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 阳 学 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学说

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最初涵义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阴阳代表相互对立又相面关联的事物属性。一般地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阴和阳的统一体,可以表示对立统一的两方事物,也可以表示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天地、昼夜、男女、外内、动静、快慢、升降、轻重分属阴阳。

事物的生成、变化以至消灭,都是由于事物内在联系的阴阳双方运动的结果。阴阳双方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主要是体现在四个方面即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阴阳对立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制约和相互相斗争着的。通过斗争维持动态平衡。

阴阳互根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的一方而单独存在,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消长是指事物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变化,一直处于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恒动之中。阴阳之间的消长关系,在一定限度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维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和变化。如果任何一方消得太快或者长得太多,超过正常限度,必然破坏阴阳相对平衡而导致疾病的出现。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即阴可以转为阳,阳也可以转为阴,从而事物的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阴阳转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对于中医学而言,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属阴;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属阳。阴阳二者互根互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阴阳二者且对立制约、消长平衡,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中医认为人体结构可划分为阴阳对立的两部分。如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头部为阳,足部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而体表之中的皮肤为阳,肌肉筋骨为阴;脏腑中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之中,则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再具体到每个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若从经络系统循行部位来说,则循行于人体四肢外侧及背部者属阳(如手足三阳经,仅足阳明例外),循行于人体四肢内侧及腹部者则多属阴(如手足三阴经)。

但是应当指出,人体各部位、各组织结构、各脏器之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常根据一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如以胸背关系来说,则背属阳,胸属阴。若以胸腹上下关系来说,则胸又属阳。腹则属阴。同样,五脏若以上下关系来分,则心肺在膈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脏,肺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在膈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脾亦为阴中之阴脏。总之,人体部位、组织结构上的阴阳,只是其相对属性的一般归类而已。

中医学常以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各部分之间以及机体的物质与物质、功能与功能之间、功能与物质之间必须保持相对的阴阳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否则就会发生疾病。就诊断而言,疾病临床表现虽然错综复杂但都可用阴或阳来加以概括。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都以分别阴阳属性为首务。

人体的病理变化,较人体生理更为错综复杂。疾病的发生,从总的方面看,是阴阳对立依存关系被破坏,人体失去正常的阴阳相对平衡状态,而造成了阴阳偏盛或偏衰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人体正气和致病病邪两个方面。人体正气有阳气和阴精之分,致病病邪也分为阴邪和阳邪。阳邪致病,就会出现阳盛伤阴的热症;阴邪致病,又会出现阴盛伤阳的寒症。阳气虚衰不能制阴,则会出现虚寒症;阴精不足而不能制阳,则表现为虚热症。

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是导致各种疾病内在变化的基本因素,所以治疗疾病的原则,必然是从调整阴阳出发,补偏救弊,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促使阳平阳秘,恢复阴阳的正常状态。

药物是调节人体阴阳、战胜疾病的重要武器。药物的功能,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升降浮沉来体现;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又可以阴阳来概括。

1.气。气有寒热温凉四种。温、热属阳,寒、凉属阴。阳盛的热症,要用寒凉的药物以清热如黄芩、栀子。阴盛的寒症,要用温热的药物以祛寒如附子、干姜。阴虚的虚热症,要用凉性滋润的药物以养阴。阳虚的虚寒症,要用温热的药物以补阳。

2.味。味有酸苦咸辛甘五种。酸、苦、咸的药物,一般有涌泄的功能,属阴;辛、甘的药物大多具有发散的功能,属阳。

3.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升浮的药物,主上行而向外,属阳,沉降的药物,主下行而走内,属阴。

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中医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症的阴阳偏胜偏衰情况确定治则,然后再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药物,纠正疾病的阴阳失衡状态,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蜂胶能双向调节免役,血压,血糖和血脂,从而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蜂胶有380多种有效成分,其中包括30多种黄酮类物质,20多种氨基酸,30多种微量元素,数十种芳香类化合物,以及少量的多糖,维生素等,补充体内的不足,即“补其不足”。另外,蜂胶被誉为“血管清道夫”,能清除血管内脂质过氧化斑块,清除血管内壁的垃圾;还能解毒和排毒,特别是对放化疗产生的毒素,即“泻其有余”。

另外,中医保健疗法中的刮痧和拔罐,也是排毒的过程,按摩可调节经血,改善机体微循环,最终达到外调上的平衡。内服蜂胶,外用保健疗法,双管齐下,最终达到阴阳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