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写作指导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的总和。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对于学生来说,写好民俗文化作文不仅能够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那么,如何写好民俗文化作文呢?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指导。
一、积累素材要写好民俗文化作文,首先要有丰富的素材积累。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多了解、多体验民俗文化。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杂志等,获取关于民俗文化的知识。
比如,《民俗学概论》《中国民俗文化》等书籍,能够让我们系统地了解民俗文化的概念、分类、特点等。
还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民俗馆、文化遗址等,亲身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参观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各种民俗展品,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用途等,并做好记录。
此外,与长辈交流也是积累民俗文化素材的好方法。
长辈们往往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民俗知识,他们的讲述能够让我们更加生动地了解过去的民俗风情。
二、确定主题在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之后,接下来要确定作文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决定了文章的内容和方向。
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民俗事项作为主题,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或者剪纸、刺绣、皮影戏等民间艺术。
也可以从民俗文化的某个方面入手,如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建筑等。
在确定主题时,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熟悉程度,选择一个自己能够深入挖掘和阐述的主题,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有特色的作文。
三、构思框架确定了主题之后,就要开始构思文章的框架。
一个清晰合理的框架能够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在构思框架时,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开头引出主题,中间从不同方面详细阐述民俗文化的特点、内涵、价值等,结尾总结升华,表达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决心。
如果是写某个具体的民俗事项,比如春节,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从春节前的准备、春节期间的活动、春节后的余韵等方面来组织文章。
《家乡的习俗》写作指导
《家乡的习俗》写作指导一、明确写什么“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以“家乡的风俗”为话题来写一篇作文。
想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对习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知。
习俗是一个地区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禁忌的总称。
包括有:衣、食、住、行、娱乐、社交、婚嫁、丧葬、宗教、岁时及艺术等。
这样看来,咱们可以写的范围就非常广了,爱吃的写美食,爱玩的写娱乐,善观察的可以像老舍一样拉长时间线写人们的从穿衣到串门的讲究……春节拜年、放炮、吃团圆饭、元宵节看华灯,二月二龙抬头,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登高……这都是我们可以提笔写的民间习俗。
二、清楚怎样写1.可以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写成说明文。
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
2.写自己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可以写成记叙文。
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感受。
温馨提示:写作文先不要急于下笔,可以先在心里构思一下如何开头、正文写什么内容,怎样结尾列,做到胸有成竹,才能笔下不乱。
三、如何写好1.写出精彩开头引用诗句开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听着窗外隆隆的鞭炮声,看着门上新帖的喜庆的年画,闻着妈妈锅里饺子的香味,春节的气息扑面而来。
(所选主题:介绍一种习俗)开门见山开头:今天,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清明节来了,这个古老的节日有一个古老的习俗——扫墓。
今年的春游活动,学校组织我们来到了南充市烈士陵园进行扫墓,并向革命烈士献花,寄托我们的哀思。
修辞法开头:设问开头。
你若问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就是——元宵节。
环境渲染开头:月光皎皎,一地的清辉洒向人间。
秋风凉凉,空气中弥漫着月饼的甜香,千家万户的灯火闪烁着,在欢声笑语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寄托。
在写作民俗文化相关的作文时,如何准确、生动地展现其魅力,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掌握的。
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指导。
一、深入了解民俗文化要写好民俗文化作文,首先得对所要描写的民俗有深入的了解。
这包括它的起源、发展、形式、内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变迁。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观看纪录片,或者亲自参与民俗活动来获取信息。
比如,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了解春节的由来,知道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习俗的意义,才能在写作时将其生动地呈现出来。
二、确定写作主题和角度在了解了民俗文化之后,要确定一个明确的写作主题和角度。
是要描写一种民俗的具体形式和过程,还是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是要讲述民俗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困境,还是分享自己参与民俗活动的亲身经历?比如,以“端午节的粽子文化”为主题,可以从粽子的制作过程、不同地区粽子的特色、粽子所蕴含的家庭情感等角度来展开写作。
三、精心构思文章结构一个好的结构能让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在写民俗文化作文时,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开头部分,通过引入话题,如讲述一个与民俗相关的小故事,或者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要详细地描述民俗的各个方面。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来组织内容。
比如,写“庙会”这一民俗,可以先介绍庙会的历史背景,然后依次描述庙会上的各种表演、小吃、手工艺品等。
结尾部分,要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升华,可以表达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呼吁。
四、运用丰富的描写手法为了让民俗文化更加生动形象,需要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在描写民俗活动的场景时,可以使用场面描写,如“舞龙舞狮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来,锣鼓声震耳欲聋,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在介绍民俗物品时,可以使用细节描写,如“那一个个精美的剪纸,线条流畅,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六下第一单元写作指导:家乡的风俗
六下第一单元写作指导:家乡的风俗1.明确要求:(1)感受祖国民族文化习俗的魅力,尊重并热爱家乡的民风民俗。
(2)创设交际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感受和吸收习俗文化的智慧和营养。
(3)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4)通过阅读习作例文和学生交换习作,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文的长处,将所学的作文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同时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方法点拨:(1)审清题材:“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査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
(说明文或记事作文)(2)审清内容: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3)审清重点:通过介绍风俗习惯时,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赞美,感受家乡独特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3.思路引导:以习作《正月十五闹花灯》为例来说明:以习作《赛龙舟》为例来说明:【范文点评一】范文展示元宵舞龙灯家乡的元宵节,最有特色的风俗活动就是舞龙灯。
那时,村庄灯火通明,宛如白昼,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听村里的长辈说,舞龙灯这风俗可大有来头呢!传说有一个村庄盛产荷花,村里有个小孩因缘际会变成了一条龙,之后盘旋上天,一直庇佑着村子。
人们为了感谢他让村子风调雨顺,便采了九百九十九片荷花瓣,缝成一条“百叶龙”来纪念他。
每年过节,村民都舞起龙灯,以求消灾辟邪,平平安安。
元宵节到了,舞龙灯也如期而至。
龙灯平日都放在庙中,待到喜庆节日才会请出来。
活动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这时,鞭炮的爆炸声,人们的喧哗声,锣鼓的敲打声……一声接一声地钻进耳朵里,又似一阵阵闷雷炸响。
在我的脑海里,一幅盛大的节日风俗图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我在家门口伫立,翘首以盼,等待舞龙灯的队伍从门前经过。
民俗文化写作指导
民俗文化写作指导中国有着传统的民俗文化,有的热烈,有的醇朴,有的温馨,有的伤感。
但它们却是中华民族的一道道大餐,滋养着中华大地每一寸土地上的人们。
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的民俗?或与之相关的民俗故事?请以“家乡的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来介绍或表现家乡的民俗特色。
要求:内容翔实,有真情感,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对于表现家乡风俗文化的作文,可写的内容很多,恐怕一时无从下笔。
若我们把它定为一点,再由这一点生发开来,就会使写作思路大开。
写作就会左右逢源,妙笔生花。
一般风俗文化常在节日或重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再从中选取对你影响或你印象深刻的一种作为写作对象,这就是“点”。
例如家乡的一种特色小吃,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名称来历、制作过程、在生活中有什么特殊意义、你对这一小吃的情感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过去和现在有何变化等。
这样我们便可以由点及面来构思文章了。
从它的名称、来历角度来构思,可以写出一篇优秀的传说故事,再加你丰富的想象,文章就会更加美丽生动;从它的制作过程角度构思,可以写出一篇语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的说明文章。
可要把制作的材料选取,制作过程和制作出来的形状和特点要写清楚。
从在生活中有什么特殊意义角度构思,假若它有什么象征意义,可以由此来展示出你家乡的风俗文化。
从你与这一小吃的情感角度构,可以写由这一小吃而表现出的亲情故事,特殊的情境中一段感人的事情,从中受到教育或影响;从它在人们生活中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构思,可以写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们观念的变化,通过对比来写更能表现中心主题。
当然,也可综合上面所有的内容进行构思成文,但要注意有详略,有所侧重。
由点及面构思法,就是先确定写作对象,然后再由此进行联想,形成一个与写作对象相关的一系列内容,使写作的思路放开。
佳作示例一家乡的“玩意儿”孙子斌每年到元宵节,我们家乡没有花灯可赏,更没有灯谜可猜,有的是热闹、火爆的“玩意儿”。
“玩意儿”是大人们的说法,其实是跑旱船、踩高跷和跑纸马的总称。
关于民俗风情的写作指导
关于民俗风情的写作指导文题亮相家乡的以“家乡”为话题,可以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也可以写家乡的人、事、景,只要写出你心中的家乡的美来即可。
文体可以是记叙文、也可是说明文。
写作方向一通过对特殊意义日子的习俗介绍,表达人们固有的美好的愿望、民族精神。
民俗文化是学生了解生活、体察社会、丰富人文情怀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课程资源。
“每个民俗都传承着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每一个民俗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
”在传统节日、纪念日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瑰丽多彩,更可见其中所联系着各种情感纽带。
比如《社戏》就是通过介绍江南特有的年规戏来表现江南美丽的风景,民风的纯朴,农村孩子们的聪明能干的办事能力,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
比如《端午日》表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民风淳朴,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美的人性。
例给姐姐装喜被表姐明天要出嫁了。
苏南的风俗要表姐的姑姑姑父——我的爸爸妈妈去装新喜被。
这个习俗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不管它了,我要看看喜被是怎么装的。
双休日,我也就跟着爸爸妈妈去了舅舅家。
舅妈把所有的要装进被子里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就等着我爸爸妈妈来装被子。
被子颜色按照民族传统——大红和大绿,龙凤呈祥的缎面。
棉胎是表姐夫的父亲自己种的棉花弹成,特意从河南老家带来的。
这被子都是父母的心啊!爸爸妈妈把棉胎装进了被套。
我说:“就这么简单?”舅妈说:“还要装东西呢。
你马上就知道了。
”舅妈数了八样东西,说被子里要装八种东西。
什么瓜子、花生、枣子、核桃、鸡蛋、糖果、粘糕等。
“为什么要装这些东西呢?”我问妈妈。
妈妈说:“花生过去代表生了儿子又生女儿,花着生;瓜子、枣子、鸡蛋就是早得贵子。
糕代表步步高升,糖果代表生活甜蜜”,妈妈也有不知道的。
但舅妈并没有让爸爸妈妈把这些东西直接放进被套里,她说她改革一下,而是让爸爸妈妈先把两床被子相对的叠在一起,她把东西放在一个红袋子里,把这个装有八样东西的红袋子塞在叠好的被子中间,然后用红带子把枕头和被子一起捆好。
初中民俗作文指导教案
初中民俗作文指导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民俗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分析民俗文化在写作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3. 进行民俗作文的写作实践和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体验,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
二、讲解民俗文化在写作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民俗文化在写作中的作用,如丰富写作内容、增强文化底蕴等。
2. 教师讲解民俗文化在写作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如如何选择民俗素材、如何表达民俗风情等。
3. 学生通过举例分析,理解并掌握民俗文化在写作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三、民俗作文的写作实践和指导(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民俗主题,如“家乡的庙会”,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2.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文草稿,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写作中的疑问。
3.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选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和讲评,指出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感悟,交流写作经验。
3. 教师给出拓展任务,如“调查并撰写一篇关于本地区民俗文化的短文”,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和探索。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作文的质量,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 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民俗文化资料。
2. 作文评价标准和方法。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民俗文化,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习作指导:民风民俗
习作指导:民风民俗习作二民风民俗教学设计一、激发习作兴趣1、同学们,在刚结束的口语交际课上,你们有哪些感受呢?【生】2、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56个民族在和谐相处的同时,各民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非常,有的让我们感到趣味横生,还有的让我们赞叹不已……我们了解到的一切,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旷荡我们的视野!正所谓:走笔龙蛇行到处,于无声处吐心声!这节课,就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来写一写自己心中,最想要介绍给大家的民风民俗,以惠在座各位的顾慕之思,大家觉得如何?【生:好。
】【板书;民风民俗】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1、同学们,要进行习作,按照惯例,我们应当先知道什么?【生;习作要求】2、对,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8页的内容,想一想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可以一边读一遍归纳,开始。
3、师:谁愿意来说说对于本次作文的要求,你读懂了什么?4、生汇报,师随机板书:【一】内容:节日习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特色服饰:藏族,苗族,满族……饮食:地方小吃,茶文化……民居:吊脚楼、四合院、蒙古包……新颖独特的工艺品:剪纸、泥人、紫砂壶、蜡染、刺绣……师:那么大家认为本次习作要求中的重点是什么呢?【二】习作重点:抓住特点,表达清楚内容具体,详略得当5、师:同学们本次习作要求我们现在弄清楚了,现在,老师很好奇,想知道,你们会写哪方面的内容呢,想拟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你们愿意告诉我么?【生】6、同学们的想写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真是值得期待,那同学们你们要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具体、写清楚,突出地方特色,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谁愿意先来抛砖引玉,为大家拓开思路?【用学过的描写方法,写的时候有一定顺序,有侧重有详有略。
】7、生汇报,师追问:这些方法你是在哪篇课文中学到的?然后随着不同的汇报一起回顾。
【课件跟上】8、师:同学们,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当以致用也!你们懂得借鉴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激活创作的灵感,完善自己的习作,这让老师真的为你们感到高兴!孩子们,快乐需要分享,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这种愉悦感,通过说一说的方式传递给你们小组的同学,说之前想一想自己的作文具体怎么写才能更加丰盈,更加鲜活,想好了再说,互相提提意见,之后再说给在座的老师同学们听,好吗?9、指名汇报,到前面。
民俗作文写法教学设计
民俗作文写法教学设计《民俗作文写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俗的概念和特点,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 指导学生掌握民俗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包括选材、立意、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3. 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收集民俗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指导学生如何清晰地组织文章结构,突出民俗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2. 难点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
指导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民俗场景,展现民俗魅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俗的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自己熟悉的民俗,交流感受和想法。
3. 示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民俗作文范例,让学生学习借鉴其写作技巧。
4. 实践写作法:让学生进行实际写作,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 播放一段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视频,如舞龙舞狮、赛龙舟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活动吗?在你们的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有趣的民俗?”(二)知识讲解(10 分钟)1. 介绍民俗的概念:民俗是民间风俗的简称,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 讲解民俗的特点:地域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俗。
传承性:民俗经过世代相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多样性:民俗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节日习俗、婚丧嫁娶习俗、饮食习俗等。
3. 强调民俗作文的写作要点:突出民俗的特色:详细描述民俗的形式、内容和独特之处。
融入个人感受:表达自己对民俗的喜爱、尊重或思考。
体现文化内涵:揭示民俗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讨论交流(10 分钟)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熟悉的民俗,如春节的拜年、元宵节的花灯、端午节的粽子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民俗的了解和感受,以及在参与过程中的有趣经历。
(四)示例分析(10 分钟)1. 展示一篇优秀的民俗作文范例,如《家乡的春节》。
民俗风情类作文教案初中
民俗风情类作文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来描绘民俗风情的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培养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对民俗风情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描绘和具体的细节来展现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民俗风情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
教学准备:1. 收集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准备作文评改的标准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民俗风情的概念,引导学生对民俗风情产生兴趣。
2. 展示一些民俗风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民俗风情的多样性。
二、讲解民俗风情(10分钟)1. 讲解民俗风情的来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民俗风情的历史背景。
2. 分析民俗风情的特点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民俗风情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三、作文写作指导(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自己身边的民俗风情,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2. 教授作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3. 鼓励学生运用生动的描绘和具体的细节来展现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
四、作文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和身边的民俗风情进行作文练习。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五、作文评改和展示(10分钟)1.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2. 选取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作文写作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继续努力。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民俗风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民俗风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深入了解民俗风情的内涵和特点。
初中故乡的民俗文化写作技巧
初中故乡的民俗文化写作技巧
写作关于初中故乡的民俗文化时,你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写作技巧:
1.深入了解:首先,你需要深入了解你的故乡的民俗文化。
这可能包括当地的节日、庆典、传统手工艺、食物、服饰、信仰等。
与当地居民交流,参加当地的活动,甚至阅读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都是获取这些信息的好方法。
2.选择主题:从你的故乡的民俗文化中挑选出一个或多个你感兴趣或者认为特别有意义的主题。
这些主题可以是节日庆典、传统手工艺、食物、信仰等。
3.描绘细节:为了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的故乡的民俗文化,你需要描绘出详细的场景和细节。
例如,你可以描述节日庆典的热闹氛围,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或者当地食物的独特口感和风味。
4.讲述故事:你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故事来丰富你的文章。
这些故事可以是你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你从当地居民那里听到的。
故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民俗文化。
5.表达感情:在文章中表达你对故乡民俗文化的热爱和感慨。
你可以描述你参加庆典时的激动心情,或者你对传统手工艺的独特感受。
6.适当比较: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将你的故乡的民俗文化与其他地方的进行比较,以突出其独特之处。
7.语言生动: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你的故乡的民俗文化。
你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你的故乡的魅力。
8.结尾总结: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你可以总结你的写作目的,以及你对故乡民俗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初中民俗作文指导教案
初中民俗作文指导教案教案标题:初中民俗作文指导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民俗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撰写民俗作文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于民俗作文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民俗作文示范材料。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民俗作文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其与其他作文类型的区别。
2.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民俗相关的话题,如传统节日、习俗等。
步骤二:分析1. 教师展示一篇民俗作文示范,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其结构和特点。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民俗作文的写作要点,如主题选择、观点表达、描写细节等。
步骤三:实践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民俗作文题目,进行个人或小组写作。
2. 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多用形象化的语言和具体的描写。
3. 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和修改,以提高作文质量。
步骤四:分享和评价1. 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进行展示和分享,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
2. 教师和同学们对作文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改进。
步骤五: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撰写民俗作文的要点和技巧。
2. 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感悟。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民俗主题进行作文创作,如婚礼习俗、传统美食等。
2. 学生可以通过调查、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某个特定民俗,并撰写相关作文。
教学评价:1. 学生的作文质量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对于民俗作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堂互动和讨论中的参与度。
教案扩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民俗作文的创新,鼓励他们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具个性和独特性的作品。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民俗作文的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独特标识,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智慧、价值观念和情感寄托。
写好民俗文化作文,不仅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锻炼我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民俗文化作文写作的指导。
一、审题立意在写作民俗文化作文之前,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写作重点。
例如,如果题目是“介绍家乡的一种民俗”,那么重点就应该放在对这种民俗的详细介绍上;如果题目是“谈谈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需要从传承和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和阐述。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要让立意新颖、深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挖掘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比如,春节贴春联不仅是一种形式,更蕴含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望。
2、思考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传统的手工艺在当代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下,如何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3、探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如何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二、素材收集丰富的素材是写好民俗文化作文的基础。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收集素材:1、实地观察和体验。
亲自参与民俗活动,如庙会、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感受现场的氛围,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采访长辈和当地的民俗专家。
他们往往对本地的民俗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和记忆,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取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3、查阅书籍、报刊、杂志和网络资料。
了解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地域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要注意素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要做好记录和整理,以便在写作时能够方便地运用。
三、结构安排一篇好的民俗文化作文,结构要清晰合理,层次分明。
常见的结构有以下几种:1、总分总结构开头总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或引出要介绍的民俗,中间详细介绍民俗的特点、形式、内涵等,结尾总结全文,强调民俗文化的价值或对未来的展望。
例如,写“端午节的习俗”,开头可以先介绍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间分别介绍端午节的由来、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结尾总结端午节在传承民族精神、凝聚民族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初中民俗作文指导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描述民俗活动。
教学重点:1. 民俗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2. 民俗活动场景的描写。
3. 民俗活动情感的抒发。
教学难点:1. 民俗活动场景的生动描绘。
2. 民俗活动情感的真挚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民俗文化的图片、视频、故事等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收集家乡或身边民俗活动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民俗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民俗文化。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民俗文化吗?它有哪些特点?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民俗文化是民间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历史悠久、地域特色、群众性等特点。
二、讲解写作要点1. 民俗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教师讲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分类、特点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俗文化。
2. 民俗活动场景的描写:-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描写民俗活动的场景,如人物、环境、气氛等。
-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民俗活动,记录下细节。
3. 民俗活动情感的抒发:- 教师讲解如何表达自己对民俗活动的情感,如喜悦、热爱、怀念等。
-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抒发对民俗活动的真挚情感。
三、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熟悉的民俗活动进行写作。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交流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教师挑选优秀作文进行点评,鼓励学生。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次作文课的收获,强调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关注民俗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
课后作业:1. 收集家乡或身边其他民俗活动的资料,为下次作文做准备。
2. 课后阅读有关民俗文化的书籍,拓展知识面。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挚情感。
民风作文之写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作文指导
写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作文指导【篇一: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话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节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古代早已有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元日》就是王安石描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
在传统节日中,无论是春节、中秋,还是清明、端午;在传统习俗中,无论是贴窗花,写春联,还是赛龙舟、猜灯谜,无不显示了其辉煌悠久的历史文明。
了解这些民俗民风,便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及其艺术魅力,从而激发爱国热情。
请以“民俗魅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选一种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2.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内容积极健康,主题深刻丰富。
3.600字以上。
[写作点拔](一)话题理解: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独特的节日习惯,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傣族泼水节,西藏的雪顿节等。
在这些节日中,汉族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插艾叶、赛龙舟、帖春联与倒福、舞龙灯、赏月等习俗,又有许多显示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间风俗,如新疆维吾尔族有最富民族特色的顶碗舞、盘子舞、手鼓舞等,以及婚丧嫁娶时的抓饭习俗;广州的凉茶、迎春花市习惯,等等。
在这些民俗民风中,无不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民俗魅力。
(二)写法提示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中国民俗民风可谓是形式多样,五彩斑斓,极其广泛、丰富,写作时可以选取某一个方面进行提炼写作。
话题里提示,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在节日中的风俗习惯或饮食文化,选取自己认为最熟透的一个题材进行写作。
无论哪一种题材,都必须深入挖掘这种民俗习惯的艺术魅力与强大的生命力。
2.我们可以从众多的民俗民风中选择一个极小的细节方面来写,在一次春联的张贴中,一次花灯的制作中,一次龙舟的竞赛中,从这些细小的事件里反应出中国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与辉煌的艺术魅力。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民俗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先辈们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写好民俗文化作文,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还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民俗文化作文的写作指导。
一、明确写作目的在动笔之前,要先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
是想介绍一种民俗文化,让读者对其有初步的了解?还是想探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引发读者的思考?又或者是通过讲述自己与民俗文化的故事,表达对它的热爱之情?明确目的后,写作才能更有针对性。
比如,如果你的目的是介绍一种民俗文化,那么就要详细描述它的形式、特点和意义;如果是探讨传承与发展,就要分析当前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如果是讲述个人故事,就要注重情感的抒发和细节的描写。
二、精心选择素材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如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传统技艺、饮食文化等等。
在选择素材时,要选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写得生动、具体。
以节日习俗为例,春节的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
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节日习俗,但每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可能不同。
可以选择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节日,详细描述其中的活动和氛围。
再比如民间艺术,剪纸、年画、皮影戏等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如果你对剪纸感兴趣,可以介绍剪纸的历史、制作过程以及不同地域剪纸的风格特点。
传统技艺方面,如陶瓷制作、木雕、竹编等,选择一项你亲身经历过或者深入了解过的技艺来写,讲述它的工艺流程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饮食文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北京烤鸭、天津麻花、重庆火锅等,不仅可以描述美食的味道和制作方法,还可以探讨其与当地文化的关系。
三、深入了解民俗文化选好素材后,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采访相关人士等方式,获取更丰富、准确的信息。
比如,如果你要写某个地区的传统建筑,除了了解其外观和结构特点,还要了解它的建造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蕴含的寓意。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智慧、价值观念和情感寄托。
写好民俗文化作文,不仅能够展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还能够提升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民俗文化作文写作的指导。
一、深入了解民俗文化在写作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民俗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这包括民俗的起源、发展、形式、内涵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观看纪录片、影视作品,或者亲自参与民俗活动等方式来积累素材。
例如,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我们要了解春节的由来,如传说中的年兽;还要知道春节的各种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等;更要思考这些习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如团圆、祈福、迎新等。
二、确定写作主题在对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要确定写作的主题。
主题可以是介绍一种具体的民俗,如端午节的赛龙舟;也可以是探讨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还可以是分析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
比如,如果我们选择写端午节的赛龙舟,那么就要围绕赛龙舟的起源、比赛形式、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它在当地的影响力等方面来展开。
如果我们探讨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就可以从民俗文化对个人成长、社会和谐、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来论述。
三、精心构思文章结构确定了主题之后,我们要精心构思文章的结构。
一般来说,民俗文化作文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开头部分,可以通过引用一句与民俗文化相关的名言警句,或者讲述一个与民俗有关的小故事来引出主题,吸引读者的兴趣。
中间部分,要根据主题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论述方式。
如果是介绍具体的民俗,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详细地描述民俗的各个方面。
如果是探讨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就要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结尾部分,要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升华,可以表达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决心,或者对民俗文化未来发展的展望。
家乡风俗写作指导
家乡风俗写作指导别样家乡,一样情——“家乡风俗”写作指导课教学目标:1、学会集中一点来细致抒写“家乡风俗”。
2、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体验故土乡情。
重点:学会细致抒写,表达对故乡的感情。
一、导入--节日风俗(2)同学们,大家好。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许多传统节日。
中国人过节也是非常讲究的,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悦耳的童谣把我们带入到了浓浓的节日的氛围中。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粗略的了解到中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风俗。
过春节要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等……这些经过长时间的积淀,逐渐形成的历代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传统和习俗就是风俗。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由于文化的差异、地域的不同,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有着天壤之别。
今天,我们就从家乡的节日风俗着手,来上一节“家乡节日风俗”的写作指导课。
(板书)二、品他乡风俗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两篇关于家乡风俗的习作:《家乡的春节习俗》《春节·添位》,看看自己喜欢哪篇文章,说说你的理由。
可以联系文章中的一些具体的语言和段落,来谈。
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这两篇文章中,总结出一些写作的方法呢?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感受,反映出民风民俗的情趣。
写民风民俗,要能让别人从中体会到生活情趣。
我们还要注意不能生搬硬套所查阅的资料,要将资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写进去,这样文章才有感染力,别人才爱读。
小结:写什么?选取家乡有代表性独特的风俗。
明确了写什么,最难的是把它写好。
大家看,该怎样写?细腻描写(可以结合具体段落读)板书:选材:独特描写:细腻同学们,民风民俗是时间积淀的产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寄托了老百姓美好的愿望和朴素的情感。
因此我们在写节日家乡风俗的时候,不能仅仅是介绍这种风俗、介绍它的起源、更要挖掘蕴含在节日起源和风俗中的美好愿望和情感。
三、说家乡风俗(5—8)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在品读、鉴赏了学长们所写的习作之后,我们来说一说自己家乡的有哪些节日风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风情写作指导
朱建荣
文题亮相家乡的
以“家乡”为话题,可以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土人
情,地理环境,也可以写家乡的人、事、景,只要写出你心
中的家乡的美来即可。
文体可以是记叙文、也可是说明文。
写作方向一
通过对特殊意义日子的习俗介绍,表达人们固有的美好
的愿望、民族精神。
民俗文化是学生了解生活、体察社会、丰富人文情怀和
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课程资源。
“每个民俗都传承着一个动
人的历史故事,每一个民俗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
的希望和祝愿。
”在传统节日、纪念日中,我们既可以感受
到民俗文化的瑰丽多彩,更可见其中所联系着各种情感纽
带。
比如《社戏》就是通过介绍江南特有的年规戏来表现江
南美丽的风景,民风的纯朴,农村孩子们的聪明能干的办事
能力,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
比如《端午日》表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民风淳朴,奋
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美的人性。
例
给姐姐装喜被
表姐明天要出嫁了。
苏南的风俗要表姐的姑姑姑父——我的爸爸妈妈去装新喜被。
这个习俗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不管它了,我要看看喜被是怎么装的。
双休日,我也就跟着爸爸妈妈去了舅舅家。
舅妈把所有的要装进被子里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就等着我爸爸妈妈来装被子。
被子颜色按照民族传统——大红和大绿,龙凤呈祥的缎面。
棉胎是表姐夫的父亲自己种的棉花弹成,特意从河南老家带来的。
这被子都是父母的心啊!爸爸妈妈把棉胎装进了被套。
我说:“就这么简单?”舅妈说:“还要装东西呢。
你马上就知道了。
”舅妈数了八样东西,说被子里要装八种东西。
什么瓜子、花生、枣子、核桃、鸡蛋、糖果、粘糕等。
“为什么要装这些东西呢?”我问妈妈。
妈妈说:“花生过去代表生了儿子又生女儿,花着生;瓜子、枣子、鸡蛋就是早得贵子。
糕代表步步高升,糖果代表生活甜蜜”,妈妈也有不知道的。
但舅妈并没有让爸爸妈妈把这些东西直接放进被套里,她说她改革一下,而是让爸爸妈妈先把两床被子相对的叠在一起,她把东西放在一个红袋子里,把这个装有八样东西的红袋子塞在叠好的被子中间,然后用红带子把枕头和被子一起捆好。
跟着被子一起的还有一杆秤。
是过去有秤
砣的那种长杆秤,用红布条缠着。
要用秤抬着被子,这个秤
表示称心如意。
是希望姐姐婚后的生活衬心如意啊。
还有一个子孙桶。
其实是过去装小便的园木桶,用红漆
漆得放亮。
子孙桶里也要装八样东西。
这都是过去陪嫁必须
要有的东西。
姐姐真正的陪嫁是一辆荣威轿车,还有新房的首付,同
这些比起来被子、秤算不了什么,但它代表着长辈们的美好
愿望。
所以装喜被这个习俗一直延续着。
点评本文是从装喜被这一活动来介绍家乡的婚礼习俗,
先交代习俗流传的区域。
再详细介绍此习俗的做法。
这个习
俗把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拉的更紧了,表达了长辈们的美好
愿望,温馨的亲情。
写作方向二
从同学们熟悉的家乡特有的饮食文化上表现家乡的民
俗民情,表现家乡的美好,表达民族固有的情结——眷恋家
乡,热爱家乡的传统美德。
这方面的内容丰富,如:腊八粥、家乡的玉米粥、端午节吃粽子、家乡的豆渣饭、做酱、腌菜
等等。
这种要把习俗的时间、形成缘由及饮食的做法交代清
楚。
例
三月三,吃菜粑
每年农历三月的个巳日,叫“上巳节”,又称“元巳节”,
因三月初三与之接近,后来就被固定在这一天。
据说它源于
上古时期对主管爱情、婚姻和生育的女神的祭祀活动,也说
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也称“鬼节”。
“三月不吃粑,蛇咬归人家。
”枞阳有三月三吃粑的习
俗。
“粑”与“巴”谐音,鬼节吃粑是为了“巴”住人的灵
魂,不让鬼勾走了。
所以这一晚家家户户都要吃粑,而且还
要等天完全黑透了才能点灯,大概是想人在暗处躲着,不让
鬼看见。
三月三的粑是很有讲究的,粑心是鲜嫩的野菜,田间地
头到处都是,垂手可得,如马兰、米曲、野蒜、蒿子。
将野
菜洗净后,放在开水锅里焯掉涩水与苦汁,再切碎捣烂拌进
麦面粉或细米粉,然后反复搓揉,使之互相融为一体,便将
其做成一个个扁圆形的饼粑。
这是早年生活艰难时的米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米粑更讲究。
那就是将野菜洗
净、晾干,与五花肉、豆腐干等一起切碎,放在锅内一起炒
熟,再加上一些佐料,以备做馅用。
粑皮是上等的米粉,因
是生粉,得经过锅里将粉炒熟,炒出香味来。
接下来就得揉
粉,将米粉加热水一起搓揉,揉至绵软如泥,将其捏成粑皮,旋成窝状,放入菜馅。
然后将其托在左手心,右手从窝状的
沿开始向中间收拢赶捏,让其缝合见不到馅为止。
再用两手
掌轻轻的压扁,做出来的形状四周圆滑,中间有馅的地方高
高的凸起。
制作米粑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将这些做好的粑放进
蒸笼里蒸熟,或是放在油锅里煎烤。
待到那些饼粑又香又软
时,或是香酥油黄之后,便可以食用了。
煎粑看似简单,得
掌握一下火候,在洗净的铁锅里浇上香油,上下四周都要浇
到,然后将粑一个挨一个地放在锅内煎。
待放满了粑,再向
四周撒一些水,使少量的水积蓄在锅底,再盖上锅盖,待水
烧干了粑也差不多熟了,再稍闷一分钟之后,打开锅盖,锅
内的粑香扑面而来,让人大开胃口。
据说,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小时候在麒麟老家时,就爱吃
菜心粑。
他常与见到的乡亲们念叨:我多么想尝尝家乡的菜
心粑啊,家乡的菜心粑真有味道。
点评通过对家乡菜心粑的介绍,表现了对菜粑的喜爱。
吃菜粑已成为一个传统,成为家乡的一个特色。
爱菜粑就是
爱家乡。
体现了热爱故乡的传统美德。
首段交代习俗的时间、形成缘由及别称。
次段引用俗语,交代吃粑习俗。
点题。
接着重点介绍粑的内容,从原料到制
作的过程,主要运用打比方、列数字、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最后,插写一笔,交代名人逸事,更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眷
念。
条理清晰,语言平实,娓娓道来,十分亲切,令人倍感
真实。
方向拓展: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各自延
续传承的独特的民俗,民风民俗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们
所知晓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上面只说了纪念日和饮食两方面
的风俗,还有诸如丧葬习俗,体现传统的孝道礼仪思想、;
建筑习俗,体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地理特征,体现大自
然的神功造化、变化无穷;语言习俗,体现各地文化发展的
不同层次;婚礼习俗体现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等等。
多
姿多彩的民俗风情都是我们写作的内容。
通过对民风民俗的
写作,我们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认识、继承和发扬,继而创新。
可以培养丰富的人文情怀,也能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