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理解教师作为课程领导者的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需要新型的教师,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努力求学也会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所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员最为重要……在学校里提倡学问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多找好学的教员,鼓励好学的学生,使不好学的教员、学生逐渐受到自然地熏染或归于淘汰。”几句朴实的话道出了教师的学习成长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呢?

一、应该不断地补充自己所教学科的新的知识

这些知识越多越好,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越深刻越透彻越好,只有这样,自己对所教知识的把握才能是高屋建瓴、游刃有余的,知道哪些是重点,知道哪些是难点,知道哪些知识对学生终身有用,需要牢牢地掌握。“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10倍、20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我们在课堂上的思想和语言就不知不觉地是针对学生而产生的……而我们所注意的中心点,就并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了。”苏霍姆林斯基一语道出教师教育技巧的最高境界。当摆在你面前的教材如同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那么简单时,你才有更多的时间更全面地关注学生的活动,而不是教的内容,这时教材的内容也会因其十分简单而烂熟于胸,从而达到胸有成竹的境界。

二、要不断补充与自己所教学科相关学科的知识,甚至是补充不相关学科的知识

这是作为教师应具有的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一个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这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但是如果我们想到我们所教的学生是一群具有多种个性、爱好、特长、思维方式等如此丰富的人的时候,我们就有必要让自己尽可能全面一些,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成为一个“灵魂”的塑造者。作为教师,丰富而渊博的知识也使自己在学生中更具人格魅力,调查发现,学生更亲近这样的老师,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这样广博的知识做基础,也使得你所教的学科——这个金字塔的塔尖更加高耸。

三、要不断地提高教育技术方面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手段和技术更新非常之快,作为信息承载体之一的技术与手段也必须跟紧时代步伐,以适应造就新时代人才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外,还要有足够的技术与手段,恰当地应用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容量,也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同时也赋予了课堂鲜明的时代特点。

当然,作为一名教师还应多多学习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这本就是教师学习的应有之意。时代在进步,学生在变化,知识在更新,而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是绝对不能抱残守缺的,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从而感染熏陶学生,使其努力学习。

北京市中小学2015年放寒假的前一天,中关村第一小学葵园学术厅热闹非凡。学校的2015年度教师论坛在这里举行,围绕着“体验变革,成就不一样的学生”主题,学校葵园课程研究院各个项目组的老师们,就学校开展的课程改革项目,从课程变革、管理变革、多元培训、评价改革四个方面,向参与此次论坛的专家、教师及学生和家长代表,展示、分享了学校开展自主发展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成果。“让教师成为课程领导者”的理念引发了与会者的思考。

一名好教师就是一门好课程

活动一开始,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商红领和副校长丁凤良分别做了两个主题汇报《成人、成才、成功》和《让教师成为课程领导者》,“一名好教师就是一门好课程”“让教师成为课程领导者”等理念深深地吸引了与会者。学校通过在课程变革、管理变革、多元培训、评价改革四个方面的探索,不仅引领着教师成为课程领导者,还在体验变革的过程中,成就了不一样的学生。

七个课程项目的教师纷纷上台,展示他们在实践中的所得所感、所思所悟。

道德与公益项目组,通过蓝精灵班——三(1)班携手同行课程“现身说法”,师生同共讲述了该班“创设特定教学环节丰富孩子同伴关系”和“通过课程让孩子建立相互尊重的同伴关系”的特色做法。

在国际理解组的汇报中,老师和家长齐上台,共谈“感悟差异,理解文化”的收获。穆倩老师告诉记者:“将平等自由的课堂还给学生是我们一直要做的事情。”

体育与健康组和艺术与审美组强强组合,传递了一小“动‘益’健康”“美‘养’心灵”的双育人理念。邓翼涛老师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变化给学生带来了变化!”

语言与人文组、数学与科学组、毕业课程组、融合课程组的汇报,也是各美其美……老师说,自主选修课程中,我们为了能上好课,都放下了身段,更多去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的需求,改变授课的形式,改变师生的关系,改变教师的课堂角色,改变自我。

老师们的汇报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充分肯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处长付宜红表示,一小明确的核心价值追求,为全面育人提供了抓手。北师大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教授易进在汇报中捕捉到“自主、差异、个性化”、“活动性”和“整合”等关键词,他期待一小“将好的做法融进更多的教学时空里去”。该院另一位副教授阚维把“可贵、鲜活、扎实”的一年级融合课程比喻成“产生了化学反应的融合探索”。

在课改的坚持中走完“最后一公里”

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教授做了《教师·学生·课程》主题报告,他强调,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变革课程、教育的观念是“走完最后一公里的先决条件”,他说,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要在课程改革的坚持中走完“最后一公里”。通过石教授的点拨,老师们更加明晰了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关系。

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听完论坛后表示:“希望一小所探索的课程模式和结构能够在首都教育树立一种新的供给方式和类型。”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张彦祥对一小的做法也充分肯定:一小从单一课堂向课程研究的迈进,带来了教师从被动执行向主动建构的迈进。

论坛最后,中关村一小校长刘畅说,“在课改推进过程当中我们有很多的困惑、难题和挑战,甚至不理解。但通过我们不断实践,不断进行学习、自悟自省以及专家的介入引导,老师们发生了很大变化。”她表示,“一小将给孩子基础的课程、学科融合的课程、可以选择的课程、走向未来的课程,用课程改革驱动学校整体变革,通过有课程领导力的教师成就健康扎实、和谐完整、个性自主、终身发展的学生。”

前段时间有幸拜读了黄笑冰撰写的《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者》,该书作者首先与读者讨论我和这位青年教师的渊源、他的专业发展背景、叙说探究的过程,以及期待透过这次探究能为不同的人带来意义,然后,我以生活检验为切入点,讨论教师两个很切身的课题: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发展为课程领导者,这两个课题也是这个故事的核心焦点。通过阅读这位年青教师的故事,让我重新思考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发展为课程领导者的问题,受益匪浅。

一、面对新课程:我们教师应做好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促进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是学生的学习顾问;有时教师会从台前退到幕后。目前,我校开展的小组学习,课堂上教师是学习的顾问,课后教师是课程学习的设计者。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课后所做的工作更多,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

作为老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好角色转变。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更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老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能力不高,学习习惯较差,我觉得培养学生的素养更重要,要想培养学生的素养,就要不断通过课程的开发来实现、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来实现。

二、教师一生的功课:让反思成为专业生活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