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咏史
左思咏史名句
左思咏史名句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描述司马迁的《史记》
2. "史以来唯贤者称其作,世之创业者引其意" - 形容历史对于伟大人物的评价和启示,出自《史记》
3. "盛衰由富贵,勇略申大王" - 讲述商朝兴衰的名句,出自左思的《富贵论》
4. "汉家树杨乃愈杨,汉阳树杨亦如杨" - 形容人的方式和品质在环境的熏陶下有所转变,出自左思的《荆楚杂咏》
5. "君思我不道,乃反归君思" - 形容古代君主忧思臣子忠诚的名句,出自左思的《荆楚杂咏》
6. "秋蛩一何早,白露未晞时" - 形容秋季的来临,出自左思的《声声慢》
7.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形容立志坚定不移,不放弃追求更高境界,出自左思的《青云志》
8.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形容天地变化无常,人间事物变幻,出自左思的《阿房宫赋》。
结合作品论述左思的咏史诗特点
结合作品论述左思的咏史诗特点左思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咏史诗人,他的作品《咏史》是中国古代咏史诗中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古代咏史诗的奠基者之一、左思的咏史诗具有独特的特点,体现了他深刻的历史洞察力、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独具个性的创作思想。
以下将结合他的作品《咏史》从史诗的主题、体裁、语言风格及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左思的咏史诗作品以历史人物为主要讴歌对象,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浓厚的历史感。
在《咏史》中,左思选取了中国古代历代帝王、贤臣、美女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人物,通过对他们事迹的歌颂与悼念,传达出了对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的热爱与崇敬之情。
他以咏史的方式,将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与功绩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描绘,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歌颂与批评,展现出个人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其次,左思的咏史诗体裁极其丰富多样。
他不仅创作了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赋、颂、朝贡诗等各种流派的诗歌形式,还运用了描写、讽刺、对比、反讽等多种修辞手法。
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他都能驾驭自如,将其中的历史故事或个人情感激发得淋漓尽致。
他的作品既有豪放激昂的骈文风格,也有细腻婉约的曲文风格,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创作能力。
第三,左思的咏史诗语言风格独特,雄浑豪迈。
他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兴、夸张、反问等,使作品文辞瑰丽华美,意境深远。
例如,在《咏史·卷一》中,他通过对汉武帝的赞美,使用了大量辞藻华丽的修辞手法,以雄辩的文字描摹出了这位古代伟大帝王的光辉形象。
他还善于语言细腻揣摩人物性格、境界和情感变化,并采用生动形象、清新自然的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最后,左思的咏史诗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创作风格。
他的诗作多以诗史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既概括了历史的全貌,又注重描写历史人物的情感和命运。
他敢于对历史人物提出质疑与批评,一方面赞美其英明智慧之美,一方面揭示其官场心术之丑,表达了对时兴迹人物人生命运的关注。
他以独特的艺术审美观念和独到的思想深度,揭示了人类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简析左思《咏史诗》的内容与艺术风格
简析左思《咏史诗》的内容与艺术风格
《咏史诗》是唐代文学家左思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描述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十国这六个历史时期的风云人物和重大事件。
作品以史诗的形式,展示了近两千年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热爱和对时代的思考。
《咏史诗》的艺术风格独特而典雅。
首先,左思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史料和历史典故,以饱满的文字描绘了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厚造诣。
其次,他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赞美和评价,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观点。
例如,他对秦始皇的评价就带有浓厚的讽刺意味,揭示了统一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残暴和统治者个人嗜好的负面影响。
此外,左思的《咏史诗》还以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历史事件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他通过叙述历史人物的忠诚、智慧、勇敢和牺牲精神,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悲剧和人民痛苦的关注和同情。
总的来说,左思的《咏史诗》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历史的宏大与个人的悲壮,传递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思索。
通过这部作品,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还能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热爱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原文+赏析
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原文+赏析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释】①郁郁:严密浓绿的样子。
涧:两山之间。
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
②离离:下垂的样子。
苗:初生的草木。
山上苗:山上小树。
③彼:指山上苗。
径:直径。
径寸:直径一寸。
径寸茎:即一寸粗的茎。
④荫:遮蔽。
此:指涧底松。
条:树枝,这里指树木。
⑤胄:长子。
世胄:世家子弟。
蹑(niě聂):履、登。
⑥下僚:下级官员,即属员。
沉下僚:沉没于下级的官职。
⑦“地势”两句是说这种情况恰如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造成的,其所从来久矣。
⑧金:指汉金日磾,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
(见《汉书·金日传》)张:指汉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
《汉书·张汤传赞》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
”七叶:七代。
珥(ěr耳):插。
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
这两句是说金张两家的子弟凭借祖先的世业,七代做汉朝的贵官。
⑨冯公:指汉冯唐,他曾指责汉文帝不会用人,年老了还做中郎署长的小官。
伟:奇。
招:招见。
不见招:不被进用。
这两句是说冯唐难道不奇伟,年老了还不被重用。
以上四句引证史实说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情况,是由来已久。
【翻译】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贵族世家的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中.这是所处的地位不同使他们这样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高官.(珥汉貂:珥,插.汉代侍中官员的帽子上插貂鼠尾作装饰.) 汉文帝时的冯唐难道还不算是个奇伟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白头发了仍不被重用【鉴赏】这首写在门阀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为出身寒微而受到压抑,不管有无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要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不平现象。
评析左思的《咏史》诗
评析左思的《咏史》诗左思的《咏史》诗写得有点类似屈原的《离骚》,也都充满了对社会政治的不满,充满了哀怨、牢骚和悲愤。
因此,这两首诗具有相通之处。
《咏史》诗以“忧生”为宗旨,抒发了对时局的愤慨和对自身遭遇的哀怨,同时还夹杂着个人的身世之感和历史兴亡的悲叹。
《咏史》一诗是借古人以自伤,故多涉及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曹植、杨修、桓温、袁宏、谢安、王恭、石崇等等。
其中尤以曹植与杨修最为可疑,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植)文帝曾孙也,性简易,喜怒不形于色。
(修)以才名见知,累迁太子舍人。
每见帝,辄设案行道,问百姓所疾苦。
尝宿卫,见帝与修共谈语,甚欢。
既觉,相谓曰:‘我本谓公为贵人,今乃觉非也。
’”这段记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左思的某些真实想法。
曹植是曹操之孙,当他说出“本谓公为贵人”时,可能是指有帝王之气的曹植;而说“今乃觉非也”时,则有可能暗示出左思本人。
正因为左思有强烈的封建正统观念,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大都遵循正道,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一点在他的《咏史》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而如果把这首诗仅仅当作一篇咏史的作品来看待,也不失为成功之作,但左思却把自己的创作目的隐藏在对历史人物的咏叹之中,而没有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
试想一下,左思年轻时便崭露头角,于三十余岁中秘书郎,举孝廉,皆早逝,然而,他仍然壮志难酬,不得不客居洛阳十余年,最终只做了秘书郎,连个小官都没有做成,这使他极为懊丧。
一旦有机会,他便开始“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决心把自己的文学理想付诸实践,就必须博览群书,广泛搜集素材。
可是,这么一个怀着远大抱负的才子,偏偏又屡试不第,常常被人斥责为“一篇《三都赋》无出其右者”。
要知道,曹操手下的“建安七子”在当时已经是大名鼎鼎了,他们的文章自然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日月”,是比喻社会或朝廷,“江河”,是比喻文章,“昆山”,是比喻人物。
全句意思是说:太阳、月亮、江河和高山这些自然景物,以及像崔豹那样有才能的人物,都已成过去,不再能重现了,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样的悲剧,才能永远流传。
左思咏史诗的艺术特色
左思咏史诗的艺术特色
1、左思《咏史》八首是中古咏史诗的杰作。
其艺术特点,一、八首诗各自独立成章又互相承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诗的形式可以容纳更丰富的内容;二、继承了建安诗人抒情与言志相结合的传统,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将咏史与咏怀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三、表现上更加富于变化,如比喻、对照、比兴、议论等多种手法兼用,进一步丰富了咏史题材的艺术表现力。
2、起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山水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
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
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
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
习,以致蔚然成风。
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
“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咏史·郁郁涧底松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最新)
咏史·郁郁涧底松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咏史·郁郁涧底松魏晋: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译文: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茂盛葱翠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树生长在山顶上。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山顶径寸的小树,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世家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被埋没在下级官职中。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这种情况恰如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造成的,其所从来久矣。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高官。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冯唐难道还不算是个奇伟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等到白头仍不被重用。
注释:郁(yù)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郁郁:严密浓绿的样子。
涧:两山之间。
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
离离:下垂的样子。
苗:初生的草木。
山上苗:山上小树。
以彼径寸茎(jīng),荫(yìn)此百尺条。
彼:指山上苗。
径:直径。
径寸:直径一寸。
径寸茎:即一寸粗的茎。
荫:遮蔽。
此:指涧底松。
条:树枝,这里指树木。
世胄蹑(niè)高位,英俊沉下僚(liáo)。
胄:长子。
世胄:世家子弟。
蹑:履、登。
下僚:下级官员,即属员。
沉下僚:沉没于下级的官职。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zhāo)。
“地势”两句是说这种情况恰如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造成的,其所从来久矣。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ěr)汉貂(diāo)。
金:指汉金日磾(jin mi di),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
张:指汉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
七世:七代。
珥:插。
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冯公:指汉冯唐,他曾指责汉文帝不会用人,年老了还做中郎署长的小官。
左思咏史诗八首
左思咏史诗八首作者:左思一、《游子吟》漫漫长路伴离愁,乡愁萦绕心头。
风吹草低见牛羊,泪湿衣袖凄凉。
别离之际情难舍,归乡之时望无休。
故土情深如海水,思念如潮涌。
二、《秋夜怀古》银河落九天,月色满秋田。
古寺钟声远,寒砧韵声传。
千年尘土古道在,万里星河夜幕间。
往事如烟梦中过,唯有诗篇永流传。
三、《赋得春晓》晨光初照山巅红,鸟鸣声声入耳中。
花开芬芳春意浓,微风拂面心欢融。
万物复苏生机盛,人间美景令人动容。
朝霞绚丽天地宽,春晓何其美妙!四、《登高望远》高山巍峨云雾缭绕,俯瞰大地心旷神怡。
云海波涛浩渺无边,群山连绵如层层翠帷。
登高望远情意长,一片壮丽景色在眼前。
凭栏远望心潮澎湃,豪情万丈荡气回肠。
五、《夜雨寄怀》夜雨连绵思念深,窗前落花滴泪频。
寂寞空房愁难寐,孤灯独影抚琴吟。
回忆往事思绪乱,凄风苦雨不停吟。
但愿明月能照彻,将离愁尽化成金。
六、《感怀古墓》古墓静谧藏英魂,岁月流转留传奇。
遥想当年豪杰志,英勇无畏铸辉煌。
墓碑立于苍茫地,名字铭刻人心间。
虽已长眠尘土里,精神永存不曾衰。
七、《送友人》别离之际泪沾衣,江南江北隔千里。
友人别去心伤痛,相逢时刻难忘记。
送君千里执手别,祝福相随寄深情。
望君旅途平安归,再聚一堂共欢娱。
八、《夜行舟中》夜深河水静悄悄,船影荡漾波光摇。
星光点点照江面,月色清辉洒满舟。
舟行渐远心思远,往事如烟在眼前。
离愁别恨浸心房,漫漫长夜难入眠。
咏史左思魏晋赏析
咏史左思魏晋赏析左思,字子昂,是中国南北朝时期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咏史》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左思以诗歌的形式,咏史述志,表达了对魏晋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文风采以及自己的理想抱负。
通过对《咏史》中的内容和风格进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左思的文学成就,以及魏晋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精神风貌。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咏史》的内容。
《咏史》是左思的代表作之一,全篇分为七卷,共计五十首。
其中,左思以史事为题材,以史诗的形式,展现了魏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他以饱满的诗意,描绘了魏晋时代的政治动荡、社会变革、文化繁荣等方方面面。
在描写历史事件的同时,左思还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讴歌,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国家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整部《咏史》既有历史的真实性,又有诗歌的艺术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珍贵之作。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咏史》的风格。
左思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浓厚的个性色彩。
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在《咏史》中,左思的诗句富有音乐感,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和优美。
他的诗歌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灵。
此外,左思的诗歌还充满了豪放的气息和强烈的个性色彩,展现了他对时代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咏史》的风格既有古典的庄重,又有浪漫的豪放,是魏晋时期诗歌的一种典型表现。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左思的文学成就。
左思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咏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左思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魏晋时代社会的热爱和对理想国家的向往,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的崇高追求。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魏晋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精神风貌。
左思《咏史》赏析
左思《咏史》赏析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止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这是左思《咏史八首》之二。
既是咏史组诗,其题旨不外借古讽今,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左思虽有“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之才,“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之志,以十载之构思,写成《三都赋》,博得“洛阳纸贵”的籍籍声誉,被征为秘书郎。
但终以生长在门阀森严的晋代而出身寒门,未得升迁。
他的抑郁愤懑之情发之于诗,这是不难设想的。
可贵的是,在这八首诗里,看不出一般落魄士子叹老嗟卑的腔调,而是把他忿激之情化为投枪,投向那贤愚倒置的社会制度和持权骄宠的显贵。
全诗情调高昂,气韵沉雄,笔调劲挺,这就是钟嵘《诗品》中所称道的“左思风力”。
这个“左思风力”,实际是“建安风骨”的延续,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中的主流。
这首诗语出自然,文无雕饰,借用金日磾、张汤、冯唐三个古人(《汉书》皆有传)的故事,鞭挞当时极不合理的门阀制度。
本诗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值得读者玩味。
一是它的结构很奇特。
一般咏史诗是借史实以抒情言志,很少用比兴,而这首诗和其八“习习笼中鸟”却采用了比兴。
尤其是这一首,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这一常见的自然现象起兴,进过深山峡谷的人可能都见过这种景色,在谷底溪旁长着枝叶繁茂的高松,在其上之岩崖山坡长着披纷散乱的幼苗,对这类造物者的安排,人们能说些什么呢?初进深山的人可能产生一种新鲜感,多见几次也就见惯不惊了。
唯有诗人运用他奇特丰富的想象,想到那些常青不凋的高大松树本是有能力用其繁茂的枝叶庇荫许多幼弱的草木的,却长在涧底处于受庇荫的地位,而本该受庇荫的幼苗反而长在山上成为庇荫者,这是极不合理的造物颠倒。
所以紧接两句“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便如空谷足音、无声惊雷船的足以使迷茫者振起,麻木者震惊了。
诗人又由造物的不合理延伸到人类社会的不合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两句,说那些象青松一样有能力支撑朝廷庇荫万民的英豪俊秀之士官低职微,反而受着那些象幼苗一样娇生惯养的贵族子弟们蹑足于高官厚爵的庇荫,国家怎么不衰微?百姓怎么不涂炭?英俊怎么不气馁?到此,主旨已明,但如就此结束,此诗便是比兴体的讽喻诗,而非咏史诗了。
左思《咏史》原文、注释及解析
左思《咏史》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咏史[晋] 左思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②。
列宅紫宫里③,飞宇若云浮④。
峨峨高门内⑤,蔼蔼皆王侯⑥。
自非攀龙客⑦,何为欻来游⑧。
被褐出阊阖⑨,高步追许由⑩。
振衣千仞冈(11),濯足万里流。
〔注释〕①本篇选自《文选》。
作者《咏史》共八首,本篇原列第五。
②灵景,指日光。
神州,《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③紫宫,原为星名,即紫微宫,古以为天帝所居;此指皇宫。
④飞宇,形容屋檐像鸟翼状的屋子。
宇,屋檐。
⑤峨峨,高高耸立的样子。
⑥蔼蔼,形容众多。
⑦攀龙客,指追随帝王诸侯以求取功名之人。
扬雄《法言》:“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
”⑧欻(xu须),忽然。
⑨被褐,指穿着布衣而有美才的隐士。
阊阖,天上紫微宫门名,此指都城门。
⑩许由,古代传说中的隐士。
皇甫谧《高士传》载,唐尧欲让位给许由,许由逃到“颍水之阳,箕山之下”。
后又听说尧要任他为九州长而“洗耳于颍水”,表示对涉及功名利禄之士连听也不愿听。
(11)千仞,极言其高。
古代七尺为一仞。
〔分析〕西晋的左思博学高才,但因出身寒微,故仕进艰难。
他是太康时代的杰出作家,所著《三都赋》辞采壮丽,史称“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书》本传)。
今传《咏史》诗八首是其诗歌的代表作,主要抒写建功立业的愿望与壮志难酬的愤懑,揭露门阀制度的不合理,风格遒劲,在太康诗坛上独树一帜。
汉魏以来,高门士族日渐把持政权,至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元年立“九品官人法”,更从制度上保证了这种对权力的垄断,寒门之士很难有仕进并施展才能的机会。
这种情况到西晋益盛,刘毅在太康间曾上书请废九品中正制,书中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之语,但晋武帝不准。
左思的《咏史》就是抨击这一不合理制度的作品。
这首诗是组诗的第五首,分前后两个部分。
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写京城洛阳宫室的壮丽,以及活动于其间的王公贵族。
首二句写明朗的天空中太阳高照,阳光辉耀着神州大地。
诗人在此壮阔的背景上再描绘出宫城建设的宏丽。
【关于读书的诗】《咏史》译文注释_《咏史》点评_左思的诗词
【关于读书的诗】《咏史》译文注释_《咏史》点评_左思的诗词咏史[魏晋] 左思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左思认为自己文韬能与贾谊、司马相如媲美,武略可堪与司马穰苴并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平治天下。
功成之日,不受封爵,隐退田园。
但他的抱负落空了,西晋统治者认为他出身寒微,将他弃在一旁。
据《世说新语》记载,左思貌丑口讷。
与左思同时代的潘岳是著名的美男子。
《世说新语容止篇》记载:“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壁。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 与此相对应,《世说新语》描写左思:“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左思虽貌丑,但极有才气。
《三都赋》与《咏史》诗是其代表作。
据《晋书》云,左思少时学书与音乐不成,其父认为他笨,左思受到刺激,发奋勤学,历十年而写成《三都赋》。
《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
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由来于此!《文心雕龙神思篇》称“左思炼都以一纪”,把他列为古来文思迟缓的作者之一,评为:“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
”同样是刘勰,评潘岳则曰:“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
”左思的《咏史八首》不专咏古人、古事,而是借以写自己的怀抱。
本篇为第一首,乃是言志之作。
晋武帘时羌胡、东吴和晋屡相攻伐,咸宁五年 (279)晋伐吴,诏书有“ 孙皓犯境,夷虏扰边,…… 上下戮力以南夷句吴,北威戎伙” 等语,和此诗所咏情事相合。
本篇直抒胸臆,议论滔滔,笔墨淋漓,气象开阔。
然而,这些议论不是空泛的,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壮志高标通过那些能够激发人们想象的具体事物表达出来。
评析左思的《咏史》诗
评析左思的《咏史》诗东晋左思《咏史》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文学批评诗。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史开始向自觉阶段过渡。
作者以比兴手法,讽刺了西晋黑暗的现实,借咏史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报国无门的悲哀,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也成为后人用以衡量诗歌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最早标准。
其特点是托古讽今,借古人古事来说明现实的道理,并以历史事件或故事中的人物作比喻,针砭时事,以抒发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
然而,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人创作的思想性格来看,这首诗的主题并非仅仅是个人的不幸,而是借此抒发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改革时弊的愿望。
这就不能不使人想起庾信的《小园赋》和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同样是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个人感慨,但却具有不同的旨趣和风格。
可见,左思的这首《咏史》诗,既继承了“美刺”的传统,又注入了作者本身的情感和思想,因而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咏史》诗主要反映了西晋末年政治黑暗、宫廷倾轧,以及司马氏大权独揽,残暴地统治人民的社会现实。
诗中所咏的人物都是封建帝王,以贾充、贾后、贾谧为最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贾后毒死太子事件,贾谧废皇太子司马遹事件,贾后为夺取权力而杀戮其余诸子事件等。
在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交错中,形象地展示了东晋王朝的腐朽。
诗人由于怀才不遇,因此用“东门贾后”、“金谷少年”、“长乐潘妃”等人的遭遇来比喻自己的怀才不遇,从而也反映了司马氏集团的黑暗统治和司马氏与外戚集团争夺政权的斗争。
在艺术表现上,《咏史》诗也与左思其它诗作一样,形式采用四言诗体,整齐划一;语言简洁质朴,不加雕饰,准确生动,凝炼含蓄,运用了大量的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借古讽今,内容丰富。
这首诗从题材、构思到语言都带有鲜明的文学批评色彩,作者不仅把咏史看做是“比兴”的手段,同时还将其看做是讽刺的目的,认为西晋的政治混乱乃至覆亡,是可以预见的。
全诗八句,前六句叙述事实,后两句作结论,夹叙夹议,逐层深入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左思咏史诗赏析
左思咏史诗赏析咏史左思郁郁涧底松①,离离山上苗②。
以彼径寸茎③,荫此百尺条④。
世胄蹑高位⑤,英俊沉下僚⑥。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⑦。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⑧。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⑨。
[1]作者简介左思西晋文学家。
字太冲。
临淄(今山东淄博)人。
生卒年不详。
他家世业儒学。
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
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曾用一年时间写成《齐都赋》(全文已佚,若干佚文散见《水经注》及《太平御览》)。
公元272年(泰始八年)前后,因其妹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曾任秘书郎。
元康(291-299)年间,左思参与当时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并为贾谧讲《汉书》。
元康末年,贾谧被诛,左思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后齐王召为记室督,他辞疾不就。
公元303年(太安二年),左思移居冀州,数年后病逝。
左思作品旧传有集5卷,今存者仅赋两篇,诗14首。
《三都赋》与《咏史》诗是其代表作。
左思的作品收录于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所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4]作品注释①郁郁:严密浓绿的样子。
涧:两山之间。
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
②离离:下垂的样子。
苗:初生的草木。
山上苗:山上小树。
③彼:指山上苗。
径:直径。
径寸:直径一寸。
径寸茎:即一寸粗的茎。
④荫:遮蔽。
此:指涧底松。
条:树枝,这里指树木。
⑤胄:长子。
世胄:世家子弟。
蹑(niě聂):履、登。
⑥下僚:下级官员,即属员。
沉下僚:沉没于下级的官职。
⑦“地势”两句是说这种情况恰如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造成的,其所从来久矣。
⑧金:指汉金日,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
(见《汉书·金日传》)张:指汉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
《汉书·张汤传赞》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
”七叶:七代。
珥(ěr耳):插。
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
这两句是说金张两家的子弟凭借祖先的世业,七代做汉朝的贵官。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咏史作者: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史译文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贵族世家的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中.这是所处的地位不同使他们这样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高官.珥汉貂:珥,插.汉代侍中官员的帽子上插貂鼠尾作装饰.汉文帝时的冯唐难道还不算是个奇伟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白头发了仍不被重用。
咏史注释①郁郁:严密浓绿的样子。
涧:两山之间。
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
②离离:下垂的样子。
苗:初生的草木。
山上苗:山上小树。
③彼:指山上苗。
径:直径。
径寸:直径一寸。
径寸茎:即一寸粗的茎。
④荫:遮蔽。
此:指涧底松。
条:树枝,这里指树木。
⑤胄:长子。
世胄:世家子弟。
蹑niè聂:履、登。
⑥下僚:下级官员,即属员。
沉下僚:沉没于下级的官职。
⑦“地势”两句是说这种情况恰如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造成的,其所从来久矣。
⑧金:指汉金日磾jin mi di,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
见《汉书·金日传》张:指汉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
《汉书·张汤传赞》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
”七叶:七代。
珥ěr耳:插。
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
这两句是说金张两家的子弟凭借祖先的世业,七代做汉朝的贵官。
⑨冯公:指汉冯唐,他曾指责汉文帝不会用人,年老了还做中郎署长的小官。
伟:奇。
招:招见。
不见招:不被进用。
这两句是说冯唐难道不奇伟,年老了还不被重用。
以上四句引证史实说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情况,是由来已久。
《咏史八首》原文赏析
《咏史八首》原文赏析《咏史八首》原文赏析1咏史八首·其一原文: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诗词赏析: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280-289年)的杰出作家。
他的诗赋成就很高。
《三都赋》使“洛阳纸贵”,他的诗,谢灵运认为“古今难比”,钟嵘《诗品》也列为“上品”。
《咏史八首》是左思诗歌的代表作,所以刘勰说:“拔萃于《咏史》”(《文心雕龙·才略》)。
《咏史》诗,并不始于左思。
东汉初年,班固已有《咏史》诗,但是,这首诗的写法只是“概括本传,不加藻饰”,而左思的`《咏史》诗,并不是概括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借以咏怀。
所以何焯说:“题云《咏史》,其实乃咏怀也。
”又说:“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概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
太冲多摅胸臆,此又其变。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何氏认为左思《咏史》是“咏史”类诗歌的变体,其实这是“咏史”诗的新发展。
左思《咏史》诗,抒写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
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限制,当时出身寒门的有才能的人,壮志难酬,不得已,只好退而独善其身,做一个安贫知足的“达士”。
这组诗表现了诗人从积极入世到消极避世的变化过程。
这是封建社会中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有理想有才能的知识分子的不平之鸣。
第一首写自己的才能和愿望,可以看做是这组诗的序诗。
开头四句,写自己的博学能文。
“弱冠弄柔翰”,是说自己二十岁时就舞文弄墨,善于写作__了。
“卓荦观群书”,写自己博览群书,才学出众。
这两句实为互体,意思是说:我二十岁时已才学出众了,不仅善于写作,而且博览群书。
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正是由于左思博览群书,才能善于写作,才能“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即写论文以《过秦论》为典范,作赋以《子虚赋》为楷模。
左思《咏史(其一)》和《咏史(其二)》赏析
左思《咏史(其一)》和《咏史(其二)》赏析咏史(其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咏史(其一)赏析:左思博学多才,他写的《三都赋》一脱稿曾不胫而走,被竞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
可是他仕途很不得意,仅官秘书郎。
《咏史》八首是他的代表作,都是托古讽今,抒写自己的怀抱和不平。
前八句说自己的文才武略。
作者先用四句表明自己的博学多才。
“博学”者是遍观群书;“多才”者,弱冠即善写文章,所著作的论文和辞賦,比得上贾谊著名的《过秦论》和司马相如著名的《子虚赋》。
这就是他的文才。
接下四句表明自己兼有武略,说连城报警之时,自己虽非持戈作战的将士,但读过《司马穰苴兵法》一类的兵书,胸有却敌取胜的武略。
以下八句写自己的远大志向。
前四句写自己的志向,“长啸”二句,表现自己志气豪勇,不把东吴放在眼里;“铅刀”二句,表明自己虽然拙于所用,但仍然想施展自己的怀抱和良图。
后四句紧接前四句说出了自己具体的良图。
“左眄”两句,表明自己要平定江湖和羌胡,为国立功;“功成”两句,表示功成之后,不做官不受爵,归隐田园。
全诗抒写了作者要凭借自己的才能,为国立功,功成身退的远大志向。
本诗以述志为主题,先写自己的才能,为抒志做铺垫,以显示实现其志的条件和可能;继则抒写其志--“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把全诗推向高潮;然后出人意外地表示功成身退。
全诗在跌宕中结束,既见出了诗人立志的纯正高洁,又使诗歌余味无穷。
咏史(其二)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止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史(其二)赏析:左思的《咏史》第二首,是对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抨击。
前八句以地势造成的自然界不合情理的现象,来比喻门阀制度造成社会无才者有高位和有才者沉沦的不合理的现象。
左思咏史(共10篇)
左思咏史(共10篇)左思咏史(一): 左思的《咏史》的翻译《咏史》其二: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贵族世家的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中.这是所处的地位不同使他们这样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 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高官.(珥汉貂:珥,插.汉代侍中官员的帽子上插貂鼠尾作装饰.)汉文帝时的冯唐难道还不算是个奇伟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白头发了仍不被重用.《咏史》其三:我仰慕段干木这位贤士,虽然隐居安卧不作官,却能(藩:保卫)保护魏国君主免遭秦国的兵祸.我仰慕鲁仲连这位贤士,谈笑间能使秦军撤退.他活在世上看重的是自由自在不受束缚,而当国家遭受灾难时能站出来解除祸乱.大功告成后,又以接受封赏为耻,这种高尚的气节真是非常卓越不同一般.面对官印(组,系官印的带子)不肯系佩在身,面对爵位(珪,同圭,上圆下方的玉器,不同的爵位所赐予的珪也不同)他岂肯接受.若成串的大印使前庭大放光彩,(有的人觉得这样很荣耀,)而他把这比作好像浮云一般,根本无所谓.左思咏史(二): 左思的《咏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左思咏史】左思的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咏史诗,而是颇有深意的咏怀诗.所咏之怀包括两个元素:叹穷和言志.诗人从三个维度抒写困穷处境:对造成困穷处境原因的辩白、对摆脱困穷处境的期待、对身陷困穷处境的超脱;从三个层面表现人生志趣:立功扬名、著书立说、隐居高蹈.叹"穷"和言"志"共同构建了真实的心灵史,因而使诗歌不仅有对"穷"的不平之气,更有一种壮逸之气,而这种壮逸之气不仅包括立功扬名、著书立说的雄壮之气,也包括隐居高蹈的超逸之气.由于巧妙地运用赋、议论、对比等艺术手法,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境界.左思咏史(三): 赏析左思《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提示:将鼠标移动到颜色不同的字词上可以看到注解.【赏析】虽有用世心,报国却无门,愤激之情发而为诗,勃郁之气冲孔袭门,指斥封建士族门阀制度扼杀人材.左思咏史(四): 左思咏史其二有哪些意象请列出《咏史》其二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其中的意象有涧底松、山上苗、径寸茎、百尺条.左思咏史(五): 《咏史》左思赏析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①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③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借旧业,七叶珥汉貂.④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⑤【注释】①离离:下垂貌.苗:初生的草木. ②荫:遮盖着.以上四句以山上的小苗比无才而有权势的人,以涧底的高松比有才而屈于下位的人. ③胄:后裔.“世胄”,世家子弟.下僚:小官. ④金张:“金”指金日磾家,自汉武帝时起,至汉平帝时止,金家七代为内侍.“张”指张汤家,七代为内侍、中常侍者凡十余人.旧业:先人的遗业.七叶:七世.珥汉貂:冠旁插貂鼠尾为饰.汉代凡侍中、常侍等官都戴貂(侍中插左,常侍插右).这两句是说金氏、张氏凭借祖先的世业七代做汉朝的贵官. ⑤冯公:指冯唐,汉文帝时人,曾对文帝指出当时法律严苛,不能用将等弊.老年仍居郎官小职.伟:奇异.不见招:言不被进用.【品评】这是《咏史八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抨击了门阀制度对人材的压制,倾诉了贫寒之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诗歌围绕着“地势”悬殊这一主题展开,采用对比的手法来揭露门阀制度的不合理.诗歌的一开头,即展示了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苍松以百尺之材,处于“涧底”;而径寸小苗.却高踞于山上,荫影还要档住“涧底松”.诗人以这个反常的白然现象作比兴,将人世间“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这一畸形的现象非常鲜明地突出出来.一边是处于涧底的苍松,一边是踞于山上的寸苗;一边是“蹑高位”的世胄,一边是“沉下僚”的英俊;一边是显赫一时的金、张旧家,一边是年老官卑的冯唐——这一组组鲜明的对比,无可辩驳地证明着门阀制度的荒悖.因此,诗人痛切地感到:人的命运并不取决于他的才华,而是由他所处的“地势”高下来决定.全诗激荡着一股郁勃不平之气.尤其是结尾:“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采用反问句式,显得沉痛有力.左思所创造的“涧底松”这一艺术形象,扣动了后世不少文人的心弦,他们曾反复运用它来抒写怀才不迫的郁愤.【左思咏史】左思咏史(六): 左思咏史八首中哪一首最精彩最好说明理由本应不分伯仲自我感觉其一最精彩其一,正面畅抒自己的理想,可谓全组诗的总纲;其二,写遭受门阀制度的压抑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其三,表示要以段干木、鲁仲连为榜样,另僻蹊径,以期报国;其四,写自己甘于孤寂专心著述,成就自己;其五,再写此路不通,而想追奔许由;其六,赞誉荆轲,借以披露情怀;其七,从历史上许多英俊人物沈埋下僚,以慰心中的不平;其八,写社会的黑暗,决心避世,求洁身自好.左思把丰富多变的思想感情,分别写在各首之中,恰似一个巨手巧匠把颗颗散珠组成一个完整精美的花环其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着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高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该段思想情感似滔滔江水,奔泻翻腾;又似九曲黄河,曲折回环,一咏三叹,反复宛转.慷慨悲壮之中,有细腻旖旎;低音纤气之内,又挟滚滚沉雷.左思咏史(七): 左思的《咏史》共八首,求原文有赏析的更好!其一弱冠弄柔翰,卓荦(luò)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借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其三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绁,对圭宁肯分. 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 其四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其五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xū迅速:“夫欻而生者,必欻而灭.”) 来游. 被褐出阊阖chāng hé,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阊阖〕a.传说中的天门;b.皇宫的正门;c.风名,如“阊阊风”(指西风,秋风.亦简称“阊风”). ) 其六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其七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 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屯颤,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其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 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 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左思咏史(八): 咏史(其二)左思这首诗借咏史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四句一层.请简要分析诗中三个层次的内在联系.咏史(其二)咏史(其二)选自《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左思(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今山东临淄北).西晋太康时期的重要诗人.曾以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一时洛阳为之纸贵.他的诗至今仅存14首.左思所作咏史诗八首,为他早年的作品.左思郁郁涧底松〔郁郁涧底松〕松树郁郁葱葱地生长在山涧之底.郁郁,形容草木繁盛的样子.,离离〔离离〕形容小草分散下垂的样子.山上苗.以彼径寸茎〔径寸茎〕直立一寸的茎,指小草短小的枝叶.,荫此百尺条〔百尺条〕指松树高大的树枝.世胄〔世胄〕世族子弟.胄,后裔.蹑〔蹑(niè)〕登,踩踏.高位,英俊沉下僚〔僚〕官职.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汉代的金日(dī)和张汤两家,凭借祖先的功业,从汉武帝时起,到王莽篡汉止,七个朝代,世代做汉朝的高官.七叶,七世.珥汉貂,插着貂尾的帽子.汉代侍中、中常侍等官帽上都插着貂尾.藉,借助、依靠.珥,插.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像汉代冯唐这样的英俊之士,到了老年时尚职位低微,不被重用.冯公,汉代的冯唐,文帝时年已七十左右,仍作中郎署长,一个很小的官.伟,人才出众.招,召见、重用.欣赏指要左思出身寒门,虽有振世济困的志向和令洛阳纸贵的才华,却因为生活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魏晋时期,终究得不到重用.左思的这首咏史诗是在借咏史而咏怀,表达自己对曹魏以来严酷的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批判.诗人从涧底松和山上苗起兴,以“涧底松”喻寒微出身者,以“山上苗”喻世族出身者.在诗人看来,造成“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是门阀制度的必然结果.诗人还从历史人物中找出了例证:“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在金张和冯公的对比中揭露和谴责腐朽制度所衍生出来的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为自己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魏晋诗坛上,用诗来抨击门阀制度,左思是第一人.他以古喻今,从切身之痛出发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在历史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在咏史诗方面的贡献,犹如谢灵运之于山水诗,陶渊明之于田园诗,可以说有着开创性的意义.其慷慨激昂之气、质朴豪迈之风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朗读时需要多加体会.左思咏史(九): 咏史(左思)赏析 1、诗句“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从_字可以看出作者对荆轲的评价是肯定的.2、诗咏史(左思)赏析1、诗句“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从_字可以看出作者对荆轲的评价是肯定的.2、诗句“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两句表面上_,实际上借荆轲来表达诗人对_的蔑视3、诗的最后四句采用直接抒情方式,进一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虽”2.写荆轲的英雄气概;豪门世族3.进一步抒发了诗人自己愤激的感情(将“贵者”视若尘埃,将“贱者”看的重若千钧)左思咏史(十): 两道历史文学考试题目,求大神解答。
咏史八首其一注音版
咏史八首其一注音版咏yǒnɡ史shǐ八bā首shǒu(其qí一yī)西xī晋jìn左zuǒ思sī弱ruò冠ɡuàn弄nònɡ柔róu翰hàn,卓zhuó荦luò观ɡuān群qún书shū。
著zhù论lùn准zhǔn《过ɡuò秦qín》,作zuò赋fù拟nǐ《子zǐ虚xū》。
边biān城chénɡ苦kǔ鸣mínɡ镝dī,羽yǔ檄xí飞fēi京jīnɡ都dū。
虽suī非fēi甲jiǎ胄zhòu士shì,畴chóu昔xī览lǎn《穰ránɡ苴jū》。
长chánɡ啸xiào激jī清qīnɡ风fēnɡ,志zhì若ruò无wú东dōnɡ吴wú。
铅qiān刀dāo贵ɡuì一yì割ɡē,梦mènɡ想xiǎnɡ骋chěnɡ良liánɡ图tú。
左zuǒ眄miǎn澄chénɡ江jiānɡ湘xiānɡ,右yòu盼pàn定dìnɡ羌qiānɡ胡hú。
功ɡōnɡ成chénɡ不bù受shòu爵jué,长zhǎnɡ揖yī归ɡuī田tián庐lú。
作品赏析此诗是写自己的才能和愿望。
开头四句“弱冠弄柔翰”至“作赋拟《子虚》”,写自己的博学能文。
“弱冠弄柔翰”,是说自己二十岁时就舞文弄墨,善于写作文章了。
“卓荦观群书”,写自己博览群书,才学出众。
这两句实为互体,意思是说:我二十岁时已才学出众了,不仅善于写作,而且博览群书。
正是由于左思博览群书,才能善于写作,才能“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即写论文以《过秦论》为典范,作赋以《子虚赋》为楷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作赏析
乌
江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1)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2)
【简注】(1)鬼雄:鬼中雄杰。 (2)江东:长江在芜湖、 南京间,大体上作南北流向,故自汉初至唐,称这段江流东 岸至海边的地域为“江东”,亦称吴中。 【提示】突出项羽作为英雄的气概。更显女作家的豪情。
二、作品背景 (一)东汉末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度和两晋时代的门阀制
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二)代表作1、《三都赋》“洛阳纸贵” 2、《咏史八首》是晋代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一组咏史 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借古人古事来浇诗人心中之块垒。 组诗以深厚的社会内容,熔铸着左思的平生理想,在创作历 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历代诗评家对这组诗评价很高。
咏史诗正变源流
三、魏晋时期的左思有《咏史》八首——新 变 四、唐代杜甫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卓有 成就的咏史大家。 五、龚自珍——殿军。
借古讽今是常见的表现手法
诗人创作怀古咏史的诗 篇,往往不是为发古人之幽 思,他们常常把史实与现实 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 遭遇,或是评论社会时政。 借古讽今是常见的表现手法。 如金陵这座古城,东吴、东 晋、宋、齐、梁、陈六朝均 建都于此,这些朝代,国祚 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 实中包含极深刻的历史教训, 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 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 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 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 如:
即借咏史以咏怀,托古讽今,借古人古事抒写自己的怀
抱与不平。
冯 公 岂 不 伟 , 白 首 不 见 招 。
金 张 藉 旧 业 , 七 叶 珥 汉 貂 。
地 势 使 之 然 , 由 来 非 一 朝 。
世 胄 蹑 高 位 , 英 俊 沉 下 僚 。
以 彼 径 寸 茎 , 荫 此 百 尺 条 。
郁 郁 涧 底 松 , 离 离 山 上 苗 。
金日磾
汉武帝一次在宫中宴游欢乐之极,诏令阅马助兴。 当他看到一个体形魁伟、容貌威严、目不斜视的青 年牵着膘肥体壮的骏马从殿上走过时,感到很惊讶, 就问起这个牵马人的情况。当他得知金日为休屠王 之子后,就拜他为马监。之后升迁为侍中、驸马都 尉、光禄大夫。由于他孝敬母亲,做事小心谨慎, 从不越轨行事,深受武帝信任,成为亲近侍臣。
咏史(怀古)词曲——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怀古咏史诗取材常是一人、 一事,词曲则另辟蹊径。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 口北固亭怀古》则取材于与京口(现在的镇江 市)有关的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故事,其中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与京口无关,属于 诗中用典。元曲中一些以“怀古”为题的小令, 又常常组合几个典故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如 张可久的《卖花声· 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 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 长叹它不象 一般咏史诗之专咏古人、古事,而是借咏古 人、古事以抒写自己的怀抱,是抒情、述志 之作。但左思首先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史实 之中,“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是 很多评论家对他的咏史诗的评价。他进一步 发展了咏史诗这一体裁。
一 作者介绍
西晋文学家。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生卒年不 详。他家世业儒学。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 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 但辞藻壮丽,曾用一年时间写成《齐都赋》(全文已佚, 若干佚文散见《水经注》及《太平御览》)。公元272年 (泰始八年)前后,因其妹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曾 任秘书郎。元康(291-299)年间,左思参与当时文人集 团“二十四友”之游,并为贾谧讲《汉书》。元康末年, 贾谧被诛,左思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后齐王召为记室 督,他辞疾不就。公元303年(太安二年),左思移居冀 州,数年后病逝。左思作品旧传有集5卷,今存者仅赋两 篇,诗14首。《三都赋》与《咏史》诗是其代表作。左思 的作品收录于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和逯钦立所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三、原文解析 四、作品主题 揭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 象,反映寒门俊杰与士族门阀之间的矛盾,
揭露门阀制度的不合理。
。《世说新语 容止篇》记载:“潘安仁夏侯 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 壁。”“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 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与此相对应,《世说新语》描写左思:“左 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 唾之,委顿而返。” 左思虽貌丑,但极有才 气。
名作赏析
咏
史
朱淑贞 盖世英雄力拔山, 岂知天意主西关。 范增可用非能用, 徒叹身亡顷刻间。 注:朱淑贞生卒年代稍早于李清照,正处于 南北宋交替时期。
名作赏析
彭城道中 (1) 清· 黄任
天子依然归故乡, 大风歌罢转苍茫。(2) 当时何不怜功狗, 留取韩彭守四方。 (3)
【简注】(1)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故乡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 与彭城邻近。 (2)汉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回乡,唱《大风歌》, 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语。 (3)功狗:刘邦称萧何为功人,其他 部将为功狗,意即有功的“走狗”。韩、彭:指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 两人都以阴谋叛乱的罪名被杀。
总 结
史必征实 诗可凿空
1、以史说事 2、借古讽今 3、寄寓诗人的感想 4、叙议结合或描写与议论结合 5、一般怀古咏史诗取材常是一人一事,但有 些咏史诗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往往夹有多 个史料,多次用典 (如词曲等)
咏
左
史
思
“中国最早的愤青”
左思《咏史》八首
左思《咏史》不但打破了专事专咏的写法,而且 对所咏史事的发生、发展、结束过程已经不是很 重视,改而强调所咏人物所处的境遇。诗中所列 举的许由、荆轲、段木干、鲁仲连、苏秦、李斯、 冯唐、杨雄、陈平、主父偃、朱买臣、司马相如 等十二位历史人物,或拒官避世,或由贫贱而达 显,或抑郁失志,虽经历不同,但都是出身寒门 而以才华见称于世的人,和金、张高门、王侯等 一类代表世族虚贵的词语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 揭露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 人对这种制度下寒士阶层所处境遇的关注和同情。 由此观之,左思的 “创格新特”的创新点是咏 史诗体制上的创新。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2)
【简注】(1)中原一败:指垓下的大败。垓下在今安徽 灵壁,地属中原。 (2)肯:谁肯,岂肯。 【提示】又是前首诗的翻案。
杜甫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的构思是不尽相同的。常见的是先即事即景,由此引发议论或 抒发感慨。也有诗中史实的叙写不多,却以议论为主的。如杜甫的《咏怀古 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是作者瞻仰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昂的笔触颂扬诸葛 孔明的胸才大略,叹惋他的壮志未酬。诗中除“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 是议论,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 还有一种则全诗只叙史实(当然不是历史书中的“史实”),不着一字评 论,甚至对自家身世也不发一语。这种构思,重在塑造形象,以形象感人。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提示】揭示出封建帝王难以走出的一个怪圈:杀戮功臣,自毁长城。
名作赏析
风
台 歌(1) 唐· 林宽
蒿棘空存百尺基, 酒酣曾唱大风词。 (2)
莫言马上得天下, 自古英雄尽解诗。 (3)
【简注】(1)风台歌:故址在今江苏沛县东南泗水西岸,相传为纪念 刘邦回乡唱《大风歌》而筑。 (2)蒿棘:杂草与蒿棘。大风词:即 《大风歌》之词。 (3)“莫言”句:刘邦曾说自己马上得天下,用不 着再读诗书。尽解诗:都会作诗。 【提示】诗言志,歌咏言,英雄多慷慨悲歌。揭示出了英雄与诗的辩证 关系。
咏史诗正变源流
一、《诗经》《离骚》中就有这种作品。 二、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时 班固的《咏史诗》:“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 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 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 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名作赏析
读 史 元· 刘因
记录纷纷已失真, 语言轻重在词臣。
若将字字论心术, 恐有无边受屈人。
【提示】揭露官定正史的虚伪性,具有历史 批判精神。
名作赏析
督
亢 陂 (1)
清· 赵俞
提剑荆轲勇绝伦, 浪将七尺殉强秦。 (2) 燕仇未报韩仇复, 状貌原来似妇人。 (3)
【简注】(1)督亢:古地名,在今河北省涿县东,为战国时燕国富饶 地带。荆轲以献督亢地图为名,入秦行刺。 (2)浪:滥,随便。 (3) 韩复仇:指原是韩国贵族的张良帮助刘邦灭秦而得报大仇。“状貌”句: 司马迁说张良“状貌如妇人好女”。 【提示】以张良与荆轲对比,认为勇力不如智谋。文笔曲折而包蕴丰富。
《咏史》七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买臣因采樵,伉 俪不安宅。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 还成都,壁立何寥廓。四贤岂不伟,遗烈光 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空。英雄有迍 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指汉金日磾(jin mi di),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 代为内侍。(见《汉书· 金日传》)张:指汉张汤,他 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
金日磾(mì dī)(前134~前86),字翁叔。是驻 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汉武帝因获休屠王祭天 金人故赐其姓为金,深受汉武帝喜爱。后元二年 (前87),汉武帝病重,托霍光与金日磾辅佐太子 刘弗陵,并遗诏封秺(dú)侯。金日磾在维护国家 统一和社会安定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是我国历 史上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的子孙 后代因忠孝显名,七世不衰,历130多年,为巩固 西汉政权,维护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