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探索规律教案西师大版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规律》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按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1,3,5,7,(),()(2)1,2,4,8,(),()揭示:(1)每次增加2(或连续的奇数);(2)每次乘2。
2.仔细观察,你能填出□中的数。
揭示:下面两个数相加等于上一个数。
二、导入新课师: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有规律的世界中,同样在数学王国中数与数之间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找一找吧!板书课题:探索规律一、发现规律师:老师在分数王国中找来了一组数,我们看看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来站队的。
课件出示:21,31,32,41,42,43,( ),( ),( ),(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谁来说说?反馈:它们是分母为2,3,4…所有的真分数依次排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师:按着这样的规律,你能填出括号里面的数吗?师:看来同学们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重新排队”的游戏好吗?二、重新排队,再次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用另外的形式把下面的数排列。
21,31,32,41,42,43,51,… 师:同桌合作排一排,然后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反馈:把分子相等的排成一行,就成了长方形。
21 31 41 51 61… 32 42 52 62 72… 43 53 63 73 83 … 师:真有趣!经过大家的一番排队,竟然组成了一个整齐的长方形,那么大家发现这样排列的规律了吗?反馈:分子相同的在一列,并且每一列的分子都是1,2,3,4…;分子和它所在的行数相同;每一行的分母都是连续的自然数,第一个分母总比行数多1。
师: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呀!那么再沿斜线去观察这列数,还有什么发现?分小组画画、找找看。
反馈:沿斜线看,它们是分母为2,3,4…所有的真分数依次排列的。
…师:想想还能怎样排列? 展示:21 31 3241 42 4351 52 53 54师:这样排列,你发现了什么?反馈:横着看:分母比它所在的行数大1。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探索规律》。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验证等方式,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学规律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验证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1. 数学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2. 观察和分析数学现象,发现规律。
3. 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练习本、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或实例引入数学规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索数学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验证等方式,探索数学规律。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的特点和规律的应用。
3. 数学规律的运用-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规律。
-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与分享-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数学规律的运用和发现。
-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5. 总结与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数学规律,归纳规律的特点和应用。
板书设计:1. 数学规律的概念和特点2. 数学规律的探索方法3. 数学规律的运用作业设计:1. 练习题: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题: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规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推理、验证等方式,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4《探索规律》说课稿
《探索规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探索规律》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最后一节的内容,它只包括一个例题一个课堂活动和一个练习十二。
本节课教科书以分数为基础,结合分数的排列以及分数除法的运算来探究其中的某些规律和变化趋势,它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策略,而且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模型化方法、函数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为数学本身和其它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例题的内容是给出一组真分数,通过把这组真分数重新排列,观察发现其中所隐含的规律,教材一共安排了2次排列活动。
第一次:把分子相等的排成一行,排列成长方形,分子是1的分数排在第一排,分子是2的分数排在第二排,分子是3的分数排在第3排……由此总结出规律:分子是几就排在第几排。
第二次:把分母相等的排成一行,排列成三角形,先排分母是2的真分数,再排分母是3的真分数,接着排分母是4的真分数……依次排下去。
由此总结出规律:分母比它所在的行数大1。
二、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分数的排列规律,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不同规律,初步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开展小组之间交流、评价活动,了解不同的规律产生不同的排列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不同的规律产生不同的排列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规律的能力,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索规律。
教学难点:能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索规律。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谈话法、练习法、探讨法和复习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借助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说学法: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将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进行学法指导,采用自主探索、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等学习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探索规律_西师大版()
第三单元探索规律◆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内容: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教科书第45页,探索真分数的排列规律。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探索规律说课稿西师大版
《研究规律》讲课稿一、教材剖析《研究律》是西大版六年上册第三章最后一的内容,它只包含一个例一个堂活和一个十二。
本教科以分数基,合分数的摆列以及分数除法的运算来研究此中的某些律和化,它不解决供给了重要策略,并且数学沟通供给了有效的门路,它的模型化方法、函数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数学自己和其余学科的研究供给了基。
本教材安排了一个例,例的内容是出一真分数,通把真分数从头摆列,察此中所含的律,教材一共安排了2次摆列活。
第一次:把分子相等的排成一行,摆列成方形,分子是1的分数排在第一排,分子是2的分数排在第二排,分子是3的分数排在第3排⋯⋯由此出律:分子是几就排在第几排。
第二次:把分母相等的排成一行,摆列成三角形,先排分母是2的真分数,再排分母是3的真分数,接着排分母是4的真分数⋯⋯挨次排下去。
由此出律:分母比它所在的行数大1。
二、教课目合本知特色及程准的要求,我确立了本的学目:知与技术:引学生察、剖析分数的摆列律,在小内展开合作学,培育学生自主研究不一样律,初步掌握研究律的方法。
程与方法:展开小之沟通、价活,认识不一样的律生不一样的摆列方法,使学生研究律的程。
感情度与价:认识不一样的律生不一样的摆列方法,培育学生的散思三、教课要点、点:教课要点:培育学生自主研究律的能力,从不一样角度思虑研究律。
教课点:能从不一样角度思虑研究律。
四、教法、学法教法:第1 页依据本的特色,了突出要点、打破点,培育学生的研究精神和新精神,本教课,我主要采纳法、法、探法和复法等教课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课,借助成效,激学生数学学的趣,培育学生学的主性和极性。
学法:教课是教和学生的双活,我将按照“教主,学生主体,主”的教课思想行学法指,采纳自主研究、小沟通、全班等学方法。
使学生成堂的主人,活堂氛围,提高学生学数学的趣,学生堂学的极性和主性,进而促学目的施和达成。
五、教课程了上述教课要求,达成新与的教课任。
我本作了以下几个主要的:(一)新入了激学生的学趣,我了一个小游——“猜一猜”。
【精品同步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 探索规律-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
【精品同步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探索规律-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9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探索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学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数列的递推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性质等,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数列的递推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性质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1.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的推导。
2. 数列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数列的递推公式、通项公式、数列性质等内容。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数列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数列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数列的递推公式、通项公式和数列性质的概念,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解释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根据递推公式推导出数列的前几项,然后根据通项公式计算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4. 应用: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列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列的递推公式、通项公式和数列性质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1. 数列的递推公式2. 数列的通项公式3. 数列的性质作业设计:1. 根据递推公式推导出数列的前几项。
2. 根据通项公式计算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3. 运用数列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课件和具体例子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数学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数列的递推公式、通项公式和数列性质等。
通过练习和应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列性质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探索一组分数的排列规律(P60例及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一组分数的某种规律的过程,并能按某种规律重新排列分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2、让学生有条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1、重点:探索一组分数的排列规律。
2、难点:按某种规律重新排列分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关键:学生能有条理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1、分数;2、真分数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题目:21,31,32,41,42,43,51,52,53, 54…… (2)引导观察师: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生:分母分别是2、3、4、5的所有真分数组成。
师:照这样的规律写下去,后面的分数是哪些? 生答:分母是6、7、8……的真分数(3)探索规律,重新排列师:通过上面的探讨,你能按照某种规律重新排列这组分数吗?生回答:师板书发现:①分母比它所在的行数大1;②每一行的分数个数比分母小1;③行数与分数个数一样。
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各种排列规律,享受成功的喜悦。
生:还可以这样排分子是1:21,31,41,51,61…… 分子是2:32,42,52,62,72……分子是3:43,53,63,73,83…………分子比分母少1:21,32,43,54,55…… 分子比分母少2:31,42,53,64,75……分子比分母少3:…… 2、巩固练习观察下列各数,说说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10,21,12,41,32,23,14,61,52,43,34,25,16…… 请按这样的排列规律继续往下排出9个数:这组数可这样看:10 21,12 41,32,23,14 61,52,43,34,25,16这组中分子在逐增1,分母在逐减1。
按这规律往下排出9个数为:81,72,63,54,45,36,27,18,01三、课堂活动完成课本中的“课堂活动”内容: 过程:1、读一读这组分数。
第三单元 第9课时 探索规律(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西师大版
第三单元第9课时探索规律(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探索规律”的第9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和发现,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从而发现数学规律,并学会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学规律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猜想等方法探索数学规律,并能运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学生能够提高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对数学规律的理解和发现。
2. 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具体实例和典型问题。
2. 学生自备学习用品,如笔记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规律。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发现数学规律。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规律。
4.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数学规律,提高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7. 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板书设计:1. 第三单元探索规律2. 教学内容:数学规律的探索和发现3.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数学规律,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猜想等方法探索数学规律,并能运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难点:对数学规律的理解和发现,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0: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0:探索规律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发现、总结规律;
2.能够掌握数列的概念;
3.能够通过画图找规律,使用一般项公式求解简单数列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数列概念;
2.通过画图找规律,使用一般项公式求解简单数列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可以将几个数列投影在黑板上,请学生观察数列中的规律,引导学生讨论。
2. 引入数列概念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规律,引入数列的概念,简单介绍数列的定义和常见表示方式。
3. 通过画图找规律
将一个数列生成图形,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中的规律将其总结为一个式子。
4. 使用一般项公式求解问题
通过引入一般项公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使用公式解决简单数列问题。
5. 练习
安排学生分组练习,在小组中讨论和解决一些数列问题。
四、教学要点
1.数列的概念和基本表示方式;
2.观察图形,总结规律;
3.一般项公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五、教学反思
在引入数列概念之前,教师可先通过投影展示一些数列,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探究其中的规律,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互动式的工具,如Plickers等,以增强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与记忆,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此外,练习环节可以设置分层难度,让每个小组都能有练习的机会,扩大练习范围,加深学生对于数列的理解和掌握。
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探索规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1)
《探索规律》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分数的排列规律2.帮助了解学生不同规律产生的不同排列方法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索规律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索法、合作讨论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在上周的时候我们刚经历了一场向灾区募捐的活动,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为灾区的同胞们捐助了10元钱,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一个小朋友是10元两个小朋友是20元三个小朋友是30元我们班一共有45个小朋友,那么……同学们来看一看,10、20、30……这组数据是杂乱无章的吗?(同学们会很容易的看出来不是)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探索规律》 二、新授1.开展活动,发现规律 师说清活动内容 出示:21,31,32,41,42,43…… 生观察,并说出后面的分数师问:这一组分数的排列有规律吗?同学们请找一找(使用手机拍照录像,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生A :后边是51,52,53,54,61,62,63,64,65……它每次分母增大1,分子依次从1增大到比分母小1的时候就停止生B :如果把分子相等的分数排成一行,它们的整体形状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21,31,41,51,61,71…… 32,42,52,62,72,82……43,53,63,73,83,93……生C :每一行的分子都是1,分母是2,3,4,5……是连续的自然数……………………………………师提示:同学们如果再用斜线观察这一组数有什么发现吗? 生D :把分母相等的排成一行,就成了三角形21 31 3241 42 4351 52 53 54…………而且我发现分母都比它所在的行数大1,分子成1,2,3,4……连续的自然数排列师总结:同学们真聪明,真棒!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下一组数,你可以用别的形式排列出来吗?能说明一下你这样排的理由吗?1121 22 2131 32 33 32 3141 42 43 44 43 42 4151 52 53 54 55 54 53 52 51………… 三、练习1.下图是某月的日历,小组交流,有何发现?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6789101112 13 14 15 16 17 1819 20 21 22 23 24 2526 27 28 29 30 312.我们大家在家吃饭的长方形桌子,每张桌子坐6个人,两张坐10个人,三张坐14个人,四张坐18个人……n张呢?3.将一张纸连续对折,每一次的折痕都与第一次的折痕平行,对折2次后,纸为几层?折一折,试一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探索规律_西师大版
第三单元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探索真分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提示: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例1的内容是给出一组真分数,通过把这组真分数重新排列,观察发现其中所隐含的规律。
教材安排的是真分数的排列,安排了2次排列活动。
第一次:把分子相等的排成一行,排列成长方形,分子是1的分数排在第一排,分子是2的分数排在第二排,分子是3的分数排在第3排……由此总结出规律:分子是几就排在第几排。
第二次:把分母相等的排成一行,排列成三角形,先排分母是2的真分数,再排分母是3的真分数,接着排分母是4的真分数……依次排下去。
由此总结出规律:分母比它所在的行数大1.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你打算怎样排?”,提示学生还有多种排法,以此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探索规律的能力。
每一次排列后都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这样排列的规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分数的排列规律,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不同规律,初步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开展小组之间交流、评价活动,了解不同的规律产生不同的排列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不同的规律产生不同的排列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规律的能力,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索规律。
教学难点:能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索规律。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谈话:今天,我要和同学们做一个数学游戏,叫做“猜一猜”。
游戏规则是根据老师出示的分数,请同学们猜猜问号代表的分数是多少。
谁能猜对,就是胜利者。
出示:21、31、32、41、42、?、?、?、?…… 学生观察,并说出:43、51、52、53、54…… 教师: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分数的?学生回答分数排列的规律。
教师:同学们的表现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真分数的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探索规律)【设计意图: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感知规律的基础上揭示课题,既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相联系,又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探索规律-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探索规律-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和掌握规律的概念;
2.能够通过分类、观察、发现规律;
3.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数列的认识
•数列定义
•数列的种类
•数列的规律
2. 规律的发现和总结
•观察
•发现
•总结
3. 数列的应用
•应用实例
•实际问题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
1.数列的种类和规律的掌握;
2.规律的发现和总结方法。
四、教学难点:
1.数列的种类与规律的运用;
2.应用实例的解决方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口胡:通过“小石子游戏”等简单趣味的游戏,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列,并引出数列的基本概念。
2. 学习环节
(1)掌握数列的定义和种类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 Fibonacci 数列等数列的种类。
(2)探究数列的规律
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分类,观察,发现数列的规律,并进行总结。
(3)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总结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规律,巩固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通过趣味游戏和生活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数列,提高了学生发现数列规律的能力。
但是在规律的总结过程中,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以后加强提高个别同学的总结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探索规律︳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列的概念;2.能够感知、发现数列中的规律;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列概念的理解;2.数列中规律的发现;3.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难点1.数列中规律的发现;2.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内容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有一定规律的一列数的统称。
形式化地说,一个数列是指一系列由一定规则确定的有限或无限多个数排成的序列。
2. 规律的发现通过一定的探究和实践,学生应当能够发现数列中的规律,并且能够用规律来推算数列中的其他元素。
3. 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一定的案例分析和解题,学生应当能够用数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物品的计数、退款的计算等。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课堂讨论3.课外练习4.翻转课堂六、教学实施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一个数列:2,4,6,8,……,其中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加2得到的。
请问,这个数列的第50个数是多少?”2. 讲解1.数列的定义和组成部分;2.数列中的规律的发现和应用;3.数列在实际中的应用。
3. 练习1.带有规律的数列填空;2.计算数列中的某个数;3.应用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并掌握数列中规律的发现和应用,最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一系列由一定规则确定的有限或无限多个数排成的序列。
2. 数列的组成部分数列有首项、公差等组成部分。
3. 规律的发现学生可以通过数列的组成部分来发现数列中的规律,并应用规律来推算数列中的其他元素。
4. 实际应用数列可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计算物品的数量、退款的计算等。
八、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习题;2.整理本节课的笔记;3.查找自己生活中的数列,并写下这些数列中的规律。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例1及课堂活动,第46页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1.能运用分数乘、除法知识去探索发现分数的排列规律,感悟探索规律的方法。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了解不同的排法会有不同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索规律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国庆70周年阅兵图片教师:同学们,数学王国里的真分数也要进行一次大型的阅兵表演。
现在,请参赛队员———全体“真分数”闪亮登场。
课件出示:教师:这么多的真分数参加表演,怎样排列才好看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有关真分数排列的规律。
(板书课题:探索规律)二、探究新知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规律出示例题:教师:聪明的你一定有所发现,以上真分数的排列隐藏着什么规律?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这次表演的总指挥,你能把这些真分数按一定规律重新排列,设计出新的队形吗?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排一排。
2.小组合作,探索规律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的方案讲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听,然后挑选一种最优秀的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最后,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
3.全班交流,理解规律教师:谁来说说你们的排法?学生1:我们小组是把分母相同的分数排成一行,像直角三角形, 整个队形显得非常美观(如图1,也可以排成图2)。
投影出示图1、图2。
学生2:我们小组的排法是把分子相同的分数排成一行(如图 3),当然也可以竖排(如图4),像一个长方形,十分的整齐。
投影出示图3、图4。
学生3:我认为我们小组的排法是最棒的。
先排分母是2的分数,再排分母是3的分数,竖着依次排下去,形成宝塔形(如图5)。
投影出示图5。
图5教师:这个小组的排法非常好,里面还有很多规律呢? 能发现吗?学生4:每一行的分数个数总比分母少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探索规律西师大版
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例题,课堂活动,练习十三第1、2、3题。
学情分析:学生在1、2年级的时候就发现过一组简单的排列数字和规律和按规律填空,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方法和经验,本节课以此为基础,结合分数的排列以及分数除法运算来探索其中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索规律的方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分数的排列规律。
2.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不同规律,初步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
3.开展小组之间交流、评价活动,了解不同的规律产生不同的排列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分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
教法学法:1、教师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探索、分析、归纳、总结,教师适时点拨。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经历探索和运用的过程,讨论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教师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猜一猜?代表的分数是多少。
看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出示:1/2,1/3,2/3,1/4,2/4,……学生观察,并说出,3/4,1/5,2/5,3/5,4/5,1/6……师: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分数的?这就我们这节课要和大家探索的内容,板书课题:探索规律二、新知探索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例题,你知道省略号是什么分数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
(2)集体汇报并归纳:我们可以排成三角形,那么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排成三角形之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排成三角形就应该让分母相等垢分数排在一行;每一行的分数的分母比它所在的行数大1;行数是单数的中间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一定是1/2,排成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发现了很多规律。
要想发现规律,首先我们要仔细地观察,用心地分析才行。
我们还可以把分子相同的排成一行,这样一来每一行的分子都相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分数除法—探索规律-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分数除法—探索规律-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分数除法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进行讲解,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内容包括:1. 分数除法的定义及性质2. 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3.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性质2. 学会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3. 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 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2.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黑板3. 粉笔4. 练习题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分数除法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通过例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将分数除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分数除法—探索规律2. 定义:分数除法的定义3. 性质:分数除法的性质4. 运算方法: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5. 例题:分数除法的例题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分数除法的运算题2. 提高题: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3. 思考题:探索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三个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分数除法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是否需要进一步简化或补充?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3.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课后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因为它涉及到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以及对除法运算规则的掌握。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探索规律 说课稿_西师大版()-最新教学文档
说课设计《探索规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探索规律》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最后一节的内容,它只包括一个例题一个课堂活动和一个练习十二。
本节课教科书以分数为基础,结合分数的排列以及分数除法的运算来探究其中的某些规律和变化趋势,它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策略,而且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模型化方法、函数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为数学本身和其它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例题的内容是给出一组真分数,通过把这组真分数重新排列,观察发现其中所隐含的规律,教材一共安排了2次排列活动。
第一次:把分子相等的排成一行,排列成长方形,分子是1的分数排在第一排,分子是2的分数排在第二排,分子是3的分数排在第3排……由此总结出规律:分子是几就排在第几排。
第二次:把分母相等的排成一行,排列成三角形,先排分母是2的真分数,再排分母是3的真分数,接着排分母是4的真分数……依次排下去。
由此总结出规律:分母比它所在的行数大1。
二、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分数的排列规律,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不同规律,初步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开展小组之间交流、评价活动,了解不同的规律产生不同的排列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不同的规律产生不同的排列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规律的能力,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索规律。
教学难点:能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索规律。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谈话法、练习法、探讨法和复习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借助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说学法: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将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进行学法指导,采用自主探索、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等学习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P63例题和课堂活动,P64练习十三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分数的排列规律。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控究不同规律,初步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重点:1、探索分数排列、数列的规律。
2、在数学活动中逐渐体验探索规律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这只是一张普通的凳子。
有天早晨吃早饭时,我家孩子站在旁边,忽然小声说:“36个”,我感到很惊奇,你们能猜出来她在干什么吗?他在数凳子上这些图形的小孔,你能说一下这些小孔是怎么排列的吗?(1)2 3 4 5 6 5 4 3 2 1 先逐渐增多,每行都比上一行多一个,再逐渐减少。
(2)按斜行看,每一斜行都有6个,6行共36个。
我们这一节课就来探索一些数的排列规律。
二、自主研究,探索规律。
1、初步感受分数的排列规律。
例:例:把分数21,31,32,41,42,43,51,52,53,54………..按以下方式排列 幻灯片4 你发现了什么?21 31 32 41 42 43 51 52 53 54(1)让学生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2)你还可以怎样排列?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法排列。
准备数阵卡片21 21,31,41,51··· 21,32,43,54···31,32 32,42,52,62··· 31,42,53,64···41,42,43 43,53,63,73··· 41,52,63,74···51,52,53,54 ······ 51,62,73,84··· ··········· 2、小姐交流,认识规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探索规律 说课稿-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探索规律说课稿-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的一些数列,理解数列的基本概念。
2.学会利用找规律的方法推断出下一个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启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之心。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例和练习册。
2.教学课件和小黑板。
3.教学PPT。
三、教学重难点1.数列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利用找规律的方法推断下一个数。
3.学生的思维拓展和提高。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数列,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比如:•5、8、11、14、__________•2、6、10、14、__________•1、4、7、10、__________2. 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寻找一些数列并总结规律和特征,告诉学生找规律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列出数列的前几项,观察它们的差异或联系。
第二步:根据对数列差异的观察,猜测下一个数的大小。
第三步:求证或修正猜测,如果猜测正确,就可以得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3. 教师点拨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学生更为深入的指导和点拨,分别指导学生如何找规律和如何推算下一个数。
比如:给出以下一个数列,让学生观察后找出规律。
1、2、3、4、5、__________•观察之后发现每个数字与上一个数字的差值都为 1。
•所以下一个数字为 6,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n-1]+1。
4. 教师总结在教师点拨后,让学生再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找规律和推算下一个数字,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教师在学生分享后再进行适当总结和点评。
五、教学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反馈,通过抽查或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列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是否掌握了找规律和推算下一个数字的方法和技巧。
在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生总结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61页例题,课堂活动,练习十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分数的排列规律。
2.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不同规律,初步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
3.开展小组之间交流、评价活动,了解不同的规律产生不同的排列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规律的能力,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索规律。
教学过程
一、开展数学活动,发现规律
教师:今天,我要和同学们做一个数学游戏,叫做“猜一猜”。
游戏规则是根据老师出示的分数,请同学们猜猜问号代表的分数是多少。
谁能猜对,就是胜利者。
课件出示:12、13、23、14、24、?、?、?、?,,
学生观察,并说出:34、15、25、35、45,,
课件演示:12、13、23、14、24、34、15、25、35、45,,
教师: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分数的?
学生回答分数排列的规律。
课件出示:12
1323
1424?
????
教师:你能猜出在这组排列中问号代表的分数吗?
学生观察,并说出:34、15、25、35、45,,
课件出示:12
1323
142434
15253545
教师:你怎样知道问号代表的分数是多少?
学生回答分数排列的规律。
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看看这两组分数的排列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观察、讨论后回答:都是用相同的分数排列,但排列的规律不同。
二、自主探究规律,培养发散思维
教师:咱们的“猜一猜”游戏进行到这里,你们认为你能用同样的分数再为“猜一猜”数学游戏设计别的题目吗?
学生回答。
(略)
教师:你认为在设计时,怎样才能做到既使方案不同,又能让别人正确猜出分数呢?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回答。
(按照不同的规律排列,就可以做到)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设计“猜一猜”数学游戏方案。
每小组可自由发挥,设计你们认为符合要求的游戏方案。
最后,我们再来进行评比,看哪一组的方案设得
最巧妙。
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怎样按不同的规律排列分数。
教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先排列分数,再将其中有些分数用问号代替。
三、展示排列结果,小组间互相评价
展示小组按不同规律排列的分数,先请别的小组观察,说出排列的规律和未知分数。
再由出示排列方法小组的代表公布答案。
如出现未按一定规律排列分数的结果,可先引导小组间正确评价,并给予帮助。
遇困难时,教师适当指导。
四、巩固练习,灵活运用新知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并说说是运用怎样的规律进行填空的。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本题,教师巡视时可适当指导。
提示:分子不变,分母缩小三倍是本题的规律。
可对学生的计算困难进行讲解:分子不变,分母缩小三倍,分数值会扩大三倍。
分子扩大三倍,分母不变也可达到相同的目的。
所以,当分母为2时,可直接把分子扩大三倍,同样遵循了分数变化的规律。
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完成练习十三第2、3题。
教师巡视,适度点拨。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开展的数学活动,你都有什么想法跟大家交流?对于探索一些数学中的规律,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想跟大家分享吗?或者还有什么疑惑希望得到帮助呢?
学生自由发言。
遇困难时,师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