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舞蹈史 第三章分析

合集下载

外国舞蹈史

外国舞蹈史


2、模仿星宿的舞蹈 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舞蹈,敬神、祀神、祈祷农业丰收 的宗教仪式性舞蹈。 舞蹈充满亲和气氛,动作平缓、松弛、比较接近自然 形态,无技巧炫耀。
3、丧葬礼仪舞蹈

教化性很强的舞蹈,通过葬礼上的歌舞进行道德上的 教化。舒展型舞蹈,动作幅度不大,舞步平稳、松弛,上 肢动作较多,穿插表述性歌词。对欧洲中世纪教堂音乐有 影响。 舞蹈蕴含时间永恒、空间无限空茫的思想,反应古埃 及人灵魂不灭,来世再生的宗教观念,对氏族团结一致、 共同生活的向往。教化人们,只有做好人,死后才能升入 俄赛里斯神的天堂,否则将被惩罚。

舞蹈已出现乐器伴奏,形式复杂多样,精美、细致, 带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观赏性舞蹈。

三、古埃及各王国时期乐舞 古埃及乐舞文明对古希腊、罗马以及东方世界舞蹈文明 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辉煌的乐舞文化 1.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35年——公元前2155年) 出现双单簧管吹奏乐器、拍板、手鼓、竖琴等,有音乐、 表演性歌唱,受节奏限制的舞蹈表演。 2.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34年——公元前1650年) 出现新乐器(肩式竖琴、“泰本”鼓、新式叉铃) 中王国时期舞蹈表现对生育女神的崇拜,带有宗教意义, 具有祈祷人口繁衍的深刻含义。


人类舞蹈何时开始?
人类舞蹈是对类人猿舞蹈的继承。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 出现,人类史学家测定在公元前175万年前。(与动物区别不 大) 环舞是人类祖先的动物传递给最早的人类舞蹈。 我国认为始于旧石器时代,或更早。原始人已具有审美意识 和宗教意识。

云南沧源岩画

还有学者认为,舞蹈起源于近 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古希腊的文化保存于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 赛》中 ,荷马史诗就是一部希腊史。

舞蹈艺术概论每章要点

舞蹈艺术概论每章要点

舞蹈艺术概论第二章舞蹈得艺术特性第一节舞蹈形象就是直观得动态性得形象舞蹈得艺术特性就就是舞蹈形象就是一种直观得、动态性得形象。

它具有:1、直觉性:舞蹈形象就是一种直观得艺术形象,它主要就是通过人们得视觉器官(眼睛)来进行审美感知得。

2、动作性:舞蹈形象就是一种不停流动状态得直觉形象。

舞蹈动作分为:表情性(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再现性)动作、装饰性联结性动作。

3、节奏性:舞蹈得动态形象就是一种具有节奏性得动态形象。

分为: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4、造型性:舞蹈就是一种动态得造型艺术。

包括:人体动作得姿态与舞蹈得构图第二节舞蹈艺术得内在本质就是抒情性抒情性——舞蹈最重要得内部艺术特征,就是舞蹈得内在本质属性、就是舞蹈艺术得一个主要审美特征,这就是舞蹈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所决定得。

在生活中,我们把表现人得各种情感与情绪得动作称为表情性动作。

分为面部表情与身段表情舞蹈就是一种抒情性得艺术,舞蹈擅长于抒情,但并不等于说不能用舞蹈得艺术手段表现比较复杂得故事情节与人物之间性格得矛盾冲突。

我们认为“在抒情中叙事”与“在叙述中抒情”就是情节性舞蹈与舞剧结构比较理想得艺术表现方法。

舞蹈中得情感就是体现着一定思想内涵得情感,而舞蹈中所蕴含得思想则就是充满了感情得思想。

第三节舞蹈就是一种综合性得艺术综合性:舞蹈就是与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手段与艺术类型有着密切得关系,所以它就是一门综合性得表演艺术,集时间性、空间性为一体。

小结本质属性方面来瞧,舞蹈得艺术特性就是它得抒情性;而从舞蹈艺术展现方式来瞧,舞蹈得艺术特性则就是它得艺术综合性。

舞蹈得艺术特性就就是:以人得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以具有节奏性与造型性得直观得动态得舞蹈形象,表现人得情感与思想,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得一种艺术。

第三章舞蹈得社会功能第一节舞蹈得功能作为艺术之一得舞蹈,在社会生活中所应起到得作用与影响,就是舞蹈得功能。

西方现代舞史纲——名词解释笔记汇总

西方现代舞史纲——名词解释笔记汇总

西方现代舞史纲——名词解释笔记汇总西方现代舞史纲——名词解释笔记第一章现代舞概述现代舞现代舞是19世纪末在欧美兴起的舞蹈流派。

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动作抒发人的真情实感,强调舞蹈要反映社会生活。

美国现代舞经历了自由舞、早期、古典、后现代、后后现代五个时期,德国经历了新舞蹈、舞蹈剧场两大时期。

古典现代舞古典现代舞是美国现代舞发展史上的第三个时期,旺盛期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高峰期出现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的20世纪40年代。

主要标志是美国现代舞发展到这个时期,在理论与实践这两个方面均已形成了体系化的成果,主要表现是以“收缩-放松”为原理的“格莱姆技术体系”和易“倒地-爬起”为动作原理的“韩芙丽-韦德曼技术体系”。

后现代舞后现代舞是美国现代舞发展史上的第四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纽约出现的一种现代舞蹈风格。

主要特征是在美学观念、动作技术、创作方法等各方面,与前辈舞蹈家建立起来的整个“古典现代舞”背道而驰。

动作主要来自于日常生活,风格多种多样,作品常常只采用少量动作,一边言简意赅地传达相关信息。

代表人物有默斯?坎宁汉、崔氏?布朗等。

后后现代舞后后现代舞是美国现代舞史上的第五个时期。

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其最大的特点是舞者对任何主义的美学概念不再感兴趣,而是对所有前人的艺术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提倡融会贯通的美学思想,因此,在作品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而在现代舞蹈史上可谓是集大成的阶段。

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旗帜性标志不再是以个人风格出现的舞蹈家,更多的是以集体智慧亮相的舞蹈团。

1西方现代舞史纲——名词解释笔记舞蹈剧场舞蹈剧场诞生于德国,是德国表现派现代舞在20世纪中后期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的特征是在技术和美学上,均与欧洲学院派古典舞分道扬镳。

中外舞蹈史 教学大纲

中外舞蹈史  教学大纲

中外舞蹈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903X10课程名称:中外舞蹈史/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ien Danc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舞蹈表演教材、教学参考书:《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欧建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袁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王克芬、隆荫培,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中外舞蹈史是舞蹈专业学习的基础必修课程,作为一名舞蹈专业学生,旨在了解舞蹈的本质所在,应充分把握古今中外的舞蹈发展和进程,认识中西方舞蹈的发展历程,并能够横向、纵向比较中西方舞蹈的流派与风格,对中西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进行分析与描述,在引导学生分析优秀作品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为个人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为今后舞蹈评论打下基础。

该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设置为基础必修课,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将对舞蹈表演专业核心课产生重大辅助作用。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效果和要求:1、知识要求:了解和掌握以下主要内容:了解舞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进程;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外国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艺术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舞蹈艺术风格特点。

2、能力要求:要求达到以下能力:较强的分析、比较与总结概括能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能力;分析、采取正确态度的应对能力。

3、素质要求:要求获得和深化以下素质:对舞蹈文化、舞蹈遗产的传承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厚重的人文关怀和良好的美学品味;保持民族民间舞蹈民族自觉性,主动维护舞蹈实践健康成长和发展。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该课程总课时为32,期间安排四个课内实践环节,共8个课时。

第一个实践环节为:对各舞蹈文化背景以及民族精神、气质、审美等方面的理解与认识,2个课时;第二个实践环节为:观摩大量的舞蹈视频录像,定期观摩大型舞蹈比赛、汇演,2个课时;第三个实践环节为:了解舞蹈创作动态,展开讨论、评价,2个课时;第四个实践环节为: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文艺演出、比赛,积累对舞蹈的感性体验等,2个课时。

外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外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外国舞蹈史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外国舞蹈史》是舞蹈教育与舞蹈表演方向二年级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设置为一学期,72学时,总学分为4分。

属于考试课程。

(二)教学目的通过外国舞蹈史的讲授,让学生明晰芭蕾与现代舞蹈艺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脉络,掌握每一时期芭蕾与现代舞的发展状况、了解当今国际芭蕾舞及现代舞得主要学派的艺术特色。

并通过观看每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

了解世界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对于芭蕾与现代舞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主要讲述芭蕾与现代舞从其产生到现代的发展状况,每一个时期芭蕾与现代舞的特点、主要代表作品、学派、人物。

(四)教学时数72学时(五)教学方式1、口头讲述、投影图片、VCD等影视资料演示。

2、启发、提问、讨论、交流等。

3、课后思考题的布置以及审批。

二、本文理论部分(一)第一章绪论教学要点:1、关于几种芭蕾概念的认识2、芭蕾舞的历史时期的划分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芭蕾释义二、关于芭蕾史分期考核要求:1、对芭蕾概念的认识2、芭蕾舞史通常的划分阶段第二章芭蕾的起源与早期芭蕾教学要点:1、法国宫廷的三位奠基人2、早期芭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文艺复兴与芭蕾的形成第二节早期芭蕾第三节舞剧《关不住的女儿》考核要求:1、法国宫廷的三位奠基人的重要贡献2、乔治.诺维尔的杰出贡献第三章浪漫主义芭蕾教学要点:1、浪漫主义芭蕾的代表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2、布农维尔与丹麦芭蕾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关于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第二节芭蕾的黄金时代第三节布农维尔与丹麦芭蕾第四节舞剧《仙女》《吉赛尔》《葛蓓丽娅》四人舞考核要求:1、浪漫主义芭蕾的三部代表作品的认识2、《仙女》的历史意义第四章以俄罗斯芭蕾为代表的古典芭蕾教学要点:1、古典芭蕾释义2、俄罗斯芭蕾学派的发展3、19世纪形成的4个主要的芭蕾学派教学时数:9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古典芭蕾释义第二节俄罗斯芭蕾学派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发展状况第三节19世纪形成的4个主要的芭蕾学派第四节舞剧〈神驼马〉〈堂.吉坷德〉〈舞姬〉《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雷梦达》考核要求:1、古典芭蕾三大舞剧的作品分析2、俄罗斯芭蕾学派的形成,特色、代表人物(编导、教师和演员)第五章现代芭蕾教学要点:1、谢尔盖.吉列夫2、福金和他的芭蕾革新3、交响芭蕾的诞生教学时数:7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天才的组织家——谢尔盖.吉列夫第二节福金和他的芭蕾革新第三节不死的天鹅——安娜.巴甫洛娃第四节交响芭蕾的诞生第五节舞剧〈仙女们〉〈仲夏夜之梦〉〈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考核要求:1、福金的芭蕾革新2、谢尔盖.吉列夫对于世界芭蕾发展进程的作用第六章前苏联现实主义芭蕾教学要点:1、舞剧〈泪泉〉2、珈丽娜.乌兰诺娃——诗的化身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探索阶段戏剧芭蕾阶段舞剧《泪泉》赏析第三节珈丽娜.乌兰诺娃——诗的化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第四节交响芭蕾阶段赏析舞剧《宝石花》考核要求:1、前苏联芭蕾给予我们的历史经验第七章当代芭蕾教学要点:英国、美国、法国、丹麦芭蕾发展状况教学内容:第一节英国、美国、法国、丹麦芭蕾发展状况第二节其他欧洲国家芭蕾的发展状况第三节舞剧〈曼侬〉〈梅雅林〉〈巴兰钦舞蹈作品〉第四节巴兰钦作品赏析《四种气质》第五节 20世纪芭蕾的全球发展第六节舞剧《奥涅金》《罗米欧与朱丽叶》《灰姑娘》赏析教学时数:8学时考核要求:1、英国、美国、法国、丹麦芭蕾发展状况2、现代主义对芭蕾的影响3、20世纪芭蕾的发展状况理论部分(二)第一章西方现代舞的概定及其发展脉络教学要点:西方现代舞的概定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西方现代舞的概定第二节西方现代舞发生的历史脉络考核要求:1、西方现代舞发生的历史脉络第二章西方现代舞蹈发生发展的背景教学要点:西方现代舞发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西方现代舞发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第二节欧洲音乐舞蹈教育新思维的影响第三节现代人体动作科学探究奠定的基础考核要求:1、西方现代舞发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第三章西方现代舞蹈的先驱教学要点:1、邓肯的舞蹈理想2、露丝.圣.丹尼斯与东方舞蹈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洛伊·富勒与整体舞蹈第二节伊莎多拉·邓肯与自由舞蹈第三节露丝·圣·丹尼斯与东方舞蹈第四节泰勒·肖恩与美国舞蹈考核要求:1、伊莎多拉·邓肯舞蹈的时代意义第四章西方现代舞蹈的奠基人教学要点:1、玛丽.魏格曼的表现主义2、玛莎.格莱姆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玛丽·魏格曼与表现主义舞蹈第二节库特·尤斯和汉娅·霍尔姆的舞蹈第三节玛莎·格雷姆与心理舞蹈第四节多丽丝·韩芙莉与现实主义舞蹈第五节查尔斯·韦德曼与动作哑剧第六节塔米丽丝和新舞蹈团的舞蹈第七节年轻一代舞蹈家的发展考核要求:1、掌握上述各流派人物的舞蹈思想和舞蹈特征2、各流派舞蹈产生的历史成因第五章美国现代舞蹈的新先锋派教学要点:1、新先锋派与后后现代舞的概念2、默斯.坎宁汉与机遇舞蹈3、保罗.泰勒与多面向的舞蹈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新先锋派与后现代舞的概念第二节默斯·坎宁汉的舞蹈思想第三节艾尔文·尼可莱与视觉舞蹈第四节保罗·泰勒与多面向的舞蹈第五节贾德逊集团与民主的身体第六节美国现代舞的新生代考核要求:1、掌握上述各流派人物的舞蹈思想和舞蹈特征2、新先锋派与后后现代舞的概念第六章欧洲现代舞蹈剧场教学要点:德国现代舞蹈的当代表现教学内容:第一节皮娜·包希与舞蹈剧场第二节德国现代舞的当代表现第三节英国现代舞的当代崛起第四节法国现代舞的多方探索第五节比利时身体宣言剧场教学时数:4学时考核要求:1、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各国现代舞蹈的发展情况第七章西方现代舞蹈与现代芭蕾舞教学要点:20世纪西方现代舞思潮对于芭蕾舞的影响教学内容:第一节米契尔·福金与革新芭蕾第二节瓦斯拉夫·尼仁斯基与现代芭蕾第三节乔治·巴兰钦与音乐芭蕾第四节莫里斯·贝雅与世纪芭蕾教学时数:2学时考核要求:1、上述人物对西方现代芭蕾的贡献及其舞蹈思想第八章西方现代舞蹈与中国现代舞蹈教学要点: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现代舞的肇始第二节中国现代舞发展的历史抉择第三节中国现代舞蹈的本土定位教学时数:2学时考核要求: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状况三、参考书目1 、欧建平等著,《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外国舞蹈史第二三章

外国舞蹈史第二三章
马祖卡舞蹈土生土长在波兰。“马祖尔”是古 代波兰的一个部落,居住在波罗的海沿岸的马 索维亚,部落里的男女老少能歌善舞,这种舞 的动作有滑步、成对旋转、女子围绕男子轻快 起舞等。后来,它传遍波兰,人们称其为“马 祖卡”。波兰的18世纪后期:被沙俄、普鲁士 和奥地利三次瓜分;1918年建立共和国之后又 遭希特勒之侵,直到1945年才建立了民族统一 政府。于是,在历史岁月的河流中,波兰的开 朗、直率以及坚韧不拔的性格,点点滴滴倾注 于马祖卡。
第二节 娱人 民间舞蹈
一、来龙去脉: 早期民间舞以自娱自乐为目的;后来发展为表演性舞蹈,成为剧场舞蹈最早 的素材和舞种。 二、艺术特征与定义: 定义:取悦于神与人的民间舞,在保持自娱性民间舞自得其乐的特征之同时,更强调
娱神和娱人的目的性,动作的强度和技术较有难度,以适应寺庙、广场和剧场等新型 表演场地的需要。 特征:分为自娱性民间舞、剧场民间舞:以自娱性民间舞的38种艺术特征为基础, 以自娱性民间舞的38种艺术特征为基础, 更加强调了表演性和剧场性舞蹈的舞台特征,如职业化、精美化、规范化、程式化、 夸张化、提炼化、艺术化、高难化等等,以体现舞蹈表演艺术的职业特征和审美高度。 剧场民间舞以舞台表演为目的,故须尊重剧场和舞台表演的规律,在审美上高于“原 生态”中以自娱为目的的广场民间舞,并在尽可能保持其“原生态”的审美意趣之同 时,注重创作上的突破与技巧上的提高,以确保表演张力能扩张到剧场内的每位观众, 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造。
第三节 国标舞
一、来龙去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和平再次成为各国人民生
活的主旋律、,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学会的舞蹈家,对繁杂的交谊舞进行了加 工提炼,从中制定出舞风严谨,舞步规范,因而能够通行于世界的“国际标 准舞”,简称国标舞。这种舞蹈在原有的交谊舞基础上增加了表演性和竞技 性,因而具有更多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1996年被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 性,因而具有更多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1996年被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 承认为“体育舞蹈”。

舞蹈考研西方芭蕾舞蹈史纲重点资料第三节

舞蹈考研西方芭蕾舞蹈史纲重点资料第三节

西方芭蕾第三节名词解释古典芭蕾芭蕾发展史上的第三个时期,以俄罗斯学派的崛起为背景。

兴起于19世纪后期,在彼季帕的主持下达到鼎盛。

“古典芭蕾”指在“芭蕾舞蹈”之后“现代舞蹈”之前的那种特定风格,史学家将这个时期的芭蕾称为“俄罗斯帝国芭蕾”和“后浪漫芭蕾”。

古典芭蕾时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芭蕾舞剧作品,其中以彼季帕和柴可夫斯基密切合作共同创作的《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

古典芭蕾形成了“双人舞”和“性格舞”两大模式,以及“舞剧乃舞蹈的最高形式”等主导思想。

俄罗斯古典芭蕾及集意大利和法国这两大流派之大成,同时具有俄罗斯民族文化固有的气势恢宏、动作凝重、精力过人、酷爱戏剧等特点,这些特点一直持续至今。

彼季帕——俄罗斯芭蕾奠基人(1819-1919)法国芭蕾演员、编导,被称为俄国“古典芭蕾之父”,是所有人来俄工作的外国人中对俄国芭蕾贡献最大的一位。

1918生于马赛,自幼从父学舞,曾仔细的学习过西班牙民间舞蹈。

曾任马林斯基剧院首席舞者,后接替佩罗成为芭蕾大师。

1869-1903年间,彼季帕任马林斯基剧院总编导长达34年之久,作为俄罗斯芭蕾大师载入史册。

彼季帕的突出贡献在:奠定了俄罗斯芭蕾的地位,使圣彼得堡成为世界芭蕾的中心;发展并完善了“双人舞ABA”的模式和“性格舞”的场面;确立了大型舞剧的演出形式,戏剧结构完整,把“梦幻剧”作为手段抒发情感,塑造人物形象;舞蹈编排上善于运用舞队和图形变化;与作曲家通力合作,在交响化的音乐上创造交响化的编舞。

代表作品有:《睡美人》《天鹅湖》《雷梦达》《法老之女》等等。

伊凡诺夫(1834-1901)俄罗斯舞蹈编导,俄罗斯芭蕾的代表人物。

毕业于马林斯基剧院舞蹈学校,并担任该剧院舞团的演员,其风格浓郁的性格舞表演得到布农维尔的高度赞扬。

曾先后做过佩罗和彼季帕的助理编导。

伊凡诺夫善于跟随音乐的启发在舞蹈编排中体现交响原则,它的艺术风格更接近于形象主义,不将古典的舞蹈形式当做唯一的利用源泉。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美育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美育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美育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外国舞蹈史》作为一门舞蹈理论课程,是舞蹈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和相关评价体系的影响,美育很多时候在舞蹈基础理论教育体系中成为旁观者。

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舞蹈史论之美。

【关键词】《外国舞蹈史》,美育,价值研究一、《外国舞蹈史》课程渗透美育教育的重要性“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黑格尔美学的中心思想。

这个定义强调了美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而舞蹈的本质也正是内容与形式二者完美的统一,通过肢体动作的不断变化创造了美感,是一门情感表现艺术。

在舞蹈基础理论教育中,关于审美的部分涉及到学生对于舞蹈美的认识深度和对于舞蹈艺术的掌握程度。

在课程中对外国舞蹈类型及舞美风格加以研究,在授课过程中贯彻以“美”带论的总体原则,结合实际课堂需求和舞蹈史论发展进行研究,对课程具备的高雅之美(芭蕾艺术)、自由之美(现代舞艺术)、多元之美(外国其他风格舞蹈艺术)加以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审美体验的平台。

在欣赏美的同时结合自身实践,将美感收获与美育实践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表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作美的综合能力。

《外国舞蹈史》课程渗透美育教育不仅仅要结合舞蹈史论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更需要结合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外国舞蹈史》课堂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教育新模式(一)激发学生审美创造力美育教育属于美学研究的范围,也是美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

《外国舞蹈史》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由理论概念、作品鉴赏与舞蹈实践三大部分组成,核心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从而激发学生是审美创造力。

让学生了解外国舞蹈的同时加入相关舞蹈的文化,如民族活动、神话故事,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感受外国舞蹈艺术之美。

外国舞蹈史分析PPT教案

外国舞蹈史分析PPT教案
➢ 人物特点:天真、纯朴、木讷、强壮、直觉、多 梦、突兀、倔强等特点。
第10页/共16页
5.克里斯多夫•布鲁斯
➢ 他视野开阔,兴趣广泛,关注现实、勤奋多产,并善于 将古典芭蕾和现代舞融为一体。善于将流行音乐的大众 口味与商业价值同严肃舞蹈的社会责任与政治敏感巧妙 的结合,为舞蹈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社会各阶层的观众。
第3页/共16页
➢ 3.在语言构成上,它使古典芭蕾、古典现代舞和 后现代舞这三种既定的舞蹈语言沉淀为舞者的身 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然后再根据每个作品的不同 题材、体裁、风格、样式等具体需要,重新回到 生活与自然中去,通过行为艺术、接触即兴法、 机遇编舞法、舞者间的互动等各种方式、方法, 去筛选、提炼出崭新的动作语言。
➢ 他在舞蹈作品中表现出清醒的头脑、理想主义和超常敏 感,被评论界誉为“达到'深入浅出'的最高境界”。
➢ 代表作品:《黑天使》《月光》《欢聚一堂》
第11页/共16页
6.鲍里斯•艾夫曼
➢ 成就:改变了西方芭蕾权威对“俄罗斯没有真正意义上 的当代芭蕾”、“俄罗斯现代芭蕾就是古典芭蕾加杂技” 的看法。
➢ 代表作品:《柴科夫斯基》《红色吉赛尔》
外国舞蹈史分析
第一节 当代芭蕾 ➢ 一、来(龙去1脉977-2007)
➢ “当代芭蕾”是集前四个时期辉煌成就之大成的 硕果。深受1970年代“知识爆炸”、1990年代 “冷战”结束的影响。形成两个阶段的两代人, 他们之间大相径庭与各自的艺术创新,使得当代 芭蕾成为芭蕾史的“最高”阶段。
第1页/共16页
第4页/共16页
2.民俗芭蕾
➢ 特指当代芭蕾的编导大师们根据民谣、民歌、民 间舞、民间美术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俗因 素创作的芭蕾。

舞蹈考研西方芭蕾史课后思考题重点大纲

舞蹈考研西方芭蕾史课后思考题重点大纲

舞蹈考研西方芭蕾史课后思考题重点大纲第一章西方芭蕾的起源与发展1.1 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舞蹈- 古希腊舞蹈的特点与意义- 古罗马时期的舞蹈形式1.2 文艺复兴时期的芭蕾舞- 文艺复兴对芭蕾舞的影响- 有影响的芭蕾舞家与作品1.3 法国古典芭蕾的兴起- 17世纪法国芭蕾的特点- 动作技巧与编排风格的演变第二章 18世纪至19世纪的芭蕾舞革命2.1 女性舞者的崛起- 18世纪女性舞者对芭蕾舞发展的贡献- 马丽-塔尔蒙等芭蕾女神的影响力2.2 浪漫主义时期的芭蕾舞- 浪漫主义时期芭蕾舞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根据题材、音乐与舞台表演的创新2.3 俄国芭蕾的兴起与发展- 俄国芭蕾的特色与先驱者- 米哈伊尔·法尔金等伟大芭蕾舞团的产生第三章 20世纪的芭蕾舞革新3.1 现代芭蕾的崛起- 现代芭蕾的起源和主要特点- 以玛莎·格雷厄姆为代表的现代舞运动3.2 戈斯拉夫·纳金斯基与现代芭蕾的变革- 戈斯拉夫·纳金斯基在芭蕾舞发展中的贡献 - 纳金斯基芭蕾的表现手法与意义3.3 现代与当代芭蕾的多元发展- 现代芭蕾的分支与演变- 当代芭蕾作品的特色与艺术表达第四章西方芭蕾的当代形态与未来发展4.1 当代芭蕾的形式与风格- 当代芭蕾的新特点与创新- 舞者与编舞家对当代芭蕾的贡献4.2 西方芭蕾艺术走向世界- 西方芭蕾在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发展与影响- 跨界合作与文化融合的新趋势4.3 西方芭蕾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技与舞蹈艺术的结合- 探索多样化的舞蹈形式与表达方式结语:西方芭蕾史的学习对于舞蹈考研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了解,更是对于艺术形态、创新精神与文化交流的思考。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西方芭蕾的起源与发展,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所热爱的舞蹈形式,并在未来的发展中融合创新,为舞蹈艺术的进步做出贡献。

外国古典舞鉴赏

外国古典舞鉴赏
日本舞蹈的历史追溯日本舞蹈的历史,早在平安时代 (794~1192)起,就有流传于皇室之间的“雅乐”。它 是日本自古以来所具有的歌、舞,加上自中国、朝鲜传入 的佛教艺术所产生的独有的音乐、歌曲、舞蹈形式。现在 宫中举行活动等的时候依然还在表演。 到12世纪,产生出了一种叫做“白拍子”的歌舞, 身着男装的女子,唱着当时的流行歌曲,和着笛音鼓乐, 翩翩而舞。 到14世纪,讲述一定故事的假面舞剧——“能”形 成了。 17世纪时,一位名叫“出云阿国”的女子,成立了 艺能团体,在京都跳歌舞伎的舞蹈,深受普通大众的欢迎 。由此“歌舞伎”这一戏剧诞生,江户时代(1603~1868 ),在歌舞伎剧中演出的舞蹈开始单独发展起来。
奥蒂西舞
奥迪西 (odissi) 印度古典舞派之一。产生于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奥迪西舞是从
婆罗多舞派生出来的,她把婆罗多舞和其它古典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 特的风格。以三道弯S线条为特色,除了眼、头、脖外,还运用到大量的上胸动作, 表现出女性的无限娇媚。
第二章 印度古典舞
动作特点
它的名字来源于被叫做“卡塔克尔”的通过歌唱和舞蹈讲述关于印度教的神话故事和传说的世代相传的说 书艺人。舞者脚踝上系有一大串铃铛,表演时以快速旋转方式舞动脚尖,主要特色在于淳熟的脚功和姿势 平衡的掌控。
第二章 印度古典舞
婆罗多舞
婆罗多舞盛行于坦米尔纳德地区,历史最为悠久。此种舞
蹈由女性演出,主要特色是运用腰身和膝部的平衡和稳固, 使得双手在身体四周舞动自如。婆罗多舞是南印度泰米尔 纳德邦的传统舞蹈,为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传说仙人 婆罗多是这个舞蹈的祖师。
第三章 日本古典舞
雅乐
又称舞乐,是日本宫廷中祭祀、燕享时的音乐舞蹈。 自古以来雅乐舞蹈是一子相传,故称为秘传。现已扩大了范围。其舞蹈节奏缓慢,动作不同于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外国舞蹈史》是一门让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舞蹈发展历史和风格特点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舞蹈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舞蹈的演变和变化。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赏和分析各种舞蹈作品,培养审美意识、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等相关素质,具有较强的美育价值。

首先,通过学习外国舞蹈历史,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舞蹈的发展和演变。

舞蹈不仅仅是艺术,而且还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传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通过学习外国舞蹈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扩展我们的文化视野和国际视野,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包容心。

其次,观赏和分析舞蹈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舞蹈作品包含了音乐、舞蹈、服装、灯光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一幅艺术画面。

因此,观赏舞蹈作品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美的感受和享受,提高我们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同时,舞蹈也是一种语言,它可以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因此,学习舞蹈也可以培养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表达自己。

最后,学习舞蹈也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和掌握各种舞蹈技巧和风格特点,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和改编,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我们的创作能力和艺术修养。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一、外国舞蹈史的学习内容外国舞蹈史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不同国家的传统舞蹈形式:学习不同国家的传统舞蹈形式,了解舞蹈在各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舞蹈与当地风俗、宗教、习俗等的关系。

2. 历史时期的舞蹈流派: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及其社会背景下的舞蹈流派和风格,理解舞蹈与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 著名的舞蹈作品和舞蹈家:学习世界著名的舞蹈作品及其创作者,了解不同舞蹈家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培养学生对不同舞蹈作品的审美能力。

二、美育教育目标通过学习外国舞蹈史,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和审美能力是其重要的教育目标。

具体来说,外国舞蹈史课程的美育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传统舞蹈形式和著名舞蹈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之美,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喜爱和热爱。

2.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外国舞蹈史,让学生了解不同舞蹈流派和风格,培养学生对不同舞蹈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其审美水平。

3. 增强学生的文化品味:通过学习外国舞蹈史,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课程实施方式为了达到以上美育教育目标,教师在实施《外国舞蹈史》课程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1. 教学讲授结合实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不同国家的舞蹈形式、流派和著名舞蹈作品,同时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各种舞蹈形式的技巧和表现力。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不同国家的传统舞蹈形式和著名舞蹈作品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充分感知和体验舞蹈艺术的魅力。

3. 课外实地考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舞蹈学院、剧院或者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实地考察,观摩现场演出,与舞蹈专业人士交流,拓宽学生的舞蹈艺术视野。

结论:《外国舞蹈史》课程具有重要的美育价值,通过学习外国舞蹈史,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导言一、《外国舞蹈史》课程简介《外国舞蹈史》是一门以外国舞蹈发展历史为主线,以外国舞蹈文化为内容的课程。

它主要讲述外国舞蹈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流派风格、经典作品和重要人物,以及外国舞蹈对世界文化交流的影响等内容。

课程内容涉及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舞蹈。

通过学习《外国舞蹈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风格的外国舞蹈,了解舞蹈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外国舞蹈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外国舞蹈,并通过比较、分析和感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欣赏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舞蹈作品,体验不同舞蹈素材所传达的情感和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和欣赏外国舞蹈,学生能够培养对多样文化的审美情趣,拓宽审美视野,提升审美能力,从而在审美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享受和满足。

2. 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外国舞蹈史》课程通过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舞蹈发展历史和特色,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学习外国舞蹈,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舞蹈文化,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艺术表达和审美观念。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使他们具有更加宽广的文化视野和国际胸怀。

3. 增强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外国舞蹈史》课程通过介绍外国舞蹈的历史、文化、技艺等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舞蹈历史,学生可以了解舞蹈艺术的渊源和发展脉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心;通过学习外国舞蹈的技艺和表演特色,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表现力;通过学习外国舞蹈作品和经典故事,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拓展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观念。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引言: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舞蹈既具有身体与心灵的完美协调,又能够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外国舞蹈史》课程作为美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外国舞蹈史》课程的美育价值,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建议。

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外国舞蹈史》课程通过介绍外国舞蹈的发展历程和流派,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和时期的舞蹈,了解舞蹈的表现手法和内涵,培养对舞蹈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舞蹈是需要通过身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学习舞蹈的历史和技巧,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动作表达能力。

舞蹈艺术追求的是创新和表达个性,通过学习舞蹈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舞蹈创作思路和风格,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判断能力。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外国舞蹈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课程对学生美育能力培养的作用和影响。

2. 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方法,收集学生对《外国舞蹈史》课程的学习体验和美育效果的反馈意见,分析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兴趣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情况。

1. 配置优秀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和丰富内涵的舞蹈作品,结合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理解和欣赏。

丰富的媒体资源和多媒体教具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感知和理解。

2. 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维: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舞蹈创作或演出,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和审美评价,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 加强与实践的结合:舞蹈艺术是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最佳效果的艺术形式。

在《外国舞蹈史》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演出、实地学习和实践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和参与到舞蹈艺术中,提升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体验。

《舞蹈》课后习题及答案03

《舞蹈》课后习题及答案03

第3章芭蕾发展概述思考练习1.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芭蕾舞蹈史上做过哪些贡献?答:路易十四于1661年下诏书,在巴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

1700年,经过皇家舞蹈学院芭蕾大师们系统的整理与科学的提炼之后,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手位和脚位,一批基本的舞姿和动作,以及完整的审美原则,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体系。

2.芭蕾舞剧《仙女》的创作者是谁?该剧在芭蕾史上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意大利优秀舞蹈家、舞剧编导菲利波·塔里奥妮。

由于出演《仙女》的成功,玛丽·塔里奥妮的“三长一小”,即长胳膊、长腿、长脖子和小脑袋的形体特点,则作为芭蕾女演员的选择标准流传后世。

塔里奥妮开创的轻盈飘逸的舞蹈风格,在19世纪上半叶风行欧美,她的代表作《仙女》则作为浪漫芭蕾的典范被载入芭蕾史册。

3.芭蕾的发展史经历了哪几个时期?答:芭蕾发展史可分为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五大时期。

4.简述芭蕾发展史上先后出现的几种形式。

答:在芭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过马术芭蕾、席间芭蕾、幕间芭蕾、喜剧芭蕾、歌剧芭蕾、芭蕾歌剧、戏剧芭蕾、交响芭蕾等形式。

(1)马术芭蕾。

马术芭蕾是15世纪在佛罗伦萨、托斯卡纳等意大利城邦国家兴起的一种宫廷娱乐活动,在当时曾是培养骑士风度、炫耀贵族风范、满足人们铺张心理的最佳手段,客观上为日后的艺术芭蕾做好了铺垫。

(2)席间芭蕾。

法国贵族对舞蹈等各种表演均兴致盎然,并在举行宴会时,常邀请街头艺人前去表演一些短小精悍的节目为来宾们助兴。

(3)幕间芭蕾。

1670年,在法国宫廷的庆祝活动中,著名喜剧作家和表演家莫里哀推出了《吝啬鬼》,但由于他的剧团中演员不多,因而特邀了宫廷作曲家和芭蕾大师让·巴蒂斯特·吕利为该剧的幕与幕之间增添几段芭蕾,“幕间芭蕾”由此应运而生。

(4)喜剧芭蕾。

幕间芭蕾哗众取宠甚至喧宾夺主的剧场效果逐渐引起了喜剧导演们的注意,不过他们没有简单地将喜剧与芭蕾这两者对立起来,更没有粗暴地将芭蕾这种日益受到观众喜爱的表演形式赶出喜剧演出,而是开始尝试如何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二、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舞蹈艺术要求舞者不仅具备良好的舞蹈技巧,更要具备出色的表演能力。

而学习《外国舞蹈史》课程,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不同舞蹈作品的表演技巧和风格特点,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舞蹈的演出风格。

通过分析和模仿这些舞蹈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培养自己的表演天赋,从而成为具有一定舞蹈表演能力和自信心的学生,为将来的舞蹈表演和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身心协调能力舞蹈是一种全身心的艺术形式,要求舞者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协调能力。

学习《外国舞蹈史》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舞蹈作品所需要的身体技能和表现力,通过模仿和实践这些舞蹈作品,可以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能力,使其在舞蹈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身体技能和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学习《外国舞蹈史》课程,将使学生了解到外国舞蹈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从而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了解到世界范围内舞蹈艺术的发展和现状,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舞蹈文化和表演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和对世界艺术的向往。

通过了解外国舞蹈史,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化信息和艺术体验,从而提升自己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心,为将来的国际交流和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学习《外国舞蹈史》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舞蹈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对舞蹈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艺术分析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研读相关资料和分析舞蹈作品,加深对舞蹈艺术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对舞蹈作品的分析和评论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术研究和舞蹈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外国舞蹈史》课程在美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和身心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和理解,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美育素养提升。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价值研究
引言: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外国舞蹈史》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深入的学习了解各个时期的
舞蹈风格和演变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于舞蹈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不同的舞蹈形式,学
生可以逐渐形成独特的审美观点和品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2.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舞蹈是一种集体艺术形式,要求舞者在表演中密切配合,形成默契。

学习《外国舞蹈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舞蹈演出中的团队协作机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艺
术合作观念。

第二部分:《外国舞蹈史》课程的教学策略
1.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各个时期的经典舞蹈作品,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直观地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

通过观看视频、听取音频以及参与互动讨论,可
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舞蹈艺术。

2.参观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参观舞蹈演出或实地考察舞蹈学院等机构,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舞蹈表演
和实践,深入了解舞蹈艺术的过程和技巧,丰富学生的舞蹈艺术体验。

3.开展课堂讨论和演示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和表演环节,让学生就特定的舞蹈形式或时期进行深入
探讨和展示。

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可以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剧芭蕾:
• 编导们将芭蕾舞剧的各幕或场拆开来,然后分别
插入喜剧的各幕之间演出,产生了芭蕾与喜剧因 相互需要而彼此互补,既增加了戏剧的观赏性, 又强化了芭蕾的戏剧性的崭新表现形式。 • 代表作品:1670,莫里哀和吕利《吝啬鬼》
歌剧芭蕾:
• 17C末至18C上半叶,出现歌剧芭蕾。 • 它融唱歌、舞蹈和豪华的布景为一体,是在“喜剧芭蕾” 基础上质的飞跃。它在题材上逐渐向复杂深沉的悲剧发展 ,舞蹈成分比例大大增加。 • 芭蕾寄生歌剧的原因:
• 1、歌剧是新兴起,需要芭蕾的肢体艺术添光增色
• 2、掌握在上流社会手中,不得不经历政治和社会动荡;
• 17C大部分时间处于某种记忆落后和知识贫乏的状态。
代表人物及作品
• 代表人物:吕利、安德烈•康普拉、让-菲利普•拉摩 • 早期代表作:《爱情凯旋》、《凡尔赛牧歌》、《和平圣
殿》等
• 第一部完整的歌剧芭蕾《豪迈的欧洲》 • 后期代表作:《众缪斯》、《威尼斯的狂欢节》、《爱神 与战神的爱情》等。
交响芭蕾:
• 特指用现成的交响曲或其它音乐为基础而创作的芭蕾。 • 动作的展开需要严格遵循音乐的旋律、节奏、配器、和声 、对位、结构、逻辑、情调与主题,而群舞的设计则需要
调用不同性别、年龄、体格与数量的舞者,去对应和表现
音乐的不同声部及其音色与结构。
交响芭蕾的分类:
• 狭义:完全没有情节或细节、无标题的交响芭蕾,编导家
在其中有意的抛弃了常规的故事情节,而用动作去单纯地 表现音乐的内容和形式。 • 广义:(1)以音乐作品为首要依据和重要灵感,但使用 了少量细节或经过淡化的情节、有标题的交响芭蕾;(2 )根据舞曲编导的芭蕾;(3)根据民歌编导的芭蕾;(4 )根据爵士乐并借助于爵士舞创作的芭蕾;(5)根据摇
滚乐并借助于摇滚舞创作的芭蕾;(6)交响芭蕾舞剧。
• 贵族在举行宴会时,邀请街头艺人前去表演一些
短小精悍的节目作为“甜食”在各道大菜上桌之
间,为来宾助兴。由此产生席间芭蕾。
• 最早的席间芭蕾,1489年,意大利贵族刚卓•奇• 波塔承办。
幕间芭蕾:
• 15C意大利和法国宫廷演出中,幕与幕之间常常
插空表演的舞蹈。 • 作用:为喜剧演员提供充裕的时间去抢装和换场 。 • 代表作:1664《逼婚》;1668《乔治•唐丹》 • 特点:轻松活泼、妙趣横生
重点人物:
• (美)俄罗斯芭蕾编导大师,乔治•巴兰钦
• (英)英国芭蕾创始人,妮奈特•德•瓦卢娃
• (德)德国现代舞创始人,玛丽•魏格曼
• (德)德国舞蹈剧场创始人,皮娜•鲍希等,
• 都曾经进行过“芭蕾歌剧”的创作和演出。
戏剧芭蕾:
• 特指以舞蹈表现故事或戏剧情节的芭蕾,亦称芭
蕾舞剧。
• 规模:大、中、小型三中规模。
• 大型作品分若干幕和场,一般为整晚长度;
• 中型作品为30分钟左右的独幕芭蕾舞剧;
• 小型作品通常为15分钟左右。 • 结构模式:“三段式”,开始、中间、结尾。
戏剧芭蕾的创作流程:
• 一、编导吸取灵感
• 二、作曲家创作音乐
• 三、编导创作人物形象
• 四、舞美设计 • 五、走台、彩排、公演 • 1581年,《皇后喜剧芭蕾》,第一部首演于巴黎宫廷的戏 剧芭蕾。 • 18C,法,情节芭蕾大师,让-乔治•诺维尔。
第三章 芭蕾(一)
第一节 芭蕾概说
• 一、来龙去脉
• 芭蕾 • 起源于:15C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 • 成型并兴盛于:16-19C上半叶,法兰西 • 鼎盛于:19C下半叶,俄罗斯和丹麦 • 于20C初从俄罗斯走向全世界
芭蕾六大流派:
• 意大利
• 法兰西
• 俄罗斯
• 丹麦
• 美国
• 英国
五大芭蕾舞时期
心理芭蕾:
• 产生于20C上半叶
• 它通过时间、空间、力度、关系和流畅度的精确调度,而
非传统哑剧手势、复杂的面部表情、繁琐的道具、沉重的
布景,去揭示人物之间微妙的相互关系和心理矛盾。
• 代表人物及作品: • 1936,英,A.图徳,独幕芭蕾舞剧《丁香花园》。 • 1975,捷克,J.基里安,《净化之夜》。
• • • • • • • • • 500年的芭蕾史可分为五大时期 早期芭蕾(约1500-1832) 浪漫芭蕾(1832-1876) 古典芭蕾(1877-189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现代芭蕾(1909-1977)
当代芭蕾(1977-2007)
早期 中期 晚期 前阶段 后阶段
二、逻辑定义
• 芭蕾,法语Ballet的音译,诞生于意大利和法国宫
三、名词解释
• 马术芭蕾: • 15C,佛罗伦萨、托斯卡纳等,宫廷娱乐活动
• 目的:培养骑士风度、炫耀贵族风范、满足人们铺张心理
的最佳手段,客观上为日后艺术芭蕾做好了铺垫。
• 规模:数千人表演,数万人观看。
• 16C和17C初,进入成熟期。
席间芭蕾:
• 15C意大利和法国的宫廷宴席上,在等待各道大 菜时插空表演的舞蹈。
廷的古典学院派剧场舞蹈体系,素有“西方文明 的结晶”和“贵族艺术”的称谓,亦有“严肃艺 术”、“高雅艺术”等雅号,也有“脚尖舞”的 别称,是迄今为止最具国际性的舞蹈品种之一。
由于不同历史时期,以及演出结构、本体特 征和美学追求不同,先后出现过:
• 马术芭蕾、席间芭蕾 • 幕间芭蕾、喜剧芭蕾 • 歌剧芭蕾、芭蕾歌剧 • 戏剧芭蕾、心理芭蕾 • 交响芭蕾、爵士芭蕾 • 摇滚芭蕾等。
芭蕾歌剧:
• 最初仅指那些在早期“歌剧芭蕾”中,舞蹈在比 重上同歌剧并驾齐驱,甚至远远大于歌剧的作品 • 20C以来,随着芭蕾进入“现代”和“当代”新 时期,芭蕾编导家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不断 得到增强,“芭蕾歌剧”这种形式日益增多。
• 代表作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金鸡》等。
• 20C,芭蕾进入成熟期。
产生时间及代表人物:
• 交响芭蕾历史由来已久,但在1930年代有美籍俄国芭蕾编 导大师马辛创造。 • 代表作品《预兆》、《幻想交响曲》、《红与黑》等。
• (美)俄国编导大师,乔治•巴兰钦,200余部作品。
• 代表作品《小夜曲》、《四种气质》、《C调交响曲》等

爵士芭蕾:
• 特指根据爵士乐律动,吸收爵士舞的旋转扭动、 古典芭蕾的畅若流水而形成的芭蕾新品种。 • 特征:现代舞的棱角分明、即兴舞的临场发挥、 交谊舞蹈感情交流、艺术体操的灵巧敏锐、东印 度舞的刚柔相济和异国情调,并吸纳了踢踏舞、 摇摆舞、迪斯科、霹雳舞、嬉蹦舞等,达到淋漓 酣畅和雅俗共赏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