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的教材分析及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地区》的教材分析

一、【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解读:本课标隶属于主题一“生活的时空”中的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课标中“不同地区”:在第五单元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格局又能反映各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特色。

课程标准: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读: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行为动词“描述”、“比较”和“运用”,属于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中的了解和理解层面。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第六单元中选择各具特色的地形,各具特色的区域。在学习西北地区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区域特色,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掌握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各不相同,为学习西北地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北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一个重要地理分区,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运用了丝路明珠(沙漠、盆地),草原风情(高原)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来进行学习。这充分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在教学时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更能充分实现课标行为动词“描述”和“比较”。而无论是哪一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充分体现出了人地关系及整体论的思想。

2.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西北地区地形主要以盆地和高原为主,距海较远加上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自东向西减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这里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地势平坦、草原广布,有历史悠久的畜牧业,还有发达的绿洲农业,最大的城市乌鲁木齐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丝路明珠”是通过了解新疆人民发挥创造性,开挖利用坎儿井,从而获得宝贵水源发展了独特的绿洲农业,创造了人间奇迹。让学生体会到人类能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自然,做到因地制宜,与环境和谐共处。“草原风情”是让学生根据图文资料描述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的位置,说明内蒙古草原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通过内蒙古草原牧民的衣食住行和风俗活动等,解析草原文化与自然环境、牧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是让学生围绕着西部地区重要城市乌鲁木齐展开,突出其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民族文化特色,而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3.教材结构体系、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丝路明珠

教材结构体系教学目标

位置自然环境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新疆绿洲地区的地形、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新疆作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说明绿洲农业的特点。

坎儿井 3.通过对地图、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的学习,学会利用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4.通过探究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丝水绿

5.通过学习认识到水是生命的源泉,树立珍惜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意识绸洲和因地制宜的观念。

之农重难点

路宝地业重点: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

难点:坎儿井的原理、构造、作用。

草原风情

教材结构体系 教学目标

地形 气候(降水) 1.能够根据图文资料描述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2.通过学习,知道内蒙古草原牧民的衣食住行和风俗活动等,解析草原文

畜牧业 化与自然环境、牧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3.能够利用各种地图或文字资料,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4.体会自然和人文环境对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影响,形成因地制宜发展 生 文 生 区域经济意识。 活 化 产 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认识内蒙古大草原的民俗风情。 难点:自然条件对蒙古族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有关新疆的图片、丝绸之路的视频,思考并回答人们怎样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提供便利,并感悟新疆的自然环境。

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

让学生直观体验新疆

干旱、炎热的自然环境特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 学 过 程

读图分析:

新疆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学生读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

中国气候类型图和喀什的气温与降水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新疆的气候特点及其与所处的位置及

地形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读图,从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新疆的气候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能、分析概括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体现了教学目标的1和3) 问题探究:

新疆的绿洲农业。(这是此课的重点)

1.展开想象:

观看绿洲农业视频、瓜果的图片,分析:新疆气候干旱当地人民是如何发展绿洲农业的?又是怎样解决农业生产中水的问题?

2、走进坎儿井:(这是此课的难点) 观看坎儿井的图片,播放坎儿井录像和剖面图,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分析坎儿井的原理、构造及其优点。

3、谁与争锋:

针对近年来坎儿井逐渐变少,河道萎缩,水资源不断短缺,供水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问题,让学生献计献策。

1.出示图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各类资源,分析坎儿井的原理、构造及其优点.

3.点评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积极引导学生要树立环保意识。

1.让学生感受新疆绿洲农业的繁荣景象,学会体验美,欣赏美。

2.层层设问,自主学

习,合作探究,培养学

生合作、分析能力。

3.体会人类利用智慧

适应环境,改造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4.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树立起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体现了教学目标的2、4和5)

学以致用: 从新疆面临水资源问题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水资源?

学生进行四人小组讨论余姚应该如何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

提出问题,倾听学生的建议并对好的建议进行鼓励。

1.培养学生的合作探

究能力。 2.提高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体现了教学目标的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