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群体理论
群体学习理论(课堂PPT)
2.需要性原则。 即学习开始时就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个人的需要,与这
些相联系的行为和活动是学习的重点。
3.应用性原则。 即学习的内容体现学以致用,尽量在学习的过程中创造
表现他们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
.
5
<三>、群体学习方法设计注意事项
1.群体学习的设计必须把实际中的各方面因素考虑周全。 培训的场景应与实际的工作场景相对应,前者只是后者的 一个模拟。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工作任务不同工作对象各异, 每个人要处理的侧重点不一样。
群
体
学
习
理
论
.
1
群体学习理论
一、群体
<一>、何为群体?
1、含义: 所谓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 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
2
<二>群体的特点
1.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2.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感; 3.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 4.群体具有生产性功能和维持性功能。
另一方面,在群体学习中,学员还可以掌握人际交往技能, 创造性思维技巧等。
.
8
勒温观点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们结成的各 种群体,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处于各种因素 不断互相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因此, 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动力整 体,是一个系统。
群体的行为通过协作活动所产生的力量, 会超过各个人单独活动的力量总和。
.
9
就我们目前的身份而言。
就我们学生而言,当他属于某一群体时,会感受到大家 庭的温暖,产生一种归属感,特别是在涉及到群体利益和荣 誉的情境中给人产生更为强烈的归属感。
第六章:群体的一般理论
第三节: 第三节:群体凝聚力与士气
一、群体凝聚力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1. 群体凝聚力的含义与特点 群体凝聚力含义: (1)群体凝聚力含义: 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 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它既包括群体对成员 的吸引程度,又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的吸引程度,又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特点: (2)特点: 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频繁,气氛民主, 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频繁,气氛民主,关 系和谐。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 系和谐。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成员参加群体活动 的出席率较高。 的出席率较高。成员愿意更多的承担推动群体发展 的责任和义务,关心群体,维护群体的权益等等。 的责任和义务,关心群体,维护群体的权益等等。
2.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群体规模。 (1)群体规模。 群体目标。 (2)群体目标。 群体领导者素质。 (3)群体领导者素质。 外部环境。 (4)外部环境。 群体成员的同质性。 (5)群体成员的同质性。 群体内的信息沟通。 (6)群体内的信息沟通。 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声望。 (7)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声望。
2. 分类 正式规范。 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 ( 1 ) 正式规范 。 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 , 如各种规 章制度和守则等。 章制度和守则等。 非正式规范。 群体自发形成的,不成文的, ( 2 ) 非正式规范 。 群体自发形成的 , 不成文的 , 如 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态度, 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态度,各种行为和风俗习惯 等。
阿希的实验:
x
a
b
c
2. 社会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 源于马斯洛指出的人的“安全需要”。 源于马斯洛指出的人的“安全需要” • 个体其他方面的实际需要。 个体其他方面的实际需要。
3. 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因素 个体特征。 (1)个体特征。 人的从众行为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 的特征。包括:智力和能力的高低、情绪的稳定性、 的特征。包括:智力和能力的高低、情绪的稳定性、 自信心高低、自尊心强弱、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型、 自信心高低、自尊心强弱、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型、社 会赞誉需要高低、态度与价值观、 会赞誉需要高低、态度与价值观、对他人的依赖性等 等。 群体特征。 (2)群体特征。 这方面的因素包括: 群体的作用、 群体的组成、 这方面的因素包括 : 群体的作用 、 群体的组成 、 群体的气氛、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气氛、群体的凝聚力。 其他情境因素。 (3)其他情境因素。 个体的从众行为还取决于其他情境因素。 个体的从众行为还取决于其他情境因素 。 如问 题的性质、个体对群体的依赖度等等。 题的性质、个体对群体的依赖度等等。
第四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群 体 心 理 与 群 体 行 为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来自 群体内部的,二是来自群体外部的。 1.内部因素 (1)领导威信与领导方式 (2)目标设置与目标结构 (3)群体成员的一致性 (4)群体规模 (5)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 (6)群体成员需求的满足对群体的依赖性
-------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
群 体 心 理 与 群 体 行 为
群 体 心 理 与 群 体 行 为
群 体 心 理 与 群 体 行 为
(一)群体凝聚力的含义 1.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这 一概念包括了三层含义: (1)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 (2)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 (3)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
3.群体的心理效应及行为趋向 (1)从心理效应看,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影 响会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心理效应: 群体价值观; 群体凝聚力;群体责任感
(2)从行为趋向看,群体对群体成员行为 方式产生四个方面的作用:
群 体 心 理 与 群 体 行 为
社会助长作用
“仅仅是社会接触就可以引发……一种动物精 神的增强,这种精神能提高每一个工人的工 作效率。”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1867
群 体 心 理 与 群 体 行 为
群 体 心 理 与 群 体 行 为
群 体 心 理 与 群 体 行 为
群 体 心 理 与 群 体 行 为
群 体 心 理 与 群 体 行 为
群体理论ppt课件
群体决策中的问题
小群体意识 极端性偏移
32
小群体意识的产生机制
群体凝聚力
决策群体 与外界隔
障
反馈
离
碍
小群体意识
错误决策
群体领导 对倾向方 案的推动
33
小群体意识产生的原因
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群体的孤立 领袖人物的作用
34
小群体意识特点
顺从性的思维 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 无懈可击的错觉 相信群体无所不能
4
3.按群体的社会性质分:
若将群体分类按三个维度划分,如下图
A
促
进
发
社 会
展
发
展
趋
②
①
向
③
阻
碍 社
④
⑤
会
发
展
B
(1)先进集体型
群体与个人联系程度ຫໍສະໝຸດ (2)一般集体型 (3)中间型
(4)一般反社会团伙型
(5)黑社会团伙型
5
群体成员加入群体的目的
安全需要 地位需要 情感需要 权力需要 实现目标的需要
好冒险 重名誉 性格较独立 顺应能力弱 富于专业精神 少数派
依附性强 重视一般知识
好安定 重头衔 性格较普遍 顺应力强 业余精神 多数派
23
群体凝聚力
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 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 群体成员的相互吸引
24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信息沟 通状况
群体的领 导方式
群体的 地位
群体目 标结构
19
从众的意义
从众有助于形成群体的一致行为,有助于 实现群体目标。
从众的实质是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 的观念和行为。
管理心理学4群体与团队
第一阶段 群体类型 群体形成
第二阶段
群体发展步骤 互相接受、沟通与决策 激励和生产率、控制和组织 第三阶段 (成熟群体) 群体特点 生产性、适应性 自我矫正性 成员特点 相互依赖、同等性 激励性、合作性 沟通性、竞争性 影响行为的因素 构成、大小 规范、凝聚力
团队类型:
四种基本类型的团队特征: 机能团队:机能团队通常指每天在一起从事相关事物和任 务的个体集合;
问题解决团队:关注于在他们责任范围中的特殊问题,发 展潜在的解决问题方案,经常被授权在一定范围内采取 措施; 交叉技能团队:将各种工作领域具备不同知识技能的人们 聚在一起以识别和解决彼此的问题。这种组织在需要适 应性、速度和对客户需要作出迅速反应的情境中最有效。
群体有效性
高效率正式群体的特征: 良好的沟通; 高度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力; 决策分权化; 群体成员乐于接受组织的目标; 有较强的工作动机; 群体成员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团队
概念: 一群为数不多的雇员,他们的知识技能互补,承 诺于共同的行为目标,并且保持相互负责的工作关系, 共享共同的绩效。
影响团队效能的因素:
任务倾向的角色:促进和协调与工作有关的决策。 关系倾向的角色:建立以团队为中心的情感和社交往来。 自我倾向角色:以个人为中心的行为并以牺牲团队或群 体为代价。 规范:团队成员认可并普遍接受的规章和行为模式。 凝聚力:成员愿意留在团队中并对他承诺的一种引力。 他受到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相容程度的影响。
群体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群体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群体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特·谢伦克(Muzafer Sherif)等人提出的一种关于家庭、学校和组织等社会群体行为及其演变的理论。
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的改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和挑战,如何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应对这些问题,群体理论的应用成为了一种新思路。
一、群体理论的基本原理群体理论认为,个体在群体中的所作所为受到群体关系、规范和影响的互动作用,群体的形成、发展和解散取决于群体内部的力量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1.群体关系: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形成的各种关系,如亲密、敌对、合作、竞争等,会影响到群体内部的交往和互动。
2.群体规范:群体内部形成的行为规范,如道德规范、社会规范、文化规范等,会影响到群体成员的行为。
3.群体影响: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如同质性投票、信息沟通、建议和审查等,会对群体成员的态度、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和改变。
二、群体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1.通过培养良好的群体关系,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学生中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形成互相扶持、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良好氛围。
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内活动等渠道,引导学生以研究为导向,以集体为中心,以团队合作为主要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校内活动。
2.建立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参与管理决策。
高校学生自治组织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建立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校园管理和决策。
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管理的难度和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增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管理意识。
3.利用同质性投票和集体讨论等方式,影响学生态度和行为。
同质性投票是通过群体内部成员的多数意见来影响个人的态度和行为,而集体讨论可以借助群体力量加以形成和影响个人观点。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利用这些方式来引导学生在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方面形成更为合理和科学的观点。
中学生群体理论与社会实践总结
中学生群体理论与社会实践总结一、前言中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在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中学生的群体理论与社会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总结旨在梳理中学生群体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相关内容,为中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中学生群体理论1. 群体概述:中学生群体是指在中学阶段的学生群体,他们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不断发展。
这个阶段的群体特点是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逐渐增强。
群体概述:中学生群体是指在中学阶段的学生群体,他们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不断发展。
这个阶段的群体特点是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逐渐增强。
2. 群体心理特征:中学生群体心理特征表现为自尊心、自卑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等方面。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都在逐步提高。
群体心理特征:中学生群体心理特征表现为自尊心、自卑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等方面。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都在逐步提高。
3. 群体行为规律:中学生群体行为规律主要体现在从众心理、模仿心理、逆反心理等方面。
这个阶段的学生易受同伴影响,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有时也会出现逆反行为。
群体行为规律:中学生群体行为规律主要体现在从众心理、模仿心理、逆反心理等方面。
这个阶段的学生易受同伴影响,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有时也会出现逆反行为。
三、中学生社会实践1. 社会实践意义: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意义: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社会实践内容:中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学校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实践内容:中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学校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社会实践组织与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社会实践管理制度,确保实践活动的安全、有序、有效。
参考群体理论:如何利用4种参考群体的力量,去影响你的消费者
当你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时候,除了把精力放到他本身之外,还应该把精力放在影响他决策的群体上。
就像有时候追一个女生,搞定闺蜜(群体力量)比直接搞定她本人还要容易。
过去,我们只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消费者,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路径。
去年我曾在一个T ED视频上看过这样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发生在现代营销诞生前):很久之前的德国地区,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灾荒越来越多,于是国王想要推行一项新政策:鼓励更多农民种植马铃薯。
(也就是土豆,亩产更高,能够养活更多人。
)但是最初在局部地区推广却非常困难,因为很多初次接受马铃薯的人,觉得它是一种很low的作物,甚至怀疑到底能不能吃。
而且更为让人恼火的是,这帮农民无论怎么说服都不管用——“马铃薯亩产高”、“马铃薯有营养”、“马铃薯吃惯了就好吃了”等等。
(类似于你会遇到很多很难说服的消费者。
)后来,国王就换了一种方式——颁布法律规定,国家引进了一种农作物,只有贵族才能享受。
然后安排一些贵族在私家庄园里种植,并且派士兵把守马铃薯的种植园。
很多农民非常诧异究竟是什么农作物这么奇特,纷纷想要打听,于是国王就让士兵故意放出一些口让部分农民偷偷进去一探究竟,结果让马铃薯在全国都传开了——原来是这么高贵的作物。
接着,国王再取消了“贵族才能种植马铃薯”的法律,结果本来难以推广的马铃薯瞬间被大量农民抢着种植。
(看完这个故事,我深深感叹——国内推广“转基因食品”失利,既起错了名字,也使用了错误的策略,让民众对这种技术进步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印象。
)总之,说服力不够,群体来凑:当你发现直接通过所谓的利益卖点很难说服消费者时,一定别忘了还有一项你尚未使用的力量——群体力量。
大部分时候,我们眼中的消费者以及要采取的说服思路是这样的:你认为你的目标消费者正在看向你,然后想要说一些话直接去影响他们。
但实际上,你面临的消费者是这样的——他们不光看向你,更是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而大部分人经常用前一种狭隘的视角去看待消费者和你能够采取的营销、广告手段,忘记了后面这种视角——需要想办法利用群体的力量。
组织行为学-群体理论
第三章群体心理及行为⏹3.1 群体基础⏹3.2 群体行为模型的分析⏹3.3冲突⏹3.4人际沟通3.1 群体基础⏹一、群体的定义及分类⏹二、群体发展阶段一、群体的定义及分类⏹1 群体的定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群体()是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具有共同关注的目标/任务/活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的个体的集合。
群体是具有共同目标,有着一定人数的有机结合2群体组成要素3群体的类型参照群体、一般群体和隶属群体根据群体的影响和作用分:⏹参照群体:是个体在心理上向往的群体,个体把这种群体的规范、标准、价值观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标准。
⏹一般群体:虽存在于组织、社会中,但其标准和目标不能引起人们的向往和追求。
⏹隶属群体:是个体实际归属的群体。
3群体层次测定理论根据群体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程度分:⏹松散群体-无共同活动⏹联合群体-有共同活动,只对个人具有意义⏹集体-有共同活动,对个人具有意义,也对社会具有意义团队工作团队及工作群体的区别高效团队的特征⏹具有很强的核心价值观⏹成员不满足于承诺共同目标,还善于把目标分解成数量化的、可测量的指标⏹成员具有多种技能组合⏹具有高度创造力二、群体发展阶段(模型)第二节群体行为模型一、群体结构——角色⏹1、角色():对占据组织中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角色反映了他在谁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
⏹角色同一性对一种角色的态度及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角色知觉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行为反应的认识。
⏹角色期待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会导致刻板印象。
⏹心理契约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实际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
心理契约是组织中行为强有力的决定因素。
典型角色⏹自我中心角色:阻碍者、寻求认可者、支配者、逃避者⏹任务中心角色: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价者⏹维护角色:鼓励者、协调者、折中者、监督者管理者及员工的角色知觉管理者⏹管理者对自己角色的知觉⏹管理者对员工的角色知觉⏹员工所看到的管理者对自己角色的知觉角色问题⏹角色冲突津巴多实验⏹角色模糊2群体规范⏹定义:群体规范是指群体为达到共同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成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非正式规则。
群体管理
一般认为,群体士气与工作绩效成正相 关关系。其实,高士气只是提高工作效 率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提 高工作绩效,除有高士气外,还应有其 它条件,如工作导向、充分的原材料供 应等。
角色知觉
一个人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角色期待 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角色同一性 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人们如果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条件 需要他们作出重大改变,他们就能够迅速地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角色冲突 当个体面临多种角色期待,而这些角色期待有时相互矛盾的,就产生了角色冲突
第五章 群体理论 ( group) group)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定义:
1.定义:人们为了共同目标,两个或两个以 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2.群体的要素:
两人以或两人以上相互影响 群体结构 群体 共同的目标 成员意识到彼此同属于一群, 彼此之间自然或不自然的吸 引力
二、群体类型
三、群体压力与从众
2、群体压力: 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 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 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 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从众的行 为。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顺从” 或“从众,(conformity)。 产生群体压力的条件: 个体了解群体中的成员 个体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或渴望 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 个体感觉到群体中的成员对自己很重要
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
“三垂线”实验(Asch,1951)心理学家 阿希对从众行为进行过长时间的研究, 如著名的卡片式实验,如图:
A
B
C
X
阿希多次实验, 所得结果非常相似。实 验表明: (1) 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 持 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 (2) 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百分比为35%。 (3)大约有15%的被试,从众行为的 次 数占实验判断次数的75%。
群体行为理论分析
三、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 1)以相近的心理特征或同级需求层次为引 力自发形成,规模通常不大。
– 2)主要功能观念是满足个人的心理需要, 一般不带政治色彩。
– 3)与正式群体在根本利益上一致,二者不 是截然对立的。
– 4)内部有很强的凝聚性,一经形成,不易 解体。
– 5)群体内部压力不大,成员的信念和行为 有高度的一致性,甚至达到模式化的程度。
• 非正式群体:未经官方规定,自然形成 的一种无形组织,它是一种非正式的联 合体,不为人们所轻易察觉。非正式群 体和正式群体一起构成了劳动群体中人 际关系的总和。
二、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
• (一)物质利益的影响 • (二)思想情感的影响 • (三)心理特征的影响 • (四)亲缘血统、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讨论
• 群体规范与规章制度有何不同? • 群体规范对人的约束力量的心理机制是
什么?
群体规范形成的心理因素
• 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榜 样)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
• 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 理与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
• 服从 。是指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等办事 的行为。
群体规范形成的阶段
正确对待:
• (一)合理利用非正式群体为实现企业 目标服务
– 1、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情感密切的特 点,引导其互相取长补短,互帮互学,提高 生产技能。
– 2、利用其互相信任,说话投机,有共同语 言的特点,引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 缺点,发扬优点,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 能力。
• 3、利用其信息沟通迅速的特点,及时收 集职工对企业的意见和要求,使领导做 到心中有数。
– 小型群体指成员之间有着直接的,面对面的 接触和联系的群体。
组织行为学,群体理论
科曼认为,下属处于不成熟阶段时,领导者采用搞 工作低关系方式比较有效;进入成熟阶段,领导 者采用搞工作高关系的方式更有效;当下属比较 成熟时,领导者采用高关系地工作的领导方式比 较合适;当下属处于成熟阶段,应采用低关系地 工作。
可编辑版
20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员工成熟度 不成熟阶段 初步成熟 比较成熟 成熟阶段
工作 高 高 低 低
关系 低 高 高 低
可编辑版
21
5.群体构成
• 异质群体,即成员在年龄,性别,种族,人格,
能力,名族,经验,教育水平等方面各不相同的 群体,虽然需要一段时间的相互适应,一旦学会 一起共事,则具有很高的潜在绩效。
• 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 属群体的团结。
可编辑版
28
6.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 趣缘群体
• 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来划分。 • 基于成员间血统或者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血
缘群体,家庭,家族,氏族,部落。历史最悠久, 是个体学习,参与社会活动的出发点。 • 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叫
• 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间的互动
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 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成员 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 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可编辑版
26
4.内群体和外群体
• 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
• 内群体,之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
也是我们日常生活最常见的一种群体组合方式之一。 社会学家琼詹姆斯的1951年的一个调查71%的正 式或非正式群体的互动主要由二人组合构成,三 人占21%,其他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以成员构成及分布划分
平行型
垂直型
混合型
(四)以内部沟通方式划分
明星型 全通道型
三、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一)非正式群体对其成员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满足其成员的需要,尤其是 心理和情感的需要。 对其成员行为产生规范作用。 给成员更多的帮助。 能够形成某些具体的行动。
(二)非正式群体对组织和 正式群体的作用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群体心理与管理
群体概述 群体动力和群体行为 非正式群体 群体人际关系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概念 二、群体特征 三、群体分类 四、群体作用
一、群体概念
——在组织系统中,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 的,由若干个人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的人群结合体。
个人、群体、组织不可分割。 提高群体管理水平是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的基础;是增强组织活力的关键。
A
B
X
(二)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建立良好的组织机构 实行参与管理 培养集体意识 重视人格锻炼 尊重、理解、宽容 引导自我认识 角色换位法和“PAC分析法”
(三)利益关系
包括群体的共同利益和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的 各种利益。 利益关系的分配与调整直接关系到人际关系 的和谐。
(四)心理关系
态度上是否认可; 性格上吸引或排斥; 兴趣上一致或迥异。
三、群体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个性品质特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缘型
嫌弃型
(二)一般分析
“合力”
一、群体动力理论
(一)核心思想
借用物理学中的“力场”理论,描述 群体行为产生的机制。 一旦两个以上的人组织在一起形成群 体,就会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 杂关系,这种关系必然会影响群体中 人们的行为,最终影响整个群体的行 为。
(二)行为公式
B = F(P·E)
B — 个体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P — 个体特征、内在动力 E — 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群体环境) 公式表明,个体行为的强度和方向取决 于个体内在状况和所处群体环境的影响。 个体行为形成群体环境,群体环境影响 个体行为。 “准停滞平衡状态”。
群体凝聚力测量表
你对你的同事在大部分时间内 的感觉如何?有以下9对形容词 来形容。请在以下空格中选取 出一个最适当的空格做个记号, 以说明你对同事的感觉。
吵架
自私
爱挑衅
精力 充沛
情意投
不自私
和蔼 可亲 精力 不足
效率高
效率低
聪明
不帮 助人
我的同事们:
笨拙
能帮 助人
统计
第三节
非正式群体
一、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和成因 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三、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四、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群体风气
———是指经群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而逐渐形成的群体行为作风和稳定 的群体精神状态。 群体风气是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的相 互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影响 作用。
群体风气
不良的群体风气腐蚀人的灵魂, 瓦解一个群体。 良好的群体风气可以使人精神振 奋、心情舒畅,使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与发挥,使群体得到健康发展。
(四)理论价值
强调群体行为的驱动力在群体内部,是 对传统观点的补充和修正 。 认为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群体中个体与 个体的关系是群体的内在动力。 重视并强调人的作用。
二、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共同行为者效果”
—— 个体单独作业与在群体中作业相比较, 效果不同。 社会助长作用:在群体中作业优于个体单 独作业。 社会致弱作用:在群体中作业不如个体单 独作业。 影响因素:作业性质;竞赛动机;被他人 评价的意识等。
四、群体人际关系的改善与平衡
A
(一)纽科姆 A—B—X 模式
A — 交往主体 B — 交往主体 X B X — 与A、B相联系的人或事 A和B相互关系的密切与否与他们各自对X的态 度有很大关系;他们之间关系的改善与平衡 与对X的态度改变相关。
影响A、B态度改变的因素
相互亲密的程度; X对各自的重要程度; 双方因X发生的交往程度; 双方对X认识的分歧程度; 各自对自己态度的自信程度。
一、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和成因
(一)非正式群体
—— 存在于组织和正式群体中的,由 于各种非组织的原因自然或自发形成 的人群结合体。
(二)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正式群体
组织方面 维系力量
非正式群体
彼此心理需要,情感相 投;共同利益
组织组建、章程、权 非组织的原因,自发或 利和义务 自然形成 组织的目标、任务
(一)群体压力
——在群体内部产生并存在的,群体成员明显感 觉到的,使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群体规范的心理 压力。 精神上的压抑和压迫感。 是一种情感和情绪的反应。 这种压力与群体规范、群体凝聚力有关。 作用方式:通过群体舆论和亲疏关系的变化表 现出来。
(二)从众行为(相符行为)
——在群体环境中的个体对群体 压力作出的行为或观点变化的 相应反应。 表现为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 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 取与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 阿希的“三垂线试验”。
一、群体人际关系及其研究意义
(一)群体人际关系 —— 存在于一定社会组织群体活动中的群 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的关系。 主要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和心 理关系。 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二)群体人际关系的研究意义
群体人际关系影响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 成员的心理、情绪和行为;影响群体工作 绩效;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及任务完成。 通过群体人际关系来观察、衡量凝聚力状 况。 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凝聚力和群体士气。 促进群体行为的合理化。 完成工作任务。
(三)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亲朋故旧,共同经历。 态度认可,性格吸引,心理相通,情感相 融。 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有共同语言。 信仰、品质、观点、追求的一致或接近。 共同的利益(不稳定,随利益而变化)。
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一)以不同成因划分 亲朋型;情感型;兴趣爱好型; 信仰型;利益型。 (二)以不同作用划分 积极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性。
二、群体特征
群体成员有“我们同属 一群”的心理感受。 群体成员在行为上的相 互作用、彼此影响。 形成活动、相互作用和 情感的互动关系。
活动
相互 作用
情感
三、群体分类
按群体规模划分: 大型群体;小型群体 按群体社会影响划分: 参照群体;非参照群体 按群体原则和方式划分: 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三)群体动力的作用机制
群体感受
———是指群体内成员们共同的认知和 情绪状态。
群体感受
积极的群体感受是群体成员在群体 中所获得的愉快、友爱、坦诚、信 任、骄傲和自豪等蓬勃向上的情绪 体验。 消极的群体感受则是群体成员在群 体中所获得的沉闷、压抑、冷漠、 猜忌等不良的情绪体验。
群体感受
(二)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满足成员需要的程 度(主要指心理满 足); 群体成员的同质性 (即成员的共性, 如信念、目标、兴 趣、人格等方面的 一致或相似);
群体的领导方式; 不同的奖励方式; 外部竞争的压力; 内部沟通状况; 群体规模; 群体在组织中的地 位。
(三)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
二、群体人际关系的类型
公务关系和私人关系 工作关系、交往关系、利益关系和心 理关系
(一)工作关系
由特定的工作联系而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 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命令与服从关系; 分工与协作关系。
(二)交往关系
工作关系与私人关系交叉。 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相互之间的态度、 判断和认知。 交往的频率、内容对交往双方的人际关 系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积极的群体感受对群体成员的行为具有明 显的推动作用,使成员从中得到支持获得 力量。 群体荣誉感也是一种群体感受,是指群体 成员对群体荣誉和尊严的认知和情绪体验。 群体荣誉感能使成员珍惜群体荣誉,为争 取和捍卫群体荣誉而努力忘我地工作。
群体舆论
——— 是指大多数群体成员对共同关心的 人或事所形成的意见倾向和态度 ,通过语 言、情绪、行为表现出来。 群体舆论对群体成员的精神、情绪和行 为产生巨大影响。群体成员从群体舆论 中或得到鼓励与支持而产生力量;或受 到指责与疏远,产生精神压力。
文化因素——对语言文字意义误解、曲解、偏见、 歧视造成的人际关系紧张。 社会因素——对所在组织中的地位、角色的不满。 个体因素——个性倾向(气质、性格、能力)和品 质特征。 组织因素——机构重叠、职责不清;是非不辨、奖 罚不明;领导作风;办事原则。 距离远近、交往频率、年龄相仿、仪表风度、兴趣 爱好、态度相似、需要互补 ……
四、群体作用
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完成组织赋予的基本任务。 满足群体成员的心理要求(安全;归属; 自尊;自信心)。 协调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认识分歧;得 失冲突;尊重不足)。 汇合个体力量,形成新的力量。
1 + 1 > 2
第二节
群体动力和群体行为
一、群体动力理论 二、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三、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 四、群体的凝聚力
各自的优势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