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教案

合集下载

《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教无类”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2. 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尊重教师,乐于助人的品质。

3.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有教无类》故事文本,了解故事背景、情节及寓意。

2. 语文知识:生字词学习,语法讲解,句型练习。

3. 写作训练:以“我的老师”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有教无类”的思想,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和句型。

2. 难点:正确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有教无类”的意义。

2. 互动法:提问回答,讨论交流,巩固知识点。

3. 实践法: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有教无类”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

2. 阅读课文《有教无类》,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故事寓意。

3. 学习生字词,讲解语法知识,进行句型练习。

4. 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对“有教无类”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

5. 写作训练:以“我的老师”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的积极性,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作文评估:评价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知识掌握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有教无类》,熟记生字词。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语法知识。

八、课程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班级演讲比赛,让学生围绕“有教无类”的主题发表演讲。

2. 邀请学校老师或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教育经验和感悟。

3. 开展教育公益活动,如支教、访问贫困地区学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有教无类》教案【教学参考】

《有教无类》教案【教学参考】

《有教无类》教案--【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有教无类”的含义,掌握相关教育概念。

(2)培养学生对各类教育的认知,提高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路径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教育类型及特点。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各类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学生对教育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有教无类”的含义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2)掌握各种教育类型的特点及适用对象。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路径。

(2)如何培养学生对各类教育的兴趣和认同。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教育类型及特点。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对教育的热情。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有教无类》教案及相关教学资料。

2. 课件:相关教育类型的案例及图片。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教育短片,引发学生对教育的思考。

(2)教师简要介绍“有教无类”的含义及意义。

2.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各类教育的案例,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类教育的特点及适用对象。

3.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适合自己的教育路径。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类教育的特点及适用对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激发对教育的热情。

5. 课后作业:(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教育路径,并简要说明理由。

(2)收集有关教育的资料,了解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教学拓展1. 相关知识:(1)介绍我国教育制度及各类教育的现状。

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
【 - 高中作文】
【篇一】有教无类教案论语六 《 有教无类》教案
论语六 《有教无类》教案
信丰中学高二语文组:王丽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
2、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
2、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B.何谓也
C.起予者商也
D.其斯之谓与
答案:C
解析:例句和C项都是判断句。A项,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B项和D项都是宾语前置。
二、课内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
小组代表讲解文段,翻译句子,点出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教师补充。
二、文中第9则和第10则引用了《诗经》中的语句,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分析:在这两则对话中,孔子对子贡和子张的反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对学习中的思考和联想的肯定。孔子和其弟子谈话中引入《诗经》中得这两句话,剥去了其表面上的显性的东西,深入其思想的深处。
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有教无类②予观雁荡诸峰……不类他山 ..
B.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C.①思而不学则殆 .
D.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②向隅而泣 .②农者殆则土地荒 .②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
答案:B
解析:A项,①类别;②类似。B项,①②两个词同义,意思都是“墙角”。C项,①危险;②通“怠”,懒惰。D项,①举出;②攻下,占领。

《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有教无类》教案年级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教无类”的含义,认识到教育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有教无类”的思考。

2. 讲解“有教无类”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教育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3. 分析“有教无类”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

4. 案例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如何做到“有教无类”。

5. 总结提升:强调“有教无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的公平性。

2. 讲解“有教无类”的含义:教师详细解释“有教无类”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教育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3. 分析“有教无类”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教师举例说明“有教无类”在生活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

4. 案例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如何做到“有教无类”,并分享自己的经历。

5. 总结提升:教师强调“有教无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三、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有教无类”的理解和感悟。

2. 情景模拟:教师设计一个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合作。

3.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有教无类”的感悟文章。

2. 设计一个以“有教无类”为主题的手抄报。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情景模拟表现: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活动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有教无类”的意义。

有教无类教案语言类大学

有教无类教案语言类大学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语言类大学有教无类教学实践指导手册》教学目标:1. 了解有教无类教学理念在语言类大学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3. 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有教无类教学理念;2. 跨文化交际能力;3. 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1. 有教无类教学理念在语言类大学中的应用;2.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有教无类教学理念;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有教无类教学理念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有教无类教学实践案例;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教学方法和效果;3. 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三、小组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文化调研;2. 各小组制作文化展示PPT,包括语言、风俗、历史等方面;3. 各小组进行文化展示,其他小组提问,展示小组回答。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

二、角色扮演1. 教师选取一个跨文化交际场景,如商务谈判、旅游交流等;2. 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3. 教师点评,指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优点和不足。

三、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一个与语言类大学有教无类教学实践相关的问题,如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3. 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有教无类教学理念在语言类大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教无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有教无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有教无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有教无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有教无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断增加,作为大学生,要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要有坚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技能与综合素质。

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之间尤其是身处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中的学生容易受到种种限制和不公正的对待,因此只有贯彻“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才能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因此,我们设计的《有教无类》教案,针对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材,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提高其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的意识,进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份教案主要包含三部分:预习、课后作业和课堂实践活动。

其中,预习主要包括:阅读教材、自学资料和讨论小组。

课堂实践活动则包括:个人批判和小组讨论、辩论和研究报告等。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三部分内容:预习:1. 阅读教材教材学习是本次教学中的基础。

在预习阶段,每个学生需要逐课逐章进行认真阅读,对于不懂的重点部分,应该主动向讲师请教,并及时做好笔记。

因此,本阶段建议设置一个小测验,以增强活动性和积极性。

2. 自学资料为了更好的素质教育,学生还需要准备一些关于公正、均等和教育公平的资料。

学生要在课前进行资料的研究和理解,并做好相关笔记。

3. 讨论小组本阶段的小组由学生自己组建,每个小组成员都应该主动参与、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意见。

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在线聊天互动,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探讨公正、均等和教育公平的含义。

在下一阶段的课堂实践中,小组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考,向其他小组抨击自己对于是否具有教育公平的观点。

课后作业:1. 思考问题经过上面的准备,学生需要识别重点,思考各种问题,完成思考题,并以固定格式提交答案。

有教无类教案模板小学

有教无类教案模板小学

年级:小学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教无类”的含义,了解其背后的教育理念。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有教无类”的含义。

2. 学习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1. 理解“有教无类”背后的教育理念。

2. 将“有教无类”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有教无类”的含义、背景、相关故事等。

2. 学生准备一本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PPT,介绍“有教无类”的含义、背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二、新课学习1. 教师讲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教育理念。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有教无类”的故事或例子。

3. 教师总结: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意味着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受到教育。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几个关于“有教无类”的情景,让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有教无类”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四、拓展延伸1. 学生阅读课外书,找出关于“有教无类”的例子,并在课堂上分享。

2. 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教育的权利。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有教无类”的含义和背后的教育理念。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有教无类”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这一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将“有教无类”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有教无类经典教案

有教无类经典教案

•【译文】子夏问道:‚美丽的笑容上面泛起一对酒窝, 漂亮的眼睛闪闪转动,未染色的丝绸变成了艳丽的衣裳, 这是说什么啊?‛孔子说:‚这是说绘画后于白色的底 子。‛子夏说:‚礼后于人的本性吗(就是说礼是施于 人的本性上面的吗)?‛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卜商啊! 从现在开始可以跟他讨论《诗三百》了。


【评析】 这个意思很清楚,子夏为什么还要问?显然, 他是要“举一反三”。于是孔子回答“绘事后素”。 绘事,就是画画;后素,就是“后于素”。也就是 说,画画,要先有白底子,然后才能画花纹。这就 已经是由此及彼,说开去了。谁知子夏竟大受启发, 高兴地问:“礼后乎?”什么叫“礼后乎”?就是 说,礼,也像绘画的花纹一样,要放在打底子的后 面吧?孔子一听,喜出望外地说:启发我的人就是 你呀(起予者商也),我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始可 与言诗已矣)!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在孔子 看来,礼乐也是要先打底子的。拿什么打底子?仁。 仁爱或者仁义,就是礼乐的底子。仁为礼乐之本, 当然要先仁义而后礼乐。这就叫“礼后”,或者说 “仁先礼后”。
听到了就去做吗?斯,则,就;诸,之乎
怎么能。 其,表反问。
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 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 也 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 问 迷惑、糊涂、不明白 斗胆问问。敢,谦辞,表示冒昧的请求别人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犹豫,退缩 使…前进 一人顶两人,超过别 敢
【评析】

学生问孔子答,这是论语中表现出的 孔子主要的教学方式,但是从文中我们可 以看出孔子的回答是很谨慎的,“未知, 焉得仁?”一方面,说明“仁”的标准是 很高的,第二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在弟 子的面前是不妄言的。
选文9

有教无类 教案

有教无类 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教案主题:有教无类教学目标:1. 了解“有教无类”这一教育理念的含义;2.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人群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3. 增强学生对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意识。

教学准备:1. PPT或者黑板、白板;2. 提前准备教材、图片等教学素材;3. 学生笔记本。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什么是“有教无类”?收集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平等教育的含义。

2. 讲解概念(10分钟)讲解“有教无类”的定义和含义。

解释平等教育的原则,即不论人的性别、种族、宗教、社会地位等因素,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3. 案例分享(20分钟)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历史上的著名平等教育运动、现实生活中的平等教育实践等,与学生分享。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的教育理念、实践方式以及取得的成就。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你们觉得平等教育的重要性在哪里?- 如果你们是老师,你们会如何践行“有教无类”这一理念?- 你们认为现实中还存在哪些不平等的教育情况?5. 小结(5分钟)请几组学生报告他们的讨论结果。

总结平等教育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包容他人,并倡导平等教育。

6. 作业(选择性)(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他们对平等教育的理解和看法。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和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教育现象,并提出改善措施。

2. 邀请专家或相关组织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平等教育的理念和实践。

3. 通过观看相关教育纪录片或读取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有关平等教育的案例和理论。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评价其对“有教无类”这一教育理念的理解程度。

2. 对学生的短文进行评阅,评价其对平等教育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风,理解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2.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论点,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据;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4.引导学生关注教育公平和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二、教学内容1.文章背景介绍2.文章主旨及论点3.文章结构分析4.教学方法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鲁迅要批评传统教育制度?传统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阅读与理解(20分钟)3.小组讨论(20分钟)4.全班讨论(20分钟)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后,全班共同讨论文章中的问题和观点。

学生可以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

5.总结与回顾(10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总结课堂讨论的重点和亮点,在回顾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四、课后作业1.写一篇读后感,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对鲁迅的文章进行评价;2.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措施,撰写一份关于教育公平和教育的研究报告;3.和家长或老师讨论文章中的问题,了解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对《有教无类》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的形式,学生积极参与,开展了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教育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有教无类教案幼儿园

有教无类教案幼儿园

有教无类教案幼儿园教案标题:有教无类教案-幼儿园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2.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3. 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包括认知、语言、运动、艺术等方面。

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及安排:一、主题:认识自己和朋友1. 活动1:自我介绍- 目标:帮助幼儿学会自我介绍,认识自己和他人。

- 活动安排:- 教师示范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爱好等。

- 学生轮流模仿教师的自我介绍。

- 学生之间互相介绍,分享自己的信息。

2. 活动2:朋友圈- 目标: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 活动安排:- 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领导者。

- 领导者带领小组成员完成各种团队活动,如拼图、搭积木等。

-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团队合作经验和成果。

二、主题:认识身边的事物1. 活动1:感官探索- 目标:通过感官体验认识身边的事物。

- 活动安排:- 设置感官体验区域,包括触摸、听觉、视觉等。

- 引导幼儿通过触摸、听声音、观察等方式来认识不同的事物。

- 让幼儿描述他们的感受和观察结果。

2. 活动2:动手创造- 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活动安排:- 提供各种材料,如纸张、颜料、粘土等。

- 引导幼儿使用这些材料进行自由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 鼓励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三、主题:认识自然和环境1. 活动1:植物观察- 目标:通过观察植物认识自然环境。

- 活动安排:- 带幼儿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观察植物。

- 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外观、生长过程等。

- 让幼儿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并绘制简单的植物图画。

2. 活动2:环境保护- 目标: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 活动安排:- 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向幼儿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有教无类教案【优秀4篇】

有教无类教案【优秀4篇】

有教无类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有教无类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教案名称:有教无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学习权利,不论性别、种族、能力、家庭背景等因素;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不歧视,不诋毁他人;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好任何事情;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5.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人权和平等教育的概念;2. 分析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例如性别不平等、种族不平等等;3. 讨论和探讨如何消除不平等现象,并列出具体行动措施;4.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不平等现象,设计并展示解决方案;5. 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鼓励他们相互支持和鼓励;6.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平等教育的宣传视频或海报。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人权和平等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学习权利。

可以通过举例子、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2. 主体教学:a. 分析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不平等现象进行分析。

例如,男女之间的工资差距、种族之间的就业机会差异等。

让学生探讨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并列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b.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不平等现象,设计并展示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展示给其他小组和整个班级来分享和交流。

c. 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鼓励他们相互支持和鼓励。

可以通过写日记、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平等现象,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

鼓励学生相互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有团队可以依靠。

d.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平等教育的宣传视频或海报。

可以通过分组或个人形式,让学生设计一个宣传视频或海报,用来传达平等教育的重要性和理念。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图像、文字、音乐等多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观点。

(完整版)《有教无类》教案.doc

(完整版)《有教无类》教案.doc

《有教无类》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教学难点: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

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解题:“无类”指什么?明确: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二、翻译选文,掌握重点词语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

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

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

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

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

《有教无类》精品课件教案

《有教无类》精品课件教案

课程安排
02
01
03
每周一次课程,每次课程2小时,共16次课程。 课程形式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课程考核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
02
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
01
知识点1
教育的定义与目的
02
知识点2
教育的历史发展
03
知识点3
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04
知识点4
教育评价与改革
难点解析
难点1
培养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培养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教育学基本理论
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教育学的 学科体系。
教育政策法规
介绍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内容、制定和实施等方 面的知识。
教育心理学
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心理发 展理论等。
教育评价与改革
介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当前我国 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难点2
难点3
难点4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不同教育阶段的目标与 任务
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关系
教育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案例分析
案例1
某地区的教育改革实践
案例2
某学校的教学特色与经验
案例3
某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方法
案例4
某学生的学习经历与成长
03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总结词:传授知识
详细描述:通过讲授、解释和阐述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有教无类》课件中的理 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作业反馈
期末反馈
在期末考试后,向学生反馈考试情况 ,指出学生在考试中的不足之处,并 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 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有教无类教案范文

有教无类教案范文

有教无类教案范文标题:无类别教案: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掌握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所需的条件。

3.能够描述植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4.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3.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的能力发展。

教学难点:1.描述植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2.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的能力发展。

教学准备:1.学生PPT。

2.教师叶片示意图PPT。

3.植物生长记录表格。

4.植物种子。

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植物生长与发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2.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条件是什么,并展示学生PPT,介绍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扩展:1.发放植物种子给每位学生,并引导学生观察种子外观并记录观察数据。

2.学生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在植物生长记录表格中记录种子的外观和观察数据。

3.学生将种子用湿纸巾包裹,并放置在暗处,等待植物发芽。

4.学生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包括时间和变化的描述。

总结:1.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并总结重要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条件是重要的。

拓展活动推荐:1.学生在家中进行自己的植物生长实验,在日记中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

2.学生对不同条件下的植物生长进行观察和比较,并记录观察结果。

评估方法:1.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学习能力。

2.检查学生的植物生长记录表格和种子观察数据。

教学延伸:。

高中语文《有教无类》教案

高中语文《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备课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2、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3、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2、难点: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

孔子辞世后,一些封建君王给孔子屡加尊谥,如鲁哀公的"尼父",汉元帝的"褒成宣尼公",唐太宗的"先圣",宋真宗的"至圣文宣王"等。

但最终固定下来并被普遍接受的,是明世宗的"至圣先师"。

旧时的学堂,大多悬挂孔子像,尊孔子为"万世师表"。

孔子作为教育家的至尊地位,即使在其反对派那里,也无法动摇。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孔子之前就有了。

但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是贵族的专利,即所谓"学在官府"。

直到孔子创办私学,才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格局。

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既来自其首创私学之功,更在于其"有教无类"(《卫灵公》)主张的提出和实践。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教学思想。

二、题意解读:“有教无类”中的“无类”指什么呢?贫富贵贱老幼智愚善恶国别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教育平民化三、疏通文意:1、译文参考《新思维》和《同步课堂》2、教师归纳:A、通假字①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迷惑②于吾言无所不说“说”通“悦”高兴B、重点字词①中人以上:上面(名词)②可以语上:高深的学问和道理(名词)③由也兼人:超过、胜过④弃而违之:离开、背离⑤不愤不启:郁结、不痛快⑥不悱不发:想说而说不出来,不知如何表达⑦贫而无谄:讨好、奉承别人⑧起予者商也:启发C、特殊句式①回也非助我者也(判断句)②其斯之谓与(宾语前置)③何谓也(宾语前置)④起予者商也(判断句)3、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悟四、感知领悟:1、初读感知【问题1】你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请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

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教案主题:有教无类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2. 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性别、宗教等差异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友善相处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案材料:1. 讲义或教材:包含"有教无类"相关教育理念和案例的材料。

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展示不同文化、性别、宗教等差异的场景和活动。

3. 小组活动材料:分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对"有教无类"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对"有教无类"的理解和认识。

2. 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文化、性别、宗教等差异对教育的影响。

活动二:探究1. 学生小组分组讨论,自由探究"有教无类"的相关案例和实践。

2.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共同讨论和分享。

活动三:认知与实践1. 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模拟和体验"有教无类"的情景。

2.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或实践活动,例如在小组内模拟友善并尊重不同文化、性别、宗教等差异的交往方式。

活动四:总结与反思1. 小组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和体会。

2. 全班共同总结"有教无类"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这一理念。

3. 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反思和承诺,以行动来实践"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的小结和反思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有教无类"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彼此评价和给予建设性的反馈。

《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有教无类”的含义;(2)让学生掌握有关“有教无类”的成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有教无类”的思想;(2)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有教无类”的原则处理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的意识;(2)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有教无类”的含义;(2)让学生掌握有关“有教无类”的成语和典故。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学会运用“有教无类”的原则处理问题;(2)让学生理解“有教无类”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有教无类”的背景和含义;(2)引导学生思考“有教无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探究“有教无类”的成语和典故;(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与“有教无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2)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有教无类”的思想。

4. 实例分析:(1)教师举例说明“有教无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学生分析实例,学会运用“有教无类”的原则处理问题。

5.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对“有教无类”的理解和应用;3. 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在课堂学习和实例分析中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有教无类”的思想。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生活实例或故事引入“有教无类”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原则的实际应用。

《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

一、教案简介《有教无类》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科学等,适用于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教学。

二、第一章节: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句子和段落的意义。

4. 阅读理解: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5.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第二章节: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章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概念讲解:讲解本章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例题解析:通过例题解析,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概念和公式。

3. 练习题:提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4. 问题解决: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四、第三章节:英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章的单词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内容:1. 单词学习:讲解本章的单词和短语,让学生进行记忆和运用。

2. 对话练习:提供对话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练习。

3. 阅读理解: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4. 写作练习:根据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五、第四章节:历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章的历史知识和事件。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知识点讲解:讲解本章的重要知识点和事件。

2. 分析讨论:提供相关的历史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3. 问题解答:回答学生提出的历史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4. 思维导图: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总结本章的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教无类》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教学难点: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

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解题:“无类”指什么?明确: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二、翻译选文,掌握重点词语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

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

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

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

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

【译文】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

【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

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

”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

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

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

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

焉得仁?”【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

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

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

”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

哪里算得上仁呢?”“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何如?”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子曰:“未知。

焉得仁?”【注释】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

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

’于是离开这个国家。

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

’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

(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

”子张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

哪里算得上仁呢?”【评析】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

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

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反,类推。

整句话省略了主语。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

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

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

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

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

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

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

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7、【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

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

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

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

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0、【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

倩,音qiàn,笑得好看。

兮,语助词,相当于“啊”。

盼:眼睛黑白分明。

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

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

予,我,孔子自指。

商,子夏名商。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

’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

”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

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

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

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三、小结本文我们学习到了孔子关于教育和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学习与思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1、下列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孔子认为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

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出现这两种矛盾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C、孔子认为完善修养是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

♣♣D、“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认为思考没有什么益处,因该执著于学习。

2、课后练习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教育后进之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众生的挚爱。

♣启发:这三方面价值今天看来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感悟】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