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形助数,以数解形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例题中的应用
摘要:在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无处不在,利用好它可以帮助解决较难问题,并提高解题速度.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浅议,探讨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数学数学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是初中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近几年武汉中考数学试卷中,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题目屡见不鲜,而且有逐年加强的趋势,可见其重要性.因此,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际, 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中有一些重要内容、方法、思想是需要学生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的,如:数形结合思想等.”[1]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指把代数的精确刻划与几何的形象直观相统一,将抽象思维与形象直观相结合的一种思想方法.利用它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很多难题便迎刃而解,而且解法简便易懂.
数与形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数学表象,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要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并相互转化,即把几何图形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 应用代数、三角函数等知识进行讨论, 或者把数量关系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 借助几何知识加以解决, 使学生看到“形”能想到“数”, 而看到“数”则能想到“形”,最终达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得好:“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2].
初一我们就学习了数轴,它建立起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而,又引入了直角坐标系,它扩大成了有序实数对与坐标平面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到了初二、初三又陆续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我们知道它们跟直线、抛物线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以至于后来的“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实质上就是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正是这些数与形的对应,才促使我们要利用它们之间的联系,相互结合,相互转化,最终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那么作为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的数形结合思想,又是怎样体现在数学的具体应用中呢?下面我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 一.以形助数,化难为易
一些问题中的代数式, 比如方程或不等式,若以图形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 问题的结果便可一目了然. (一) 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例1. 如图1,直线y 1=kx+b 过点A (0,2),且与直线y 2=mx 交于点P (1,m ),则不等式mx >kx+b 的解集是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个解不等式的问题,如果直接去解不等式,是做不出的,因为将现有的已知点都代入解析式中,无法求出参数k 、b , 以及m 的.所以,这个题必须借助图像,利用图像观察交点以及交点两侧的图像,来判断当x 在什么范围时,y 1>y 2 或者y 2>y 1 解:
不等式mx >kx+b 即y 2>y 1 ,通过观察图像,结合p 点横坐标,在交点p 的右侧,即当x >1时,y 2>y 1
∴mx>kx+b 的解集是x >1 (二) 在方程或方程组中的应用
例2.(1)求方程2211x x -+=-的实数根的个数. (2)求方程221x x -+=
2
x
的实数根的个数. 分析与解答:我们学习了“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知道一元二次方程
20ax bx c ++=的根的情况,可以看成是2y ax bx c =++ (抛物线)与y=0 (x 轴)的
交点的情况,我们既可以通过计算方程的判别式来判断,又可以通过函数图像的交点很形象、直观的判断.所以,(1)问中,我们可以把方程左边看成抛物线
221y x x =-+,右边看成直线y= -1,然后通过图2观察,会很快的发现,抛物线
与直线没有交点,故原方程就没有实数根.(2)问中,如果直接去解方程,势必会得到一个三次方程,解起来很困难.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就简单直观了.
求方
程根的问题,转化成求函数221y x x =-+与y=
2
x
的图像的交点问题,通过观察图3,知道两图像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原方程只有一个根.
(三)函数与函数图像中的应用
例3. 抛物线2y ax bx c =++(a >0)的对称轴是直线x=2,且经过点p (3,0),试判断a-b+c 的符号.
分析:此题如果直接求a,b,c 的话,根据已有的条件,a,b,c 三个值是无法一一求出的,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出其他两个字母,然后代入可以将a-b+c
求出. 如果能从函数图像着手,以形助数的话,就很简单了.当x= -1时,y=a-b+c .如图4所示,很容易判断a-b+c 是大于0的. (四) 应用题中的应用
例4.一辆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当行驶1.5小时时,两车相距70千米,再过半个小时,两车相遇,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分析:此题如果用代数的解法,需要设三个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可能还得用上整体代入的思想.但是如果能将两车的距离(y)与时间(t)的图像画出,如图5,再借助解析几何或平面几何的知识,会变得简单.
解:法1:利用待定系数法将直线AB 的解析式求出, y=-140x+280,甲乙两地的距离实际就是A 点的纵坐标,故令x=0求出y=280.
法2:设点(1.5,70)为C 点,过C 作CD⊥x 轴
于D ,因为△AOB∽△CDB ,700.5
2OA =
所以 OA=280.
二.以数解形,化繁为简
几何图形中的问题转化为代数的知识来解, 这种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贯穿在教材中, 也是几何计算与证明中常常采用的方法. (一) 解几何计算题
例5.如图6,直线3
3
y x b =-
+与y 轴交于点A ,与双曲线k
y x
=
在第一象限交于B 、C 两点,且AB·AC=4,则k=_________.
解:设B(x 1,y 1),C(x 2,y 2),则x 1、x 2是方程
3-3k
x b x
+=的两根,∴x 1x 2=3k . 又AB·AC= 122233433
x x •= ∴k =3
此题将反比例函数图像与代数相结合,利用直线解析式,先算出AB=
12
33
x ,AC=
22
33
x ,然后联立直线与双曲线的解析式,得到关于x 的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k 的值.用代数的知识解决几何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例6. 如图7、∠BAC=60°,半径长为1的圆O 与∠BAC 的两边相切,P 为圆O 上一动点,以P 为圆心,PA 长为半径的圆P 交射线AB 、AC 于D 、E 两点,连接DE ,则线段DE 长度的最大值为多少?
图5
O (时)
(千米)
x y 21.570B A
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