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高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设计10

合集下载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创作背景,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2)通过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优美的文字,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英国殖民者的愤怒和对祖国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品析课文:(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文字。

(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作者对英国殖民者的愤怒和对祖国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整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写一篇关于《别了,不列领尼亚》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3. 推荐一篇类似的文学作品,并简要介绍其主题和特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和品析课文时的积极性,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理解与分析能力: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作者情感态度的共鸣以及对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的培养。

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案范文

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案范文

高一语文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范文教案名称:《别了不列颠尼亚》阅读理解与文学赏析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理解和文学赏析,使学生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思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1.1 大致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情节内容。

1.2 通过细节推测、推断作者意图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

1.3 回答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

2. 文学赏析:2.1 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

2.2 分析文章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

2.3 欣赏文章的优美句子,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学过的《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大致情节。

1. 阅读理解a. 让学生自主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b. 提问:-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答案:回忆与告别)- 作者想通过写这篇文章表达什么?(答案:对逝去的童年和亲人的怀念与告别)2. 文学赏析a. 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 文章通过回忆,反思和告别的方式表达了对于童年和亲人的怀念与告别之情。

- 材料中的描写和对话透露出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亲人的依恋和痛苦。

b. 分析文章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 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和修辞手法,并将结果汇报给全班。

-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各个片段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对文章情感表达的作用。

c. 欣赏文学作品:- 教师选择几个优美的句子,进行诵读并解释句子的内涵。

- 学生跟读,并试图理解句子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总结与延伸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b. 提问: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你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评价与反思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个人表达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文学赏析能力的掌握情况。

2. 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思,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批判和对中华民族崛起的自豪。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的优秀品质。

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2. 教学难点:深入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分析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借鉴和学习。

4. 文本解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分析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3. 选择一篇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的提高。

3.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 学生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的优秀品质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文本的理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启示。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章的背景,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2)能够分析文章的抒情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抒情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文章的背景;(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文章的抒情手法;(3)通过写作练习,运用文章中的抒情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尊重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民族情感的共鸣和理解;(3)培养学生对抒情手法的运用和欣赏。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背景知识,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2. 文章的抒情手法,作者的情感表达;3. 写作练习,运用文章中的抒情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章的抒情手法的分析;2. 写作练习,运用文章中的抒情手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2)学生分享对香港回归的了解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2)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抒情手法。

3. 合作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抒情手法;(2)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文章中的抒情手法;(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香港回归的历史知识的掌握;2. 学生对文章的抒情手法的理解和运用;3. 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香港回归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简要介绍;2. 教师准备文章《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复印件,以便学生阅读和分析;3. 教师准备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文章中的抒情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发展。

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

八、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香港回归的文章,以便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2.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关于香港回归的纪录片,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关于香港回归的讨论,以便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二、整体感知 构,归纳文章 览课文,划分段落,归纳中心。 回答预设:
课文
中心和写作特
文章结构:
色。
(一)导语:(第 1 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
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
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点评本文写作特色:
(二 0 主体:(2—10 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
(1)新闻事实与背景资料相融合, 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与有关背景资料。
感。
个场景。
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个场景:晚上 6 点 15 分,在添马舰军
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
仪式;
第三个场景: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政权
4 / 12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 星红旗冉冉升起; 第四个场景:7 月 1 日零点 40 分,查尔斯王 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英国统治了 156 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
亲的怀抱。
第三次降旗:在 1997 年 6 月 30 日的最后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钟,米子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标志:
问题 4:本文适当运用了背景材料, ①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
请找出来,体会它们在文章的作用。 ②从此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7 / 12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则将“新”与“旧”、“撤离”与“交接”、“终
结”与“新生”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课外作业
(一)课后练习题 1、2、3 (二)继续完成一点通学案课后检测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目标:1、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

2、学会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重温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

教学重点:新闻的特征和结构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和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五步阅读法、“‘五环三步阅读’教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想:通过诵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途径,弄清新闻的脉络和思路;学习新闻作品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尝试“‘五环三步阅读’教学法”:还课堂于学生,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的本位,让激情点燃学生的阅读欲望。

教学过程:第一环:导课激趣(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多媒体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让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

学生激动、感慨……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别了,“不列颠尼亚”》就记录了这一激动人心的事件,它选自《通讯名作100篇》,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是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四人智慧的结晶。

这则新闻是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最别致的一篇,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题目为主谓倒装句,意在突出强调,借鉴了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并翻出了新意。

第二环:展示预习初步自读预习课文,课堂展示预习成果。

(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段意,分析结构,讨论文章思路。

)运用“五步阅读法”预习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理清课文思路。

如:学生读完这则新闻会发觉: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记录了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

1、学生概括各自然段段意,然后展示,集体评价,老师小结。

2、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思路。

部分学生发言,全体学生评议补充。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导言【教学目标】1. 理解《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掌握作者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作者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教学难点】1. 作者作品的文学鉴赏。

【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作者介绍。

2. 阅读材料:《别了,不列领尼亚》原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学生自读《别了,不列领尼亚》原文,理解文章内容。

3. 教师讲解作者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4.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5. 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后作业】1. 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别了,不列领尼亚》的读后感。

第二章: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1. 了解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

2. 理解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

2.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1.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资料。

2. 阅读材料:相关的历史文章或书籍。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

2. 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章或书籍,了解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3. 教师讲解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4.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深入理解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5. 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后作业】1. 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影响的文章。

第三章:印度独立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印度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2. 理解印度独立运动对印度历史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印度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2024年《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

2024年《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

2024年《别了不列领尼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章内容;(2)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3)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热爱;(2)培养学生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创造未来。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别了不列领尼亚》全文2. 教学重点:(1)文章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2)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3)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别了不列领尼亚》这篇文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2)要求学生标注生词和不懂的部分;(3)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阅读中的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问题;(2)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3)汇报讨论成果,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疑问,进行解答;(2)详细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3)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

5. 实践环节:(2)选取优秀心得进行展示和点评;(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学习效果。

四、作业布置1. 抄写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香港回归的历史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一历史时刻的重要性。

2. 互动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精选8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精选8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篇1【学习目标】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3.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教具使用】1.香港回归视频资料.2.课件【教学重点】1、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导语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

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习新闻知识1、什么是新闻(消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W”和一个“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3、消息的特点: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

2〉短:消息要求短。

2〉快:时效性2〉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2〉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3.1《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3.1《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课程基本信息课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了解新闻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过程方法)把握主要场景,品味含蓄的语言,探究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的关系。

3.(情感价值)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重点:把握本文将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写作手法,品味意蕴丰富的语言。

难点: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继续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学习任务,作者是如何依托含蓄蕴藉的风格来表达香港回归带给国人的喜悦感与民族自豪感的?从文中找出相关手法进行分析。

因为在场的记者亲自经历了由客人向主人身份的转变,因此内心有很大蓬勃的情感需要抒发,但是新闻这种体裁要求作者客观报道,只能是通过一些方法渗透自己的情感。

学习活动一:探究细节描写、气氛渲染、对比、象征等手法的运用。

示例一:“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首先,我们看“日落仪式”,它既是实指当时英国降旗时的自然时间,恰好是每天的日落时分,同时暗含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结束,因为英国曾自豪的称其为日不落帝国,在其强盛时期在世界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他的殖民地上永远有阳光照耀。

其次,“巨幅的紫荆花图案”与“不列颠尼亚号”,这一巧妙的构图经过作者的妙笔点染与发现,就别具意味。

“巨幅的紫荆花”代表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即将迎来最美好的前途,而“不列颠尼亚”代表的英国此时正准备撤离香港。

这种反差,含蓄表达对英国统治结束带来的自豪感。

补充:“在蒙蒙细雨中。

雨越下越大。

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

”“雨”的气氛渲染,衬托英国离开的伤感无奈,“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蕴含其中,“雨”的发现产生一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意味。

一般的新闻是立足现实场景,但此文独特之处在于巧妙的融入了一些历史材料,现实和历史的融合产生的作用。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教案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别了不列领尼亚》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2)掌握文中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提高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列领尼亚的历史变迁;(3)运用情感教学法,感受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3)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基本内容,了解作品背景及特点;(2)分析文中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不列领尼亚的历史变迁及其对作者情感的影响;(2)如何把握作品中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别了不列领尼亚》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中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不列领尼亚的历史变迁及其对作者情感的影响。

5. 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写作等形式,体会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3. 结合课文内容,深入了解不列领尼亚的历史变迁,下节课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了解不列领尼亚的历史变迁。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3篇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3篇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背景和作品背景,了解不列颠尼亚的由来;2.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并分析文章的主题和结构;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分析文章的主题和结构;2.难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者小故事的方式引入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主题;2.讲解《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背景和作品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3.请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不列颠尼亚?为什么不列颠尼亚会消失?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4.小组讨论之后,各组派一个代表发表观点,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辩论;5.老师进行总结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深层次意义。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作为导入环节,让学生回忆课文的基本情节;2.教师讲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并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3.讲解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4.请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是否真实可信?文中的谴责是否合理?5.小组讨论之后,各组派一个代表发表观点,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辩论;6.老师进行总结和引导,激发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思考,并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责任感。

第三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作为导入环节,让学生回忆文章的主题和结构;2.教师进行课文的语言点讲解,包括课文的修辞手法、描写技巧等;3.请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作用;4.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感悟自己生活的短文,并把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5.学生互相交流并互评,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别了“不列领尼亚”》,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学会从新闻报道中捕捉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4. 通过对文章语言特色的分析,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学会从新闻报道中提取有效信息。

3. 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在新闻报道中的情感表达。

2. 深入理解香港回归对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以便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

2. 提前让学生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课文阅读中获取的信息,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体会作者在新闻报道中的情感表达。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香港回归对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拓展,分享其他关于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或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香港回归的影响和意义。

七、课堂互动:1. 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为什么香港回归对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你如何看待香港的地位和作用?”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别了不列颠尼亚优秀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优秀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优秀教案篇一:《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学习其独特的写作风格。

2. 深入理解文本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理解文本中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新课:首先让学生阅读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然后重点讲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写作风格,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新闻特写的特色。

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实践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

4. 归纳小结: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新闻特写的特点和技巧,同时强调本课的难点和重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教师对新闻特写的基本概念、特点、写作技巧等进行讲解。

2. 练习法:提供一些写作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

3. 多媒体教学:使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提供一些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新闻特写的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写作练习。

3.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软件: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2. 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教学PPT。

3. 工具:准备一些小测验用的纸张和笔。

七、结论本课通过对《别了,不列颠尼亚》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写作风格,并通过实践练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对香港回归的历史事件的回顾,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关注国家大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认识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基本内容。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2. 课文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

3. 投影仪或其他展示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含义。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课文为依据,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事件。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2. 写作练习: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估学生对课文知识和观点的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掌握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独特的新闻视角和写作手法,体会其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的融合。

(2)分析本文标题的独特之处和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2.教学难点(1)体会本文在客观叙述中所蕴含的民族情感。

(2)学习新闻写作中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增强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新闻的基本知识和本文的重点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新闻的特点和文中的情感表达。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结构、语言和写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香港回归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提问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从而引出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新闻知识介绍(5分钟)1.简要讲解新闻的定义、要素、结构等基本知识。

2.强调本文作为新闻特写的特点。

(三)文本解读(20分钟)1.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文章围绕香港回归这一事件,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报道的?2.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探讨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内容分析找出文中描写香港回归场景的细节,体会其生动性。

分析文中背景材料的运用及其作用。

(四)语言特色赏析(10分钟)1.品味本文庄重而含蓄的语言风格,如“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2.理解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语句。

(五)主题探究(5分钟)1.思考:本文通过对香港回归的报道,表达了怎样的主题?2.让学生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六)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文的新闻特点、结构、语言和主题,强调新闻写作的要点。

(七)布置作业(5分钟)1.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关于重大事件的新闻特写。

2.收集其他关于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进行比较阅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基本内容,掌握相关历史背景。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作者情感。

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基本内容和历史背景。

课文中涉及的英式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不列领尼亚”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相关历史事件。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不列领尼亚”的了解和看法。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注意理解课文内容和历史背景。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英式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辨识。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重点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表达的作者情感,如自豪、感慨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升华。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不列领尼亚”的看法和情感。

五、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

2. 板书关键词:历史背景、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情感体验。

3. 板书学生讨论成果和课堂讲解要点。

六、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作品,从理解课文内容、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练习和短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了,“不列颠尼亚”(人教版高一必修) 2008-10-13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学习新闻写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筛选信息
分析鉴赏本文中多处用到的对比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本文处理新闻报道的独特之处。

2、分析文中多次运用的对比手法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诵读、筛选信息、分析鉴赏、合作探究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预习提纲
1、仔细阅读并积累印发的新闻的相关知识。

2、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

3、思考本文标题的含义。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伴随“东方之珠”的音乐展示香港美丽繁荣的图片,以及香港回归时人们欢庆的图片。

2、提问: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会怎样报道香港回归这件大事。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予以鼓励。

3、作者又是选用怎样的角度来表现香港回归这件大事呢?
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

4、思考: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作者在文中又是怎样来展示它的重大历史意义的呢?
作者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穿插了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一些背景材料,使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意义,同时,作者又将自己的情感和评价暗含其中。

5、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

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象征意义:英国殖民主义者结束在香港的统治权,中国恢复香港主权
6、分析鉴赏:本文多处运用了恰当的对比,请找出来分析其作用。

(1)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强调了这次升旗是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象征着英国殖民者在香港统治的终结。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怀抱。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今昔对比,胜利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同时深化了主题。

7、合作探究:香港回归,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而这篇消息却独胜一筹,曾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它的新颖,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读了本文,你觉得标题好在哪里?
(1)旧题新用,意味深长;
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

本文活用此题。

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并不是针对司徒雷登个人的,它的真正的批判对象是美国政府,以及白皮书的炮制人——美国国务卿艾奇逊。

目的是教育人们认清美帝国主义的真相,不要再对美国抱有幻想。

(2)句式倒装,重在突出、强调;
(3)寓虚境于实境,匠心独运,了无痕迹。

实境:告别
虚境:回归、雪耻
8、本课小结:
本文属于一篇成功的新闻特写,它只选取整个香港回归全过程中英方撤离的几个场景加以描绘,并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突出了香港回归这一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这种独特视角的选择,以及现实场景与历史结合的手法正是本文突出的特点,也是它的成功之处。

9、课后作业
(1)思考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2)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

(3)预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