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分册考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分册第二单元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1)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2)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农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3)中国早期农业的特点: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4)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区域。
第2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已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设官分职;设立军队;设置监狱、制定刑法)2)“大同之世”——国家出现之前的原始社会阶段(共同生产、平均分配、社会和谐)。
“小康之世”——国家出现之后的历史情况,“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取代“选贤与能”的禅让制。
1)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在时间和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
2)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经明显。
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多为礼器和祭器,与《礼记》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研究提供了重
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3课商朝和青铜文化
1)BC1600年,商朝建立。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2)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3)二重证据法:文献资料与考古发掘相印证。
意义:它为古史考证开拓了新的途径,把中国历史的信史推前到商朝。
4)青铜器主要是礼器,是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象征。
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利的功能。
5)鼎,本为煮食物之器,作为礼器,多用于祭祀,典礼等重要场合。
6)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已具备汉字“六书”规律,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第一手资料。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西周的建立:BC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商军,史称“牧野之战”。
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2)封邦建国:(对象、目的、效果)
·目的: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控制;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屛周”的功效。
·对象: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原殷邦方国首领、同姓诸侯。
·效果: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东周的建立:BC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平王东迁”,后人称之为“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经济领域的变革:(表现、影响)
·表现: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
·影响:○1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2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
○3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
○4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私人手工业、商业的活跃。
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3)政治领域的变革:从“封邦建国”体制到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
商鞅变法:
背景:经济变革;列国纷争;战国初期,秦国内乱,国势日弱,屡遭邻国入侵。
内容:废除井田制度,奖励农耕;世卿世禄制、建县制、什五连坐。
影响:秦由弱变强,后来居上,并最终统一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4)思想领域的变革——百家争鸣
·含义:一是指思想之多。
二是指学派之多;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
·背景:○1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提供物质基础
○2列国纷争,社会动荡,礼崩乐坏政治基础
○3士阶层的出现提供人才基础
·内容:
·儒家孔子“礼”“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重新解释“礼”,熔礼、法于一炉
·法家韩非、李斯“法治”、君主集权,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道家老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儒家○1(积)发展周公礼制思想,把礼纳入到伦理道德的规范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2(消)其中庸思想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法家○1(积)顺应当时时代潮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受当政者的欢迎,后世采用君主专制
○2(消)提倡专制独断,严峻刑法,导致民怨沸腾
道家对后世的哲学有深远影响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2)商鞅变法:秦由弱变强,后来居上,并最终统一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3)大一统帝国建立的时间:BC221
1)核心内容:○1皇帝为最高统治者○2中央设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3地方设立郡县制
3)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交通(建造驰道与直道)军事(建筑长城)思想(焚书坑儒)
4)评价:
·积极方面——秦朝国力增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的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秦所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消极方面——形成了秦的暴政,造成了秦王朝的短命。
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
1)表现:赋税、徭役繁重;严刑峻法;一味重功利、恃酷法,不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需要;统治集团争权夺利等。
2)结果:BC206秦的灭亡
1)BC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2)楚汉战争:BC206—BC202,刘邦和项羽;刘邦于BC202建立了汉朝,史称“西汉”
第三单元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1)背景:○1秦创立的中央集权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统治者的需要○2国家初定,政局稳定,经济凋敝,国家贫弱的现实条件○3布衣将相,文化水平不高建立新的制度有难度
2)表现:(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政令宽简舒缓+郡国并行制)
3)评价:地方势力加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突出;构筑皇权屏障,造成了严重的王国问题。
1)原因: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
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2)主张:以道家为主,兼采儒、法;守道遵法,礼法并用;清净无为
3)影响: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出现“文景之治”;中央削弱,地方加强,造成严重的王国问题
1)措施: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免田租;废除秦朝的严刑苛法2)表现: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第9课汉武帝时代
政治领域:
1)内外朝:为加强皇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
2)刺史制度: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3)推恩令: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利,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思想领域: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1)实质:儒法表里
2)影响: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吏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军事领域:三次出击匈奴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AD25,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1)原因:○1西汉时期已经存在豪强势力到东汉势力进一步发展○2东汉豪强的确立○3东汉的“柔道”对地方豪强有妥协的一面○4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独立性(根本原因)
2)表现:○1建立自给自足的大庄园,控制大量依附农民○2有私人武装○3精通儒学文化,控制地方舆论○4“累世公卿”把持中央地方政权
3)影响:○1豪强地主势力演变为割据势力,对中央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2出现军阀大混战,东汉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第11课割据与分立
1)赤壁之战:208年,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 229年,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
1)概况:从夏、商、周至秦、汉,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位于黄河流域地区。
中原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始终高于其他地方,东南沿海的闽、粤一带和西南山地的少数名族聚集区,社会经济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2)原因:○1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局部统一带来区域政治稳定,社会安定○2各方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各业生产
3)表现:
北方:实行屯田,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西南:(农业)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推动煮盐,织锦;(民族融合)开发南中八郡。
江南: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制,造船技术,迫使“山越”出山,与汉族共同耕种。
第12课南北对峙与名族融合
1)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原因:○1北方战乱,经济遭破坏;○2南方战乱较少,政治稳定;○3北人南迁,带来充足的劳动力,生产技术经验;○4自然条件优越;○5统治者注重经济发展;○6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发展;
·表现:○1农业: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农业经济区;农业技术有了长足进步○2手工业:手工业发达(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3商业:
出现了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
·影响:1使南方经济得打进一步开发,南北差距进一步缩小,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2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民族融合,为大一统奠定基础。
1)内容:迁都洛阳;易服装,说汉语,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尊孔子,行礼制
2)影响:民族融合总是双向的,孝文帝改革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北方游牧少数民族性格,生产技能和经验,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影响汉文化。
所以孝文帝是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