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人文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人文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人文教育论文一、丰厚的人文素养是教师的立身之本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

不少教师深切地感受到,对新语文课程标准难以适应。

这不单表现在教学观念的落后上,还表现在学科素养、文学修养、审美能力和语言功力的不足上。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钻研教材和锤炼语言,不断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胜任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是指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丰富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着这个人的整体素质。

拥有人文素养的教师,情趣高雅,精力充沛,语言文明,爱好广泛,平易近人;他们热爱生活,有着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有着十分丰富的精神世界。

因而,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热爱。

二、创新人格是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适时调控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营造学生、教师之间情感最佳融合境界。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是以激发学生情感为诱发因素的。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性格、能力、意志等方面均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发展轨道上有所发展、进步,让每个学生的进取精神、意志力、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人格,都能在课堂上得以培养。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渗透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使学生的情感在一种乐学的情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升华。

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具有丰富知识和情感的学科来说,教师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儿童,儿童情感丰富,教师正确的情感引导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对学习、对课堂、对生活充满热爱,能够满怀热情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情感教学应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小学语文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论文

小学语文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论文

小学语文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论文小学语文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论文【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非常显著的人文性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既有自身的知识特性,也具有德育特性,通过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个人修养、拓展创新思维。

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经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在本文当中重点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培养人文素养的策略,以期能够给予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培养语文兼具知识特性与德育特性,在语文课程当中所蕴含的隽永美好的人文内涵,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其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学仅仅是依据教材内容来进行教授,不注重充分体现出语文当中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就会出现语文课程较为缺乏人文底蕴的现象,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重要的初始阶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借助发掘名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留下了汗牛充栋的古代文学作品,在这些文学作品当中,传承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通过学习这些古代文学可以潜移默化地熏陶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诵读古代诗词,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也是整个人类文明进程当中的精华。

古诗词当中蕴含了音律美、意境美,是古代文学集大成者。

教师可从古代的《诗经》《大学》《中庸》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当中来选取传颂千古的名篇,来让学生开展诵读。

让学生通过多种读诵方式来进行深入学习,深入理解与掌握古典文学当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古人所言“道德文章,教化世人”。

让学生通过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现自己在学习与生活当中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与完善,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一)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它不仅是交流能力的教育途径,同时也是人文素养的培养方式。

毋庸置疑,人文素养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想做好语文教学就必须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通过各种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培养起来的人格、道德、气质以及思维方式。

语文教学的主要也是对学生人格、道德的培养。

因此,要想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精粹,就必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现在的教育崇尚以人为本,同样,人文素养的培养归根结底也是人文关怀。

小学生处在思维方式和人格逐步形成的阶段,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思维方式,必须注意除了知识以外其他的教育内容。

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以及思维方式,只有在这个关键的阶段,做好相应的全面的教育工作,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一)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教学的优势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承载着思想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和谐发展。

在语文课本中,一篇篇课文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小到微生物大到宇宙,包含了一切。

不仅反映人生,还体现了作者真挚的思想情感。

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其中丰富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呢?首先,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其次,就是把语文教学放到生活中,以生活的辐射陶冶学生的情操。

知识源于生活,教育同样源于生话。

如果能将课堂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家结合起来,这样的教育效果要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中是一个传播者,同时也是一个示范者,教师的言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论文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论文所谓人文素养包含有三方面的内容:人文知识与技能、人文能力与方法、人文精神与品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实是说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人文知识,也要帮助学生掌握人文能力与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的能力与方法,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那么到底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将在下文谈论自己的想法。

1关注学生人性,发展个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人性,帮助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是把教师当成课堂上的主体,整个课堂一直都是教师在侃侃而谈,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当成课堂上的主体,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要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师的教学不能够只是浮于表面,要真正能够让学生打开自己的心扉。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很多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都是非常被动的,他们完全是跟着教师的脚步来进行语文学习,如果没有教师的存在,学生就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多去朗读课文、阅读课文,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去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人性,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

很多的语文课文中都蕴含有丰富的情感,学生认真阅读这些文章,能够让学生有一种更真切的体验,让学生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都有很好的帮助。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给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很好的发展。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10篇【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10篇【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10篇摘要: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对教学进行改革,在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素质。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好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还要改革考评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怎样进行语文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新的力量。

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那些“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根除。

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难以提升。

所以,我们应加大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取得明显的效果。

下面就学实介绍一下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1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每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要力求全面理解,抓住本质,掌握要领;通过试验,取得成效,然后组织推广。

其次,是讲究科学,坚持精讲巧导。

没有艺术的教学是低质乏味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而不讲科学的教学更是盲目粗劣的教学,是肯定要失败的。

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体现艺术性,又要体现科学性,力求做到科学与艺术性的统一。

如在教学《七律•长征》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绘画了“五岭”和“乌蒙山”的山势,巧导学生理解“逶迤”、“磅礴”,再通过填比喻句:()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看来像(),加深学生对上述两诗句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总是竭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学生愿意学习而不会学习,就应当帮助他,哪怕前进很小的一步,而迈出一步将会成为他们思维的情绪刺激的源泉。

小学语文论文谈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措施_通用版

小学语文论文谈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措施_通用版

小学语文论文-谈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措施通用版小学是学生正式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是人生教育大门开启的重要时刻。

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环境的飞速转变,小学生在成长阶段会受到了各方的影响,还在萌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形成偏差,多大的小学生出现早熟的情况。

面对小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总结出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人文素养缺失。

语文是小学的主要课程,兼具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工作,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启蒙教育课程。

语文教学的特点就是人文内丰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价值,就要恰当利用好其科学特点,从语文的基础教育出发,重视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小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力求在教学方法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教学,给学生最恰当的人文熏陶,培养他们的人生素养,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美好的人生态度。

一、从教材出发,挖掘人文素养的因素语文教材有很丰富的人文知识,往往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因此我们通过语文教材出发,充分挖掘出教材的人文素养因素,来通过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

通过深入的去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来引导我们的小学生对课文进行的反思,带领他们感悟作者的精神世界,领会课文所表达的生活思想。

例如在王安石的诗《梅》的学习中,在课堂设计时我们充分挖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多种渠道来向学生展现出来。

在课堂开始前可以学生介绍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诗歌整体的思想倾向,然后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对雪中梅的印象和看法,再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先根据诗的表面词义来试着解释,再将它们翻译成句,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背诵,评讲感情最充沛的小组等,最后有老师来讲解出作者的本意,归纳出梅所歌颂的高尚精神。

通过细致的诗句分解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展现教材的人文感染力,使学生通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实施人文教育优秀的教师一般都会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教育艺术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教学的核心,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教育改革的深化对小学教育的总体教育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小学教育当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文化水平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提高小学教育总体水平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人文素养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关注。

人文素养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息息相关,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个人在人生发展过程当中经历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小学阶段接受的教育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小学教育当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关键,能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发展[1]。

小学语文教学是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要全面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推动社会发展,就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当前人文素养培养出现的问题(一)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重点不统一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是要高能力,还要高素质,因此社会是普遍支持人文素养教育的开展的。

但是在学校的实际教育工作当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在学生和家长方面,他们最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愿意将时间花在其他地方,而在学校方面,虽然想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为了提高学生文化水平,保障升学率,教育工作主要还是围绕文化教育而展开,这就导致文化素养的培养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二)理论与实际出现偏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化,目前很多小学都在逐渐开展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还是存在着一些差距。

农村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思路论文

农村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思路论文

农村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思路论文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重中之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学目标的提炼和确定、教学内容的把握和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情境的架构与创设等这些重要的教学流程如何贯穿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调动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怎样才不会偏离人文教育的轨道,都取决于教师。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能力的大小可以影响小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乃至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奠基工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素养。

同时,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核心目标。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与优劣,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以至学校教育的效果。

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师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的要求,获得专业成长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面对新课改革的重大挑战。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正视当前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加强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无疑是迫切而又重大的任务。

为学生的人生上好底色,打好基础,教师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发展、能力培养。

因此,对于人文素质相对偏低的农村语文教师来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

二、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容是首要途径由于受到地域环境,经济条件,基础设施以及社区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孩子不可能像城里面的孩子那样有充分的接受先进文化的渠道和机会;大部分农村学校由于经费紧张,优质师资短缺等方面的原因,办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学校教育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载体等都远没有城市学校那样丰富和先进。

因此,农村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目前还只能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进行,语文教材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的主要依托。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论文教育是强国之本,只有一个国家把教育放在发展的首位,才能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中取得长远优势。

在我国目前的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是重中之重,因为其潜移默化中培养的人文素养,可以为学生铸造更加优秀的精神世界,也是每一个学生接触和了解中华文化的捷径。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人文素养是教师和整个教育领域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下文就从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提高与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具体方法两个方面做出浅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应该传扬的。

而对于21世纪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要重视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让学生在小学语文中学习到最优良的文化内涵,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养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素质与内涵,只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才能真正从小抓起,全民提高文化内涵,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语文功底,从而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

二、提高和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具体方法1.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好示范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首先就应该从老师做起,从古至今一直有为人师表的说法,所以,要想从实际上提高和培养人文素养就必须让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好示范。

例如,在讲授《大自然的警示》时,教师可以在分析课文后,升华主题,呼吁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爱护动物,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身边的环境,然而,这种单纯的讲述总会掺杂着无力,如果教师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无论走到哪里都爱护环境,对身边的垃圾随手拾起,不浪费水资源等,就会形成上行下效的好效果,从而达到培养人文素质的目的。

2.活跃课堂气氛,渗透人文关怀人文素养,不仅仅在语文教学中有所体现和提高,这其中还包括一种氛围下的`人文关怀。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处于7~13周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很难全神贯注融入整节语文课堂中,为了让这种情况下学生人文素质有所培养和提高,教师可以适当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人文素养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看法、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

人文素养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看法、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

人文素养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看法2、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3、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4、小学语文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5、茶道文化中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作用全文总字数:15223 字篇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看法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看法[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系统掌握语文知识与为人处世的重要途径,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开展,当前教育中更加注重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本研究将从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建设和谐师生关系、进行高效课前准备、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方法、科学进行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浅析在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明确人文素养培养目标以往教学观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而轻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所以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于教学目标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明确学习过程和方法,并通过语文学习树立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妈妈的爱》时,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诗歌中的“扇、裳”等生僻字词,还要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并且使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感受到妈妈那无私的爱,学会感恩,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人文氛围首先,打造和谐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也不能忽略老师的指导作用。

其次,进行人文气息的环境布置,教室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场所,在培养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就要对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一定的布置,可以在教室的走廊或者墙上悬挂更多的名人字画,并附上一定的作者介绍,或者是在教室的黑板报上绘制一定的图画并附上文字,又或者在教室里布置一个“读书角”,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借阅书籍进行阅读,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加阅读量,又能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实践研究

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实践研究

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实践研究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通过分析现行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一套培养和实践人文素养的方法与途径,以期为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课程,人文素养,培养与实践,综合素质发展,教育改革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们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实践成为了当下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本章将介绍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结构安排。

1.2 研究目标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分析现行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2) 探讨培养和实践人文素养的方法与途径;3) 提出相应的教育改革建议。

1.3 结构安排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在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培养与实践研究方面的相关成果。

第三章为问题分析,剖析了现行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为培养和实践人文素养的方法与途径,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

第五章为教育改革建议,通过对研究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教育改革的具体建议。

最后,第六章为结论,总结了整个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第二章文献综述2.1 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章将综述国内外在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培养与实践研究方面的相关成果,对当前的研究状况和不足进行梳理,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2.2 理论框架本章将介绍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讨论相关的教育理论框架,并建立适用于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培养与实践的理论模型。

第三章问题分析3.1 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的现状通过对现行小学课程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出现有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小学语文是一门有着强烈的人文色彩的学科门类,小学教育中蕴含着
的人文情怀不仅仅是体现在字里行间的每一个文字、每一组词汇和每一个
语句中,更多的还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本文将着重探讨小学语文教
学中的人文教育。

一、概念解读
所谓人文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以人性教育为实质,以
涵养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以促进其人性境界的提升,实现其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促使其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为目的的教育。

人文教育注重的是
对受教育者进行由外而内的文化素养培育。

人文教育注重对人的精神的养成,其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如通过传统方式传授广博的文化知识,运用
高雅的文化环境或文化氛围进行熏陶教育,以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熏染教育,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和人生阅历来进行自我养成等等。

语文作为一门专门研究语言、文字和文学等文化事项的学科,它本身
就是一种人文的表现,它是物化的人文情怀,它就是一种进行文化知识的
传授的传统教育方式,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人类文化。

语文,是一门
博大精深的学科,学好语文,是每一个孩子进一步地学习各种知识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文字基础,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具有
基本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才能为我们进一步地学习其他知识创下条件
和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充分发挥其
学科教育方法、教。

人文素养教育论文六篇

人文素养教育论文六篇

人文素养教育论文六篇人文素养教育论文范文1(一)提升同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力量老师要尽量指导同学懂得更多的思想内容,使语文这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能够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指导同学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生活,使同学形成一个健康、乐观的思想道德体系,更好地适应生活并学会生活。

(二)提升同学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和制造性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是以老师为主体,同学围围着老师进行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肯定的局限性,忽视了同学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激发出同学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通过组织同学进行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同学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同学的共性化意识和语文学习潜能,加深同学对人性化意识的重视,形成肯定的体验感悟。

二、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措施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视,在提升同学语文力量的同时,使同学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同学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进展。

(一)结合教材内容,培育人文意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中消失了太多的物质诱惑和思想诱惑,使人易于产生浮躁的心理心情,使人陷入思想的迷途。

当前我国许多高中同学对肯德基、麦当劳、香奈儿等内容较为熟识,而不能清楚地说出我国优秀思想哲学家孔子的理论。

大部分同学属于独身子女,家长的溺爱使同学缺乏良好的奉献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自我意识剧烈。

所以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对同学的人文素养培育,老师可以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应用一些中国传统经典作品或者名言,使人文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加深同学对人文素养的直观熟悉和理解。

例如,在指导同学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沁园春·长沙》这篇内容的学习中,老师在指导同学对课本内容学习的同时,要指导同学深化感受当时的爱国主义情怀,老师可以为同学播放《恰同学少年》等相关电视剧的视频片段,加深同学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词的直观理解。

另外,老师可以引入杜甫的《春望》,温故而知新,引领同学对古代诗人爱国思想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小学品德及社会课程培养的人文素养论文

小学品德及社会课程培养的人文素养论文

小学品德及社会课程培养的人文素养论文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提升。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基础,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以及社会公德的课程之一,教师应将其作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对人生存状态以及发展空间的关注,另一方面则是指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认知,并能够不断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1]。

通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优势1.课程理念符合人文素养培养需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中,将德育作为培养的核心,注重对学生的终身影响和发展,强调学生的成长经历以及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人才为目标。

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与人文素养对人的生存状态以及未来发展的关注相一致,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使得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理念逐渐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开始向发展能力转变,由机械的记忆向体验理解转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更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技能,都需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这也是人文素养对人发展的基本观点。

2.课程内容符合人文素养培养需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内容很多都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其中包括很多社会生活常识以及我国传统美德和相关的故事,这些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责任心、爱心以及意志[2]。

通过对传统美德故事以及学生生活案例的融入,能够引发学生的讨论和反思,进而为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行为规范。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主要是将人类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学生自主探讨和学习了解人类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精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相关推荐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精选7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篇1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人文素养的含义,其次分析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策略,即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开展多种集体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1]。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入课堂教学,也要将人文素养的培养渗透其中。

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文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将其学到的语文知识内化为良好的修养和高尚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人文当为人文知识,素养是由能力素养和精神素养组合而成的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灵魂核心就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现代人文精神具有时代特征,其核心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有智慧、有修养的人[2]。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原因为了促使学生懂得关心、理解、宽容、尊重并富有责任感和同情心,使其成为精神充分发展的、有理想、有信念的人,教育应从小抓起。

要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情操品格都能获得提高。

人文素养是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营养,人文素养靠人文精神去培养,如一篇好的文章,一段好的诗歌都可能会影响终身。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其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左右,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也没有较好的约束能力。

小学语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思考论文

小学语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思考论文

小学语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思考论文小学语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思考论文摘要: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成效,本文就在简要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所遇到的两点问题,即: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有待提升;任课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有待提升,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重视教材中的人文挖掘,寓教于情;强化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加强人文指导;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发挥示范作用三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育;人文素养;培养策略;小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重点强调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教育之间的有效契合,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就成为了现代小学语文教育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鉴于此,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成效,本文就在简要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所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1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现存的问题概括来说,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有如下几点问题:1.1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有待提升语文学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却并没有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这一优势。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据分析,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学校目前所开展的小学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语文任课教师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性质和教学目的的认识不够充分,从而导致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于语文教材的分析不够透彻,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不够得当,仅仅将所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停留在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训练上,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也被任课教师的讲解所占用,学生多数时间都是在进行被动的听讲和记忆。

小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与人文关怀

小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与人文关怀

小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与人文关怀1. 引言小学教育是孩子们教育生涯中的起点,为他们奠定基础知识和培养良好品德至关重要。

近年来,素质教育与人文关怀成为小学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人文关怀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素质教育的意义与目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智力、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

在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通过素质教育,小学生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法3.1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小学教育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包括讲课、实验、探究、游戏等。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通过课堂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3.2 课外活动的开展除了课堂教学外,小学教育还应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

学生可以参加各种俱乐部、社团和兴趣小组,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实地考察等,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3 评价机制的改革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教育需要改革评价机制。

传统的考试评价侧重知识的获取和记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和潜力的培养。

我们应当引入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发展等方面。

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更全面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成长。

4. 人文关怀的意义与实施人文关怀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体需求、尊重学生权益并提供关爱与帮助的教育理念。

在小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实施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论文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论文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论文人文教育是21世纪各国教育改革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在现实的我国中小学教育里,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导引下,知识的教育被强化了,育人的责任被忽视甚至被放弃了,中小学校作为人文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营造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班级氛围,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全文如下: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独特作用,本文从发现教材中的童趣、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只能通过日积月累。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发现教材中的童趣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首先要从教材着手。

笔者认为,教材中充满着童趣,如果教师科学、合理地使用童趣,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在教学《借生日》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着重让学生发现教材中的童趣,让童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文章中,因为妈妈不记得自己的生日。

于是,孩子送了一个用布做的熊给妈妈。

这是孩子对妈妈真诚的爱的体现,也是孩子单纯愿望的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仔细思考:“你们从文章中看出了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的人文精神以及孩子对妈妈的爱,从而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也爱妈妈?”“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关心妈妈?”又如在教学《影子》时,笔者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影子,然后进行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影子的话,那么会怎么想?”教学这些内容的关键,就是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童趣。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小学教学论文-浅析提高小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的方法

小学教学论文-浅析提高小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的方法

浅析提高小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的方法摘要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注重了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提高,科学,人文素养。

叶澜教授曾说过:对于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教育者做的是,“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要尊重生命的成长,考虑生命的创造,促进生命的发展。

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来的栋梁,在教学中,必须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让学生对自然科学环境拥有正确的态度。

培养学生有孜孜以求的科学探索精神,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地改造、建设、发展世界。

世界的变化是快速的,是明显的:如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臭氧层受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不断等等。

这些恶性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人文教育,让学生明白这些变化的后果严重,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为此,我们可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在思想上的科学人文精神,在行动上提升科学人文素养。

一、结合科学书本,在授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感知科学人文内涵。

可以通过教科书中提到的科学家,讲一讲这些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知科学家的内心世界,了解科学探索需要孜孜以求的精神,了解到科学工作者勤于、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也让学生能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开发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拥有能源的知识、环保的意识、人口研究方面的内容等等。

了解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基本内容,充实科学人文素养。

如:科学史和科学家对科学人文教育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平时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书本中的“资料库”,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家获得成果的经历和过程,分析他们的经验和从中吸取的教训,讲述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帮助学生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摘要】当前许多小学生不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出口成脏的现象屡见不鲜,分析其原因,和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是否有效地开展也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据我了解,很多小学都占用思想品德课的来上语文、数学等“重要学科”,这样,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势必在被占课中悄然降低。

即便不占用思想品德课的,学生在课堂上也只是草率的完成教学任务了事,根本没有像对待语文数学课那样的重视。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以身作则,通过德育课程、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等多渠道有效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有效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意义多渠道
一、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究竟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呢?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若能激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

”那么,如果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把学校作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主课堂,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就能使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1世纪,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发展时期,可塑性很大,这决定了他们既易接受正确的引导,也易受到不良的影响。

因此,小学生应重视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利用他们年龄特征中的积极因素,帮他们树
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必不可少的条件。

3、义务教育课程教育标准(2011版)进一步加强了德育,强调德育为先。

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4、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

我国教育方针德育居首,在教育这个统一体中,思想品德教育“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是照亮一切的光源。

”当孩子们形成了良好品德,他们的整体能力将得到提升,我们的校园会变得更加和谐,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做贡献。

二、怎样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1、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权威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小学生的举动,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以身作则。

例如,教师不应该把烦恼还给学生,不应骂人,不应说脏话,也不应该攀比吃穿,更不应该偏爱优生,对后进生冷淡应付。

作为教师,应该关爱学生,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的处理好学生之间的矛盾,或者师生之间的矛盾。

2、学校必须加强对思想品德课的检查,切实上好每一堂思想品德课。

例如,抽听一个班级的思想品德课,悄悄地进入相应班级,做好课堂听课记录,并及时对教学质量做好评价。

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对明显应付了事的思想品德课堂作出通报批评。

班主任应与任课老师协调好关系,不得任意占课。

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个思想品德小组,准们给教师研究、交流怎样上好思想品德课。

真正做到对这门学科的重视。

3、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学生的课余活动这一环节不能忽视。

尽管课间短短的十分钟,但学生之间可以说上一段话,做上一些事。

这时,身为班主任就不得不肩负起他的职责,进入自己的班级,更多地了解自己班上学生的动态,听听他们讲的话,看看他们做的事情,如果发现不符合道德素质的言行,就应该及时制止与指正,只有像这样关注好细节的班主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才不会偏离,而是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更加完善。

当然,除了课间休息的课余时间,学生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是展现学生思想品德的良好途径,例如读书演讲比赛,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诸如这类的活动,学校应有规律地举办,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塑造的环境。

4、家庭教育也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一些学生之所以有不良的行为、言行等坏毛病,就是因为受到家长的影响。

1、有些家长不注意自身的语言,张口骂人,闭口骂人,使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恶劣的语言环境中,久而久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会形成一个错误的印象,觉得这并不是什么缺点。

2、重视智育,轻视德育。

有些家长整天让孩子做作业、作课外练习、辅导资料,没有一点玩的空间,认为孩子考出好成绩就是一个乖孩子,使一些孩子成了“高分低能儿”,而往往有一些孩子娇惯成性,像小公主、小王子一样没有自主能力,没有主见,遇到一点小事就要问爸爸妈妈,成了班内高傲、但孤独的对象。

3、粗暴的打骂孩子。

孩子不听话、考试没考好,就是一顿打,久而久之,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呢?不是变得麻木不仁就是自暴自弃了。

由此可见,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父母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长要以自身的优良品质去教育和熏陶孩子,给孩子创建一个优良的环境。

(三)如何评价是否有效地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的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的言行举止是否文明。

例如:在学生早晨出操,学校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有些学生交头接耳,有些“闭目养神”,有些不知望向何处。

在神圣庄重的国旗之下,那部分学生竟然熟视无睹,更不知道如何参加升旗仪式。

我们可以评价那些学生的思想品德在爱国情怀方面是是不过关的,这和教师的爱国思想教育的是否有效展开有着必然的联系。

如果学校、家庭都能够充分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那么,孩子的良好品德就会逐渐形成,校园将会越来越和谐,也顺应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