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复习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名解复习资料
1.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只包括(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限个观察单位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finite population)。
假想的,无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称为无限总体(infinite population)。
2. (总体)参数(parameter):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
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
3.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4. 样本含量(sample size):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
5. 变量(variable):观察对象个体的特征或测量的结果。
由于个体的特征或指标存在个体差异,观察结果在测量前不能准确预测,故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简称变量(variable)。
变量的取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observation)。
根据变量的取值特性,分为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6. 数值变量(Numerical variable):又称为计量资料、定量资料,指构成其的变量值是定量的,其表现为数值大小,有单位。
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的数值,组成的资料。
7. 计数资料: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
分类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或称定性变量,其取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或属性,有两种情况:1)无序分类(unordered categories):包括①二项分类,如上述“性别”变量,表现为互相对立的结果;②多项分类,如上述“血型”变量,表现为互不相容的多类结果。
2)有序分类(ordered categories):各类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别,或等级顺序关系,有“半定量”的意义,亦称等级变量。
等级资料: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
8. 抽样(sampling):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称为抽样。
名词解释复习
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定成本或者任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例如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
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绝对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作出的判断。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例如厂房及机器设备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照明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产量(或销量)、利润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简称,也称CVP分析(Cost Volume Profit Analysis)。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广义在产品:是就整个企业而言的,即指产品生产从投料开始,到最终制成产成品交付验收入库前的一切产品。
狭义在产品:是就某一生产车间(或生产步骤)来说的,它仅指本生产车间或生产步骤正在加工尚未完成的产品。
约当产量比例法:就是将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即约当产量,并将本期产品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定额比例法:将归集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定额
耗用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等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
生产损失:是指在在生产过程中,因产品报废、生产停工或在产品盘亏、毁损而造成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损失,可归为四类:一、生产损耗;二、生产废料;三、废品损失;四、停工损失
废品: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二)之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二)之名词解释第一章文学观念名词解释:1、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2、文学四要素:当代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3、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4、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5、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6、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7、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体验和现创造。
8、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9、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10、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
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11、经验和体验:个人和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和个性的部分。
经验是一种前科学的认识,它指向的是真理的世界(当然这还是常识、知识,即前科学的真理);而体验则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
《毛概》复习题名词解释部分
一、名词解释: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自相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5.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6.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中国哲学史_名词解释与复习参考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中国哲学史_名词解释与复习参考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中国哲学史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期末考试名词解释1、高分子构象:由于单键内旋导致原子排布方式的不断变换,使分子在空间呈现的不同形态。
2、柯肯达尔效应:多元系统中由于各组元扩散速率不同而引起的扩散偶原始界面向扩散速率快的一侧移动的现象称为柯肯达尔效应。
说明在扩散系统中每一种组元都有自己的扩散系数。
3、反应扩散:当某种元素通过扩散自金属表面向内部渗透时,该元素含量超过基体金属的溶解度以后会在金属表层形成新相(中间相或固溶体)的现象。
N元反应扩散的渗层组织中只有N-1相能够共存,并且相界面浓度是突变的。
4、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合起来称为一个滑移系。
φλ。
5、取向因子(软取向和硬取向):分切应力与轴向正应力的比值,可表示为cos cos取向因子越大,分切应力越大,越接近临界分切应力,容易使金属滑移,称为软取向。
6、加工硬化:金属材料经冷变形后,强硬度显著提高,塑性很快下降的现象7、应变时效:将经过少量变形的试样放置一段时间,或经过短时间低温热处理后再进行拉伸,则屈服点又重新出现,且屈服应力提高的现象。
8、形变织构:多晶体材料在拉应力作用下,原本任意取向的晶粒趋向于外加应力方向,形成晶体的择优取向,变形量越大,择优取向程度越大,织构越强。
9、超塑性:某些金属材料,在特定条件下拉伸时,可以使材料在较低的流动应力下,得到高达500%~2000%的延伸率,而不发生缩颈,这种特性叫做超塑性。
10、居里温度(尼尔温度):材料的磁特性受温度的影响,随温度增加,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减小,然后急降到零,此时的温度为居里温度。
11、N型、P型半导体(施主杂质、受主杂质)本征半导体;非本征半导体12、在4价本征半导体中加入5价置换杂质,形成的弱键单电子容易被激发到导带中去,使导带中电子数远超过价带中的空穴数,半导体的电导明显增加,这类材料称为n型半导体,导电性主要由电子浓度决定。
13、准晶:具有长程周期有序排列,而没有平移对称性的原子聚集状态,可存在不符合传统晶体学的五次、八次、十二次对称轴。
大学语文名词解释复习内容
大学语文名词解释复习内容名词解释复习内容1.论语: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有孔子及其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准则。
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理名言。
2.诗三百:又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起点,内容丰富,思想、艺术上成就极高。
诗经“六义”:风、雅颂(内容);赋、比、兴(手法)。
收录了自西周及春秋五百多年的诗歌。
3.仁爱: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
中国传统的仁爱:以“信”为基础,与理想联系,人人皆有仁爱。
4.兼爱:中国战国时期墨子的主要思想。
墨子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
他鼓吹“兼相爱,交相利”的学说,也就是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
5.孟子“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6.克己复礼:克:克制。
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礼:西周之礼7.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8.世说新语:9.先锋小说: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反映中国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质追求和底层人们生活的合理性,先锋小说更趋向于人本主义的描写,追求人格平等。
10.良知:(1) 儒家谓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
(2) 用以指知识。
(3) 好友;知己。
11.敬畏:既敬重又畏惧,从内心中出发对其事物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反而带有些害怕而非亲切12.英雄:指非凡出众的人物、见解、才能,超群出众的人。
公共财政学考试复习名词解释
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1.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2.公共资源主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而不具备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
3.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现象。
4.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非一致性。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理论分析1.政府活动扩张理论,又称纳格纳法则。
他认为随着工业比经济的发展,政府活动规模必然不断扩张。
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财政支出增长并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呈现出阶梯性增长的特点。
1置换效应是指在不同财政支出水平下,政府对以前财政支出水平的置换和对私人部门支出的置换。
2审视效应是在不同财政支出水平下,公众对于财政支出和税收的心理预期发生变化的现象。
3集中效应:在公共财政中,集中效应是指将经济单位的财权、财力与事权、事力相对等,根据“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财力”的原则,对政府职能和机构进行定位,并按照职能和机构行使财权、财力。
3.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财政支出数量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
4.非平衡增长理论。
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1.财政支出的收入效应是指财政支出会增加企业或者个人的收入水平。
2.财政支出的替代效应是指财政支出会相对降低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消费者就可以花更少的钱用于该产品或者服务的购买,进而增加对其他产品或者服务的购买。
3.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是指财政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促进经济成倍的增长。
4.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是指财政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5.财政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指政府的财政支出可能会导致效益转移的现象从而使财政支出带来的利益产生再分配。
中国公债负担的现状1.公债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的公债累计余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2.债务低存度,通常是指当年国债发行数与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中央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也可间接表示偿还能力。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简答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象征主义: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诗歌流派,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表现作家要创造的意境,用间接的象征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一战前波及欧洲各国和各艺术领域。
(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第一部象征主义作品:波德莱尔《恶之花》;象征主义“三剑客”:法国诗人马拉美、魏尔伦、兰波。
)2.未来主义: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文学艺术流派和思潮,兴起于意大利,随后传入俄国,在法、英、德、波兰等国也有一定影响。
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戏剧家马里内蒂,代表人物有帕拉泽斯基、戈沃尼、帕皮尼、索菲奇等。
1909年2月20日,马里内蒂发表《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诞生。
艺术主张:文学艺术的使命应该是勇于探索未知、面向未来,否定一切文化遗产和传统、以“自由不羁的字句”表达运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速度以及它们的组合。
3.表现主义: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是本世纪初到30年代盛行于欧美的文学艺术流派,首先出现于绘画界,后来发展到音乐、文学、戏剧、电影等领域。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其艺术追求是:①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认为文学不是客观现实的反应,而是主管的自我表现。
②在表现与本质的关系上,主张突破时务的外在表象,直接表现事物的内在本质;摆脱外界的印象,直接表现作者的主观现实。
③在个别和一般上,常常忽略个人的特征,而着重表现全人类的普遍的东西。
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斯特林堡。
代表作家: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琼斯皇》《毛猿》)、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
4.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活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
“意识流”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
艺术特征有:①作家退出小说。
②情节淡化。
③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
④时空交错和心理时间。
⑤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
⑥语言上的创新变异。
名词解释重点复习
2.在蛋白质合成中,tRNA起着运载氨基酸的作用,将氨基酸按照mRNA链上的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顺序搬运到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核糖体的特定部位。
tRNA是多肽链和mRNA之间重要转的器。
①其3’端接受活化的氨基酸,形成氨酰-tRNA;②tRNA 上反密码子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③合成多肽链时,多肽链通过tRNA暂时结合在核糖体的正确位置上,直至合成终止后多肽链才从核糖体上脱下。
3.保证翻译准确性的关键有二:一是氨基酸与tRNA的特异结合,依靠氨酰-tRNA 合成酶的特异识别作用实现;二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特异结合,依靠互补配对结合实现,也有赖于核蛋白体的构象正常而实现正常的装配功能。
4.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需要众多蛋白因子的参加。
起始因子(IF)参加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阶段,原核生物有三种IF,IF-1、IF-2和IF-3,IF-1占据A位防止结合其他tRNA,IF-3促使核糖体大小亚基分离,IF-2促进起始氨基酰-tRNA与小亚基结合。
延长因子(EF)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延长阶段,原核生物有两种EF,EF-T和EF-G,EF-T可以协助氨基酰-tRNA进入核糖体A位,EF-G则有转位酶活性,协助mRNA 前移及游离tRNA的释放。
释放因子(RF)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终止阶段,原核生物有三种RF,RF-1、RP-2和RF-3,RF-1和RF-2分别识别终止密码子UAA/UAG、UAA/UGA,并诱导转肽酶转变为酯酶,使肽链从核糖体上水解下来。
RF-3具有GTP酶活性,可促进RF-1和RF-2的作用。
4.(1)丙氨酸-葡萄糖循环在肌肉组织中,氨基酸经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然后丙氨酸释放入血随血液循环运往肝脏,经联合脱氨基作用将氨释放并用于合成尿素。
转氨后生成的丙酮酸可经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葡萄糖由血循环运往肌肉组织,经糖代谢途径进行分解转变成丙酮酸,然后再接受氨基生成丙氨酸,如此周而复始地在肌肉与肝脏之间进行氨的传递。
大学《生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大全
(一)诸论1.兴奋性:生理学中将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是指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
3.阈刺激: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4.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5.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6.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7.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8.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9.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10.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
11.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2.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称为负反馈。
(二)细胞基本功能1.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3.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4.局部电位:由于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和少量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主动反应叠加而形成的。
5.终板电位:在神经-肌接头处,由于ACH与受体接合,使终板膜上钠离子内流大于钾离子外流而形成的去极化电位。
6.局部电流: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动作电位的发生部位分邻近部产生的电流,称为局部电流。
7.极化:通常将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8.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称为去极化。
内科学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1、呼吸膜:呼吸膜指肺泡与血液间气体分子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又称为气-血屏障,依次由下列结构组成:①肺泡表面的液体层;②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其基膜;③薄层结缔组织;④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2、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为黑-伯反射(Hering-Breuer reflex)或称肺牵张反射。
它有两种成分: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
3、氧离曲线:氧离曲线或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是表示PO2与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该曲线即表示不同PO2时,O2与Hb的结合情况。
曲线呈“S”形,因Hb变构效应所致。
曲线的“S”形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4、肺性脑病:是由于慢性肺胸疾患伴有呼吸衰竭,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症状的一组综合征。
5、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6、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pulmonaryemphysema,简称肺气肿)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heart discase)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8、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
它是由肥大细胞、嗜酸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气道炎症。
它的存在引起气道高反应性(AHR)和广泛的、可逆性气流阻塞。
9、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名词解释与复习题.doc
名词解释与复习题名词解释:1、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人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制度是对公务员进行管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3、品位分类就是以“人”为中心,就公务员个人所县备的资格条件为分类依据的分类方法。
4、职位分类是根据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业务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长件把不同的职位按科学系统的方法加以划分归类。
作为录用,考核、晋升、下降、调转、薪结、奖惩、培训等人事行政的基础。
5、职位设置是指对机关职能进行逐层分解的基础上,根据编制限额等要素确定具体职位的工作。
6、公务员的权利就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在履行行政职责、执行国家行政公务的过程中,可以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或抑止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7、公务员的义务就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强制。
8、公务员的录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照一定标准和条件,经过法定的程序,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和考核等方法,从社会上选拔优秀人才到政府机关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一种做法。
9、职位聘任是机关与所聘公务员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聘任合同,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一种任职方式。
10、委任制公务员的特点是经录用、调任或公开选拔进人公务员队伍后,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保留公务员身份直至退休。
11、选任制公务员的特点是经选举担任公务员职务。
选任职务终止,继续担任公务员职务的,保留公务员身份,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的,不保留公务员身份。
12、聘任制公务员的特点是则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与机关签订期限为一至五年的聘任合同,聘任期满,任用关系自然解除,不再保留公务员身份。
13、考核是指一定的组织按照规定的原则、内容、方法和程序对所属工作人员进行的考察和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被考核者实施奖惩、任用、培训等项管理的基本依据。
遗传学 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1.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形成的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类棒状小体。
2.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3.胚乳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出父本的某些性状,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4.直感现象:指杂交授粉后,父本花粉使母本所结杂交种子的胚以外组织直接表现父本性状的现象。
5.果实直感: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6.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通过转录,DNA的遗传信息传递到RNA上。
7.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以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把由tRNA运来的氨基酸按照mRNA上密码顺序,相互连接成为多肽链,并进一步折叠成为立体结构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
8.点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的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即一个基因变成了它的等位基因。
9.性状: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
10.单位性状:在研究植物的性状遗传时,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区分开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
11.相对性状: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12.显性性状:把杂种子一代中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13.隐性性状:把子一代中未表现出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14.表现型:指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包括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等。
15.基因型: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
16.不完全显性;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这称为。
17.☆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这种现象叫复等位现象。
18.连锁遗传:同一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他们所控制的性状结合在一起向后代遗传的现象。
19.相引相(相引组):不同的显性基因或不同的隐性基因联系在一起称相引相。
20.斥引相(斥引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联合在一起称为斥引相。
商品学概论名词解释期末复习题笔记
商品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商品(狭义):也称传统的商品,是指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社会需要的物质形态的劳动产品。
2、商品质量: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3、质量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4、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5、商品分类:根据一定目的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将所属范围内的商品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逐级划分为若干范围更小、特征性和特征更趋一致的自集合体的过程。
6、商品编码:用一组有序的符号(数字、字母或其他符号)组合,来标识不同类目商品的过程。
7、条形码:一种利用光电扫描设备阅读并实现数据输入计算机的特殊代号,是由一组宽窄不同、黑色(或彩色)相间的平行“条”、“空”符号及对应数字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而成的图形标记。
8、标准: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9、商品质量法规:有关商品质量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等的总称。
10、标准化: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11、商品标准:为了保证商品的适用性,对商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12、商标:用来表示卖方或卖方集体的商品,服务的并与其竞争者的商品、服务相区别的名称、用语、符号、象征、设计或这些要素的组合。
13、商品包装: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14、销售包装标志:标注在商品销售包装上的产品标志,可以用文字、符号、数字、图形以及其他说明物等表示。
15、商品检验:商品的卖方、买方或第三方,在一定条件下,借助某种手段或方法,按照合同、保准或国际、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惯例,对商品的质量、重量、数量、规格以及包装,商品标志,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做出合格与否或验收与否的判定的活动。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2、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的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
3、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
4、细胞学: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细胞学的确立是从Schleiden(1838)和Schwann(1839)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开始的,而大部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
5、分子细胞生物学:是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构造、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的表现的控制等。
二、二、简答题1、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它的范围都包括哪些?1、任务: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以细胞为着眼点,与其他学科的重要概念兼容并蓄,来阐明生物各级结构层次生命现象的本质。
2、范围:(1) 细胞的细微结构;(2) 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结构;(3) 大分子结构变化与细胞生理活动的关系及分子解剖。
2、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
2、关系: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许多高等学校在生命科学的教学中,将细胞生物学确定为基础课程。
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明显。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㈠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言语:言语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
话(言语)都是由某种语言的词按照这种语言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它有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但它毕竟不是这种语言本身,而说话即运用语言的行为也不是语言本身。
3、音素: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素是用对比的方法从音节中切分出来的。
音素的不同取决于音质的不同,i 和ü音质不同,所以是两个音素。
4 、音位: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分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两种类型。
5 、音节:音节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单位。
但还不是最小的音节:语音单位。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片断。
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如汉语的“阿”[A]:也可以由几个音素构成,如汉语的“钱”[??ian]。
如果说音素一般人在自然状态下是感觉不到的话,那音节则是能感觉到的,比方说“走”[tsou],,一般汉族人都能感到是一个音节,至于问它包含几个音素,那是专业人员的事,一般人不一定知道。
6、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音位变体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7 、语流音变:语流音变就是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语流音变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8 、语素:语素是语言单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是语素:最小的语法单位。
根据是否直接成词可分为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两种;根据是否具有词汇意义分实语素和功能语素两类。
9 、词汇:词汇就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词汇:固定用语的总汇。
一种语言或方言只有一个词汇,但包含的词可以多到几十万个。
动物学部分名词解释
动物学名词解释复习题一、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门1、外套膜:外套膜是由身体背侧皮肤褶壁向下伸延而形成,多呈薄膜状,由内外两层表皮及其间的结缔组织和少许肌肉纤维组成,常包裹整个内脏和足部。
2、马氏管:昆虫、蜘蛛和蜈蚣等的排泄器官,为中、后肠交界处伸到血腔的细小的管,可收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并排至后肠。
3、不完全变态:指卵孵化后,幼体无需经过蛹的阶段就可变为成体。
个体发育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如直翅目、半翅目的发育类型。
4、完全变态:幼虫在形态和习性上与成虫相差甚远,需经过蛹期才能变为成虫,这样的变态称为完全变态。
如家蚕、蚊虫的发育。
5、异律分节:指所分体节在形态上差异较大。
如多数节肢动物的体节。
6、血窦:充满血液的体腔被实质组织填充、分隔形成的较小空隙;如软体动物的血窦。
二、脊索动物1、脊索:位于消化管背面和背神经管腹面起支持身体作用的中轴棒状体,内在的细胞富含液泡,外面有纤维鞘和弹性鞘。
有脊索的动物称为脊索动物。
2、退化变态(逆行变态):动物发育过程中,失去了某些重要结构,形态结构变得更加简单的变态,称为逆行变态。
如海鞘。
2、侧线器官:是鱼类和两栖类幼体等水生脊椎动物适应水中生活所特有的感觉器官。
位于头及身体的两侧管状或沟状分支,可感知水流压力、低频振动、温度变化等刺激。
3、单循环:心脏由一心室、一心房、静脉窦组成,循环路线只有体循环而没有肺循环,血液完成一次循环只需经过心脏一次。
如多数鱼类的循环。
4、双循环:心脏由二心室、二心房组成,心脏的四腔完全分开指血液完成一次循环需经过心脏两次,一次是肺循环,一次是体循环。
如鸟纲及哺乳纲。
5、不完全双循环:心脏一心室,二心房组成,因心室无分隔或分隔不完全,有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循环路线,但回心的血液在心室内有混合。
例如两栖纲和爬行纲的循环。
6、完全双循环:左、右心室完全分隔,肺循环和体循环回心的血液在心室内不再混合。
例如鸟类和哺乳类的循环。
7、犁鼻器:在鼻腔前面的一对盲囊,开口于口腔顶壁,是一种化学感受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机械:机器、机械设备和机械工具的统称。
2.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变换机械运动方式或传递能量的装置。
3.机构:由若干零件组成,可在机械中转变并传递特定的机械运动。
4.构件:由若干零件组成,能独立完成某种运动的单元
5.零件:构成机械的最小单元,也是制造的最小单元。
6.标准件:是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等) 大批量制造的常用零件。
7.自由构件的自由度数:自由构件在平面内运动,具有三个自由度。
8.约束:起限制作用的物体,称为约束物体,简称约束。
9.运动副:构件之间的接触和约束,称为运动副。
10.低副: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11.高副:两个构件之间以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12.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13.屈服极限:材料在屈服阶段,应力波动最低点对应的应力值,以ζs表示。
14.强度极限:材料ζ-ε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应力,也是试件断裂前的最大应力。
15.弹性变形:随着外力被撤消后而完全消失的变形。
16.塑性变形:外力被撤消后不能消失而残留下来的变形。
17.延伸率:δ=(l1-l)/l×100%,l为原标距长度,l1为断裂后标距长度。
18.断面收缩率:Ψ=(A-A1)/ A×100%,A为试件原面积,A1为试件断口处面积。
19.工作应力:杆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实际应力。
20.许用应力:各种材料本身所能安全承受的最大应力。
21.安全系数:材料的机限应力与许用应力之比。
22.正应力:沿杆的轴线方向,即轴向应力。
23.剪应力:剪切面上单位面积的内力,方向沿着剪切面。
24.挤压应力:挤压力在局部接触面上引起的压应力。
25.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称为力对点之矩,简称力矩。
26.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的一对力,称为力偶
27.内力:杆件受外力后,构件内部所引起的此部分与彼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8.轴力:横截面上的内力,其作用线沿杆件轴线。
29.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30.应变:ε=Δl/l,亦称相对变形,Δl为伸长(或缩短) ,l为原长。
31.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平面汇交力系中各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32.强度: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33.刚度:构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34.稳定性:受压细长直杆,在载荷作用下保持其原有直线平衡状态的能力。
35.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在表面压出凹陷印痕的能力。
36.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破坏能力的指标。
37.弹性系数: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38.虎克定律:在轴向拉伸(或压缩) 时,当杆横截面上的应力不超过某一限度
时,杆的伸长(或缩短) Δl与轴力N及杆长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A成正比。
39.重心:整个物体的重力是物体每一部分重力的合力,合力的作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40.拉(压)杆的强度条件:拉(压)杆的实际工作应力必须小于或等于材料的许用应力。
41.剪切强度条件:为了保证受剪构件在工作时不被剪断,必须使构件剪切面上的工作应力小于或等于材料的许用剪应力。
42.挤压强度条件:为了保证构件局部受挤压处的安全,挤压应力小于或等于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
43.圆轴扭转强度条件:保证危险点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剪应力。
44.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为了保证梁的安全,应使危险点的应力即梁内的最大应力不超过材料许用应力。
45.中性层:在伸长和缩短之间必有一层材料既不伸长也不缩短。
这个长度不变的材料层称为中性层。
46.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47.塔式起重机的稳定性:起重机必须在各种不利的外载作用下,抵抗整机发生倾覆事故的能力,称为塔式起重机的整机稳定性。
48.空间力系:物体所受力系的各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此力系称为空间力系。
49.自锁:当主动力位于摩擦锥范围内,不论主动力增加多少,正压力和磨擦力的合力与主动力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而不会产生滑动,这种现象称为自锁。
50.功:当力的作用点或力矩作用的物体在其作用方向发生线位移或角位移时,力或力矩就要作功。
功率:力或力矩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功率。
51.机械效率:是有用功率和输入功率之比。
52.位移:表示动点几何位置的变化。
路程:动点沿轨迹运动时在给定时间内累计的轨迹弧长。
53.速度合成定理:动点的绝对速度等于牵连速度和相对速度的矢量和。
54.刚体的转动惯量:等于刚体各个质点的质量与该质点到轴线距离平方成正比。
55.刚体的平面运动:当刚体运动同时包含平动和在平动平面内的转动时,即为刚体的平面运动。
56.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当机构给定主动件运动规律的数目等于自由度数时,即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57.死点位置:当曲柄摇杆机构的连杆和从动件共线时,即为死点位置。
58.急回性质:平面连杆机构中的摇杆往复摆动时所需时间一般并不相同,要求返回空行程明显快于工作行程。
59.凸轮基圆:凸轮轮廓曲线的最小半径所作的圆。
60.从动件的位移曲线:从动件一个工作循环的位移时间曲线。
61.间歇运动机构:指专用于产生从动件间歇运动的机构。
62.弹性滑动:带具有弹性,紧边拉力大,应变大,松为拉力小,应变小。
当带由紧边侧进入主动轮到从松边侧离开主动轮有个收缩过程,而带由进入从动轮到离开从动轮有个伸长过程。
这两个过程使带在带轮上产生弹性滑
动。
63.打滑:由于张紧不足,摩擦面有润滑油,过载而松弛等原因,使带在带轮
上打滑而不能传递动力。
64.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一对定速比传动齿轮的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始终与两轮
的连心线交于定点。
65.节点:啮合线与两轮连心线的交点必是定点,即为节点。
66.节圆:过节点作一对相切的圆,称为节圆。
67.分度圆:直径等于齿数乘模数的圆,称为分度圆。
68.正确啮合条件:两齿轮的模数必须相等;两齿轮的压力角必须相等。
69.连续传动的条件:一对齿轮必须满足正确啮合条件,而且重合度ε>1。
70.根切现象:展成法加工齿轮时,若齿数太少,刀具会把轮齿根部齿廓多切
去一部分,产生根切现象。
69.变位齿轮:采用齿轮刀具变位的方法,即把齿条刀具的中线移动一段距离,
加工出来的齿轮。
70.蜗杆传动的主平面: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蜗轮轴线的平面称为主平面。
71.轮系:机械传动系统中一系列相互啮合齿轮组成的传动装置。
72.定轴轮系:轮系齿轮轴线均固定不动,称为定轴轮系。
73.周转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绕其他齿轮的轴线转动的轮系。
74.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压力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
种传动方式。
75.静压传递原理:液压系统可看成密闭容器及静止液体,当一处受到压力作
用时,压力通过液体传到连通器中的任意点,各个方向的压力都相等,压力总是垂直作用在容器的内表面上,这原理称为静压传递原理。
76.螺纹公称直径:螺纹大径。
77.心轴:只承受弯矩不承受扭矩的轴称为心轴。
78.传动轴:仅传递扭矩的轴称为传动轴。
79.转轴:同时承受弯矩和扭矩的轴称为转轴。
80.轴承的接触角:滚动体与外圈滚道接触点的法线与轴承回转半径之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