; 3) 作为作者对文本的改写。即: 前文本 ---- 读者、阐释者、作者---生成文本(原文)----(译者)---(译文) , 正是译者兼具的这三重身份体现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主体性。

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红 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 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 事。同一个文本, 某些内容可能同时有多重文 化意义内涵,产生多解的可能性。尤其是文学作 品中的形象,它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对于 原作来说, 译者也是读者, 但又不是一般的读者, 他承担着对原作进行传达的责任和义务。译者 在许多细节上的理解见仁见智, 甚至在整体的 风格上都会出现差异。译者有权根据自己的理 解去翻译。

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 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 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 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译者是翻译实践的主体,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主 体,他永远处于与原作者、原作、译文读者、甚 至包括译文、译文环境等的复杂互动关系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