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前》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前》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体味作者对天气热、闷的妥贴表达,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3.体会作者渴望革命风暴涤荡一切旧势力的火热激情。

学习重点:

1.体味作者对天气热、闷的妥贴表达。

2.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课时:1 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1.明确目标。

2.走进作者。

茅盾(1846—1981),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1926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蚀》、《三人行》、《子夜》、《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剧本《清明前后》、散文《白杨礼赞》等。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为我国文学宝库创造了珍贵财富。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幔()水门汀()踱()咆哮()瞥()揩()龌龊()模样()噤声()

二、理清文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整体感知。

⑴文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要旨?

⑵作者希望“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那么,雷雨前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呢?(就“干净清凉”这个词寻找两个反义词)

三、合作交流,品读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写天气热、闷的句子,并作赏析。、

2.浏览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文中苍蝇、蚊子、蝉儿在这种环境里有何反应?

3.文中闷热的天气、苍蝇、蚊子、蝉儿、雷电风暴各有何象征意义?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小结课文,写出文章主旨。

五、达标测评,巩固内化。

1.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喜欢 ,因为它象征着。

2.仿照范例,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写一首小诗。

例A:粉笔例 B:橡皮橡皮

白色的犁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为了纠正别人的错误

耕耘在黑色的沃土耗尽了自己的生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

3. 学以致用,文采竞技。

要求: 1.学习并尝试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进行小练笔;

2.范例:迎霜绽放的秋菊、傲立寒风的青松、默默燃烧的红烛、笑迎冰雪的红梅……

3.不少于100字,情景鲜明,主题突出。(补贴文章)

课后反思:

《夜雨诗意》导学案

主备人:王福兰审核人:

学习目标:

1.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的魅力。

2.把握行文的脉络,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对夜雨所赋予的含义,感悟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学习重难点:

怎样理解“要说美,也没有什么美,屋外的路泥泞难走……被雨声阻隔的寂寥?”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浙江余姚人,大陆著名美学家、学者和散文家。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主要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2.整体感知。

学生熟读课文,分析课文的结构,并概括出课文的段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二、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要说美,也没有什么美,屋外的路泥泞难走……被雨声阻隔的寂寥?”

2.《夜雨诗意》直接写雨的笔墨很少,也不象《下雨天,真好》有那么多故事,更没有写风景,那么,文章是靠什么打动作者的呢?

3、总结文章的主旨。

三、巩固提升。

1.掌握本文的生字。

纂()斫()色彩斑斓()死心塌地刀刃入鞘()船楫下锚()改弦易辙()逼仄

()喧嚣()熨帖()涟漪()憬悟()敕令()

2.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①,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②,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③。

A、①确信②摧残③诬蔑

B、①确信②摧毁③蔑视

C、①坚信②摧残③诬陷

D、①确定②残杀③诬蔑

课后反思:

3.阅读下文并完成课后题。

火光

柯罗连科[注]

很久似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的河上。船到一个转弯处,只见前面黑漆漆的山峰下面,一星火光蓦地一闪。

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好啦,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马上就到过夜的地方啦!”

船夫扭头朝身后的火光望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划起桨来。

“远着呢!”

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在那儿闪烁。不过船夫是对的,事实是,火光的确还远着呢。

看,再划几下就到了……其实却还远着呢!……

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划了很久。一个个峡谷和悬崖,迎面驶来,又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茫茫的远方,而火光却依然停在前头,闪闪发亮,令人神往——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

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火光,似乎近在咫尺,不止使我一人心驰神往。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注]柯罗连科(1853-1921):俄国作者、革命者,他写本文时俄国还正处在黑暗的沙俄专制时代。

1. 文中“黑夜”和“火光”分别象征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些黑夜的火光的特点是: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这句话有什么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两句话中“火光”和“划桨”有何不同?

①船夫扭头朝身后的火光望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划起桨来。

②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对下面两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①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②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