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和理想结构

合集下载

海南建省以来经济增长空间分异格局演变

海南建省以来经济增长空间分异格局演变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海南建省以来经 济总量持续增长, 成为全国经济发 展的重要一极。
海南经济增长受 益于改革开放政 策和国际旅游岛 建设等优势。
海南经济总量在 全国的排名不断 攀升,成为全国 经济发展的新亮 点。
推进水利设施 建设,提高防
洪抗旱能力
引进高层次人 才,提高海南 经济增长空间 分异格局的创
新能力
加强产学研合 作,推动科技
成果转化
优化人才发展 环境,吸引更 多优秀人才来
海南发展
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企业自主
创新能力
汇报人:XX
人才技术对海南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人才技术对海南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人才技术对海南创新能力提升的贡献 人才技术对海南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明确各区域发展重点和方向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优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向欠发达地区投资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2011年至2020年,海南三次产业结构从29:35:36调整为23:40:37, 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 降。
海南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 升,第三产业比重基本持平的趋势。
产业结构优化:从以农业为主向服务业和工业多元化转变 创新能力提升: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绿色发展:注重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民生福祉改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添加标题
创新驱动发展:海南将加强科技 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 模式的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科 技含量和附加值。

优化城镇空间战略布局选择——海南城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优化城镇空间战略布局选择——海南城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现状 :
城镇体系基本构成 ,经济集聚 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建省 办经济特 区 以来 ,海 南致 力于 改善 要素流动 聚合环 境 ,不断调整 城镇空 间布局 ,努 力构建宽大 厚实 的产 业集 聚
成 长 承 载 平 台 。2 0 年 , 海 南 启 动 了新 的 一 轮 乡 镇 行 政 区 划 01
城镇服务性功 能配 套不足 ,显然难 以承载大 规模 的产业 聚集
发育成长。
3产 业集聚布局 欠缺合理 ,人 口聚居基础仍 然较差 .
产 业 是 农 村 人 口转 移 城 镇 聚 居 生 产 生 活 的 基 础 。然 而 , 受 城 镇 规 模 和 承 载 能 力 所 限 , 全 省 城 镇 集 聚 的 产 业 明 显 不 足 , 空 间 转 移 布 局 很 不 合 理 。2 1 年 末 , 全 省 平 均 每 个 城 01 镇 聚 集 的 企 业 个 数 为 1 1 5 个 , 比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少 2 5 9 3.3 6.2
至 4 人 的城 镇 3 个 , 占1 . % 总 人 口2 至 3 人 的 城 镇 5 万 2 58 ; 万 万 7 个 , 占2 . % 8 1 ;总 人 口1 至 2 人 的城 镇 3 个 , 占 1 .% 总 万 万 7 82 ;
集 中流向功能配套相对 完善的城关镇 集聚 。2 l 年,1 个城 01 7 关镇 聚集 企业个数达 1 2 万个 , 占全省城镇集 聚企业个数 的 .6 4 .% 7 7 。建制镇 和集镇作 为直接 联结城 乡的关节 点 ,平 均集 聚企业个 数仅相 当于城关镇 的 l . % . % 1 1 和0 3 ,显然难 以承 载 农 村人 口就近转移 城镇聚居生产 生活 ,在极 大程 度上约束 了 城镇 化的有效推进 。2 1 年末 ,全省城镇从 事第一产业 活动 0 1 的从业 人员 占城 镇全部 从业人 员 比重 高达6 . % 8 O ,比全 国平

海南岛未来的发展趋势

海南岛未来的发展趋势

海南岛未来的发展趋势
海南岛,作为中国最大的岛屿经济特区,面临着各种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
海南岛的发展趋势将面临着以下几个关键方向:
1. 旅游业持续繁荣
海南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风景,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海南岛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拓展海岛度假、休闲旅游的市场。

2. 产业结构升级
海南岛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产业,促进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如互联网、金融、文化创意等领域,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 生态环境保护
海南岛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好天然资源、森林、水资源等生态
系统,推动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推动循环经济模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4. 对外开放
海南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扩大对外贸易,积
极吸引外资,提升海南岛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促进海南岛和国际市场的互通互联,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5. 培育人才
海南将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设更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升人
才培养质量。

同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海南发展,为海南的经济建设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

未来,海南岛将以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的理念,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经济社会
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的目标。

海南岛的未来发展,令人期待。

海南岛未来发展定位

海南岛未来发展定位

海南岛未来发展定位
一、发展背景
海南岛作为中国最大的岛屿,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其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加大对海南省的改革开放力度,为海南岛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海南岛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其生态环境资源得天独厚。

未来,海南岛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更加美丽的海南。

三、旅游业发展
海南岛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热带海岛风光、温暖气候吸引了大量游客。

未来,海南将继续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业质量,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四、产业升级与创新
海南岛将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五、教育与科技创新
海南将加大教育与科技创新力度,建设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推动海南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

六、基础设施建设
海南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能源、水务等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化水平和生活品质,为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七、对外开放与合作
海南将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加强与境外合作,吸引更多国际资源和投资,推动海南与国际接轨,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海南发展新格局。

八、总结
海南岛未来的发展定位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旅游业发展、产业升级与创新、教育与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与合作等方面,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热带岛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海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之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海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之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1992年12月,琼海撤县设市;1993年3月,撤消儋 县,设立儋州市。1994年1月,琼山撤县设市;1995年11 月,文昌撤县设市;1996年8月,万宁撤县设市;1997年3 月,东方撤县设市。
海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之发展历程 与现状分析
1.2 城镇发展现状
1.2.1 城镇设置及分布特征 1.2.2 城镇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1.2.3 城镇经济发展与职能分工 1.2.4 小城镇建设问题 1.2.5 开发区整顿问题
到了20世纪70年代,海南工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 期。其主要体现是:兴办了一批骨干冶金企业以及大批中 小型建材企业、中小型水力发电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和化 肥生产企业。到1977年,海南工业总产值达到了8.2亿元, 比1970年翻了近一番。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城镇建设。城镇 人口从1970年的36万人发展到1980年的49万人。
海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之发展历程 与现状分析
2.3 社会经济发展
(1)现状基础 城镇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海南省在“九
五”期间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表现在: ①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②特色农业和新兴工业健康成长 ③旅游业欣欣向荣 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⑤人民生活质量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海南建省后与建省前10年相比,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 长,第二产业比重略有增长,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但从国 内生产总值和从业人员构成综合看,目前国民经济结构中 仍以第一产业为主,近年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保持在总从 业人员的60%以上。如单从国内生产总值结构比例排序看, 是“三、一、二”。见表2-1:
海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之发展历程 与现状分析
海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之发展历程 与现状分析
2.4 面对挑战和发展机遇

浅谈海南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和理想结构

浅谈海南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和理想结构

浅谈海南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和理想结构[摘要]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海南的区域发展、结构规划入手,结合海南区域发展特点和空间结构,对优化海南产业结构,加快海南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新海南进行初步的探索。

[关键字]海南;区域发展;规划;前言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构建理想结构,改善人居环境,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海南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制定了《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2010-2030)》,对包括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乡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特定地区规划和村庄等进行规划。

实现了对海南全省城乡空间的全覆盖,对各行业、各部门规划的全集成,成为一个统一协调全省各市县、各部门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作为全国第一个省级城乡一体化规划,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产业统一规划与布局、资源统一利用、生态环境统一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该规划还提出实现海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国家角色、产业体系、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绿色格局、城乡体系、人才体系等方面的七大实施路径。

制定了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空间发展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等规划内容,确定了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支撑要求,明确了政策及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政策性规定,提出原则要求。

在此基础上配套完善相关具体政策措施,促进规划各项目标的落实,对推进海南城乡一体化建设乃至海南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省区域位置及特点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

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因此海南省特殊的交通、区位优势较为突出,也使得海南省在国家战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海南作为一个岛屿省,人口相对较少,其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海南省产业结构变化

海南省产业结构变化

中国、世界、海南对比
海南与中国、世界 产业结构的对比 年份) 海南与中国、世界GDP产业结构的对比(2001年份) 产业结构的对比( 年份
行 业 构 成(%)
海 南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 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世 界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35.6 23.3 41.1 15.2 51.2 33.6 6.5 31.6 61.9
海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张翔
海南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海南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海南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海南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海南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演变趋势分析
• (1)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南都是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 产业比例很小,由于基础薄弱,区位劣势和政策等原因, 二三产业严重滞后,长期以来经济居全国后列。改革开放 以后特别是在建省以来,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 构发生两次重大改变: (2)1992年起,海南大三产业跃居三次产业的主导地位, 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 “一三二”变为“三一二”。 (3)2010年海南三大产业比重为26.3:27.6:46.1,实现 了“二产超一产”的历史性突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三 一二”变为“三二一”。
农、林、牧、渔业 采掘业 制造业 电、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地质堪查业、水利管理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业 社会服务业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其他行业
• 而应该加强制造业等行业发展,降低市场泡沫化风险和突 破发展瓶颈 • (2)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外资及人才。不仅仅要为 旅游业储备人才,更要培养创新性人才;不但要提高本地 教育水平,还要创造优越条件吸收内地人才;不仅要抓好 “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政策,还要鼓励各地私人创 业,加强环境监督而不是凡中小企业均加以拒绝。

海南区域发展空间演变和理想结构

海南区域发展空间演变和理想结构

浅谈海南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和理想结构[摘要]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海南的区域发展、结构规划入手,结合海南区域发展特点和空间结构,对优化海南产业结构,加快海南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新海南进行初步的探索。

[关键字]海南;区域发展;规划;前言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构建理想结构,改善人居环境,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海南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制定了《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2010-2030)》,对包括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乡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特定地区规划和村庄等进行规划。

实现了对海南全省城乡空间的全覆盖,对各行业、各部门规划的全集成,成为一个统一协调全省各市县、各部门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作为全国第一个省级城乡一体化规划,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产业统一规划与布局、资源统一利用、生态环境统一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该规划还提出实现海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国家角色、产业体系、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绿色格局、城乡体系、人才体系等方面的七大实施路径。

制定了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空间发展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等规划内容,确定了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支撑要求,明确了政策及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政策性规定,提出原则要求。

在此基础上配套完善相关具体政策措施,促进规划各项目标的落实,对推进海南城乡一体化建设乃至海南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省区域位置及特点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

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因此海南省特殊的交通、区位优势较为突出,也使得海南省在国家战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海南作为一个岛屿省,人口相对较少,其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海南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海南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海南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海南省是中国南海最大的岛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在近年来,海南着力推进对外开放、旅游业发展、自由贸易港建设等战略,迅速成为中国的重要发展极。

首先,让我们来看海南目前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海南逐渐成为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自2018年建设自贸试验区以来,海南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特别是在近两年,海南全省GDP增速持续快速增长,投资也大幅增加。

旅游业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海南还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其次,我们来分析海南未来的发展趋势。

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海南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首先,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海南的国际影响力。

海南将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岛国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枢纽。

海南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打造航运、物流、金融等国际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的外资和跨国企业进驻,推动经济发展。

此外,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也将进一步推动海南的产业升级。

作为自由贸易港,海南将成为更具竞争力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吸引更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

与此同时,海南还将加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另外,海南在旅游业方面的潜力巨大。

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其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近年来,海南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收入占海南GDP比重逐渐增加。

然而,海南的旅游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海南的旅游资源有限,容易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为了可持续发展,海南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和旅游资源管理。

其次,海南的旅游业仍然过于依赖于大规模的普通旅游,缺乏独特的旅游体验和高端旅游产品。

未来,海南应该加强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更多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高端游客。

此外,海南还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已经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机场、港口、道路等。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DOC)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DOC)

海南省总体规划纲要(2015-2030)一、目标愿景战略目标:将生态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突出海南“生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把握“一带一路、消费时代、创新发展”三大机遇,确定战略总目标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

2030年,国际旅游岛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

战略定位:本次规划战略定位可概括为:“一点、两区、三地”。

“一点”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两区”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地”即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及海上救援基地。

二、总体布局根据全省“一点两区三地”的战略定位,结合海南岛屿省特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现状发展基础,按照“严守生态底线、优化经济布局、促进陆海统筹”的空间发展思路,统一筹划海南本岛和南海海域两大系统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设施保障、功能布局、经济发展,在构建全省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好海南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全省开发建设空间,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海南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030年,海南岛陆域空间中,一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33.6%;二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5984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46.4%;开发功能区面积3699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10.8%。

表:海南岛各类功能区汇总表空间类型2020年2030年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一级生态功能区1153533.6%1153533.6%二级生态功能区1598446.4%1598446.4%开发功能区357110.4%369910.8%其他用地33099.6%31819.2%陆域合计34399100.0%34399100.0%注:一级生态功能区。

即生态红线区,指严格进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和刚性约束的区域。

海南岛未来规划和发展

海南岛未来规划和发展

海南岛未来规划和发展简介海南岛,位于中国南海,是中国的最大岛屿,也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随着中国国家战略的布局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海南岛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规划和发展中,海南岛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海南岛的经济发展主要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

为了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未来海南岛将积极发展国际旅游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同时,海南岛将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生态建设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海南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在未来规划和发展中,海南岛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海南岛将加大生态补偿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未来规划和发展中,海南岛将加快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质量和城市管理水平,为居民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生活品质。

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事业建设是构建现代化社会的重要保障。

在未来规划和发展中,海南岛将加大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覆盖率。

海南岛将建设全面、均衡、可持续的社会事业体系,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结语海南岛未来规划和发展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海南岛将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成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要窗口。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内容摘要海南省人民政府2015年9月目录一、目标愿景二、总体布局三、生态保护格局四、开发布局五、新型城镇化六、产业发展七、基础设施(五网)八、公共事业十、政策措施一、目标愿景战略目标:将生态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突出海南“生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把握“一带一路、消费时代、创新发展”三大机遇,确定战略总目标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

2030年,国际旅游岛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

战略定位:本次规划战略定位可概括为:“一点、两区、三地”。

“一点”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两区”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地”即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及海上救援基地。

二、总体布局根据全省“一点两区三地”的战略定位,结合海南岛屿省特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现状发展基础,按照“严守生态底线、优化经济布局、促进陆海统筹”的空间发展思路,统一筹划海南本岛和南海海域两大系统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设施保障、功能布局、经济发展,在构建全省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好海南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全省开发建设空间,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海南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030年,海南岛陆域空间中,一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33.6%; 二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5984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46.4%;开发功能区面积3699 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10.8%。

表:海南岛各类功能区汇总表注:一级生态功能区。

即生态红线区,指严格进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和刚性约束的区域。

二级生态功能区。

指进行生态指标管控的区域,既是农、林业的生产空间,也是重要生态空间。

三、生态保护格局基于山形水系框架,以中部山区为核心,以重要湖库为节点,以自然山脊及河流为廊道,以生态岸段和海域为支撑,构建全域生态保育体系,总体形成“生态绿心+生态廊道+生态岸段+生态海域”的生态空间结构。

海南总体规划

海南总体规划

海南总体规划海南总体规划是指对海南省未来发展的整体布局和战略规划。

海南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热带国际旅游岛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省份提供有力支撑。

海南总体规划包括空间布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资源环境保护和城镇建设等内容。

首先,海南总体规划提出了合理的空间布局。

规划将海南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分别是综合开发利用区、生态保护修复区、特色农业发展区、旅游休闲度假区和生态移民区。

这些功能区的划分合理,有助于海南省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次,海南总体规划确定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规划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农业现代化、社会事业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等重点任务,为海南省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

第三,海南总体规划注重资源环境保护。

规划强调要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规划提出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推动能源清洁化和节能减排。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海南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海南总体规划注重城镇建设。

规划提出海南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市功能提升和品质提升。

规划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管理水平。

这将有助于提高海南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海南总体规划是海南省未来发展的战略指南,对于推动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总体规划的实施将为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港提供坚实基础,推动海南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海南岛以后有发展吗

海南岛以后有发展吗

海南岛的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海南岛位于中国南海,是中国的最南端海岛省份。

作为中国的热带旅游胜地,
海南岛自古以来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那么,海南岛以后的发展前景如何呢?
1. 旅游业前景
海南岛作为中国的三大旅游热点之一,拥有丰富的海滩、热带雨林等自然风光,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海南岛度假旅行。

随着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南岛的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海南岛可以通过开发更多旅游项目和提升服务水平来吸引更多游客。

2. 经济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海南岛被确定为中国唯一的综合性国家经济开发区,被赋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

海南岛的经济结构正不断升级和优化,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未来,海南岛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更多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推动本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3. 生态环境保护
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海南岛拥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珍稀物种。

未来,海南
岛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开发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保护好海南岛的独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4. 人文文化传承
海南岛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传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未来,海南岛可以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海南岛的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海南岛作为中国的重要海岛旅游目的地,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同
时也需要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只有不断完善管理,保持生态平衡,注重可持续发展,海南岛才能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4年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范文

《2024年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范文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篇一一、引言海南岛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海岛,拥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

自古以来,海南岛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不仅是当地居民生活的场所,更是承载着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本文旨在研究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及其特征,以期为海南岛的传统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二、海南岛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海南岛的传统聚落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以宗族为纽带,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

这些聚落通常以村庄、市集、港口等为核心,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临近水源和资源的地区。

聚落的布局呈现出中心集聚、外围分散的格局,以中心广场、庙宇等公共空间为节点,形成网络状的空间结构。

在空间形态上,海南岛的传统聚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例如,聚落的建筑多采用坡屋顶、白墙黑瓦等传统建筑风格,形成独特的建筑立面。

此外,聚落的道路系统通常以主干道为骨架,辅以小巷、胡同等次级道路,形成层次分明的道路网络。

这些空间形态的形成,与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海南岛传统建筑的形态特征海南岛的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坡屋顶、悬山式等建筑形式。

建筑的立面多采用白墙黑瓦的色彩搭配,形成简洁明快的建筑风格。

在建筑布局上,传统建筑通常以院落为单位,形成内向型的空间布局。

院落内通常设有堂屋、卧室、厨房等空间,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此外,海南岛的传统建筑还具有丰富的装饰元素,如彩绘、雕刻等,展现了当地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

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海南岛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

在古代,由于海南岛地处边远地区,交通不便,聚落与建筑的形成主要受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发展,海南岛的交通逐渐改善,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使得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传统聚落与建筑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挑战。

五、结论通过对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对聚落与建筑的影响。

海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与人口分布分析

海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与人口分布分析

海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与⼈⼝分布分析
海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与⼈⼝分布分析摘要:海南岛⼈⼝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区域旅游业发达,经济发展迅速。

中西部地区因地形及旅游资源劣势,经济发展较落后。

根据本⽂的研究表明,⼈⼝分布与经济发展成正⽐关系。

关键词:海南;经济与发展;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f127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海南是我国最⼤的经济特区和唯⼀的热带岛屿省份。

建省2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但由于多种原因致使海南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平仍然停留在较低⽔平。

近年来⼤量⼈⼝涌⼊经济较发达的海⼝、三亚等城市,导致海南⼈⼝畸形发展,阻碍了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与经济的研究⼯作对海南加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好⼜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概况及经济现状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

北以琼州海峡与⼴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是太平洋经济圈的中部。

海南岛与美国夏威夷处在同⼀纬度,在长达1528公⾥的海岸上遍布世界⼀流的旅游资源,岛上⽓候宜⼈,矿产与动植物资源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世纪,海南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正是在这一时期,海南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完 成了《海南城乡总体规划》。规划以科学发展观和 “五个统筹”为指导思想,将全省作为一个整体地 理单元进行统筹规划。这是一个覆盖全省空间范 围、包含相关行业内容、兼有战略性和可操作性 的规划,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确定了符合海南实
《海南城乡总体规划》对海南区域发展空间
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未来海南区域发展
的空间结构是圈层结构。这一空间结构模式,是
在综合了海南自然地理特征、区域发展的空间演
变规律和海南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趋势等
多方面内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其核心理念是
77
引导海南未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高质量
的区域人居环境,从而形成和谐的人地关系。
海南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和理想结构
吴建川 郝书文
【摘要】通过对海南区域发展空间演变的研究,结 合海南近几年来在区域空间发展战略上的调整, 对海南未来区域发展空间的理想结构进行了探 讨。提出按照构建和谐人地关系的基本原则,从 区域层面建立和谐的人居环境系统,并结合海南 具体的地域特征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圈 层结构模式。
和社会动荡,汉族移民迁入相对较多。据史料,到
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 1774 年)全岛户籍登记总
人口为 118 重要分界点。此后,海南人口增长
处在相对缓慢的时期,到清朝末年突破 200 万。在 人口增长和迁入的同时,海南向周边国家和地区 的人口迁移也持续不断,1902-1911 年间,仅迁
区域空间结构规划作为区域规划的重要核心 内容,是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在空间地域上整 合起来,为区域发展提供综合的空间框架,保证 发展具有长远的效益,不同类型的行动之间能够 协同,整合和完善区域的功能,提升区域竞争力。 省域层面处在我国区域空间的中间层面,具有承 上启下的作用,深化研究并科学制定省域空间的 规划结构,是省域城乡总体规划的重点规划内容。
2 建省之初的区域发展形势、构想和空 间布局
建国以后,海南长期被作为战略前沿,区域 发展受到许多制约,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发展相对滞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 把加快开发海南岛的问题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 程,海南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区 域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农业、工业、贸易连续 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旅游业开始起步,并建设 了一大批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项目。
对海南战略发展和区域布局的研究工作也相 继开展。1988 年中日两国政府技术协作项目《海 南岛地区综合开发计划》编制完成;同年,完成 了《海南经济发展战略报告》。经过对当时海南所 处形势的分析,制定了海南发展外向型经济,“工 业与农业、贸易、旅游并举”,“以工业为主导,进 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成长和起飞”的总体战 略,对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框架和格局提出“以建 立各区段具有不同功能的环岛产业带为主干,沿 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五个 经济区域”(图 2)。
【中图分类号】T U 9 8 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吴建川,男,海口市规划局 局长,高级规划师、国家注 册规划师。 郝书文,男,海南省建设厅 城乡规划处副处长,高级
1.2 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解放前,海南岛开发历史大体划分为 3 个阶 【收稿日期】2 0 0 7 - 0 1 - 2 1
坚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把保护海南的 生态环境作为区域发展的第一战略,其他区域战 略都应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战略。这是从海南区域 发展的历史教训中得出的代价高昂的经验之一。 经过多年的实践,海南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是海 南最大的资本、最大的生产力、最大的竞争力。 1998 年,海南省明确提出“生态省”的建设目标, 并制定了“生态省”建设纲要,把对于区域可持 续发展的判断和认识深化成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 和行动纲领。
吴建川 郝书文 海南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和理想结构
1 海南区域发展的历史演变
1.1 区域人口的变化
公元前 1 1 0 年海南归入汉朝中央政府管辖
时,全岛人口为 2.3 万户(《后汉书·贾捐之专》),
约合 12 万人,人口稀少。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之中,
不断有从大陆向海南岛的人口迁徙。宋元之交,
明清之际,由于中原的不稳定,为躲避战乱纷争
1980 年代后期,中央在促进海南区域整体协 调发展方面做出了几项重要决策。一是海南建省 办经济特区;二是行政区划调整,全岛各市县统 一归海南省政府管辖;三是实行省直接领导市、 县的两级地方管理体制;四是中央和广东省在海 南的企业、事业单位,原则上都下放给海南省,结 束了区域发展条块分割局面。海南区域发展的机 制和政策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这是海南区域发展 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和崭新起点。
【关键词】区域规划;区域空间结构;海南
SPATIAL EVOLUTION AND IDEAL STRUCTURE OF HAINAN: FROM A REGIONAL VIEW WU Jianchuan; HAO Shuwen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view of spatial evolution of Haina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deal structure of the region combining with the regulation on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t presents to establish the harmonious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ystem at regional level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building harmonious human-land relationship. Considering the geographic feature and the strategic target of social development, it brings forwards “multi-ring” structure mode. KEYWORDS: regional planning;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Hainan
数据来源:1 9 8 6 年之前数据引自《海南省——历史、现状和未来》,许士杰主 编,商务印书馆,1 9 8 8 年第一版。1 9 8 6 年之后的数据引自《海南年鉴 2 0 0 6 》。
78
图 1 历史时期海南开发路线与 格局
Fig.1 Development route and pattern of Hainan in the history
际、具有海南特色的区域空间布局结构。
4 对海南区域发展理想空间结构的研究
就海南而言,如何确定区域发展理想的空间
结构必须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自然地理因
素。海南岛中间高四周地,由山地、丘陵、台地、
平原等组成,整个地形是从中部山体向外,由山
地、丘陵、平原顺序逐级递降,构成层状垂直分
布和环形水平分布带,具有环形层状地貌特征;
二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受自然地形地貌条件
的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要素也呈现圈层结
构的特点,如在人口密度上沿海周边地区人口密
度、城镇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要高于中
部地区,而且中部地区属于黎、苗民族地区,具
有比较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传统;三是区域的
3 对海南区域发展的重新审视和定位
在建省以后的近 10 年当中,海南的发展并没 有按照当初的预想顺利推进。在认真总结经验教 训的基础上,海南对区域发展重新进行了深入思 考。一是海南具有岛屿经济的显著特点,加快区域 经济发展就要尽快解决“三低一小”,即“工业化 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和 经济总量偏小”的问题,出路在于立足于自身优 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大的市场,壮大优势产业, 发展特色经济;二是海南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在 发展中必须注重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 住海南的“金饭碗”,注重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结 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和统一,避免大起大落。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07 年 第 31 卷 第 3 期 VOL.31 NO.3 MAR.2007
海南城乡 总体规划 专版
Urban-Rural Master Planning of Hainan
表 1 海南岛每增加百万人口所需时间 Tab.1 Time of each one million population growth in Hainan
【文章编号】1 0 0 2 - 1 3 2 9 (2007)03-0077-04
往新加坡和暹罗(今泰国)的人口每年就达 2.7 万。
1953 年全省人口为 253.66 万,1958 年达到 302.79 万,此后平均不到 10 年海南人口就增加 100 万(表 1)。这期间一个显著特征是经历了多 次较大规模人口迁入,如因农垦橡胶种植需要迁 入人口 30 万,知识青年下乡迁入 30 万,人口自 发迁入的数量也接近 30 万。
城镇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集 中体现。汉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 初设珠崖、儋耳两郡,郡治位于琼北 和琼西北地区。唐代置琼州,到宋开 宝五年(公元 972 年),迁于府城镇, 此后府城便长期作为海南的主要中心 城镇,同期或稍后,文城、崖城、临 城等城镇相继形成。以后,在海南岛 的东南部和西部,相继出现了嘉积、 万城、定城、陵水、八所等城镇。进 入近代,在府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 口,拥有全岛对外联系的重要港口, 随着对外联系的加强和贸易的发展, 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解放后,为了
加快中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山区的发 展,推进了通什、营根、牙叉、抱由、保城、屯 城等 6 个中部城镇的建设。从而形成了全岛城镇 分布的基本框架(图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