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通辽科尔沁区第七中学单国志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能量是《课标》中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这充分说明了能量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主要地位。

本章通过功和功率的教学,为学生认识能做了铺垫。

由于只要求初中学生初步认识能量概念,所以教科书并未追求能量概念的严密性,而是在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能量的概念----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教科书通过列举生产生活中一些物体具有能量的实例,引出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跟速度质量的关系,根据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认识机械能量常见的能量形式之一,了解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为后续学习动能以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打基础。

学情分析:能量一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但能量概念却很抽象。

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能,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

为使学生能定性的描述动能教材设计了“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明确实验的逻辑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于功率概念的引出,在学习速度的基础上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概念的关键。

教学目标:1.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对功率概念的认识.3.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力学中的功(一)引入教材62页叉车托举货物的实例,学生能够通过举例,作图是方式描述机械功,教科书中的“想想议议”栏目提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的分析得出机械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二)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是难点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力不等于零,距离为零-----劳而无功2.力等于零,距离不为零-------不劳无功3.力不等于零,距离不等于零,但力与运动方向垂直------垂直无功(三)功的计算通过例题强化公式的推导计算W=F.S二、功率的复习(一)功率概念的引入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向迁移,所以采用类比法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引入教学片断,比较两个人做功快慢对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判断为“想想议议”中的三种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赋予具体的情境,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人教版8下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8下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8下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8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的单元复习课。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功的概念、功率、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 功的概念:物体由于力的作用而发生的位移,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2. 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3. 机械效率:表示机械设备有效利用能量的能力,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4.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5.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2. 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规律,能够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3.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复习,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提高方法。

2. 重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规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关于功的日常生活例子,如提水、推车等,引导学生思考功的概念。

2. 知识讲解:a. 讲解功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功的计算方法。

b. 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功率与做功快慢的关系。

c. 讲解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白机械效率与有用功、总功的关系。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几个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题目,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课堂练习:布置几道有关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讲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6. 机械能守恒定律: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让学生能够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2.机械能守恒的理解和应用是本章的难点,尤其是对非保守力做功时机械能的变化,以及机械能守恒条件的深入理解。
3.学生对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加强巩固。
4.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不同情境中。
4.利用物理实验和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提高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本章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2.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物理现象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缺乏对物理规律的深入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功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特别是对力与位移方向不同时的功的计算,以及恒力做功和变力做功的情况分析。
3.以动画和实验演示,介绍机械能的概念,讲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分析物体在重力、弹力等作用下的机械能变化。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基本生活技能,如自我介绍、与他人交流等,并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学会自我介绍,并能简短地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2. 培养孩子们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意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自我介绍和与他人交流。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他们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卡片、图片、玩具等。

学具:作业本、画笔、彩色纸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让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自我介绍:让孩子们逐一进行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

3. 互动交流: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相互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讨论共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自我介绍和与他人交流。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他们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观察力和想象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设计一些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活动,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拓展延伸:让孩子们在课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体验,让家人了解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同时,鼓励孩子们参加一些兴趣班或社团活动,与他人分享和合作,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情境引入环节的设计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后续活动的参与度和兴趣。

我设计的情境引入是通过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让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观察和思考,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的复习课。

复习的内容包括:1. 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3. 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4. 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5. 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大小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公式及运用。

2. 能够分析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这些因素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机械能的计算及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2. 教学重点:掌握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知识梳理:a. 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b. 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c. 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d. 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e. 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大小的因素。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讲解错误。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涉及功、功率、机械能的实际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3. 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4. 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5. 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大小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a. 运动员跑步时,为什么脚要用力向后蹬地?b. 为什么抛出的物体在空中会下落?a.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力,移动了10米,求这个力做的功。

b.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米/秒,运动时间为5秒,求这个物体的功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景引入,以实践操作为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卡片、教学图片、教学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幼儿园的实际情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掌握幼儿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自我表达:让学生通过绘画、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和感受,培养自我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反思,我发现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很好地掌握幼儿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但在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拓展延伸:我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让他们亲身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和教学方式,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幼儿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4.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途径,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和实践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设计有趣的实验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自信心。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对新奇事物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总之,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本章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升素养为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功、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2.深入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原理。
3.能够运用机械能守恒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斜面、滑轮等简单机械装置的能量分析。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已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章《功和机械能》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然而,学生对功、功率、机械能等概念的理解尚处于表面,容易混淆。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理解什么是功率,会正确进行功、功率、速度的计算。

3.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行为提示:1.用双色笔将复习目标中行为动词标出来。

2.解读复习目标,引入新课。

学生自主梳理本章知识,画出知识导图,并熟记基础知识。

规律总结:1.判断是否做功的方法:(1)物体做功必须同时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没有做功。

(2)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不劳无功”“劳而无功”“垂直无功”2.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方法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

方法2:在做功的多少相同时,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

方法3:如果做的功和所用的时间都不相同,比较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本章学习中我学到了哪些物理知识?掌握了哪些物理研究方法?我还有哪些知识需要加强?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自主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功和机械能⎩⎪⎪⎪⎪⎪⎪⎪⎨⎪⎪⎪⎪⎪⎪⎪⎧功⎩⎪⎨⎪⎧做功的条件:①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②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计算公式:W = Fs 单位: 焦(J ) 1 J =1 N·m =1 W·s 功率⎩⎪⎨⎪⎧定义: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计算公式:P = W t 单位:瓦(W )、千瓦(kW )1 W =1 J/s 机械能⎩⎪⎪⎪⎪⎨⎪⎪⎪⎪⎧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质量(m ) 物体的运动速度(v ) 重力势能⎩⎪⎨⎪⎧定义:在地球表面附近与高度相关的能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质量(m ) 物体所处的高度(h ) 弹性势能⎩⎪⎨⎪⎧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弹性形变的大小材料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则机械能 的总和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大自然中的机械能: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知识板块二 功和功率的计算 1.一列质量为1×103 t 的火车,以180 km/h 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整列火车受到的阻力是9×103N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第一——第四节)教材和学情分析本章内容在全册中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对前面力的 作用效果的进一步认识,又是在后面计算有用功、总功、认识机械效率的基础。

由于学生基础较差,让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只能列举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知识来解决。

目标1.知道有关功、功率、几种形式的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基础知识。

2.通过功和功率的计算以及动能与相关因素关系的探究,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主动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1. 有关功、功率、几种形式的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基础知识的学习。

2. 功和功率的计算以及动能与相关因素关系的探究。

3. 学生主动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的激发。

难点学生主动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的激发。

教学过程(一)浏览书本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书P62-73页1.有哪几节内容?2. 在每节内容中,有哪些具体知识?要求:能够在班上交流。

(将指定同学交流)(二)梳理知识要求:1.出示问题。

2.独立答题。

3.展示答案。

4.评价答案。

第一节 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___;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_____________.2.常见的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F 无_____;(如推墙墙不动)(2)有距离s 无____;(如在空中飞行的篮球)(3)有力F ,也有距离s ,但在力F 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s (即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_____).(如提着水桶水平前进)3.在物理学中,把___和物体在___的方向上通过的_____的乘积叫做功.计算公式: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第二节 功率1.在物理学中,用_____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功与做功所用_____之比叫做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 内所做的功.2.功率的表达式为_____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3. =___,由这个公式可知,在功率一定时,力F 与速度v 成反比,因此汽车在上坡时,司机采取换低速挡的方法减小_____,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W Fs P ==t t第三节动能和势能1.物体由于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和_____有关.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这个物体的动能就越___.2.物体由于_____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和位置的_____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___.3.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发生_____形变的程度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_____和_____统称为机械能.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_____.(三)应用知识要求:1.出示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11章《功和机械能》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11章《功和机械能》复习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功和机械能》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功和机械能》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1.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3.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转化和守恒定律;4. 各种力学现象中的功和机械能的计算;5. 本章重点知识点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功和机械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帮助学生理解功和机械能在各种力学现象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功的计算及应用;2. 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3.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4. 各种力学现象中功和机械能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功和机械能的实际例子,如起重机吊起货物时,货物上升的过程中,起重机对货物做了多少功?这个功是如何转化为货物的机械能的?2. 知识点讲解:(1)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其计算公式为:W = F × s × 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力的作用点的位移,θ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2)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P = W / 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做功的时间。

(3)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转化和守恒定律;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速度而具有的能量,其包括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表明,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机械能总量是守恒的。

3. 例题讲解:(1)计算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力作用,移动了一段距离,该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解: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其中,F为作用力,s为位移,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功的计算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机械能转化的实例及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生活中如何节约能源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例,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功的计算、机械能转化等。
-学生通过实验或案例,观察并解释不同机械能之间转化的实例,如滚摆的上升与下降。
-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例,如电梯的运动,理解并运用机械能守恒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并完成机械能转化实验,如探究滑轮组中物体高度与速度的变化关系。
2.实践探究活动,加强学生对机械能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理解。
-设计一系列实验,如弹簧振子的运动,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并记录数据,从中探索机械能的转化规律。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机械能转化装置,如小型的水车,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创设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功与机械能的关系。
-通过提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如“什么是功?如何计算?”“机械能如何在不同的形式之间转化?”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正处于培养阶段,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对物理现象的探究欲望。
因此,本章节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互动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克服理解上的难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后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归纳总结和讨论理解功的概念,会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经历交流合作的过程,学会用简洁的物理语言与人交流;2.通过交流合作讨论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理解机械能的概念,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并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3.通过思维训练理解功和功率的公式,并会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分析问题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展示的方法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二)教材地位: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涉及本章内容及要求有:3.2.2 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3.2.1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能量是《课标》中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这充分说明了能量在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本章通过功、功率的教学,为学生认识能做了铺垫。

由于只要求初中学生初步认识能量概念,所以教科书并未追求能量概念的严密性,而是在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能量的概念——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本章在学生已经深入学习了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展开一幅由力而揭开的能量画卷,本章又是学习内能、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础,所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为复习课,学生对《功和机械能》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知识的熟练程度不高,不能很好的运用。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更为熟练的掌握知识,教师在学习中找到学生的不足,让学生有所突破。

教学重点1.理解力学中功的含义,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2.能根据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判断物体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变化;3.能根据实例说明物体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4.能用功、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复习课-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的复习课。

复习的内容包括本章的三个小节:1. 功的概念及计算;2. 功率的概念及计算;3. 机械能的概念及转化。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功、功率、机械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机械能的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攀岩运动员攀爬岩石时所做的功,引出功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功的概念,讲解功的计算方法,强调功的单位是焦耳(J)。

(2)教师讲解功率的概念,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强调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3)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机械能的概念,讲解机械能的转化,强调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如“一个重为20N的物体,从地面抬高10m,求所做的功和功率。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板书设计:教师根据讲解内容,设计板书,突出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6. 作业设计:a. 一个重为10N的物体,从地面抬高5m,求所做的功和功率。

b.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时间为10s,求所做的功。

(2)请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功、功率、机械能在实际中的应用。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功、功率、机械能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功、功率、机械能方面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的复习课。

复习的内容包括:功的概念、功的计算、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功率和效率等。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功和机械能的基本概念,理解功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分析实际问题,熟练运用功率和效率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和机械能的基本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2. 能运用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分析实际问题;3. 熟练运用功率和效率的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方法,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功率和效率的概念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荡秋千的小孩,让学生思考小孩在荡秋千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功的概念、功的计算方法、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功率和效率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3. 例题讲解:选择几个典型的例题,讲解功的计算方法,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功率和效率的计算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与功和机械能相关的实际应用,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功和机械能复习;2. 板书内容:功的概念、功的计算方法、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功率和效率等基本概念和原理;3. 板书结构:按照教学过程的顺序进行板书,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各题的功:a. 一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10N的力,移动了5m;b. 一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15N的力,上升了3m。

(2)判断下列各题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说明理由:a. 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b.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2.物理观念:使学生在理解功、动能、势能等概念的基础上,形成能量守恒的观念,提高对物理现象的认识。
3.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关注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通过分析机械能转化的实例,提高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易错点分析:
a.功的正负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关系
b.动能、势能转化的条件
c.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4.课后习题巩固:
a.第十一章习题1、2、3、4、5
b.教材课后练习题第11、12题
5.拓展提升:
a.探讨生活中的机械能转化实例
b.了解现代科技中机械能的应用,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
d.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解决综合题时,往往难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需要培养他们将知识点整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破方法:设计多步骤的综合练习题,如计算滑块在曲面上运动时的总机械能,引导学生逐步分析、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功和机械能》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体在运动中速度发生变化或位置升高的情况?”(如骑自行车上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功和机械能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功的计算方法和机械能守恒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功的正负判断和能量转化的条件,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功和机械能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电梯上升时的能量转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教案设计
明晰功率的 计算
激发学生兴 趣,体验物理 就在身边
培养应用物 理知识解释 现象的能力;
注意倾听 关注学生的 生成

老师巡视、发现学生练

习中出现的问题

习、



学生先独立自主完成练习, 然后展示交流:
1.在水平地面上,用 4N的力沿水平方向
拉着重为 20N 的小车, 使其在 2s 内匀速前
进 10m,那么拉力做功 J ,拉力的功
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 .
(2)通过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合作的意识。
(3) 结合身边实例,对学生进行文明、安全教育。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1. 功和功率的概念;
2.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 1. 判断力是否做功
2. 分析相关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皮球、实心球、斜面、小罐
教师播放视频:

车窗抛物
介绍武当山风景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
①爬山时,人做功了
吗?
学生观察数据: 一些物体的动能 /J 学生思考、尝试量化分析 小组交流、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 谈谈自己感想 活动 2:看图 -- 爬武当山
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并回答问题。
发学生 兴趣
建立小组讨 论、交流、合 作的课堂氛 围
从身边的实 验出发,充分 调动学生参 与课堂教学 的积极性
(4)能通过实验或实例,认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与机械能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有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讨论、交流、凸显知识和技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的复习课。

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包括:1.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4. 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关系;5. 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使学生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关系;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方法、功率的计算方法、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关系;2. 教学重点: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关于功和机械能的实际例子,如提水、推车等,让学生初步理解功和机械能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功的概念,介绍功的计算方法,示例讲解如何计算功。

(2)讲解功率的概念,介绍功率的计算方法,示例讲解如何计算功率。

(3)讲解机械能的概念,介绍机械能的计算方法,示例讲解如何计算机械能。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几个关于功、功率、机械能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关于功、功率、机械能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讲解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因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三、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四、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关系五、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提水:用力提起一桶水,质量为20kg,高度为5m,求做的功、功率、机械能。

(2)跳伞:一名跳伞员从空中跳伞,降落到地面,质量为60kg,下落高度为100m,求做的功、功率、机械能。

人教版8下物理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单元复习 教案设计

人教版8下物理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单元复习 教案设计

第十一单元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深刻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的公式,掌握功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机械功以及怎样量度机械功的大小。

会理解和计算机械功功率.3.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初步概念以及决定它们大小的因素。

了解动能和势能如何转化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和功率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

●课时安排:一课时●授课时间: 4月 14 日一、基础知识(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2.功的计算: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W=FS。

3.单位:焦耳(J) 1J=1Nm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机械效率1.有用功:为实现人们的目的,对人们有用,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必须做的功。

额外功:对人们没用,不得不做的功(通常克服机械的重力和机件之间的摩擦做的功)。

2.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3.计算公式:η=W有用 /W总机械效率小于1;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三)功率1.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2.计算公式:。

单位:P→瓦特(w)3.推导公式:P=Fv。

(速度的单位要用m)(四)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能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其中,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11章章节(课题)名称第11章章节复习学时1总课时28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深刻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的公式,掌握功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机械功以及怎样量度机械功的大小。

会理解和计算机械功功率.(3)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初步概念以及决定它们大小的因素。

了解动能和势能如何转化的。

过程方法(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和功率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基础练习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公式:W=FS3、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P=W/t二、复习内容1、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即物体受力没有移动;是物体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物体凭惯性运动。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的内容。

具体包括:1.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3.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转化和守恒定律;4. 各种力学现象中的功和机械能的计算;5. 本章重点公式和概念的运用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功率、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功和机械能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 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功的计算和机械能的转化;2. 功率的计算及其应用;3. 各种力学现象中功和机械能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力学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功和机械能的概念。

2. 复习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回顾功的定义,讲解功的计算公式。

3. 复习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讲解功率的定义,给出功率的计算公式。

4. 复习机械能的概念和转化:讲解机械能的概念,介绍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5. 例题讲解:通过几个典型例题,讲解功和机械能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将功、功率、机械能的公式和概念进行板书。

8.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有关功和机械能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作业设计1. 计算题:已知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求这个力做的功。

2. 应用题: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求它在落地前瞬间的机械能。

3. 思考题:解释一下功率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说明功率的计算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与功和机械能相关的物理现象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深入理解功和机械能的概念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功和机械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深刻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的公式,掌握功的计算。

(2)知道什么是机械功以及怎样量度机械功的大小。

会理解和计算机械功功率.(3)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初步概念以及决定它们大小的因素。

了解动能和势能如何转化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和功率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教材分析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新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N)公式 W=FS 单位:1焦耳=1牛米⋅表示做功快慢的量概念定义: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叫功率功和功率功率(P)公式PWtP Fv===单位:瓦焦秒11/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

机械工作时额外功:机械克服自重和摩擦做的功机械效率(η) 总功:动力对机械做的功。

机械效率η=WW有总m机动能V重力势能 m械势能 h弹性势能——形变程度能转化:动能势能一、基础练习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公式:W=FS3、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P=W/t二、复习内容1、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即物体受力没有移动;是物体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物体凭惯性运动。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2、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力的大小(F)移动距离(s)做功多少(W)手提升G G h Gh动滑轮提升G G/2 2h Gh 结论1、W=Fs ;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②理想斜面公式:FL=Gh 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3、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 根据功率的导出式:P =Fv 可知功率一定时,要增大F ,必须减小v ,即汽车上坡时要换低速档。

(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mW 、马力换算:1kW=103W 1mW=106W 1马力=735W某小轿车功率66kW ,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5)比较功率大小方法 a 、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 、做功相同时,比较做功时间长短,在做相同多的功,用时越短,功率越大三、复习过程例1:如图5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例2:.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B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C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D .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例3:如图是一种开瓶器。

使用时将螺旋钻头旋进软木塞, 再用双手按压把即可将瓶塞拔出。

钻头做得尖细是为了 ,压把相当于 。

王哲在5s 内将瓶塞拔出,若瓶塞长5㎝,瓶塞受到的平均阻力为200N ,则王哲克服瓶塞阻力做了J P W t= 压把 螺旋钻头 压把功,其做功的功率为W。

例4你思考过“人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时是否要克服重力做功”这个问题吗?小文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她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人体的重心大约位于肚脐上方2寸、脊椎前1寸处,人只要走路,其重心就必然会发生上下位置的变化,重心升高就需要克服重力做功.小文假设人在正常走路时,重心在人体中的位置近似不变,她行走了100m,有关测量数据如下表(表中的步距是指跨出每一步两脚之间的距离):质量m/kg 步距S/m 腿长l/m 时间t/s50 0.50 0.65100(1)小文同学注意到,当自己的前脚跨出时重心会下降,而后脚收起时重心会升高,则她每走一步,自己的重心会下降或升高多少米?(2)小文行走100m需要克服重力做多少功?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多大?(3)通过分析,你认为人在水平路面上通过走路来进行锻炼时,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锻炼效果?例5请你设计一个测量两位同学从一楼上到三楼做功快慢的实验。

(1)已提供的器材是秒表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2)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请写出比较两位同学做功快慢的方法。

四、堂上练习1、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2、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3、以下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B )A.人用力提杠铃,没有提起来B.沿着斜面把汽油桶推上车厢C.用力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米,水桶离地面高度不变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二米4、图4是中国科学家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

在组装时,需要用如图4所示的滑轮把重为10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12米,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为______牛,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若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为1分钟,则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

5、一质量为3000kg的汽车沿着长为5.4km的盘山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行驶到高为0.5km的山顶时,耗时15min,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4000N。

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

(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

(3)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

6、如图小明同学体重为50kg,背着重为60N的书包,书包带与小明的肩部接触的总面积为300cm2.求:(1)书包带对小明肩部的压强.(2)小明背着书包走到了三楼的课室,在这过程中他做的功.(3)此过程小明用了20s.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作业1、跳伞运动员在“中华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进行跳伞。

运动员从345m的高度跳下,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若以________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2、初三(1)班《八荣八耻》宣传栏中记述着:“某高楼大厦发生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一位老太太被抛下的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西瓜皮砸伤……”,被抛下的西瓜皮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A.重力势能 B.动能 C.重力 D.密度3、下图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儿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

在这几个阶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⑴.助跑阶段,运动员消耗体内的化学能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运动员和撑杆获得的动能。

⑵.撑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_能增加。

⑶.运动员越过横杆后,运动员将_______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_________能。

4、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明同学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①物体高度,②物体质量大小,③物体所处地理位置。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首先决定对因素①进行验证.他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1个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1)该同学依据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2)本实验的结论是;(3)若想对因素②进行验证,你认为实验中应控制相等的变量是。

5、如何有效地提高能量利用率是人类所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图3是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示意图,该图表明与站台前后连接的轨道都有一个小坡度。

请说明这种设计可以节能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