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训练
中长跑周期训练计划有哪些
中长跑周期训练计划有哪些青少年周训练计划的组织是基于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术训练的交替安排、运动员身体各部位训练均衡发展的原则。
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中长跑周训练计划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翔的周训练计划星期一:专项素质训练,内容包括力量和速度;星期二:专项技术训练,以短距离栏架为主,主要强调快速和节奏;星期三:全天训练,上午为速度训练,下午则为专门的力量训练;星期四:调整为主。
适当进行一些球类活动,然后就休息;星期五:半天的专项能力训练,多栏架、高强度;星期六:上午专项跑训练,下午力量训练,主要是杠铃训练;星期天:休息、调整。
普通人的周训练计划周一、上午:6000米节奏跑小肌群力量练习提踵30次X4组+单脚跳20次/左右下午:专项训练准备活动、节奏跑2800米(较上一周多一圈)。
5、测试300米、800米(成绩:2分36)6、主要变速跑内容 2400米+2000米+1600mi7、测试600米(成绩 1分56秒)8、整理放松跑1200米 (总负荷13000米)周二、上午:5000米节奏跑腹肌训练仰卧起坐40次+35+30次;背挺20次X2组下午:强化训练准备活动、节奏跑2800米3. 测试1000米+800米+600米500米+400米300米4. 整理放松1200米 (总负荷7600米)周三、下午力量训练训练前测试300米准备活动、节奏跑2800米1、各种柔韧性活动:压腿(分腿、跨栏坐、跪仰卧、单腿跪拉、立位前屈、交叉压);2、关节活动:肩、胯、膝、腰等。
基本内容、1、上肢力量徒手俯卧撑20次X5组。
2、小肌群力量背负同伴脚尖走30米往返6次。
3、腹肌力量仰卧起坐30-- 3组;仰卧收腹举腿20---3组;俯卧挺身20次;4、下肢力量肩负杠铃提踵20次—4组;3杠铃半蹲10次(50%负荷)3组+60%力量负荷3组+80%负荷3组放松跑1200米周四、上午:4000米米节奏跑下午:准备活动、节奏跑2800米测试1200米1000米重复跑(计时)X4放松跑1200米周五、上午:6000米节奏跑腹肌训练仰卧起坐40次+35+30次;背挺20次X2组下午:速度训练准备活动、节奏跑2800米300米定时跑X3次+200米X3次放松跑1200米周六、上午:5000米节奏跑下午:测试专项周日、上午休息下午力量同周三。
周期训练理论(可打印修改)
周期训练理论概念周期训练理论是马特维耶夫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相应地把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大周期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等3个时期,并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各个时期的训练目标、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即不同训练时期“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和“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不同比例”,即在训练的不同时期训练手段(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和负荷(量与强度)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
产生1 阶段性训练分期思想的提出与确立自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后,现代竞技体育比赛开始朝着日趋激烈的方向发展。
运动员必需经过一定时间的系统训练,才有可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1913年,莫尔菲首先提出了延长赛前训练时间的主张,强调了比赛前应有8-10周的训练时间。
1916-1917年,芬兰学者布·阿·科托夫在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训练过程不间断性和阶段性”的思想。
他在强调莫尔菲提出“延长赛前训练”思想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了运动训练的“分期化”和“分阶段化”思想。
科托夫进一步认为,赛前训练应达到14-16周时间,并认为对这更长时间的“不间断”训练过程,需要进行“分期”训练。
至此,按时期安排运动训练过程,并分期进行训练的思想得以确立。
2 全年训练分期思想的提出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芬兰学者拉乌尔·毕卡拉提出全年不间断的训练并按季节分阶段进行训练的思想。
他认为,全年训练可以分为预备训练、春季训练、夏季训练和秋冬季训练四个阶段。
然而,毕卡拉的全年分期中,在长达3-4个月的秋冬季训练阶段,却是一种“冬眠式”训练,在其中最寒冷的4-6周时间是完全停止训练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全年训练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毕卡拉虽然提出了全年不间断地分期训练的思想,但实际上,这种训练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制约。
周期训练计划名词解释
周期训练计划名词解释
嘿呀!今天咱们来聊聊“周期训练计划”这个名词到底是啥意思呢?
首先呢,咱得明白,周期训练计划可不是随便弄弄的东西哇!它是一种有规划、有步骤、有条理的训练安排呀!
周期训练计划,简单来说,就是把一段时间分成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方法呢。
比如说,哎呀呀,你要准备一场马拉松比赛,那可不能一直瞎跑呀,得有个周期训练计划。
这计划的第一个阶段,可能就是基础建设阶段呀!这个时候呢,重点是增强身体的耐力和力量。
哇!那得做很多基础的跑步训练,还有一些力量练习,像深蹲、俯卧撑啥的。
这是为后面的高强度训练打基础呢!
然后呢,到了提高阶段呀!这个阶段可就厉害了!训练的强度和难度都会增加哟!可能会加入更多的速度训练,还有一些针对性的技巧练习。
哎呀呀,是不是听起来就很有挑战性?
再往后,就是巅峰阶段啦!这时候,你得把之前练的都整合起来,达到最佳状态。
训练的频率和强度都要控制好,不能过度疲劳呀!
最后呢,还有调整恢复阶段呢!经过前面那么高强度的训练,身体需要休息和恢复呀。
这个阶段不能忽视,要不然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费啦!
周期训练计划可不只是适用于体育比赛哟!比如说学习,你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可以制定一个周期学习计划呀!先打好基础,再逐步提高,最后冲刺复习,然后适当调整休息。
哇塞!是不是很有
道理?
总之呢,周期训练计划是个很有用的东西呀!它能帮助我们更有目标、更有条理地去提升自己,达到想要的目标呢!哎呀呀,大家可都要好好利用起来呀!。
篮球周期训练计划
篮球周期训练计划工作目标1.提升球员基本技能:通过系统的训练,使球员在运球、投篮、防守等方面有显著提高。
要求每个球员在训练期间,至少掌握一种新的技巧,并在比赛中能够熟练运用。
–运球训练:安排每日的运球练习,包括控球、变向、快速启动等,以提升球员的控球能力和灵活性。
–投篮训练:设定每日投篮练习的种类和数量,包括自由投篮、对抗投篮等,以提升球员的投篮准确性和稳定性。
–防守训练:安排每日的防守练习,包括盯人防守、团队防守等,以提升球员的防守意识和技巧。
2.增强球队战术配合:通过团队训练和比赛,提升球员之间的默契和战术配合。
要求每个球员在比赛中,能够理解并执行教练的战术安排。
–战术训练:通过视频分析、现场讲解等方式,使球员理解各种战术的原理和应用。
–团队比赛:安排定期的队内比赛,以提升球员在实战中的战术执行能力。
–教练反馈:在比赛后,教练要针对球员的战术执行情况进行反馈,指导球员如何在比赛中更好地运用战术。
3.培养球员职业素养:通过日常训练和比赛,培养球员的职业态度和团队精神。
要求每个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都能够严格遵守纪律,积极主动地参与团队活动。
–纪律教育:定期进行纪律教育,使球员明白在团队中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团队活动:组织定期的团队建设活动,增强球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教练示范:教练要以身作则,示范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团队精神,影响球员。
工作任务1.训练计划制定:根据球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包括每日训练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技能训练:制定每日的技能训练计划,包括运球、投篮、防守等方面的练习。
–战术训练:制定每日的战术训练计划,包括团队配合、个人战术等方面的练习。
–体能训练:制定每日的体能训练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方面的练习。
2.训练执行监控:在训练过程中,对球员的表现进行监控,确保训练计划的执行。
–现场指导:在训练现场,对球员的动作进行指导,纠正错误,提升训练效果。
–数据分析:收集并分析球员的训练数据,了解球员的进步情况和问题所在。
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
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
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是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总要遵循一些原则,这是我们的训练依据。
其中,周期安排训练原则是国内外运动训练中多年奉行的一条重要的训练原则,它是运动员和教练员长期运动训练实践的经验总结,并在运动分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地确定下来。
周期性原则是运动训练的原则之一。
指训练工作的安排要按照一定的周期循环往复地进行。
而每一个新的周期都应在原有的周期的基础上提高。
竞技状态的形成、相对稳定、暂时性消失,是形成训练周期的客观依据。
中文名:周期性原则
性质:运动训练的原则之一
含义:训练工作要按一定周期循环进行
拼音:zhouqixingyuanze
严格执行准备期、竞赛期、休整期的内容结构,则控制了竞技状态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根据专项运动和运动员待点安排全年训练的周期。
如田径中的中长跑和全能项目.游泳、滑冰等多采用单周期(一年安排一个周期)、球类项目等多采用双周期(一年安排两个周期).训练水平较低或少年儿童则以单周期为宜。
(2)根据各时期的主要任务安排各种训练内容的比重和训练手段、方法以及运动负荷。
(3)认真总结前一周期的经验,为新周期的安排提供客观依据。
训练周期性原则是根据教育学原理和体操训练工作的实践,人体活动的客观规律(生物学基础)以及不断发展的...应用周期性原则实质上是把较长的训练时期划分成较小的训练阶段。
因为人们只有在较短的时间内才能对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予以准确的计划和实施。
如何合理安排健身中的训练周期和阶段
如何合理安排健身中的训练周期和阶段在健身过程中,合理安排训练周期和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训练周期和阶段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达到健身目标,提高身体素质,减少可能的伤害风险。
本文将介绍如何合理安排健身中的训练周期和阶段。
一、了解训练周期和阶段的概念训练周期是指从开始到完成一系列训练的时间段,通常以周或月为单位。
而训练阶段是指在训练周期内,按照一定的训练目标和计划,将训练分为不同的时期或阶段。
二、制定训练周期和阶段的原则1. 目标导向:制定训练周期和阶段时,要明确自己的健身目标,例如增肌、减脂、增强耐力等,以及每个阶段想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2. 逐步增加训练强度:训练周期内的每个阶段应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以适应身体逐渐适应和进步的需求。
3. 合理安排休息:合理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和调整,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身体损伤。
三、常见的训练周期和阶段划分1. 准备阶段:在开始训练周期之前,进行准备阶段的训练活动。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身体的预热和适应性训练,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2. 增强阶段:接下来是增强阶段,重点是增加力量和肌肉质量。
这个阶段的训练可以包括负重训练、重复训练和高强度间歇性训练。
3. 持续性阶段:在增强阶段之后,进入持续性阶段,主要目标是提高持久力和耐力。
这个阶段的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和持续时间较长的训练。
4. 减载阶段:在一段较长的高强度训练后,身体需要休息和恢复。
减载阶段是放松和恢复的阶段,可以采取降低训练强度或休息的方式。
四、合理安排训练周期和阶段的实用建议1. 制定计划:根据个人健身目标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周期的长度和每个阶段的具体训练内容。
2. 监控进展:定期评估自己的训练进展,根据情况调整训练周期和阶段的计划。
3. 个人差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训练水平和时间安排来调整训练周期和阶段的长短,确保适合自己。
4. 应对逆境:在训练周期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逆境,如生病、工作忙碌等。
在这些情况下,需要灵活调整计划,适当延长或缩短训练周期和阶段。
《周期训练理论与方法》读后感
《周期训练理论与方法》读后感After reading "Periodization Training Theory and Method,"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periodization in sports training. 通过阅读《周期训练理论与方法》,我深受其中对周期化概念及其在运动训练中应用的全面而详细的阐述所打动。
The book not onl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periodization but also offers practical examples and training plans for different sports and levels of athletes. 这本书不仅为我们理解周期化提供了理论框架,还提供了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运动员水平的实际案例和训练计划。
I appreciate how the author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ization in periodization, tailoring training programs to meet the specific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athlete. 我很赞赏作者强调周期化中个性化的重要性,量身定制训练计划以满足每位运动员特定的需求和特点。
Furthermore, the book delves into the science behind periodization, explaining the 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and adaptive responses that underlie the success of this training method. 此外,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周期化背后的科学原理,解释了支持这种训练方法成功的生理学原理和适应性反应。
大周期训练计划要
供能
供能
能
第12页/共15页
循环训练法
概念: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 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 定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 训练方法。
2020/4/5
第13页/共15页
循环训练法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循环重复训练法 循环间歇训练法 循环持续训练法
循环过程 负荷强度 负荷性质 供能形式
相对充分
走步、按摩
走、坐、按摩 走、坐、卧、按摩
磷酸盐代谢供能为 主
速度素质、爆发力
糖酵解为主混合供 能
速度耐力、力量耐 力
有氧无氧混合供能
速度耐力、力量耐 力
第5页/共15页
(二)比赛时期的训练计划
1、训练任务和时间 训练任务: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使运动员在比赛
中充分表现自己具有竞技能力。
间歇训练法
概念: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 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 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制约要素:每次练习的时间和距离;练习 重复的次数和组数;每次练习的负荷强度; 每次练习的间歇时间;间歇式的休息方式。
2020/4/5
第11页/共15页
间歇训练法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负荷时间 负荷强度 心率指标 间歇时间 间歇方式 每次心率 供能形式
(一)准备时期的训练计划
1、训练任务和时间
任务:与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相 对应,准备时期的训练任务就是提高运动员得竞 技能力,并培养和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
时间:一般不少于1.5-2个月。全年单周期的准备 可长达5-6个月。双周期中,冬春大周期较长,可 达4-5个月,夏秋大周期的准备期只有1.5个月
间歇且充分
田径阶段(周期)训练计划设计
田径阶段(周期)训练计划设计田径阶段(周期)训练计划设计该训练计划旨在帮助田径运动员在不同阶段进行有效的训练,以提高其竞技水平。
以下是该训练计划的设计:阶段一: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重点是建立运动员的基础体能和技术基础。
训练内容包括:- 有氧运动:进行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以提升心肺功能。
- 力量训练:进行全身的力量训练,包括举重、俯卧撑和腹肌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 技术训练:专注于田径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如跳远、投掷和短跑等。
阶段二:竞速阶段在这个阶段,重点是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
训练内容包括:- 短跑训练:进行高强度的短跑训练,包括起跑姿势、爆发力和加速度训练。
- 技术训练:加强田径项目的技术训练,如短跑的节奏控制和转弯技巧等。
- 耐力训练:进行间歇性高强度训练,如阶梯跑、短距离冲刺等,以提升耐力和快速恢复能力。
阶段三:赛前准备阶段在比赛前的准备阶段,重点是调整和巩固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训练内容包括:- 模拟赛训练:进行与实际比赛情境相似的模拟赛训练,以适应比赛环境和增强竞技经验。
- 策略研究:分析对手和比赛场地,制定相应的比赛策略和技战术。
- 休息和恢复: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松训练,以确保运动员在比赛时状态最佳。
阶段四:赛季调整阶段在赛季调整阶段,重点是维持和优化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训练内容包括:- 赛季计划:制定详细的赛季计划,包括参赛计划、休息安排和特殊训练内容等。
- 心理训练:进行心理咨询和训练,帮助运动员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
- 身体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良好。
请注意,以上是一个简要的田径阶段训练计划设计,实际的训练计划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个性化的制定。
单周期训练计划
单周期训练计划在健身训练中,单周期训练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体能水平,改善身体素质,塑造完美身材。
本文将重点介绍单周期训练计划的内容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健身爱好者更好地进行训练。
一、单周期训练计划的概念单周期训练计划是指一段时间内的训练计划,通常包括几周或者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训练者将通过一定的训练计划来进行有规律的训练,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塑造身材等目的。
二、制定单周期训练计划的原则1. 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制定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训练水平等都不同,因此在制定单周期训练计划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制定。
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2. 注重全面性单周期训练计划应该注重全面性,包括有氧和力量训练,以及柔韧性的训练。
只有全面性的训练计划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身体素质,塑造完美身材。
3. 合理分配训练强度在制定单周期训练计划时,需要合理分配训练强度。
适当加大训练强度可以激发身体潜能,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但是过大的强度反而会损害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合理控制训练强度。
三、单周期训练计划的内容1. 有氧训练有氧训练是单周期训练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
有氧训练包括跑步、游泳、骑行等运动,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有氧训练一般应该持续20-30分钟左右,强度适中,能够让训练者保持心率在60%-80%的最大心率范围内进行训练。
有氧训练的频率为每周3-5次,可以根据训练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调整。
2.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塑造身材、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力量训练包括举重、器械训练等,主要针对不同部位的肌肉进行练习,以提高肌肉力量和体型。
在单周期训练计划中,力量训练通常安排在有氧训练的后面进行,以充分疲劳肌肉,增加肌肉力量。
力量训练的强度应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为每周2-3次。
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单周期训练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减少运动损伤。
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
试论运动训练周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的基本概念与意义1.基本概念周期性原则(P e r i o dic P r inciple)指的是将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计划划分为时间长度不一的各种周期, 每个周期赋予不同的训练目标, 训练过程在不同层次上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按照周期性原则, 一名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可被分解为若干个年度训练计划(年周期或大周期),每一个年度训练计划依次分为数个称为中周期的训练阶段, 每一个中周期又分为若干个小周期, 小周期由若干节训练课所组成。
实际训练过程中, 每节训练课对小周期负责, 小周期对中周期负责, 中周期对年周期负责, 年周期对多年训练计划负责, 形成环环相扣的紧密结构。
2.训练周期性原则为运动员制定远景计划上的指导意义(1)整个训练和比赛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需要经过多年的艰苦训练, 加之训练与比赛会受到诸多的训练因素和非训练因素的影响, 因此, 训练和比赛工作就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就需要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精心的计划和实施。
在周期性基础上, 便可以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将运动员整个多年训练过程视做为一个大系统, 将每年的训练和比赛视为分系统, 每个分系统又由许多分支系统构成。
这样便可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分工、实施与监控。
(2)周期性训练原则能使运动员得到最佳发展。
周期性训练原则使运动员得到最佳发展有两重涵义:第一, 要能够挖掘出运动员的最大运动潜能;第二, 运动员要能够在每一年的重大比赛中出现最佳竞技状态。
前者是按照多年训练目标通过系统化地实现每个训练阶段的训练目标的必然结果, 后者则是合理计划和完成年周期中每个小中周期训练目标的必然结果。
(3)使训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具有可操作性。
在周期性基础上, 教练员对运动员经过多年训练可能达到的总目标心中有数, 而且也清楚地知道每一年需要达到的分目标, 以及每一个中周期、小周期乃至每节训练课的小目标。
从而非常清楚什么时候该怎样练以及练的目的是什么。
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
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周期训练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很多人对它并不熟悉,也不了解其历史。
周期的来源未知,但与周期有关的相对模糊的概念却早就存在了。
有证据表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运动员(公元前776年到公元后393年)在训练中已经开始应用相对简单的周期模式安排训练计划。
希腊医师弗莱维厄斯·菲罗斯特拉托斯在他的作品中就提出了简单的训练计划,他也被公认为是周期理论的先驱之一。
周期训练简单来说,就是你有一个长期的训练目标,以这个目标为基础,将一段时期的训练渐进性的拆分成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再通过不同的训练安排来实现,这样设计训练的方式就叫做周期训练。
周期训练可以从力量、爆发力、灵敏性、速度、耐力专项发展和整合几个部分去制定计划。
力量周期力量周期训练计划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在年度训练计划的各个阶段都有所不同。
这些方面变化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专项所需要的力量,同时考虑个人特征,以达到最佳运动表现。
当然,这些改变也取决于年度训练计划的不同阶段,以及该阶段的生理适应目标。
生理适应阶段对于一些在过渡期只会进行少量力量训练的运动员或者健身者,建议为了能够应对未来的训练要求,首先要开始进行力量训练以形成必要的身体素质。
在准备阶段早期,训练的目标有如下几点。
•刺激大部分肌肉群,包括稳定肌群。
•提高短时运动能力。
当训练强度和以技术为目标的练习的训练量很高时,提高短时运动能力能够降低训练后一阶段的疲劳。
•开始进行力量练习基本技术层面的训练,这是这一阶段力量训练计划的重点。
•锻炼肌肉、韧带和肌腱,为即将到来的高强度活动做准备。
此外,通过训练也会降低损伤发生的风险。
这个阶段的力量训练安排是准备期中的一般准备子阶段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生理适应阶段中,力量训练的负荷特征是低强度(40%~65%1RM)、多次数(8~20 次,2~3 组)。
所需要完成的练习项目的多少取决于他们的训练经历。
最大力量阶段最大力量水平决定了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的水平。
周期训练理论
周期训练理论概念周期训练理论是马特维耶夫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相应地把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大周期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等3个时期,并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各个时期的训练目标、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即不同训练时期“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和“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不同比例”,即在训练的不同时期训练手段(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和负荷(量与强度)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
产生1阶段性训练分期思想的提出与确立自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后,现代竞技体育比赛开始朝着日趋激烈的方向发展。
运动员必需经过一定时间的系统训练,才有可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1913年,莫尔菲首先提出了延长赛前训练时间的主张,强调了比赛前应有8-10周的训练时间。
1916-1917年,芬兰学者布·阿·科托夫在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训练过程不间断性和阶段性”的思想。
他在强调莫尔菲提出“延长赛前训练”思想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了运动训练的“分期化”和“分阶段化”思想。
科托夫进一步认为,赛前训练应达到14-16周时间,并认为对这更长时间的“不间断”训练过程,需要进行“分期”训练。
至此,按时期安排运动训练过程,并分期进行训练的思想得以确立。
2全年训练分期思想的提出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芬兰学者拉乌尔·毕卡拉提出全年不间断的训练并按季节分阶段进行训练的思想。
他认为,全年训练可以分为预备训练、春季训练、夏季训练和秋冬季训练四个阶段。
然而,毕卡拉的全年分期中,在长达3-4个月的秋冬季训练阶段,却是一种“冬眠式”训练,在其中最寒冷的4-6周时间是完全停止训练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全年训练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毕卡拉虽然提出了全年不间断地分期训练的思想,但实际上,这种训练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制约。
周期性训练计划模板(通用11篇)
周期性训练计划模板(通用11篇)一、什么是小周期训练计划小周期训练计划,即“周训练计划”。
即在一周内具体实施的训练计划。
依训练任务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基本训练小周期、赛前诱导小周期、比赛小周期以及恢复小周期四种类型。
二、周期性训练计划模板(通用11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
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期性训练计划模板(通用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期性训练计划1半程马拉松训练计划是针对想参加比赛有跑步强烈愿望的健康者。
时间十二周,每周三到六次。
跑步以慢跑为主,具体速度以跑步说话气不喘为适合自己的跑步速度,每次跑步至少一小时以上,最佳跑步时间06:30-7:30。
开跑前应热身拉伸,跑完做恢复拉伸。
第一周:星期一、三、五、日,四天。
跑前热身拉伸4分钟,以最慢的速度跑10分钟,距离1000米,走3分钟;再以最慢的速度跑10分钟,距离1000米,走3分钟;然后再慢跑1000米,时间10分钟,走3分钟;最后慢跑1000米,时间10分,然后恢复拉伸3分钟结束训练。
第二周:星期二、四、六,三天。
热身拉伸4分钟,开始慢跑16分钟,距离2000米,走2分钟;总共连续三次,3分钟恢复拉伸。
第三周:星期一、三、五、日,四天。
热身拉伸4分钟,开始慢跑。
距离3000米,时间24分,中间走3分钟;总共2次,、恢复拉伸3分钟。
第四周:星期一、三、五、日,四天。
热身拉伸4分钟,开始慢跑,4000米,时间30分钟,中间走三分钟,总共2次,恢复拉伸3分钟。
第五周:星期二、四,2天,热身拉伸4分钟,慢跑5000米,时间1小时,恢复拉伸3分钟;星期六,热身拉伸4分钟,开始慢跑5000米,时间1小时,中间休息10分钟,总2次,恢复拉伸3分钟。
第六周:星期一、三、五、日,四次,开始跑前拉伸4分钟,慢跑5000米,时间50分钟,中间慢走3分钟,再慢跑5000米,时间50分钟,恢复拉伸3分钟结束。
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
周期性原则是运动训练的原则之一。
指训练工作的安排要按照一定的周期循环往复地进行。
而每一个新的周期都应在原有的周期的基础上提高。
竞技状态的形成、相对稳定、暂时性消失,是形成训练周期的客观依据。
周期性训练的原理是基于物质运动的周期性规律,人类竞争能力的周期性以及竞争状态的形成规律。
一个人的竞争状态并不是每天和每次都处于最高水平。
经过严格的训练或比赛后,身心处于疲劳状态。
通过调整各种方法和手段,可以消除疲劳,从而使身体得到过度补偿,也称为过度恢复。
反过来,运动员的能力得到提高。
正如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一样,它具有周期性和规律性。
它的特点和表现是:运动员适应高强度训练和比赛,身体迅速康复;运动素质,特殊技能和战术达到最佳水平,准确的动作,熟练和协调;运动员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渴望比赛。
严格准备期,比赛期和休息期的内容结构控制着比赛状态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根据特殊运动和运动员的等候时间安排年度训练周期。
例如长跑和田径全能比赛。
游泳,滑冰等大多使用单个周期(每年一个周期),而打球比赛通常使用双周期(每年两个周期)。
如果培训水平较低或针对儿童,则适合一个周期。
(2)根据每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安排各种训练内容,训练方法,方法和运动负荷的比例。
(3)认真总结前一周期的经验,为新周期的安排提供客观依据。
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
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一)原则释义: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是指运动员应系统性地持续进行运动训练,并应将训练过程分为周期性的阶段进行安排。
这一原则的贯彻有助于运动员在长期训练过程中保持竞技状态,持续提高运动水平,同时避免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
(二)周期概念的基本形式:1. 周:作为周期概念的基本单位,一周的训练计划可以涉及各种训练内容和形式,如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等。
2. 若干周的训练周期(或小周期):一系列连续的周构成了训练阶段或小周期。
每个小周期内的训练目标和计划可以有所侧重,但总体上应保持训练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3. 若干个阶段或月的训练:若干个小周期的训练构成了月或阶段的训练。
这一阶段的训练目标通常更加具体和明确,例如为期数月的体能储备期、比赛期等。
4. 年度训练:一年内进行的一系列月或阶段的训练构成了年度训练。
年度训练计划通常以全年的重大比赛或活动为节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5. 若干个年度的训练周期:多个年度的训练构成了区间性的多年训练。
这一阶段的训练目标通常更加长远,例如长期发展计划、奥林匹克周期等。
6. 若千个年度的训练周期,则构成了运动员整个运动生涯的训练全过程:从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开始,经过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直至退役或职业转型,都是这一全过程的体现。
(三)实施建议:1. 制定长期训练计划:运动员应制定长期训练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内容和重点,确保训练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2. 分阶段实施:将长期训练计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设立具体的目标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这样可以保证训练进度的可控性和效果的可观性。
3. 合理安排比赛:比赛是检验训练成果的重要手段,但过多的比赛会影响训练的系统性。
因此,运动员应合理安排比赛,既要保证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又要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4. 注重休息与恢复:训练的持续性和系统性需要良好的休息与恢复作为保障。
运动员应注重休息和恢复,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密度,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中学生田径队周期训练计划
2、10周休息,期中考。
过渡期
每周训练两次(周一、周五)
发展身体素质,专项学习
专项运动能力提高,掌握正确的专项技术动作,注重发展身体专项素质
1:素质:包括力量、爆发力、柔韧、速度、协调性
2:专项训练、耐久力训练
1、周期时间12周至19周,约7周,训练次数14次。
田径训练周期计划:适应期、过渡期、集训期、正常化训练期、赛前备战期、比赛期。
周期
任务
目标
内容
备注
适应期:
每周训练两次(周一、周五)
掌握基本热身环节、专项技术动作认识来自热身操规范化,适应团队训练时间
1:慢跑、拉柔韧、小步跑、正踢腿、交叉步、后蹬跑、移动高抬腿
2:各专项技术动作认识,包括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重点步幅和步频、徒手技术动作的纠正
大周期训练计划(共5篇)
大周期训练计划(共5篇):周期训练计划制定大周期训练计划篮球大周期训练计划大周期训练计划表篇一:训练周期计划训练周期计划训练目标训练前身体基本数据人体肌肉训练技巧,减肥/增肌/塑形训练过程中饮食基本原理训练周期安排增肌训练计划(初级)第一周:全身训练计划计划1+2+3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目标肌肉:胸部动作:平板卧推组数:3次数8,10,12目标肌肉:背部动作:高位下拉组数3次数8,10,12目标肌肉:肩部动作:头上哑铃推举组数3次数:8,10,12目标肌肉:股四头肌动作:腿举组数:3次数:8,10,12目标肌肉:股二头肌动作:俯卧腿弯举组数:3次数:8,10,12目标肌肉:肱三头肌动作:拉力器下压组数:3次数:8,10,12目标肌肉:肱二头肌动作:杠铃弯举组数:3次数:8,10,12小腿肌群动作:立姿提踵组数3次数8,10,12腹部动作:仰卧卷腹组数:3 次数:15篇二:训练中周期的安排与计划训练中周期的安排与计划根据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训练中周期有不同的类型。
一般有:基本训练中周期,准备比赛中周期,比赛中周期,恢复中周期。
训练中周期的计划训练中周期的计划比大周期训练计划更详尽一些,要明确中周期的时间,及由几个小周期组成,训练的任务指标和重点内容,比赛的安排,运动负荷的安排节奏,恢复的措施等。
还可安排阶段检查和测验。
中周期训练计划表训练中周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共训练日主要任务:训练小周期的安排与计划训练小周期通常称之为周的训练,根据工作、学习的生活节律,一般是七天为一周期。
根据训练任务的不同小周期一般可分成四类:基本训练小周期、赛前诱导小周期、比赛小周期、调整小周期。
小周期训练计划表运动员(队)项目教练员小周期类型,训练阶段第周训练主要任务篇三:女会员周期训练计划模板帝豪斯健身会所训练计划及方案个人档案姓名:杨博伟性别:年龄:身高:cm体重:kg脂肪含量:BMI:内脂:基础代谢:Kcal预期锻炼目标:主要改善腰腹局部内脂肪含量,背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0-1 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P289 (引自: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1988)
(引自: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1999)
图10-2 运动训练计划的基本内容及制定计划流程图 P292 *周、课训练计划中不包括此项内容
(引自: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1999)
图10-3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获得途径 P296
表10-7 全程性多年训练的计划 P300
(引自: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1988)
竞技状态
发展过程
生物学基础训练任务训练时期
形成适应性机制:
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现象
提高竞技能力,促进竞技
状态的形成
准备时期
保持动员性机制:
心理/生理能力被释放动员,
各系统高度协调
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参赛
创造好的成绩
比赛时期(引自: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1988)
图11-1 年度单周期训练计划模型(马特维也夫,1965) P331
图11-2 年度双周期训练计划模型(译改自Tudor O.Bompa,1999)P332
图11-3 年度多周期训练计划模型(译改自Tudor O.Bompa,1999)P334
11-4 确定大周期日程的倒数计时充填式工作程序 P337
(引自:田麦久,1997)
表11-8 两种大周期的比较 P344
(引自:田麦久,1994)
周次 方案甲 方案乙
1
2 3 4 5 (★周未安排测验)
图11-8 未经训练的运动员5周集训方案示例 P358
常规大周期
微缩大周期
周数 14~32
8~12
训练比赛任务
①逐一提高各类竞技能力 ①重点提高个别竞技能力 ②提高综合的竞技能力 ②恢复/提高综合竞技能力 ③比赛中充分表现竞技能力 ③参赛表现竞技能力 训练内容 一般 专项 一般 专项 专项化程度 较高 高
负荷量 大 中 小 中 小
负荷强度
中 小 大
中 大
表11-6 历时半年的训练大周期中各时期阶段的训练学特征 P338
(引自: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1988)
表12-1 不同训练周类型及其主要任务 P368
类型主要训练任务
基本训练周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赛前训练周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
技中去
比赛周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
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的目标
恢复周消除运动员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促使超量恢复的出现,准备投入新的
训练
图12-1 小周期的类型及其特征(马特维也夫)P369
图12-8 比赛周超量恢复集合安排模式 P391
图12-12 单一训练课结构(以120分钟为例) P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