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完整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别康桥》完整教案

《再别康桥》完整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感受《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培养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新诗的欣赏方法,分析理解是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感悟情感美、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自主学习探究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民族团结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网搜索康桥图片、徐志摩头像、《再别康桥》诗题、配乐朗读录音等与课文相关材料,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2、学生课堂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配以画外音。如:"这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 (让学生收集资料,展示资料,既培养了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学习成功的机会。)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徐志摩(1896——1931),浙江省海宁县人。笔名云中鹤。现代诗人、散文家。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1918年按照其父亲的愿望,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春,徐志摩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剑桥大学两年的英国资产阶级教育,给予他很深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了他的世界观与政治理想。在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他西洋文学的熏陶下,他违背其父让他当银行家的期望,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10月回国。12月起,在《学灯》《小说月报》和《晨报副刊》上大量发表诗文;成立“新月社”。1924年,又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并任北京大学教授。这时的徐志摩,不满军阀混乱、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向往和追求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理想。1926年4月至6月,在《晨报副刊》上主编11期《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对新诗的艺术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徐志摩的诗大都是抒情诗,他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徐志摩还致力于创造一种建筑在现代汉语基础上的诗歌语言,

他的诗,如《残诗》、《偶然》、《再别康桥》,语言自然、纯熟,既是地道的口语,又经过艺术的提炼,独具清莹流丽的情致。他的散文成就可与诗歌媲美,由于较少形式上的束缚,更易表现他奔放不羁的情感,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都是久经传诵的名篇。

徐志摩的著作,除前面提到的诗集外,有散文集《落叶》(1926)《自剖》(1928),《巴黎的鳞片》(1927)《秋》(1931),小说集《轮盘》(1930),戏剧《卞昆冈》(1928,与陆小曼合作),日记《爱眉小札》等。

三、学生齐读,教师正音

青荇()漫溯()长篙()笙()箫

四、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大致说说你觉得美在哪里?

(这首诗美在情感,美在意象,美在韵律。)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五、初步赏析

(1)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轻轻地、悄悄地)

(2)为什么要这样?

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深怕惊醒了它。

(3)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4)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5)a、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b、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此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 - 屏绣康河。

(6)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7)a、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的感情?(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b、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怎样理解?(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永远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情。)

2 、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 、教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生字词语一个3遍。

七、板书设计:再别康桥

1、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2、初读课文

3、初步赏析课文,理解大意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现代诗歌的意象美、韵律美与情感美。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意象意义。

教学难点:中国现代诗歌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民族团结教育:

一、品味鉴赏,体景悟情

1 、体验情感美

(1)这首诗感情真挚,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初步领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言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一节三个"轻轻"一再叠用,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抒发了诗人对母校的虔诚恭敬,剑桥大学在诗人心目中崇高而伟大,诗人用自己的形象烘托了剑桥大学。最后一节用"悄悄"与"轻轻"遥相呼应,形成回环复沓之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难舍难分。作者只身轻轻来到康桥,又独自悄悄离开,与康桥宁谧的意境相符;他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与他对康桥喜爱眷恋之情相吻合;叠音词"轻轻"与"悄悄",回环复沓,有轻微跳跃的音乐美。)

2 、感悟意象美

(1)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意象感情

云彩难舍难分

金柳欢喜、眷恋

青荇对康河永久的眷恋

潭水将留恋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长篙、星辉感情达到高潮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桥永久的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