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植物的激素调节导学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导学案(精品课)
植物的激素调节导学案课前预习案一、考纲要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2)其他植物激素Ⅱ(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2、基础知识自主梳理考点一、生长素(一)生长素的发现:1、简述向光性的原因:2、关于生长素的四个部位:刺激产生部位:作用部位:感光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弯曲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产生: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由产生。
2、分布:生长素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根(叶)幼根(叶);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填>、=、<)。
3、运输:思考: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有几种,发生的部位及特点?考点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机理:促进细胞2、作用特点:两重性①低浓度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为 ,幼嫩细胞敏感性衰老细胞。
②高浓度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考点三、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1、植物激素概念:(来源,运输,作用含量.2、其他植物激素(1).概念: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
(2).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
三、自主检测1、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2、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B.增加,以利其生长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D.减少,以利其生长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③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④由专门的器官分泌⑤对植物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课堂探究案探究点一、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分析及应用思考1、生长素发现实验中的变量及结论?思考2、植物向光性与生长素运输有什么关系?思考3、如何应用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分析植物的生长?例1、分析下列植物的生长方向1、旋转类【思考】:1、小盒和植物一起匀速旋转,植物怎样生长?为什么?2、小盒不旋转,植物匀速旋转,植物怎样生长?为什么?3、小盒匀速旋转,植物不旋转,植物怎样生长?为什么?2、阻断类右图表示用不同方法处理的胚芽鞘:①在尖端下方切去一小部分,②③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④切断尖端后,插入琼脂块,给以单侧光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④向光弯曲B.②④向光弯曲C.①③向左弯曲D ③④向右弯曲规律总结:探究点二、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思考1、如何理解生长素作用两重性中的低浓度与高浓度?思考2、如何解释植物的顶端优势?思考3、如何应用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解释根的向地性?例2、右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A、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探究点三、植物激素的应用思考:植物激素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例3、大田里的油菜在盛花期由于几场大雨影响了正常授粉,为了防止减产,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A.喷施硼肥B.多施氮肥C.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D.无补救措施思考:无子番茄的培育过程以及与无子西瓜的区别?点击高考:1、(2012全国卷新课标版)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 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2.(2012山东卷)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
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申报材料、规章制度、计划方案、条据书信、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application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schemes, doctrine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高中生物 第4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2全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4章植物的激素调节2全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自学导引】一、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原因:植物体表现出向性运动与植物体内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3、意义: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二、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是发现最早的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过程中发现的。
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达尔文实验序号实验条件实验现象推论或结论实验一有尖端,单侧光照射①弯向光源生长植物的生长具有②向光性实验二切去尖端,单侧光照射③不生长,④不弯曲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可能与⑤尖端有关实验三胚芽鞘尖端罩锡箔小帽,单侧光照射⑥直立生长(1)胚芽鞘的感光部位⑧弯向光源。
(2)胚芽鞘的⑨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促使胚芽鞘生长实验四胚芽鞘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并用单侧光照射⑦尖端生长(2)温特实验序号实验条件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切去尖端,一侧放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①弯向相对的一侧生长胚芽鞘的④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⑤尖端运输到⑥下部,促使⑦下部某些部位生长实验二切去尖端,一侧放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②不生长,③不弯曲(3)分离命名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并取名为生长素。
2、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调节生长1、作用特点:两重性2、两重性的原因:与生长素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等有关。
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
3、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典型例证:(1)向光性:引起植物向光性的外界刺激是单侧光。
调节过程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在向光一侧分布多,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得快。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植物激素的调节教案【考纲要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列举其他植物激素3.概述植物激素的应用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教学目标】1、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2、植物激素的作用3、了解顶端优势【教学重难点】植物向光性生长及根的向地性原因【教学过程】一、听写上个专题知识点1、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2、反射的结构基础3、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的原因4、静息电位5、胰高血糖素可以和那种激素协同调节血糖,与它们拮抗的激素是?6、免疫调节分为哪两类?二、预习学案对答案三、多媒体展示考纲要求四、完成导学案1、教师:例一讲解2、学生:变式练习讨论3、教师:例二4、学生:变式练习讨论完成5、完成例三、例四【小结】本节课复习了植物激素的种类植物向光性生长跟向地性生长的原因【针对练习】1.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B)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使加快生根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籽果实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2 .对4株具顶端优势的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四种处理,指出哪种处理会长出侧芽(A)A去顶后在断口放一琼脂小块B.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C.不去顶,也不在侧芽上涂以低浓度的生长素D.不去顶在侧芽上涂以低浓度的生长素3.左下图中曲线Ⅲ表示茎伸长生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用于侧芽,则能代表它生长状况的曲线是(A)A.ⅠB.ⅡC.ⅢD.Ⅳ4.如下图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
请据图回答:(1)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__C________;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___B______;生长但不弯曲的是__AD_______;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__E_______。
(2)该实验可证明: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是_尖端;促进生长__。
②向光性的产生原因是____单侧光引起生长素背光一侧比向光的一侧分布多_____。
《植物激素调节》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一节植物激素调节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能够说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的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2通过分析资料,描述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相互作用;3查阅资料,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1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学习难点】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看”—知识经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课前预学案【导学诱思】(一)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类激素问题探讨:【问1】植物激素分为哪五类分别有哪些作用植物激素生理作用主要合成部位生长素类阅读教材P7图1-5【问2】植物激素的作用有什么特点【问3】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问4】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于不同器官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问5】各种激素是否单独起作用P7实验。
举例说明细胞分裂素太多,只长,生长素太多只长。
生长素少细胞分裂素不多时。
(二)植物激素的应用1、天然的植物激素与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合称为2、用途:生长素:乙烯:细胞分裂素:2,4-D:3、小结“练”—当堂检测1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的是()A向日葵的花盘跟着太阳转B在光线明暗刺激下酢浆草的叶片昼开夜合C在几个雨点的刺激下含羞草的小叶合拢起来D在触摸等刺激下紫薇(痒痒树)的枝条微微抖动2下列各项中,能促进柿子脱涩变甜的是()A生长素细胞分裂素D乙烯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赤霉素处理植物,能显著促进茎叶生长B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C脱落酸抑制生长,但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D乙烯有催熟果实和延迟开花的作用4恶苗病是由下列哪种激素引起的植物疯长现象()乙烯5植物激素的种类很多,其中发现和研究最早的是_________,经鉴定知道这种化合物是_________,它是通过_________实验发现的。
此外,目前公认的其他4种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定稿)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班级姓名学号编号:【考纲要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II(2)其他植物激素II(3)植物激素的应用II 【复习目标】1、为验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位同学借附近农民土地里的农作物做无子果实的培育实验,但农民要求他不能影响作物的产量。
请你帮他选择以下最合适的作物()A、玉米B、油菜C、花生D、西瓜2、浙江省海宁市一位农民不慎错将家中存放的2,4—D当作农药,喷施到晚稻田中用来治虫。
结果短短一个月里,这些晚稻疯长到了一人多高,并且成芦苇状,不结果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成芦苇状,是由于在2,4—D的作用下晚稻发生了基因突变B、晚稻的疯长,主要是由于2,4—D促进了细胞分裂C、晚稻不结实,是由于大量能量用于营养生长,影响了生殖生长D、如果当时进一步提高配制浓度,晚稻将会长得更高3、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 (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递如下表:根据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4、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A.种子明显增多 B.形成无籽果实C.部分果实脱落 D.果实生长不受影响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6、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7、甲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乙图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丙图中表示a、b二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依次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②和④8、据图回答问题:(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高二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二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_高二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整设计思想:1、设计主线以植物生长素的发觉试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激素调整的作用机理为主线绽开教学活动。
在此过程中准时渗透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育学生的参加意识、训练学生的观看力量、设计试验的力量、动手操作的力量。
2、课时规划:采纳互动式教学模式,用三课时完成。
以教师供应争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争论、活动,最终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展。
第一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提问或呈现植物感性运动、向性运动的材料,启发学生思索、争论;练习,提出假说、设计试验求证假说;其次阶段,由教师介绍达尔文的试验以及达尔文依据试验观看提出的假说。
其次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供应有关验证达尔文假说的试验素材,组织学生争论分析试验素材,引导学生得出对达尔文假说的验证明验结果,并总结对激素进展讨论的详细试验方法;其次阶段,组织学生进展试验设计的练习。
第三课时:供应素材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各种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懂得植物激素调整的作用机理,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有关生长素的学问。
3、重难点分析重点:(1)生长素发觉过程中的三个试验以及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在科学讨论与发觉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着观看(包括试验观看)、依据观看过程中所发觉问题进展的分析、依据分析提出的假说和对假说的求证活动。
课文中所介绍的生长素发觉历史中的三个试验,完整地再现了一个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是对学生进展科学史教育的极好素材。
假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素材,也可以使它成为对学生进展科学方法训练的一个极好时机。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科学讨论的成果只有通过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才能造福于人类。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讨论要为社会生产效劳,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激素调整的作用机理。
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设计
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设计本节是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整》中继生长素的发觉之后,阐述生长素作用以及应用的关键一节。
在学问方面,学生已知道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缘由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的特点。
在此根底上,本节的学问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本节的力量目标集中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中。
此项探究活动不仅是学习内容的连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尝摸索索如何将科学发觉在生产实践中进展应用,并领悟做预试验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的程序学生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学意图观看“问题探讨”中的曲线图,并思索其中的问题。
分析教材供应的图片和文字信息,以及教师供应的资料,并进展争论和沟通。
对比教材图3-7,体会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
观看预试验的操作。
承受探究试验活动的培训,照实验材料的选择,试验用具的留意事项。
组成小组,成员间分工协作,设计探究试验的初步方案,提交给教师。
进入试验室,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药品,制作试验装置,承受教师检查。
小组内沟通试验方法和过程,进展操作。
将试验装置带到教室、家庭或自选场所。
留意安全和试验装置的完整。
图形引导,以问题入手,探究“嵌入”,引导学生理性思索。
利用多种资料,供应应用的实例,帮学生理清应用原理。
利用2,4-d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激发探究2,4-d等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兴趣。
演示预试验。
进展本探究试验主要方面的培训,如扦插枝条、沙土筛洗与消毒、扦插枝条制作等。
用提前录制的预试验的主要过程录像,演示探究试验的关键步骤。
对学生提出的初步方案赐予适当的指导。
教师对每一个小组探究试验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巡回指导。
供应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提示学生留意学会倾听和吸纳别人的意见;指出探究试验留意事项,特殊是水分要充分,温度范围保持在25~30℃。
指定小组负责人观看记录试验现象。
训练高中学生读懂模式图、示意图和图解的力量;从图解发觉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复习导学案
5.能够延缓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
6.下列除哪种激素外,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A.生长素类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
7.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A.生长素B.赤霉素C.多种激素D.乙烯
作业布置
一、生长素(IAA)的发现
(一)知识回顾
1、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因:产生生长素,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
运输,使得下部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向光生长。
2、在胚芽鞘中: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
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2.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促进作用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C.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
D.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
3.下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由②→①移动B.生长素由④→③移动
C.生长素由①→③移动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4.植物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向侧芽部位运输。但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
二、生长素(IAA)的生理作用
高二生物 植物激素调节导学案 新人教版
高二生物植物激素调节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生长素的发现2、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了解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合成和主要生理作用【学习重难点】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一课时:(生长素的发现)第一部分:个体自学一、向光性:在________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___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条件:单侧光下条件:去掉顶尖条件:锡箔罩上尖端条件:罩上尖端下面现象:胚芽鞘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__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 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 拜尔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4. 温特的实验分析: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第1个________ ____;第二个______ ______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______,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5.向光性产生的解释由于生长素____________造成的;_____光照射后,胚芽鞘______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_____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________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还与向光侧的_____________物质多于背光一侧有4.温特实验:①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_______(根据达尔文的实验______可证明)②生长素产生于胚芽鞘的_______(根据达尔文的实验______可证明)③胚芽鞘的弯曲部位(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2篇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高中高一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植物的激素调节适用对象:高中高一生物课程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种类;2. 了解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3. 掌握植物激素的分类和调节机理。
教学重点:1.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植物激素的分类和调节机理。
教学准备:1. 活动板书、白板和彩色粉笔;2. 植物激素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用活动板书上写上“植物的激素调节”,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植物生长问题,以激起学生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思考。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2. 分类介绍常见的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等)及其作用。
步骤三:作用机理(15分钟)1. 介绍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如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赤霉素促进落叶和果实的成熟、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机制。
步骤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几个具体的案例,如受伤的植物释放乙烯气体促进其他叶片的脱落等,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激素调节过程。
2. 引导学生讨论激素在生物体内广泛参与调控的机理。
步骤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2. 提出几个与植物激素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步骤六:拓展延伸(5分钟)1. 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植物激素知识,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更多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内容。
步骤七:总结(5分钟)1. 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2.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和思考,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 活动板书、白板、彩色粉笔;2. 植物激素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拓展延伸,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 结合生活实例和图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激素的作用和调节过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高中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一、引言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激素调节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二、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1.赤霉素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的茎、叶和根等器官的伸长,提高植物的硬度和弹性,同时还能促进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对植物的开花和发育也具有重要作用。
2.生长素生长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常见激素,它能够影响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生长素还能够影响植物的分化和形态发生,对植物的各种结构和器官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3.赤素赤素在植物体内起到调节光周期和开花的作用,它可以抑制植物的茎、叶等器官的伸长,从而使植物能够形成紧凑的形态。
4.脱落酸脱落酸对植物的休眠和落叶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从而使植物进入休眠状态或者进行落叶。
5.腐植酸腐植酸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具有多种作用,它能够促进植物的根长和茎长,同时还能够提高植物的抵抗能力和适应性。
三、植物激素的调节机制植物激素的作用有很多,但是各种激素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
1.生长素和赤霉素生长素和赤霉素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它们可以相互作用,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花的成长期,生长素的浓度增加,赤霉素的浓度下降,这样就能够形成很好的生长和发育环境。
2.赤霉素和赤素赤霉素和赤素的作用正好相反,赤素能够抑制赤霉素的作用,从而调节植物的茎、叶和根等器官的伸长。
3.脱落酸和腐植酸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脱落酸和腐植酸的作用不可忽视。
脱落酸能够促进植物休眠和落叶,同时抑制植物的生长;而腐植酸则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的适应性。
四、结论植物激素的调节机制和作用是极其复杂的,但是了解这些机制对于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植物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植物激素调节导学案
第十九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基础知识梳理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的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1.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1)、实验:① ② ③ ④ ⑤(2)现象(生长情况):2.1910年,詹森实验 :3.1914年,拜尔实验:(1)现象:(1)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4.温特实验:① ② (2)现象:① ③ ②③(3)结论: 4.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 处具有生长素效应得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直到1942年才从 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就是IAA ,还有 、 。
5.生长素(1)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
(2)向光弯曲部位在 。
(3)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 在韧皮部进行 运输。
(4)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
(5)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相对集中在 。
(6)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还有 , 。
单侧光单侧光单侧光单侧光单侧光 琼脂片黑暗中空白琼脂块练练手动动脑例1.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作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A. B. C. D.例2.假设图中两个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f>a=b=d=e>g>cB.a=f>d=e>b=g>cC.c>a=f>d=e>b=gD.c>f=d>a=b>e=g例3.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
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1.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植物激素调节生长发育的过程。
3. 培养学生对植物激素研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激素的定义及分类2. 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其在生长发育中的应用3. 植物激素调节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激素的概念、作用及其在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植物激素调节的机理和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激素的作用。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激素调节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奇妙变化,引发学生对植物激素的好奇心。
2. 植物激素的定义及分类:引导学生了解植物激素的基本概念,分析各种植物激素的特点和作用。
3. 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其在生长发育中的应用:详细讲解植物激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
4. 植物激素调节实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如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植物激素调节的机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植物激素调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等。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激素研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植物激素概念、作用和调节过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制作含有图片、视频和动画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植物激素调节过程。
2. 实验材料:准备植物激素实验材料,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用于课堂演示和小组实验。
3. 参考书籍和论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术资料,拓展其知识视野。
八、教学拓展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如促进果实成熟、提高抗逆性等。
植物的激素调节 导学案
专题四 植物的激素调节点点落实(一)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一过基础]1.牢记生长素发现实验过程中三个部位、两个原因、一个作用幼苗是研究生长素及其分布与作用原理的最佳实验材料,针对燕麦胚芽鞘的系列实验应明确以下结论。
(1)三个部位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
②发挥作用部位—— 。
③感光部位—— 。
(2)两个原因①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 ,导致生长不均匀。
②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光照、地心引力等。
(3)一个作用:一定浓度范围内 。
2.理解生长素的三类运输方式(1)极性运输⎩⎪⎨⎪⎧ 方向: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方式:主动运输(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 进行非极性运输。
(3)横向运输: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影响下,生长素在 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向运输)。
(4)极性运输与横向运输的实验判断3.从三个角度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1)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2)与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关系(3)与植物种类的关系[二过易错](1)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IAA(2018·海南卷,T3A)( )(2)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细胞分裂素(2015·海南卷,T8C)( )(3)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4)温特实验说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5)鲍森·詹森的实验中,琼脂片可用云母片替代( )(6)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7)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相同,所以都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8)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三过小题]1.如图所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
图中不能弯向光源生长的是( )A.甲、乙、戊、己B.乙、丙、戊C.丙、丁、己 D.甲、丁、戊、己2.(2016·全国卷Ⅲ)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学习目标:1描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重难点) 2•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3•说出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难点) 学习内容: 一、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实验(1) 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右图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胚芽鞘受到单侧光刺激,弯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③ 将胚芽鞘尖端用锡箔小帽罩起来,单侧光照射,胚芽鞘 ____________ ;④ 锡箔罩住胚芽鞘尖端下部,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 鞘 ___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结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和②对照得出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③和④对照得出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 ____________(2) 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后,就 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时,造成伸长区背 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 •詹森实验(1) 实验过程及结果:切下胚芽鞘尖端,中间放一 ______________ 单侧光照,尖端下部弯向光源生长 (2) 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可以透过琼脂片传 递给下部②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照射,胚芽鞘 ______________ 直立生长 ①二②王 向光弯曲生长琼脂片詹森的实验示意图拜尔的实验示意图3•拜尔实验(1) 实验过程及结果:将胚芽鞘尖端切去,并移至一侧, 现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其下部 分布不均匀。
高三生物植物激素调节一导学案
高三生物植物激素调节一导学案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生长素分解散布运输【温习目的】1.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进程,解释植物向光性的缘由2.说出生长素的发生、运输和散布3.尝试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停止逻辑思想严密性训练4.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进程和方法【温习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进程、极性运输[教学进程]人和植物生命活动调理基本方式植物生命活动的调理基本方式——植物激素调理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发生,能从部位运送到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清楚影响的无机物。
一、生长素的发现:1、1880年,达尔文实验〔画出一段时间后的现象〕①②③④①②比拟能得出:③④比拟能得出:推想结论:单侧光照使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某种物质,当这种抚慰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形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 詹森现象:结论:胚芽鞘顶尖发生的抚慰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1914 拜尔现象: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顶尖发生的抚慰在其下部散布不平均形成的。
4、1928年,荷兰迷信家温特〔1〕实验:现象:现象:作用______________结论:胚芽鞘的尖端确实发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促进胚芽鞘下面某些局部的生长。
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5、实验结论归结①感光部位:②发生部位:③生长部位〔弯曲部位〕:6、生长素—的成分是?7、提醒植物向光性的缘由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散布形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一侧,因此惹起两侧的生长不平均,从而形成向光弯曲。
8、理清生长素的5个易错点(1)生长素的发生部位在,其分解不需求光。
(2)感光部位在尖端,单侧光照射尖端会惹起生长素散布。
(3)横向运输是在等条件完成的,发作的部位在。
(4)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但能透过琼脂。
(5)假定无尖端,外源生长素不对称放置,也会惹起生长素散布不平均。
例题1、某研讨性课题小组对植物生长素十分有研讨兴味,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探求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单侧光单侧光单侧光单侧光单侧琼脂黑暗空白琼脂块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惹起胚芽鞘弯曲B.假定图2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那么说明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C.假定图2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那么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D.由图1、图2剖析可知,生长素散布不均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二、生长素的发生、散布和运输〔1〕发生: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是由什么物质经一系列的反响转变成生长素的?〔2〕散布:大多集中在的部位如:胚芽鞘,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的构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习目标:1.体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2.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知识梳理】一.向光性:在________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___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条件:单侧光下 条件:去掉顶尖 条件:锡箔罩上尖端 条件:锡箔罩上尖端下面现象:胚芽鞘_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 __ 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____。
3.1914年 拜尔的实验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1928年 温特的实验 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思考分析:A 、B 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______,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5.向光性产生的解释:由于生长素____________造成的;______光照射后,胚芽鞘_______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_____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________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还与向光侧的_____________物质多于背光一侧有关。
6.植物激素:由植物________产生,能从___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__部位,对植物的__________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有机物。
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原料:_________。
注:成熟的叶片和根尖虽然也产生生长素,但是数量很少。
2.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只能由_____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____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运输方式为;成熟组织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动输。
胚芽鞘尖端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侧运输,使顶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3.分布:生长素的分布集中在__________的部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
讨论思考:下列情况下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都是左侧单侧光照射)【巩固练习】1.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处理:①的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
A.有单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B.C.D.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生长情况是向右弯曲生长2.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
这一现象说明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④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3.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
枝条及位置如右图。
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4.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测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5.08年30.下列关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插条生根 B.促进果实发育 C.促进细胞生长 D.促进细胞分裂30.对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分别作如下处理,然后都放在右侧光下照射,其中会弯曲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透光的纸A B C D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习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列举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
3.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知识梳理】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形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 的信息。
2、作用特点表现出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 。
3、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1)浓度:一般情况下,在低浓度是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如图:(2)器官:根芽茎敏感程度为根 > 芽 > 茎(如课本50页图所示) 。
(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4)植物种类: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应用: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来清除单子叶农作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二、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实例:三、〖探究实验〗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一)材料用具的准备1.实验材料:可以用大红花、月季等的枝条。
2.插条选择:插条质量和规格对探究实验效果影响很大。
大树上的1~2年生枝条,可以作为扦插的材料(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
插条的处理:(1)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2)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二)实验设计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 或 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 mg/mL (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
3.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0.4、0.6、0.8、1、2、3、4、5 mg/mL 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贴上相应标签。
剩余的母液应放在4 ℃保存。
4.枝条处理方法: 法和 法。
(三)探究活动2,4-D 或NAA,促进杨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促进抑制生长素浓度mol/L适宜浓度的2,4-D 或NAA 可以使杨树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用适宜浓度的2,4-D 或NAA处理过的插条基部逐渐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较高浓度或清水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定根或不生根。
(1)制作插条。
(2)分组处理: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药物浓度、浸泡时间等可多组。
如可分别在NAA 中浸泡1、2、4、8、12、24 h 等)。
(3)进行实验: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
(4)小组分工,观察记录:记录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枝条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度等。
(5)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①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②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
A.温度要一致;B.设置重复组。
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C.设置对照组。
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2,4-D 或α-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并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
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
包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收获。
【巩固训练】1、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A 、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B 、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C 、顶端产生生长素多,促进生长D 、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 2、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3、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 ( )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B.增加,以利其生长 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D .减少,以利其生长4、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
其原因是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11年28、将玉米胚芽鞘的顶端以下部分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再放在右侧光照条件下培养(如右图),玉米胚芽鞘将A.向左侧弯曲生长B.向右侧弯曲生长C.不生长D.直立生长 6.12年28.园艺上常对果树进行“打顶”(即去掉顶芽),这是为了 A .促进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 B .促进顶端优势,抑制侧芽发育 C .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 D.解除顶端优势,抑制侧芽发育 7.10年39.下图中的三棵植株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处理,请据图分析回答A 具有顶芽B 切除顶芽C 顶芽切除后 切口涂含生长素的羊毛脂膏 (1)生长受到抑制的植株是(2)侧芽抑制被解除,其生长加快的植株是 (3)该实验说明,植物生长一般会表现出 现象其他植物激素学习目标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自主学习1.填空:(1)列表比较植物主要激素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 ,而是 共同调节。
2.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 ,其具有 、 、 等优点。
在农业生产上,施用生长调节剂时,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药物效果、药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同时施用时,还要考虑 、 、 、和 等问题。
【巩固练习】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 D 沫涂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表,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超过25mg/L 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B .2,4-D 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 .2,4-D 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 .2,4 -D 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20 ~ 25mg/L 2.某科学工作者准备从菜豆植株中提取细胞分裂素,最理想的部位是A .幼叶B .幼嫩的种子C .幼根D .种子 3.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A .促进月季插枝生根B .棉花的保蕾保铃C .人工培育无子辣椒D .促进香蕉成熟 4.水稻出现疯长(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并且结实率大大降低,称恶苗病,这是哪种激素的作用A .生长素B .细胞分裂素C .赤霉素D .乙烯5.下列除哪种激素外,都能促进植物生长A .生长素类B .赤霉素C .细胞分裂素D .乙烯 6.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 .乙烯B .吲哚乙酸C .α—萘乙酸D .细胞分裂素7.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A.生长素类物质B.赤霉素类物质C.细胞分裂素D.乙烯生成物8.09年33.将未成熟的香蕉和成熟的苹果放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释放出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水稻出现恶苗病是由于( )造成的: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9.11年2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B.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C.生长素总是促进植物生长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10.14年29.柿子的涩味是由于含有大量的单宁,随着柿子成熟,单宁会逐渐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