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四、手)
合集下载
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课件
节,包括锁骨内侧端、胸骨 的锁骨面和第一肋的软骨端。 胸锁关节是上肢的基础关节, 它连接骨骼和附件,它是肩 胛带关节中唯一的鞍状关节。
2
2
二、关节
2. 肩锁关节 肩锁关节是一个由锁
骨外侧端和肩胛骨肩峰组成 的关节。肩胛骨的锁骨面面 向内并轻微向上,这样为肩 峰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关节位 置;肩锁关节属平面关节, 关节面有多种形态,不规则。 大多数肩锁关节的关节盘形 状各异,有的缺如。 2
4
(二)运动肩关节作用肌 1、肩关节屈的作用肌 肌拉力线从肩关节冠状轴前方跨越,包括胸大肌锁骨部、 喙肱肌、三角肌前部肌束和肱二头肌。 (1)胸大肌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
第1-6肋软骨 止点:上下部肌纤维扭转180度 换位交叉,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4
近固定收缩,使肩关节屈,内收、旋内和水平屈。远固定 提肋助吸气。
菱形肌对肌肉上抬有部分作用
3
(1)斜方肌 位于颈部和背上部皮下,呈放射状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第七颈椎和全部胸椎 棘突。 止点:上中下部分别止于
锁骨外侧1/3部分;肩峰 肩胛冈 作用:提升肩胛带,防止 肩胛带负重下降。
3
(2)菱形肌 位于斜方肌中部深层,上部胸椎两侧 结构:肌束从内上向外下斜行, 上部小菱形肌和下部大菱形肌。 起点:第6-7颈椎和1-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作用:1)近:上提、下回旋
1
一、骨骼与韧带
7.盂肱关节周围的韧带
①肩袖肌群(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 和关节囊韧带混合成纤维囊,提供了盂肱关节的稳 定性,肱二头肌长头也对盂肱关节起稳定作用。
1
一、骨骼与韧带
②盂肱关节囊韧带由胶原纤维组成,分为上、中、下三 束。盂肱关节囊被喙肱韧带加强。这条韧带从喙突外缘 延伸到肱骨大结节的前面。喙肱韧带和关节囊以及冈上 肌肌腱形成束,从而限制了肩关节的外旋、前屈和后伸。 这条韧带同时也限制了肱骨头向下方移位。
2
2
二、关节
2. 肩锁关节 肩锁关节是一个由锁
骨外侧端和肩胛骨肩峰组成 的关节。肩胛骨的锁骨面面 向内并轻微向上,这样为肩 峰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关节位 置;肩锁关节属平面关节, 关节面有多种形态,不规则。 大多数肩锁关节的关节盘形 状各异,有的缺如。 2
4
(二)运动肩关节作用肌 1、肩关节屈的作用肌 肌拉力线从肩关节冠状轴前方跨越,包括胸大肌锁骨部、 喙肱肌、三角肌前部肌束和肱二头肌。 (1)胸大肌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
第1-6肋软骨 止点:上下部肌纤维扭转180度 换位交叉,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4
近固定收缩,使肩关节屈,内收、旋内和水平屈。远固定 提肋助吸气。
菱形肌对肌肉上抬有部分作用
3
(1)斜方肌 位于颈部和背上部皮下,呈放射状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第七颈椎和全部胸椎 棘突。 止点:上中下部分别止于
锁骨外侧1/3部分;肩峰 肩胛冈 作用:提升肩胛带,防止 肩胛带负重下降。
3
(2)菱形肌 位于斜方肌中部深层,上部胸椎两侧 结构:肌束从内上向外下斜行, 上部小菱形肌和下部大菱形肌。 起点:第6-7颈椎和1-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作用:1)近:上提、下回旋
1
一、骨骼与韧带
7.盂肱关节周围的韧带
①肩袖肌群(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 和关节囊韧带混合成纤维囊,提供了盂肱关节的稳 定性,肱二头肌长头也对盂肱关节起稳定作用。
1
一、骨骼与韧带
②盂肱关节囊韧带由胶原纤维组成,分为上、中、下三 束。盂肱关节囊被喙肱韧带加强。这条韧带从喙突外缘 延伸到肱骨大结节的前面。喙肱韧带和关节囊以及冈上 肌肌腱形成束,从而限制了肩关节的外旋、前屈和后伸。 这条韧带同时也限制了肱骨头向下方移位。
第二章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五、脊柱)腰椎
2.腰椎的运动学特征
(2)节段运动与肌肉 腰椎前屈的运动≠“弯腰”
四、腰椎
2.腰椎的运动学特征
(3)腰椎间盘的作用 • 运动时,腰椎间盘内的髓核可能起支点作用, 是因髓核系半流体性,运动轴可以发生改变, 后伸时运动轴前移,前屈时则后移。
四、腰椎
3.腰椎生物力学
(1)作用于腰椎的力
C:压力 S:剪力 BM:矢状面弯曲力矩 AT:轴向扭矩
第二章 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
五、脊柱
学习内容
1 2 3
脊柱运动学概述 颈椎
胸椎 腰椎 姿势与腰椎运动
4
5
脊柱
躯干是人体结构的主体 部分,头部和四肢与之 依附,中间由脊柱连接。 躯干包含着人体重心, 一切动作都可能通过躯 干而影响全身,因此, 躯干是全身运动的关键 要素,可视为人体运动 与平衡的中枢。
四、腰椎
3.腰椎生物力学
作用于腰椎的力主要形式: 重力 惯性 肌肉的应力 筋膜和韧带的牵张 腹内压
四、腰椎
3.腰椎生物力学
(2)腰椎负荷 身体位置对腰椎负荷的影响 直立位 坐位 仰卧位 外部载荷
物体重心与脊柱运动中心的
距离; 脊柱屈曲和旋转程度;
物体的形状、体积、重量和
密度
四、腰椎
4.腰椎的生理弯曲
• 老年人骨关节退变明显,椎间隙变窄,腰椎前凸变小。
四、腰椎
1.腰椎的解剖学基础
(3)腰椎的后部结构 • 腰椎的后部结构添加在基本的椎体柱上,在椎 体和椎间盘后方形成了一系列的相互交锁的骨 性结构。
四、腰椎
2.腰椎的运动学特征
(1)腰椎活动范围 • 腰椎运动有前屈、后伸和左右方向的侧屈,水 平面上的旋转,三者之间的作用综合形成环转 运动。
(2)节段运动与肌肉 腰椎前屈的运动≠“弯腰”
四、腰椎
2.腰椎的运动学特征
(3)腰椎间盘的作用 • 运动时,腰椎间盘内的髓核可能起支点作用, 是因髓核系半流体性,运动轴可以发生改变, 后伸时运动轴前移,前屈时则后移。
四、腰椎
3.腰椎生物力学
(1)作用于腰椎的力
C:压力 S:剪力 BM:矢状面弯曲力矩 AT:轴向扭矩
第二章 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
五、脊柱
学习内容
1 2 3
脊柱运动学概述 颈椎
胸椎 腰椎 姿势与腰椎运动
4
5
脊柱
躯干是人体结构的主体 部分,头部和四肢与之 依附,中间由脊柱连接。 躯干包含着人体重心, 一切动作都可能通过躯 干而影响全身,因此, 躯干是全身运动的关键 要素,可视为人体运动 与平衡的中枢。
四、腰椎
3.腰椎生物力学
作用于腰椎的力主要形式: 重力 惯性 肌肉的应力 筋膜和韧带的牵张 腹内压
四、腰椎
3.腰椎生物力学
(2)腰椎负荷 身体位置对腰椎负荷的影响 直立位 坐位 仰卧位 外部载荷
物体重心与脊柱运动中心的
距离; 脊柱屈曲和旋转程度;
物体的形状、体积、重量和
密度
四、腰椎
4.腰椎的生理弯曲
• 老年人骨关节退变明显,椎间隙变窄,腰椎前凸变小。
四、腰椎
1.腰椎的解剖学基础
(3)腰椎的后部结构 • 腰椎的后部结构添加在基本的椎体柱上,在椎 体和椎间盘后方形成了一系列的相互交锁的骨 性结构。
四、腰椎
2.腰椎的运动学特征
(1)腰椎活动范围 • 腰椎运动有前屈、后伸和左右方向的侧屈,水 平面上的旋转,三者之间的作用综合形成环转 运动。
系统解剖学关节学
胫腓前韧带 外踝
内踝
4.足关节 构成: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滑车
(1)距小腿关节 (踝关节 )
•内侧韧带 (三角韧带) •外侧韧带
前—距腓前韧带
中—跟腓韧带
后—距腓后韧带
腓骨
距腓后韧带
运动: 背屈(伸)
跖屈(屈)
33
现在是33页\一共有38页\编辑于星期三
跟骨
胫骨 距骨
跟骨
内侧韧带(三角韧带)
距骨 距腓前韧带
(1)肋头关节
(2)肋横突关节
肋骨
15
现在是15页\一共有38页\编辑于星期三
肋横突关节 肋头关节
2.胸肋关节
3.胸廓的整体观及其运动
胸廓上口—较小 胸骨柄上缘 第1肋
第1胸椎椎体
胸廓下口—宽而不整 第12胸椎 第12及第11对肋前端 肋弓和剑突 膈肌封闭胸腔底
16
现在是16页\一共有38页\编辑于星期三
腘斜韧带
股直肌
股外侧肌
髌上囊
髌骨
股二头肌腱
腓侧副韧带
股内侧肌
腓骨头
小腿骨间膜
胫骨
胫侧副 韧带
髌韧带
囊内韧带
(5)膝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半月板 内侧半月板
外侧半月板
髌上囊
髌上囊 翼状襞
髌骨 髌韧带
运动:屈
伸
翼状襞 髌下深囊
旋转(半屈膝)
31
现在是31页\一共有38页\编辑于星期三
髌面
外侧髁
运动系统
第二章 关节学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中轴骨连结
第三节 附肢骨连结
1
现在是1页\一共有38页\编辑于星期三
第一节 总论
最新运动学——03 关节运动学_图文讲学课件
➢ 狗6周训练后韧带的刚度与强度均高于 对照组,且运动组的韧带内也含有较粗 的胶原纤维。
8周制动后,经过5个月的训练,其强度比对 照组减少20%,12个月之后,其强度恢复到对 照组近似水平;韧带的应力-应变特性恢复正 常,骨-韧带-复合体的能量储存增加,但是 仍没有回复到正常水平,即:附着区要恢复 到以前的强度和力量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间隔内复合体仍为薄弱环节,更 容易发生撕脱骨折。
(6)肌腱、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 之五——温度、年龄
① 温度
温度对软组织的性质有很大影响,温 度降低时,韧带刚度降低,即发生同 样变形所需要的载荷较少,并且呈线 性的关系。
② 年龄
结缔组织及其胶原的生物力学特性很受 其内部分子内部及其分子间存在的交联 的质和量影响
传递拉力以带动关节的运动,并维持运 动中关节的稳定。
1、肌腱、韧带的基本组成成分
肌腱和韧带都是高密度的结缔组织,含 有大量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
肌腱和韧带都只含有很少数的细胞和大 量的细胞外基质,
细胞大约占整个结构20%的体积比例; 细胞外基质则占其余的80%;
水分占细胞外基质的70%; 其他30%是固体物质,
(3)关节腔
由关节囊和关节面所 围成的腔隙叫关节腔。 腔内有滑液。腔内压 力为负 压,对稳定关 节起着重要作用。
(二)关节的辅助结构
(1)关节盘
由纤维软骨构成,常似圆盘状或 半月状,中间薄周边厚,位于两 关节之间,周缘与关节囊愈合, 具有减轻冲撞和震动的作用。
(2)关节盂缘
是附着在关节窝周围的纤维软骨 环,有增大关节面、加深关节窝、 使 关节更加稳固的作用,肩、髋 关节均有之。。
2.双轴关节:两个自由度,可以围绕两个互为垂 直的运动轴在两个平面上运动。包括:
8周制动后,经过5个月的训练,其强度比对 照组减少20%,12个月之后,其强度恢复到对 照组近似水平;韧带的应力-应变特性恢复正 常,骨-韧带-复合体的能量储存增加,但是 仍没有回复到正常水平,即:附着区要恢复 到以前的强度和力量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间隔内复合体仍为薄弱环节,更 容易发生撕脱骨折。
(6)肌腱、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 之五——温度、年龄
① 温度
温度对软组织的性质有很大影响,温 度降低时,韧带刚度降低,即发生同 样变形所需要的载荷较少,并且呈线 性的关系。
② 年龄
结缔组织及其胶原的生物力学特性很受 其内部分子内部及其分子间存在的交联 的质和量影响
传递拉力以带动关节的运动,并维持运 动中关节的稳定。
1、肌腱、韧带的基本组成成分
肌腱和韧带都是高密度的结缔组织,含 有大量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
肌腱和韧带都只含有很少数的细胞和大 量的细胞外基质,
细胞大约占整个结构20%的体积比例; 细胞外基质则占其余的80%;
水分占细胞外基质的70%; 其他30%是固体物质,
(3)关节腔
由关节囊和关节面所 围成的腔隙叫关节腔。 腔内有滑液。腔内压 力为负 压,对稳定关 节起着重要作用。
(二)关节的辅助结构
(1)关节盘
由纤维软骨构成,常似圆盘状或 半月状,中间薄周边厚,位于两 关节之间,周缘与关节囊愈合, 具有减轻冲撞和震动的作用。
(2)关节盂缘
是附着在关节窝周围的纤维软骨 环,有增大关节面、加深关节窝、 使 关节更加稳固的作用,肩、髋 关节均有之。。
2.双轴关节:两个自由度,可以围绕两个互为垂 直的运动轴在两个平面上运动。包括:
关节运动学肩
节,涉及锁骨内侧端、胸骨旳锁 骨面和第一肋旳软骨端。胸锁关 节是上肢旳基础关节,它连接骨 骼和附件,它是肩胛带关节中唯 一旳鞍状关节。
二、关节
2. 肩锁关节(acromioclavicular joint) 肩锁关节是一种由锁骨外侧端和肩胛
骨肩峰构成旳关节。肩胛骨旳锁骨面面对内并轻 微向上,这么为肩峰提供了一种合适旳关节位置; 肩锁关节属平面关节,关节面有多种形态,不规 则。大多数肩锁关节旳关节盘形状各异,有旳缺 如。
关节运动学肩
第二章 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
一、肩
冯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学习内容
1
骨骼与韧带
2
关节
3 肌肉和神经支配
4
运动学特征
肩关节
肩关节是把臂连接到胸旳一组构造, 其功能是使肱骨定位并在空间运动,肩关节是
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旳关节,同步也是相对一种不稳
定旳关节,在人类旳生活、生产劳动和体育运 动中占有主要旳位置。
肩关节旳韧带与支持构造旳功能 (1)肩关节囊附着在肩胛骨旳盂窝周围和肱骨旳 解剖颈上,包绕着肩关节,对肩关节旳稳定起到一 定作用; (2)盂肱韧带分为上中下三支,在肩关节旳前部 加强关节囊,三条 呈Z形; (3) 喙肱韧带附着在喙突旳外侧,跨越肩关节后 附着在大结节旳内侧,主要起到加强肩关节囊上部 旳作用;
一、骨骼与韧带
1.胸骨涉及柄、体和剑突3部 分。在胸骨柄有一对椭圆形旳 锁骨关节面。在胸骨柄旳边沿 末端有肋骨面,它连接双侧旳 第一肋。在胸骨柄旳顶部,即 双侧锁骨关节面之间有颈静脉 切迹。
一、骨骼与韧带
2.锁骨旳形状呈内侧凸外侧凹旳曲线形,并与冠 状面形成向后20°旳倾斜角。当上肢处于解剖位时, 锁骨旳长轴稍微高于水平面(内低外高)。锁骨旳 肋骨面面对第一肋,其外侧稍后方有一肋骨结节, 上有肋锁韧带附着;锁骨末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 外侧锁骨旳下方有个锥形结节。
二、关节
2. 肩锁关节(acromioclavicular joint) 肩锁关节是一种由锁骨外侧端和肩胛
骨肩峰构成旳关节。肩胛骨旳锁骨面面对内并轻 微向上,这么为肩峰提供了一种合适旳关节位置; 肩锁关节属平面关节,关节面有多种形态,不规 则。大多数肩锁关节旳关节盘形状各异,有旳缺 如。
关节运动学肩
第二章 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
一、肩
冯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学习内容
1
骨骼与韧带
2
关节
3 肌肉和神经支配
4
运动学特征
肩关节
肩关节是把臂连接到胸旳一组构造, 其功能是使肱骨定位并在空间运动,肩关节是
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旳关节,同步也是相对一种不稳
定旳关节,在人类旳生活、生产劳动和体育运 动中占有主要旳位置。
肩关节旳韧带与支持构造旳功能 (1)肩关节囊附着在肩胛骨旳盂窝周围和肱骨旳 解剖颈上,包绕着肩关节,对肩关节旳稳定起到一 定作用; (2)盂肱韧带分为上中下三支,在肩关节旳前部 加强关节囊,三条 呈Z形; (3) 喙肱韧带附着在喙突旳外侧,跨越肩关节后 附着在大结节旳内侧,主要起到加强肩关节囊上部 旳作用;
一、骨骼与韧带
1.胸骨涉及柄、体和剑突3部 分。在胸骨柄有一对椭圆形旳 锁骨关节面。在胸骨柄旳边沿 末端有肋骨面,它连接双侧旳 第一肋。在胸骨柄旳顶部,即 双侧锁骨关节面之间有颈静脉 切迹。
一、骨骼与韧带
2.锁骨旳形状呈内侧凸外侧凹旳曲线形,并与冠 状面形成向后20°旳倾斜角。当上肢处于解剖位时, 锁骨旳长轴稍微高于水平面(内低外高)。锁骨旳 肋骨面面对第一肋,其外侧稍后方有一肋骨结节, 上有肋锁韧带附着;锁骨末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 外侧锁骨旳下方有个锥形结节。
第二章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四、手)运动学特征
四、运动学特征
力量和精确:
有力握中精确的因素反 映在拇指的姿势中。
A. 篱笆抓握是一个有力的抓握姿势,精确因素起很 大的作用; B.砸煤锤子的抓握; C.握拳是用力抓握没有精确因素的例子。
质的作用。
四、运动学特征
精细握与有中,拇指外展。
B 手易于抓握功能的两个基本模式 A.一个典型的用力抓握(power grip) B.一个典型的精细抓握(precision grip)
四、运动学特征
•
腕的位置变化以 增加操作范围。 手指通常在半屈 位置,大拇指外 展且相对。某些 易于抓的运动包 括了有力握和精 手的功能用于旋开关紧的管子的盖子的两个基本模式。 A.当运动开始,右手呈现用力抓握姿势 细握。 B.当盖子松动时,手呈现精确姿势完成旋开的最后阶段。
四、运动学特征
精细握变量: “动力三脚架” 拇指、食指、和中 指在紧密配合,精 细握物体的工作中 有一个动态的动作; 食指和小指主要用 于支撑和静态控制。
“动力三脚架”精确抓握的一种类型 这种功能的结构用剪刀和铅笔来举例说明
四、运动学特征
更精细的动作是 拇指和食指掐捏一个 小的物体。包括: 尖捏(tip pinch) 掌捏(palmar pinch) 侧捏(lateral pinch) 精确抓握中小物体被拇指和食指之间掐捏的例子 A tip grip 指尖掐捏;B Palmar grip掌面掐捏;C 指面捏(pulp pinch) lateral grip 侧面掐捏;D Pulp grip 指面掐捏。
四、运动学特征
手的稳定性和控制
手的外来肌和固有肌的协调活动允许掌指联合体的控制; 屈肌群的背部腱联合体对指骨间关节的控制和稳定性有贡献; 屈肌腱鞘滑车系统; 指骨间关节的稳定性来自于它们关节面的轮廓和特殊的韧带限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
第一节 概述
持续被动运动(CPM) 2.具体实施方法
(1)仪器设备
由活动关节的托架和控制运动的机构组成
(2)操作程序
①使用时间 ②确定关节运动弧的大小和位置 ③确定运动速度 ④疗程
第一节 概述
适应证
• 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 • 主动和主动—辅助关
节活动度练习 • 特殊情况
禁忌证
• 运动破坏愈合过程 • 运动造成该部位新的
第三节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
一、髋关节
1.被动活动技术 包括以下操作技术
(1)髋关节屈曲 (2)髋关节后伸 (3)髋关节内收、外展 (4)髋关节内旋、外旋
第三节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
一、髋关节
2. 主动助力活动技术
– 髋关节屈伸训练器 – 髋关节内收、外展训练
3. 主动活动技术 4. CPM
第三节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
–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治疗人员完成的被动运动 – 借助外力或器具由患者自己完成的被动运动
第一节 概述
持续被动运动(CPM)
1. 作用机制 – 温和而持续地牵伸保持关节活动范围 – 保持软骨营养,防止其退变性变化 – 关节面获得较好的塑形,减少以后发生骨关节疾病的机会 – 增加修复的韧带强度 – 减轻疼痛 – 作用时间长、运动缓慢、稳定、可控,因而安全、舒适
第二节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
2. 主动助力活动技术
– CPM
第二节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
1.被动活动技术 2. 主动助力活动技术 3.主动活动技术
– 腕关节的屈曲、伸展、外展、内收 – 掌指关节的活动 – 指骨间关节的活动
4. CPM
第一节 概述
(一)关节的构成
1.基本构造 包括关节面、关节 囊和关节腔 2.辅助结构 有关节盘(或称关 节内软骨垫)、关节盂缘、滑膜 皱襞和关节韧带等
关节运动学,肘
四、运动学特征
(4)前臂旋前与旋后运动 前臂旋转的中立位是“拇指向上”位,即完 全旋前和旋后的中间位置。平均而言,前臂旋前 约为75°,旋后约为85°。一些日常活动所需前 臂旋转的角度仅有约100°,即旋前约50°至旋后 约50°之间,这是前臂旋转的功能弧度。
四、运动学特征
负重与不负重时旋前与旋后的比较: 手撑地 上尺桡关节环状韧带和尺骨的桡切迹围绕固 定的桡骨头;下尺桡关节凸面的尺骨头滚动 和滑动在桡骨的尺骨切迹上(方向相反) 前臂悬空 上尺桡关节桡骨在环状韧带形成的圈内围绕 尺骨的桡骨切迹旋转;下尺桡关节桡骨的凹 面尺骨切迹在凸面的尺骨头上滚动和滑动 (方向一致)
三、肌肉与神经支配
(2)伸肘肌群的功能 主要的伸肘肌是肱三 头肌和肘后肌。 肘肌:肱骨外上髁至 尺骨近端的外侧:虽然小, 但提供肘关节轴向和内外 侧的稳定性。 肱三头肌:在上臂后 面延伸,伸直或伸展该臂。
三、肌肉与神经支配
(3)旋前与旋后肌群的功能 旋前方肌和旋前圆肌是主要的旋前肌肉。 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是次要的旋前肌肉,这两 肌肉起点均附着于肱骨的内上髁;肱桡肌在旋 后位时也具有旋前功能。 旋后肌和肱二头肌是主要的旋后肌肉,附 着于外上髁外侧附近的桡侧伸腕肌群以及拇长 伸肌和示指伸肌具有一定的旋后功能。
一、骨骼与韧带
(2)附属结构 ①三角纤维软骨盘 ,呈三角形,其尖端附着 并终止于尺骨头的凹窝及附近的茎突,关节盘 的外侧附着于桡骨的尺骨切迹的整个边缘。② 前臂骨间膜(interosseous membrane)是从桡 骨斜向至尺骨的腱性纤维组织,使尺、桡骨间 形成一个弹性铰链。在旋前旋后过程中,骨间 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前臂的两块骨成为 一个整体。
四、运动学特征
(3)上下尺桡关节运动 桡骨和尺骨通过骨间膜和上、下尺桡关节 结合在一起。这些关节位于前臂的两端,使得 前臂能够转到旋前和旋后的位置。前臂旋后时 可使手掌向上或后,旋前时可使手掌向下或旋 前。前臂的旋转轴从桡骨小头延伸到尺骨头, 该轴连接在两端上下桡尺关节之间。旋前和旋 后提供了一种可使手在尺骨和肱骨不必旋转的 情况下“独立”转动的机制。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
运动疗法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楼天晓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一、影响关节活动的因素 二、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与方法 三、临床应用
第二节 人体关节活动技术 一、肩部关节 二、肘部关节 三、腕部关节 四、手指关节 五、髋部关节 六、膝部关节 七、踝及足关节 八、躯干
重点难点
重点 1.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与方法。 2.人体各关节活动技术。 难点 1.关节活动技术的临床应用。 2.人体各关节活动技术的操作方法。
3.主动运动Biblioteka ➢ 肘关节的基本运动有屈曲-伸展,前臂的旋前-旋后。 患者双上肢靠近身体自然下垂,弯曲手臂触肩后再 伸直;两上臂靠近身体两侧,肘关节屈曲90°,做 掌心向上和向下运动。要求同肩关节主动活动。
三、腕部关节
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腕关节 ➢ 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此处主要介
绍桡腕关节的活动技术。 桡腕关节的运动 ➢ 屈、伸—额状轴 ➢ 外展、内收—矢状轴 ➢ 环转—矢状轴、垂直轴、额状轴
1.被动运动——腕关节的屈曲
患者体位
PT体位
操作过程
仰卧位,上肢稍外展, 一手固定前臂远端,一
肘关节屈曲90°
手握住手掌
将腕关节被动屈曲至 最大范围
腕关节的伸展
患者体位
PT体位
操作过程
仰卧位,上肢稍外展, 一手固定前臂远端,一
肘关节屈曲90°
手握住手掌
将腕关节被动伸展至 最大范围
腕关节的尺偏
2.主动助力运动 ➢ 肌力低于3 级,能主动运动的患者;各种原因所致的
关节粘连或肌张力增高造成关节活动受限,能进行 主动运动的患者;用于改善心肺功能的有氧训练等。
3.主动运动 ➢ 肌力3级以上,能主动运动的患者;需要改善心肺、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楼天晓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一、影响关节活动的因素 二、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与方法 三、临床应用
第二节 人体关节活动技术 一、肩部关节 二、肘部关节 三、腕部关节 四、手指关节 五、髋部关节 六、膝部关节 七、踝及足关节 八、躯干
重点难点
重点 1.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与方法。 2.人体各关节活动技术。 难点 1.关节活动技术的临床应用。 2.人体各关节活动技术的操作方法。
3.主动运动Biblioteka ➢ 肘关节的基本运动有屈曲-伸展,前臂的旋前-旋后。 患者双上肢靠近身体自然下垂,弯曲手臂触肩后再 伸直;两上臂靠近身体两侧,肘关节屈曲90°,做 掌心向上和向下运动。要求同肩关节主动活动。
三、腕部关节
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腕关节 ➢ 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此处主要介
绍桡腕关节的活动技术。 桡腕关节的运动 ➢ 屈、伸—额状轴 ➢ 外展、内收—矢状轴 ➢ 环转—矢状轴、垂直轴、额状轴
1.被动运动——腕关节的屈曲
患者体位
PT体位
操作过程
仰卧位,上肢稍外展, 一手固定前臂远端,一
肘关节屈曲90°
手握住手掌
将腕关节被动屈曲至 最大范围
腕关节的伸展
患者体位
PT体位
操作过程
仰卧位,上肢稍外展, 一手固定前臂远端,一
肘关节屈曲90°
手握住手掌
将腕关节被动伸展至 最大范围
腕关节的尺偏
2.主动助力运动 ➢ 肌力低于3 级,能主动运动的患者;各种原因所致的
关节粘连或肌张力增高造成关节活动受限,能进行 主动运动的患者;用于改善心肺功能的有氧训练等。
3.主动运动 ➢ 肌力3级以上,能主动运动的患者;需要改善心肺、
第二章第三节关节运动学(八、踝)运动学特征
二、踝关节运动学
1. 踝关节的运动
(1) 运动方向和范围 运动方向:滑车关节-跖屈、背屈 运动范围:跖屈幅度明显大于背屈
正常背屈20°~30°,跖屈30°~50°。 屈伸活动范围一般为70°~80°
(2)踝关基本与内外踝尖连线一致。
跑步的蹬伸和缓冲时,踝关节的活动是由小腿三头肌肌 腱的弹性形变与复原进行的。它可在腾空之前的制动阶 段,通过肌腱的形变而储备能量。
二、踝关节运动学
4. 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
正常步态时,踝关节的反作用力等于或大于髋关节、膝 关节,但因踝关节的负重面积大,经踝关节传导的单位 面积上的应力却低于髋或膝关节。
踝关节在跳跃活动中的起跳和蹬地阶段起主要作用。
踝关节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完成动作时支撑整个身体的稳定 性, 包括决定上位环节作用的效率以及它参加工作的早晚。
在冠状面上平均向外倾斜约10° 水平面上平均向外旋转6°
矢状轴 冠状轴
上面观
背面观
冠状轴
由于踝关节轴倾斜,所以踝关节绕此轴即足部背 屈和跖屈时,在水平面上足兼有绕小腿纵轴旋转 的内收、外展活动,以及在冠状面的足内、外翻。
踝关节轴线
XX′横轴通过双踝,主跖屈背伸;Y胫骨垂直轴,主内收外展;Z矢状轴,主外翻内翻
第二章 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 八、踝
学习内容
一 解剖学基础
1
骨与韧带
2 肌肉和神经支配
二 运动学特征
踝关节的组成:
即距骨小腿关节,又称距上关节或胫距关节
关节窝:呈叉状(踝穴) 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 及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围成。 关节头:呈滑车状 由距骨体上关节面和距骨两侧 的关节面所组成。
第二章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九、足和足弓)运动学特征
(2)运动方向和范围
运动方向:跟骨相对于距骨主要产生足的内、外翻
运动(冠状面)。但因距跟关节轴向内、前、上方的 倾斜,足内外翻的同时还会伴有一定程度的内收和外 展(水平面)运动,以及微小的跖屈和背伸(矢状 面)。三平面活动同时发生,即内翻、跖屈和内收同 时出现(旋前),外翻、背伸、外展同时出现(旋 后)。
第二章
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
九、足和足弓
学习内容
一
1 2 3
解剖学基础
骨与韧带 足部关节 肌肉和神经支配
二 三
运动学特征 足弓
二、运动学特征
1. 距跟关节的运动
(1) 运动轴
距跟关节的运动轴线是由跟骨后外下方斜向前内 上方,斜经跗骨窦,至距骨颈上内侧的假设轴 。16°夹角。
(2)运动方向
足部绕纵轴主要产生的足部在冠状面内的内外 翻活动
足部绕斜轴形成外展、背伸和内收、跖屈的复 合运动 跗横关节围绕双运动轴可以形成三维方向的 旋前、旋后联合运动,这使中足的形状有着非常 大的可塑性,以适应不同的地面情况。
二、运动学特征
3. 跖趾关节的运动
(1) 运动方向
跖趾关节不仅可以在矢状面完成屈伸运动,而且可以在 水平面产生轻微的内收、外展运动
(2) 运动轴
两种运动的旋转轴均贯穿每个跖骨头的中心。若将所有 跖骨关节作为整体来看其横轴是斜行的,跖趾关节连线 与足纵轴之间夹角在50°~70°
(3)运动范围:
被动伸趾约为50°~60°,屈趾为30°~40°
运动范围:内翻平均活动度是20°~30°,外翻5°~
10°。
二、运动学特征
2. 跗横关节的运动
(1) 运动轴:跗横关节分别沿纵轴和斜轴两个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二章 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
四、手
刘雅丽 黄晓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学习内容
1 2
3 4
骨与韧带 关节
肌肉和神经支配 运动学特征
一、骨与韧带
骨 • 掌骨:5块 • 指骨:14块
一、骨与韧带
指屈肌腱鞘滑车系统: •环行滑车:A1-5 •滑车环:C0-3 •主要作用:约束指屈肌腱, 防止弓弦畸形,充分发挥指 屈肌腱的屈指功能; •A2和A4滑车在屈指过程中发 挥的作用最大; •A2远端部和A4近端部是A2和A4 起作用的关键部位,同时也 是整个手指屈曲过程中防止 弓弦作用的关键结构。
四、运动学特征
力量和精确:
有力握中精确的因素反映在拇
指的姿势中。
A. 篱笆抓握是一个有力的抓握姿势,精确因素起很 大的作用; B.砸煤锤子的抓握; C.握拳是用力抓握没有精确因素的例子。
学习小结
1.掌握手指关节的功能解剖基础,包括:骨、关节
组成及活动、肌与肌腱、韧带以及所涉及到的生物力 学特征。
指屈腱鞘滑车系统示意图
二、关节
手部关节的组成 • 掌指关节 • 指间关节
二、关节
手关节的运动: • 掌指关节: 拇指掌指关节:屈/伸 其它掌指关节:屈/伸/内收/外展 • 指间关节:屈/伸 • 附加运动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浅 层 结 构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深 层 结 构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 外在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拇长伸肌、 拇短伸肌、拇长展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 • 固有肌:外侧群、中间群和内侧群。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手部的皮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
尺神经 尺神经深支
尺神经浅支
尺神经 桡神经 正中神经
四、运动学特征
手部各关节的运动范围 • 拇指:拇指最重要的运动 是对掌,在腕掌关节伴随着 旋转的外展移动大拇指向小 指尖。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 节屈带动拇指靠近指尖。 • 其他手指:允许手呈杯状, 构成抓握的基本。
四、运动学特征
更精细的动作是拇 指和食指掐捏一个小的物 体。包括:
尖捏(tip pinch) 掌捏(palmar pinch) 侧捏(lateral pinch) 指面捏(pulp pinch)
精确抓握中小物体被拇指和食指之间掐捏的例子 A tip grip 指尖掐捏;B Palmar grip掌面掐捏;C lateral grip 侧面掐捏;D Pulp grip 指面掐捏。
2.熟悉指屈肌腱鞘滑车系统、手部神经支配、手部
各关节的活动范围、手的稳定性和控制及适于抓握功 能的模式。
四、运动学特征
手 的 稳 定 性 和 控 制
四、运动学特征
适于抓握功能的模式:
大拇指腕掌关节的活动,第四、第五掌指关节的活动;
第二和第三腕掌关节的相对硬度;
手指和拇指纵弓的稳定性;
外在肌和固有肌之间的协作和对抗的平衡;
手的所有部位足够的感觉输入; 每个掌指体的长度、活动和位置之间的精确关系也起着本
四、运动学特征
手的稳定性和控制
手的外来肌和固有肌的协调活动允许掌指联合体的控制; 屈肌群的背部腱联合体对指骨间关节的控制和稳定性有贡献; 屈肌腱鞘滑车系统; 指骨间关节的稳定性来自于它们关节面的轮廓和特殊的韧带限
制。
四、运动学特征
手 的 稳 定 性 和 控 制
屈 肌 腱 鞘 滑 车 系 统
手的功能用于旋开关紧的管子的盖子的两个基本模式。 A.当运动开始,右手呈现用力抓握姿势 B.当盖子松动时,手呈现精确姿势完成旋开的最后阶段。
四、运动学特征
精细握变量:
“动力三脚架”
拇指、食指、和中指在
紧密配合,精细握物体 的工作中有一个动态的 动作;
食指和小指主要用于支
撑和静态控制。
“动力三脚架”精确抓握的一种类型 这种功能的结构用剪刀和铅笔来举例说明
质的作用。
四、运动学特征
精细握与有力握:
A
在有力握中,拇指内收; 在精细握中,拇指外展。
B 手易于抓握功能的两个基本模式 A.一个典型的用力抓握(power grip) B.一个典型的精细抓握(precision grip)
四、运动学特征
• 腕的位置变化以增加
操作范围。手指通常 在半屈位置,大拇指 外展且相对。某些易 于抓的运动包括了有 力握和精细握。
第二章 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
四、手
刘雅丽 黄晓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学习内容
1 2
3 4
骨与韧带 关节
肌肉和神经支配 运动学特征
一、骨与韧带
骨 • 掌骨:5块 • 指骨:14块
一、骨与韧带
指屈肌腱鞘滑车系统: •环行滑车:A1-5 •滑车环:C0-3 •主要作用:约束指屈肌腱, 防止弓弦畸形,充分发挥指 屈肌腱的屈指功能; •A2和A4滑车在屈指过程中发 挥的作用最大; •A2远端部和A4近端部是A2和A4 起作用的关键部位,同时也 是整个手指屈曲过程中防止 弓弦作用的关键结构。
四、运动学特征
力量和精确:
有力握中精确的因素反映在拇
指的姿势中。
A. 篱笆抓握是一个有力的抓握姿势,精确因素起很 大的作用; B.砸煤锤子的抓握; C.握拳是用力抓握没有精确因素的例子。
学习小结
1.掌握手指关节的功能解剖基础,包括:骨、关节
组成及活动、肌与肌腱、韧带以及所涉及到的生物力 学特征。
指屈腱鞘滑车系统示意图
二、关节
手部关节的组成 • 掌指关节 • 指间关节
二、关节
手关节的运动: • 掌指关节: 拇指掌指关节:屈/伸 其它掌指关节:屈/伸/内收/外展 • 指间关节:屈/伸 • 附加运动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浅 层 结 构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深 层 结 构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 外在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拇长伸肌、 拇短伸肌、拇长展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 • 固有肌:外侧群、中间群和内侧群。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手部的皮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
尺神经 尺神经深支
尺神经浅支
尺神经 桡神经 正中神经
四、运动学特征
手部各关节的运动范围 • 拇指:拇指最重要的运动 是对掌,在腕掌关节伴随着 旋转的外展移动大拇指向小 指尖。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 节屈带动拇指靠近指尖。 • 其他手指:允许手呈杯状, 构成抓握的基本。
四、运动学特征
更精细的动作是拇 指和食指掐捏一个小的物 体。包括:
尖捏(tip pinch) 掌捏(palmar pinch) 侧捏(lateral pinch) 指面捏(pulp pinch)
精确抓握中小物体被拇指和食指之间掐捏的例子 A tip grip 指尖掐捏;B Palmar grip掌面掐捏;C lateral grip 侧面掐捏;D Pulp grip 指面掐捏。
2.熟悉指屈肌腱鞘滑车系统、手部神经支配、手部
各关节的活动范围、手的稳定性和控制及适于抓握功 能的模式。
四、运动学特征
手 的 稳 定 性 和 控 制
四、运动学特征
适于抓握功能的模式:
大拇指腕掌关节的活动,第四、第五掌指关节的活动;
第二和第三腕掌关节的相对硬度;
手指和拇指纵弓的稳定性;
外在肌和固有肌之间的协作和对抗的平衡;
手的所有部位足够的感觉输入; 每个掌指体的长度、活动和位置之间的精确关系也起着本
四、运动学特征
手的稳定性和控制
手的外来肌和固有肌的协调活动允许掌指联合体的控制; 屈肌群的背部腱联合体对指骨间关节的控制和稳定性有贡献; 屈肌腱鞘滑车系统; 指骨间关节的稳定性来自于它们关节面的轮廓和特殊的韧带限
制。
四、运动学特征
手 的 稳 定 性 和 控 制
屈 肌 腱 鞘 滑 车 系 统
手的功能用于旋开关紧的管子的盖子的两个基本模式。 A.当运动开始,右手呈现用力抓握姿势 B.当盖子松动时,手呈现精确姿势完成旋开的最后阶段。
四、运动学特征
精细握变量:
“动力三脚架”
拇指、食指、和中指在
紧密配合,精细握物体 的工作中有一个动态的 动作;
食指和小指主要用于支
撑和静态控制。
“动力三脚架”精确抓握的一种类型 这种功能的结构用剪刀和铅笔来举例说明
质的作用。
四、运动学特征
精细握与有力握:
A
在有力握中,拇指内收; 在精细握中,拇指外展。
B 手易于抓握功能的两个基本模式 A.一个典型的用力抓握(power grip) B.一个典型的精细抓握(precision grip)
四、运动学特征
• 腕的位置变化以增加
操作范围。手指通常 在半屈位置,大拇指 外展且相对。某些易 于抓的运动包括了有 力握和精细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