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技术变更管理办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变更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企业需要及时进行技术变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控制变更风险,保证技术变更的成功。
因此,制定有效的技术变更管理办法是企业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一、技术变更的定义技术变更是指对于企业信息系统中的硬件、软件、网络系统等技术设施的调整、升级或新增,以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满足业务需求的改变。
二、技术变更分类技术变更可以按照实施的对象、目的、风险程度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
1.按照实施的对象分类:硬件设备变更、软件系统变更、网络系统变更。
2.按照变更的目的分类:改善系统运行效率、修改错误或缺陷、满足新需求等。
3.按照风险程度分类:低风险变更、中等风险变更、高风险变更。
三、技术变更流程1.技术变更申请任何人员都可以向信息技术部门提出技术变更申请,申请人应当清楚说明变更目的及需求,并提供详细的变更计划和方案。
2.技术变更评审信息技术部门对所提出的技术变更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变更计划,成立变更小组,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技术变更测试为了确认变更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及是否会产生新的问题,需要对变更进行测试。
测试部门应按照变更计划执行相应的测试,测试结果应当反馈给变更小组。
4.技术变更实施经过评审和测试确认后,变更小组应当制定详细的变更实施方案。
在变更实施过程中,实行可追踪性和可撤销性的措施,对系统进行备份管理。
5.技术变更验收在变更实施结束后,需要对变更的成果进行验收,由变更小组进行抽查和随机检查,审核变更是否符合要求。
6.技术变更记录和报告对于每一次的技术变更,应当及时进行记录和报告,以备后续参考和评估。
四、技术变更审核和批准1.技术变更审核信息技术部门应当成立变更审核委员会,审核变更申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委员会应由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的专家组成。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技术变更管理办法是指为了使企业的技术变更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的一种管理方法。
一、技术变更管理的定义及目的技术变更管理是指企业对技术变更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以保证技术变更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这种管理方法的目的是确保变更是经过精心规划并受控的,以减少技术风险并达到稳定和可靠的过程改进。
二、技术变更管理的应用范围技术变更管理在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进和技术运营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一般应用于软件系统、硬件装置、网络设备以及工作流程等领域。
三、技术变更管理的主要内容1、技术变更计划:制定计划的过程是明确变更的目的、变更的方式、变更的范围和变更的时间,以及对变更影响的评估。
2、变更请求:这是接受变更请求和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的过程,评估结论是同意、拒绝或转发变更请求。
3、变更评估:对变更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对业务过程、技术资源和风险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确定变更执行的实施步骤。
4、变更实施:这是变更实施的过程,包括对变更的验证和确认。
5、评估实施后效果:评估已经实施的变更,以及确定变更实施的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四、技术变更管理的原则技术变更管理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规划与论证:技术变更必须是充分论证的,否则就不应该执行。
2.透明度与沟通:对技术变更进行适当的透明度和沟通,以增加变更的接受度。
3.优先顺序:在变更管理中,需要明确的设立优先级顺序,以保证重要的技术变更优先处理。
4.标准化和流程管控:技术变革实施应该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变更的实施流程有序和规范。
5.风险控制:技术变更过程中要重视风险控制,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五、技术变更管理的流程实施技术变更管理的流程实施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制定技术变更管理计划。
2、接受变更请求并进行评估。
3、评估变更的风险和影响。
4、制定变更实施计划。
5、执行实施计划。
6、评估实施后的效果。
7、为技术变更过程提供质量保障。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变更的管理措施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变更的管理措施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变更是难以避免的。
在这种情况下,
项目管理人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时间和预
算不会受到影响。
以下是一些应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变更的管理
措施:
建立变更管理流程
在项目开始时,应制定适当的变更管理流程。
该流程应详细说
明何时提出技术变更请求,如何评估变更请求以及批准或拒绝变更
请求的过程。
所有的变更请求都应该在该流程下进行处理,以确保
变更是经过授权的、可控的。
针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和管理
所有的变更请求都应该经过评估,以确定它们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包括项目的时间和预算,以及对工程项目的质量
和性能的影响。
如果变更请求被批准,管理人员需要修改项目计划,以确保可以按时交付项目,并监控预算变化。
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
技术变更可能会引起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此,项目管理人员需要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任何由变更引起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这可能包括重新评估风险、重新识别并重新分配资源,或采取其他适当的措施。
保持透明度
在变更管理流程中,需要保持透明度,以确保所有相关方完全了解所有的变更请求和解决方案。
这将有助于确保所有人都在同一页面上,使变更管理过程更加高效。
总结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变更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通过制定适当的变更管理流程、针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和管理、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及保持透明度,可以确保变更不会影响项目实施的质量、时间和预算。
建筑工程变更管理办法
建筑工程变更管理办法一、引言建筑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需要进行变更,例如设计要求的修改、施工技术的调整、材料的更换等。
为了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制定建筑工程变更管理办法。
二、变更管理的原则1. 依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进行变更管理,保证变更的合法性和合规性;2. 社会效益优先原则,确保变更不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3. 经济合理性原则,变更的必要性要与经济效益相匹配;4. 安全可行性原则,变更前要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和风险评估,确保变更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5. 变更申请与审批的科学性原则,建立合理的变更审批机制,防止滥用变更权力。
三、变更管理的程序1. 变更申请: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申请,申请人应提供明确的变更内容、理由和影响分析;2. 技术论证和评估:由专家组织进行技术论证和风险评估,评估变更对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影响;3. 变更通知:经审核后,相关变更决策结果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4. 变更审批:变更申请经审批通过后,由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单位签署变更合同;5. 方案调整与设计修改:对于需要调整的方案和设计,由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达成一致;6. 施工变更:施工单位按照新的方案和设计进行施工,并做好相关记录和变更通知;7. 质量监督和验收:变更完成后,应进行质量监督和验收,确保变更的质量符合要求;8. 成本核算:变更后的工程成本应进行核算和评估,与变更前进行比较,进行成本控制。
四、参与方的责任与义务1. 建设单位:负责变更管理的组织和决策,提供变更所需的资料和技术支持,与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进行协调;2. 设计单位:按照变更要求进行方案和设计的调整,并向建设单位提供相应的设计文件;3. 监理单位:根据变更管理办法,对变更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4. 施工单位:按照变更的设计和方案进行施工,做好相关记录和通知,并确保变更后的施工质量。
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及流程
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及流程一、工程变更管理的意义1.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变更管理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工程方案进行调整,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提高工程效率:及时调整工程方案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工程重复和浪费,提高工程实施的效率。
3.降低工程成本:通过工程变更管理,可以及时调整工程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降低工程的总成本。
4.优化施工进度:及时调整工程方案可以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延误和问题,有助于优化施工进度,确保工期的完成。
二、工程变更管理的流程1.变更的发起:变更的发起可以由项目经理、技术人员、业主代表等相关人员提出。
变更的发起应包括提出变更的原因、影响分析、变更内容、变更后工期和成本等信息。
2.审核评估:审核评估环节由相关技术人员对变更的可行性和影响进行评估。
评估主要包括对变更后工期、成本、质量等的影响分析和评估。
3.变更的批准:审议评估结果后,由项目经理或相关领导对变更进行批准。
批准应包括批准变更的内容、变更工期和变更成本等信息。
4.变更的实施:变更的实施由项目团队进行具体操作。
实施过程中,应对变更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严格按照变更方案进行操作。
5.变更的记录:变更的记录包括变更的原因、过程、结果等信息。
变更记录应被保存,并随时提供给相关人员进行查阅。
三、工程变更管理的相关办法为了规范工程变更管理,常见的一些相关办法如下:1.建立工程变更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流程,确保变更管理的规范和高效。
2.成立变更评估委员会:为了提高变更评估的可靠性和公正性,可成立变更评估委员会,由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对变更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
3.加强变更管理与项目管理的衔接:变更管理与项目管理密切相关,应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与衔接,确保变更管理能够与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相匹配。
4.健全变更管理的文件和记录:建立健全的工程变更管理文件和记录,包括变更申请书、变更方案、变更审批文件等,以备核查和审计。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一、总则为规范技术变更管理流程,提高技术变更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技术变更,包括但不限于软件更新、系统升级、硬件改动等。
三、变更管理流程1. 变更申请任何一项技术变更都需要提交变更申请,包括变更内容、原因、影响分析、风险评估等信息。
变更申请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继续下一步流程。
2. 变更策划经批准的变更申请将进行详细的变更策划,包括具体变更方案、实施时间、实施人员、回滚计划、测试方案等内容。
3. 变更审批变更策划需要经过相应领导层的审批,并获取书面批准文件,作为变更实施的凭证。
4. 变更实施根据变更策划的内容,组织相应的人员进行变更实施,确保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变更策划的要求进行操作。
5. 变更评估变更实施完成后,需进行变更评估,验证变更是否成功,并记录变更实施的过程和结果。
6. 变更关闭对于成功的变更,需要及时执行变更关闭流程,并进行相应的文档整理和存档工作。
四、变更管理原则1. 变更管理需遵循全程闭环原则,从变更申请到变更关闭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和审批流程。
2. 变更管理需遵循风险管理原则,确保变更实施前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3. 变更管理需遵循合规性原则,确保变更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五、相关责任1. 技术部门负责对技术变更管理流程的执行和监督。
2. 申请变更的部门负责变更申请的准备和提交。
3. 审批变更的领导层负责对变更申请和策划的审批。
4. 实施变更的人员负责变更实施的具体操作和风险控制。
六、附则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更新或修订,需经过相关领导层的批准。
七、技术变更管理工具为了更好地管理技术变更的流程和记录,公司将引入相应的技术变更管理工具。
该工具将包括变更申请、变更策划、变更审批、变更实施记录、变更评估等功能,便于全程闭环地跟踪和管理技术变更的整个流程。
技术部门将对该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技术变更管理工具的有效使用和管理。
变更管理制度 (1)
变更管理办法(试行)为规范XXX公司过程变更管理,明确了变更管理的工作流程,对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进行有计划的规范的控制,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经营部机关各部室(生产质量组、设备组、安全综合组)、各工序(以下简称“各单位”)1术语与定义1.1 变更是指企业内任何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改造、停用、拆除或非同类替换的改变,以及对经过评审的管理方式和人员情况等进行的调整。
包括企业在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公用工程、备件、材料、化学品、生产组织方式和人员、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的改变。
1.2基于变更的内容将变更类型区分为: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变更。
1.2.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包括助剂、添加剂、催化剂等)和介质(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工艺路线、流程及操作条件,工艺操作规程或操作方法(包括物料投加顺序),工艺控制参数,仪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报警和联锁值的改变),水、电、汽、风等公用工程等方面的改变。
1.2.2设备设施变更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非同类型替换(包括型号、材质、安全设施、设备运行参数的变更)、布局改变、备件、材料的改变,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计算机及软件的变更,电气设备的变更,增加临时的电气设备等方面的改变。
1.2.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安全和生产相关的关键岗位人员、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机构、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标准、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改变。
1.3基于变更的期限,将变更区分为:永久性变更、临时性变更。
1.3.1永久性变更企业实施变更后,变更对象不会恢复到变更前状态的变更。
1.3.2临时性变更因生产运行、安全目的或其他原因需要而进行的短期改变,且到达预定期限前应恢复到变更前状态的变更。
1.4在变更的风险性影响方面,将变更级别区分为:一般变更和重要变更。
1.4.1重要变更可能导致生产工艺不稳定、风险等级提高,带来事故发生、出现人员伤害、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企业不能接受的财产损失等潜在后果的变更。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1. 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技术变更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然而,技术变更也伴随着许多风险和挑战,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变更管理办法,以确保技术变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在于:•规范技术变更的流程,确保技术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保障技术变更的安全性,避免技术变更对企业运营造成负面影响;•提高技术变更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以便于问题的跟踪和解决。
3.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涉及到技术变更的企业和组织。
4. 技术变更管理流程企业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技术变更管理:4.1 技术变更申请技术变更应由相应的部门或人员向变更管理团队提出申请。
申请人应填写技术变更申请表,并提交相关的变更说明和风险评估报告。
4.2 技术变更评审变更管理团队应对技术变更申请进行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变更的合理性、风险评估是否充分、变更对系统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等。
4.3 技术变更批准变更管理团队应根据评审结果对技术变更进行批准或拒绝,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对于批准的技术变更,应进行影响分析,确定实施计划和测试方案,并把方案提交给相关人员进行确认和批准。
4.4 技术变更实施技术变更实施应按照确定的计划进行。
相关人员应认真执行实施计划,并对变更过程进行记录和追踪。
4.5 技术变更验证技术变更实施完成后,应对变更结果进行验证和测试,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验证结果和测试报告应记录在技术变更记录中。
4.6 技术变更发布经过验证和测试后,技术变更应进行发布。
发布前,应进行最后的确认和审批,确保变更已满足业务需求和技术规范。
发布后,应记录发布日期和版本号,并对变更结果进行监控和跟踪。
4.7 技术变更回顾技术变更实施后,应对变更的效果和风险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技术变更管理流程。
5. 技术变更管理的注意事项企业在实施技术变更时,需注意以下事项:5.1 风险评估技术变更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确定变更对业务和系统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确保变更对业务的影响最小化。
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办法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公司安全生产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强化变更过程的风险管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及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管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协力单位。
第三条职责(1)安全监察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办法。
(2)各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本规定,负责归口职能的变更审核及验收,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
(3)各部门负责落实变更管理各项要求,并对本办法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条变更分类(一)工艺技术变更包括以下内容:1、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2、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3、操作规程的变更;4、工艺参数的变更;5、安全报警、急停设定值的改变。
(二)设备设施变更包括以内容: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2、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设施的变更;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5、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6、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7、PLC控制系统及计算机控制软件的变更。
(三)管理变更包括以下内容: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2、人员的变更;3、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4、管理职责的变更;5、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等。
第五条变更程序(一)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的变更程序1、各部门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检查、了解、学习中发现的任何能够对生产作业的安全、稳定、高效、节能等有益的改进措施,均可向部门经理提交变更申请。
2、各部门经理收到变更申请后,应组织分析审查,并将变更申请递交至变更所涉及的主管部门审核。
3、各主管部门收到变更申请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提事项进行讨论和研究,充分分析变更的可行性性、可靠性与潜在的风险,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补充或修改,对于技术上可行、风险上可接受的变更,经公司相关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4、对于不予采纳的变更,各部门要及时把不予采纳的理由反馈给变更申请人。
(二)管理变更程序人员变更的相关程序按人力资源部《员工聘用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执行,其他管理变更按相关制度执行,并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做好变更风险分析及控制工作。
5M1E变更管理程序
1 目的为防止因5M1E变更而产生的影响,控制变更对后续过程(包括安全环保过程)及顾客的影响,规定5M1E变更的申请、评审流程与实施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5M1E变更管理。
3 定义5M1E变更:指生产过程中方法、设备、人员、原辅材料(包括供应商)、测量及作业环境等的变更。
永久性变更:指变更时间超过三个月以上的变更。
阶段性变更:指变更时间在三个月以内的变更(含三个月)。
初批品:指变更实施后的前5个批次的产出品,主要为成品及半成品(氯化钴转移液)。
客户接口部门:本办法中指与客户接口的部门,包括销售部、总经办、供应部等。
4 职责总工程师:负责除人员变更外的A级5M1E变更申请的审批。
事业部总经理:负责除人员变更外的A级5M1E变更申请的审核及B级5M1E变更申请的审批。
总工办:⑴负责本办法的编制和解释,并监督检查本办法的执行。
⑵负责对除人员变更外其他A、B级5M1E变更申请材料的审核;⑶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A、B级变更进行评审,并出具评审结论;⑷负责5M1E变更相关资料的保存及归档;生产技术部门:⑴参与变更评审;⑵对产品规格、原辅材料、制造方法、工艺等的5M1E变更申请的验证确认;⑶对变更后初批品的品质确认;⑷A级5M1E变更申请的客户确认工作,并将客户确认结果反馈给总工办。
设备管理部门:参与变更评审,并对生产设备的5M1E变更申请的审核、验证。
安全环保部:参与变更评审,并对5M1E变更在生产安全及环境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确认。
采购部门:按表1 要求负责索要原辅材料供方变更的相关资料,并将变更所需资料反馈至总工办。
变更实施单位:⑴负责5M1E变更申请的提出,并提供申请所需的支持性材料;⑵负责变更的实施,收集实施记录及相关资料;⑶负责组织变更前培训及执行变更;⑷按要求建立5M1E变更台账。
5 工作程序变更的分级根据变更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包含成品及中间产品)、客户要求和安全环保的影响程度,变更划分为A B、C三个等级,A、B级分类要求详见下表1 。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工作,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从事生产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单位和个人。
三、工艺和设备变更的定义1、工艺变更: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工艺参数等进行调整或改变的行为。
2、设备变更:指对生产设备的结构、性能、功能等进行调整或更换的行为。
四、变更管理步骤1、变更申请:变更管理人员填写变更申请单,包括变更的原因、目的、内容、时间等信息,并提交给上级领导进行审批。
2、变更评估:上级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分析变更对生产工艺或设备的影响,评估变更的可行性和风险。
3、变更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变更计划,包括变更的时间、范围、责任人、控制措施等内容。
4、变更执行:按照变更计划的要求进行变更执行,确保变更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5、变更审核:变更完成后,进行变更审核,对变更的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变更达到预期的目标。
6、变更记录:对每次变更都要进行记录,包括变更的内容、时间、责任人等信息,做好归档管理。
五、变更管理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变更管理应基于科学的评估和分析,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系统性原则:变更管理应建立完整的变更管理体系,包括变更的流程、制度、控制措施等。
3、风险控制原则:变更管理应通过合理的控制措施,降低变更的风险,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质量导向原则:变更管理应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导向,确保变更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六、变更管理的责任1、生产部门负责对工艺和设备变更进行申请、评估、计划、执行和审核。
2、质量部门负责对变更的质量影响进行评估和控制,并监督变更执行过程。
3、技术部门负责对变更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并提供技术支持。
4、安全部门负责对变更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并制定安全措施。
七、违反管理办法的处理对违反管理办法的行为者,根据实际情况,可给予警告、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理措施,并追究法律责任。
(完整版)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及流程
(完整版)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及流程云南睿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及流程第一条、目的1、为了加强变更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有效地控制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特制定本变更管理办法及流程。
2、通过对变更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审批,确保变更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经济性,消除变更对工程成本和进度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二条、变更是对原设计内容进行完善、修改及优化,变更共分为三类:1、一般变更:不改变设计原则,不影响使用功能,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不影响美观;变更发生费用在2万元(含)以下的;2、较大变更:不改变设计原则,不影响使用功能,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不影响美观;变更发生费用在2万元至10万元(含)以下的;3、重大变更:对原方案、原系统、主要结构布置、主要尺寸、坐标、主要标高、主要设备及主要使用功能改变及变更发生费用在10万元以上的。
第三条、变更的体现形式分为四类:1、由建设单位(业主单位)提出的变更;2、由监理单位提出的项目变更;3、由设计单位提出的项目变更;4、由施工单位提出的项目变更。
第四条对上述提出的工程变更,提出部门备齐相关原始资料,按本变更管理办法中图一及图二进行逐级上报审批。
第五条变更应将工程变更内容描述清楚。
如:工程名称、变更原因、变更时间、变更部位、图纸比例、图示尺寸、规格型号、材料材质等,应达到根据变更单可准确计算工程量。
第六条变更单由项目部分专业依发生先后顺序进行编号。
第七条变更的控制1、变更控制原则:1.1 符合国家规范:变更应是对原设计中不满足国家规范、法规的部分进行变更,使之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法规;1.2 保证使用功能:变更应是对原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变更,变更后应比原设计更合理、更满足使用功能;1.3 降低建造成本:在不影响使用功能、满足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变更方案应更加节约成本;1.4 保证建造工期:在不影响使用功能、满足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变更方案应更缩短施工周期;2、变更内容:2.1 原设计中不符合国家规范、法规的内容;2.2 原设计中某些施工工艺做法现场难以实现、改进后更加合理的内容;2.3 原设计中某些功能要求不能达到或违背承诺而需要进行改进的内容;2.4 原设计中存在的遗漏、缺陷等内容;2.5 由于某种需要公司提出的对原设计的更改内容;3、相关部门职责:3.1 项目部:3.1.1 办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申请手续;3.1.2 对拟变更的施工工艺进行把控;3.1.3 负责变更的实施;3.1.4 审批2万元(含)以下变更并报公司备案;3.2 合同成本部:3.2.1 对拟发生的变更进行经济分析;估算变更成本;3.2.2 变更实施后,核算变更实际发生额是否在估算范围内;3.2.3 跟踪变更的落实情况;3.3 总工:3.3.1 审核变更实施的可能性及施工工艺合理性;3.3.2 审查2万元以下变更,审批2万元-5万元(含)的变更并报公司备案;3.3.3 负责组织专家评审重大变更;3.4 项目分管副总及合同部分管副总;3.4.1 审核变更技术和经济的的合理性;对工期、造价等综合评价。
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办法
辽阳石化公司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依据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辽阳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规范了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的管理流程、措施及要求。
第四条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本办法,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
各基层单位按要求执行本办法,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条名词解释:(一)工艺设备变更。
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
(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二)微小变更。
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设计参数等的改变,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三)同类替换。
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四)人员变更。
是指员工岗位发生变化,包括永久变动和临时承担有关工作。
表现形式有:调离、调入、转岗、替岗等。
(五)关键岗位。
指与风险控制直接相关的管理、操作、检维修作业等重要岗位。
此类岗位会因人员的变动而造成岗位经验缺失、岗位操作熟练程度降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不可逆的健康伤害、重大财产损失、严重环境影响等事故。
第二章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要求第六条工艺设备变更范围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主要是指生产装置(生产单元)生产负荷超出设计范围的改变。
(二)物料的改变,主要是指物料品种、组成发生较大变化。
(三)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
主要指“三剂”的改变。
(四)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主要是指单体转动设备转速、流量、温度、压力的改变;单体静设备压力、温度、充装系数的改变;电动机运行电流的改变;仪表流量、压力、温度的改变等。
(五)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
(六)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主要指指设备结构改变、管道开孔、设备材质改变、润滑油规格改变、动设备密封形式的改变、转动设备转子或通流部分发生改变等;工具的改变或改进是指起重工具起重吨位改变。
建筑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一、为明确工程相关单位、业主(或者称发包人、甲方、招标人、建设单位,下同)内部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及权限 ,规范工程变更(简称变更)的分类及申报审批程序,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本办法合用于致远地产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变更。
工程变更所遵循的原则为优化设计、不降低原设计使用要求、尽量降低或者少增加工程成本,并按分类、分级的原则快速、准确、有序地予以处理。
三、所有工程设计变更,按本办法经批准后由工程部下发变更指令并经过公司领导审批后 ,施工单位(或者称承包人、中标人、乙方 ,下同)依据变更指令进行工程变更。
没有变更指令,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上述变更 .任何工程变更均不表示,也不应以任何方式使原施工合同作废或者无效 .四、由于施工单位过失、违约或者毁约及施工方法或者工序引起的变更指令,变更增加的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业主有权不予认可和支付相关的变更费用,且工期不得顺延 .五、所有工程都须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图预算 .施工预算是指根据合同、施工图纸会审确认后的施工图、中标文件(如投标原则及单价等)及招标文件等编制而成的造价文件。
施工图预算是指编制单位根据合同、施工蓝图、定额文件及定额计价法的计价原则和有关规范等编制而成的造价文件 .六、增加合同外项目 , 引起工程数量和相应的单价、合同总价变化,应按照本办法的有关程序确定费用 .七、工程项目变更须有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并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对于某些特殊的工程变更 (如抢险等时间上不允许的),经济分析未能及时与技术论证同步报送的 ,可先报该项目投资估算,但经济分析应在技术论证上报 7 天内报审,经审批的经济分析作为投资控制的依据.八、工程变更是指经批准后由监理单位根据规定下发指令的任何工程改变。
以会审确认后的施工图为基础,凡相对于会审确认后的施工图发生工程数量变化的项目均为工程变更项目。
工程变更造价控制以会审确认后的施工图编制的施工预算为基础 ,单项金额相对于施工预算对应项目变动的金额作为工程变更审批权限依据。
公司变更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管理办法1 总则1.1 术语解释1.1.1 变更是指任何在公司范围内技术上的(如工艺、设备、设施等)或组织管理上的(如程序、人员或机构等)修改。
1.1.2 临时变更是指在规定的时间恢复原始状态或原设计条件的任何变更。
如临时管道的装配、测试设施、装置试生产、临时切换备用设施、DCS\SIS\PLC系统临时旁路等,临时变更的期限最长为6个月。
1.1.3 永久变更是相对临时变更而言的,其终结点是下次提交正式变更时。
1.1.4 紧急变更是指任何为避免紧急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必要性由公司主管领导/厂长(中心经理)判断。
紧急变更仅限于特殊情况,如避免不安全状态、避免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避免重大产品中断等。
1.1.5 同类型替换是指满足现有设计规范的替换。
如果要用不同供应商的设备来替换,除了要符合设计规范外,还必须确保供应商已是中石化系统中的合格供应商。
1.1.6 变更类型按照集团公司《炼化企业HSE管理规范》(QSHS0001.3-2001),变更类型主要分为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变更。
变更类型举例见附件5.2,公司相关制度涉及的变更(其制度要求不需要执行此规定的变更见附件5.3。
1.1.7 变更风险等级通过风险等级评估,将变更分为等级1、等级2、等级3。
1.2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变更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各变更管理部门应对变更从严控制,杜绝不必要的变更。
1.3 变更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2 职责分工2.1 安全监察部是变更业务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变更管理规定的制订与修订,负责对变更的流程符合性进行监督,负责与本专业相关业务的变更控制。
2.2 发展计划部负责固定资产投资新、改、扩建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变更控制及实施阶段重大设计变更审核。
2.3 工程管理部负责本部门主管的新、改、扩建项目施工过程即基础设计批复后至项目建成中交阶段的变更控制。
2.4 生产管理部负责本部门主管的生产技术、工艺、项目施工过程和验收阶段等业务的变更控制。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1. 引言技术变更是企业业务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变更所涉及的人员、设备和流程也越来越复杂,其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为确保技术变更的高效安全进行,制定一套系统的技术变更管理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2. 技术变更管理范围技术变更管理涵盖了以下内容:•软件开发、测试、发布等流程变更;•硬件设备的更换、加装、调整等变更;•网络、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施的变更;•业务流程的变更;•安全措施的修改和更新等。
3. 技术变更管理流程技术变更管理流程包括技术变更的申请、评估、审批、实施和验证。
其中,技术变更评估是整个流程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决定变更是否可以实施的关键步骤。
3.1 技术变更申请技术变更申请是技术变更管理的起点,申请人需要详细描述变更内容、原因、影响等信息,以及变更实施的时间和周期。
变更申请可以通过内部系统、邮件等途径进行提交。
3.2 技术变更评估技术变更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变更是否具有必要性以及是否可以安全地实施。
变更评估需要根据变更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评估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功能测试;•风险分析;•安全性分析;•性能测试。
评估结果需要详细记录,涵盖评估方案、风险和影响、验证和测试结果等。
3.3 技术变更审批技术变更审批程序需要按照公司内部规定进行。
审批须全部通过后才可以继续实施。
3.4 技术变更实施技术变更实施需要按照评估方案的内容进行,并且需要记录详细的操作日志和验证结果。
3.5 技术变更验证技术变更验证主要是验证变更实施是否成功,运行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验证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控和评估,同时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技术变更管理规范除了技术变更管理流程的明确,企业还需要制定一套规范性的技术变更管理体系,以保证变更的安全和有效性。
规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点:4.1 技术变更流程的制定和修订,部门/团队职责的明确。
针对不同的变更类型,设定相应的标准流程,确保变更申请、评估、审批、实施和验证过程有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变更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使产品设计更完美、经济、稳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产品于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品质、成本、结构、配合性等因素,需要变更原设计之零部件、工程图或线路图等时,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
1)总经理室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管理规定
2.1.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技术变更是指生产过程中,在保持产品原有之主要结构原理、工作性能不变基础上之技术变更。
2.2.变更程序
1)生技部知会开发部项目负责人同意后,有权针对下列事项进行变更:
A)生产上之作业简化方面。
B)部分内部设计变更。
C)不影响性能之外观改善、结构配合改善。
D)节约成本之材料改善。
2)技术变更须经开发部及品管部确认后方可进行,必要时品管部须进行产品性能的重新测试鉴
定。
2.3.变更动机
凡本公司之员工,对于公司之产品,均可就下列事项提出改善方案:
1)材料成本之降低。
2)材料品质之改进。
3)产品结构之改良。
4)产品配合性之改善。
5)产品加工动作之简化。
6)加工方法之改善。
2.4.变更流程
技术变更时,属于设计上之变更由开发部发出《技术变更通知单》,属于作业上之变更由生技部出以《技术变更通知单》。
2.4.1.产品名称
填写所欲变更之产品名称、规格,必要时仅针对某些客户变更并予明确。
2.4.2.变更原因
1)降低成本
经比较确实可降低成本时。
2)材料更换
为提高材料性能,确保产品之稳定性、信赖度、寿命等。
3)工各问题改善
由于工程上或特性上之问题等。
4)品质提升
通过技术设计变更,可提升产品品质。
5)作业改善
为方便生产作业,节省工时,提高作业效率。
2.4.
3.物料处理
变更时,库存之物料或已购未进之物料处理,有以下几种方式:
1)继续使用
表示该物料可延用完的再更换新品。
2)加工后使用
表示该物料经少许加工后可延用完后再更换新品。
3)转移使用
表示该物料可以转移至其他产品上使用,变更之产品应立即使用新品替代。
4)报废
表示该物料无处可用,应予以报废,并立即启用新品。
5)暂存保留
表示该物料暂无处可用但还不至于报废,以呆料视之,待今后另加利用。
2.4.4.生效时间
1)立即变更,半成品、成品一并修改。
2)尽快变更,半成品、成品不修改。
3)库存物料用完后变更。
4)自某一制造批号开始变更。
2.4.5.随附资料
1)变更后之产品用料明细表。
2)变更之工程图纸。
3)变更之线路图。
技术变更通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