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最主要的区域经济问题和可行的解决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你是怎样理解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几种代表性观点?
2当前我国最主要的区域经济问题有哪些?你认为有哪些可行的解决途径?
3你是怎样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我国"十一五"规划内容纲要(草案)精神?
当前我国最主要的区域经济问题和可行的解决途径
当前中国的区域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六大方面: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区域摩擦问题、区域产业成长同构化问题、老工业基地不景气问题、区域性贫苦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接下来我就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具体介绍并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一、区域发展差异问题
学术界对区域差异研究的学者很多,在他们的研究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和不同研究方法,所以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结合本人近来的研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下几个结论基本可以概括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
1、在空间上,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差异和省际之间的差异都在扩大,从数值的比较上来看,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的总体趋势在扩大,1990年的基尼系数是0.279,而2004年达到了0.346,增长了24.3个百分点,东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与全国的趋势基本一致:从改革开放以来,锡尔系数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中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一直在扩大。
2、在时间序列上,1978年——2003年基尼系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从1990年开始,基尼系数一直递增,这说明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且按照国际警戒线的规定:基尼系数超过0.4就是极度不均衡的表现,2001年的数据已经达到了0.36,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有所缓和,但是未来的变化趋势难以测定(2002年上升—2003年下降—2004年下降)。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威廉姆逊在“倒U理论”中描述的那样:在经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时,区域经济差异不会很大,然而随着国家经济整体发展速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就会随之扩大,当国家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扩大趋势就会减缓,这说明,区域差异将存在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发生,就会有发展的不平衡存在,这个差异无法避免。如果这个差异超出了区域发展可承受的范围,那么,这个差异将会阻碍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根据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可以考察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是否符合承受力度的预警系统,具体做法:
1、选取预警指标。
(1)分别计算区域之间的人
均经济总量指标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和标准差,用它们来监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
(2)测算经济水平最高的区域与最低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的极差和极差比率,监测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
(3)计算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用来监测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
(4)辅助指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这是一个无法衡量的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
2、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
根据以上指标的测算,预测差异变化的趋势,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临界值设定在预测方案所显示的区域经济差异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实际达到的最高值之下为宜。
3、区域差异评价系统。
预警指标临界值设定以后,就可以对以后的指标进行具体的衡量,看其是否在临界值之下,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T=1-A/B
式中:
T:某个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距离其临界值的程度,T<1。
A: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
B:临界值。
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
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没有扩大,但需要关注。
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我们只需要关注其未来变化即可。
目前正在进行的“十一·五”规划研究已将区域差异和地区差距问题置于重要地位。以区域发展为支点的区域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战略和规划提到了日程。这些规划研究为经济研究的提出了新的问题,也将凸现了区域差异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如区域发展、区域专业化分工、区域竞争、区域合作、区域协调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重心的区域规划如何与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与全面建设小康和建设和谐社会对接协调起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从现实情况看,行政区划利益格局加剧了区际竞争,区际竞争一方面促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给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以外部冲击,为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存在区域产业雷同、重复布局等新问题。从笔者参与的部份区域发展规划研究看,各地区纷纷构建自己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产业园区和产业体系,但有着内在联系的区际产业联系是断裂的,形不成产业带、产业链和产业群。因此,从区域差异化这一命题出发,重新审视“十一·五规划”在促动区域合作和产业整合中的作用,将内在联系的区域发展“一体化”纳入规划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二、区域摩擦问题
从改革开放主要矛盾的表现形态的发展变化看,
这个特定阶段的主要矛盾特征是: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不平衡性呈激化趋势,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同样呈激化趋势。两个“不平衡性”在宏观经济领域的突出反映,就是使我国宏观经济结构表现出四重“二元”格局,即贫富地区二元化、国内外二元化、行政区与经济区二元化、城乡二元化,由此形成了四大战略性矛盾。四重“二元”格局在社会生产方面催生出“供给过剩”与“供给短缺”并存的新“二元”对立,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跃升。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困境,由改革开放第一阶段的数量性“一元”困境,即人民群众总体上温饱不足,转为第二阶段结构性“二元”困境。
(1)四大战略性矛盾日益凸显
1、贫富地区二元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沿海地区先行一步发展”和“三个地带梯度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先后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地带及上海浦东新区等沿海开放区,这些城市和地区依靠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政策扶持,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内陆与沿海、西部与东部发展差距拉大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凸显,到20世纪末,广袤的西部地区和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重工业最发达的东北地区逐渐沦为两大“萧条区域”。能否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难题。
2、行政区与经济区二元矛盾
进入新世纪,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参与多边贸易机制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区域主义的兴起成为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特征之一。区域主义对一个国家内部的要求是,实现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级调控主体和利益主体,不仅是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不仅担负着改善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的责任,又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和各种投融资活动,从而形成了以地方政府为核心、以其管辖的行政区为界限的“地方政府经济圈”,又可称为“行政区经济圈”。行政体制分割格局加上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导向,导致“社会生产”在行政区之间的布局存在同向竞争、市场分割等严重不合理状况,资源难以在经济区内实现优化配置。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确立,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政府变成了市场机制,国内区域间对于市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强烈,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突出制约因素。
行政区经济与市场
化经济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级调控主体和利益主体,形成了以地方政府为核心、以其管辖的行政区划为界限的“行政区经济圈”,导致行政区之间市场分割状况,资源难以在经济区内实现优化配置。随着全面开放全面市场化机制的确立,行政区分割的资源配置方式已经让位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矛盾趋向激化,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未来五年改革部署中首次把以经济区发展为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首次提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意味着中国经济空间格局向区域化发展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3、城乡二元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管理上,对农村和城市实行以两大行政制度因素为核心的两种体制:一是户籍壁垒,城乡居民被严格分为非农业、农业两种户口;二是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社保、金融等方面享受完全不同的待遇。从而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城乡分割发展格局。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量农民被限制在农业上,农业人口比重高。到2000年,农业人口高达66.6%;二是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到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2万人,其中3/4分布在农村。城市、县镇和农村之间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是20∶9∶1,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为0.37∶0.55∶1;三是工农产品“剪刀差”使农民收入过低,贫困人口多。200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大致为6∶1;年人均纯收入不足825元的农村贫困人口高达9000万以上。
这种现状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性正突出显现:一是随着我国市场化建设的推进,高素质劳动力大量短缺,农业剩余劳动力处于新的供给高峰,由于受教育水平低,人力资源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城市的需要,低素质劳动力过剩,形成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与“供给短缺”并存的结构性不对称现象;二是农民进城就业后,二元社会管理体制延伸到城镇内部,进城的农民工与城镇户籍人口仍存在不平等的社会权利,农业人口难以实现转型;三是在我国越来越难以靠出口来拉动经济的新形势下,拉动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但有关数据显示,占我国人口近70%的农业人口,金融资产不到30%,购买力不到40%。农村居民购买力过低的直接后果是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无法启动,农村市场需求明显偏冷,直接造成国内需求不足,并影响到工业的快速发展。
4、中国区域能
源供需矛盾表现得仍然较突出
告预测:能源需求总量中占最大份额的都是中部地区。原煤需求量最大的是中部区域,其次为北部沿海区域,再次为东北区域。原油需求量最大的是东北区域,其次为东部沿海区域,再次为中部区域。天然气需求量最大的都是西南区域,其次为东北区域,再次为西北区域。
未来应积极推进各区域终端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应尽可能加速中部和西北区域终端能效的改进。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期间,仍应该控制人口增长,特别是严格控制中部人口增长。
(2)可行的解决途径
1、加速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
经济发展区域化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刻发展的新趋势。一个经济区域往往跨越多个行政区,随着区域整合趋势的日益加剧,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日益显现并趋向激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制约因素,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区的形成和壮大。对经济区域一体化进行宏观调控,加速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显得尤为迫切。
经济发展到了区域经济特定阶段,按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来组织和调控经济发展成为客观要求,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模式也应随之创新。现阶段,要实现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关键取决于国家自上而下的推动。国家亟待加强对区域一体化进行宏观调控,从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的角度,将国家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切换为“中央经济区”调控模式,建立区域管理体制,包括建立介于中央和地方之间专门的区域管理机构,建立以地区发展的法律体系为核心的区域政策体系,等等。
在中央的调控模式运行下,各行政区政府应自觉突破区划界限,加速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将经济区一体化作为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二是建立跨地区产业整合推进机制,制定统一的投资政策;三是建立区域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四是构筑区域共同市场体系,使劳动力、资本及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2、区域整合大势所趋,建立起七大“区域极”构筑经济版图
革开放以来,“先行一步”发展战略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力量。2000年我国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六大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随着对西部和东北这“两大萧条”区域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基本完成了“区域极”的战略规划部署。在我国经济版图上,将形成七大战略“区域极”,它们是:
长三角。包括上海和隶属江苏、浙江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只有不到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集中了近半数的全国经济发达县,聚集着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
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还有数千家巨人型企业。
珠三角。包括广东省境内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14个市县。随着2003年CEPA的签署,以广东、香港、澳门三个支点构成的“大珠三角”正加速形成。
京津唐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唐山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层”。
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的3个重点区域,是我国西部经济的三支“引擎”。
东北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值得指出的是,在未来的我国经济区域规划布局中,还必将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环台湾海峡经济圈。今年年初,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战略部署。规划中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大致是指台湾海峡西岸的以福建为核心区的台湾海峡海域与陆地。
三、区域产业成长同构化问题
(1)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产业同构化问题比较突出
长三角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业的有8个城市,有12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
依据2004年的数据,浙江、江苏、上海分别列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第1、3、4位,纺织服装出口总量约占全国的一半。
然而,硕果之下亦有残红。近年专家学者屡有预警:“长三角产业同构比例过高。”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苏浙、苏沪、浙沪之间产业同构比例分别达到了92%、86%、78%。很多学者认为同质竞争是区域经济融合的最大障碍。
同构之风并非只垂青纺织业一门,还涉及不少重头产业和热门产业。
长三角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产业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产业的有8个城市,有12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苏南的苏锡常三市排名前五位的产业几乎一致。各地长期区域发展形成的产业同构,它所形成的竞争导致了内部的相互消耗。
产业同构的趋势早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那时,上海曾经生产过彩电、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但最后依然无法在与长虹、海尔、小天鹅等企业的竞争中获胜。追究其原因:是上海同周边地区产业同构化严重。上海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必然竞争不过周边地区。
此外,产业结构的雷同也导致城市定位分工不明。长三角内部,很多城市都不约而同地把“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然而是否每个城市都具备这样的禀赋,“物流中心”是否拥有几条高速公路或者铁路便可担纲,尚值得再三斟酌。
不少经济学家指出,之所以形成这种产业同构现象,与行政区域间缺乏统一规划有着密切关系,长此以往,将失其优势,另外,由于“行政区经济”的牵
引,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也严重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
各级政府当前最关心的依旧是招商引资。这是长三角各个行政区经济工作的重心。在招商引资的激烈竞争中,直接导致行政区间的不协调发展。
(2)我经过调查和总结对如何解决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越来越同构化的问题提出一些的意见。
1、错位发展是关键
区域经济相融合中产业布局的一体化,要靠市场慢慢调整,来形成产业合理分工的局面
对于产业同构这样跨区域的问题,应该立足长三角整体的布局,把握全局。纵观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阵型,雁头上海深入东海,北翼江苏和南翼浙江齐举。上海头雁领飞,苏浙两翼紧跟的态势依然不变。为缓解甚至解决产业同构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规划长三角产业布局,实现错位发展是关键。
长三角各级地方政府均意识到错位发展的必要性,合作态势明显。在敏感的产业分工问题上,三地也开始了讨论。以期在市场推动下,政府利用行政助推,从而建立合理的产业布局。
共同从产业方面进行整合,加大推进力度。去年,长三角15个城市实现的6000亿元工业增加值中,上海占32.7%,江苏8市占46.7%,浙江6市占20.6%。在这样大的产出能力下,如果把各自的优势更好地组合起来,可以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发展具有国际规模的产业集聚区。
例如:上海在闸北区正式启动中心城区最大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上海放弃对低端制造业的争夺,改为主修高端生产、金融服务,为长三角世界级制造基地提供服务支持。这是长期以来,周边地区对上海的要求。
闸北区是上海老牌工业区,传统工业厂房众多。利用原有厂区和工业基础,引进相关产业的研发、采购、设计、创意中心,将实现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
这个总建筑面积达390万平方米的集聚区,只是上海即将打造的八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中的一个。
2、城市定位需明确
各个城市没有在区域经济中形成明确、合理的功能定位,才会形成产业同构竞争的局面
长三角的主要城市都围绕在上海周围,支撑着上海大都市圈的形成。然而同时,各城市间在产业方面的同构竞争也从未停止过。因此,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将是“十一·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要避免由产业同构造成的同质竞争,如果完全靠市场淘汰的大浪淘沙,所牺牲的成本太高;若完全依靠行政手段,又无法避免不良现象的产生。“各个城市没有在区域经济中形成明确、合理的功能定位,大家都是什么对地方经济有利就做什么,城市之间就是同构化竞争,因此才会形成产业同构竞争的局面。”
我认为,在长三
角区域规划中应当明确,长三角地区的利益主体是国家,各地在经济发展中碰到任何利益冲突,应该首先服从于国家利益。因此,可以把长三角城市群划分为上海、南京和杭州这三大重量级的次城市群。
对三大次城市群的设想,有助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上海城市群的内层是上海市域城市群包括19个区县。外层则可以考虑江苏省的苏、锡等市;南京城市群除了扬州、镇江等长三角的城市,还包括苏北和皖南的部分城市;杭州城市群则由环杭州湾沿岸城市组成,西至宁波。
当前国际制造业向长三角的转移已进入不断的在成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拉动长三角地区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将从制造业外资转向服务业外资。从这个意义上说,导致制造业结构雷同愈演愈烈的前提已经弱化了。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出台,长三角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将进一步明确,各地产业也将逐步实现差异化发展。区域产业同构化将会逐步弱化。
四、老工业基地不景气问题
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区域)的就业矛盾比其他非资源型城市突出。资源型城市就业呈现以下几大明显特征:
(1)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约低,而非资源型城市只有9个百分点,从第三季度劳动力市场的第三次产业用人需求来看,在全国上报的90城市劳动力市场中,10座资源型城市用人需求为55152人,占57.8%;其他80座城市的第三次产业用人需求为1713018人,所占比重为66.7%。两者相差近9个百分点。在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人员中,今年第三季度下岗人员占18%,比非资源型城市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同期下岗人员大约高出10个百分点。在对辽宁四个资源型城市的调查发现,当地第三产业发展缺乏活力,与居民的终端消费密切相关。而资源型城市比较的普遍状况是居民收入较低,终端消费需求乏。抚顺市资源开采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占失业总数的16%,资源开采业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仅矿区就有3.6万户,占总数的54%;本溪市资源开采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占失业总数的21%,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总户数达3.8万户。四个城市享受低保的人较多,有的已占市区人口四分之一。这种情况使城市的第三产业很难衍生,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
(2)由于资源型企业不景气,一般劳动力供给明显过剩,专业人才断层矛盾仍突出。在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一般劳动力过剩,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人员等一般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存在明显过剩,求人倍率分别为0.4和0.7;而具有一定技能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又供不应求,求人倍率为1.3和0.9。这种供需矛盾,反
映目前部分资源型城市劳动力素质结构问题较突出。从我们所调查的辽宁省四个资源城市来看,企业技术人员断层问题也比较严重。据统计,全国煤炭系统的大中专毕业生,去企业工作的不足5%。现在维持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仍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企业技术人员断层、人才后劲不足。
制定老工业基地特别就业对策,把环境修复当作新兴产业培育:
(一)把支持矿区生态恢复与扩大就业、再就业结合起来。目前由于资源型城市在采矿开发过程中,对城市的地形、地貌、植被和大气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地质环境破坏诱发的各类问题日渐突出,因此一些矿城的环境修复已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首要任务。国外在处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时十分重视矿城的环境修复。法国洛林地区,把煤炭转型同国土整治结合起来,列入整个地区规划,并为此专门成立国土整治部门,负责处理老矿区遗留下来的土地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企业关闭后,迅速抹掉老矿区的痕迹,对其进行重新包装,建居民区、娱乐中心、栽树种草等。今日的洛林已成为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区,同时大量增加了就业。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解决东北相当数量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要把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修复工作当作一个新兴产业来培育,把这个产业和矿工的就业和再就业结合起来,让矿工参与重建家园。围绕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要将矿区土地复垦和矿工从事第一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矿区土地复垦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探索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路子。此外,为了加快资源型城市环境修复,国家还可考虑以特别优惠政策让民间资本参与沉陷矿区改造,加快治理,为城市经济转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充分认识资源型城市比较优势,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 每个资源型枯竭城市都有比较优势,我们调查的抚顺、本溪就有发展煤炭旅游的独特资源,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抚顺是著名的煤都,也是清文化的发祥地;本溪有著名的水洞,这些都是两市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旅游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产业链较长,可以很快拉动就业,这在国外已有成功经验。譬如日本处理矿山枯竭问题时,就利用旅游业促进就业,有些矿山建成采煤博物馆。
(三)制定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特别支援政策,设立职业培训援助金。从目前的再就业政策来看,我们尚未区别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实际上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对的往往不仅是下岗失业人员的特殊问题,而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就业矛盾也相当突出。对很多家
庭来说,由于普遍就业不够充分、收入较低,因此解决年轻一代就业出路,提高整体收入水平的要求就更迫切。由于矿竭城衰,第三产业无从衍生,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仅仅侧重于服务业的扩大就业政策仍不够。而在培育小加工业方面,资源枯竭型城市则有促进就业的优势。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失业问题是个长期特殊的矛盾,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和对策来解决。可以考虑设立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援助特别基金、新增劳动力输出特别支援政策和职业培训援助金等,由此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力度。
五、区域性贫困问题
(1)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社会经济结构特征,表现为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总数的87%,这是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的必然产物。政府为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提供了稳定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之外,他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全由自己和老天爷决定。我国政府对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的强有力的控制,又使这种社会不平等得以长期地稳定存在。二是自然地理区域特征,表现为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地分布在若干个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主要是西南喀斯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黄土高原地区、西北荒漠化地区。我国现有80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中,有70%以上集中在592个贫困县中,这592个贫困县分布在中西部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库区。这些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基础设施极为缺乏,社会服务极为落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远离社会经济活动中心,不是具备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本条件。我国实施的人口控制政策导致的人口的非流动性,又使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日益严重。三是民族阶层群体特征,表现为我国的贫困人口往往是那些在社区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分配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阶层性贫困首先反映为贫困地区也有非贫困人口。实际上,贫困地区内同阶层人群之间的生活质量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另一方面,我国阶层性贫困问题突出地反映为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在80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了不恰当的比例,区域性贫困问题也是如此,绝大部分贫困地区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因此,我国的区域性贫困,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人口被强制性地束缚在艰难的生存状态之中。
(2)创造经济机会,开发人力资源,建立社会安全保障网络,推进制度创新是反贫困战略的主要内容
1、以绝对
贫困人口为对象的反贫困战略由四个相关联的部分组成:(1)为贫困人口提供经济机会,使他们仅有的经济资源--劳动力能够用于生产建设,从而使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劳动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2)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特别是初等教育、职业培训、初级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力素质,进而提高他们利用经济机会,竞争就业岗位能力;(3)为贫困人口建立社会安全保障网络,使那些因丧失劳动能力、因不可抗拒的自然或社会灾害而暂时地或永久地陷贫困状态中的人和基本需求得到保证;(4)在贫困地区深化社会改革,进行反贫困的领域的制度创新,为反贫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证。
2、开发经济资源,为贫困人口提供经济机会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
(2)开发自然资源,发展二、三产业
(3)输出劳务、转移人口
3、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贫困人口的竞争能力
(1)普及初等教育
(2)开展职业培训
(3)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4、建立社会安全保障网络
补贴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这类贫困人口的食品价格补贴、配给食品补贴、食品券补贴和补充性的赈济计划,社会安全保障网络的主要内容是提供老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保证残疾人的失去劳动力的贫困农户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工代赈是缓解周期性的宏观经济冲击、短期的自然灾害冲击的有效手段。它一方面为贫困人口提供短期就业和经济收入,一方面形成基础设施为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创造物质基础。
补贴计划、以工代赈的支持资金的来源都是财政拨款,社会安全保障网络的支持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因为它们属于社会服务项目,没有直接的经济收益,因而没有独立的还贷能力。
5、进行反贫困制度创新
反贫困制度创新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二是反贫困行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改革。
六、生态环境问题
(1)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与问题主要体现在:
1、环境污染严重2、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突出3、水资源严重短缺4、部分河流水生态系统失衡5、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6、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7、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森林生态能力减弱8、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堪忧,地质灾害仍然严重9、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2)如何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环境保护
1将环境保护融如经济建设,势必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2强化污染控制手段,全面实行污染物排总量控制
3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4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建立多元化环境保护投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