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球菌耐药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3]
李勇杰,苟定邦,严欣,等.我国七所重点高校 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第四军 医大学学报,2008,4:32. 韩小红.北京调查显示:逾九成媒体从业人员 存在亚健康[EB/OL].[2009—11—24]http: —r、w.xinhutt.net/html24.
文章编号:1006-6233(2010)04-0509--03
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淋球菌的主动外排
系统中的多重可传递耐药(multiple transferrable mtr)系统的基因突变是引起淋球菌多重耐 药的主要原因之一【gJ。 Intl"系统的调节机制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 MtrR阻遏蛋白与mtrCDE结合影响转录。Imeas证 实,MtrR与mtrCDE结合于mtrCDE启动子区~段 长度为26bp的区域,包括mtr的启动子和mtrR启 动子35区。mtrR编码区及mtrR启动子区的突变 影响MtrR的表达,进而影响mtrCDE的转录,最终 影响mtrCDE主动外排复合体蛋白的功能。临床分
主要位点包括penA、ponA、penB、penC、mtr及 6。。研究发现,编码PBP2的研究发现,编码 PBP2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基因(penA)出现点突 变,在对青霉素敏感的淋球菌株的penA插入一个 精氨酸序列(CGA),就会导致其编码的青霉素结合 蛋白2(PBP2)结构的改变,使PBP2与青霉素的亲 和力下降,细胞膜对青霉素的渗透性降低,细菌耐药 水平升高。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主要与喹诺酮类 药物耐药密切相关[17】,还可能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敏感性降低有关。 3质粒介导淋球菌耐药 质粒是染色质外的双链环形DNA,可形成超螺 旋结构,并能自主复制,随宿主细胞分裂而传给后 代。细菌中许多天然的质粒含有抗药性基因,可编 码合成能分解破坏抗生素的酶,这种质粒称为抗药 性质粒,又称R质粒。另有质粒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能使两个细菌间形成细管样接合,通过细管,遗传物 质可在两个细菌间传递,这称为F质粒。许多细菌 耐药常与R质粒在细菌间传播有关,而F质粒能促 使这种传递。1973年,4.2kb的隐蔽性质粒首次从 1例淋病患者中被检测到,以后陆续检测到耐青霉 素质粒(非洲型5.3kb,亚洲型7.4kb和4.9kb多伦 多型质粒)、高度耐四环素质粒(42.5kb)和接合型 质粒(39.5kb)。研究表明:接合型质粒与耐药性质 粒在菌株间的播散有密切的关系,它能够在不同的 淋球菌之间甚至淋球菌与其他细菌之间转移其耐药 质粒,淋球菌可以通过质粒的结合、转化等途径实现 其耐药基因在菌株间的传递。张铁军等¨驯的研究 证明,淋球菌的耐药质粒可以在不同的菌属之间进 行交换,导致耐药性在不同的菌株之间、不同的种属 之间进行传递,引起菌株耐药性的流行。并认为7. 4kb的质粒可能会介导淋球菌高水平的青霉素耐药 性,42.5kb及39.5kb质粒可能与介导四环素高水 平耐药有关‘19 3。 目前,虽然对淋球菌的耐药性研究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淋球菌的耐药日趋严 峻,目前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等耐药率已相 当高,头孢曲松、大观霉素也已逐渐出现敏感性降低 的情况,并且有的地区耐药率正在上升。随着抗菌 药物的广泛应用,淋球菌的耐药性问题会更为突出, 且将会更加严重。因此,要加强临床菌株的耐药性 研究,并根据淋球菌耐药情况及耐药原因针对性地 进行处理,例如对相应染色体改变进行的调整、对耐 药质粒的消除,或者对外排系统的干预,恢复淋球菌 对传统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及 抗生素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朱邦勇,李伟,黄培勇,等.淋球菌耐药监测的 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25(1):32-34. [2] 张铁军,周晓明,张颖华,等.上海地区淋球菌 临床分离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J].
淋球菌耐药研究进展
兰宝霞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关键调:
中图分类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天津
宝坻301800)
淋球茵;多重可传递耐药;染色体;质粒
R91S
文献标识码: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0.04.嘲
淋病是世界范围内发病人数较多的性传播疾病 (STD)之一,亦是我国目前流行的STD中发病率最 高的病种。它的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淋球菌)。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株
re—
sistance
达水平,但在具有mtr表型的淋球菌,mtrF介导其
对HAS的高水平耐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回文序列中T/A缺失,同样促进mtrC的表达, 提高细菌的主动外排功能。可能的机制为:0)T/A 的缺失缩短了mtrR一10、35区的距离,可能影响 RNA聚合酶的结合;②13bp的回文序列可能为
mtrR活化子的结合位点,T/A缺失破坏了活化子的 结合;③T/A缺失可能促进mtrCDE的启动子与 RNA聚合酶或转录活化子的结合。王冬梅等¨4 o研 究证实,mtrR启动子区域13bp回文序列单个T/A 碱基的缺失引起的mtrCDE外排泵表达增加与外膜 孔蛋白表达的缺失或下降导致的膜通透性降低,在 介导淋球菌产生高水平多蕈耐药中起一定的作用。 Mar即细菌表现出对多种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 抗菌药物的耐药。近来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细菌中的 主动外排系统是细菌产生Mar的主要原因之一。淋 球菌的mtrCDE外排系统表达异常导致淋球菌对 HAS的耐药,同时mtr系统的突变与特异性耐药机 制的共同存在使细菌的耐药性更加复杂。研究发 现,淋球菌对HAS的抗性增加,mtrC蛋白含量增加, mtrR突变三者常同时出现。在人工构建mtrR基因 突变株中,上述现象得到证实,其中T/A缺失致高 水平的耐药,mtrR编码区基因突变致中等水平的耐 药。因此,mtrR基因突变在淋球菌Mar菌株的产生 中起重要作用。mtr基因的突变可引起淋球菌对四 环素、氯霉素、疏水性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夫西地 酸、利福平、红霉素、阿齐霉素等药物的Mar性或抗 性增加。Doughterty在1986年报道,B一内酰胺酶阴 性的青霉素耐药淋球菌株中毫无例外均有mtrR基 因的变异,因此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耐药株与mtr 基因变异有密切的关系。Minshengxia对1995—1997 年发生在美国king Countr)r地区65例由Mtr株引起 的淋球菌病例进行研究,65例标本中选择19株进 行mtrR基因序列以及脉冲电泳分析发现,19株中 18株淋球菌有13bp回文序列的3 7端一个T/A的缺 失。Cousin等¨纠先后分离出mtrR启动子13bp回 文序列发生单个T碱基插入的淋球菌,该突变并未 引起淋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的敏感性发生 改变。在对乌拉圭5l例淋病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淋 球菌对阿齐霉素的敏感性普遍降低,并同时表现出 HAS的交叉抗性;进一步分析发现mtrR45位氨基 酸的突变是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临床分 离的喹诺酮耐药株亦有旋转酶突变与主动外排耐药 机制共同存在而导致耐药性增高的报道。 2染色体介导的耐药 耐青霉素淋球菌菌株(PPNG)的耐药机制有两 种,即由质粒介导的(产B一内酰胺酶)和染色体介 导的耐药,后者不产生B一内酰胺酶,而是由于染色 体上多位点选择性突变所致。因此,通过测定B一 内酰胺酶将淋球菌分成质粒介导的和染色体介导的 二种耐药株。: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的突变引起的淋 球菌对抗生素的耐受现象被称为染色体介导的耐 药。细菌内膜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位点改变 是产生染色体介导的耐药青霉素株的关键。淋球菌 主要有3种分子量的PBPs,分别为PBPl(87000)、 PBP2(59000)、PBP3(44000),其中染色体介导的淋 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部分是因为PBP2改变所引 起。染色体介导的与青霉素及与四环素耐药相关的
第16卷第4期 2010年4月

北 医 学 盹BEI MEDfcINE
V01.16,No.4
Apr・,.2010
自身防控,进行机体调理及环境的改善。预防和消 除亚健康,形成一个有利于提高期刊竞争力的心理 健康促进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育学.2l世纪健康新概念一亚健康[M]. 南昌:江西科学出版社,2006。6.
rL
因突变及mtrF表达水平与多重耐药的相关 性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
(12):712-714. 埒
1J
Folster JP.Sharer WM.Regulation of mtrF
pression in in
e嚣一
[4]
方谷芬,刘湘林,袁正泉.岳阳地区266株淋 球菌药敏结果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7,
酸一天门冬氨酸变异破坏了螺旋结构,使mtrR与
mtrCDE的结合降低,阻遏作用减弱,mtrC转录表达 增加,mtr系统的外排功能增加。40位氨基酸位于 第一a螺旋结构内,105位氨基酸位于HTH超二级 结构外,两者氨基酸突变对mtr系统具体影响机制
不清楚。有研究发现在对大环内酯类药物产生耐受
过程中,mtrCDE可以单独发挥作用介导淋球菌产生 耐药旧]。赖维等[1们通过体外人工诱导头孢曲松耐 药株,然后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及基因芯片技术分 析耐药机制,发现淋球菌对头孢曲松耐药与mtrR和 mtrC等有关,可能通过外排泵活性增强途径介导耐 药。国内多组研究表明,mtrF基因在介导淋球菌产 生高水平多重耐药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Itl2 J。一般认为,mtrF并不属于mtrCDE外排泵 的核心成分,mtrF自身不能介导淋球菌对脂溶性因 子(HAS)耐受,并且mtrF也不能影响mtrCDE的表
5AAAAAGAC姗,该序列3’端的一个T/A易缺
mtrC基因间的启动子区域有一段13bp回文序列
失。DNA结合蛋白有a一螺旋一转折一a一螺旋超二级
基序(HTH),其中第2个a一螺旋结构介导DNA结 合蛋白与目标DNA结合,并对维持DNA-蛋白质结 构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而45位氨基酸即位于 MtrRHTH结构的第2个a一螺旋中,因此45位甘氨
明显增加,虽然有很多研究显示头孢曲松对淋球菌
的敏感性依然很高【1,23,但其一线用药的霸主地位 已经发生动摇,已经有很多耐头孢曲松菌株的报 告¨。J。有研究显示,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 率分别为91.5%和70.4%,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已高 达92.3%L6 J。某些地区环丙沙星耐药高达98. 99%L7J,淋球菌的耐药已成为淋病防治中的一大难 题。通过对近年文献进行研究,现将淋球菌耐药机 制综述如下。 1主动外排系统
24(4):617——619.
Neisseria gonorrhoeae and its role
hish level antimiembial resistance
J].Bac-
teriol,2005,187(11):3713—3720.
rL H 1J
[5]
[6] [7]
柯丹,刁庆春,代详安,等.淋球菌对5种抗菌 药物敏感性的监测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 杂,2008,22(9):549—550. 郑映玉,林祥伟.106株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 分析[J].现代医院,2007,7(3):25—26. 侯存军,刘庆东,吴学忠,等.济南地区淋球菌 耐药性检测及质粒谱型分析[J].中国皮肤性
tet【l
・510・
万方数据
第16卷第4期 2010年4月


HEBEI

MEDICINE

Voi.16,No.4 Apr.,2010
[3]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4):226-228. 唐桂林,覃善列,李伟,等.694株淋病奈瑟菌 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耐药性测定[J].广西
医学,2008,30(11):1742—1743.
离菌株及实验室重构菌株常见突变位点为:①MtrR
的40位氨基酸(丙氨酸一苏氨酸),45位氨基酸(甘 氨酸一天门冬氨酸),105位氨基酸(组氨酸一酪氨
酸),其中以45位氨基酸的突变最常见;②mtrR与
・509・
万方数据
第16卷第4期 2010年4月


HEBEl

MEDlC州E

V01.16,No.4 Apr.,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