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上课版)

合集下载

《春江花月夜》(上课用)

《春江花月夜》(上课用)

提示:缘景明情
寓 情 于 景
• 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 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体会采取相应的 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 了他的孤寂;“无限路” 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 思: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 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 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 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 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 上……这种无奈最后定格 “春”“江”“花”“月 ”“夜”之中,摇落于 “满江树”。情韵袅袅, 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情 感 意 象
作词:王健 作曲:古曲
江楼上独凭栏/听钟鼓声传 听——清风吹来竹枝摇
袅袅娜娜散入那落霞斑斓 摇得花影零乱/幽香飘散
何人吹弄笛声箫声/箫声笛声 一江春水缓缓流/四野悄无人 和着渔歌/自在悠然 惟有淡淡袭来薄雾轻烟 艾乃韵远/漂向那水云深处Leabharlann 以 景 衬 情 动 作 现 情
提示:缘景明情
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 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体会采 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提示:缘景明情
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 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 之情。望长空:鸿雁远 飞,飞不出月的光影, 飞也徒劳;看江面,鱼 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 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 用。“尺素在鱼肠,寸 心凭雁足”。向以传信 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 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 几重愁苦!
借 景 抒 情
• 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 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体会采取相应的 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诗人用落花、流水、 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 之情。“扁舟子”连 做梦也念念归家── 花落幽潭,春光将老, 人还远隔天涯,情何 以堪!江水流春,流 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 天,也是游子的青春、 幸福和憧憬。江潭落 月,更衬托出他凄苦 的寞寞之情。

春江花月夜上课

春江花月夜上课

当然,月还是的愁绪、爱情的代表意象。
归纳总结月亮的几种含义。
1、征夫游子思乡之情。例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 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女子相思怀远之情。例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 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离愁别绪之情。例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 4、怀古伤今之情。例如: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5、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例如:李白的“今人不见古 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3. 在“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 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 拂还来”中,诗人细腻 地表达了什么感情?请 结合“徘徊”、“卷”、 “拂”等词进行分析。
“徘徊”将明月拟人化,既写 出明月光影明灭的自然属性,又将明 月人性化,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 寞,因而陪伴在思妇身旁,久久徘徊, 不忍离去。 • 但思妇似乎并不领情,思妇因明 月增添相思之苦,想“卷”去和“拂” 走惹人愁思的清辉,但卷而不去,拂 之还来。“卷”、“拂”二字生动地 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
明确: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
似”
讲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 年望相似”,这时,诗人又感受到虽 然个人生命短暂,但人类的存在是代 代相延的。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 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 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 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 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所以作者刚才忧伤的情绪有所缓和, 我们可以称之为“哀而不伤”,因此 语调要趋于平缓。
【拓展积累】
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湎和对未来美好的 向往。正是在不尽的思念中,人的感情得 到了净化和升华。
因为思念,月亮被注入了人类浓郁的情感。 月亮弯的时候,思念也是弯,月亮圆的时 候,思念也圆,不论月亮是弯是圆,思念 都是一首皎洁的诗。

中学生必学名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课件PPT模板

中学生必学名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课件PPT模板





绍四 章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47年- 约730年),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初唐 诗人,因《春江花月夜》著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 “吴中四士”。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 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著有作品《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等。
文学鉴赏
此诗题目,以春、江、花、月、夜这五
01
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
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由景、理、情依次展开
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 03 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 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 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02 在此诗目中,作者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 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 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 离愁别绪。
04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 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 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没有一 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文学鉴赏
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 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 白的雪。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 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 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 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 色。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 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 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 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作品译文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 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 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课件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课件

第三部分:情感美
游子思归 思妇怀远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何处”二句互文 谁家今夜扁舟子? 见义 何处相思明月楼? (1)此四句总写
春江花月夜中思 妇与游子两地思 念。
“白云”“青枫浦”寄予离 别之情(托物寄情)
思妇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感知全诗, 划分层次
春 江 花 月 夜 月下之景
(1——8)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画意
月下之思
(9——16)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哲理
诗情
月下之情
(17——36)
第一部分:景物美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排律诗知识
排律,又称长律,是一种扩大了的律诗。排, 是排比的意思,排律即是按着律诗的格律则可以 一联一联地排比下去。一般是指十行以上合乎律 诗规则的近体诗。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中间的每 一联都要求对仗,句法韵律要求与律诗一样严格 。押韵也要求用平声韵,每联都押,一韵到底, 中间不能换韵。
《寒雨朝行视园树》杜甫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桔黄柑北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边透色画屏纤。 桃溪李经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梢无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 爱日思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动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授课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春江花月夜》授课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 春如流水,逝而远去。“春江”之川流,更 使人嗟叹不已。李煜《虞美人》则是绝咏,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名句,正是以其超出古今的口吻,滔滔无 尽的气象,震憾着无数骚人墨客的心灵,成 为失魂落魄之人的哀叹!
❖ 在中国文人看来,花之迅速凋落,乃是“人之生 死、事之成败、物之盛衰”的“缩写”。“它的 每一过程,每一遭遇,都极易唤起人类共鸣的感 应。”
❖ 个体生命虽有限,但一代一代连续起来,却 是无穷无尽的生命的延续。不像这,永远只 是一个样子。诗人以群体生命的延续回答了 这个令人类永远感伤的宇宙命题。
❖ 这静谧的春江花月之夜,本该是月圆人也圆 的时候,"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但是,或许人生总是充满缺憾,总是甘少 苦多、乐短愁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阳晴 圆缺",而且,欢乐时光总是容易逝去,愁苦 悲痛长长留恨心间。于是诗人自然又由对宇 宙人生的深远哲思,回想到世间最普遍、最 动人,也是最难排解的相思愁情!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从海 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 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 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 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翱翔, 它照得江畔的白沙也看不见。
❖景物美 ❖哲理美 ❖情感美
“月”贯穿全 诗。
感知全诗, 划分层次
春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江 (1——8句) 月色纯净
花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月 夜
(9——16) 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17——36)
画意 哲理 诗情
【赏景】研读1-8句。

春江花月夜教学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教学ppt课件

文学地位及影响
唐代诗歌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 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广泛传颂和学习。
体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人文精 神的升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
文化遗产。
04 春江花月夜的诗歌主题
CHAPTER
自然景观的描绘
总结词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通过对江水、鲜花 、月亮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幅美丽而静谧的画面。
作品中情景交融,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 互渗透,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深远,让人感 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意境之美
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之美,不仅让人感受到自 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更能够引起人们对生活 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独特的韵律与节奏感
韵律独特
春江花月夜的韵律独特,旋律优美、流畅,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节奏感强
细节赏析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句, 如优美的形容词、形象生动的比喻 等,通过细节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 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制作精美的PPT
利用多种媒体素材,如文字、图 片、音频、视频等,制作出精美 且符合诗歌主题的PPT,以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
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与 诗歌相关的资料,如作者介绍、 作品评论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详细描述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江水、鲜花、月亮等自然元素融合在 一起,展现出它们的美丽和神秘。在月光下,江水波光粼粼 ,鲜花娇艳欲滴,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总结词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充满人生思考和感悟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出了对生命、时间、 离别等主题的思考。
详细描述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时间的感慨。江水的流淌、鲜花的凋谢、月亮的盈 亏,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人借助这些元素,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上课用《春江花月夜》课件(冀教版八上)

上课用《春江花月夜》课件(冀教版八上)

1.郭茂倩《乐府诗集》卷47《清商曲辞•吴声 歌曲》四《唐书•乐志》曰:“《春江花月夜》 《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后主常与 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常令何胥又善于文 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2.《隋书•乐志》曰:“陈后主于清乐中造《黄 骊留》及 《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垂》等曲, 与幸臣等制其歌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荡,男女唱 和,其音甚哀。”
《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展示了
女主人公迷离梦境的片断:
昨夜闲
潭梦落花。月夜春江,清景无限,她所等待
的人迟迟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
谢在寂静深潭,梦中的刹那,折射出漫长守
望的苍凉、红颜衰老的恐慌。
一 、 是诗中多处用了比喻
“月照花林皆似霰” (明喻)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之下, 花林一片白蒙蒙的绮丽景象,并与下一句把月光比喻成霜 构成有机的联系。“空里流霜不觉飞” (暗喻),是抬头仰 望所见。由花林似霰,进而联想到月光如霜。虽则如霜, 却只觉得它像水似的“流”,而不觉得它像霜那样“飞”, 写出了月光的柔和细腻。
当然,月还是的愁绪、爱情的代表意象。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人类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间)
人生短暂——历史长河 (时间)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薛涛《春望பைடு நூலகம்》四首之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课件(共55张PPT).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课件(共55张PPT).ppt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边什么人 最初看见月 亮,江上的 月亮又是哪 一年最早照 耀人间?
表现出对宇宙奥秘的沉思冥想。
对月的发问,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思考人生哲理的开端。一 般情况下,面对自然或宇宙,人易产生渺小、短暂继而悲伤。 比如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也是人的青春年华。
• 借江潭落月,烘托思归不得的凄苦伤感。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明月终于慢慢沉落藏于海雾之中,双方仍相隔天涯。
碣石、潇湘: 泛指天南地北。 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 空间上,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无 限”二字加重渲染了他有家难归的无奈;“沉沉”也更是加深 了他的乡思。
月圆人未归,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思 念尤甚,只愿跟随月光照游子。但一切 都是徒劳,传信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 音讯。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昨天晚上梦见花落在幽静的水潭, 可怜春天已过了一半却还不能回家。
• 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在天
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流走了,春光随 着水流逝,水潭上落 下的月亮如今又正向 西倾斜。

时间上,落花、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
想赶走恼人的月光,可月光却卷不去、拂还 来,正如她对游子的思念,想忘记却做不到。

《春江花月夜》上课版ppt

《春江花月夜》上课版ppt
本诗以“月”为中心、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展开
3、为什么说“月”是全诗的灵魂?
点拨:
① 月是全诗起止的线索, ② 景物描写的主体。 ③ 月也是哲理思考的凭借。 ④ 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4、根据全诗表达的内容可分为几个层次?
春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江 (1——8句) 月色纯净
花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落月摇情满江树:
斜月西沉,落月的余晖洒满江边的花林、枫树, 树枝摇曳,荡起思妇游子心中无限的离情别绪。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 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 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 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 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 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 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 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 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 江树。
感悟到了个人生命的渺小,短暂。 人类群体生命代代相传的永恒。
2、表达了作者一种怎么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哲理的角度——
在永恒的明月、大江面前,作为人类个 体的生命只是短暂的,人生易老。虽然个 人的生命是短暂易逝的,但是人类代代传 承则是绵延不绝的。这样,“代代无穷已” 的人类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 存。诗人以人类群体生命的延续传承,回 答了这个令人类永远感伤的宇宙命题。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课件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课件

任务三
读第二节 感悟哲理
问,发出天问 2.人生短暂,宇宙永恒(宇宙意识)
唐朝的诗歌与宇宙对话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李白: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李白: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王勃: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章气韵无穷。 5.写景、说理、抒情、叙事相交融; 6.想象奇特,语言清丽。
谢谢大家 欢迎批评指正
我本将心向明月 楼:思妇望月怀人之所。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落花、流水、残月: 是自然界美好春光的流逝, 也是青春和生命的消逝。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将明月拟人化
徘徊:明月陪伴在思妇身旁, 久久徘徊,不忍离去。
卷不去、拂还来:思妇想 “卷”去和“拂”走惹人愁思的 清辉,但卷而不去,拂之还来, 生动表现惆怅和迷惘。
愿逐月华流照君:明月千里寄 相思。
诗意总结
写景:春江花月夜之美 说理:宇宙和人生之思 抒情:思妇和游子之情
任务五
反复诵读 体会艺术特色
问题: 总结全诗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和直抒胸臆相结合; 2.比喻、拟人等手法; 3.韵律婉转,三十六行诗共九组,九个韵脚。 4.排比句、对偶句、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
3.哀而不伤,热爱生命 作为个体的我们,如此
渺 小 短 暂 ; 而 作为整体的人 类,我们的存在如此绵延长 久。

(语文教案)《春江花月夜》课堂教案

(语文教案)《春江花月夜》课堂教案

春江花月夜课堂教案教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春江花月夜课堂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春江花月夜课堂教案1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所以说,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土和亲人朋友的思念。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

同时,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

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以及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等等等等……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

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假设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假设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介绍及背景提示:(一)、:张假设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

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

被誉为吴中四士。

曾任兖州兵曹。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完整版)春江花月夜课件(公开课)

(完整版)春江花月夜课件(公开课)

请大家结合这一要求,用自己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的语言描述剩下两组诗句。
第三乐章——月下之情
那美好的月光似乎有意和思妇作伴,总在 可怜楼上月徘徊,
她的闺楼上徘徊着不肯离去,想必已照上她的 应照离人妆镜台。梳妆台。可那恼人的月光,照在门帘上,照在 玉户帘中卷不去,衣砧上,只能勾起人的思念。思妇想卷也卷不
第三乐章——月下之情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齐读下面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pǔ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piān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诗句,思考这
可怜楼上月徘徊Pái huái,应照离人妆镜台。 轮明月勾起了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哪些人心中的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古今评说】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 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 的顶峰”。
【学习目标】 1.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体味诗歌的 意境。
2.从景情理的角度赏析本诗,提高鉴赏诗歌 的能力。
3.理清诗歌的思路,背诵全诗。
去,想拂又回来。明月像镜子似的悬在中间, 捣衣砧上拂还来。
思妇和游子互相望着,但彼此的呼唤是听不到 此时相望不相闻,的。她愿随着月光投入游子的怀抱,但相距太 愿逐月华流照君。远了。上有广袤的天空,善于长途飞翔的鸿雁
尚且不能随月光飞度到你的身边;下有悠长的 鸿雁长飞光不度,
流水,潜跃的鱼龙也只能泛起一层层波纹而难 鱼龙潜跃水成文。以游到你的跟前。
枫浦上的人的心中不胜忧愁。 文后有人:游子如一片白云,已离 家远去;思妇还站在那送别的清枫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27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27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诗句中的“月徘徊”如何理解?
明确:“徘徊”,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 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 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 还有那思妇卷不去、拂还来的痴情和缠绵。
这悠悠的“愁”,毕竟是月下清愁,绝不是那生死别绪。没 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样的浓烈,可这“卷不去,拂还来” 的惆怅和迷惘,倒是一样的难受,“一种相思,两地闲愁”, “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导入:
从古到今,人们在诗歌中都喜欢以月 寄情、借月抒怀,然而有一篇诗歌在唐代 写月的诗篇中一枝独秀、熠熠生辉,甚至 有“孤篇盖全唐”之誉,这就是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 特点
2、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3、赏析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
明确:诗人眺望空中孤月,思想飞跃,飞跃出前人思想的束缚, 去感悟人生,探索人生与宇宙的奥秘,道出了“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哲理和咏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 年年望相似。”的人生观。而我就全诗理解,诗人并不像古人那 样,对人生短暂感到感伤、绝望,而是追求和热爱。
清明洁净,奥妙无穷。
“沉沉”和“无限路”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沉沉”二字着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 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 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 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 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 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 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 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 是多么遥远。“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 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 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 心动神迷。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春江花月夜 公开课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春江花月夜 公开课课件

3、落花意蕴: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 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
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
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
言来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 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
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的遐想,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原文回
答)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种对于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古已有之,且都不得其解, 成为人类恒久探讨的哲学命题。诗人自然也没有找到答案,于是又转 入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的思考: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呢, 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这种思想,在历代文人的诗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1——8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月下之思
由景引发的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9——16)

月下之情
(17——36)
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品读诗歌
整体感知-月下之景 前八句通过对哪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 样的情感?
意象:浩瀚澄澈的江, 绚烂耀眼的花, 明亮空灵的月
(春、夜是背景) 意境:幽美邈远,清幽静谧 情感:美好,兴奋,快乐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 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手法:景中含情
月下之思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诗歌(一)——赏景
• 2、前八句描写的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一幅怎样的画 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春江月夜图:空明澄澈、幽美纯静 • 情感:美好、兴奋、快乐 (寓情于景)
研读诗歌(二)——明理
• 朗读9-16句,感受诗歌中的哲理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研读诗歌()——赏景
• 1、在前八句诗中,诗人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请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 景物: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白沙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动态美)。
此外还有: 1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咏怀》) 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悟哲理 张若虚在探索人生哲理 和宇宙奥秘时,得出了什么 别出新意的结论 ?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在永恒的人类、永恒的明月、永恒的流水面前,一个 人的生命只是瞬间,人生易老啊!
张若虚别开生面,翻出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 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这样,“代代无 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诗人以群体生命的延续回答了这个令人类永远感伤的 宇宙命题,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臼,表现 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 时礼赞生命。 基调:哀而不伤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情 感 意 象
写作特色


是诗中多处用了比喻
“月照花林皆似霰” (明喻)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之下, 花林一片白蒙蒙的绮丽景象,并与下一句把月光比喻 成霜构成有机的联系。“空里流霜不觉飞” (暗喻), 由花林似霰,进而联想到月光如霜。
返回
小结
春 江 花 月 夜 月下之景
(1——8句)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画意
月下之思
(9——16)
人生短暂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哲理
诗情
月下之情
(17——36)
春江花月(景) 宇宙人生(理) 离愁别绪(情)
完 美 融 合
总结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 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 促的思索和对思妇游子天各一方的惋惜。 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但惆怅中还交 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尽管有夫妇别 离的哀愁,但写来柔婉似水,饱和着“借明月寄相 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这首诗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 颓废。它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 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相当开 阔。
二、善用暗示手法抒写相思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暗示游子远去,“月徘徊”暗 示思妇徘徊楼台、望月思人;月照“妆镜台”暗示思 妇对镜伤怀;月光“卷不去”、“拂还来”暗示相思 之情缠绵悱恻、难以排遣;“落月复西斜”暗示游子 夜夜望月思归,人 、 物、情 、 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 境界。 。
三、运用拟人手法
“昨夜闲潭梦落花”到终篇八句通过落花、 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的思归之情。这种缠 绵的思归之情难以排遣,只能伴着月光撒在 江边的树上。诗的最后以“落月摇情满江树” 作结,形象地表达了绵长无尽的哀愁,全诗 就在这迷惘而略带伤感的气氛中结束。
李泽厚说,“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 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 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 是轻盈”,“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 的”。由于诗中并未涉及具体的现实人事内 容,因而其对离别的哀愁伤感显得宽泛而轻 淡;但诗对相思的描绘渲染,却因自然背景 的幽美和作者笔致的柔婉,显得真切缠绵, 如三月丝雨沁人心扉。
四、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 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 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 移逐渐展开、变化,忽虚忽实,有时让人觉 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 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 的美丽。
整体感知
• 1、听配乐示范朗读,把握节奏与情感。
• 2、自由朗读,把握意象,进一步感受意境与情感。
整体感知
• 1、全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它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核心意象:月 作用:全诗写了月生、月照、月斜、月落四个 情状,贯穿全诗,是全诗的外在线索。
• 2、诗歌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内 容。 (一)写景(1-8句):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美景 。 (二)说理(9-16句):写面对江水月色产生的感慨。 (三)抒情(17-36句):写花月春宵的离愁别恨。 一层(17-28句):写思妇相思之情。 二层(29-36句):写游子想家的心情。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一泻千里的月光随着波潮不停闪烁着,哪一处春 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月光照在 鲜花、树林上,就像雪珠一样洁白晶莹。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不见飞动,江洲上的白沙与月 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看不分明。
苏子曰:“……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 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课后作业
• 1、背诵诗的 1——16句,写出你还有疑惑 的地方或你的收获。 • 2、思考诗歌的 17——36句,写了什么内 容? • 3、思考:诗歌中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 合在一起的?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 笔触由大自然景色转到人生图象,引 出后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两句中的 “待”、“送” 两字,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把月亮写得 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 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一江春水。正是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自然转入人生图像,引出后文男女 相思的离愁别恨。 “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将明月拟人化,它 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妇身旁,久久徘 徊,不忍离去。 人多情而物无情,运用拟人手法,将人的感情移植 到物身上,使物也饱含深情。
一般情况下,面对自然或宇宙,人易产 生渺小、短暂之感,继而悲伤。
千 年 之 叹
宇宙无穷、人生短暂
所学名句: 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 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 终。(苏轼《赤壁赋》)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 3、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 之有数。(王勃) 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 矣。”岂不痛哉! (王羲之)
教 学 目 标
一、体会诗歌景、情、理。
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三、朗诵诗歌,感受诗情。
作家及作品
•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 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 靠一首《春江花月夜》而成就美名,闻一多评这 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作品: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 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一生仅留下 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 竟成大家”,成就千古美名。 《春江花月夜》被 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称为“孤篇压倒全唐”的唐 代绝响。
研读诗歌(一)——赏景
• 2、前八句描写的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一幅怎样的画 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前4句:春江潮涨、江海难分、明月冉冉上升而华 光万里。一幅极富动感、有(水)声有(月)色、有 远有近、有上有下的立体画。 • 后4句:江流弯弯曲曲,花林闪耀银光,月光如凝 霜朦胧,银色沙滩和乳色月光融为一体的画面。 • ——由江写到花,由花又回到月,作者虽写到江 流、花林、白沙,但无不有月的存在。其它景物 的美衬托了月光的皎洁。
【大意】江天一色,天空连一丝尘埃都没有,只有那一轮明 亮的孤月高悬中天。江边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 又是哪一年开始照耀人间? 人生代代无穷无尽,江月永恒却 年年相似。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源源不 断地输送着流水。
面对明月,诗人产生了什么思考?
对月的发问,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思考人生哲理 的开端,古往今来,多有人如此。 比如: 1、李白:“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 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2、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 歌头》)
思考:诗人是如何抒情的?
体会诗的情感美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 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 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 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思乡。
“可怜楼上月徘徊”八 句通过月色的描写表现了 思妇缠绵不尽的相思之情 及盼望丈夫而不得见的苦 闷。月光始终伴着思妇的 活动,无所不在。明月有 情,佳人钟情,人与月的 情感在相互交流,融为一 体。
古典诗歌中关于“月”的意象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空 间 意 象
时 间 意 象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此诗着力描绘的景物是什么?
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 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 画。 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 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 澄澈的优美诗境。 以“春江月夜的美景——江畔月下的沉 思——因月而起的情思”为全诗的思路构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