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口与发展2

合集下载

人口资源与环境

人口资源与环境

1970 1975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图6-2 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1950-2000)
年份 1000 1650 1800 1920 1965 1970 1975 1980
相隔时间/a 650 150 120 45 5 5 5
总人口/亿 2.8 5.0 10.0 20.0 33.3 36.9 40.8 44.5
C由于医疗条件改善,婴儿成活率增加。 D受旧观念影响,希望儿孙满堂。
第二节 未来100年的世界人口
一、100年内世界人口预测 1、2100年世界人口将增至94.59亿,世界各地区人口 出生率将先后降到简单的更替水平。 生育更替水平是指这样一个生育水平,即同一批妇女生 育女儿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身。一旦达到生育更替 水平,出生和死亡将逐渐趋于均衡,人口将最终停止增 长,保持稳定状态。 联合国多次进行预测,到2100年,人口低值为72亿, 中值为94亿,高值为149亿。
4 、第四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可以称为 人口与环境逐渐协调的阶段。世界总人口有不 断增长的趋势,世界上许多国家 ( 特别是发展中 国家) 已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特点:
人口的增长将经历增长减缓、零增长、负增长、 零增长等阶段,世界人口最终将趋于一个适宜 的总量
(二)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
3、第三阶段,从18世纪至20世纪70年代,基 本上可以称为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社会生产逐 渐进入工业化生产模式,人口发展相应的进入 高速增长时期。特别是二战之后,全球出现爆 炸式的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①世界人口稳步地上升 科学的发展和医疗 卫生事业的进步, 导致世界人口增长波动的因 素基本上得到消除。 ②人口增长在地区之间出现显著差距 生产力水平差别悬殊。 各国

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宣传教育为主,实行科学管理,文明执法,和社会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公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用。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经费。

第二章人口与发展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制定全省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并根据全国人口普查和全省人口普查结果,调整人口控制目标。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推广先进、科学、文明的计划生育技术和方法,提高公民的计划生育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第三章生育管理第八条实行计划生育,以法定婚龄为基准,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第九条夫妻双方应当共同负责生育管理,实行计划生育。

第十条生育权属于公民个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限制公民的生育权。

第十一条育龄夫妻可以选择避孕方式,并按照有关规定免费获得避孕药具。

第十二条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终止妊娠。

第四章奖励与社会保障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公民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实行计划生育的公民的合法权益,具体措施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帮助和扶持,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一)拒绝计划生育管理的;(二)未按照本条例规定报告生育情况的;(三)未按照本条例规定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四)未按照本条例规定进行节育手术或者未按照本条例规定恢复生育能力的;(五)未按照本条例规定放置或者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六)未按照本条例规定采取其他避孕措施的。

人文地理学讲义_第6章

人文地理学讲义_第6章

第六章人口地理学第一节人口与发展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一般认为,人类由大约4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南方古猿的一支发展进化而来。

人类进化经历了古猿-猿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五个阶段。

大多数学者认为,非洲的东非高原很可能是人类最初完成从猿到人的历史性转变的地方,此后不断向亚、欧两大陆扩散。

5万年前,人类进化进入晚期智人阶段,人类文化进入旧石器晚期;大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产生最初的农业,人类开始从游牧、采集转向定居生活,世界人口增长逐渐加快;而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世界人口增长的进程。

(一)农业革命前的人口农业革命前是现代人类形成的漫长时期。

原始人群过着极端分散、闭塞的流动生活,依靠采集、渔猎获得食物,这类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当时人口的增长受到种群增长规律的强大制约。

其人口特征是:(1)极低的人口密度。

据研究,公元前1.5万年,世界总人口约300万,按狩猎采集的实际面积计,人口密度为0.08人/km2;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约4000万,人口密度为0.5人/km2。

(2) 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该阶段人口增长缓慢,人口数量受食物所能承受的界限的限制。

(3)人口的分布集中。

由于采集狩猎群体对居住场所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抵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因而原始人类的分布又相对集中。

(4)开始了人口迁移。

公元前8000年,狩猎和采集者已开始迁移,逐渐覆盖了大部分大洲的一些地区,只剩南极洲还未被人类占据。

(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一万多年前世界上出现了农业,农牧业成为人类主要生产方式。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差别是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农业社会人口呈现的特征: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第六章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第六章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5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6
例2: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②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被破坏;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被破坏;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 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 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 、 C、①② D、②③④ 、 、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14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7
人口增长 1、继续控制 、 。 资源和环境 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2、加大保护 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 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3、 监控、治理 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 监控、 4、加强 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 自然保护区 建设,推进 生态农业 。 建设, 、 例3: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D ) :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人口密度 、 、 C、性别比例 D、年龄结构 、 、
例7:下列关于人口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下列关于人口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人口太多, D、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最高峰,然后才有 、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最高峰, 可能降下来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2讲 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2讲 人口迁移

返回导航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 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 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影响 对迁出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会使其青壮年比重下 降,人口老龄化加重;对迁入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会使 其青壮年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减轻。
返回导航
考点一 人口的迁移特点 突难点
1.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形式 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 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如下表所示: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形式
科技移民
劳务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迁移人口类型 高素质人才
D.行政区划变动
(2)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3)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A.采矿业
B.旅游业
C.制造业
D.物流业
(B ) (D) (C)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解析] 第(1)题,由图示信息,2016~2019年户籍人口增长比常住 人口快,如果是生育政策改变,常住人口基数大,增长应比户籍人口 快,故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当地落户政策放宽, 使得户籍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常住人口;医疗条件的改善和行政区划的变 动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有影响,两者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会有较大的 差异。

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6.1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课件新人教版

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6.1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课件新人教版

关键能力
能力 人地关系及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分析
(2015·北京)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 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 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 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 767 米)。据此,回答下题。
1.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破坏 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
空出现臭氧空洞
自然:地形造成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世界:西欧、北
酸雨 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硫、 美、日本;中国:
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南方地区
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
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具体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 的协调发展
第一讲 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
考纲呈现
考情统计
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从时空综合的角度
1. 人 地 关 系
认识区域环境问题的分布差
思 想 的 历 史 2015·课 标 全 国 异,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区
演变
Ⅱ·T37(3)、(4) 域环境问题的成因
2.人类所面 乌梁素海水污染 人地协调观:结合区域环境问
环境污染 (2018·安徽江淮十校三模)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 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 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弃物。中国曾是全球 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 末。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 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
临 的 主 要 环 的原因及措施 题,通过原因分析探究环境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2018·全国Ⅰ卷,4~52018·某某卷,102017·某某卷,1~2多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一个或多个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或差异。

2018·某某卷,10~112017·某某卷,142017·某某卷,12(1)2016·全国Ⅲ卷,4以文字或统计图表资料为背景,以我国历史上的重大移民事件及当前我国的民工潮、春运潮和中东、北非地区的难民潮等典型事件为切入点,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一、人口的迁移(1)居住地变更——前提条件。

(2)空间移动——一般以跨越行政区界线为标准。

(3)时间限定——长期或永久性(至少为一年以上)。

(1)19世纪以前欧洲美洲、大洋洲(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1)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

(2)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制约,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低。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如下图所示:(1)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地区迁出地迁入地影响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2)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考点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2018·全国Ⅰ卷,4~5)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
解析:第 5 题,读图可知,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
料丰富。第 6 题,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
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答案:5.A 6.B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 7~ 8 题。
是“创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揭示了全国 和各省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 的动态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
[探究] 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提示:我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应对着人均资源不足 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挑战。
[在归纳中理清]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 任务的阶段,而临更多的压力, 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如下: 1.庞大的人口基数
二、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 化,集约化利用
资源利用 一次利用,利用率低 多次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循环流动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 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 效益相结合
[在训练中用活] 读某农业生态园生产链循环模式图,完成 1~3 题。
7.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
8.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PPT

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庞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
1/4的新增产值用来 养活新增加的人口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人口压力大
中国人口=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 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 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瑞典 +…………(31个国家总人口)
生存权和发展权。代内公平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 前提。
“给蛇让道”是有必要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公平性 原则,它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即人类的发展不应 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人类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这种利用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 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要排放到环境中。
——环境的自净能力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表现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①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 生速度。
②表现:a.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b.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环境污染
①产生: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 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读P93图6.7“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粮食不足,单产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扩大耕 地面积可提高粮食产量。
2.人们主要通过围垦湖海、填塘塞河、开垦草场、牧业缩小、毁林 开荒、破坏植被的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较 快,对土地的压力较大,农民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主要 采取了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的措施,造成植被的破坏,形成严重的水 土流失。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和产业的分布(附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和产业的分布(附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及产业的分布(附答案)一、单选题1.东北稻米质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 一年一熟,生长期较长B. 夏季高温多雨C.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D. 当地生产技术先进2.东北的民居墙体较厚是因为()A. 东北人怕噪音B. 东北冬季太冷,这样可以保暖C. 东北人觉得墙厚安全D. 东北降水太多3.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A.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资源丰富B. 科技力量雄厚C. 水资源丰富D. 工业历史悠久,消费市场广阔读图回答下面4-7题。

4.图中ABC三座山脉分别是()A. 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B. 小兴安岭长白山大兴岭C. 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D.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5.材料里提到的两大平原是()A.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B. 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C.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D.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6.东北三省种植面积最广的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分别是()A. 甘蔗、油菜B. 甘蔗、大豆C. 甜菜、油菜D. 甜菜、大豆7.东北平原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A.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B. 雨热同期,水源充足C. 地势低平,黑土广布D. 日出最早,光照充足8.如图三幅图是东北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题。

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的集中分布区分别是()A. 长白山山林地带和辽河平原B. 三江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C.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D. 辽河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9.黑龙江素有“中国粮仓”的美誉,其地表结构特征是()A. 三山夹两盆B. 山环水绕,平原居中C. 中间高,四周低D. 地表平坦10.关于长春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B. 辽宁省的省会C. 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D. 位于滨州线沿线地区11.如图三幅图是东北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

发展经济学郭熙保1

发展经济学郭熙保1
?所谓先进也是相对于本国农业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落后。 ?因此,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别较大,导致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
中心 郭熙保教授
16
(七)生态环境恶化
? 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膨胀和贫困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 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不得不加速开垦土地和过度使用化肥、 砍伐森林和过度放牧。
序号 4 3 2 1
经济组别 高收入 上中等收入 下中等收入 低收入
人均GNI 美元 12196以上 3946-12195 996-3945 995以下
经济体个数 个 69 48 56 40
人均GNI 美元 37970 7495 2316 512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
中心 郭熙保教授
6
(二)大体分为两大类
? 发展中国家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 高人口增长率的结果就是 15岁以下的儿童数目占总人口的比重高。
赡养率(dependency ratio ) :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人属于被赡养人口,这 部分非劳动人口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叫做赡养率。
?问题:虽然发达国家老人负担比重比发展中国家大一些,但把儿童和老人加起 来,发展中国家的赡养率就比发达国家重得多。
? “economy”在这里指一个独立经济实体。
发展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是
发展中国家
? 发展中国家 (developing countries )与发达国 家(developed countries) 相对应,
? 前者指经济比较落后但正在发展中,后者包含经 济已发展起来了的意思。
? 这两个术语自1970年代以来使用普遍。
?不过,即使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人均收入,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仍远远低于发达 国家。

发展经济学郭熙保

发展经济学郭熙保
• 2.农业比重大是经济不发达的一个 重要标志。
• 3.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是二元经济结构,即规模较小的先 进工业和规模巨大的传统农业部门 并存。 – 发达国家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 农业和工业都现代化了。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
先进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落后的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收入 水平较低。

在这么短时间里,连2010续年按跨汇率上折算两,个中国收人均入GN台I大约阶相当, 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于中开45始0国0跨美入元奇上以中上迹等。收。入经济体的门槛。
2009年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中国的人均GNI达 到了6890美元,排在第119位,比按汇率位次上升了6位 。
2009年按汇率计算,中国人均GNI是3650美元,属于下中等收入 经济体,排在213个经济体中的125位。
• 地区分布: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 南亚和拉丁美洲。
• 通常把低收入国家称为最不发达国家。
– 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 其次是南亚。 地区
低收入 下中等收 上中等收 高收入 经济体 入经济体 入经济体 经济体
世• 界富裕地区4是0 拉美56 和加48勒比。69
其中:OECD 成员国
30
合计 213
发展经济学
Development Economics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郭熙保教授
1
总目录
第一篇 1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导论
2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
第二篇
增长与 分配
3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4 第四章 收入分配与贫困
5 第五章 资本形成
6 第六章 人口与发展 第三篇
发展要 素
• 4.污染的国际转移。为保护本国环境,发达 17

2024年秋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课件)

2024年秋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课件)

实践性作业:学生课后通过查阅书籍、 上网查询资料等方式调查中国加入了哪 些国际组织,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2)在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等方 面存在差异。
总结: 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低、医疗水平低、教育水平低, 发达国家生活水平高、医疗水平高、教育水平高。 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之间, 以及每个国家内部,发展水平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 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4. 请看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见课本附图)并阅读课本第112 页内容, 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何规律可循。
总结: 欧洲、北美等地区人类发展指数高,说明这些地区平 均发展水平比较高。非洲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低,说明 该地区平均发展水平比较低。
2. 请看世界地形图(见课本附图)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课本 图4.24),思考:地形、气候条件与地域发展差异的关系。
世界地形图
课本图4.24
总结: 平原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好;内陆地区及高 原、山区交通不便,往往经济较落后。温暖湿润的地 区利于生活和生产发展,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 寒带、热带、高原、山地及沙漠气候区,自然条件恶 劣,往往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
页材料,分析全球贸易的趋势。自主学习国际合作的意义及必要性。
2. 阅读课本第116 页内容,了解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21 世纪以 来,中国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 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 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世界上不同类型的国家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我 们知道当今世界上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 类, 二者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其差异不一定 会永远存在,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差异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D)A.2001~200来自年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
低(<1.0%)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
偏高)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必考部分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研析高考·明规律 研清教材·固基础 研析考点·破疑难 研透技法·提素养
返回导航
研析高考·明规律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课程标准
考情统计
命题分析
运用资料,描
1.以人口统计图、文字材料为背
述人口 分布及 2021·北京,18题
景,考查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增
其影响 因素 , 2020·课标Ⅲ,4~6题 长模式。
并结合 实例 , 2019·北京,40题
2.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普查资料
解释区 域资源 2018·课标Ⅰ,4~5题 为背景,考查人口问题及对策。
环境承 载力 、 2018·江苏,13~14题 3.以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文

2024年浙江省人口与社会保障条例

2024年浙江省人口与社会保障条例

2024年浙江省人口与社会保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人口与社会保障工作,保障人口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人口与社会保障,是指人口发展、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条浙江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人口与社会保障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人口与社会保障工作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口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将人口与社会保障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人口与社会保障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人口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人口与社会保障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人口与社会保障意识。

第二章人口发展第八条浙江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原则,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和浙江省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合理安排人口增长速度和结构。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口性别比失衡的调控,促进男女比例的平衡。

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老年人口服务体系,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第十三条浙江省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领导,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运行。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稳健、有效运行。

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

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

6.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07普理课型:新授制作人:审核人:使用时间:6月5日学习目标: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1)现状1982年,我国将__________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1年,我国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人口_______________明显下降。

(2)前景由于__________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

我国人口发展目标:2005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要控制在__________以内。

201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__________以内。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将达峰值__________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然料需求增加(2)人均耕地减少(3)植被破坏(4)环境污染加剧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1)继续控制人口增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5)推进生态农业(二)预习自测1.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2.下列有关计划生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计划生育B.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C.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D.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3.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组成为A.增长型 B.稳定性 C.衰退型 D.无法确定4.到2050年,按16亿人均年消费粮食600千克计算,中国共需要粮食9.84亿吨,需要每公顷产量13.5吨,也就是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15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15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15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12.27•【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一号•【施行日期】2016.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第三章生育调节第四章奖励与社会保障第五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三条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与增加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增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地位相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领导全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及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六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六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查找地图,阅读教材内容,阅读图表和景观图片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作答、展示,教师进行点拨和提示,学生完善答案。

学习目标1.了解当今世界有着形形色色的国家和地区。

举例说明一些国家在领土面积、人口、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区域认知)2.运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图分析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了解“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以某发达国家和某发展中国家为例,描述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4.知道世界各国虽然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但各主权国家的地位是平等的。

(区域认知)重点难点重点: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难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比较法、读图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出示“世界政区地图”,由师生间简单的常识问答导入新课。

问: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世界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各有特色,领土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体制有社会主义、有资本主义,经济上有的发达,有的欠发达。

由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地区导入,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类型的国家。

过渡:不同的国家因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基础不同,其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教师:阅读材料,找出面积前六位的国家和人口前三位的国家。

学生:面积前六位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世界人口居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

世界面积前10位的国家世界面积后10位的国家排名国家万平方千米排名国家万平方千米1俄罗斯1709.81梵蒂冈0.44 2加拿大9982摩纳哥 1.49 3中国约9603瑙鲁22 4美国9374图瓦卢25.7 5巴西8515圣马力诺616澳大利亚7696列支敦士登1607印度2987马绍尔群岛181. 38阿根廷2788圣基茨和尼维斯261.69哈萨克斯坦2729马尔代夫29810阿尔及利亚23610马耳他316拓展: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巴西、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埃塞俄比亚、菲律宾、埃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生育率微观经济理论
I4 B` C 子女数目
微观生育理论的应用
发达国家生育率低 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居高不下 发展中国家城市和乡村生育率的不同
发展中国家情形
孩子是资本品,预期收益过高,而不存在社会保障制 度使孩子成为父母生老病死的惟一依靠。
培养孩子的成本比较低,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少,就业 机会低,在家育儿的机会成本低
主要特点在于强调人口供给方面的因素,弥 补了消费者行为分析只强调人口需求因素的缺 陷。
理查德·A·伊斯特林


Cd




女 子 Cs



数C

自然生育率
Cs
出生控制成本
C
M
N
C Cd
经济发展指数
Cd为子女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表示对子女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减少;
Cs为子女的潜在供给曲线,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
假定没有技术进步或者说技术进步速度非常慢,可以 忽略不计。
假定人口增长与收入水平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把人 均国民收入看成是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的甚至是惟一 的因素,过于简单.
事 实:
科学技术进步的力量足以抵消人口迅速增长所造成的阻力, 避免陷入人口陷阱。
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在低收入水平上,人口增长与 人均收入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许多发展中国家生 活资料匮乏,人口增长率却很高;发达国家的生活资料充裕, 而人口增长率却较低。
经济发展缓慢和就业机会创造有限是严重失业的根本原因。
年龄结构年轻化,儿童的体力和智力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因子女多负担重而无力保证营养、供子女上学念书,接受更 多正规学校教育。
国家财力有限,教育投资少,很难提供教育机会。教育数量 不足和教育质量下降导致劳动力素质差。
4.3、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思路
在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低下的生活水平条件下, 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费用低,
这种高收益、低成本导致了孩子的净价格低。 出生率过高,除了传统习俗外,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
低是根本原因。
发展中国家出生率的下降原因
出生率 下降
出生率控 制
经济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
文化娱乐水平 传统观念
社会环境 社会保障
2.2.3“低水平均衡人口陷阱” (Population Trap)
• 当人均收入提高时,人口增长速 百 度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又退 分 5
回到原有水平上,除非经济增长
比 增4
迅速提高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
长 率
3
B
C 人口增长率
(△P/ P)
• 在最低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 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 间,存在一个“人口陷阱”。
1. 出生率很高,但已出现普遍下降 2. 增长的人口大都分布在农村 3.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稳定还需要较长时间
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人口转变理论: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2.人口陷阱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是一种联系社会经济发展,以人口 发展过程及其演变的主要阶段为研究对象的 一种理论。
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儿童比重急剧上升
当人口增长缓慢时,赡养负担就比较低;如果人口增长迅速, 人口迅速增长 赡养负担就比较高。
人口增长率快,少儿赡养比率就很高,老年赡养比率低; 增长率低,则老年赡养比率高,少儿赡养比率就低。
儿童(15岁以下)和老人(65岁以上)占工作年龄人口(15 -64岁)的比重被叫做赡养比率。
抚养成本 妇女受教育水平
3.2 伊斯特林的供求假说
理查德·A·伊斯特林是美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 著有《生育率革命:一种供求分析》等众多著 作。
生育供求分析理论是其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 供给和需求分析理论来研究生育率变化的学术 理论。他认为,对孩子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 着一个家庭的生育水平。而现代化的发展对孩 子的供给和需求都会产生正的和负的效应。
2.2.2 人口原理
(1)人口增长必然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限制原理) (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
(增殖原理) (3)占优势的人口增加,为贫穷和罪恶所抑制,致使
现实的人口必须与生活资料相平衡。(均衡原理)
这些抑制力量可以归极为积极抑制(positive check)(如战争、饥饿和疾病)和消极抑制 (preventive check)(如晚婚晚育、不婚不育)。
• 在这个陷阱中,任何超过最低水 平的人均收入的增长,都将被人 口增长所抵消。
2
收入增长率
1A
(△Y/ Y)
0 Y0 Y1 Y2
Y3
-1
Y4 Y5 人均收入 (Y/P)
Fig2. the Multhusian population trap
2.2.4 对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的批评
该模型没有得到事实的支持,因为其许多基本假 定是经受不住实践检验的:
可将这些关系用数学式表述如下: Cd = f(Y ,Pc,Px,T) 式中:
Cd 表示对孩子的需求量, Pc表示养育孩子的净价格或净成本, Y表示家庭的收入水平, Px 表示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 T 表示相对于孩子,家庭对其他商品的偏好程度
家庭收入高,对孩子的需求就越大;孩 子的价格越高,对孩子的需求就越小; 相对于孩子而言,其他商品价格越高, 对孩子的需求量也就大;对其他商品偏 好程度越高,对孩子的需求就越低。
2.2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2.2.1两个公理、两个级数
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 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
状。
人口(population),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 (geometrical ratio)增加。
生活资料(subsistence),只以算术级数 (arithmetical ratio) 增加。
口大会
1950s以前是第一阶 段
1950-1960s中期进 入第二阶段
1960s中期以后发生 分化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不同点
相对于经济发展进程,死亡率下降得更早和更快,因此, 人口增长更为迅猛。
原因:先进的医疗技术、药品的传入和从发达国家扩散到 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技术等,这些与经济发展水平似乎 并无必然的联系
西方学者按照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关系, 把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之间的相继转化称为人口转变 (Demographic transition)。
人口转变阶段
50
出生率和死亡率 40 30 20 10
死亡率
出生率
1
2
3
4
时期
中国人口转变:
▪ 解放前我国人口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LOGO
第六章 人口与发展
主要内容
一.世界人口增长及其趋势 二.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理论 三.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的行为分析 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战略
一、世界人口增长及其趋势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的结果
人口指数增长公式 Pt=P0ert if Pt=2P0 then 2=ert rt=0.7 Where r is the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对于一个固定增长的人口,翻番时间可用70
人口增长率高不一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共识
人口增长率低,也很难说一定能加速经济增长。
摈弃将人口增长视为一个‘恶棍’角色观念,它很可能是一 个‘帮凶’。
认识逐渐深化
1974年布加勒斯特第一次国际 共识是不要人为控制人口增长,提出 “经济发展
人口大会
是最好的避孕药”。
1984年墨西哥城第二次国际人 新共识,即:经济发展与计划生育项目对降低发
赡养
被赡养人口(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儿童)是财富净消费者。很 少在产出作出贡献,但对消费品和社会基础设施产生需求。
如果赡养负担太重,将很大部分资源用来满足需求,用于发 展的资源就会大大减少。
(三)人口增长迅速加剧环境恶化
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
人口增长过快,为了养活新增人口,被迫开垦更多耕地本减去预期收入 预期成本包括:
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 孩子的养育费用。
预期收益包括:
孩子在未成年之前为家里劳动带来的收入。 孩子将来对父母的赡养费。
A` G 一 般 生 活 享a 受G3 商 品
G2 G1
O
g h
e
f
I3
I2
I1
C1 C2 C3 B``
除以增长率,即可得到。 如果增长率为2%,则35年翻一番。如果为
3%,则为23年零几个月。
隐蔽的增长势头
即使出生率下降,但人口增长的势头还继续。其原因在于: 人口年龄结构 受传统习俗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生率不可能在短时 间内有太大的改变。
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将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现状与趋势
C为实际的子女供给曲线,它随着收入的上升先上升而后下降,位于潜在 的供给曲线的下方表明实际存活的子女数目总是要小于潜在的数目。
理论意义
解释了经济落后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 指出了马尔萨斯人口论错误的症结所在。 一个国家人口增长并不完全决定于人口的需求,
还受到人口供给的影响,特别是控制成本的影响,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过剩问题在短时期内难以 解决的。
大量森林毁灭,生态失衡,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为了增加产
人口迅速增长加剧 量,被迫大量施用化肥和杀虫药,造成土地肥力下降,江河
环境恶化
湖泊遭受污染。
不能把自然资源的耗竭、环境的恶化都归因于人口增长,但 人口快速增长的确加剧环境恶化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